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人员论文

2022-05-15

小编精心整理了《专业技术人员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当前教育信息化正面临严峻的挑战,文章分析了产生这场严峻挑战的根本原因。

第一篇:专业技术人员论文

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向管理人员的转变初探

专业技术人员向管理人员的转变是许多人需要面临的问题。对于企业及技术人员个人来讲,专业技术人员向管理人员的转变都是可行和有效的,但在转变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样也会影响到最终的转变效果。可以说有效修正这些问题,将是实现岗位有效转变的关键。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技术创新,技术专业人才是企业的重要成员。专业技术人员往往具备企业其他人员不具备的专业背景,因此,其有更多机会成为企业的管理者。技术人员可以较为准确的把握企业发展方向,紧跟企业发展步伐。一部分技术人员在一家企业任职超过一定年限后,就会自然而然走上管理岗位,成为企业管理层的一员。部分科技型企业其中高层管理人员有近八成是技术岗位出身。从技术岗位走出的知名企业家也有很多,如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联想公司的柳传志。虽然专业技术人员转岗成为管理人员是完全可行和合理的,但这个身份转换过程却并不完全是一帆风顺的,在现实中许多技术人员向管理人员的转型过程中充满了艰辛。

笔者所在公司近十年来,新增人员多是通过大学本科毕业生的选聘而进入公司,这部分员工保持具有头脑灵活、沟通能力强、接收新事务快的优点。在经过转正定级后的三至五年内,这些人员已经迅速成长为公司的技术骨干,并有部分人员在工作中显露出一定的管理才能,而这部分人员如何成为一名称职的企业中层管理人员是目前一个重要问题。

一、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向管理人员转变的困难

影响专业技术人员角色转变的因素很多,在这些内外部因素中,笔者认为思维意识和角色定位是较为根本的因素。

1.思维意识

人的身份转变成功与否由思维意识决定。专业技术人员向管理人员转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技术人员首先会逐步转为企业中层管理人员,而这时候其思维意识的转变是非常关键的。专业技术人员的思维往往停留在技术创新和研发上,其职业价值观集中于自身的技术价值,而管理人员的思维一方面要体现在技术创新上,同时更要突出管理思维,团队领导思维。一些技术岗位出身的中层管理人员,在职务晋升初期,其思维意识并没有完全转变,大部分人都将在技术领域的成绩作为自我价值的体现,但缺乏管理思维意识的缺陷逐渐就显现出来了,对物的管理难度要远远低于对人的管理,习惯于创造的技术人才,将会遇到转型中思维意识层面上的困难。

2.角色定位

专业技术人员转型成为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其管理的职责和管理角色的定位并不明确。首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其更愿意去解决问题,通过主动和积极的方式去实现技术创新,专业技术人员是企业技术团队的一份子,在技术岗位上,技术人员更多的是去执行和自主研发,而一旦角色产生变化,专业技术人员成为了中层管理人员,其岗位职责将发生明显变化。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来讲,其专业背景中一般都是缺乏管理相关知识的,也就是说缺乏必要的专业、系统的教育经历。之所以专业技术人员能够被提拔成为一名管理人员,也正是因为其具备成为一名合格中层管理人员的潜力。专业技术人员在角色转换过程中出现角色定位问题,一方面是因为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管理背景,没有掌握管理的要点,另一方面,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管理的责任感,没有明确自身的管理职责,工作视线依然停留在具体业务工作上,而没有转移到管理职责上。

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向管理人员转变的侧重点

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向管理人员转变是企业部门专业技术人员需要面临的问题。对于公司管理层和专业技术人员自身来讲,如何实现角色转换,明确岗位职责,发挥岗位作用将是专业技术人员在岗位转变过程中需要注重的内容。可以说岗位转变是建立在意识转变基础之上的,专业技术人员要主动去适应新的工作,明确岗位职责,积极主动去融入新的工作岗位,最终实现职业生涯的突破。

1.转变意识,主动适应新工作

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的思维意识是存在一定差异的,专业技术人员被任命成为企业中层管理人员,首当其冲需要做好的事情就是要实现意识的转变,在坚持爱岗敬业的职业规范基础上,技术人员要在保持自身创新意识的同时,提升管理意识和团队意识。中层管理人员在企业当中发挥着上传下达的作用,是中层力量,企业的决策最终实施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层干部的工作能力和工作实效。因此,专业技术人员需要主动去适应新的工作,做好企业决策的领悟和执行。一旦新任管理人员能够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那么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将会驾轻就熟,工作实绩的提升只是时间问题。

2.明确职责,积极转换角色

专业技术人员向管理岗位转型失败的实例中,很多都是因为技术人员无法明确岗位职责而导致了角色转换失败。公司想要顺利实现专业技术人员向中层管理人员的转变,首先要做好引导工作,为新任管理人员提供必要的专业培训,丰富这部分人员的管理知识,同时使专业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了解管理岗位的职责,进而实现角色的转换。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自身来讲,要对照岗位职责,查找自身不足,进而有针对性的去提升自身管理能力,发挥优势,将在技术岗位形成的主动创新能力应用到管理工作中,从而积极主动去参与并实现管理、实现团队的有效协作,真正发挥公司中轴的作用,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单位:贵州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

作者:王宁

第二篇: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如何创新?

【摘要】当前教育信息化正面临严峻的挑战,文章分析了产生这场严峻挑战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作者希望广大从事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研究的专业人员能以创新精神来迎接这场挑战,为此要敢于创新和善于创新——要做到敢于创新需要端正两种态度,要做到善于创新需要提高四个方面的认识;作者对于哪两种态度和哪四方面的认识以及如何端正两种态度、如何提高四个方面的认识都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灵感;顿悟;复杂性理论

一 引言

要想解决从事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研究的专业人员应当如何创新的问题,可以从当前教育信息化所面临的严峻挑战说起。

1 教育信息化面临的严峻挑战

尽管教育信息化在促进教育深化改革、显著提升学科教学质量与学生能力素质方面,从理论上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令人鼓舞的美好前景,但是多年来国内外教育信息化领域的应用实践,却与这种理想境界之间有很大的落差,这种现象在基础教育信息化领域显得尤为突出。

仅以美国为例,早在1966年费城学校委员会就曾对计算机在费城公立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做过评估,当时的结论是“计算机将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并引起学校教育的变革”。但是40多年过去了,人们看到的是,新技术并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不仅早年的案例说明了这个问题,21世纪以来的新鲜事例更是令人记忆犹新[1]:

◆“美国亚洲协会”(该机构宗旨是专门研究美国与亚洲关系)的教育专家在2006年上半年发表的一项关于美国中学生2001-2005年数学与理科学习情况的研究报告显示,美国学生的数学与理科分数大大落后于亚太地区韩国、新加坡和台湾等地的学生;为此“美国国内对美国中学的数学和理科教育水平深感担忧。”

◆2007年12月3日国际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公布的PISA(国际中学生评估项目)关于数学与阅读的测试结果表明,美国在这两方面均低于经济合作组织国家的平均水平。

◆2009年5月美国教育部发表了其下属评估机构对全美各地2.1万名中学生所作的抽样测试结果,令人沮丧的是该结果显示,“当前美国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计算能力和30年前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

这里应当指出的是,2001年是美国开始在全国中小学真正实现网络化的一年(在这一年美国中小学的网络化程度达到了99%);到2003年反映美国中小学校电脑普及程度的生/机比已经达到5比1,从而为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创造了非常有利的环境与条件,但是上述研究报告和测试结果却表明:他们的基础教育质量并未因此有所提升。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在西方确实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真正通过教育信息化来实现教学质量的明显提升(更未能实现2004年国际教育信息化论坛所要求的在质量方面的蛙跳式发展);这就难免会在广大教师中、乃至在部分学者中出现一些悲观论调。

例如,近年来,美国教育界有一些学者提出了一种新观点:“信息技术对于学科教学起不了多大作用”;甚至有些来自西方名牌大学的著名教授还提出了一种更为极端的主张:“不应该让小学生过早使用电脑和上网,以免产生负面影响”。由于网络本身是把“双刃剑”,所以这种极端的主张也并非全无道理,但总是给人一种“因噎废食”的感觉。

国际上的悲观论调,不可能不影响到国内。例如,近年来国内学术界也开始流行这样一种看法:“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整合于传统的课程似乎已走到了尽头”[2]。这种看法是否正确,可以见仁见智;但应该说,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国内的客观现实。

凡此种种,说明当前国内外在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确实面临一场极为艰巨而严峻的挑战,这场挑战的实质就是要求我们对“教育信息化能否显著提升学科教学质量与学生的能力素质”这一问题作出明确的回答;并要为此找到相关的对策(即有效的解决途径与方法)。

那么,产生这场严峻挑战的根本原因究竟在哪里呢?

2 产生这场严峻挑战的根本原因

目前学术界一般都公认,在教育信息化领域确实存在这场挑战,但是形成这场挑战的原因却众说纷纭。有的归结为信息化基础设施跟不上,有的归结为缺乏相关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有的则归结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滞后……。凡此种种,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我认为这些都没有抓住根本;最根本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我认为不是基础设施,不是教学资源,也不是教师培训……;而是“理论”——缺乏“信息化环境下的教与学理论”。

目前正在应用的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有很多种(例如有美国的流派、前苏联的流派、德国的流派),但除了建构主义以外,其他都是至少半个世纪以前(即信息时代来临以前)、甚至是几百年以前形成的传统教与学理论。这些理论中的精华部分尽管对于当前乃至今后的教学仍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与应用价值,但是毕竟难以适应信息化环境下教学的许多新需求;建构主义理论虽然是在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多媒体和网络为标志的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才开始广为流行的一种全新的教与学理论,也能对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提供比较有力的支持,但是起源于西方的激进(甚至极端的)建构主义目前还存在较大的缺陷——需要加以修正与发展,才能使之完善。

总之,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还没有真正形成能有效指导信息化环境下教学的新型教与学理论;不仅这方面的理论还不完整、不完善,连这种理论的最核心部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国际上也还没有真正形成。这正是全球范围内成百上千亿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资金付诸东流(未能得到合理的回报),成百上千万的教师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盲目实践徒劳无功(无法实现有效的整合)的根本原因所在;也是产生上述严峻挑战的根本原因所在。

3 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应如何应对这一挑战

从事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研究的专业人员面对当前这场严峻挑战,通常有两种态度:一是消极等待;二是积极迎接挑战。

有些教育技术专业人员面对这场挑战之所以会产生消极等待思想,是因为他们存在这样的认识:从学科性质上看,教育技术学属于桥梁学科——在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为教师们架设起的一座桥梁(其核心内容则是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教育技术专业人员的职责是如何帮助教师把已有的教与学理论很好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从而提高学科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教育技术专业人员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主要研究内容则是“关于这类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如何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及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所以,在通常情况下,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对于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本身并不需要去研究,只需直接拿来应用就可以;但是,现在出现了全新的状况——人类已开始进入信息时代,学校里的教学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了愈来愈多的多媒体设施和网络教室,有了愈来愈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也就是说,有愈来愈多的各级各类学校由粉笔、黑板为主的传统教学环境转变为由多媒体计算机和因特网支持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在这样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下,若仍然沿用传统的教与学理论,如上所述,将会使成百上千亿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资金付诸东流,会使成百上千万的教师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因盲目实践无功而返。怎么办?消极等待固然情有可原,但并不可取;我们的主张是,立即采取第二种态度——积极迎接挑战。

而为了能够真正迎接挑战并能战而胜之,就需要敢于创新,更要善于创新。下面就来进一步讨论如何才能做到既要敢于创新,更要善于创新。

二 要做到敢于创新需端正两种态度

为了能够做到敢于创新,需要端正两种态度。

1 对人类文明成果要学习要继承但要有分析批判态度

人类文明的成果都是经过长期的进化、发展而成,往往有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积淀。其中确有许多精华值得我们虚心学习;但是由于历史发展或时代的局限,这些文明成果中也难免掺杂一些糟粕需要我们后人用分析批判的态度去对待。换句话说,对于人类文明的成果、前人的知识与经验既不能全盘否定,一概排斥,也不能不辨真伪、全面继承;总之,是要抱分析批判态度,努力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这里强调的是,对人类文明的成果和前人的知识经验一定要抱着分析批判的态度去学习,即在学习过程的开始,应先通过认真思考和分析比较,辩别清楚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然后才能谈如何对其中的精华部分进行虚心学习,而非一味强调学习与继承(未作认真思考和分析比较,就全盘吸收),否则将适得其反——学到的不是精华,而是片面的甚至错误的东西。

2 对学术权威与大师要尊重要学习但不要迷信与盲从

为了能做到敢于创新,除了对人类文明的成果和前人的知识经验要抱着分析批判的态度去学习以外,还需要端正另外一种态度,即对待学术权威与大师的态度。

由于事物的发展总是有条件的、不断变化的,在某种历史条件下是合适的、起过进步作用的思想、观点、理论、方法,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也有可能不完全适合、或不再适合甚至会阻碍历史车轮的前进;一切都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一般来说,对于人类文明成果和前人知识经验的学习,应当抱着分析批判的态度,这一点比较容易被人们所认识与接受;而对于学术领域的权威与大师,由于他们做出过重大贡献,使他们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使人们往往对他们有“高山仰止”的感觉,因而容易产生迷信与盲从,不敢对他们的理论、观点有任何的怀疑,更不敢进行批判。

事实上,人无完人,是人都会犯错误。学术领域的权威与大师也是人,只要是人,都是在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断克服困难、总结经验来提高自已的认识;总结经验就包括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所谓反面经验实际上就是犯错误的教训。权威与大师有渊博的知识,有很深的学术造诣,通常不容易犯一般性错误。但是权威与大师的学术生涯是永无止境的,他们总是在不断地探索新事物的性质与规律,要探索新事物的性质与规律,就必须在试验研究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克服困难、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如上所述,反面经验实际上就是犯错误的教训,这表明权威与大师也是会犯错误的,只是权威与大师比较“谨言慎行”,一般情况下不太容易暴露出来而已。

但是有两种情况,可能把学术权威与大师的错误暴露出来:

第一种情况是,权威与大师把他自已对客观事物性质或规律的原本片面乃至错误的认识误认为是正确的认识。在探索新事物的性质与规律的科学研究过程中,出现这类情况,应当看作是一种很自然的正常现象。例如,美国著名的建构主义代表人物乔纳森(Jonassen.D.H),他曾对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乃至对整个建构主义的形成与发展都做出过重大的贡献,但是他关于建构主义的认识论基础是纯“主观主义”(而非主客观统一)的论述、以及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对立起来,则是片面甚至是有害的;在信息技术如何与课程有效整合的问题上,美国与英国有些名牌大学的教授反对小学生过早用电脑或上网,我认为也属于这种情况——这些教授尽管在其自身的学科领域有很深造诣,称得上是权威,但是对于信息技术如何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的理论与实践,显然缺乏研究。

第二种情况是,权威与大师对客观事物性质或规律的认识原本是正确的,只是由于历史的发展与时间的推移,使环境、条件有了改变,而事物的发展变化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所以某个权威或大师的理论、思想,在他所处的时代原本是符合客观实际的、是正确的,但时过境迁,随着时间的推移,客观的环境、条件有了很大改变,该权威或大师的理论、思想由于不能与时俱进(因为该权威或大师已过世,或虽然在世却未能认识到这种变化),就有可能不再适合或不完全适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不仅不能再用该理论去指导实践,甚至有可能限制与束缚客观事物的正常发展——我认为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中的某些观点(例如皮亚杰关于“前运演”和“具体运演”阶段儿童的认知特征所做出的某些判断)就属于这种情况[3]。

三 要做到善于创新需提高四个方面认识

想做到敢于创新,一般来说要简单一些(只需端正两种态度就能做到);而想做到善于创新,则要困难得多,因为这将涉及创新源泉从哪里来、如何找到创新突破口、对创造性思维的本质和创造性思维形成过程的认识等多方面因素,换句话说,需要解决以下四个方面的认识问题:

1 研究应深入实际,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解决创新源泉从哪里来?)

一般来说,人们对于前人的知识遗产(人类文明的成果)往往容易出现不是极左就是极右的错误态度:所谓“极左”就是全盘否定,所谓“极右”就是全部继承。而要做到既不偏左也不偏右,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不是仅靠良好的主观愿望所能解决的;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才会有真知灼见,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真知灼见从哪里来?只有长期深入实际,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有可能(在教育科学领域更是如此)。这种从实践中得来的真知灼见既是我们敢于创新的“底气”所在,更使我们能具有一双可辨别真伪、识别精华与糟粕的火眼金睛。一位脱离实际的、缺乏这种真知灼见的学者,他对重要学术问题做出的判断要么是闭门造车的一孔之见,要么是对权威理论的盲目照搬,绝对不会有他自己的创新思想与见解。这表明,深入实际,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能奠定创新的能力基础,又能找到创新的源泉。

近20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在某些方面把握住创新的方向,即使大多数人反对,甚至逆潮流而动,仍然坚持我们既定的研究目标(例如关于“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新理念、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新认识、以及对教育公平理论的新思考等)都是因为我们十多年来一贯深入实际,长期参与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改试验研究,长期与一线的广大中小学老师并肩战斗在一起,从而对基础教育(包括农村基础教育)有较深切的了解,并在这方面取得了丰富实践经验的缘故。总之一句话:正是十多年来一贯的深入实际作风,使我们获得了敢于创新的充足底气;也大大增长了我们在学术上辨别真伪、识别精华与糟粕的智慧。这样,就为我们在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既打下坚实的能力基础,又找到了丰富的创新源泉。

2 充分利用交叉学科优势以尽快找到创新的突破口(如何找到创新突破口?)

由于交叉学科往往都是新兴学科,存在的时间还不太长,与传统学科相比,交叉学科领域内的问题一般研究得没有那么深透;再加上学科交叉总要涉及两个以上的不同学科,因而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更为复杂,研究方法也更多样化。这些原本都是交叉学科的不利条件,但是若从另一个角度去看,这些不利条件恰恰又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实现创造性突破的机会或切入点。对于教育技术学科来说就更是如此。因为教育技术学的本质就是运用技术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效率与效益。这里的“技术”既包括有形的“物化技术”(物化技术中又分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也包括无形的“智能技术”;既包括现代技术也包括传统的技术。就当前所处的信息时代而言,当然会更多地强调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为标志的信息技术。

可见,现代教育技术学科实际上是教育学(包括教育心理、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教育测量、教育评价等等)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这里面有许多新的领域、许多尚未开垦的处女地正等待我们去研究、去探索——前面提到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教与学理论”就是一个具有极大现实需求、又具有重大理论价值的切入点与创新突破口。

事实上,我们近年来提出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理论”,以及在这些理论和其他相关理论指导下实现的基础教育在质量提高方面的跨越式发展,就是“信息化环境下的教与学理论”的核心内容及其在实践中应用的具体体现。这些新理论都是在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基础上形成的。

除此以外,我们在长期实践探索基础上形成的另外两种信息化环境下的学科教学理论——“儿童思维发展新论”(母语教学的理论基础)和“语觉论”(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基础)也是在学科交叉基础上实现的突破。“儿童思维发展新论”是在儿童语言学与认知科学领域的学科交叉;“语觉论”则是在儿童语言学与脑神经生理学领域的学科交叉。可见,交叉学科虽有如前面所述的种种不利条件(而且还往往要被占据主导地位的传统学科边沿化,甚至被剥夺学科话语权),但是在实现创造性突破方面却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富有启发性的切入点和更为广阔的天地。

3 把握三种基本思维形式的特点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形成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条件(把握创造性思维形成的必要条件)

创新的主题确定以后,如何形成灵感或顿悟,尽快实现创造性突破,从而产生有创新价值的精神产品或物质产品,这有赖于每个人的天赋,更有赖于每个人的生活经验与知识积累。对于不同的创新主题,所需要的知识与经验是不一样的,但是,有一种知识与经验却是从事任何一种创造性活动、解决任何一个创新主题都需要、都不可缺少的,那就是有关如何掌握与运用“创造性思维理论”的知识与经验。

要想成为能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创新人材,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等三方面的素质[4]:

创新意识是指,具有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作出贡献的远大理想、为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而献身的高尚精神和进行创造发明的强烈愿望;

创新思维(即创造性思维)是指能形成具有创新意义的思想、观念、理论、方法的一种复杂认知能力;

创新能力则是指在上述理想、精神、愿望的驱动下和有创新意义的思想、观念、理论、方法的指引下创造出有价值的、前所未有、与众不同的精神产品或物质产品的实践能力。

创新意识主要解决“为什么创新?”、“为谁创新?”即创新的动力问题,创新意识要通过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教育来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则解决“如何创新?”的问题。创造性思维解决如何形成具有创新意义的思想、理论、方法及设计;创新能力解决如何把具有创新意义的思想、理论、方法及设计转化为实际的精神产品或者物质产品。

这就表明,创新意识是实现创造发明的前提与动力,对于创新人材的培养意义重大。但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必须要有创造性思维作基础,离开创造性思维,创新意识将成为不切实际的空谈;离开创造性思维,精神产品或物质产品的产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创造性思维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础与核心,也是整个创造性活动的基础与核心。可见,学习如何掌握与运用“创造性思维理论”,对于实现创造性活动的目标具有关键性的意义与作用。对创造性理论的掌握,主要涉及两个方面:

一是要把握创造性思维形成的必要条件——即要把握人类三种基本思维形式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是要通过对创造性思维心理加工过程的认识,找到缩短灵感与顿悟形成过程的有效方法——众所周知,真正形成创造性思维(即实现创造性突破)的主要标志是“灵感”或“顿悟”的出现。

这正是为了做到善于创新、在需要提高的“四个方面认识”中必须包括上述两个方面认识的原因所在。

根据创造性思维理论,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有空间结构思维和时间逻辑思维两种。空间结构思维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以表征事物基本属性的“属性表象”作为思维加工材料的形象思维和以表征事物之间关系的“关系表象”作为思维加工材料的直觉思维等两类。这样,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也可以划分为三种:时间逻辑思维(简称“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5]。

按照传统观念,这三种思维形式是彼此独立、互不相干的,这就使教育界多年来关于创造性思维的认识及培养方法出现较大的偏差:要么是片面强调基于语言概念的逻辑思维,忽视基于表象的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要么反过来,片面强调后者而否定前者。事实上,这三种基本思维形式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相辅相成的,而不是互不相关,更不是互相排斥、彼此对立的。这是因为:

(1) 基于语言概念的逻辑思维离不开事物表象的支持

1) 语言的形式结构若不与表象结合将不能表达任何思想

在这方面,语言和音乐之间有很大的差异(字词在句子中只是简单的线性排列,而乐曲可以有和声、二重唱、多重唱以及各种不同的旋律和多种乐曲的配合及变换)。

基于语言的概念之所以能成为逻辑思维必不可少的加工材料,并不是语言的形式结构本身在起作用,而是语言概念所表征的事物表象在起作用。这种表象的优点在于:它既能为客体或事件提供具体、直观的三维形象,又有明确、稳定的实在意义。所以语言绝不能脱离表象而存在,脱离表象的语言只是一堆毫无意义的符号串。

2) 任何抽象的语言概念都是来自具体事物的表象

例如“深奥”一词,本来是一个表示思想、理论高深的抽象名词,但是,表示理论高深的“深”与表示水井具体深度的“深”不论在中文还是在英文中都是一个词(英文都是depth);英语中的“深奥”是profundity,原本来自拉丁文fundus(基底,最底下),思想的“深”是无形的、不可捉摸的,如果不借助物理深度的直观视觉表象,就难以想象、难以理解。

(2) 基于表象的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也离不开语言概念的支持

事物的表象虽然具有上述两大优点(能提供具体、直观的三维形象和明确、稳定的实在含义),但是基于属性表象的形象思维和基于关系表象的直觉思维,要想真正成为严密的科学思维也离不开语言概念的帮助与支持,这可通过以下三方面来说明:

1) 语言概念可为每一种表象提供一个明确清晰的符号

一般说来,直接从感知觉中获取的各种事物形象均处于一个连续、统一的客观世界(主要是视觉世界)当中,各个形象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形象的这种模糊性、对于各种心理加工(不管是分析、综合还是抽象、概括)都是不利的,严密的科学思维要求对事物进行清晰、明确的分类,而基于语言的概念正好能满足这一要求,这正是“表象”能够从事物整体形象中区分出来的关键所在——语言概念为每一种表象提供一个清楚而确定的符号,从而能对表象进行区分和识别,也特别有利于思维过程对表象的分析与加工。

2) 语言概念可用于表征每一种表象的不同抽象水平

我们可以把同一个生物称为动物、哺乳动物、猫科动物或一只家猫。仅靠表象无法区分这种不同的抽象水平,只有用语言概念作为标签,才能做到这一点。

3) 语言概念便于表征事物表象之间的各种关系

人们可以形成关于各种不同事物的表象,但是若无语言的帮助,则难以表达出各种表象之间具有何种关系。例如,说到“张三”和“李四”可以唤起我们关于这两个人物的表象,这两个表象是彼此独立的,仅从这两个表象看不出他们之间有何关系。但是“张三是李四的老师”这个句子则能明确地表示出他们之间存在师生关系。

上述三方面的事实说明,以属性表象作为思维加工材料的形象思维和以关系表象作为思维加工材料的直觉思维,如果要更深刻、更科学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它就离不开语言概念的帮助和支持。

可见,这三种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是相辅相成、不可以分割的。换句话说,基于言语概念的逻辑思维和基于表象的形象思维、直觉思维三者都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因此都属于理性思维(而非感性思维),三者都是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它们之间并无高级与低级之分,而且彼此相互联系、相互支持,区别只在于思维的加工材料、加工方式不同而已。在现实生活中,除了尚未掌握语言的婴儿存在和语言概念无关的纯粹形象思维以外,在成人中,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往往是交织在一起,很难截然分开。事实上,这三种思维的有机结合,正是形成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条件(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过程正是由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三者组成的);所以,若能自觉地把握这三种基本思维形式的特点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我们开展创造性活动,具有关键性的指导意义与作用(对此问题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参阅文献[5])。

4 通过了解、认识创造性思维的心理加工过程,找到缩短灵感与顿悟形成过程的有效方法(如何缩短灵感或顿悟的形成过程)

如上所述,真正形成创造性思维(即实现创造性突破)的主要标志是“灵感”或“顿悟”的出现。而“灵感”或“顿悟”的形成需要有一个酝酿过程。这个酝酿过程有长有短,长的需要几个月、几年、甚至十几年;短的只需几星期、几天、甚至几小时。为什么“灵感”或“顿悟”的酝酿过程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这样的酝酿过程是否能设法加以缩短呢?显然,弄清楚这两个问题,即灵感或顿悟的酝酿过程为何有长有短?以及酝酿过程能否缩短?,对于实现任何领域的创造性突破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先来看第一个问题。

(1) “灵感”或“顿悟”的酝酿过程为何有长有短?

这个问题涉及研究对象即思维对象的复杂性,要弄清这个问题的实质,需要对思维对象的复杂性进行分析,即要涉及复杂性理论。

关于思维对象的复杂性问题,心理学界历来很少研究。在此之前,国内还没有人认真去研究过,真正能从理论高度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果的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心理学系若宾(N.Robin)等人的研究组。若宾认为[6],根据数理逻辑中谓词逻辑的表达方式,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本质属性也可看成是一种关系(一元关系);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则可看成是n元关系。n是关系的维度,n愈大,关系的复杂程度愈高。换言之,n可作为描述关系复杂程度高低的指标。

在此基础上,若宾等人提出了一种用于确定关系复杂性水平(即确定复杂程度高低)的理论框架:

水平1——一维函数关系,描述事物具有某种属性;

水平2——二维函数关系,描述两种事物之间的二元关系;

水平3——三维函数关系,描述三种事物之间的三元关系;

水平4——四维以上的函数关系,描述四种以上事物之间的多元关系。

若宾的基于谓词逻辑表达的复杂性理论可以简称之为“横向复杂性理论”(只考虑事物内部横向的并列关系)。这种理论用谓词逻辑“元数”n的值定义复杂性水平的高低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这只考虑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而且是并非最重要的方面。更为重要的方面在哪里呢?是在谓词逻辑的“阶数”(而非“元数”)即复合函数的“重数”当中。

为此,应当将谓词逻辑的“阶数”(即复合函数的“重数”)m和关系的“维度”(即谓词逻辑的“元数”)n二者结合起来,即用m×n来表示思维对象的复杂性才真正符合客观实际,才有更大的指导意义。事实上,对于思维对象复杂性的表征来说,阶数m的作用远比元数n大得多。

谓词逻辑的“阶数”(即复合函数的“重数”)m所代表的复杂性也称“纵向复杂性”。由于m的作用远比n大,这意味着研究纵向复杂性的意义要比研究横向复杂性的意义大得多。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回顾一下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并对其复杂性进行分析,从中可以获得许多有益的启示。

计算机的发明经历了十多年的风风雨雨,而且不是由一个人,而是由包括数学家、物理学家、电子学家以及工程技术人员在内的研究群体完成的,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有图灵、阿塔纳索夫、冯.诺依曼、莫克利和埃克特等人。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之所以出现这种“难产”状况,正是这种创造性活动所涉及的思维对象具有高度复杂性的反映。这种“复杂性”主要表现为下述各种不同层次函数的多重复合:

第一层次——提高运算速度的初始目标(也就是上述科学家群体想要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创造性目标)与选用的数制有关(如十进制、八进制或二进制),用函数可表示为:

g=f1(x1,y1,z1);

第二层次——实现某种数制(例如十进制)的自动运算与计算机的运算方式有关(如可以采用电动式、机械式、电子数字式、模拟式等不同的运算方式),用函数可表示为:

x1=f2(x2,y2,z2,u2);

第三层次——实现某种自动运算方式又与系统的体系结构有关(例如若采用电子数字式自动运算,就需要有输入、运算、存储、控制、输出等功能模块的支持),用函数可表示为:

z2=f3(x3,y3,z3,u3,v3);

第四层次——体系结构中的每一个功能模块还各自与不同的因素有关,例如:

“运算”模块与采用“串行”或“并行”方式有关,用函数表示为:

y3=f4(x4,y4);

“存储”模块与采用“线性”或“非线性”方式有关,用函数可表示为:

z3= f’4(x’4,y’4);

第五层次——串、并行运算与线性或非线性存储又和其他的因素有关,即x4,y4(或x’4,y’4)还可表示为其它变量的函数;……。

可见,在变量x4,y4 (或x’4,y’4)与提高运算速度的初始目标之间存在下面的复合函数关系:

g=f1(f2(x2,y2,f3(x3,f4(x4,y4), z3, u3,v3),u2),y1,z1);或

g=f1(f2(x2,y2,f3(x3,y3, f’4(x’4,y’4),u3,v3),u2),y1,z1)。

由于x4,y4 (或x’4,y’4)还可表示为其它变量的函数,因此上述复合函数至少是4重以上的复合,即m≥4。

图灵的贡献——提出了一种串行运算、线性存储方式的符号处理方案,尽管只是一个抽象的理论模型,并未加以实现,但是,由于是在复合重数m=3的第四层次上作出的正确抽象,所以解决了计算机发明过程中具有很大难度的复杂性问题(m值较大),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至今仍是现代电子计算机(包括掌上电脑、微型机、大型机和巨型机)的理论基础。人们称图灵为“计算机理论的奠基人”,可谓实至名归。

阿塔纳索夫的贡献——主要在第一、第二与第三层次上(m﹤3),其复杂性水平虽低于图灵所作的工作,但他在图灵模型的启示下,于1941年最早完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用电子真空管作运算部件的计算机技术方案设计(特别是解决了其中关键部件——“控制器”的设计问题)为ENIAC计算机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设计基础。

冯.诺依曼的贡献——冯.诺依曼对“数值积分计算机”(ENIAC)从三个方面作了改进:第一个改进是在第一层次进行的——将十进制改为二进制。第二个改进则是在第五层(m=4)——对“线性”存储作进一步分析的结果发现,若从存储内容上看,还可分成:文件存储、数值存储、图表存储、程序(指令)存储等等。其中前三种(文件、数值、图表)根据其共同属性又可以综合为“数据存储”。因此为了便于机器对“数据”和“程序”(指令)的统一处理,冯.诺依曼提出应增设“程序计数器”——用来保存欲执行指令的地址,这就使原来的外插型计算程序改变为内置方式。第三个改进则是提出“中央处理器”(CPU)概念和现代电子计算机的完整体系结构。这是依据图灵的理论模型,在对第三层次(m=2)作进一步的抽象与概括以后完成的。从上述三方面所作的改进看,涉及的“复杂性”水平比较高(尤其是第二、三两项改进),对计算机的未来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也比较大。

莫克利和埃克特的贡献——他们俩人也对计算机的诞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完善并发展了阿塔纳索夫的设计方案,制造出有很大影响的“数值积分计算机”(ENIAC)——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但从理论上或从创造性上看,在上述五个层次中并未留下他们俩的创新思想。

根据创造性思维理论,“潜意识探索”是实现创造性突破即形成“灵感”或“顿悟”必经的思维阶段。那么,在电子计算机发明过程中“潜意识探索”被激发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如上所述,电子计算机之所以经历较长的孕育过程并不是偶然的。为了实现大大提高运算速度的创造性目标,涉及众多因素,这些因素之间并非都是平行、并列的多元关系(其复杂性由多元关系中的“元数”n决定);而且还有层层嵌套的多重复合函数关系(其复杂性由多重复合函数中的“重数”m决定)。平行、并列的多元关系虽然也有一定的复杂性,但一般可以通过比较简单的分析、综合或联想思维方式来确定;在高m值的多重复合函数中,由于有层层嵌套的掩蔽作用,处于不同层次中的因素,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关系,以及存在何种关系,则难以通过一般的分析、综合或联想思维来发现——这才是造成思维对象复杂性水平升高,使“灵感”或“顿悟”的酝酿过程大大延长的根本原因所在。

下面再来看第二个问题。

(2) 如何缩短“灵感”或“顿悟”的酝酿过程?

在前面对思维对象复杂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再结合实现创造性突破的潜意识探索特征,我们不难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答案——可以运用横纵思维来完成潜意识探索,以缩短“灵感”或“顿悟”的形成过程,从而最快地实现创造性突破。这里所说的横纵思维由横向思维和纵向思维两部分组成[7]:

1) 横向思维(用于正确处理“可选择”因素和“同现”因素)

横向思维是指通过发散思维和联想思维先确定同一层次中具有平行、并列关系的各个因素,尽量不要有遗漏(也叫“横向搜索”)。对于当前的创造性目标来说,同一层次中的诸因素其作用并不相同:有些因素是“可选择的”,只需选出其中最适当的一个即可——如发明计算机的例子中,处于第一、第二和第四层次的诸因素皆是可选择因素(例如可从第一层次的十进制、八进制、二进制等三个因素中选出其中的某一个);有些因素则要求是“同现”的,即每一个因素都应同时出现,每一个都有特定的用途,少了一个,系统的功能就不完善——如发明计算机的例子中处于第三层次的诸因素(即输入、运算、存储、控制、输出等五个功能模块)就是缺一不可的同现因素。因此在横向搜索结束后,还要作两种思维加工:

一是分析、比较、选择——通过对可选择诸因素的已知属性进行分析、比较,从中选择出一个最适合当前创造性目标要求的因素(例如在第一层次的十进制、八进制、二进制等三个因素中最适于达到快速运算目标的应是二进制);

二是分析、综合、判定——通过对同现诸因素的已知属性进行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看看是否能满足当前创造性目标的要求,从而判定是否还有遗漏的因素(例如在第三层次的上述诸因素即五个功能模块中,若缺少其中任一功能模块,自动运算的目标即无法实现)。

2) 纵向思维(通过向下、向上挖掘演绎、归纳出新函数关系)

纵向思维是指通过纵向的挖掘,力图冲破多重复合函数中层层嵌套的掩蔽作用,从而发现不为人知的内隐关系。这里要求从上、下两个方向进行挖掘:

向下挖掘——向下挖掘的目的是要演绎出某种新的函数关系。这是对某一层次中的某个关键因素,努力运用发散思维和联想思维,并按照新的观点、新的角度或新的方向去进行分析与综合,以发现与该因素有关的新属性,从而找到(即挖掘出)某种新的函数关系(对于第一层次的初始创造性目标来说,函数的复合则进入更深的一层,故称之为“向下挖掘”)。

在发明电子计算机的例子中,冯.诺依曼之所以能提出“程序计数器”这一创新思想,就是对第四层次的“线性存储”这个因素,能够突破只按“存储方式”划分存储器的传统观念,而从“存储内容”这一新的角度去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有关存储器的新分类,在此基础上重新划分出“数据存储”(包括文件、数值、图表)和“程序(指令)存储”两大类。这样就在线性存储方式之下演绎出了一种新的与存储内容相关的函数关系(即挖掘出一种新的函数关系),与此同时,函数的复合就进入到更深的一层。

向上挖掘——向上挖掘的目的是要归纳出某种新的函数关系。这是对某一层次中的若干个同现因素,努力运用发散思维和联想思维,并按照新的观点、新的角度或新的方向去进行抽象与概括,以发现与这些同现因素有关的新属性,从而找到(即挖掘出)某种新的函数关系(对于第一层次的初始创造性目标来说,函数的复合则退出到上一个层次,故称之为“向上挖掘”)。

冯.诺依曼之所以能提出“中央处理器”(CPU)这一创新概念(CPU至今仍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就是对第三层次的运算器、存储器和控制器这三个同现因素,从对“整个系统的运算与控制”这个新观点出发(而不是拘泥于原来的运算、控制、存储的纯功能模块划分)进行新的抽象与概括,从而发现(即挖掘出),除了运算器与控制器以外,原属存储器的“程序计数器”也对整个系统的运算与控制起重要作用。于是他大胆地作出了新的归纳——把“程序计数器”从存储器中划分出来,并将它和运算器、控制器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新的功能模块即“中央处理器”(CPU),而CPU与运算器、控制器、程序计数器之间则形成一种新的函数关系(对于初始创造性目标来说,函数的复合则退出到上一个层次)。

实践证明,只要在研究、探索的过程中,能紧密结合当前的创新主题,自觉地按照上述要求去运用横向思维和纵向思维,就一定能够有效地缩短“灵感”或“顿悟”的酝酿过程,从而更快地实现创造性突破。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对国内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的比较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9,(9):7-16.

[2] 蒋鸣和.超出技术“整合” 走出“七年之痒”[J].中小学教育信息技术,2009,(2):5-6.

[3] 何克抗.儿童思维发展新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 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与创新人才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0,(6):3-7.

[5] 何克抗.创造性思维理论——DC模型的建构与论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04-138.

[6] Nina Robin & J.Holyoak, 1995. Relational Complexity and the Functions of Prefrontal Cortex. In The Cognitive Neurosciences, VIII THOUGHT AND IMAGERY, M.S.Gazzaniga,ed. London:The MIT Press.

[7] 何克抗.创造性思维理论——DC模型的建构与论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49-154.

How to Innoate for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Staff

—— a Speech on the Forum of Nationwid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Doctor Candidate (2009)

HE Ke-kang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China)

编辑:小禾

作者:何克抗

第三篇:浅谈石油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培养

摘要:文章对石油企业技术人员素质现状作了分析,并且指出目前对石油企业技术员工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指出了对石油企业技术人员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石油企业;技术人员;培养

知识经济时代已由资本权力时代进入知识权力时代。改革开放以来,石油企业在专业技术人才资源管理、开发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就。但由于受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当前我国石油企业专业人才资源在培养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这已成为制约我国石油企业发展的瓶颈。如何彻底改变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消极人才资源管理的被动状态,进一步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和科学使用人才,已成为石油企业面对的挑战性课题。

一、技术人员的素质现状

石油企业技术人员不仅在职工队伍构成上占有绝对优势,而且在企业生产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技术人员是石油生产的主体力量,是物质产品和财富的直接创造者。所以技术人员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能否保证石油生产的正常进行,也决定着我国三大石油公司在国际石油市场中的兴衰成败。

(一)思想状态和职业道德方面

从总体上看,在企业深化改革、生产建设中,技术人员继续发扬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工作上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技术上肯于钻研,不计报酬搞技术攻关;社会生活中遵纪守法,助人为乐,表现出较好的精神风貌。

不可否认,在一部分技术工人特别是青年技术工人中,存在“四重四轻”的倾向。

一是重实惠轻进取,缺乏进取精神;二是重享乐轻技术,有些甚至贪图享乐,不愿钻研技术,不愿接受培训;三是重索取轻贡献,上班出工不出力,但是工资奖金不能少拿;四是重关系轻工作,认为工作好坏无所谓,把“关系”搞明白比啥都强,甚至认为竞争上岗也要靠关系。存在上述倾向的技术职工普遍缺乏工作责任心。

(二)文化知识方面

企业和国外同行业大公司竞争,特别是高新技术应用和发展的需要。我国石油企业技术人员的文化知识方面仍然存在差距和问题,主要存在着“四个不一致”的脱节现象。

一是文化程度与技术水平不一致,文化程度高、理论能力强的,动手能力差、实际操作水平低;而一些工龄长的技术员工操作技术过硬,可这些人文化水平又偏低。二是所用所学不一致,许多青年技术工人一旦取得大学文凭,就试图转干聘干、进机关当干部,有的操作工学中文、会计、经济管理等专业,这与他们从事的专业工种根本不相关。三是文化程度与技术等级不一致,呈技术等级越高文化程度越低。四是存在学历层次与个人实际能力和水平不一致。

(三)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

专业知识、专业生产技能是技术员工素质的关键要素。随着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不断涌现,企业加快技术进步的要求,与国外石油公司相比,技术工人技术素质上的差距也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

1、技术等级结构不合理。我国石油公司员工技术等级结构则是“两头小、中间大”,并且高级工比例尤其偏低。

2、原有专业知识陈旧,专业技能不适应,好多技术工人对智能型仪表、新型电器设备往往所知甚少,束手无策。

3、相关知识缺乏。技术员工缺少对相关专业的了解。操作工只懂工艺而不懂仪表方面的知识,仪表工又不具备与仪表相关的工艺技术,工作陷于被动。

4、青黄不接,断层现象严重。老技术工年龄大,年轻工人多,独立顶岗的少,技术尖子更少。

5、新工人技术素质较低。近年来,石油企业的接班子女普遍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很难独立胜任所在岗位的生产技术工作。

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石油企业在专业技术人才资源培训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

(一)认识不到位

没有认识到人才资源再造是一种可以获得丰厚回报的投资。有些企业尽管知道员工培训的重要性但在惧怕因人才流动使企业培训变为“为他人做嫁衣裳”的思想指导下而不愿给予足够重视。

(二)缺乏系统的规划

许多企业对员工培训既无科学、系统的计划,又缺乏针对性的培训方式内容,随意性大,故难以取得理想的培训和开发效果。企业没有长远的人才培训规划,因此或即使开展了培训开发工作,也往往因为缺乏系统规划,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与前瞻性,形式单一陈旧,难以使员工获得完整的知识结构和工作技能。

(三)缺乏充足的培训经费

有的企业认为对员工培训和开发是一种成本支出,没有意识到人才资源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人力资本的投资会激活其他资本,为企业创造效益。甚至有的企业还认为获得工作相关知识与技能是员工个人的事情,不仅不愿意投资员工的培训,甚至在员工自己出资进行培训时,也不愿意在时间上给予方便和支持。

(四)动态管理工作没有跟上

设定好培养目标以后,应当始终如一地给予关心和帮助,要对每一阶段所产生的得与失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找出差距和不足,并指出努力的方向。然而,事实上往往没有很好地做到这一点。

三、石油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培养途径

(一)注重思想、职业道德培训

各级技术员工要积极学习“十七大”精神,用“十七大”精神指引发展,对员工进行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的培养。

(二)制定长远的人才培训规划

从事石油资源勘探开发的油田企业,是资金人才和技术密集型企业,要保证其持续健康发展必须破除“一日成才,终身受用”的观念,在技术人才的教育培训中确立持续培训、终身培训的观念。

企业人才资源主管部门要在分析预测企业内外环境变化趋向的基础上,预测人才队伍在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等方面的需求走向,依据各类人才在不同时期的成长特点,制定相应的教育培训规划,并采取单位与个人相结合的方法形成终身培训计划企业要大力宣传持续教育、终身教育的重要性,利用继续教育培训的高回报性和“双赢”的特点,逐步营造学习型企业的良好氛围。

(三)实行分层次人才培训

石油企业技术人才是在生产科研实践中锻炼成长的,其成才过程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要在分析研究人才队伍现状、弄清各层次人员培训需求的基础上,实行分层次培训。

对第一层次的技术工人来说,他们是引进设备的直接使用者,他们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引进设备的使用及引进的技术消化和吸收。对员工众多的第一层次,培养目标是学用一致,结合企业实际需要开展教学、培训工作。可由企业内部的继续教育机构承担,教师可以在内部找,也可以从外面请,还可以和高校联合办班。

对第二层次的技术干部来说,他们在企业中起的作用主要是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对引进的设备和技术消化、吸收、总结,为企业的技术自主开发打下基础。对他们的培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参加行业学会举办的一些短训班、研究班,加强与同行业的技术交流。

第二,由于生产和跨学科发展的需要,技术人员经常需要增补跨学科的知识,此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安排。如果是对某一专业领域出现的新技术、新知识而组织的培训,可以在企业内部安排一周或数周的短训班。如果企业要进行从一个技术领域转到另一个技术领域,可以安排长期进修,时间三个月至一年、两年,在选定的大学和较大的培训中心进行。如果技术干部因需担任更高一级职务而需要补充知识,可以参加普及培训,时间为一、两年,主要是按企业需要委托大学代培。

对第三层次研究开发人员来说,他们在企业中承担的主要任务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制和开发,工作目标就是尽快将进口的外国石油石化产品国有化,抢占国内市场份额。他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进口石油石化产品国有化进程。对他们的创新培训可以采用两种方法:

第一,和国内一流高校及科研机构密切合作,将企业研究开发人员派到高校及科研机构集中学习工作一段时间。

第二,将国内一流高校和一流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请到企业研究机构来,和企业的研究开发人员一起工作。这样有助于企业获得技术创新的有关信息,有助于整体提高研究开发人员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

对第四层次前瞻性人才来说,他们在企业的主要作用是跟踪本行业的世界先进水平,对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准确的预测,研制出世界一流的技术,使我国的石油行业彻底摆脱受制于人的境地,能够真正在国际市场上与国外同行竞争,抢占国际市场份额,最终占领行业未来技术的制高点。对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采用在国外设立研究机构的方法,聘请世界一流的研究专家,让前瞻性人才与他们一起工作;还可以送他们去世界一流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去学习工作。

(四)以满足生产需要开展人员培训

石油企业在不同发展时期,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是有区别的。在制定继续教育培训计划时要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适时安排人员培训相关知识,确保按需培训以提高针对性。

在油田勘探开发程度提高且寻找新石油储量难度加大的时期,要选派关键岗位的技术骨干进行复合专业知识培训,选送他们到石油院校或地质矿产院校进行地质复合物探、采油复合地质、钻井复合地质和测井复合物探等知识培训以拓宽其专业知识覆盖面、促进思维创新和技术进步。还要组织他们学习国际商务和国际石油市场惯例方面的知识,组织强化外语培训,为企业跨出国门参与国外石油勘探开发提供人才保证。

(五)教育培训多样性

石油企业是集石油勘探开发一体化的企业,具有勘探地域广、投资风险大、技术要求高、生产任务重等特点。只有转变观念、创新思维,不断探索实现继续教育目标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才能实现生产经营与继续教育兼顾,石油开发与人才开发并举。

在组织继续教育的方式上以“五个结合”为主,即脱产与半脱产结合,函授学习与自学结合,专业课程进修与提高学历学位结合,考察培训与学术交流结合,参与课题研究与实践锻炼结合。

实现教育培训目标的主要途径有外送培养、送教上门、委托办班、联合办学、网上培训等形式。

参考文献:

1、孙光喜.入世初期石油企业人才培训途径初探[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2(6).

2、郝宪秀.完善石油企业人才资源管理的对策思考[J].集团经济研究,2007(7).

3、中国石油教育学会.石油企业与教育[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

4、乔文朋.关于石油企业人才培养与使用的几点看法[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3(3).

(作者单位:四川石油管理局国际工程公司。作者为中级经济师,任该单位人力资源部部长)

作者:朱 敏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汽车营销专业毕业论文下一篇: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