学术成果认定论文

2022-05-06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学术成果认定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高校的人文社科领域的学术成果评价存在许多问题,并且不合理的现象越来越突出。文章拟采用因特网技术建立一个分布式的网站平台,统一组织全国高校学者进行同行评价。这样就能改变评价主体、评价形式、评价流程,使人文社科类学术成果评价趋于民主化、科学化、合理化,能促进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

学术成果认定论文 篇1:

陕西学术期刊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摘要:从原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总局两次公示的学术期刊认定名单来看,陕西省入选该名单的学术期刊有209种,基本与陕西的教育、科研实力及在全国的地位相适应,其涉及学科专业门类较多,高校主办的学术期刊较多,但也存在着总体实力不够强,在国际国内叫得响有影响的权威刊物、名牌刊物少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就要适应数字化、网络化时代的发展潮流,出台配套政策给予陕西学术期刊支持,筹备组建学术期刊出版集团,借助媒介融合实现学术期刊转型升级。

关键词:陕西;学术期刊;媒介融合

一般认为,学术期刊(Academic Journal)是一种经过同行评审的期刊,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文章通常涉及特定的学科。学术期刊通过公开出版展示学术研究领域的成果,并起到公示的作用,其内容以原创研究、综述文章、书评等形式的文章为主。从原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总局2014年12月10日、2017年4月10日两次公示的6430种学术期刊认定名单来看,陕西省入选该名单的学术期刊有209种,其中社科学术期刊55种、自然科学类154种,占全国学术期刊的3.23%。现在综述陕西学术期刊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几点思考。

一、陕西学术期刊的现状

一是涉及学科专业门类较多。在自然科学学术期刊方面,陕西有以《西安交通大学学报》《西北工业大学学报》《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代表的综合类学报21种;数学类学术刊物有《工程数学学报》《高等数学研究》等3种;《化学工程》《光子学报》《火炸药学报》《西北地质》等刊物研究范围涉及化学、地质、农学、材料学、导航等多个学科专业;医学综合类学报有《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版)2种,医学(含药学)专业学术期刊有《神经解剖学杂志》《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陕西医学杂志》《陕西中医》等25种。就社科类学术期刊而言,综合类学术期刊占比例较大,除《人文杂志》《理论导刊》《西部学刊》3份综合性社科学术期刊外,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等各大高校主办的学报社科版有41种;《文博》《考古与文物》《小说评论》《当代经济科学》《西部金融》《新闻知识》等刊物研究范围涉及文博、文学、经济、金融、新闻与传播等学科专业。

二是高校主办的学术期刊较多。根据陕西省教育厅网站提供的数据,截止2017年底,陕西省共有高等学校107所,另有军队院校6所。陕西省入选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3所,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5所。[1]因高校管理体制、教学科研实力不同,其主办的学术期刊马太效应较为明显。在原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的两批学术期刊名单中,陕西高校主办的刊物共有127种,占据陕西学术期刊的半壁江山。其中入选国家一流大学建设的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实力最为雄厚,西安交通大学主办《西安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医学版)《当代经济科学》 《应用力学学报》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JPA)》等学术刊物共21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主办有《昆虫分类学报》《西北植物学报》《西北林学院学报》等20种学术刊物。

二、当前陕西学术期刊存在的问题

与其他兄弟省区学术期刊面临的问题基本相同,由于科研管理体制和学术评价体制不完善、不科学,出版管理体制不尽合理,学术期刊的自身特点决定发行量和业务范围狭窄,国外学术期刊对我国出版市场的蚕食,以及受地域分布及其区域经济基础、文化积淀、科研实力等因素影响,陕西学术期刊出版机构规模小、布局散、实力弱,风险承担能力低、盈利能力差,存在着总体实力不够强、在国际国内叫得响有影响的权威刊物、名牌刊物少的问题。有学者认为,陕西学术期刊质量水平及社会影响力远低于高密集学术期刊城市的北京、上海,同拥有学术期刊数量相近的四川省相比也存在明显差距。[2][3]

从《中国期刊年鉴(2017年卷)》提供的资料来看,陕西学术期刊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

2016年9月23日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组委会发布的“期刊数字影响力100强”学术期刊部分陕西入选期刊数量为零。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理事会评选的2016年中国高校杰出科技期刊20种,陕西只有《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入选;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104种,陕西入选的有《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等6种期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254种,陕西入选的有《西安工程大学学报》《医学争鸣》等9种期刊。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学术期刊2016年度考核“合格”期刊191家,陕西只有《人文杂志》《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种入选;专项资助期刊64家,陕西只有《人文杂志》1种入选。

《2016年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中2016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共有175种,陕西期刊无一入选;2016中国最具国际影響力学术期刊(人文社会科学)60种,陕西只有《情报杂志》入选,排名为第50位;2016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共有175种,陕西入选期刊为零;2016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人文社会科学)共有60种,陕西只有《人文地理》《考古与文物》2种期刊入选。

2016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排名,《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全文转载数19,排名第65位(第1名为《学术月刊》,全文转载95篇);全文转载率排名,《人文杂志》排第36位,《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排59位;综合指数排名,《人文杂志》排第19位,《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排67位;高等学校主办学报排名中的全文转载量排名,《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排第6名、《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排第26名、《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排第55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排第77名。

三、加强陕西学术期刊建设的几点思考

学术期刊是科学前沿进展和研究成果的重要传播载体。陕西学术期刊要适应数字化、网络化时代的发展潮流,发挥学术论题组织者、学术新闻发布者、学术成果把关者、学术成果传播者的作用,把学术期刊建设成为权威专家评议中心、创新知识服务中心、学术观点聚焦中心,再造期刊编辑出版模式、生态和业态,尽快实现转型升级。

一是出台配套政策给予学术期刊支持。学术期刊是学术研究的窗口,其本身具有公益性,其发展代表着一个地区(区域)学科专业的学术水平。刘振兴等15位中科院院士认为,学术期刊的精神内涵科学价值和学术水平才是它存在的真实意义和本质价值。它的价值不能仅从发行量及其自身经济收益来衡量(专业读者面窄,发行量较少,经济收益也较低),但是许多学术成果最终可转化为生产力,它为社会带来的巨大财富远远超过期刊自身的收益。[4]建议陕西省借鉴四川省“振兴四川出版”的有关做法,完善学术期刊管理办法,依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按照陕西学术期刊的现状和发展动向,明确学术期刊的地位、作用,研究学术期刊管理和学术期刊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建立促进学术期刊发展的学术成果评价、职称评审、人才管理等配套政策。参考国家社科基金资助两批近200家学术期刊(每家40万元基础经费,有的还有10万、20万、30万元的专项经费),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财政部、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组织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资助评审,设置A、B、C三类资助,每种期刊年度资助经费依次为2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的做法,由陕西省新闻出版职能部门、财政厅、教育厅、科技厅、省社科院、省科协等联合启动“陕西学术期刊影响力提升计划”,出台专门政策,建立完善资助及考核机制,加大对《西安交通大学学报》《人文杂志》《人文地理》《情报杂志》等有一定学术影响力和发展潜力的学术期刊的扶持力度,使其成为在国内外具有相当竞争力的知名学术品牌。

二是筹备组建学术期刊出版集团。从欧美发达国家学术期刊的辦刊实践来看,专业化、市场化、集约化、集团化、规模化、国际化、数字化是学术期刊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破解陕西学术期刊“小、散、弱”的结构性难题,壮大陕西学术期刊的整体实力,培养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知名学术期刊,根本出路在于从体制上进行深入、持久的改革,筹备组建学术期刊出版集团是一条可行的路径。建议将陕西学术期刊分区域、分类别、分学科对办刊资源进行整合,走联盟合作之路,共享出版、人力、渠道等资源,搭建新的数字出版平台,突出重点、打造品牌,形成富有活力和竞争力、优势明显的学术期刊出版产业集团。目前,可依托西安交通大学(主办有21种学术期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办有高校学报类期刊3种、学术研究类期刊12种、技术类期刊5种)进行试点,明确出版单位的市场主体地位,建立权责利分摊机制,以提升原创性为根本着力点,以加强重点学科建设为突破口,构建国际化的投、审稿平台,采用混合的开放获取模式,实行在线预出版,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品牌学术期刊群。

三是借助媒介融合实现学术期刊转型升级。在经历了十多年的刊网互动、刊网融合之后,学术期刊于2014年开始了与新媒体融合的新阶段。在借助各种数据库(中国知网、超星、万方、维普)和推广平台(如Rays)实时推送期刊出版信息的基础上,以微博、微信公众号、APP客户端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极大地丰富了学术期刊的传播渠道,为碎片化学习、移动式阅读、开放获取、在线评论与交流探讨等提供便利,为提升学术期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奠定了基础。陕西学术期刊要抓住国家对学术期刊大力支持的有利契机,利用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广泛应用的难得机会做大做强。建议陕西学术期刊结合自身实际,通过依托大数据库的网络优先出版、自建OA数据库、联合建设网络推送平台等多种途径,采取Word、PDF、流媒体、小视频等多种数据格式和全文、摘要、目录等数据类型,改造和优化学术期刊内容生产流程和出版形式,采取大数据技术对用户群体进行行为分析,以实现信息的精准推送和个性化服务,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建议考察2017年投入使用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出版传播平台(CAJ-NP)运行情况,尝试把微信公众号首发、学术期刊(网络版)出版传播平台数字出版、纸质出版结合起来形成立体的期刊出版形式,丰富学术论文传播手段,为增强自身的传播力、引导力、公信力和影响力打牢基础。

参考文献:

[1]陕西教育概况[DB/OL].陕西省教育厅.

http://www.snedu.gov.cn/about/jygk.html.

[2]于孟晨,张立新.学术期刊转型期陕西地方高校学报发展模式的思考[J].新闻知识,2015(10).

[3]刘振兴等.关于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纳入公益性事业管理的建议[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4).

[4]中国期刊年鉴杂志社.中国期刊年鉴(2017年卷)[M].北京:《中国期刊年鉴》杂志社有限公司,2017.

作者简介:徐进军(1965—),男,汉族,湖南永州人,陕西教育报刊社总编辑,副编审,主要研究方向为媒体融合发展及新媒体。

(责任编辑:朱希良)

作者:徐进军

学术成果认定论文 篇2:

高校人文社科学术成果评价方法的新思维

[摘要]高校的人文社科领域的学术成果评价存在许多问题,并且不合理的现象越来越突出。文章拟采用因特网技术建立一个分布式的网站平台,统一组织全国高校学者进行同行评价。这样就能改变评价主体、评价形式、评价流程,使人文社科类学术成果评价趋于民主化、科学化、合理化,能促进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

[作者简介]庞秀平,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务部副部长,副教授;赵宇,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河北石家庄050091

[文献标识码]A [

近几年,人文社科类的论著、论文数量增长非常迅猛,其中鱼龙混杂,难以辨别质量高低。即使有各级行政部门和各级学术委员会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评价和评奖,也不能把真正高质量的学术成果推介出来。原因是少数专家评价多数人的学术成果,往往为知识面所限,同时也很容易被权力或金钱所俘获。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根据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不同的特点,笔者建议利用因特网技术建设一个平台,让同一学科的全部学者“同台竞技”,让所有的学者都能参与学术批判和学术评价。大家都知道,在人文社科领域中,广大学者参与学术批判,百家争鸣,比对学术成果本身的评奖要重要得多。只有对社会问题的不断争论,才能把问题引向深人,才能形成完整的、系统化的用于指导社会实践的理论体系。

一、目前高校人文社科类学术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官方主导力量太强

在学术评价中官方主导力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人文社科类立项、评奖中具有很强的操控权,每次立项和评奖都是由政府官员圈定少数专家进行评审,少数专家很容易被官僚、同僚、同学、弟子、金钱等所左右,作出有失公允的评判。其次,官方在给高校批博士点、硕士点以及职称晋升等问题上,硬性量化学术成果,否则难以申报成功。只管数量不顾质量、见物不见人的异化现象,不顾不同学术领域、不同单位和不同个人、不同时间的区别,结果激化了人际关系,搅乱了学术和教育工作,使得学术领域更加不和谐,从根本上损害了学术事业本身。

(二)重表面形式不重实质内容

在现行学术评价机制的操作上,首先,大部分高校只注重申请到的课题是国家级、省级、还是厅局级,不看研究者的实际水平以及学术成果本身的水平,只是简单地按照行政级别排队打分,各种物质奖励也依照这个级别而定。还有一些“立项”成果往往加入了兼职挂名人员,参与“立项”却不干实事,增添了虚假的变数。其次,各高校评价学术论文的质量高低,只看作者发表的期刊是否是“核心期刊”,简单地认为期刊级别高论文就水平高。事实上“核心期刊”的所有文章质量,不见得高于非“核心期刊”的某些文章,用是否在核心期刊发表来认定文章的质量是很荒唐的。因为,“核心期刊”是从非“核心期刊”发展而来的,“核心期刊”还有可能倒退回非“核心期刊”。现在有很多“核心期刊”乘学术“大跃进”之机,大肆收版面费或赞助费,只要给钱质量很差的学术论文也能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据报道,某“核心期刊”一年收版面费逾千万元。笔者找到其中一本期刊,认真研读其刊载的学术论文,果然有90%以上的论文毫无学术性可言,简直垃圾一堆。许多非学术因素,助长一些学人为上“核心期刊”、追求量化成果要求而浮夸不实等不良学风。第三,纸媒学术成果与网络学术成果不一视同仁。当前,网络学术成果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学术成果的一部分。事实上有些学者的文章和观点,是先发表在网媒然后公开于纸媒的。网络上某些学术性文章仅仅因为发表在网络上而不被认可,只有在公开纸媒上发表后才算“学术”,这是不公平的。第四,公开刊物与内部刊物不一视同仁。尤其是有着相当学术含量的“以书代刊”的论文集不被视为“量化”的学术论文,这也是一种不一视同仁的现象。

(三)重视短期功利

现行学术评价机制中,过于重经济利益,把学术成果的评价与晋升、评聘、住房、工资、奖金等物质待遇过度直接挂钩,其导向作用是将学术研究引入歧途,导致学术商品化,并成为钱学交易、官学交易的恶化学术环境的渠道。在这种情况下,高校中许多人“坐不了冷板凳”,不能静下心来“面壁十年”,刻苦钻研,力求创新,而是都想快出成果、多出成果,尽快评聘高职,抢占高位,攫取更多的物质利益。结果是高校的学人“没吃三天素,就想上西天”,呈现出你追我赶搞科研,产量年年都翻番,就是不见有“惊世骇俗”之作的出现。我们大家都知道,人文社科领域的学问其实不好搞出名堂,没有十年八年的积累,没有深厚的功力,搞不出高水平的学术成果。

(四)评价主体单一

目前的学术评价机制是自上而下的、高度集中统一的行政管理的机制,并非以学者为主体的学术共同体的学术评价机制。官办高度行政统一模式的学术评价机制往往混淆组织者、运动员和裁判员的关系,形成组织者、运动员、裁判员一身几任的情况,容易形成不正常的学术“量化”利益共同体。官办化的学术评价机制导致非学术化、非群众化,必定异化成官僚化、形式化。这种评估事实上还导致领导层的官僚主义作风,他们往往靠那些不靠谱的“量化”指标数字来领导和管理学术,甚至出现程序员领导学校领导的现象。

二、建立全国高校统一的人文社科学术评价平台

2006年5月11日,教育部公布了《教育部关于开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教育部在《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克服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把是否发现新问题、挖掘新材料、获得新数据,是否提出新观点、采用新方法、构建新理论,作为衡量科研质量的主要指标,改变简单以数量多少评价人才、评价业绩的做法。同时,建立符合各学科特点的分类评价标准,推广同行评价和优秀成果代表作制度;并在学科评估、职称评聘、项目立项、论文答辩、论文发表、著作出版、成果奖励等方面,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实行评审回避制度、民主表决制度和专家信誉制度,建立评审结果公示和意见反馈机制。强化同行专家在学术评价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建立海内外同行专家学术评价机制。

(一)学术评价网站平台的组成结构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成果与理工类自然科学学术成果评价方法有很大不同,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成果首先需要广泛的传播,需要本学科的专家、学者以及从事社会实践的读者的接受、评判,然后通过接受这一理论的读者指导自己的社会实践,是否取得预期的实践效果来评价学术成果的质量高低。而理工类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不必通过广泛传播,让每位同行都知晓,经过同行评价这一关,其

学术成果可以直接应用于生产实践,用实践检验科学发明、科技专利、实用新型等的社会价值。但是,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还是自然科学学术成果,最终检验其质量高低的标准,都是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是我们制定的各种评价体系、评价标准、量化指标等。那种以“核心期刊”或立项课题行政级别来评价人文社科类学术成果质量高低的做法,是形式主义,是以服装定人,是给“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留有可乘之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根据人文社会科学的特点,笔者建议建立一个高度集成平台,首要功能就是用于社科成果的传播,其次用于同学科专家、学者进行学术观点的讨论、辩论、批判,从而达到学术成果评价的目的。

如图1所示,教育部总网站是本系统的核心,由教育部后台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全国高校人文社科领域的师资,每一位教师设定一个唯一的ID号,ID号与教师的真实信息紧密联系在一起,密码由教师本人任意修改,教师可以用ID号和密码登陆本平台,进行学术成果分类上传,进行同行文章的阅览、讨论、评论等。

各省分网站用于收集本省学术成果、人员信息更新、评价结果公布、专家介绍等,审核本省人员信息、学术成果信息的真实度,同时又是教育部总网站的分布式处理网站,减轻总网站的运算压力。

各高校工作站主要是管理本校的人员信息、学术成果信息等,给省级网站和教育部网站提供可靠的人员信息、成果信息,是杜绝弄虚作假的第一道关卡。

(二)学术评价流程的具体组织

建立全国高校统一的人文社科学术成果网站后,首先要以《中国图书分类法》和教育部学科分类目录为依据,把学术成果分类储存,把全国高校人文社科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也依次分类,一一对应,同类人员对同类学术成果进行阅读、讨论、评论、评价、打分、投票等活动。以一年为一周期进行各学科年度排名,并进行公布。此时,教育行政部门和人事管理行政部门要把每年度的“核心成果”和“核心学者”公布在教育部总网站,圈定对应学科的专家进行四年一度的评优、评奖等活动。基本思路就是先“大众化评价”,再“小众化评价”,遵从“先民主,后集中”的原则进行操作。

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步,各高校建立讲师、副教授、教授以及相当职称的人才数据库,作为投票的基础数据库。上传到省级网站进行审核,审核后上传到教育部总网站。教育部总网站的后台工作人员给每一位教师设定ID和初始密码,直接发给每位教师,由教师独立操作,以免受学校和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干扰。只有教育部后台系统管理员和教师本人能对自己的信息进行部分修改,其他机构或个人无权修改。

第二步,教师利用自己的ID和密码可以登陆到省级分站点和教育部总网站,上传自己的著作、论文、研究报告等,省级网站要审核上传的学术成果分类是否准确,是否和作者申报的学科领域相符,然后进行确认,送人学术成果待评价库中。每一年内,同一著者在同一学科只能参评一项,并且一年内参评成果总数不能超过3项。力求实现作者“代表作”制度,克服人文社科学术成果产量“大跃进”的现象。

第三步,每一位教师用自己的ID和密码登陆后,都能看到自己申报学科的相关文章,能够进行阅读和评价、发表意见、进行打分、进行投票等,网站自动收集这些信息,利用一定的计量模型进行运算,找出“核心文献”,进行排队比较,使高质量的学术成果脱颖而出。评比时,所有成果都要隐去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成果出处等信息。每一个成果只编号,根据编号投票。

第四步,对“核心文献”进行另外存储,形成一个有价值的文库,用于专家长期地阅读、评判学术成果的实践价值。同时,对于投票准确的读者,同样给以公布,鼓励其学术的鉴别能力,使其在教学过程中成为高质量理论的传播者,为以后评聘职称等提供参考依据。

(三)建立全国高校统一的学术评价平台的意义

设计这一平台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公开的场合、公平的环境中公正地进行学术批判和学术评价,使其在全国高校范围内产生如下的积极效果:第一,每一个学科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评比,可以看出本学科的发展水平,克服同一学科的不同地域科研人员的重复劳动。第二,本平台是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同一学科的教学科研人员可以聚集到这个平台,进行讨论、辩论,进行主要观点的碰撞,进行前沿理论的传播。第三,可以抵制一些“学术期刊”的不正当行为,例如,发表学术论文卖版面,盲目崇拜学术权威等问题。第四,可以作为各级机构批准科研立项课题的依据,为国家在重大课题攻关时选配人才提供依据。第五,在最大限度内抵制了学术腐败,尤其能抵制在学术评奖中的人情干扰、权力干扰和金钱干扰。第六,在这一公平、公正、开放透明的平台上,能激发各级学者的学术创新能力。只有创新才能在这样的投票中脱颖而出,才能突破本领域的学术权威,才能使本学科的理论水平有大的进步。

三、建立全国高校统一的学术评价平台的可行性

按照笔者设计的网站拓扑结构和组织工作模式,可以有三种途径解决覆盖全国的网络问题:第一种途径是把现有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经过适当地投入,简单地改造,使其担负评价平台的职能。这种办法投入少,见效快,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大家容易接受。只要教育主管部门进行配套管理,即可很快进行评判、评价、评奖等工作。第二种途径是引入覆盖全国的知名网站,如新浪、百度、搜狐等,把这一任务交由它们来完成,教育主管部门只对数据进行适当控制,对评价程序进行管理。由于这类网站访问者比较多,点击率肯定比较高,商业价值比较高,有的网站愿意承担这项任务。第三种途径是教育部牵头建设主站,由各省教育厅建分站,所有管理工作都由主管部门承担。这种办法管理严密,可信度高,可以利用行政命令推行。缺点是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后期管理费用比较多。

[责任编辑:陈梅云]

作者:庞秀平 赵 宇

学术成果认定论文 篇3:

关于艺术类高等院校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几点问题的思考

[摘           要]  由于我国高等院校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改革的不断深入,艺术类高等院校对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规定也在不断完善。依据我国专业技术职务的政策改革与各院校自身实际,艺术类高等院校逐渐探索出了适合自身的评审制度。通过对某高校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条件的分析,列举当前艺术类高等院校职务聘任改革已取得的进展,探讨聘任工作中的共性问题、艺术专业学术成果的特殊性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中产生的特殊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    键   词]  艺术类高等院校;专业技术职务;艺术实践成果

自1986年中央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发布的《关于改革职称评定、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报告》,对各行各业的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做出规范之后,我国陆续出台了多部针对专业技术职务任职条件的规定。在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的改革过程中,不同于普通院校,艺术类高等院有自身的专业特性,如何准确、客观地评价艺术专业的学术成果,让职称评审结果真实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专业水平,是艺术类高等院校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以某艺术类高等院校为例,最近几年该校结合自身实际,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因地制宜地制定了专业技术职务各个级别的聘任条件,在艺术类高校职称评审的改革探索中,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艺术实践成果被列为聘任条件之一。对于表演、作曲等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准并不能完全用论文、科研项目来评价,具有较高艺术水平和较大影响力的作品,往往更具有代表性。因此,该校除了加入著作、论文、科研项目这些普通高校在评审中都会规定的参评条件外,将艺术实践成果也加入参评条件中。艺术实践成果包括在公开举行的大型专业音乐会中承担全场独唱、独奏、指挥,在大型歌剧中饰演主要角色,出版、发表作品专辑等。在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中鼓励艺术实践成果,对于促进院校交流、加强实践教学均能起到积极作用。

第二,重大赛事的比赛成绩可作为参评成果。赛事成绩是艺术实践成果的重要部分,学生参加重大赛事并取得优异成绩,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因此,该校规定了教师本人或其学生在文华奖、金钟奖等国内外重大赛事中取得名次可作为参评成果,并对赛事的级别、取得的名次分别适用的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做了规定。

第三,将聘任条件分为“可选项”和“必备项”。为深化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改革,鼓励教师做出高水平业绩,该校规定了教师参评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时,研究为主类教师必须有高质量核心论文、高规格研究项目;教师或其学生取得了国家级重大赛事的优异成绩可以作为聘任条件中权重较大的一项;而艺术实践成果、学术著作等成果只需满足聘任条件规定的数量即可,也就是将聘任条件分成“硬性条件”和“数量要求”,要求教师不能“以数量换质量”,一定要有过硬的高水平成果。此举是为了鼓励教师提高专业水平,促进学科建设。

第四,细化了艺术指导教师的聘任条件。艺术指导教师在音乐院校普遍存在(如台词、形体等专业的指导教师,钢琴艺术指导教师等),他们在比赛、演出、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通常其专业不是所在学校的重点学科,存在出路困境。为了平衡学科建设与教师自身发展,教师在重大艺术实践(出版作品、大型演出、重要赛事等)中担任钢琴艺术指导,也被列为聘任条件之一,但权重相比于其他专业教师有相应的减少。

第五,分系列聘任。为了平衡教学与科研,促进学科建设,该校对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标准实行了分类,将研究为主类、教学研究类、教学为主类、思想政治理论类教师的聘任条件做区分,对思想政治理论类教师单独评审、单设名额。教学为主类教师侧重于教学成绩、教研项目和教材出版,研究为主类教师必须有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高水平论文,重点侧重科研项目。教学研究类教師(包括声乐、作曲、器乐等专业)要在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上都有侧重,在专业技能和理论水平上都有建树。

第六,通过多部门协作,提高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可靠性。将“全责分散”与“明确监管”相结合,将党政机关、教学研究机构、教辅机构等部门联合,充分调动,在各自权责范围内审核参聘教师的资格和学术成果,避免因集中权责而导致的权力寻租。充分尊重基层党组织与教学一线的实际情况,加强师德监督,实行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制,坚决执行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的要求,重视参聘教师所在基层的评价意见,确保聘任到相应职务的教师德配其位、学术水平高、专业能力强、师德师风良好、扎根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艺术类高等院校在多年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中积累经验,不断地完善、修订评审条件,促进学科建设,加强导向作用,多数艺术类高等院校已形成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但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目前仍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如何认定与界定艺术实践成果。对于大型演出、重大影响力的音乐会等活动,参演部分达到多少可以算作一个“成果”,目前为止每个学校有不同的标准。而这个标准多少有些模糊。例如,参演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大型剧目中的主要角色,能体现教师的专业水准,属于教师的艺术实践成果。但“主要角色”如何判断?有些剧目主角、配角无明显区分,有些属于“群像型”剧目,有些剧目影响力特别重大,以至于即使只参演其中一幕都比参演其他剧目的全场更能体现专业水准。用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来划分“艺术实践成果”,让教师可以用于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这是一个关键问题、敏感问题。除此之外还有水平的界定,有些剧目演绎难度太大,有些剧目难度一般。要划分成果的档次,判定演绎难度大小、影响力大小、角色的重要程度,就不得不面对诸多的模糊地带。艺术不能“一刀切”,标准是多样的,顶级水平与一般水平很容易区分,但是“很高”“较高”“一般高”不好区分。区分不当,就会形成不公,造成舆论事件,形成不良导向。

第二,赛事成绩的界定与认定。《国际艺术比赛获奖选手奖励办法》(文化部2015年发布)中的各类国际比赛名录,是众多艺术类高等院校界定各类赛事影响力与规格的重要参考,但文化部在此之后并未更新该名录。如何判断国内外各类赛事的规格与影响力,哪些重大赛事的成绩可以用于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成为摆在各艺术类高等院校面前的问题。重大赛事的国际影响力排名并非一成不变,如何对国内外众多赛事的规格、影响力、层次、专业水准做出客观的排序与评价,对不同层次的赛事成绩所适用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级别做出详细规定,同时保持学校内部规定与世界公认的排名相符、与教师的真实专业水平相符,是艺术类高等院校的一项重要工作。

第三,固定的聘任条件标准与教师成果多样性的矛盾。一些教师具有丰硕的专业成绩,但是因为与聘任条件不符,只能错过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例如,聘任条件中只对国内外重大赛事金奖做出规定,而某教师有许多获得国内外重大赛事银奖的学生。平心而论,教师能够教出众多的获银奖的学生,同样是专业水平、教学水平的体现,但如果在聘任条件中将银奖也纳入进来,势必会导致条件降低,不利于学科建设。如何兼顾“公平”和“导向”,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根据以上情况,建议艺术类高等院校可以从几个方面进一步改进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中的条件规定。

第一,参评成果的转换。教师用于参聘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学术成果,如果某类成果的水平、数量与另一类成果相当,经过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委员会的认定,可申请作为另一类成果用于参聘。对于在某一领域有大量突出成绩、但其他方面稍有不足的教师(例如有大量赛事的优异成绩但参演活动不多、有丰富著作但论文较少),这样规定可以让他们突破聘任条件的限制,更全面地反映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学术成果质量。

第二,“必备成果”和“积分成果”结合。将艺术实践成果(包括赛事成绩)按规格、难度、获奖等级分类,设定得分规则,教师需要获得规定的分数才能达到聘任标准(积分成果)。与此同时,细化某几类高水平学术成果的规定,将它们作为必备成果,教师需要同时满足必备成果和积分成果,既能防止“以数量换质量”,又能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形成真实评价。

随着艺术类高等院校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改革的不断深入,职务聘任在高等院校师资建设与学科建设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在聘任过程中做到公平公正,準确评价学术成果,破除“五唯”倾向,鼓励教师投入一线教学、培育高水平人才,需要做更多的探索。聘任条件是衡量教师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准,要发挥好人才评价的指挥棒作用,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文化艺术软实力。

参考文献:

[1]辛志伟.综合类艺术院校职称改革条件探究[J].艺术教育,2019(10):226-227.

[2]邓硕.艺术院校教师考核制度现状及问题浅析[J].名家名作,2019(8):148-149.

[3]刘辉.关于高等音乐院校学科建设的思考[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8(2):17-21.

[4]陈永煌,黄奕红.岗位设置管理背景下高校艺术类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研究[J].艺术教育,2016(8):287-288.

[5]王小雪.关于艺术类高校职称评审几点问题的思考[J].大众文艺,2021(1):227-228.

◎编辑 郑晓燕

作者:王小雪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门户网站建设论文下一篇:大学社会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