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处置成功案例

2023-04-11

第一篇:突发事件处置成功案例

处置突发事件案例

参加《高校校园突发事件处置工作案例研讨班》培训总结为了更专业的做好学生稳定工作,学校将我们派往辅导员培训基地参加为期三天的培训,这一次的培训内容主要是“高校校园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案例研讨”,这对我们将来开展的工作也有着极大的帮助。在这为期三天的培训中,我们对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和处置校园突发事件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以突发事件即危机事件,并以SARS、汶川地震等国家危机事件为例,尤其是此次高校突发事件案例研讨意义重大,对危机事件处置工作的总结非常有助于对类似危机事件的处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甚至可以化危险为机遇,坏事化好事。同时,对危机事件的处置要有理、有力、有度,合理、合情、合法,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

校园突发事件按属性分为学生死亡事件、意识形态领域的事件、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突发事件、涉及学生的事故性突发事件、一般性突发事件等共五类,又分别对这五类事件详细的进行分析和举案例说明,并针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特点说明在处置工作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一线教师,特定的职业和职责,决定了辅导员在涉及学生突发事件预防与处置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他要求我们在处置校园突发事件时必须做到:

1. 牢固树立忧患意识

2. 切实做好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

3. 务必做好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的工作

4. 注意分类处理

目标是把各类事端化解于萌芽、处置于基层、拦截在校园内。 我们作《校园突发群体事件处置案例分析》,,遇到的校园突发事件比较多,我们就会有丰富的处置工作经验,并且结合案例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表现形式、危害表现以及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诱发因素和预防应对办法。同时,指出辅导员遇到突发事件一定要及时上报,进行责任分担,如果不上报就要承担所有责任,学习辅导员要学会上报,报告程序一般是辅导员——院系领导——学工部、研工部——保卫处——党办校办——校主管领导——主要领导——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的内容包括时间、地点、起因、人数、事态发展、已采取措施和处置建议。

同时,我们建议学校及时为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危机出现时的自助和自救技能培训,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寻求帮助的能力,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力度,做好学生感恩之心、与他人和谐相处素质的培育。

同时也希望学校能为大家提供更多参与辅导员培训的机会,这将对我们做好学生工作提供有力的帮助和指导。

第二篇:处置群体性事件案例

处置群体性事件,"乐清经验"可作教科书

1月4日,浙江乐清市发生150余辆出租车集体停运事件,期间,有少数司机拦阻过路车辆,强行拉下乘客,甚至有不愿停运的司机遭到殴打。好在,乐清市方面积极应对、妥善处臵,4小时内就化解了这场公共危机。

乐清出租车停运,是今年见诸报道的第一起突发群体性事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妥善解决,就平息群体性事件而言,这个开头还不坏。在“矛盾凸显期”的当下,既然不大可能完全杜绝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就必须找到妥善应对、处臵群体性事件的办法。从这个意义上讲,总结乐清市的做法,从事件定性到处臵理念,从对话过程到信息发布,可以作为处臵类似事件的教科书。

社科院日前发布的2010年《社会蓝皮书》预测,当前群体性事件仍保持多发的态势,主要是因为一些地方在加速发展和转型的过程当中,积累了很多历史上的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造成的民怨太深。另一方面,并没有真正“超稳定”的社会,群体性事件往往是在正常维权通道不畅的情况下,民众表达诉求的“被迫”通道。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期,出现群体性事件也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应对失策、处臵失当,导致事件升级失控。瓮安事件石首事件,就堪称反面教材。

停运事件发生后,乐清市没有将事件升级,而将之视为一次“集体上访”,这样就避免了判断失误导致措施过激。处臵群体性事件,一开始的定性至关重要。

最怕的是捂盖子、打棍子,先扣个“不明真相”的帽子,随意动用警力压制,这往往导致小事闹大,甚至无关的人也被裹挟进来。如果定性为非法停运、围攻政府部门,一开始就将停运司机臵于违法的境地。而定性为“集体上访”,就表明是“人民内部矛盾”,虽然方式有些过激,但仍是表达诉求、维护权利的行为。

以往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告诉我们,防止群体性事件升级,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查清真相,及时披露信息。乐清官方主动与停运司机代表面对面交流,认真听取诉求,“合理诉求下决心解决,不合理诉求不迁就但耐心化解”,这样的区分也非常关键。一般来说,通过停运这样极端的方式表达诉求,多数人是利益受到了侵害。当然,在这类事件中往往掺杂浑水摸鱼者,甚至有“黑势力”的影子,但只要果断区分善意和恶意,合理的引导解决,不合理的耐心化解,恶意破坏者坚决打击,就能防止事件升级。

我们还注意到,停运事件发生在1月4日,而在5日,相关新闻已经通过新华社发往全

球,在突发事件的报道和信息公开上,也可圈可点。

当然,群体性事件也好,集体上访也罢,要从根本上减少不稳定因素,必须切实追求公

平公正,缩小贫富差距,防止与民争利、决策伤民;还需要充分发挥人大、司法、信访等制

度设计的功能,畅通表达通道和救济渠道。

无论如何,乐清停运事件能够收获不坏的结局,表明中央对于处臵群体性事件的三令

五申起到了效果,表明以前一些地方所交的“学费”没有白交。这个结局更表明:只要真心

以对,倾听呼声,多数民众是通情达理的。在得到解决问题的明确答复后,乐清出租司机表

示,相信政府,期待政府,感激政府。这样的态度令人感动,希望所有的地方政府能深长思

之。

正确认识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1.正确看待群体性事件。群体性事件是由一种矛盾引发导致多种矛盾聚集而失去控制的事

态。维护社会稳定一个最具体、最主要的目标就是不出大的群体性事件。但是,当前我国经济

快速发展,改革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我国

社会治安进入了人民内部矛盾凸现、刑事案件高发、对敌斗争复杂的特殊时期,影响了社会稳

定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可避免地成为严重影响社会

稳定的最为突出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正确认识和看待群体性事件。

2.群体性事件事出有因。当前,我国进入社会矛盾易发、多发期,群体性事件诱因多而复杂。一

是社会性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政府职能转变没有完全到位,依法行政理念不太牢,一些基层组

织战斗力不强,社会基层组织的控制力呈弱化趋势,民众的利益一旦受损或遭受侵害,为寻求国

家权威的保护,而采取极端方式的体制外的对抗性群体力量就会产生。二是利益性因素。由于经

济社会变革引发利益格局大调整,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就业方式等方面发生明

显变化,不同社会群体在利益的调整之中心态失衡,各种具体的利益冲突成为引发群体性事件的

导火线,或因对政府出台的政策措施不满,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或因企业破产、转制而引发群体

性事件的;或因旧城改造、新区开发、征地拆迁问题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还有因环境污染等问题

导致群体冲突的。三是法制性因素。群众的民主意识逐步增强,但政治参与能力相对较低,形成

以群体性闹事而谋求解决问题的错误观念,以为“会闹的孩子有奶吃”、“法不责众”,相互仿

效,于是形成了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反常现象。四是作风性因素。当前经济

社会中出现一些纷繁复杂的矛盾和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因为有的干部工作作风不踏实,脱离群众,

决策失误,腐化变质,从而导致干群矛盾激化,引发群体性事件。五是国际性因素。当前,西方

敌对势力不断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我们面临的渗透和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

分裂与反分裂的斗争十分尖锐复杂,敌对势力经常利用诸如民族、宗教、人权等问题对我们捣乱

破坏,并把渗透破坏的重点转移到利用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上来,妄图颠覆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

3.群体性事件并不可怕。有句话很有道理:“起火先冒烟”。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展变化的

过程,群体性事件也不例外,也有它的发展规律,即有一个酝酿、发生到发展的过程。只要我们认

识到了它的发展规律,群体性事件是可调、可防、可控的。一般而言,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发展有

这么几个阶段:矛盾不受重视而前期积累;偶尔因素引发,冲突扩大;处臵不当造成矛盾激化。实

际上,群体性事件真正“突发”的并不多,有的事前已有苗头,有的有明显的群体活动,有的出现

集体上访,有的发生群众聚集的信息。但由于一些地方缺乏信息预警和应急机制,缺乏防范,弄得

措手不及,处理比较被动,而且往往又带来连锁反应。甚至有些群体性事件处臵不当,还被敌对势

力插手利用,在一定条件下,个性问题可能会转化为共性问题,局部问题可能会转化为全局性问题,

经济问题可能会转化为政治问题,非对抗性矛盾可能会转化为对抗性问题,以致造成局部地区的社

会动荡。但是需要清醒认识的是,群体性事件的表现是“突然发生”,而事实上是某一方面矛盾运

行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表现。只要我们不掉以轻心、麻痹大意,并积极应对群体性事件,是完全可以

预防和控制的。

二、积极做好前期预防工作

对群体性事件应本着“处臵与预防并重”的原则,关键抓预防。我们应把预防工作摆在首位。

1.减少或避免诱因出现。针对群体性事件发生的诸多诱因,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以

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和群众维权机制,减少社会矛盾。坚持“以人为本”,

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民人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以

人为本”要求国家、政府在立法和制定政策时,要充分考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制定的法律、

政策更符合人民的意愿。要切实转变机关的办事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

好事。

2.制定处置工作预案。及时收集、报送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警性情报信息,实行分级预警,把

预防工作的重心下移、关口前移。通过各种渠道及时掌握、发现一切可能导致群体性事件的线索、

苗头,以便防范工作有的放矢。

3.组建处置工作班子。成立领导机构,相应分别成立处臵企业改制、征地拆迁、劳动保障、

环境保护、民生问题等若干工作班子和非正常死亡等突发群体性事件应急处臵小组,做到矛盾不

化解班子不解散。

4.加强应急处置演练。通过演练活动,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以利于应对群体性事件的突

发。

三、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一旦群体性事件发生,要积极应对,妥善处臵。

1.立足“早”字。要及早应对,掌握主动权,控制局面。一是按照“现场第一”的原则,应

急小组和工作班子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迅速启动预案,靠前指挥调度,把矛盾调解到基层,把

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二是按照“就事论事”原则,公安部门要在第一时间对所发生的时间进行

立案侦查,调查取证,尽快查明前因后果。三是按照“信息公开”原则,在上级规定的时限内上

报、公布准确真实信息,查明多少,公布多少,并跟踪滚动播报事情真相,掌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2.把握“快”字。处臵群体性突发事件应迅速、果断,把事态控制在初期。一是切断增援源

头。运用“切割”原理,组织有经验、有能力、有威望,说话算数的老干部、老同志,分头做好家

属、单位、家乡相关人员的工作,防止他们赶赴现场增援;交警部门要加强对后方增援主干道的交

通管制力度。二是抓紧现场化解。应急处臵小组、工作班子和涉事辖区单位主要负责人,分别与涉

事群众代表进行谈话沟通,劝说疏通,及时劝访接回;三是重点分化瓦解。建立分化瓦解组织网络,

对组织者、挑头者,实行一事一包、一人一法,分散化解,快速处理,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升级。

3.强调“治”字。要综合施治,本着“可散不可聚,可解不可结,可顺不可激”和“区分性质,讲究

策略,严格执法,冷静稳妥”的原则,对群体性事件及时处臵。一是加大舆论宣传。把握公众立场、公众心理、公众情绪和公众关注的事情,进行党的政策和法制宣传教育,确保现场公众不采取违法行为。二是权威人士表态。根据涉事群体的诉求,能现场答复的及时给予答复,不能现场答复、需事后研究处理的明确告知处理时间和方式方法,消除群众的疑虑。三是加强控制。在保持高压态势的同时,找出混在群众中聚众闹事的“骨干分子”,对其进行强制管制,剔出现场,另行化解或依法打击。四是加强治安监管。对现场进行摄像、录音,搜集掌握现场信息,作为事后依法处臵的资料依据。五是落实问责制。按照“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今后,要进一步强化领导责任机制和工作协调机制,切实摒弃相互推诿扯皮的不良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和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策略

有效处置群体性事件应重点抓住以下几个环节。一是统一领导,协调各方。群体性事件,往往具有较复杂的社会背

景和引发原因,同时其群体结构、动机等十分复杂,而且往往反映的问题不单单集中一个点上,有可能涉及面非常广。因此,群体性事件处置必须坚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动员、协调、统筹各有关职能部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从社会稳定大局出发共同协调处置群体性事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

二是准确把脉,剖析根源。遇到群体性突发事件,作为领导者首先要学会以静制动,以冷制势。要冷静的分析事件的起因,剖析事件的根源所在。群体性事件发生后,要迅速查清事实真相,弄清楚引发事件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楚是由一般性矛盾引发的事件,还是由特殊性矛盾引发的,对一般性矛盾引发的问题,在处理上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比如农民负担问题、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社会保障等热点问题。对因特殊矛盾引起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在处置上则需要决策果断、行动迅速、快刀斩乱麻,以免造成被动。群体性事件之所以会发生,肯定是群众的要求得不到满足,而这些要求有些是合理的,应该而且可以解决;有的是不适当的过高要求,一时无法解决;有些则属无理要求,根本不能解决。对此要理清思路,分类处理。

三是深入一线,直面矛盾。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领导者要有身先士卒的大无畏精神,处变不惊,沉着应对。要深入到一线做工作,面对面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控制事态发展。实践证明,领导者到一线做工作,能有效缓解紧张气氛,迅速降温,为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赢得主动权。特别是面对一时的混乱局面,作为领导者,一定要沉得住气、保持头脑清醒、镇定自若,以理智、宽容、忍耐的态度,尊重上访者的权利,倾听他们的诉求,然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释之以法,做出负责任的解释和答复。一定要注意真诚接待群众,不打官腔,要态度诚恳,以心换心。即使对极少数有过激行为或别有用心、有意挑起事端的人,也要注意场合,讲究策略,万不可在群众不明真相,正在火头上时,动用警力解决问题。要始终尽力克制,不乱方寸,终能赢得群众的理解和配合。总之,对群体性突发事件,一定要积极主动的做工作,决不能“拖、等、看”,否则等到事件性质变化了、情况恶化了再采取措施,就会十分被动。

四是因情施策,对症下药。因群体性事件具有变化性。因此,领导者在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过程中,必须密切关注事件性质的发展变化,稳妥、科学、灵活地采取对策,对因人民内部矛盾引起的群体性上访、游行、静坐等,要耐心地进行说服教育,向群众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并尽量满足群众的合理要求。对因对社会不满的人,敌对势力插手或因群众情绪激化而产生的冲击党政要害部门、堵塞铁路和公路干道、打砸抢烧等行为,要先“打散”止住,再做工作,同时要收集掌握证据,依法从严打击处理煽动人员、为首人员及幕后策划者。许多社会问题不是孤立的某件事,可能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原因,既涉及法律问题又涉及政策问题,既是政治问题又是经济问题,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处理起来往往难度很大。对这类问题,必须既尊重历史,又面对现实,依据法律法规,依据国家政策,依据上级政府的有关规定,既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又坚持原则立场,紧紧守住底线,不能动摇。同时,还要周密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比如目前政府有没有这个承受能力,会不会有连锁反应,会不会导致情况反弹等等。当然,要特别注意慎用警力,慎用警械,慎用强制措施,以免形成更深层次的对立,使事件升级。同时,处置群体性事件,一定要超前思维,要有预见性和果断性,提前把可能将群体性事件引向恶化的人员控制好,防止对社会有强烈不满

情绪的人趁机进行恶意扇动以扩大事态,给处置工作带来更大的困难。

五是加强回访,不留后患。对群体性突发事件,做好善后工作,十分重要。首先要恪守承诺,不失信于人。作为领导者,在处置群体性事件时,必须根据问题的性质,解决的难易程度和自己的职权范围作出一定的答复。凡经过缜密思考和集体研究决定的表态、承诺,一经作出,就必须坚决兑现,谁负责、谁办理,都要项项落实,环环紧扣,不能有丝毫大意。绝对不能图解一时之围,轻率表态,言而无信,致使失信于民,触犯众怒。再次,加强督查,务求实效。处置群体性事件,必须防止假大空,搞应付,耍花枪的虚事发生,领导者作出答复后,要将此事列为重点督查事项,限期办结,绝对不能弄虚作假,欺骗群众。

第三篇:XX县成功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思考

2005年,是XX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原县委书记、县长相继因涉嫌经济问题被依法逮捕,群众以彻底清算原领导为由,对改革不理解,对历史问题不认同,对县委、政府的决策不信任,企图全盘否定改革,各种积淀已久的矛盾在短时间内竞相迸发,出现了信访洪峰。面对异常严峻的稳定压力,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沉着应对,采取果断措施,驾驭和控制了复杂局面,将大批不稳定因素化解在了基层,没有一起到省市重复集访,使干部队伍经受了考验,县委、政府形象得以维护,基本消除了不良影响。

一、主要做法

1、统一思想树信心。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稳定作为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先后6次召开乡镇和部门党政一把手维稳工作会,分析所面临的形势,统一干部思想认识,部署方案、落实责任、严明纪律,把全县干部精力集中在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上。明确要求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外出,必须向县委书记、县长请假,否则,将受到全县通报批评和处理,形成了特殊时期全县上下共同维护稳定大局的浓厚氛围。

2、沉着应对迎接访。县委、政府针对一天发生多起群体上访的客观现实,按照“宜疏不宜堵,宜散不宜聚,宜解不宜结”的原则,迅速安排好接待地点,将集访群众疏散分流,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亲临一线接待,面对面做群众工作,既坚持依法办事,严格政策底线,又尽力解决实际问题。对群众提出的合理诉求,符合法律政策规定,都制定方案尽快予以解决;对不符合法律政策规定的,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同时,向群众宣传《信访条例》、《关于维护信访秩序的通告》,教育和疏导集访群众通过合理方式反应利益诉求,避免了恶性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3、主动下访重处置。县委、政府将信访工作关口前移,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从县级各部门抽调200多名干部,由分管县领导带头,组成18个工作组深入重点企业做重点人员的思想工作,对重点问题、重点群体进行调处,把工作做在前面,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县财政安排专门资金8816万元,解决各类历史遗留问题82个(其中:归垫社保资金2200万元,兑付“三金”借款650万元,清欠各类工程款1166万元,消化负债1800万元,用于转制企业和贫困群体等其它方面的专项资金3000万元),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00余条,对合理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对不合理的问题及时做好思想疏导工作,有效地堵住了集访源头,有32批近千人的集体上访阻止在了基层。

4、灵通信息抓苗头。组织各级各部门对不稳定因素进行拉网式排查,摸清家底,弄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防患于未然,掌握信访工作的主动权。全年,排查分析信访问题和不稳定因素1002个,无漏报、迟报、误报重要信访信息和不稳定因素的情况发生。在此基础上,不回避矛盾,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对该解决的问题不拖延,尽快解决;对既可以解决,也可以不解决,但没有政策规定不能解决的,不会造成大面积负面影响的问题,想办法通过“边缘政策”解决;对有明确政策规定不能解决或解决后会涉及其它地区其它方面,产生大面积负面影响的问题,通过做耐心细致的宣传解释工作进行化解。

二、几点启示

1、稳定是特定时期应对复杂局面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原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案件发生后,针对当时出现的混乱局面,县委、县政府把维护稳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把全县干部的精力主要集中在维护社会稳定上,采取多种形式做好干部群众、企业业主的思想工作,耐心细致地接待各类上访,根据排查出的不稳定因素,包干负责,既接待上访,又主动“下访”,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以诚心、耐心、真心和真情、真诚换取群众理解信任。全县各级干部和基层组织充分履行职责,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发挥执政骨干和战斗堡垒作用,守土尽责,保一方平安,全力以赴做好稳定工作,牢牢把握了稳定工作的主动权。

2、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应对复杂局面的重要保证。“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应对复杂局面,关键在党,核心在人。在原县委、政府主要领导相继出问题后,绝大多数干部在较为复杂的局面面前保持清醒头脑,按照县委、政府的安排部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基本做到了平时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一手保稳定,一手抓发展。

3、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是应对复杂局面的根本所在。面对千头万绪、错综复杂的各种历史遗留问题和群众的利益诉求,县委、县政府把坚持政策的原则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有机结合,制定了“坚守底线、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分类处理”的原则,既坚决维护改革成果,把个人的问题和全县的改革严格区分开来,全力做好群众说服疏导工作,引导群众正确对待;又注重策略的灵活性,换位思考,慎重对待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各类诉求,切实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解决其实际困难,做到了使绝大多数群众满意或基本满意。

4、发展与稳定两手抓是应对复杂局面的最有力措施。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发展中的问题只能通过发展来解决。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保稳定和促发展两手抓,咬定发展不动摇,顶住压力求突破,以发展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促社会稳定。去年,全县全年引进到位资金7.45亿元、外资65万美元,争取资金1.57万元,实现GDp32.56亿元,同比增长14.2%,财政收入实现2.58亿元,同比增长39.3%,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为稳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四篇:突发事件处置

校园“非正常死亡事件”处置工作体会

校园非正常死亡突发事件主要指校园中突然发生的,由于自然、人为因素导致的除老、病死以外的其他各种死亡事件,从而将要或已经引起严重后果或重大影响的事件,具有突发性、紧迫性,后果严重,影响持续时间长、范围广,社会关注度高等特点。妥善处置非正常死亡事件,有效避免或减少危害,减少社会影响,已经成为高校维护安全稳定的一项艰巨的任务。以下我就妥善处理“非正常死亡事件”的一些工作进行介绍:

一、处置过程及策略

1、及时发现,立即拔打120、110,保护现场,确认身份。

非正常死亡事件发生后,应立即拔打120急救和110报警,同时要注意保留120单据。保卫处到现场后立即拉上警戒线,保护好现场,采取恰当方式疏散围观群众,清散闲杂人员,尽可能不让外界拍摄到相关图片,避免相关媒体利用图片进行炒作。

另外必须尽快确认死者身份,从周围走访,查找相关线索证据。同时调看监控录像,查出死者生前活动路线。

2、及时、妥善处理遗体

及时、妥善处置遗体是直接影响后续处置工作的重要环节。一般而言,遗体主要是由医院或者殡仪馆等社会机构予以处置。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该项工作务必要及时。

3、查看档案,通知家属

及时查看死者档案,及时了解死者家属的当地风俗习惯,以合适的内容通知家属,避免家属在来校路上出现额外的身心伤害事件。

4、及时捕捉信息,分析死因

死因往往成为家属首要关心的问题,因此做出简单死因分析是有必要的。学工部、相关学院应立即展开工作,调查死者生前遗书、博客、聊天记录、身体状况、学习情况、感情经历、成长背景等情况,,对死亡原因的尽最大可能予以梳理。

5、学院(后勤协助)负责家属后勤保障和安抚工作,公安人员解释现场勘察结论

做好来访家属后勤保障是有必要的,但是一般来讲我们主要负责直系亲属后勤保障,必要时还要配备医生和相关的陪护人员。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有利于学校与家属及时进行沟通,尽快尽早的进行善后处置。

6、成立洽谈工作小组

家属与校方应各自成立一个洽谈小组。遇非正常死亡事件后,家属情绪激动在所难免,并且有些家属会找来很多旁系亲属或朋友一起前来学校闹访,而且家属内部对学校的一些要求也会有不尽相同,因此我们要促成家属成立洽谈小组,以助于学校能与家属进行有效的洽谈。

校方因由保卫、学工、相关学院老师等不超过4人组成洽谈小组。保卫处一般不能成为主谈,保卫处负责场面控制,防止发生过激行为,必要时请公安民警予以告诫或训诫。在学校无责的情况下,我们谈判底线是赔偿不成立,补助成立。谈判过程必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谈判结果必须得到直系亲属的认可。

7、补偿金额

对于死者的补偿金额,在校方无责的情况下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1)退还学费和住宿费;(2)丧葬费(上海市标准);(3)学生保险费(若无保险费,学校出部分费用予以补助)(4)师生员工捐赠。

8、善后处理

务必要签备忘录,签字后起到民事协议的制约作用,防止反悔。

三、我校及时、妥善处置非正常死亡原因分析

近年来,我校发生过几起学生非正常死亡事件,但处置比较及时,一般都能在一周内予以妥善处置。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校领导高度重视。

校领导对突发事件高度重视,从预案制定、演练,到事件发生处置,都有校领导的全程亲临指挥。在事件发生时,校领导能亲自坐镇指挥,并能最大限度调动了校内资源,并成立专案工作小组

2、健全的应急处置预案。

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我校编制了社会安全类、火灾爆炸恐怖袭击类、游行示威群体性大规模聚集类、自然灾害类、公共卫生类、突发环境污染类、考试安全类、网络信息安全类、泄密事件处理类、信访类、新闻报道类、社会安全类等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适时组织了师生进行演练,进行修改完善,提高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制订这些预案,也明确了各职能部处及学院职责,也便于对事件倒查问责。

3、相关职能部处配合默契。

我校成立以1名校领导为组长,宣传部、学工部、保卫处、后勤以及相关学院为成员单位的处置工作小组。校领导坐镇指挥,宣传部应对媒体;后勤保障处做好工作人员后勤保障、配合相关学院做好来访家属后勤工作;保卫处、警务人

员负责安全稳定工作,阻止过激行为发生;学院负责介绍死者生前在校情况。

4、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首先,加强与媒体舆论沟通。突发事件发生后,在官方微博上及时发布事件情况,“跑”在谣言前面,争取主动权,密切关注网络舆情。恐慌止于信息公开,谣言止于信息畅通。其次,充分利用警务人员公信力和威慑力。第三,充分利用家属单位的关系或者地方政府的关系对家属施以影响。第四,在合情合理合法的情况下,尽最大努力尊重死者家属当地风俗习惯。

谢谢!不当之处,请予以指正!

2012年2月28日

第五篇:突发事件处置方案

守押三中队突发事件处置方案

一、 押运车途中遇到道路上有障碍物或有人设卡、拦车等异常情况时应怎样处理

1、 报告:用电话将发现的障碍物、设卡、拦车情况及时报告公司押运部,并建议公司与公安机关联系,查询原因。

2、 能过则过:保安员要及时发现、准确判断其性质,一般不要停车,能过则过。

3、 掉头避险:当保安员判断押运车难以通过障碍物及设卡时,车队长可果断指挥驾驶员,及早掉头避险,改道绕行,并将改道绒毛等情况及时报告押运部。

二、 押运途中发现有可疑车辆和人员尾随跟踪时应怎样处理

1、 报告:将发现的可疑情况立即报告押运部。

2、 监视观察:保安员要对尾随跟踪的可疑车辆和人员进行密切观察,尽快分析掌握其动向和意图,准确判断其性质。

3、 准备:全车保安员提高警惕,在车队长的指挥下按防抢劫预案做好战斗准备。

4、 避免停车:针对可疑情况,避免停车,在会车中,弯道和发生事故时更要提高警惕。以防可疑人员趁机抢劫。

5、 将发现的可疑车辆和人员的情况通报给公司指挥室,建议派员查询,险情未消除前不准停车。

三、 押运车在网点发现可疑车辆和人员时怎样处理

1、 报告:将发现的可疑情况立即报告押运部。

2、 警戒:车上人员提高警惕,加强警戒。

3、 撤离:暂缓办理交接,押运车辆迅速驶离网点。

4、 通报:将发现的可疑车辆和人员的情况通报银行保卫部和公司指挥部(室),建议派员查询,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办理交接。险情未消除前,不得开车门办理交接。

四、 押运过程中交通事故的预防方法有哪些

1、 遵守交通法则,反对违章开车,确保行车安全。

2、 检查:出车前与收车后检查,中途留守待命时检查。

3、 有效:转向有效、制动有效、灯光有效。

4、 不开:不开英雄车、不开赌气车、不开故障车、不开与证件不符的车。

5、 慢行:岔路转弯慢行、穿越闹市慢行、坑洼路面慢行、下坡上坡慢行、风雪雨雾慢行。

6、 不准:不准抢道行驶、不准随意掉头、不准截头猛拐、不准走禁行线、不准闯信号灯、不准乱鸣警笛。

7、 不缺:不缺机油、不缺水、不缺黄油、不缺轮胎气、不缺电解液、不缺灭火器、不缺刹车油。

8、 严禁:严禁无证驾驶、严禁酒后驾车、严禁超速行驶、严禁强行超车、严禁乱停乱放、严禁撤离职守、严禁无关人员搭车、严禁将车交给他人驾驶。

五、 上下款时有人闯入安全区域怎样处理

首先,押运员出示停止手势,对其进行劝阻,并说“您好,我们正在执勤,请您配合一下,请绕行”,如果对劝阻不予配合、无理取闹的,当场将其制服,并及时拨打“110”和向押运指挥部报告,请求速派人员前来处置,同时全车人员应保持高度的警戒状态,以确保押运工作的绝对安全。

六、 运钞车在上下款过程中受到犯罪分子袭击该怎样处置 首先是报警:(网点保安按110联网报警,钞车司机鸣笛报警,电话报警)

其次开展自我救护,全车人员应沉着冷静,车队长迅速组织队员充分利用车内或身边的有利地形、位置进行有力还击,并采取一切措施保护好自身及款箱的安全,并迅速向押运指挥部报告。

其三进行观察、汇报,分队人员应密切周围的情况,不间断向押运指挥部提供遭抢时的路段地点、歹徒人数、相貌特征、所乘交通工具型号、颜色、车牌号码和使用武器等信息情况。最后等待增援,(分队人员要尽可能拖延时间等待增援)增援人员到场后,分队长向领导报告有关情况、协助开展工作并保护好现场。

七、 押运途中自身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时如何处置

1、 报告:车队长下车后了解事故原因,根据事故的大小情况确定报告交警、

110、押运指挥部、120救护等。

2、 警戒:车上人员提高警惕,加强警戒,防止犯罪分子趁机入抢劫。

3、 保护好事故现场,等待交警处理,及公司领导派车来救援 注:处理原则是:先保人身安全、资金安全,后事帮处理

八、 运钞时因行车发和纠纷该如何处理

运钞过程中因行车发生纠纷时,分队长应提醒全车人员提高警惕,没经请示任何人不得下车处理,如需要下车时应及时请求汇报,经得同意后分队长下车但不得带枪,下车后记清车号及有关情况,不间断向指挥部报告,并按照指挥部指令进行处理

九、 车辆向目标行进中因各种原因造成晚点时如何处理 车辆向目标行进中各种原因造成晚点时,分队长应及时与指挥部联系,报清行驶路段,晚点原因,车辆到达目标后,分队长应主动与目标网点负责人解释晚点原因以求得谅解。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一篇:提高基层党组织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