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论文

2022-05-15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丽乡村建设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河南省位于我国中原腹地,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同时也是中原农耕文化的发源地。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大背景下,如何避免千村一面的尴尬境地、如何将传统乡土景观进行提炼,将其符号化应用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是当下面临的重要议题。

第一篇:美丽乡村建设论文

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文化实践研究

摘 要: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内容,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由于中国的乡村自然环境,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民风民俗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且中国的乡村数量众多,这些都给美丽乡村建设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如何用最经济的方法找出最适合本村的美丽建设,在实践过程中要考虑哪些问题,除了一味地依靠政府进行美丽乡村建设还有哪些团体、组织能够参与其中,创新的实践方法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本文将要研究的内容。

关键词:乡村公共艺术;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文化;实践;研究

引言:随着“美丽中国”的提出,美丽乡村建设被提上了日程,美丽乡村建设不仅仅是指环境生态上的美丽,更是经济生产上的可持续和绿色环保;以及优秀传统文化和民风民俗的传承和发扬。艺术介入美丽乡村建设成为近些年的热词,由艺术来对公共空间的重构这一方式来达到发展旅游、创业提收、发扬传统、提升村民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目的,乡村公共艺术也成为了衔接乡村经济和文化的重要工具。

1乡村文化现状及与公共艺术的关系

目前我国对乡村文化的重视不足,没有形成保护意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青壮年离开乡村,传统文化无法传承,造成乡村文化的缺失。美丽乡村不仅是注重外在美,更是注重乡村文化的内涵之美。同时,美丽乡村建设要立足本土文化,不能照抄照搬,导致“千村一面”的局面。我国乡村公共艺术有两大特点:其一是大部分的公共艺术都是由政府主导,如城市的地标建筑或者公园的雕塑等,因此公共艺术极易被曲解为政府公共艺术。由于政府资金和人员精力有限,前期的建设重心放在城市,因此乡村公共艺术数量极少,质量较低;其二是公共艺术的修建主体主要是公职人员,缺乏专业艺术团队的参与,与其丰富的实践经验相比,公职人员没有深厚的理论知识。近年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力度的加大,也产生了一些成功案例,许多高校的艺术学院也参与了进来,且民间艺术团队对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情高涨,公共艺术为乡村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1.1 相互联系

1.1.1公共艺术凸显乡村文化特色,营造艺术氛围。

因地制宜是艺术介入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应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民风民俗。一个乡村的公共艺术作品能够受到村民的喜爱,得到人们的赞赏那必定是坚持了因地制宜的原则。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创作的公共艺术作品就会带有当地的乡土文化特色,包括其特有的民俗活动或者优良传统,从而营造出艺术氛围。

1.1.2公共艺术是乡村文化内涵的集中精神象征

公共艺术作品都有其精神文化主旨蕴含其中,没有灵魂的作品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而乡村的公共艺术作品则有着当地的文化内涵,将特色的本土文化和艺术相结合,创造出属于公众的艺术,因此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公共艺术是文化内涵的精神象征。由艺术家渠岩带领的“许村计划”项目就验证了这一点,许村是山西省和顺县一个闭塞的小山村,自然环境不适合农作物生长,导致许村的经济长期得不到发展。历经近十年的许村实践,就是立足于许村深厚的文化传统,艺术性的改造都带有本村的文化特色,以保留乡村特色风貌为前提。最终许村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于2011年成功举办第一届许村国际乡村艺术节。

1.2相互作用

1.2.1公共艺术为乡村建设注入艺术活力

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其整体布局都有着宏观的规划。与追求GDP,提高村民物质生活不同,公共艺术作为文化建设的主体,其更注重的是乡村文化的延续和村民精神世界的满足,公共艺术以其多变的艺术形态,灵活的艺术方式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艺术活力。西南田野创作社近60人在重庆中山古镇和丽江束河古镇的田野创作中独具匠心,众多别出心裁的公共艺术作品都是就地取材,变废为宝,如其团队在中山古镇“龙洞河”沿岸收集起来的数千个垃圾袋制作成经幡,一方面美化了母亲河的生态环境,保护了水源,另一方面也警醒着人们要保护生态,保护自然。

1.2.2乡村文化与公共艺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公共艺术彰显乡村文化,乡村文化又是公共艺术的灵魂,没有乡村文化的魂,公共艺术只是一件物品;没有公共艺术这一载体,乡村文化无法以载体得以展现和传承。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青田村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坚持青田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等将青田改造成一个著名的旅游名村,一方面青田文化很好地保存了下来,另一方面,各种公共藝术也在这里生根发芽。

2重构乡村文化价值,乡村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重要性

乡村是中国的根,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起源。乡村文化是一定区域内生活的人们长期累积所达成的精神共识,包括历史文化、民风民俗、道德礼仪等。乡村文化价值就是在过滤、梳理乡村文化的基础之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达到教化民众,提高素质与陶冶情操的文化价值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产生的经济价值。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乡村文化的建设。中央电视台的纪录片——《记住乡愁》从2015年开播至今已讲述了数百个乡村真实的乡土故事,每个乡村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借此唤醒人们逐渐淡忘的乡土记忆,重拾村民乡村文化自信。乡村文化价值的重构即乡村文化价值的重新构建,在挖掘原有的文化价值基础上,重新构建。

2.1文化空间变迁

文化空间并不是泛泛的空间场所,而是包含特定的区域,区域内的人文活动和活动所需的设施。乡村文化空间主要是村民聚居,生产劳动和休闲娱乐的场所等。文化空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城镇化的影响而发生变迁。

2.2自然环境变迁

一般来说自然环境对文化空间的影响是缓慢的,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变化是需要漫长的过程的,但是自然灾害却也是毁灭性的,如地震,洪涝灾害,泥石流等等,这些会直接改变一个地区的文化空间。如汶川大地震导致的文化空间的剧变,青川县的灾后重建是对文化空间的直接重建。

2.3社会环境变迁

社会环境导致的文化空间的变迁在当代的中国是十分普遍的。人是社会的主体,现代中国人口具有极强的流动性,大量时令性的进城人员都是利用农闲空余,与传统的长年累月在土地上的农民不一样,人口的流动会直接导致乡村文化空间的变化。

2.4城镇文化影响下变迁

在社会环境中作用最明显的是城镇化的影响,大量的农村由于经济的发展,逐渐演变成城镇甚至是城市,直接改变了原来的空间状态,人口也由原来的主要从事第一产业变为三种产业多层面发展,导致的人口素质的变化等都会带来文化空间的变迁。

2.5重构过程乡村文化同一性与差异性

重构乡村文化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过程。在重构乡村文化的过程中,所有的乡村都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同时在此过程中都需要坚持的同一准则就是“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利用自己本村深厚的历史积淀。

乡村文化应是具有差异性的,不同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都会导致乡村文化发展的差异,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乡村与乡村之间也同样。杜绝“千村一面”,坚持自己的特色,从本村的实际情况出发继承和发扬本村最有代表性的优秀文化。

3乡村公共艺术实践研究

3.1 乡村公共艺术教学实践

3.1.1 走出传统教学模式,完善实践课程体系。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是在封闭的教室空间进行理论学习,重理论而轻实践是教育的通病。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大环境下,我们要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乡采风写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完善实践课程体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近些年与美丽乡村建设紧紧相连,师生团队参与到浙江省玉环县的地方重塑项目之中。玉环县经过举办“中国?玉环美丽乡村动漫文化节”后在国际舞台上更有知名度,以动漫为主题的文化节新颖而又充满朝气,这一主题的提出必然少不了年轻学生的积极参与,因此发挥年轻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不但可以完善课堂,也能带来实质性的成果。

3.1.2进行项目制教学体系

以项目为单位的教学体系,让学生参与到项目中来,了解项目的全部流程对学生毕业投身于美丽乡村建设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进行项目制教学,打破原有碎片化的、重理论的教学模式,体验项目的全部过程才是更加高效的教学方式。项目制的教学体系可以让师生参与其中,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

3.1.3进行建设新模式的探索,优化资源配置

在校的课程设置要对应专业需求,专业建设要对应行业需求,以工作室为载体,以科研项目细化为课题进行新模式的探索,避免信息的传递中断,优化资源配置。一个乡村建设工程是一个比较庞大的工程,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无界景观团队在夏木塘村中心场景设计的实践中,与其他专家合作,打造了夏木塘村水塘剧场和草坪酒会来作为村民娱乐休闲场所,成功吸引新业态,带动了乡村整体新升级。无界景观团队与江西万安夏木塘村的直接对接减少了中间过程,提高了效率。

3.2 乡村公共艺术实践

3.2.1 深度挖掘乡村文化价值

乡村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根,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深度挖掘乡村文化价值, 提高文化产品附加值,以微改造的形式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可采用田野调查的方式,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切身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将自己融入其中。如沙门镇的生态型民俗博物馆,干江镇的体验式盐业博物馆,坎门街道复苏民间手工艺和老建筑等均是深度挖掘当地乡村文化的产物。

3.2.2 以人为本,被大众所接受

公共艺术要被村民所接受认可,才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而不是艺术家强加给村民自己的主观想法,更不是随意在墙上画个墙绘,在村子里摆一个雕塑那么简单。设计者应深入考察、体验当地文化,与当地村民进行沟通、访问等。通过调查,分析得出当地情况,创作出最适合、最被大众所接受、与大众产生情感共鸣的公共艺术。美国艺术家理查德?塞拉曾在紐约曼哈顿下城的联邦广场创作了一个名为《倾斜之弧》的雕塑装置,一个雕塑将广场横断开来阻碍了行人的通行,引起公众的不满,并且在很多方面都产生了争议,最终面临被拆除的结局。

3.2.3 解决实际问题

乡村公共艺术不仅仅只是装饰美化环境、弘扬乡村文化、提高村民文化自信、更是通过艺术来解决一些社会问题。例如,西南田野创作社在中山古镇进行田野创作,其中一个小组就关注到了古镇的老龄化和空心化的问题,他们为古镇茶馆设计了一种将年轻人当下流行的游戏与当地特色的长牌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牌类游戏,拉近了人与人之间关系。

4总结

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十分重要且不可避免的阶段,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把握住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机遇和平台,把握住了公共艺术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位置,不以精英自居,不以所谓“拯救”自居,真正把公共艺术融入乡村并且给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公共艺术就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现阶虽然由许村和玉环等一些优秀的建设成果,但是美丽乡村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论是艺术家自发还是政府有组织地参与,大学生、研究生、教师团队与高校科研团队都将会是美丽乡村建设公共艺术的主体人员。

参考文献:

[1]施明强,丁忠超.转型视野下公共艺术的乡村实践[J].新农村,2015(03).

[2]路艳红.新类型公共艺术对乡村文化的立体式介入模式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9(03).

[3]曾令香.西南田野创作社的公共艺术实践[J].公共艺术,2017(03).

作者:周薇 郜玉莹

第二篇:建设美丽乡村

摘 要:河南省位于我国中原腹地,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同时也是中原农耕文化的发源地。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大背景下,如何避免千村一面的尴尬境地、如何将传统乡土景观进行提炼,将其符号化应用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是当下面临的重要议题。从乡土景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应用的优势入手分析,详细探讨了河南乡土景观的构成和河南乡土景观符号,并就河南美丽乡村建设中乡土景观的营造进行了思考,旨在推动河南建设美丽乡村乡土景观理论的传承,并为探索新的乡土景观设计模式打下基础。

关键词:美丽乡村;河南;乡土景观;构成;符号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课题名称“建设美丽乡村——河南乡土景观符号研究”,编号2017-ZDJH-208]

一、乡土景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应用的优势

自2013年我国明确提出建设美丽乡村的发展方向后,我国乡村建设进入到了新的阶段,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传统乡村聚落规划水平落后、面貌差的局面得到了极大地改观,同时一批将地域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整合完善的典型乡村成为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标榜,例如浙江吉安、安徽宏村等在美丽乡村规划上凸显了乡村景观与其符号的再生。但在国内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广大农村,其在进行美丽乡村规划上只求“高大全”,大量应用新式建筑材料,向着城市化规划方向靠拢,使传统乡村聚落失去了原有的风韵,使历经时光洗礼的乡土景观遭到了严重破坏与忽视,各地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同质化现象严重,毫无地域特色与乡土气息,俨然是城市的微缩。

乡土景观确切来说是农业生产生活中经过自然与劳动人民共同选择而形成的质朴的景观。乡土景观没有太多的人工雕刻,蕴含着生活性、自然性和功能性等特点。乡土景观是基于地域文化而产生的,生态系统稳定,带给人们和谐、亲和的心理感受,同时具有极强的心理归属感和认同感。在建设美丽乡村时,应用乡土景观,不仅是保证美丽乡村富有地域特点的基础,更是尊重人的情感和习惯。乡土景观应用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优势如下:

第一,是美丽乡村设计规划的源泉。美丽乡村的设计规划不可采用单一的设计元素,而形成全国、全省大统一。乡土景观是在乡村聚落自身发展的文化基础上衍生的,所以有针对性地对乡村聚落进行美丽乡村改造,其拥有的原始乡土景观是新规划的基础,也是美丽乡村特色的保证。

第二,乡土景观是当地人生活习惯和文化认知的表达,重视乡土景观的重现,是人们归属感和向心力的保证。

第三,乡土景观的应用是美丽乡村规划成功与否的保证。脱离了乡土景观和当地人认同的空间形式的规划设计是失败的,所以依托乡土景观,能使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更有针对性,也使规划思路更清晰。

第四,景观的存在同时是符号的存在,景观设计师在寻找景观符号的同时也是在创作符号,乡土景观在其形式的表象下,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种文化内涵更接近参与者的内在灵魂。对于乡土景观符号的构成理解,是在创作新的城市环境下景观符号的有效指导,这是乡土景观传承的需求,也是现代景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河南乡土景观的构成

乡土景观发源于农村,由于河南各地水文、地质、人文等大相径庭,所以笔者进行了广泛地调研走访,深入农村,将河南乡土景观的构成分为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聚落景观三类。这些景观相互影响、共同作用,构成了乡土景观。

(一)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是由自然山水、地形地貌、动植物资源和气候水体等构成的景观,是一个地区自然环境条件的总和。自然景观的重要特征是天然性和真实性,在河南乡土景观中,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地形地貌

河南省整体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几条山脉横贯其中。西部和北部以山地为主、中东部为平原、南部地区为丘陵地势。在多样化的地形下,河南乡村景观在省内各处的视觉表现也不同。在以山地为主的地区,乡村聚落的房屋建筑大多在坡地上,背风向阳,而较为平坦的则为耕地。在聚落发展中,高低错落的房屋形成了一道美妙的乡村景观。在南部丘陵区,建筑大多在开阔地,房前屋后的水塘、耕地与房屋又构成了合乎地形地貌的乡村景观,所以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对地形地貌的利用,尊重自然选择和当地风水理念,是规划中的重点。依照地形规律对乡村景观进行合理改造,保持乡村景观的自然性。

2.气候水体

河南地处亚热带的北部,四季分明,气候差异明显,差异性较大,所以为了适应不同的气候,在乡村景观体现中也有明显差异。例如在豫西北少雨地区,乡村中取水渠、水窖常见,房屋墙壁厚,御寒性能好。而在南部降水量多,河流、水塘常见,房屋建筑显得更加精致,房屋中隔湿层是必不可少的。

3.植被与作物

乡土景观中的植被与作物是在千年历史选择中形成的,能够适应当地地理环境、气候,生命力强、生态稳定性佳。乡土景观中植被与作物的文化性很強,不仅是乡村景观的重要构成元素,更是村民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基础。在豫北山区,耐旱喜寒的植物更多,例如松树、柏树。而在南部地区,阔叶树木更多,喜水的竹子更多。在作物上,除了南部地区以种植茶叶和水稻为主,其他地区以小麦、玉米为主。这些作物对乡村生产方式有很大的影响,相对应的乡村景观也不同。例如种植小麦的地区,石碾、石磨常见,但南部地区舂米的器具更常见。这些乡村景观植根于地域差异,具有很强的人文基础,所以在乡土景观规划建设中,合适的植被和作物选择是凸显地域文化的重要途径。

4.色彩

色彩是构成乡土景观的重要元素。乡土景观中的色彩大多是自然色彩表现,例如植被由于季节变化的色彩、房屋建造时使用的材质的原始色彩及地形地貌中体现的土地色彩等。这些色彩对乡村景观的整体基调起到了渲染作用,所以在规划乡村景观时,对色彩元素的应用不可忽视。

(二)聚落景观

聚落景观是乡村聚落形成过程中由于生产生活需要而产生的以房屋建筑为主的空间结构。包括了聚落形态、道路、建筑、材料等。

1.房屋建筑

河南乡土房屋建筑主要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在各个地区的形式和结构都不同,以适应地域文化与自然条件。在房屋建筑材料上,以土、石材、砖、瓦和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材料的肌理、质地和色彩大多是保持了原始的模样。在设计手法上无定式,自由性大,受官式建筑的传统形制影响小。例如在河南济源、安阳地区以夯土、石材为主要的建筑材料,房屋构造简单,以坡顶为主;而豫中地区则以夯土和砖木为主,以平顶居多;南部地区以芦苇、黏土和青砖为主,双面坡顶的房屋居多。

2.庭院景观

著名建筑设计师梁思成说过,庭院是中国传统民居的精华和灵魂。庭院景观首先是功能性的保证,例如为村民提供晾晒粮食、衣物,以及养殖家禽家畜等空间,也是聚会聊天、吃饭乘凉的场所。河南庭院景观的格局一般为四合院、三合院和窑房院为主。

3.街道景观

乡土景观中的街道景观是以道路为基础而产生的景观,起到连接聚落、连通空间的作用。其景观主要包括街道路面铺设的材质,有三合土、砖、石材等区分,同时还有街道节点的附属物、建筑立面等景观要素。

4.农业景观

农业景观是乡土景观的核心元素,包括了农田景观和生产工具景观。农田景观不仅具有基本的农业生产性,还具备了对自然适度改造的艺术性,体现在农田的形状、大小、空间性等。不论是山区农田高低错落的落差美,还是坡地农田依山而立的顺势美,亦或是一望无垠的稻田震撼美,都是人在改造自然过程中的体现,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完美体现。

而生产工具景观是由于传统农业生产的手工性,以锄、犁、套车架、石磨石碾等为主,在河南不同地区,其生产工具也不相同。这些生产工具乡土气息浓厚,尤其是在当下机械化大生产的背景下,其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体现的文化价值、情感价值更重。

(三)人文景观

人文景观是乡村的社会性活动形成的,以文化性为主,体现了当地村民淳朴的文化认知。

1.农耕文化

河南自古以来是农业大省,农耕文化根基深厚,农业制度、农业耕种思想等根深蒂固,民间针对农耕的谚语不胜枚举,而农业活动中产生的一系列文化活动更是人文景观中的活化石。例如河南淮阳地区每年农历三月三的人祖庙会,参加祭伏羲祭祀活动,以祈祷来年的农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仰韶文化传留下的陶瓷用品、纹饰等,也形成了农耕文化的图腾,在农民群体中有很强的认同感。

2.民俗与手工艺

民俗是乡土景观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包括饮食、戏曲、绘画和服饰等。河南是华夏文明的摇篮,传统民俗文化在河南省内的保留很多,以节气、婚丧嫁娶活动等为主。例如洛阳的水席文化、焦作的太极文化、安阳的开山文化、登封的武术文化等。手工艺是乡土文化的组成部分,更是乡土景观的组成,对乡村文化的体现和传承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开封的汴绣、洛阳唐三彩、宫灯、豫西剪纸、朱仙镇年画、淮阳泥泥狗等。

三、河南乡土景观符号

景观设计实际上就是在处理符号。那么,在继承景观符号形式上,获得符号原本所含有的意义,而摆脱既往的符号表面形式及其之间的结构,以全新的形式和结构再诠释、发展需要传承的意义即是景观符号意义上的表达,才是传统文化在景观符号设计中表达的最高境界。同时,对于乡土景观符号设计的受体世界中或记忆里为其找到一个可类比、可联想的“原型”,才有可能对其进行分析判断,进而认知它、认同它并且欣赏它。而这种“原型”是现有场地所承载的乡土风貌,实际上就是乡土景观的符号原形,而不是割断文脉的外来景观符号。一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取:

1.引借:从乡土景观原型中截取某一部件或是图案纹样重新组合,创造新秩序和新关系。2.易位:某一系统整体形象的各部件在被打散破坏后,可以根据时代的审美意识,移动、调度原有位置进行重新定位。3.重合:系统内部或系统之间原来各自独立的部件相互叠合,构成“第三形态”。4.材质:从传统乡土景观构成中抽取有代表性的片断或者元素,用现代新型材料(如不锈钢、镜面玻璃、陶瓷壁砖、霓红灯等)来建造,表现出历史与现代的完美结合。5.减舍:让旧景观的精采片段融入新的景观中,成为新景观的一个部分,使历史得到延续,新旧景观得以相互协调。6. 虚幻:景观设计中将古典乡土装饰符号通过反射、虚化而虚拟在景观上,达到特殊的效果。

在河南建设美丽乡村中,乡村景观符号的提取来自传统乡土景观的构成。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不必一刀切建设大面积统一的格局,要因地制宜地建设。例如房屋建筑规划中依据地势地貌设计合理布局,在房屋建设中应用民俗符号;例如焦作温县可将太极文化中阴阳学说应用在聚落建筑设计上,也可将传统纹饰应用在外立面装饰上。在材质选择上,以钢筋混凝土为主体,但外立面的肌理、色彩可以将乡土景观中夯土、石材的特点呈现出来。在庭院设计中,保留传统四合院、三合院的格局,但又进行创新改造,使空间利用率更高。在安阳滑县某美丽乡村建设中,建筑的屋顶采用坡屋顶的结构,屋顶材料结合现代工艺技术采用当地的琉璃瓦,建筑的墙裙采用当地的石材,院落的铺装使用透水砖,用鹅卵石拼合吉祥图案,休闲广场的挡土墙以乡土田园式的石块垒砌。将传统乡土材料、构造和布局方式与现代材料技术结合,营造新的乡土建筑。在社区的广场和商业街设置生产工具、农具等雕塑、老物件,营造乡土意境。在公共建筑上,将祠堂、牌坊、土地庙等元素融入其中。年画、窗花等民俗符号也可移植到其他设计规划中,使乡土景观符号不再局限于专有领域,使乡村处处有景观符号的体现。

四、河南美丽乡村建设中乡土景观的营造

河南地理位置特殊,东西南北中各部分都有自身特有的地域文化和乡土景观。例如西部与黄土高原连接,南部又受荆楚文化的影响,所以在乡土景观营造上即便是一省之内也不可一概而论。在河南乡土景观的营造中,要根据不同地域文化、不同的传统乡土景观因地制宜地进行营造,具有浓厚乡土景观的新农村是对当地土地和乡土文化的继承和尊重,也是乡村精神的反映。在营造方式上:一方面要基于傳统乡土景观的构成和地域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要对乡土景观符号进行创新。营造方式主要分为两类。

第一类,移植式再现。移植式再现是指将传统的乡土景观直接应用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例如河南乡村中常见的牌坊、照壁、祠堂、土地庙等。这种移植式再现是指乡土景观的营造方式是“保护式”的,更是“原汁原味”的。据笔者的调研,河南许多地区美丽乡村建设中都有这类乡土景观的营造。不仅有生活生产方式的移植,也有宗教信仰文化的移植,保留了乡土景观的原貌,对人们有极强的亲和力;但是这类乡土景观的营造如果把握不好,不仅不能为美丽乡村建设助力,反而会起到副作用,因为移植方式过于简单、提炼不足,使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模式容易陷入传统落后的境地。对于此类营造方式,笔者持审慎的态度。

第二,再生式营造。再生式营造是指在对乡土文化、乡土景观和地域性进行综合考量后,对乡土景观符号的再应用。例如传统乡土景观中水文符号、建筑格局符号、农作物种植符号等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嫁接式营造。在河南信阳地区,将茶文化、水稻文化中丘陵、茶山、稻田等符号应用在乡村建设上,使美丽乡村的整体格局更突出这些元素,同时人们的认可度和归属感更强。再生式营造讲求将传统乡土景观符号进行重新设计和规划,充分发挥其内涵和内蕴的作用。又如在豫东地区,因为是黄土高原的过渡带,传统的取水方式是压水井和窖井,在建设美丽乡村时,此类落后的生活方式注定不会再现,但是压水井和窖井的符号形式可以成为乡土景观呈现在村广场的景观展示序列中。再生式营造重点是乡土景观符号的提炼和创新式应用,题材广泛,是当前河南建设美丽乡村中最重要的乡土景观营造方式。

五、结语

笔者通过对河南乡土景观的调研,认为乡土景观是建设美丽乡村必不可少的元素,更是保持乡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但乡土景观不能单纯复制,应提取其符号,符号代表了乡土景观的文化性和功能性,使美丽乡村规划和建设回归初衷。在河南这样一个具有千年农耕文明的省份,乡村景观所附着的乡土特色和蕴涵的传统民俗文化氛围,是其他文化和符号都无法替代的。因此,挖掘乡土景观符号,将其更好地利用,是未来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议题。

参考文献:

[1]李鹏波,雷大朋,张立杰,吴军.乡土景观构成要素研究[J].生态经济(中文版),2016,(07):224-227.

[2]周景崇.论乡土聚落景观文化思想在现代村镇设计中的转换[D].苏州大学,2007.

[3]李树华.从乡村景观建设的城市化,走向城市景观建设的乡村化[J].现代园林,2007,(12):1-3.

[4]陈如一,张晋石,余刘姗.国际与本土艺术融合的地域性景观范例——羅伯特·布雷·马克斯景观中的地域特性再认识[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上册)[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14.

[5]邢燕,张轲.基于低碳理念的新农村景观规划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09):225-228.

[6]黄琴诗,朱喜钢,陈楚文.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编码与派生模型研究——以楠溪江风景名胜区为例[J].中国园林,2016,(10):89-93.

[7]戴松青.“燕城古街”乡村景观营造——北京市雁栖镇范各庄城郊乡村景观规划设计[J].中国园林,2016,(01):28-31.

作者单位:

许昌学院

作者:张晓珂

第三篇:美丽乡村生态景观建设研究

摘要:乡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已成为当下建设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从生态景观建设的内涵、美丽乡村生态景观建设理论和实践出发,探究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景观途径、乡村水系生态景观、植被生态景观及道路生态景观的建设原则和模式,归纳总结出美丽乡村生态建设的模式和方法,以期为当下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生态景观;环境建设;可持续;美丽乡村

1生态景观建设的内涵

生态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综合相互作用的关系。景观指的是土地以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变化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生态景观建设是将生态环境学科融入空间规划等的综合学科,创造一个可持续、自然的设计和建设实践的创新方法。生态景观建设的目标是设计出与土地和谐的方案,创造一个环境健康、可持续生产、生活的景观。生态景观建设致力于利用现有的设施和区域,加入生态元素和绿色基础设施,提高生态景观的服务功能。

2美丽乡村生态景观建设相关理论

(1)绿色基础设施。绿色基础设施是一个区域的生命支撑体系,是自然环境和位于村镇内外绿色、蓝色空间所构成的网络。它提供了多种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绿色基础设施是由公园、广场、河流、行道树、农田、森林和湿地等构成的网络,能够调节大气、改善水土质量,提高环境质量,促使人们身心舒畅。

(2)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所有益处,包括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和水、净化环境等许多方面。生态系统服务包括了景观的价值,但引入景观概念强调了不同生态系统的相互影响,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总是会产生一些新的特性,提高乡村景观的多功能。在项目实践中,应从生产性土地尺度提升到乡村景观镶嵌体尺度,搞好生态系统的合理布局,重视农业景观层次上的山水林田路形成的景观格局,提高农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生态景观价值。

(3)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活多样性是指包括动植物、微生物在基因、物种、生态系统和景观等不同组件层次上的变异性和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生态服务功能、景观观赏性的重要指标。乡村建设应重视生活生境的修复,建立富含生物的工程系统,也应该从加强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恢复和提升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4)乡村生态景观的特征。景观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是我们祖辈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生活印记。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自然特征流失,近年来乡村景观受到了严重破坏。乡村景观的特征是地域自然内在要素和当地人改造自然形成的外在特征的综合体。它创造了一种“记得住乡愁”的场所精神,如果失去这些特征,则会出现“千村一面”。

3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景观途径

(1)建构多样的空间异质性景观。增加景观异质性有助于提升乡村景观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永续性。增添树林、自然灌木篱、河岸缓冲带、绿道、公园等景观有助于提升景观异质性,并改善景观基质的质量,维护生物的多样性的水平。因此,在景观尺度上,应充分考虑自然、半自然及人工土地利用的分布格局,分析现有景观要素及相互之间的空间,提出优化方案,在现有景观格局的基础上,加宽景观元素间的连接廊道,引入新的景观斑块,增加景观的多样性和异质性,为多种生物创造适宜的生存条件,进而达到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

(2)保持自然、半自然的生境。在高度集约化农业生产区乡村生态景观建设中,不仅要求生产效益,也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的农田林网、田中林地及农田边界带增加高自然价值的生态斑块的比例,追求生态效益。例如,在田间地头通过种植豆科植物或设置缓冲带等,为害虫天敌提供良好的栖息地,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3)提高农田生物多样性。乡村农田不能单一强调规模作业,应结合土壤质地、肥力、水利、光照等环境条件和农作物生长特性,因地制宜合理分配,开展轮作、间作混种等多种模式,一方面了解自然资源,另一方面增加景观的多样性。例如,在传统果园中进行苜蓿等豆科植物,不仅抑制害虫,改善了果园小气候,增加了产量,同时也为土壤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4乡村水系生态景观建设

乡村的水系主要包括河道、沟渠池塘、水库、和湿地等具有重要的生态、生产、景观、美学及社会功能。水体生态景观建设要按照生态和人工防护工程相结合的原则,尽量建设生态景观化缓冲带。而滨水缓冲带建设是乡村景观建设非常重要的部分,是最富有活力的生态与景观地区,可以丰富乡村景观和文化价值,为乡村提供良好的景观开放空间,成为乡村中最具魅力和特色的地区。

5乡村植被生态景观建设

不同类型地带的生态植被建设是实现景观尺度上规划与设计的基础。应充分利用草被植物、绿篱植物和乔、灌、木等乡土植物开展植被工程建设,针对不同的地域及地段条件、功能定位,结合景观整体规划与设计,应用具体生态植被营建模式满足特定功能。乡土植物景观具有体验性和亲和感,能够呈現独特的田园风光,与自然和谐共生,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使人们感受到乡土性,记得住乡愁。

6乡村道路生态景观建设

道路,尤其是硬质道路,对生态环境具有负面影响。道路廊道的增加是造成景观破碎化、生境损失的原因之一,也是形成干扰与隔离效应的动因和前提。为减小道路对生态的消极影响,乡村景观生态道路的建设主要考虑道路建设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发展。美丽乡村道路生态景观设计应该符合地域特征,充分利用乡土植物,设计要充分体现出乡村的独特风情,营造生态环保型的景观道路,保证车辆安全通行,构建开阔化的多样特色空间。

7结语

美丽乡村生态景观的重点在农业生态景观、水系生态景观、乡村植被生态景观及乡村道路生态景观。从当下城市化迅速的脚步看,景观生态建设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将生态景观融入乡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中,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

作者:刘甜田 叶喜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小学教学研究论文下一篇:发展素质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