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习惯养成教育强化论文

2022-04-15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消费习惯养成教育强化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养成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当前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为此,高校应采取相应措施,从思想、学习、生活等多面加强大学生的养成教育,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思维习惯。

消费习惯养成教育强化论文 篇1:

当代小学生养成教育问题研究

养成教育指的是培养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教育,它是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学生在活动中吸取教训,从而在生活中自觉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我国传统教育的体现。《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国家对小学生日常行为的最基本的要求,其目的在于加强对小学生文明礼貌教育和行为训练,以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因素,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道德认识比较肤浅,只知道“应该去做”,但对于“为什么要这样做”却缺乏理解。因此,我们的教育要从道德行为习惯培养入手,持之以恒地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使少年儿童从小养成讲文明、守纪律、勤奋学习、艰苦朴素、助人为乐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制定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方面信息多渠道、多极化的日夜变化,面对新的形式,学生的养成教育出现了新问题:多数家庭比较富裕,“舐犊之情”造成这些孩子生在福中不知福,随便花钱吃零食,挑吃挑穿闹父母,偷懒怕累不俭朴;计划生育的执行,使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为保证学生学习,不让孩子做任何家务,养成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怕苦怕累的不良习惯。因此,造成这些孩子成人后不能适应工作的节奏,不懂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乱撕乱丢的浪费现象严重,从而形成轻视劳动人民的坏思想;受西方意识形态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部分小学生以奢为荣、以侈为乐,比吃穿、比阔气的铺张浪费。加之广告、网络的不良信息的影响,形成了当今学生的畸形消费。

面对养成教育的新问题,沿用过去的老思想、老办法已经难以解决传授知识和学生德育养成之间的实际矛盾冲突。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认为养成教育应根据小学教育和儿童特点,按照全面性、可行性、适用性、循序渐进性、差异性的原则,充分利用多种形势,教育学生做勤劳、孝顺、忍让等传统美德的人,又要让他们成为一个有效益与竞争、开放与创新、民主与法制等观念的现代人。

一、养成教育是小学生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追溯我国教育的渊源,早在古代就有“蒙以养正”的思想。蒙以养正是指德育工作要从小抓起,从早抓起,把“训养”作为儿童道德习惯形成的主要措施。孔子提出的“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论述,对后代儿童教育发生了经久不衰的影响。朱熹的“古之教者有小学;有大学……小学是事……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的著名论断,一语道破了小学道德教育主要应培养具体的道德行为,大学的道德教育才揭示其道理。明清之际的王夫之阐有“习子童蒙,圣功也”的论点,进一步主张把养成教育作为儿童德育的有效途径。

上个世纪70~80年代,前苏联心理学家们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系统地研究了小学儿童品德发展的特征,认为小学儿童的完整品德是在学校中遵守明确的道德要求、准则和行为规范而形成的。他们强调,儿童道德习惯的养成,在儿童个性形成与品德发展中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我国著名心理学专家林崇德教授在他的《品德发展心理学》中指出,由于年龄所致,小学生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道德认识比较肤浅,只知道“应该去做”,但对“为什么这样做”缺乏理解,具有外部调节向内心自觉发展的特点,“要从道德行为习惯培养入手,这的确是发展小学儿童品德的最有效的途径”。在探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质时,我认为思品课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是一门有别于小学其它学科,具有“教养课”的性质,它既不像语文、数学那样具有明显的“知识”性,也不具有音体美劳那样的“技能”性,而是具有养成教育的引“行”性,或是道德认识的启蒙教材。

二、养成教育要确立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养成内容和行为习惯标准

进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然涉及到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和行为习惯标准。首先是确立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根据笔者所掌握的文献资料,目前我国对养成教育的内容以及分类还没有成功的经验。为解决这一问题,我认为应坚持从实践出发的原则,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等作为确立养成教育内容的主要依据。建立适合儿童特点的10种道德行为习惯,像爱国、守纪、待人、劳动、爱护公物、关心集体、助人、勤俭、刻苦奋发、团结友爱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诸如诚实、虚心、正直、宽容、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等,这些都是道德教育范围以内的,也是小学生力所能及的。为了使这些行为能有的放矢地得到落实,必须根据低、中、高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有关的理论,探究寻找儿童行为习惯的最佳发展期,然后把上述行为习惯有效地匹配到不同学段中去。例如,品德发展心理学认为,儿童不同范畴的道德行为发展是有别的,在“对人”“对己”“对社会”三个方面,对己方面的道德发展较高,对社会方面的道德发展次之,最低的是对人方面的道德行为的发展。对此,在匹配过程中,低年级注重对己方面的行为习惯训练,中、高年级依次配加对社会、对他人的行为习惯内容。像助人、待人、团结友爱等习惯都具有一定的“对他人”的特点,故而匹配时应注重把行为习惯形成的最佳养成期放在高年级。其次是确立养成教育的行为习惯标准,由于人的道德行为习惯不是先天的,而是习得而来的,故此在行为的养成过程中总会表现出一定的行为标准或行为深度。一种行为习惯在形成过程中表现到何种程度才算达标?笔者认为,应分成三级水平:自发、自觉、自动化。自发是出自于个体的本能需要而产生的行为,具有随意性和情境性,是不稳定的。自觉是一种没有外在力量催促的中性行动,但它带有主观情感的色彩。自动化是一种不假思索的行为习惯,或者说是一种行为定势,达到了孔子所谓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在确立了行为习惯的三个层次之后,我们又尽力做到对同一行为根据学段不同和强化次数的不同分度要求。比如,对在车上见到老人后让座这一礼貌行为,低年极可以达到自发或自觉的程度,中高年级就应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即老人上车后,用不着多想就会主动地给老人让座。

三、养成教育的关键在于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构建全方面的德育工作体系

应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德育体系,使三者之间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形成合力。从各自分担的任务看,我认为学校教育是养成教育的主渠道,它既承担着道德认识上的教化,又肩负着行为上的规范训练,同时还接纳学生的行为评价。学校应充分利用品德课对学生进行继承教育;利用语文课教育学生搞好自身劳动,用语文美育内涵加强学生节约、艰辛、俭朴、抗腐等思想教育;利用数学课教育学生不乱撕乱扔,爱护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科学课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动手制作的能力等,这样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那样做和应该怎样做,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对于家庭中的养成教育,我们着重强调环境熏陶,重视父母用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儿童、教化儿童,以达到“近朱者赤”的目的。可以这么说,不同的家庭环境可以培养出完全不同的学生。我从事多年的小学班主任工作,几乎每个学期都要安排一定的时间定期召开家长会,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向家长积极宣传养成教育的目的意义,提出家校配合的要求,提高家长的教学素质,组织家长交流教育子女的经验,指导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几乎是所有家长的共同心愿,但家长们应从自己孩子的实际出发,不仅要重视他们的学业,更要重视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行为,要知道一个天资最好的孩子,如果没有良好的品行,就犹如工厂里出的次品,这是多么令人遗憾的事情啊!因此,我们应该使家长们引起高度的重视,并配合学校共同为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打下坚实的基础。社会教育则特别强调为学生创造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有意义的实践中循序渐进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经常组织学生到郊区农村考察,参观农民种地,让学生从实际观察中理解“粒粒皆辛苦”。让学生了解农村生活的艰辛,看到自己生活的幸福,从而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设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实践是人们认识的基础和源泉,更是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这不仅因为道德行为必须在实践中得到体现,也因为只有在实践中经过反复的练习、锻炼和巩固,才能使道德行为成为自然的、一贯的、稳定的行为习惯。鉴于此,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尽力为学生创造、设计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的德育生活充满七彩阳光。实施过程中,既注意从不同的渠道设计活动,又重视从不同性质的养成内容方面设计活动。

一是养成教育应与爱国主义结合起来,经常利用读报课和课外活动时间向学生讲解爱国主义的人物故事。利用周末让学生去读一些爱国主义书,以此来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使学生深深地懂得今天和平幸福的日子是无数爱国之士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换来的。并以重大活动的历史事件为契机,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看、听、讲、演、唱、访”等多种形式等挖掘蕴藏在这些活动中的深刻意义,极大地振奋学生的民族精神,强化学生的爱国意识和行为规范的养成。

二是养成教育应与艰苦朴素优良作风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艰苦朴素教育,不是讲大道理,而是实实在在地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积极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如为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利用班队活动开展“我来露一手”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登台表演自己掌握的生活本领,并由学生自己来评出最佳能手;教育学生“压岁钱怎么用”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把零花钱用在有意义的地方,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勤俭的好习惯。

三是养成教育应与学雷锋、树新风结合起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用身边的先进典型去教育人、感化人,激励人,培养人,是养成教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注重多角度因材施教

人们一直把因材施教作为智育中的原则和方法,其实它同样适用于德育工作。我国古代荀况在他的沉气、养心艺术中,就非常主张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来实施德育,且对后代的影响极大。在实施养成教育的过程中,也要非常重视个性方面的因材施教。班主任要根据学生不同性格类型,加强扬其长补其短的训练。比如,对于倔强刚强的,要注意养成柔顺调和的品质;对于个性内向的人,注意形成豁达开朗的性格;对于气量狭小的,遇事就烦悉的,要注意开阔其胸怀;对于没有学习志向,把学习看成是给老师和家长学的,要注意树立起远大理想。除注意性格方面的因材施教外,还要注意特殊家庭学生行为习惯的因材施教。例如,对于近年来社会上一些“大款”的孩子,家庭往往给予孩子过多的溺爱,学生花起钱来如流水,勤俭节约习惯极差;再如,目前社会上的离婚率越来越高,生长在这些家庭中的孩子家境是极其不理想的,他们不仅失去了父母的严教,而且整天遇到的不是父母的痛哭流涕,就是痛骂,更或许是皮肉难以忍受的痛打,长此以往,学生很可能染上恶习。对于上述种种类型,学校都应分别建立了特殊家庭学生档案,并采取一些特殊补救的措施,进行因材施教。

(四)建立立体式评价模式

加强养成教育过程中的管理与评价,不仅可以优化养成教育的方法体系,更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促进养成教育的深入开展。从评价的内容上,建立个人评价、班级评价、学校评价、社会评价等多种评价的形式,让全体教师、学生、家长都来参加评价;从评价的时间上,我们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每日一对照,每周一小结,每月一评比,每学期一表彰的做法;从评价的方式上则采取自评、他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这样,评价内容、评价过程、评价方式相结合,自然就形成了一种立体式评价模式,使养成教育活动更加富有生气。

四、几点思考

学校教育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注重学生劳动观念、劳动习惯的养成,而家长重学习,轻教育的观念依然存在,认为学习好是孩子的唯一出路,生活自理并不重要,凡是父母能做的,他们都愿意代替去做。在一部分家庭中还存在:“学校素质教育,家庭应试教育”的现象,学校的素质教育很难从根本上得以落实。因此,我们深感任重而道远,要真正让全体家长都重视养成教育,整个社会还必须创造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学生生活的真实世界需要净化。学生每天接触各种各样的人,接受各种各样的信息,需要净化。这仅仅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要帮助学生提高辩别是非的能力,需要全社会关心,所有的媒体都应重视宣传,社会应为学校教育创设良好的育人氛围。

在实践中,笔者深切地感到,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逐步提高的过程,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行成的,它是一个知、情、意、行相互转化、相互助进的过程,在新时期小学段的道德教育,教学生“明理”固然重要,但是,重心要放在“导行”上,这是培养学生优良品德的基础,也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从做人的基本道理抓起,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严格要求、严格检查,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参考文献:

\[1\]新时期小学生养成教育研究成果汇编.

\[2\]山东教育.

作者:王静

消费习惯养成教育强化论文 篇2:

浅析现行大学养成教育存在的不足之处

摘 要 养成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当前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为此,高校应采取相应措施,从思想、学习、生活等多面加强大学生的养成教育,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思维习惯。

【关键词】大学生;养成教育;实施途径

在我国“十三五”规划中,大学教育改革被列为重要改革目标之一,自我国开始近代大学教育以来,大学教育一直在探索、学习中砥砺前行,但由于文化、历史等差异,我国大学教育与世界发达国家大学教育之间仍然保持一定差距。现在,大学教育中普遍推行的养成教育是一个改革方式,但由于地域差异,各个学校的养成教育方式多有不同,面对形形色色的养成教育,大学应该如何取舍,大学生在接受养成教育的过程中有哪些反馈,大学生养成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条令,而应该是信息互通、适应发展、协调和缓和矛盾的一系列发展、改革措施。随着大学改革让教育模式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进行转变,高校在教育规划和教育目标上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人文情怀、行为规范的培养,应该更加重视让学生适应社会生活中的人格养成、行止礼节、法纪俗规,即养成教育。养成教育将逐渐弥补传统大学教育中缺失的人格教育、行为教育,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从而全面提高我国国民的综合素养。

1 养成教育的基础作用

养成教育是在原有大学教育的基础上着重引领大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进行行为引导、思想引导、心理引导等多种教育手段,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基础素养,让大学生在毕业走向社会后能够自觉的遵守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坚守道德底线、自觉维护公平正义。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种社会资讯充斥着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些负面、不健康、阴暗的社会思想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所以,大学生养成教育要从基础舆论、人生观教育、教育观教育等方面从细微处切入,达到纠正学生社会认知、端正学生行为的效果。由于之前的应试教育压力,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往往停留在网络、新闻曝光的各种信息中,在没有真正踏入社会之前,学生正处于心理和行为初步养成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极强的可控性和可塑性,高校如何开展养成教育是一个学校如何发展、如何改革的当务之急。

2 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特征性不足

2.1 时效性不足

大学生养成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在时效性上做文章。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和行为养成的关键时期,对新生事物具有更感性的认知,所以,高校开展养成教育时,应将教育内容、教育环节贯穿于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阶段、各个方面,高校要注意将养成教育潜移默化的引入学生的细微之处,让学生主动观察、学习、探索,在研究中体会、领悟、发展。所以,高校开展大学生养成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养成教育的时效性,不间断、不等不靠,调动所有机关部门参与到养成教育的工作当中。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准则、道德准则,让学生懂法律、知礼仪、明道理、守规矩,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一步步引导学生掌握行为方式,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

2.2 差异性不足

学生的个体差异、地域差异、性格差异是大学生养成教育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需要学校学生管理部门或教育教学部门必须正确引导、细致对待、合理运用教育手段才能达到教育效果。针对不同家庭环境、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教育环境,学生的行为方式、认知方式也各有不同,高校需要将学生进行甄别分类,采取多种多样的教育措施,如:对性格阳光、开朗活泼的学生群体,应该采取正面教育、方向引领,对内向沉默、不善言辞的学生应该动情明理、委婉开导,诸如此类。具体措施需要学校因地制宜、集思广益寻找适合学校的养成教育模式。

2.3 针对性不足

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懂法律、知礼仪、明道理、守规矩,而将这些变成习惯定型和自动化的条件反射需要一个长期、持续的积累和强化过程,一旦出现反复,先前的工作将付之东流,所以养成教育要通过多方式、不间断的系统教育和多种不同渠道教育手段才能达到最佳教育效果。在实践过程中,高校可以根据各自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手段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来引导学生在获取社会资讯时的注意力,把正确的行为方式、认知方式养成由学校主导的强化教育变为主动遵循的自律原则。

3 大学生养成教育对大学生群体认识不足

3.1 大学生的群体心理缺陷

由于高校学生的主要群体是独生子女,在传统的应试教育和家庭环境中收到的独有照顾较为严重,所以学生心理普遍存在孤僻、任性、脆弱、抗压能力不强等特征,在现行大学生养成教育中,大多数高校都忽略了学生这一特征。實际上,学生的群体心理问题由来已久,也有很多高校尝试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各种教育手段进行纠正,但都缺乏系统、长期的相应措施给予支撑。如何将学生群体存在的心理缺陷正确引导是大学生养成教育面临的严肃问题。

3.2 大学生的群体自制力不强

学生群体的自制力不强是现代大学生群体的又一特征。主要体现在大学生群体的自主学习、自制力、团体观念上,这主要与大学生的生活、生长环境密切相关,这是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作为高校,我们无需去纠结其根源,在推进养成教育的过程中要密切联系高校实际,有重点、有侧重的推进各种教育手段。

加强自主学习能力,在很大一部分学生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是因为对自身学习专业和就业前景不明确,没有经过系统的职业发展教育。另外,收到社会急功近利思潮的影响,学生普遍对自身的能力认识不足,却希望得到低付出、高回报的工作,在不切实际思想的影响下,严重缺乏对自身近期、远期的学习规划。高校应该根据自身条件,更系统的对学生所学专业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对自己毕业后的就业、发展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其他教育渠道,逐渐引导、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加强学生自制力,在信息化社会的大环境下,大学生接受到的信息量是过去传统教育中无法想象的,而大学生的自制能力往往并不强,这就有极大的可能让大学生收到享乐主义的侵蚀,在大学中,学生旷课、泡吧等一系列问题非常普遍。一方面,大学生经过高考的高压后步入大学生活压力骤然减小,逐渐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另一方面, 对社会的新鲜感和单薄的阅历让学生更容易受到各种不良思潮的感染,从而失去自制力。作为高校,在开展养成教育的同时需要有针对性的对各种不良思潮进行系统剖析,加强对在校生的思想引导,对不良因素进行批判和抵制,同时,加强对学生社会交际能力、沟通能力、沟通技巧、辨识技巧的教育,让学生对身边事、社会时事能有更清楚的认识,逐步调整学生的关注力,从而加强学生群体的自制力。

加强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是学生必须加强的一项重要社会能力,无论是大学生活中还是在步入社会之后,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现代大学生普遍缺乏这种能力,无论是校内的评选、评奖、实习就业等方面的竞争,导致学生对团体缺乏荣誉感,更多的体现的是孤独、不安意识,长此以往,往往会呈现消极情绪。高校在进行传统思想教育的同时,可以以校内成功的学生社团、优秀毕业生为代表,详细阐述团体意识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大作用,让学生逐步适应团体生活,并组织多种团体活動,持续加强学生在校期间的团体意识。

3.3 大学生的群体自理能力不够

现代大学生受学习、生活环境限制,严重缺乏正确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在开始独自进入大学生活后,生活质量迅速下降,主要变现在个人卫生差、作息时间随意、日常消费缺乏预算以及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也应该对学生的生活能力进行正确引导,树立阳光、健康的大学生活榜样,建立持续、长期的学生生活教育方法和管理办法,督促、引导学生合理消费、健康生活。

上述所列,或是现行大学生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或是现代大学生群体存在的问题,都是大学生养成教育在施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不及时对养成教育进行多方面多渠道的弥补,不仅不能达到养成教育的目标,甚至会因为呆板、僵化的教育模式对学生起到反作用,影响的不仅是高校的教育成果,更是社会未来的中流砥柱。所以,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特点、学生特质等因素,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学习习惯,探索、学习可行的养成教育措施,调动大学生的参与热情,达到逐渐养成正确的学习、行为、交流、处世习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作者单位

长春职业技术学校 吉林省长春市 130102

作者:张贺朗

消费习惯养成教育强化论文 篇3:

让养成教育为儿童的终身发展奠基

养成教育是儿童终身发展的基础。我校“流动儿童”比较多,对“流动儿童”的养成教育有其特殊性,更应该注重养成教育。为给“流动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政府于2005年8月起先后建立了三所专门面向“流动儿童”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我校就是首批建立的两所学校之一。在解决了“流动儿童”“有书读”的问题之后,同样也要让他们“读好书”,应该尽可能地提供适合他们的优质教育。

我校首批招收的638名学生,来自祖国19个省、直辖市(其中四川籍占35%,安徽籍占20%),地域广,跨度大,在文化背景、成长环境、生活风俗习惯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这些“流动儿童”跟着父母辗转求学,而且父母忙于生计,疏于对他们的管教,他们的行为习惯都非常差,文明道德素质普遍不高。

少年儿童时期养成的不良行为习惯,以后很难矫正,有的可能伴随他们的一生。加强对“流通儿童”的养成教育,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他们的终身发展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加强“流动儿童”

的养成教育刻不容缓

为了使养成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学生座谈会,走访有关村委会、企业、派出所、交警队及家庭访问等多种途径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与本地学生相比,“流动儿童”的养成教育更加刻不容缓。

1.“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环境普遍不好

这些学生家庭中独生子女仅占30%,而2个子女的占58%,3个子女占9%,3个以上占3%。家长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以父亲的学历来统计,高中以上的仅占15%,而初中的要占47%,小学的占37%,文盲占1%。从家庭收入来看,大多在1500元到2000元之间,有的甚至在1000元以下,而且干的又是最苦最累的活。这样的收入除去日常生活开支已所剩无几,要对子女的良好教育进行投资就可想而知了。

从家庭居住条件来看,基本上都是租房居住,所租房子空间狭小,家具和生活用具简陋,孩子难以在家进行良好的自学。调查显示,这些家长工作时间长,重体力、高强度,早出晚归,有的要上夜班,平时没有时间好好管教孩子。而且家长的业余生活又十分单调,要么看电视、聊天;要么睡大觉,有的甚至染上了赌博、抽烟、酗酒、小偷小摸等不良恶习,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幼小的心灵。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养成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方面存在先天不足,这就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流动儿童”各类习惯普遍很差

这些孩子大都居住在城乡结合部,社会治安不好,耳濡目染的不良行为很多,要让孩子做到出污泥而不染很难,有些学生从小就有小偷小摸等不良行为习惯。

文明言行普遍较差:如在桌椅上乱写乱画,在家里或公共场所随便丢垃圾,在食堂排队就餐时插队等。

学习习惯较差,能自觉早读的小学生仅占48%,初中生占56%。在上课前能做好准备的,小学生仅占65%,初中生占70%,其他的到处游逛,等上课了,才手忙脚乱地到处找书。在自习课上,有不少同学自己不能好好安排,课后作业不能及时完成,导致不能及时交作业。

3.“流动儿童”安全意识普遍淡薄

通过对36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平时走访派出所、交警队等单位,发现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如有20.26%的小学生和31.28%的初中生偶尔有不遵守交通规则现象,不知道交通意外事故都是在偶然和侥幸中酿成的。

有26.80%的小学生和21.54%的初中生曾有过危险活动,如擅自去游泳,乱动电器、煤气,到危险处玩等,这些不免让人担忧。

通过以上调查摸底,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校学生的行为习惯存在很大问题,从而证明了我们以良好行为习惯为抓手的方向是正确的。同时,调研也为我们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提供了现实依据。

多管齐下开展养成教育

三年来,我校全体教师统一思想,多管齐下,齐抓共管,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实实在在地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学生一日常规为起步,以各种活动为载体,以育人为目,把纪律、礼仪、卫生、安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教育有机渗透到学校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让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做得到的行动中得到教育,受到启迪。由于组织到位,措施有力,所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每月确定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一个主题,分期细化教育,强化训练

开展“文明礼仪”月活动,我们会通过黑板报、主题班会、团队活动、国旗下讲话等途径在学校形成浓郁的“文明礼仪”的教育氛围,努力通过这一个月的教育,促使学生认识到“文明礼仪”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拥有“文明礼仪”的人。当然,“文明礼仪”教育并不仅仅是这个月的事情,只是在一段时间突出重点,起到细化教育,强化训练作用,今后要对取得的成效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同样,我们对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生活习惯以及诚信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等都会在一段时间内重点抓。

2.每个教育主题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务求实效

对养成教育每个方面内容的贯彻落实我们做到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务求实效。如在纪律方面,侧重在公共场所自觉遵守秩序,突出社会公德的培养;在礼仪方面,侧重尊老敬长,学会与父母沟通;在卫生方面,侧重环境保护、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培养;在安全方面,侧重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和食品安全教育;在学习上,侧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劳动方面,侧重知艰识苦、热爱劳动和合理消费的教育。

3.重点帮教,大力推进个别行为习惯极差生的纠偏工作

有个别学生行为习惯极差,虽然人数不多,但影响很大。有的学生由于转学次数多,学习基础差,缺乏很好的管教,甚至出现了流里流气的行为。对此,我校中层以上领导和党员教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了重点帮教,如进行重点家访,经常谈心,对他们进行全面地了解,肯定他们的进步,指出他们身上的不足,让他们明确自己前进的方向,从不放弃他们。

4.目标激励,学生个体与班级、学校群体结合

独善其身不是养成教育的最终目的。在要求个人做到的同时,我们还开展养成教育示范班活动,开展全校性竞赛,把养成教育的标准同学校“三项竞赛”等活动结合起来,朝着“勤学、守纪、文明、礼貌”的目标努力,引导学生把个人荣誉与集体荣誉结合起来,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在争优创先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

5.师生同步,养成教育相得益彰

如果教师有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师群体有良好的行为规范,那么贯彻落实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会事半功倍。学校在实施养成教育时,要求领导班子带头,教师示范,为学生作榜样。有句老话说:“德育、智育、体育,德育居首;身教、言教、物教,身教为先”。良好的师德师风对养成教育是有力地推动和促进。师生同步,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可以收到相得益彰、共同提高的效果。

6.内外一致,全社会共同努力

可以这么说,一个成功的人才教育,应该是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的完美结合。而家庭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校十分重视外来学生的家庭教育,经常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定期通过电话或家访的形式与学生家长沟通。同时,我校把养成教育的方法通过家长学校传授给家长,提高家长的育儿素质,并要求家长以身作则,不迷恋牌桌,不酗酒,不粗暴待人,为子女树立一个好的榜样。通过这些努力,不仅改变了这些家长对教育的理解,更主要的是就学生性格特点、培养方向、教育意向与家长达成共识,使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在学校和在家里一样,实现养成教育家校一体化,共同完成对孩子的培养。

养成教育需不断深化

通过三年来的强化训练,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进一步养成,孩子们一天比一天有礼貌、讲文明,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有了明显提高。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全校呈现出文明、正气、认真、负责、进取、和谐、富有爱心的校风和整洁的校貌,许多教师、学生的精神状态也为之一振,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现在,外来务工人员的第二代已经成为违法犯罪的高发人群,他们中的部分人很可能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加强对“流动儿童”的养成教育,能增强他们对第二故乡的归属感,增强他们的亲社会行为。

2007年11月和12月,《今日镇海》和《东南商报》以《千元现金彰显新镇海(宁波)人优良品德》为题,报道了我校一初一女生捡到千元现金,巧妙“骗过”想据为己有的社会不良分子,并主动上交给学校的感人事迹。这位女生这样做的理由很简单:作为新镇海人,这是我应该做的。可见,增强“流动儿童”的心理归属感,他们就能很好地融入到第二故乡中去,为建设第二故乡出力。我校以养成教育为主,加强对“流动儿童”的养成教育,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归属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第二故乡,并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在前期养成教育成功实践的基础上,我校还于2007年9月引进了专职心理教师,加强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并努力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养成教育的有机结合,引领“流动儿童”做最好的自我。

(作者单位: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临江学校)

作者:嵇 明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合同法代位权研究管理论文下一篇:企业实务项目建筑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