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风险论文

2022-05-14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国际贸易风险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全球化发展步伐加快,促使各个国家之间深入进行合作,为国际贸易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受国际贸易自身的性质因素影响,其贸易呈现出机遇与风险共存的特点,基于此,本文从国际贸易的概念入手,深入分析其特点,明确现阶段存在的风险,探索国际贸易发展现状,针对性提出全新的风险防范策略,以供参考。

第一篇:国际贸易风险论文

关于国际贸易合同的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国际化进程的发展日益加快,国内企业签订的国际贸易合同越来越多。而因为国际贸易合同存在着较高的风险,我国企业对合同的风险管理意识又比较弱,所以往往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本文首先对国际贸易合同中风险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然后在对国际贸易合同的风险进行了说明,随后提出了保护我国国内企业国际贸易合同安全的风险防范措施。

关键词:国际贸易合同;风险成因;风险管理分析

引言

当前国际贸易的竞争压力日益加大,如今在我国企业参与国际贸易活动的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尤其是在国际贸易合同上出现的风险,这主要是由于企业缺乏必要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控机制,因此其在合同签订和履行的多个环节中,产生了对合同细节把控不到位、对合同内容体系不够了解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产生合同风险,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

1对国际贸易合同风险成因的分析

1.1国际贸易合作的特殊性质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政治体制等,我国在与别国进行国际贸易活动时,对于进行贸易的国家,一定要先了解有关国家的贸易法规和标准,否则会给国内企业带来经营风险。例如,一些国家有着严格的产品准入制度,尤其是对于食品药品类的商品贸易,产品准入制度会要求十分严格,因此我国企业在进行食品药品的对外销售时,需要熟知贸易国的贸易法规和标准,避免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在这里我们还需要考虑的是贸易国的政治环境是否稳定,国际贸易其实就是国家之间经济上的交流和沟通,上层建筑会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所以我们在进行国际贸易时,要选择上层建筑比较稳固的国家,尽量避免贸易国因突发政治危机而导致合同无法履行,或在进出口过程中因政局不稳,进出口清关运输不便,延误收货并产生额外的费用损失。

1.2疏于对贸易方资质的细致调查

在国际进出口贸易业务中,国际贸易合同的纠纷,主要有货物质量与合同不符,卖方逾期交货或不交货,买方逾期付款或不付款等,产生纠纷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在签订贸易合同之前没有对贸易方的资质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这里的全面细致调查包括到贸易方企业营业执照的基本内容,即企业的性质、企业法人代表、企业经营的范围和企业注册资金等,细致到合同当事人的姓名,经营机构的中英文名称,详细地址,电话传真、银行账号等信息,而在确定有与对方进行贸易活动的倾向时,最为重要的就是贸易方的资信状况,包括当事人的资信状况等。交易方的基本资质可通过银行、资信咨询机构等进行查询。我国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应该选择资信良好的贸易伙伴,充分了解对方的情况,避免带来不必要的合同风险。

1.3没有明确认识合同条款的具体内容

在国际贸易合同的风险中,风险的起因大多都是因为我们对合同条款的具体内容认识不够明确,导致我们需要承受一定的经济和物质上的损失,所以我国企业在于贸易方签订合同时,一定要在对合同条款进行明确地认识,包括标的物条款、价格条款、支付条款、保险条款等。并且仔细研究每一项条款,对可能存在争议的条款在合同中应进行详细说明。而价格条款是合同的最核心部分,我国企业的国际贸易合同大多采用外币报价的方式,人民币汇率的改变、国际市场的商品价格和服务价格的改变,都可能会使企业承受一定的损失,因此我国涉外企业尤其需要重视合同中的价格条款。

1.4合同变更没有落实到书面形式

在进行国际贸易活动时,国际贸易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任何具体条款的变化,都应该在原合同基础上进行变更和修改。但是现在很多企业在合同履行中,常采用口头协商的方式进行合同变更,并没有对合同进行协议上的内容修改,这样一旦贸易方违约,另一方很难在仲裁中舉证,将会蒙受经济损失。

2国际贸易合同中的风险管理研究

风险管理是指企业为控制损失风险,以保护其自身利益所做的努力,其目的是识别项目风险并做出决策,以大大减小风险或避免风险的发生。

2.1提高合同风险意识完善合同风险管理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以及经济全球化的经济战略实施,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国外也有很多企业在国内建厂,这些年,我国在国际经济与贸易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比如国际贸易的合同风险意识不够高,管理制度方面不健全等。对于国外的先进技术,我国企业对其并没有积极进行消化和吸收,使得企业在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存在很多执行方面的问题,以至于最后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所以,我国企业应该积极地消化和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积极参与项目研究、对风险进行合理预估,在选择合作项目时要注意结合企业的自身实际能力,以免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承受一定的损失。

2.2增强合同风险的预防能力

现在国内许多企业在进行对外贸易活动过程中,不仅缺乏合同的风险管理意识,而且在问题发生时又缺乏相应的掌控能力,最后只能自己承担风险,这种现象在国内企业进行对外贸易的过程中屡见不鲜。因此,国内企业应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在签订合同和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尽量能够最大限度的做到对风险的预防,强化合同的管理、全面了解客户的营业资质,设计规范化的合同起草和签约章程、对合同的所有文件进行规范化管理、强化合同的执行监督机制等。在全面了解过贸易方的资质状况之后,我国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能力签订合同,对于没有把握实现的和自己不擅长的条款内容,可以充分利用国际贸易保险体系灵活地将潜在的风险转移出去。当贸易方违约时,我国企业应及时联系相关涉外法律机构,出示相应的证明文件,首先在合同风险的主动管理上占据上风,使我方企业在争议中处于有利地位。

2.3提高我国企业国际贸易合同风险处理能力

当国际贸易风险发生后,我国企业应该及时地制定措施方案,将自己的损失降到最小。所以当我国企业与贸易方发生合同问题的纠纷,通过协商解决合同中纠纷的办法行不通时,应该迅速找出索赔依据,证实索赔的合理性;还要了解交易方国家的法律法规,引证法律中索赔的条文以进一步证明自己的索赔权利;最重要的是要抓住索赔时机,注重资料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积极采用国际法律法规和国际惯例解决合同履行过程中的争议问题。

2.4注重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提高企业国际贸易管理能力

提高企业的国际贸易管理能力,其实就是注重对企业管理方面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注重对人才的选拔。所以我国企业要积极从高校和社会中引进优秀的人才,建设综合素质较高的国际贸易合同管理人才队伍,以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工作中应对突发性状况的能力,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同时,还可以让一部分社会法务人员参与到国际贸易活动中去,增强国际贸易合同的风险管理和防范水平,注重对人才的纳用,提高企业的国际贸易管理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国际贸易实务中,为了使我国企业处于主动有利的地位,在签订合同和履行合同等阶段,企业需了解合同风险的成因有哪些,注重合同风险的预估和预防,结合风险点增强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发生时给自身带来的财产损失,提高我国在国际贸易活动中的声望和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蕾.探析国际贸易中合同预付款风险管理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3(12):51-52.

[2]戴岚.国际贸易合同风险的分析与控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04):83-84.

[3]宋勤华.关于国际贸易进出口风险预测及应对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06):148-149.

[4]陈羽佳.茶企国际贸易中合同风险的法律防控[J].福建茶叶,2016,38(06):52-53.

[5]黄晓丹.基于风险管理视角的国际贸易物流改革创新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2017(13).

[6]徐董锋.国际货物贸易合同法律风险分析及防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23):132-133.

作者:闫晓亮

第二篇:浅析国际贸易风险及防范

摘要: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全球化发展步伐加快,促使各个国家之间深入进行合作,为国际贸易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受国际贸易自身的性质因素影响,其贸易呈现出机遇与风险共存的特点,基于此,本文从国际贸易的概念入手,深入分析其特点,明确现阶段存在的风险,探索国际贸易发展现状,针对性提出全新的风险防范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国际贸易;风险;防范;

引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促使现阶段我国经济繁荣发展,为国际贸易的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支撑,提升我国企业的发展活力,优化国际地位。国际贸易的开展加强了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国内经济水平提升,但同时也带来了贸易风险,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应加强对国际贸易的风险防范,从多个角度创新,以降低风险产生的危害,促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国际贸易概述

(一)概念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跨越国境的货品与服务交易,通常情况下由出口贸易与进口贸易两部分组成,进而也被人们称为进出口贸易或者世界贸易。国际贸易对于世界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可以从整体上优化国际间的供求关系,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带动经济结构完善,促使经济实现稳定增长。各个国家或者地区之间的交换活动促使各地区之间形成相互依赖的关系,与对外贸易存在明显的区别[1]。

(二)特点

国际贸易受自身的性质因素影响,在开展过程中呈现出独特的特点,其贸易涉及的主体较多,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国际贸易的主体需要涉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国家,进而在贸易开展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国家的政策、文化、环境、宗教、法律、风俗、习惯等,造成国际贸易的难度增大,呈现出高难度的特点。其次,国际贸易的周期较长,在贸易过程中双方需要较长的执行周期,标的数量较多,造成合同执行时间超出国内贸易时间,直接增大其整体的贸易风险。最后,在国际贸易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如贸易双方国家或者地区之间的政治变动、经济政策变化等均可能对国际贸易产生影响,甚至造成合同撤销、变更,由此导致国际贸易呈现出明显的经济性与政策性,与政治、经济政策息息相关,呈现出明显的特点。与此同时,国际贸易在开展过程中,其主体也不断的延伸扩展,如涉及银行、海关、商检等多个利益方,造成国际贸易的流程复杂繁琐,呈现出明显的复杂性,需要整体的管理与优化,以此来促使其全面发展,提升经济效益[2]。

(三)风险

由于国际贸易自身的性质因素影响,在开展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造成贸易受限,并且在国际贸易活动过程中会面临大量的不可预知风险,该类风险随着贸易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而增多,呈现出明显隐藏性、复杂性、多样性以及不可确定性,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政策风险,在国际贸易开展过程中,如果贸易主体国家或者地区出现政局上的变动,可能对国际贸易产生直接的影响,针对导致贸易企业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例如,政局的变动因素较多,如执政党的政策变化、暴乱叛乱、战争、恐怖活动等,属于不可抗力因素,风险无法提前预见,一旦发生将对国际贸易产生极大的风险,后果较为严重[3]。

第二,文化风险,该风险包含的内容较多,如贸易主体的语言、宗教信仰以及文化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别,如在相同的词语上可能存在明显不同的含义,甚至是相反的解释,由此因素导致国际贸易的整体风险增大,甚至民族的歧视、优势等因素也会产生较大的风险。通过分析发现其主要的原因在于现阶段在国际贸易过程中贸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可能在各个环节上出现问题,如运输、合同、保险、验收等,造成现阶段的国际贸易风险增大。

第三,价格风险,受国际贸易自身的性质因素影响,在贸易开展过程中,其价格因素是最常見的风险,直接影响国际贸易的开展,也是影响国际贸易企业利润的重要因素。其产生价格风险的重要原因在于市场供求关系因素的影响,由于产品需求变化造成价格波动。原材料的价格变动也是影响产品价格的因素,在采购过程中可能造成价格风险,最终造成经济效益发生变化[4]。

第四,合同风险,国际贸易的开展需要以相关的合同为基础,进而保证各项工作有序的开展,同时也产生明显的合同风险。例如,在国际贸易开展过程中,由于涉及的主体较多,并且国外的环境较为复杂,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影响因素,如资金不准确、欺诈风险、专业术语不明确、合同条款不了解等,造成双方认知存在差异,最终产生合同风险。在传统的发展过程中,其对贸易术语的理解不透彻是造成风险的主要因素,并且因合同产生的偏差通常难以进行协商解决,最终产生诉讼仲裁风险[5]。

二、国际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进入到二十一世纪,我国经济呈现出全面发展趋势,促使国际贸易繁荣。改革开放背景下我国在国际贸易的发展中始终遵循合作共赢、对外开放思想,适应现阶段的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同时加强整体的市场经济调控,从宏观的角度进行优化,以带动经济稳定的增长。例如,近年来我国国际贸易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据相关的数据显示,上世纪初期我国外贸出口总额达到200亿美元,到2016年我国外贸出口总额则突破四万亿元大关,相比于上世纪初期增长超过两百倍,并随着不断的发展仍旧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但受国际贸易自身的性质因素影响,在繁荣发展的同时也产生大量的风险,限制国际贸易的发展,为此我国积极的开展创新,加强现阶段的政策防控,优化现阶段的发展模式,为后续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随着进出口贸易的需求增大,现阶段的贸易规模也不断增大,促使行业呈现出全面发展趋势,在各方面的资源配置越来越合理,推动国内的经济稳定增长,但同时各方面的负面风险因素也产生不良的限制,需要进一步的开展优化,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6]。

三、国际贸易风险防范策略

现阶段,我国在发展过程中经济逐渐繁荣,呈现出全面发展的趋势,为国际贸易的发展带来新机遇,因此我国应加强重视力度,从多个角度开展创新,实现“居安思危”,制定全新的发展战略,有效的防范风险,促使企业提升自身的风险防范能力,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一)加强贸易政策的重视力度从降低政策因素的影响

我国应积极开展创新,做好国际贸易政策的分析,明确其产生的影响,深入分析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以保证国际贸易合同有效性提升,带动经济稳定的增长。例如,通过合理的政策分析可以有效的降低风险,正确把握国际贸易主体国家的政治策略与经济策略,尤其是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产生的技术贸易壁垒,针对性开展优化,促使我国充分发挥出现阶段的优势来促使整体的贸易质量提升,获得贸易订单,并创新现有的管理模式,保证各项工作有序的开展,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优化国际地位,树立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适应时代发展。与此同时,积极针对现阶段的国际发展态势开展分析,明确各国家的经济政策与形势,仔细的进行贸易审核,保证在国际贸易过程中我国企业可以争取话语权,降低贸易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收集发展信息,适应时代发展[7]。

(二)降低文化风险产生的影响有效的控制价格风险

全面对国际贸易开展分析,深化现阶段的贸易习惯了解工作,进而明确现阶段的相关准则,遵循国际相关法律约束,营造优质的国际贸易环境,以促使国际贸易经济稳定的增长。例如,积极开展创新,精确国际贸易标准,通常其标准由国际组织或者外商决定,加强对市场的整体防控,优化现阶段的秩序,促使我国企业加快融入国际经济体系中,为国际贸易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遵循现阶段的求同存异原则,以相关的国际标准与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基础,从根本上帮助企业降低现阶段的贸易成本,优化文化风险,有序的开展各项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价格风险进行防控,优化现阶段的发展模式,针对性的开展优化,如合理的对重点项目进行分析,保证项目策划的合理性,深入分析产品的优势,实现整体的延伸,保证市场价格的稳定,以带动经济稳定的增长。可以尝试与国际成熟企业相合作,尽可能针对非优势产品海外订货,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明确现阶段的影响因素,以保证现阶段的发展需求。与此同时,在后续的发展中应避免后期的价格超出预期,应有效的控制价格风险,在经营投标过程中适当提升后期的采购产品价格比例,其涉及的方面较多,如产品价格、汇率因素、人员成本等,实现整体的调控。

(三)有效的选择合作商优化合同风险因素

在当前的国际贸易合同签订前,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合作的企业进行分析,尤其是资质审核环节,应明确其重要性,选择合理的合作商,以降低合作风險。例如,选择合作商时应充分了解其业绩、信誉、生产能力、技术水平等,综合开展全方位的评估,实现整体的控制。在商务条款方面也是重点控制内容,主要的原因在于专业术语因素产生的影响,需要明确该因素的影响,分析界定存在的差别,了解术语暗含的意义,尽量以自身了解的术语界定内容,以此来降低发生条款纠纷问题的发生几率,避免经济损失。在技术方面也进行合理的优化,需要在合同中进行明确的规定,通过详细的要求进行各项确认,必须签字确认,做好记录,以保证后续一旦出现风险可以有据可查,同时约定不可抗力产生的影响,一旦出现延期或者其他问题需要如何进行赔付,以保证自身的权益不受侵害[8]。

(四)理性进行控制全面对结算风险进行防范

现阶段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较多,如常见的信用证、托收、汇付等,不同的方式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方式,以保证自身的经济效益。例如,深入分析各结算方式的含义与使用条件,明确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无论哪种结算方式,都无法彻底的规避风险,因此应合理的选择,尽可能降低风险发生几率。与此同时,在进行结算方式确定前应对合作方的资信进行调查,从根源上降低风险,尽可能选择符合自身的方式,促使国际贸易经济提升。

结论: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国际贸易呈现出全面发展趋势,国际贸易间的贸易越来越频繁,因此应加强整体的重视力度,优化现阶段的发展模式,明确国际贸易风险类型,针对性开展控制,探索出全新的计划,有效的进行风险防范,将风险控制到最低,促使我国国际贸易进一步发展,带动经济稳定增长。

参考文献:

[1]桂彬.基于国际贸易融资的企业供应链管理及风险防范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15(12):107-108.

[2]王欢.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防范[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20,15(06):28-29.

[3]管静怡,张琳.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风险及防范初探[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20,15(03):48-49.

[4]梁家辉.外贸企业国际贸易结算的风险及防范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06):248.

[5]刘红,毛灿贞.探析国际贸易风险及防范对策[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15(12):159-160.

[6]毛薇兰.国际贸易外汇风险及防范措施的分析[J].全国流通经济,2019,11(33):40-41.

[7]孙志宏.浅论国际贸易信用证结算方式的风险及防范[J].时代金融,2019,15(30):102-103.

[8]孔朝亮.浅析国际贸易中国有企业风险防范和应对措施[J].经济管理文摘,2019,12(13):16-17.

作者:杨雪利

第三篇:我国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加深,已有非常多的外贸公司在金融机构的支持之下正在努力尝试不同国际贸易方式中的融资方法。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我国对外贸易的数量及范围迅速扩大,对外贸易的主体向多层次扩展,国际贸易结算工具呈现出多样化且新业务不断推出,对外贸易业务加速发展,与之相应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亦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化、复杂性和专业化,然而其潜在的风险也在不断的增长和变化。究其原因主要是国际贸易融资涉及国际、国内两个贸易市场,融合着商业和银行双重信用,因此存在诸多风险。对于我国生产厂家、贸易公司以及商业银行来说,如何把握机遇,扩大国际贸易融资,揽收国际结算业务,最大限度地获取融资效益和中间业务,同时,又要有效地防范和控制融资风险,成为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

[关键词]国际贸易;融资;风险

一 我国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现状分析

近年来,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据中国海关初步统计,2010年1月至11月,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6772.77亿美元,同比增长36.3%。其中,出口增长33.0%,进口增长40.3%。面对这种贸易发展形势,如何加强对进出口企业的贸易融资,是各银行拓展海外业务的重点。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融资业务操作管理较粗放,还没有完全建立各种融资业务的严格标准和规范的业务操作流程。开展的国际融资业务以减免保证金开证、出口打包放款、进出口押汇等基本形式为主,而像国际保理和福费廷等较复杂的业务所占比重较小。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量与市场提供的空间相比很不协调。

从国内方面看:

(一)我国商业银行对贸易融资业务的重要性以及可能带来的风险认识不够。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主要开展以存贷款等国内业务为主,而相对于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地开展的就少了很多。虽然这几年商业银行也开始重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但这与我国经济国际化进程相比,有不小差距。再则,我国商业银行对国际贸易融资的风险认识普遍过于极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错误地认为国际贸易融资不需实际动用资金,只需出借单据或开出信用证就可以从客户赚取手续费和融资利息,是零风险业务;二是当出现问题后,又认为国际贸易融资风险很大,采取的措施又导致国际贸易融资授信比一般贷款难,审批时间长,制约了该业务的发展。

(二)我国各银行融资业务无序竞争进一步导致了风险的加大。

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各银行纷纷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竞争日趋激烈,为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竞相以优惠的条件吸引客户,对企业客户的资信审查和要求也越来越低,放松了对贸易融资风险的控制,加剧了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

(三)我国缺乏高素质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人才。

我国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时间相对国外时间要短,充分熟悉全部流程的业务人员有限,相关从业人员只熟悉国际结算而缺乏财务核算和信贷管理等方面的业务知识,无法从企业财务资料和经营作风准确判断和掌握客户资信,对国际贸易融资的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没有充分的把握,降低了国际业务的产品功能和市场效果,对其风险也就缺乏了强有力的控制力度。

(四)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法律环境还不完善。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涉及国际金融票据、货权、货物的质押、抵押、担保、信托等行为,要求法律上对各种行为的权利与责任有具体的法律界定,但是我国的金融立法明显滞后于业务的发展。有些国际贸易融资常用的术语和做法在我国的法律上还没有相应的规范。

(五)我国银行内部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体系。

目前我国银行在外汇业务的处理程序方面较为落后,不同的分支行之间、不同的部门之间业务互相独立运行,缺少网络资源共享,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以至无法达到共享资源、监控风险、相互制约的目的。

从国际方面看:

首先、现在信用风险仍是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面临的首要风险。某些国外客户的欺骗行为会给我国银行带来风险。其次,现在国际市场行情千变万化,在我国出口的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季节性因素变化,出现廉价优质的替代品,商品过时滞销,或由于消费习惯的改变等市场条件发生变化时,国外的融资客户就会出现拖延甚至不赎单,对单据百般挑剔,要求降价或者找各种理由拒绝付款。

二 我国国际贸易融资风险成因分析

银行方面的问题:

(一)银行对融资申请人的了解不够全面深入和过于追求市场份额。

在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取得进出口经营资格、从事进出口贸易的情况下,对银行的贸易融资风险审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银行相对重视企业财务因素审查,而对企业销售前景、管理水平、市场潜力等非财务因素的审查则不够重视,这就可能导致因银行不全面深入地了解企业而造成融资风险。再则,由于银行间竞争激烈,各银行纷纷仓促对外承揽业务,对部分自有资金乏、生产技术水平不高、经营效益低下、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风险认识不足,没有通过各种渠道及时把握其资信状况和企业运营趋势,埋下风险隐患。

(二)银行自身技术手段落后,内部管理不力,违规操作的问题。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技术性较强,需要有相应科学完善的内部组织体系运行系统加以支持,这就促使银行对内部营运机制进行不断地改善和调整,使整个业务在相互衔接、相互制衡的情况下高效运转,而目前在一些环节上还存在不足,很多操作需要人工完成,容易发生操作失误。

(三)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人员的素质和水平普遍不高。

当今世界,无论是银行还是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我国银行在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方面的人才缺乏,有限的人才资源也集中在管理层,各家银行从事贸易融资业务的人员,对贸易融资业务的产品特点、外贸、外汇等相关知识不够了解,对相关法律法规理解不够透彻,无法从企业财务资料和经营作风准确判断和掌握客户资信,对国际贸易融资的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没有充分的把握,降低了国际业务的产品功能和市场效果,大大增加了国际贸易融资风险。

企业方面的问题:

(一)进出口企业对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缺少有效的防范措施。

国际贸易融资的特点决定了它的风险大,涉及的风险种类多,但尽管如此,它们是可以预测、能防范的。然而在实践中,那些有效的防范风险的措施并没有得到具体应用。

大多数进出口企业还沿用多年来形成的传统交易方式,对出口风险的认识还停留在控制非信用证业务的层次上。就国家风险来说,在我国还没有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国家风险进行评估、预测,多数情况是通过主观判断。改革开放以来,进出口企业逐步建立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机制,处于自身经济利益的需要以及经历的沉痛教训,一些企业在建立出口风险机制、利用外部的出口信用风险保障措施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收到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大多数进出口企业仍然缺乏风险意识,没有很好地利用出口信用保险。

(二)进出口企业缺乏复合型的高素质业务人员。

虽然我国的进出口企业,特别是国有进出口企业在国际贸

易实践中不断探索,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是必须看到,我国的外贸水平和人员素质,距发达国家还存在相当的差距。当代国际贸易迅猛发展,国际贸易方式也已从过去的单一的商品贸易发展到技术贸易、服务贸易三者并存的局面。贸易融资方式千变万化,日新月异,已从简单、传统的结算与融资的结合,发展到多种融资手段的复杂结合。面对这些变化,我们的外贸人员的知识更新明显滞后于形势。特别是对于初入外贸领域的企业,对复杂的国际贸易风险缺乏应有的估计,对一些国际贸易术语缺乏起码的知识,为了拿到订单,轻率地接受了国外进口商的建议使用DEQ术语,却不了解自己承担了多大的潜在风险,更不会利用银行的贸易融资来避免风险。且对国际贸易融资,如何灵活运用融资手段吸引进口商,从而做成交易,更是知之甚少。因此,常常被对方牵着鼻子走,甚至陷入其设下的圈套。

政府方面的问题:

(一)政府没有对国际贸易融资创造完善的法律环境。

国际贸易结算及融资涉及不同国家之间债权债务的清偿与支付,当贸易对象国出现政局不稳、战争、战乱、外汇管制及制裁等因素,都可能使国际贸易合同难以履行,从而使银行的贸易融资蒙受风险。此外在我国,一些专门的法律有缺失的问题。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涉及国际金融票据、货权、货物的质押、抵押、担保、信托等行为,要求法律上对各种行为的权利与责任有具体的法律界定,但是我国的金融立法明显滞后于业务的发展。有些国际贸易融资常用的术语和做法在我国的法律上还没有相应的规范,例如,押汇业务中银行对单据与货物的权利如何,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债务关系如何,进口押汇业务中常用的信托收据是否有效,远期信用证业务中银行已经承兑的汇票是否可以由法院止付等。在这样的法律环境下,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大大增加。

(二)我国的进出口信贷体系不完善。

从目前情况看,中国进出口银行及以其为基础的出口信贷发展过程仍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出口信贷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这些问题主要有:

第一,出口信贷多头经营,分工不合理。

第二,缺乏业务创新。政府有关部门及出口信贷机构对发达国家业务及发展趋向没有深入的研究,出口信贷业务只能用于支持资本货物出口的旧观念还没有改变,使出口信贷支持外贸发展的作用没能充分发挥。

第三,中国进出口银行的定位缺乏立法保证。虽然从设立的初衷和目前情况看,进出口银行发挥着我国官方出口信用机构的作用,但至今国家没有立法确立中国进出口银行的地位。

(三)出口信用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大多数进出口企业仍然缺乏风险意识,没有很好地利用出口信用保险,导致出口信用保险业务没有大范围开展起来,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承保能力有限。出口信用保险作为政策性保险,需要有财政资金做后盾。出口信用保险业务还需要有一定的融资渠道,政府应通过贷款、贴现等方式向出口信用保险机构注入资金,保证其支付能力。

第二,承保条件有限。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的出口和投资多集中在国外出口信用保险机构望而却步的第三世界国家。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见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存在较大的风险。所以银行首先要通过完善管理制度,规范业务操作,设置合理的防范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组织结构,提高国际贸易融资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来减少风险;其次政府要通过完善与国际贸易融资相关的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出口信贷体系,大力发展出口信用保险来减少风险;最后,企业也要努力提高进出口企业业务人员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国际贸易融资风险,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作者:费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人力资源会计论文下一篇:财务管理课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