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观念,适应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

2023-02-27

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稿) 》 (以下简称《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已于2 0 0 1年7月正式颁布, 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开展, 才能更好地贯彻《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 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主旨, 这是教学一线的初中历史教师必须面对和认真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 转变观念, 理解和掌握新课程历史教学的切入点是初中历史教师走进新课程的关键。

1 教师要探索隐性目标

在新课程理念下, 教师的角色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匠”和“机械执行者”, 而应该是教学的“研究者”,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来看,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1]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具有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 要求教师提高课程开发的能力。所以,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 积极主动地开发、丰富、研究中学历史课程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一般来说, 隐性目标包含伦理、道德、情感、人格、精神、价值观等一系列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是人文学科责无旁贷的任务。历史学科是最基本的人文学科, 这种学科性质决定了历史教育要关注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和思想境界的建设。《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明确规定:使学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命”, “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2]据此, 历史教师要依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要求,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某种意义上说, 能否使学生树立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乎历史教育的成败。

以“中国古代科技史”的教学为例。通过教学, 教师要使学生基本了解中国古代重要的科学成就,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萌发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感受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另外, 教师还要对中国传统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的区别进行分析, 使学生初步明确中国传统的科学技术由古代领先转向近代落后的原因, 即著名的“李约瑟之谜”的谜底。这样做, 一方面使学生意识到中国古代优秀的科技成就中所隐藏的不足, 即重经验轻实验、重综合轻分析、重实用轻理论;另一方面, 还有利于纠正长期以来我们对历史上的科技成就表现出的过分沾沾自喜的错误观念。只有面向世界的教学, 才能培养学生的世界眼光, 使学生树立奋发图强、为复兴中华文明而自强不息的意识和精神。

2 教师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勇于提出问题, 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2]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这是实施新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2.1 范式引领

所谓“范式引领”就是教师在课堂上选取那些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历史内容进行讲解, 以此作为范例帮助学生举一反三地理解学科知识中具有普遍性、一般性的原理, 并借助于这些原理和学习方法的“迁移”实现活学活用。

教学时, 教师可以汉武帝为范例, 将汉武帝参与的重要活动分为政治、思想、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 以事实为依据对汉武帝进行评价;也可以将汉武帝的重要活动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分别予以评述。还可以将汉武帝的重要活动按照所起作用的积极与消极性分别评说。学生掌握了历史人物评价的方法, 就能够对历史上诸多的重要人物一一评价, 达到“自能读书, 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 不待老师改”的目的。[3]

2.2 激发兴趣

历史课程中有许多丰富的、精彩的片断和内容。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片断和内容,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形式, 如, 创设故事情境、媒体情境、表演情境和对话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在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后,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种渠道收集相关资料, 开阔历史视野, 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要不断启发学生的思维, 不断鼓励学生的学习表现, 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 使学生在激励性评价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例如, 在学习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内容时, 教师可以先创设媒体情境, 播放相关影视资料,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热情。然后, 营造表演情境, 组织学生分组探究课题“圆明园是否需要重建”。全班学生分成四组, 分别扮演“历史学家”、“建筑学家”、“艺术学家”和“政治学家”, 收集、整理、研究圆明园被毁之前和被毁之后的各种资料和图片, 了解圆明园的历史和现状。最后, 将调查情况写成报告, 探究圆明园是否需要重建。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其开拓了视野, 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3 教师要提供历史与现实对话的平台

目前, 学生不重视历史、不喜欢上历史课的现象在许多地区普遍存在。历史课程和教学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严重脱节, 可以说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怎样才能改变这一状况?《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2]这就要求历史教学紧密联系现实, 提供历史与现实对话的平台。

例如, 在“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这一章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联系当前的许多热点问题, 如, 中日关系问题、日本申请加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问题、海峡两岸关系问题, 在现实问题中追溯历史, 在历史问题中认识现实。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历史就在我们的身边, 历史讲述的并不是一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 历史与现实存在着难以割断的联系。

进行历史与现实的对话, 在现实的背景下解读历史, 不仅锻炼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使其切身体会到了“以史为鉴”的真正含义, 还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因此, 借助现实解读历史, 借助历史提示现实, 其实质就是一个对历史再学习和再认识的过程。

摘要:转变观念, 理解和掌握新课程历史教学的切入点是初中历史教师走进新课程的关键。在课程目标方面, 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研究《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显性目标, 还要潜心发掘和探索其背后包含的隐性目标。历史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使学生由传统的接受性学习, 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这是实施新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借助现实解读历史, 借助历史提示现实, 其实质就是一个对历史再学习和再认识的过程。

关键词:观念,历史,改革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 叶圣陶.叶圣陶论集 (下) [M].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动漫画专业学习能力的培养论文下一篇:市政道桥设计中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