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研档案数字化管理论文

2022-04-14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业科研档案数字化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

农业科研档案数字化管理论文 篇1:

农业科研院所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摘 要] 本文以农业科研院所档案管理为研究视角,针对农业科研院所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展开分析讨论,从农科院所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出发,提出推进农科院所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建议,以更好地发挥农业科研档案在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中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农业科研院所;档案管理;信息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9. 09. 070

0 前 言

农业科研院所是农业技术研究与成果转化的重要机构,在实践工作中会形成大量档案信息,这些数据资料的高效管理对农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发挥关键作用。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农科院所档案管理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持,所以如何加快农科院所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更好地为农业发展服务,已经成为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

1 档案信息化建设概念

现阶段,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指在档案管理活动中,灵活应用现有的信息技术提升档案工作的现代化水平,如数据库技术、大数据、数据扫描以及数据压缩技术等,结合实际情况重新对档案管理的新原则、新情况以及新理论等进行思考,明确当前时代背景下的档案管理与档案服务的整体框架,促使档案信息实现社会化服务,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实际上其实质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开发利用以及生成档案的过程。

2 农业科研院所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农科院所承担着为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的使命,而在农科院所日常工作实践中会生产大量文件资料,为了有效管理这些档案资料,各单位都会成立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配备专业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档案资料需要经过规范化整理与归类,编制案卷目录、卷内目录为检索工具。近年来,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部分单位开始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档案中,极大程度地提高了档案管理效率,通过数字化方式对档案实施管理,同时利用门户网站以及OA系统等实现了对一部分档案资料的共享。但是,也有一部分农科单位受到经费、人员等因素的限制,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信息化建设受到一定的制约。就目前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农业科研单位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重视程度不足

一部分农科院所受到人员编制等问题的制约,档案管理人员往往身兼数职,除了少数专职档案管理人员以外,那些兼职档案管理人员不能将工作的重点与重心放在档案管理工作上,导致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管理工作开展的不够规范。一部分农科院所虽然主观上具备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愿,但是在实施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目标不够明确,思路不够清晰,对信息化档案管理带来一定的制约。

2.2 管理不够规范

现阶段很多农科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依旧处于起步阶段。在工作实践中针对生成的电子文件虽然能够很好地保存,但是所产生的电子文件在格式上不统一、兼容性匮乏,转换的难度比较大,所以信息化档案管理的效率不高。另外,长时间保存、备份电子档案的载体缺位,导致实践中往往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基于此,农科院所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上,需要尽快制定信息化档案管理的规范与标准,从而推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

2.3 系统研发遭遇瓶颈

在农科院所档案信息化管理中,管理系统是基础,一个单位如果自主研发一个档案管理系统,需要消耗很大的精力与时间,而且现阶段在农科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队伍中既懂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又懂网络、信息技术、软件技术的人才非常匮乏。如果选择在软件公司购买管理软件,在经费上又会捉襟见肘,而且采购而来的软件是不是符合单位档案管理的需求也有待商榷。所以,在农科院所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亟须经济适用、功能齐全、安全高效、操作方便的信息系统。

2.4 信息化档案管理时效性有待提升

第一,客观性有待提升。电子档案容易更改,在更改之后不会留有痕迹,也容易复印,复制之后不容易分辨原件与复印件。基于此,电子档案的客观性与法律效力往往遭受质疑,而且现阶段国家并没有针对电子文件可否作为证据做出明文规定。所以在需要电子档案作为凭证的时候,往往需要借助纸质档案,这在客观上要求信息化档案管理必须要与纸质档案管理同步,无形当中增加农科院所档案管理的工作强度,也使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价值大打折扣。

第二,可用性有待提升。现阶段电子档案需要通过光盘、硬盘等进行储存。间隔一段时间,就需要将保存载体进行更换,并且光盘等载体往往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如果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文件的丢失,“万劫不复”,所以在农科院所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实践中如何合理选择保存电子文件的载体也是需要集中考虑的问题。

第三,安全性有待提升。互联网具备极强的开放性,这对于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息化建设实践中,数字平台建设是重要工作,而现阶段农科单位并没有统一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计算机安全标准,这就使得农科单位的电子档案容易受到病毒、黑客的威胁。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如何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档案管理的安全性也是需要集中考虑的问题。

3 农业科研院所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对策

3.1 理清思路,明确目标

第一,构建科学的目标数据库。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农科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都处于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主要应该完成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要确定本单位的档案隶属信息化管理的范圍;其次,要制定电子档案机读的目录标准;再次,要研发或者购进检索软件;最后,要建立健全目录数据库。

第二,循序渐进实现全文数字化。在这一阶段中,需要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将被纳入信息化管理范畴的档案资料实施高效的数字化转换;(2)建立起针对文档信息、图片信息、多媒体信息等各类型档案资料的归档标准;(3)建立健全综合性的档案数据库;(4)深入研究互联网环境中农科档案信息的使用方法,使用标准以及使用权限;(5)建立与完善档案信息的网络平台[1]。

第三,逐步完善各类型电子档案资料。在这一阶段中,农科单位需要完成以下几方面工作:(1)逐步完善信息化档案体系;(2)对已经生成或者工作推进中刚刚生成的电子档案资料按照相关标准实施归档,进一步完善档案信息安全、档案利用与服务的规章制度;(3)结合本单位档案管理与档案服务的现实需要,针对电子文件的保存方法进行深入性研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电子档案的客观性与实用性。

第四,要全面实现存量档案文件的数字化以及增量档案的电子化,进一步理顺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工作流程,规范信息化档案管理的工作行为,逐步提高电子档案的服务效率与利用效率,全面推进档案信息资源共享[2]。

3.2 转变方式,分工协作

对于农业科研院所来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通过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逐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与水平,推动档案管理与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高效化展开。所以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农科单位必须要积极转变传统工作方式,大力推进分工协作,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第一,农科院所一定要研发或者购进适合本单位实际需求的OA系统,现阶段已经初步实现办公自动化的单位需要积极改进与完善信息系统,在档案信息管理平台建成之后,一定要构建起与OA系统相连的内部网络机制,进而为电子档案信息的共享以及电子文件的安全保管提供基础。第二,农业科研单位在日常工作中所生成的档案信息呈现出专业性强、复杂多样等特点,这就需要各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分工协作,科研与管理过程中所生成的各类型档案资料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化标准实施统一管理,进而保证档案资料在归档之后可以快速地搜索利用,从而提高农业科研院所档案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3.3 技术创新,确保安全

在推进农科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信息安全问题尤为重要。相关单位必须要进一步加大理论与技术研究力度,提高抵御信息安全风险的能力,从而打造高效、安全、实用的信息化档案管理平台,提高农科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首先,农业科研院所要实现局域网与外网之间的有效隔离;其次,单位在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完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档案查询与利用的手续;再次,在系统建设与维护的过程中,一定要切实强化技术性安全防范措施,对于那些可以提供公开查询服务的档案资料需要设置防火墙,身份认证等安全措施,从根源上避免信息安全问题的出现,最大程度地确保农业科研院所的档案信息安全[3]。

3.4 重视人才培养

在信息化建设实践中,人才的培养是关键所在,所以相关单位一定要重视人员素质的提升与队伍建设。一方面,农业科研单位需要进一步优化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与考核机制,从而吸引现代化档案管理人才加入队伍中,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注入新鲜血液;另一方面,农业科研单位一定要重视对在职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不仅需要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同时需要提高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与服务意识,为信息化档案管理奠定坚实的队伍基础。

4 结 语

农科院所档案信息化管理实践中可以将档案管理与信息化技术整合到一起,进而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率与水平,为科研活动以及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做好服务,这是未来发展实践中档案管理工作的必由之路。基于此,农业科研院所一定要深刻认识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提高该项工作的重視程度,明确信息化建设的整体目标、理清工作思路,将信息化建设提升到全局规划的高度,进而有步骤、有目标的开展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加速信息化建设进程。同时,要结合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与人才培养力度,为信息化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与人力资源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钱鸥,马超.探索大数据背景下科研院所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趋势[J].机电兵船档案,2017(5):80-82.

[2]安娟,郑可锋,叶少挺.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刍议[J].农业网络信息,2015(3):26-29.

[3]闫美玲,张晓燕,严溦.基于SWOT分析的农业科研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J].农业科技管理,2009,28(6):56-58,92.

作者:温夏萍

农业科研档案数字化管理论文 篇2:

信息时代数字化档案的安全防范管理

摘要:数字化档案管理能提升数据利用率,充分将档案管理工作作用发挥出来,但是由于信息技术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如果没有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就会导致数据出现丢失、篡改情况,不仅会影响企事业发展进程,还会对大众人身财产产生威胁,因此管理人员需要做好研究工作,以信息时代为背景建立安全防范机制,全面保障档案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我国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奠定基础。为此,本文就以信息时代为背景,对数字化档案的安全防范管理工作深入分析。

关键字:信息时代;数字化档案;安全防范管理

引言:在我国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能将传统信息服务优化、创新,提高信息服务的便捷度,但是由于信息技术特殊性,管理人员开展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时存在一定安全隐患问题。档案安全管理工作作为档案工作的基本要求,管理人员需要提高信息系统安全防护水平,避免档案数据出现篡改、伪造、攻击情况,出现不可逆现象,尤其是档案信息应用过程中很容易受到黑客病毒攻击,所以管理人员需要做好保密措施,通过不同方式提高数据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建立安全防范机制,将档案资料服务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为我国社会发展提供支撑。

一、数字化档案管理特性

1、能够实现信息立体储存目标

在传统档案管理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平面形式将数据呈现,无论图片还是文字,大部分都是通过纸张而呈现,这样不仅会导致数据在储存過程中出现丢失,还会加大管理人员工作难度,而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主要是以信息化技术为载体,将各类数据全面呈现,其储存方式及展现方式都较为多元化、多样性,可以实现信息立体储存目标,管理人员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时可以将各类形式的信息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结合,实现立体组合,如图片信息、音频信号、视频动画等,可以实现档案储存多元化和多样性,让其电子文件更加丰富、全面,实现图文并茂、声像兼收,将档案内部情况立体、真实反映出来,因此数字化档案工作能加强文件的社会生活记忆,实现文件再现功能,对于档案管理工作而言有着革命性变化【1】。

2、提高档案检索速度

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都较为完善,二者得到了很好契合,相关工作人员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数字式电子网络,计算机技术具有较为明显个性,如逻辑运算速度较快、组合检索能力较为多元化,能实现自动化检索目标。在传统档案检索过程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限制较大,检索人员需要花费过多时间和精力寻找相应资料,并且在检索过程中还需要使用专业检索语言,让检索标识更加规范,会大幅度降低档案检索效率。随着时代发展该检索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潮流,而数字化档案主要是以电子文件为基础对传统档案管理优化、创新,通过电子文件虚拟属性提高检索工作效率,让检索系统更加多元化、多样性,电子文件能突破空间局限,实现数据保管空间内自由调度,在我国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档案管理工作逐渐网络化、现代化,信息共享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形成了全新的传播方式,能将时间障碍全面消除,实现社会共享和远程检索目标,数字化档案不仅能为检索人员快速提供相应档案信息,还能为多位用户提供查找服务,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将数据输出格式转换,提高检索查询工作效率。总之,数字化档案工作可以将地域、时空限制突破,让合法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对相应数据检索,提高数据利用率【2】。

3、提升档案管理效率

在传统档案管理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人工管理方式,对相应文件档案全面管控,管理人员需要凭借自身经验开展管理工作,如档案分类、排架、调阅等,这无疑是加大了管理人员工作难度,并且还会增加管理单位人工成本,而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作为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与档案管理工作相互融合下的产物,能将传统档案管理工作优化、创新,实现现代化管理目标,管理人员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可以将全部档案活动改善,通过计算机系统对数据全面管控,因此数字化档案与传统档案管理工作相比储存量较大、数据传输速度较快、空间占用面积较小,应用范围以及水平都较为广泛,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不同文件特性实现多维联系,让档案数据排列更加规范化、合理化,将传统档案管理工作流程优化,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全新思路。

二、信息时代提高数字化档案安全防范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1、做好数据加密工作

加密技术作为数据保护的主要方式,其应用范围较为广泛,管理人员在制定安全防范管理工作时可以利用加密技术对数字化档案全方位保障,降低安全隐患出现的概率,提高数据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该技术主要是通过数据模型对原始数据开展处理工作,将核心密码进行加密,制作成无序乱码以后实现传送目标,当传送成功以后管理人员可以使用解密还原方式对加密数据解析,从而获取原始数据,管理人员在利用该技术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时会使用到数据算法和密钥,数据算法将原始文本与特定字符组合形成乱码,而密钥可以通过编解码对数据解析,因此密钥主要分为私钥和公钥两种。管理人员需要根据档案特性选择相应加密技术对网络数据安全性保障,提高网络数据传输安全性和可靠性。另外,在公钥加密过程中,数字签名使用也较为广泛,数字签名主要是与原文数据一同发送,发送者可以通过数字签名,对信息真实性查验,属于数字摘要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数据出现篡改、伪造概率,提高管理人员数据鉴别能力。目前,我国信息技术发展较为良好,数字加密技术以逐渐成熟,其应用范围以及发展中较为宽广,但是由于数字加密技术的特殊性,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部分问题,例如在解密过程中需要管理人员使用完整密文才能对数据解密,而密文存在一定脆弱性,如果出现丢失或者篡改情况,就会导致数据无法解密,影响管理人员工作效率,所以管理人员需要做好研究工作,根据数字加密技术与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特性对该技术优化、创新,提高该技术应用范围和水平【3】。

2、制定数据存储防范机制

本身档案管理就涉及大量数据,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必须做好数据利用、储存和分析工作,而数字化档案作为传统档案管理与信息技术相互结合下产物,对数据储存安全性要求更高,因此管理人员需要做好数据储存防范工作,提高数据储存的安全性。首先,管理人员需要根据档案管理工作特性对病毒定期查杀,避免病毒、木马程序入侵,导致数据出现破坏,管理人员可以让客户端安装杀毒软件并做好更新工作,按照周期对计算机病毒扫描,将病毒查杀,从根源上降低网络病毒和木马程序入侵,提高数据储存效率。除此以外,管理人员还需要做好程序更新工作,根据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特性安装相应操作系统,并且对数据库系统定期优化,将安全漏洞全面修补,提高网络系统整体性能,管理人员还可以使用数据冗余技术对数据全面保护,提高数据储存安全性,数据冗余技术主要是以专业级数据服务器为基础,通过Raid技术对数据安全性保障,将数据重新处理形成特定形式,储存在多个硬盘内,这样就可以避免在后续应用过程中单个硬盘出现问题导致数据丢失情况,能保证数据全面性,而对于磁性载体档案,如胶片、磁带等,管理人员也需要做好储存保管工作,定期对载体倒带,避免磁性载体出现粘连,而对于电子档的管理人员需要按照国家相关规章制度以及企业标准建立性能监测机制,做好数据迁移工作,实现信息长期保存目标。管理人员在日常数据储存管理过程中还需要做好技术优化、创新工作,对先进储存技术合理利用,制定储存策略,提高新技术应用范围和水平,实现快速转存目标。

3、提高数字水印利用率

数字水印主要是在信息数据中嵌入水印标记,并且该标记较为隐蔽,能保证数据真实性,将数据所有权体现出来,该方式不会对数据内容产生影响,能在保障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同时提高数据可用性,避免未授权用户将关键信息删除,导致数据不全面,管理人員可以根据档案内容将水印改为可见或者不可见,所以该方式应用范围也较为广泛,数字水印自身就具有识别方式,能将数据所有权体现,避免数据内容出现被篡改、伪造或者非法传播的情况,工作人员利用该方式可以对水印检测,判断原始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高档案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但是由于单方式存在一定滞后性,只有当数据被盗用以后才能运用该方式开展追查工作,无法做到事前预防作用,因此该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

4、合理利用端口

由于数字化档案对于网络依赖性较高,而计算机端口很容易受到黑客、病毒攻击,导致数据出现丢失、篡改的情况,因此管理人员需要对端口合理利用,将不常用的计算机端口关闭,从根源上避免病毒黑客攻击,减少数据信息被盗取的概率。例如,管理人员需要禁止工作人员在离线状态下使用计算机端口,并且禁止工作人员私自使用维修计算机主机,减少非法入侵和外联现象,降低病毒攻击的概率,工作人员可以使用细粒度控制方式对计算机端口以及外部设施严格管控,通常情况下,该控制方式根据计算机应用现状分为在线和离线,其中在线状态主要是计算机与区域网相互联通下使用状态,工作人员需要对计算机终端认证,合法终端才能连接局域网,而非法终端走会受到服务器攻击,避免非法终端连接局域网,而离线状态主要是指计算机终端没有连接局域网的使用状态,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控制策略对计算机各类设备全面管控,如鼠标、键盘、无线网卡等,避免计算机接入其余网络,导致数据出现泄漏【4】。

5、建立并完善数据库防范机制

数据库作为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基础也是前提,数据库出现安全隐患的概率较高,因此管理人员需要对其引起重视,做好数据库防范工作,提高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避免数据出现丢失、篡改。首先,管理人员需要根据档案数据特性建立安全防范机制,将传统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相互结合,从不同方面完善安全体系,提高数据储存的保密性。例如,工作人员可以在计算机硬件上使用各类技术对数据安全性保障,避免硬件出现故障以后数据出现丢失,提高数据的可恢复性,工作人员可以利用TC技术、异地备份,RAID5技术、电子屏蔽等方式,从不同角度对计算机硬件保障,提高计算机硬件可恢复性和安全性。除此以外,工作人员还需要在计算机软件上配置安全系统,如防火墙、身份认证系统,通过网络监控方式对使用人员权限分级,实现分级分层授权工作,将数据共享工作与后台支持数据独立,实现二者独立运行目标。另外,工作人员还需要通过账号与地址绑定方式加强计算机终端端口与外部设施控制工作,将用户的数据操作权限以及使用权限明确,做好管理工作,提高操作人员合法性和可行性。最后,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做好备份工作,做好安全日志检查工作,对补丁优化,提高服务器性能,实现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目标,将数字化档案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提高数字化档案管理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6、利用物理隔离方式

物理隔离主要是通过防火墙对构硬件设施保护,避免硬件使用过程遭受黑客、病毒攻击,导致硬件被破坏,如计算机终端、服务器、网络连接设备等,工作人员通过物理方式对其隔离能提高数据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主要分为内网、外网和隔离区,其中内网主要是在数据库服务器中应用,对内网区域服务,能受到防火墙的保护,外网主要是指计算机所处区域,不会受到防火墙保护,安全性较低,而隔离区作为内网和外网缓冲区,工作人员可以在该区域建立保护机制,将其与外网物理隔离结合,让外网用户能对相应数据访问,提高数据利用率,外网用户只能对特定区域内数据服务器访问,无法对内网数据库查看,通过物理方式能有效提高网络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让数字档案管理工作能更加先进、科学。除此以外,管理人员还需要对各类设备使用情况着重关注,尤其是打印机,打印机使用较为随性,因此在网络安全管理过程中打印机管理工作较为薄弱,管理人员需要将其与外网物理隔绝结合,避免工作人员使用打印机设备时导致数据丢失,必要时可以将打印机共享机制关闭,保护重要数据。最后,管理人员还需要根据档案管理工作特性建立补丁自动分发机制,通过局域网将系统补丁经全面发放并做好安装工作,提高区域网系统补丁管理水平,避免因系统软件出现漏洞。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作为档案管理未来发展的必要趋势,工作人员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做好数字化工作,构建数字档案命运共同体,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开发率,让服务机制更加完善、全面,管理人员需要将各类网络安全隐患全面规避,提高安全保密意识,做好网络安全防范工作,建立并完善数据储存、利用管理机制,通过循序渐进方式实现网络共享,让档案管理工作可以实现质的飞跃,满足大众利用需求。

参考文献:

[1]徐敏.信息时代对博物馆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的思考[J].黑河学刊,2021,(01):13-15.

[2]周雪玉.档案数字化的质量与安全保密控制研究[J].决策探索(中),2020,(01):13.

[3]张永丽,邢瑶.信息时代档案数字化外包质量与安全风险控制[J].机电兵船档案,2019,(06):64-66.

[4]郭秀萍.信息时代农业科研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探讨[A].甘肃省档案学会.档案利用与档案文化——2012年甘肃省档案工作者年会论文集[C].甘肃省档案学会:甘肃省档案学会,2012:75-81.

作者:卢艳芬

农业科研档案数字化管理论文 篇3:

浅析加强档案管理的安全保密及信息化档案管理

【摘要】本文以档案管理为切入点,分析加强档案安保保密管理的重要性及加强措施,对信息化档案管理进行简答的介绍,切实探讨网络时代背景下如何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档案管理;安全保密;信息化;加强措施

引言

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要求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不断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电子档案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纸介档案厚重、不便存档与利用的僵局,推动档案建设信息化发展。随着人们对电子档案逐渐认可,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不论是传统纸介档案还是电子档案,安全保密问题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着重探讨如何加强档案管理的安全保密及信息化档案管理。

一、加强档案管理安全保密重要性分析

档案是记录信息的重要载体,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档案的应用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古至今,人们都习惯用记录归档的方式,记载古今中外的重要事宜,发展至今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传统的档案以纸为介质记录各种信息,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化技术发展迅速,人们已经开始应用电子档案储存重要信息,应用越来越广泛,逐渐渗透到生活及工作中的方方面面,故而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十分必要。在档案管理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安全保密管理,档案信息可根据机密程度区分机密等级,机密等级越高的档案信息,越要重点管理,这些档案信息往往对于个人或者集体来说至关重要,一旦档案信息泄露,被不法分子窃取,不仅会带来较多的困扰,而且很有可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后果不堪设想,故而加强档案安全保密管理非常重要。

二、探讨加强档案安全保密管理相关措施

1.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水平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是强化安全保密管理的重点。首先,档案管理要坚持集中统一的原则,将所有的档案整合归类,交由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再者,在聘用管理人员时,要提高“门槛”,所有应聘的档案管理人员都必须要经过层层考核,择优汰劣,确保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符合规定的要求。再次,档案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水平,给予档案安全机密管理充分的重视,强化安全保密管理技能,切实保护好档案信息;最后,要定期开展档案管理人员的安全保密培训工作,重点培训档案管理人员的阶级立场和职业操守,提高他们的保密意识,坚决不做任何危害国家安全和人民利益的事情。并要结合实际情况,定期的进行电子计算机操作的业务培训,以便于适应信息化的档案管理趋势。

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在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的影响。在人员安全管理方面,要设立具体的安全审查制度、岗位安全考核制度、安全培训制度等。对已经存储的数字信息均应进行密级分类,对敏感信息与机密信息应当加密并脱机存储在安全的环境中,防止信息被窃听、变更与毁坏。在系统安全运行方面,要做好机房出入控制、环境条件保障管理、自然灾害防护、防护设施管理、电磁波与磁场防护等工作。设立操作安全管理、操作权限管理、操作规范管理、操作责任管理、操作监督管理、操作恢复管理、应用系备份管理、应用软件维护安全管理等制度。从技术上防止文件被人为地修改,增强电子文件的凭证性和可靠性。

三、档案管理信息化相关介绍

所谓的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指在不改变档案内容的前提下使档案的结构与存在方式都进行符合信息化原则的转变,档案管理部门利用信息技术将分散的信息资源以信息化的形式存储,以网络化的方式连接,以标准化的方法管理,进而提高资源利用率。

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档案管理质量,改善传统档案管理中的不足,有效实现档案信息的科学管理与合理配置,大大提高档案信息质量的同时,也有利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提高管理质量与管理效率。不仅如此,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有利于信息的存档、利用,同时对于机密档案还可以增强档案的安全性,有利于推动档案的进一步发展。除此之外,档案信息化建设还可以确保档案信息的时效性、全面性、准确性,解决了传统档案管理中的一些不足,促使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四、探讨加强信息化档案管理

强化档案信息化基础可以为档案信息化建设做好铺垫,有效推进档案信息化的实现。若要加强档案信息化基础,就要引进较为成熟的信息技术与强大的基础设备,完善相关操作系统,为档案信息化创造良好的建设环境。与此同时还要加大资金的投入,档案行政机关应督促政府增加档案经费预算,争取把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到政府或行业专项建设经费中,尤其是纳入到地方信息化建设、电子政务建设规划中,以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其次,档案信息化资金需求量大,仅依靠政府支持是难以开展的,因此,档案部门有必要充分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多元化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如与网络服务商可做争取网络资源的优惠或免费;与大型企业联合获取资金、技术支持与资源服务等。不仅如此,也要做好充分的安保保密工作,利用先进技术加强网络环境的安全性,这需要进行定期的软件管理,以及相关漏洞检查,需要运用科学技术手段来不断的完善,同时,也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相应的计算机操作说明进行规范操作,避免出人为的工作失误。对于这一问题的处理,可以进行档案管理的二次审查处理,这样能够更加提高档案信息的安全性。

五、结束语

综上浅述,档案管理中的安全保密管理对档案的应用及发展至关重要,为了切实加强档案安全保密管理,就要从提高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水平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入手,还可以应用信息化技术确保档案的安全性。现阶段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了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主要从强化信息化建设基础与加强安全保密工作两方面探讨如何强化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为档案管理进一步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王若璇.宿迁市档案局部署档案安全保密检查工作[J].档案与建设,2011(10):76

[2]侯荣.加强农业科研档案管理与利用[J].山西档案,2007(6):3637

作者:张偲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推广工作视角下农业技术论文下一篇:物联网技术用于设施农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