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成本论文

2022-05-04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税收成本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事业的腾飞发展,税收凭借其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等特点在财政收入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税收在财政收入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税收成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税收成本是指征纳双方在征税和纳税过程中所付出的一切代价的总和,具体包括征税成本、纳税成本及课税负效应三个部分。狭义的税收成本仅包括征税成本。

税收成本论文 篇1:

政府税收成本:内涵、构成及其决策模型

[摘 要]政府税收成本包括税法制定成本、税收征管成本、税法缺失成本和税收社会成本4个部分。税法制定成本和税收行为规则健全和完善程度成正向变动,税收征管成本、税法缺失成本、税收社会成本均与税收行为规则健全和完善程度成反向变动的。政府进行税收成本决策不可能使每项成本都最小化,只能使其总额最小化。所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税收行为规则不可能达到十全十美,原因在于环境的限制和政府税收成本决策的制约。

[关键词]政府税收成本;税法制定成本;税收征管成本;税法缺失成本;税收社会成本

税收成本是指在现存经济条件和体制下,政府实施税收分配全过程中,政府为了取得税收收入和企业为纳税而耗费的各种费用之和。包括有形耗费,也包括无形的耗费。其中,政府为取得税收收入的耗费构成了政府的税收成本。政府为了对税收进行征管,必然要制定相应的税法和征管细则,而税法和征管细则的制定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税收成本的决策过程。所以,研究政府税收成本的内涵、构成及其决策模型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政府税收成本内涵的界定

对政府税收成本理论基础的认识,是界定政府税收成本内涵的前提和基础。

1. 政府税收成本的理论基础:税收原则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派的创始人威廉·配第在他的代表作《赋税论》和《政治算术》中,首次提出了3条税收标准,即公平、简便、节省。其中节省标准初步涉及了税收成本问题,即征收费用不能过多,应注意节约。

18世纪,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在其名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了著名的税收四大原则,即平等、确实、便利和最少征收费用。其中最少征收费用原则,又称节约原则,是指人民交纳的税额必须尽可能多地归入国库,否则就是浪费或弊端。

19世纪后期,德国学者瓦格纳对亚当·斯密的赋税理论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在其代表作《财政学原理》等书中提出了自己的税收原则,共分四大项九小点(故又称四项九端原则)。包括:财政政策原则(又称财政收入原则)、国民经济原则、社会正义原则(又称社会公平或社会政策原则)和税务行政原则(又称课税技术原则),其中课税技术原则主要包括3方面的内容:一是确定原则,二是便利原则,三是最小费用原则。

20世纪后期,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穆斯格雷夫在《美国财政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提出“合适的”税制需求,其中有三项也与遵从成本息息相关:一是税负分配要公平;二是税制应为纳税人所理解;三是与其他目标适应,征收费用尽可能减少。

综上所述,现代税收原则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效率”、“公平”和“稳定”原则。而税收效率原则是指税收制度的设计应讲求效率,必须在税务行政、资源利用和经济运转的效应等3个方面尽可能讲求效率,以促进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它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要尽量缩小纳税人的超额负担,使税收活动尽量减少对经济运行的干扰,从而提高经济效率;二是要尽量降低税务行政费用和纳税人奉行纳税费用,使征纳双方花费的费用尽量的小,从而增加税收的实际收入数量。所以,政府税收成本的理论基础是税收原则,而税收效率原则是其最直接的理论基础。

2. 政府税收成本(Governmental taxation costs):税收行为规则制定和执行的代价

政府税收是政府克服市场失灵、促进资源有效配置和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手段,其实质上是一种强制性的有偿活动,即政府作为公共管理者和公共产品的提供者理应从全社会所得中提取或换取一部分补偿其投入,是一种强制性的行为,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活动。政府为企业提供了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公共产品”,按照“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企业必须要向政府支付一定的费用,即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享受了国家提供的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就要在企业取得的收入或利润中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比例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的税金,因此,企业缴纳税金的实质是向政府支付的一种服务费用。但政府收税必须要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税收原则、税法和税收征管细则。税收原则——“效率”、“公平”和“稳定”是政府税收行为的指导方针,指导方针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使征纳双方花费的费用尽量的小,从而增加税收的实际收入数量;税法和税收征管细则是在税收原则指导下制定的税收行为规则,行为规则的制定和执行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政府税收成本。所以,本文对政府税收成本的内涵做如下界定:政府税收成本是指在现存经济条件和体制下,政府实施税收分配全过程中,为了取得税收收入而付出的代价,即政府为取得税收收入所耗费各种费用之和。既包括有形耗费,也包括无形耗费。这里的税收全过程是指从税法的制定到税款入库整个过程。

二、政府税收成本的构成体系

政府税收成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政府税收成本包括税法制定成本、税收征管成本、税法缺失成本和税收社会成本4个部分,狭义的政府税收成本通常只包税法制定成本、税收征管成本和税法缺失成本3个部分。

1. 税法制定成本(Legislation costs in tax law)

税法制定成本是指政府在制定税法的过程中,行政部门和立法部门在立法调研、草拟文本、征求意见、分析论证、提交审议和表决通过的全部过程中所付出的总代价。即从税法的酝酿、筹划、设计到税法的颁布所支出费用的总和。税法是政府征税的依据和前提,只有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之后制定出来的税法,才能在实施过程中与实际情况相符合,便于征税机关征管和纳税人缴纳。所以,税法制定成本的高低,一方面反映税收立法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影响着税收征管成本、税法缺失成本和税收社会成本,即健全完善的税法体系需要较高的税法制定成本,但能够降低税收征管成本、税法缺失成本和税收社会成本。

2.税收征管成本(Tax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costs)

税收征管成本又叫税收执行成本,这类成本具体说来包括宣传解释税法、办理税务登记、税款征收入库、税务稽查以及与税收执法相关的后勤服务、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和税务人员工资福利等一系列费用和支出。所以,税收征管成本的高低,一方面是衡量税收征管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另一方面也是对税收立法效果的一个检验,即税收征管成本高表明税收立法有缺陷,税收征管成本低表明当前税法体系相对健全与完善。

3. 税法缺失成本(Costs of lack of tax law)

税法缺失成本是指政府在税收立法和税收执法过程中,由于存在漏洞、空白和缺陷或有悖于税收的基本原则,导致政府税收流失以及行政部门与立法机关对现行税法进行修正而发生的费用,包括税收流失成本、税法修正成本,而税法修正成本又包括税收立法修订成本和税收执法(税收征管)改进成本。税法缺失成本的高低,一方面反映出税法体系的健全和完善程度;另一方面也是对当前税收征管成本和税收社会成本控制程度的反映。

4. 税收社会成本(Social costs of the taxation)

税收社会成本是指不能直接归入政府税法制定成本、税收征管成本、税法缺失成本和纳税当事人纳税成本,但与税制运行过程直接相关,由征纳主体以外的企业、组织、部门和个人承担的费用和支出。它包括除税收征管部门以外的政府部门为保证税制的运行而发生费用支出和税制运行对社会经济行为产生的扭曲与负效应,以及纳税主体因为其他纳税主体纳税而发生的额外费用。税收社会成本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所以,税收社会成本的高低反映出税法体系的健全和完善程度,即税收社会成本高表明税收立法有缺陷,税收社会成本低表明当前税法体系相对健全与完善。

综上所述,政府税收成本是指在现存经济条件和体制下,政府实施税收分配全过程中,为了取得税收收入而付出的代价,即政府为取得税收收入所耗费各种费用之和。广义的政府税收成本包括税法制定成本、税收征管成本、税法缺失成本和税收社会成本4个部分等,狭义的政府税收成本通常只包税法制定成本、税收征管成本和税法缺失成本3个部分。其构成体系如图1所示。

三、政府税收成本的决策模型

把握政府税收成本决策目标和税收成本在税收活动中表现出的特性,是设计其决策模型、进行决策的基础和前提,所以,把握政府税收成本决策目标和税收成本在税收活动中表现出的特性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1. 政府税收成本决策的目标

政府税收成本决策的目标是设计政府税收成本决策模型的出发点和归属点。理性的政府税收成本决策目标是实现“帕累托最优”,即政府的税收成本达到最低的同时不会带来纳税人纳税成本的升高。但在现实信息不对称的社会,这个目标很难实现。政府在税收成本决策时的现实选择是:以健全和完善税法与征管细则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征纳双方的利益,实现政府税收成本的最小化。

2. 政府税收成本在税收活动中的习性

政府税收成本习性,也称政府税收成本性态或政府税收成本特性,是指政府税收成本总额的变动与税收行为规则健全和完善程度之间的依存关系,即税收行为规则健全和完善程度的变动与其相应的政府税收成本变动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依存关系和内在联系是客观存在的,是政府税收成本固有的性质,故称“习性”。进行政府税收成本性态分析,有利于政府设计税收成本决策模型和进行税收成本决策。

(1)税法制定成本的习性。税法制定成本是制定税收行为规则——税法和税收征管细则的成本,它与税收行为规则健全和完善程度成正向变动关系。即税收行为规则健全和完善程度越高,发生的税法制定成本就越高,反之越低;

(2)税收征管成本的习性。税收征管成本是按税收行为规则进行税收征管活动发生的成本,它与税收行为规则健全和完善程度成反向变动关系。即税收行为规则健全和完善程度越高,发生的税收征管成本越低,反之越高;

(3)税法缺失成本的习性。税法缺失成本是由于税收立法和税收执法过程中的漏洞、空白和缺陷而导致的税收流失和税收行为规则的修正发生的成本,它与税收行为规则健全和完善程度成反向变动关系。即税收行为规则健全和完善程度越高,发生的税法缺失成本越低,反之越高;

(4)税收社会成本的习性。税收社会成本是征纳双方以外的主体在税收行为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它与税收行为规则健全和完善程度成反向变动关系。即税收行为规则健全和完善程度越高,发生的税收社会成本越低,反之越高。

3. 政府税收成本的决策模型

根据以上对政府税收成本决策目标和税收成本的特性的分析,如果假设政府税收成本为GTC、税法制定成本为TLC、税收征管成本为TMC、税法缺失成本为LTC、税收社会成本为STC、税收行为规则健全和完善程度δ,那么GTC=G(δ)、TLC=L1(δ)、TMC=M(δ)、LTC=L2(δ)、STC=S(δ)。

政府税收成本决策模型为:

(1)决策目标函数:minGTC=TLC+TMC+LTC+STC

即minG(δ)=L1(δ)+M(δ)+L2 (δ)+ S(δ)

(2)约束条件: L1(δ)′>0 ; M(δ)′<0;L2 (δ)′<0; S(δ)′<0

因为只有TLC 和δ成正向变动,而TMC、LTC、STC和δ都成反向变动的,所以,设TLSC= TMC+LTC+STC,TLSC=T(δ),那么,T(t)=M(δ)+L2(δ)+ S(δ)。这样一来,政府税收成本决策模型变为:

(1)决策目标函数:minGTC=TLC+TLSC

即 min G(δ)=L1(δ)+T(δ)

(2)约束条件: L1(δ)′>0 ; T(δ)′<0;

根据以上分析,政府税收成本决策模型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α点是政府税收总成本最低点,所以,该点即为政府税收成本最优决策点。

四、本文的几点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政府税收成本是指在现存经济条件和体制下,政府实施税收分配全过程中,为了取得税收收入而付出的代价。从广义上讲,政府税收成本包括税法制定成本、税收征管成本、税法缺失成本和税收社会成本4个部分。

2. 政府税收成本构成中,只有税法制定成本和税收行为规则健全和完善程度成正向变动,而税收征管成本、税法缺失成本、税收社会成本均与税收行为规则健全和完善程度成反向变动。所以,政府进行税收成本决策时,不可能让这4项成本都最小化,只能找出税收成本总额的最小值点。

3. 本文的分析也说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税收行为规则不可能达到十全十美,原因在于环境的限制和政府税收成本决策的制约。

主要参考文献

[1] 于海峰. 中国现行税制运行成本分析[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53-57.

[2] 李九领. 当代中国税收理论与实践[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64-65.

作者:胡国强

税收成本论文 篇2:

浅谈我国税收成本和税收环境现状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事业的腾飞发展,税收凭借其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等特点在财政收入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税收在财政收入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税收成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税收成本是指征纳双方在征税和纳税过程中所付出的一切代价的总和,具体包括征税成本、纳税成本及课税负效应三个部分。狭义的税收成本仅包括征税成本。本文针对我国税收成本和税收环境进行了阐述和分析,进而分析了我国税收的基本现状。

【关键词】 税收成本 税收环境 现状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通过税收工具强制地、无偿地征参与国民收入和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取得财政收入的手段有多种多样,如税收、发行货币、发行国债、收费、罚没等等,而税收则由政府征收,取自于民、用之于民。税收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和固定性的形式特征。税收三性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本文针对我国税收成本和税收环境进行了阐述和分析,进而分析了我国税收的基本现状。

1.我国现行税制与税收政策的不合理与不完善

1.1现行税率过于复杂。我国目前采用的是差别税率而非单一税率,并较多地使用了累进税率,这将直接提高税制的复杂性。例如,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对不同的所得项目规定了三种不同的税率,即工薪所得适用9级超额累进税率,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其他的应税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采纳累进税率虽有利于实现税负公平,但却大大增加了计征税收的复杂性,从而会提高征税成本。不仅如此,累进税率还会产生高边际税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鼓励纳税人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金研究避税,从而增加了其纳税成本。

1.2税制设计上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大,对现行的税收征管条件考虑过少。1994年进行分税制改革以来,对税法的解释随意性较大,有的甚至超越税法条例而作为行政解释,如有的省改变增值税法定税率,制定增值税的预征率;有的将福利企业所享受的所得税减免扩大到乡镇企业;有的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采取征6%,发票开17%的办法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税法的严肃性和规范性,人为地造成了税法的多变性和复杂性,给税收征管带来了诸多不便和麻烦,增加了税收的征收成本。

1.3税收政策连续性不强,变化过于频繁,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费。例如,从2000年到2001年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国国家税务总局将部分行业的广告费用税前扣除标准先后修订了两次,即从当初的可以在税前据实扣除,到2000年出台的“2%”标准,再到2001年将家具建材商城、房地产开发、制药等企业据实扣除的标准提高到销售收入的8%3.税收政策变动如此频繁,不但加大了税务机关的征收难度,也使纳税人的纳税成本大幅提高。

2.税企关系如何改善

对于这一点的介绍,笔者通过本人实际课堂学习讲座,分析和阐述了税企关系如何变得融洽,通过以下几点进行介绍。

2.1源头根治税赋,推动体制创新,第一天的课程,由致通商学院院长李记有老师主讲。李老师以其特有的风度和幽默感,将原本枯燥难解、细碎繁复的税收法规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娓娓道来,很适合大家的理解。除此之外,李老师还将数十年税收筹划心得凝结为企业董事长亲自担任税收风险防控负责人的管理理念。这样一来,从企业经营管理体制上的制度性安排将税收风险防控提升到了其应有的位置,抓住了税收风险防控的源头,从而为根治企业涉税风险建立了良好制度性保障。第二天上午税务商学院副院长孙老师用翔实的案例、成功的结果进一步印证了李老师观点在实践中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2.2权威解读税法,和谐税企关系,以前,在许多人心目中,税务人员都是不近人情的,通过商学院第二天、第三天国家税务总局地方税司梁处长、企业所得税司杨处长的全方位讲述,我想这种观念一定会在商学院学员心中改观。他们作为具体税收法规的制定者,除了对相关业务知识的精通外,认真回答学员的问题,耐心讲解学员的疑惑,对纳税人所处的纳税环境有深刻的理解,并使学员们了解了近阶段主要税种税务机关的工作方向。通过上述交流,和企业有了近距离沟通,塑造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良好形象。

2.3交流互动热烈,氛围轻松活泼,通过会务组的精心安排,将各企业学员划分为不同小组,使大家在商学院这个大家庭中相互熟识,交流体会各自心得体会。由于是在企业之外的交流,大家能够在轻松探讨的环境中各自交流。

2.4全面提升素质,学习满意而归,我感到大家都能过从企业全局管理的角度来看待涉税风险防控。这个包括自己在内的各学院提出了提升综合素质的要求。

3.我国税收环境现状

3.1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及法律意识不强。纳税人缺乏自觉履行纳税义务的意识,甚至采用各种途径以偷逃税款,从而加大了税务机关的征收和查处成本。2002年,我国税务部门通过专项检查和对大要案的查处,查补偷逃税款共计350亿元。

3.2税务机关的税收成本观念淡薄。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与粗放型经营方式的影响,各级政府部门对税收成本的问题重视不够,往往只注重税收收入的完成情况,而忽略课税的费用支出。对税务机关的考核,主要侧重于业务指标,而往往将税收征收成本指标排除在外。税务机关从提高税收收入目标出发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加强征收,并制定严密的征管制度来从各方面控制纳税行为,这大大增加了征税成本,而且繁琐重叠的规定也给纳税人增加了困难进而提高了纳税成本。

3.3税务机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我国目前稽查管理制度还不完善,同时又缺乏必要的制约机制,税收舞弊行为时有发生,人情税、关系税屡禁不止,造成国家税收流失严重,提高了税收成本。

3.4税收工作外来干预大。一些地区和部门从局部利益出发随意越权减免税,妨碍税务机关依法征税,从而造成税收人为流失,增加了税收成本。据统计,2000年查出各地越权制定的涉税违规文件600多份,所涉及的违反税收制度金额超过19亿元。

3.5税务机关与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缺乏有力配合。为严密控管纳税人的经营情况,打击偷逃税行为,需要税务、工商、海关等职能部门之间通力配合、数据共享,尤其是上述机关所拥有的有关企业经营情况资料可以为税务监管提供极大便利,但目前税务部门与工商、银行、海关等相关职能部门仍然无法实现数据共享,各自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数据收集,使得税务机关的信息成本大大提高。

结语

有的人说现代税收重于古代,汉代十五税一,税率大概7%。现在月收入5000以内的个税,税率远高于这个,还有其他方面的税收,比如你买房子缴税,买菜缴税,买衣服缴税。汉代十五税一,那是实物税,咱们交的个税,那是货币税。货币税,中间还被商人割了一刀。如何才能合理的有效的控制好税收成本,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还将是很长一段时间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何敏.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D].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1.

[2]张月华.论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生态税收政策选择[D]. 2002,(02).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赵桂华

税收成本论文 篇3:

浅析我国税收成本现状及降低措施

摘要:税收成本问题是我国税收经济工作中容易被忽视的一个问题。在我国过去长期以来的税收工作中,一直实行下达税收计划的办法,我们较多的注重税收收入的增长与速度,注重税收经济调节作用的发挥,却忽视了在聚财和税收调节中税收成本支出,致使近些年来税收成本不断上升。税收成本是现代税收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但目前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部门对此认识都尚不一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理论上深入认识这一问题,将有助于税收征管效益的提高、税收调节作用的充分实现和我国税制的完善与规范。过高的税收成本不仅直接影响国家可用财力的大小,还对经济运行和税收执法等产生负面影响。通过分析我国税收成本现状,从影响税收成本的因素入手,对降低税收成本的途径及措施问题做一粗浅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税收成本;征管模式;税收法制;税收环境

1776年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就提出了著名的税收四大原则,即“平等、确实、便利和最少征收费”。斯密对于税收成本概念的主要贡献在于他完整地提出了“最小征收费用”的原则,即“一切赋税的征收,须设法使人民所付出的,尽可能等于国家所收入的”,并突破了税收成本仅限于有形费用如税务费用、纳税费用等的范围,涉及到课税经济效应的领域,这体现在他分析人民付出与国家收入不等的第二条原因中,即“它(指税收)可能妨碍了人民的勤劳,使人民对那些会给许多人提供生计和职业的事业裹足不前,并使本来可利用以举办上述事业的基金,由于要缴纳税款而缩减乃至于消灭。”斯密的这一重要思想对现代税收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税收工作中不仅要税收收入列为首位,同时还要考虑税收成本。

所谓税收成本,是一定时期内国家为筹集税收收入而加诸社会的全部费用和损失。税收成本按其影响范围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税收成本一般指征税成本;广义的税收成本除征税成本、纳税成本外还包括税收经济成本。征税成本是指税务部门在实施税收政策、组织税收收入、开展税务检查所投入的各项费用;纳税成本是指纳税人为履行纳税义务所付出的费用;税收经济成本是指在实施税收政策和征管措施过程中对经济产生的效用损失。

一、目前我国税收成本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税收成本随之增加亦属正常,特别是1994年税制改革后,两套税务机构的分设,无论从人员机构、办公场所,到交易工具、业务经费等都必须增加投入,不论其来源于中央财政或地方财政,总体上税收成本都是要增加的。由于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的税收征管水平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比较落后,税务人员具体业务能力及执法水平也较欠缺,跟不上征管改革的发展需要,税收征收管理中的效用不广,现代化程度不高。另外,各级税务机关在征管机制设计上,出发点往往是最大限度地组织税收收入,而不是力求以最小的税收成本业换取最大的收益,税务机关为了便于监控、避免税收流失制定了许多严密甚至苛刻的征管制度,这些都会给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带来很多不便,增加了税收成本。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发达国家的税收成本一般在1%至2%,低的如意大利为0.5%,美国为0.6%,日本为0.8%;高的如加大拿大为1.6%,法国为1.9%。我国由于长期对成本和效率问题缺少系统的认识,自然也就谈不上广泛运用,因此,税务部门一直没有进行专门的成本计算,税收总成本的高低,分税种成本的高低始终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可供考核和参考,据散见于各类报刊的资料显示,我国各地区税收成本有说5%至6%的,有说7%至8%的,各案调查有说达20%的,无一定论,而且差距悬殊,我国各地区税收征收成本大致与经济布局相吻合,东部及沿海地区较低,为4%至5%,如山东为4.3%,广东为4.7%,西部及欠发达地区较高,为10%左右,如内蒙古为9.6%,贵州为11%;中部地区大致为7%至8%,但北京较低为4.6%。

二、我国税收成本偏高的形成原因分析

我国税收成本之所以偏高是有诸多因素结合起来的。

(一)税收法制不健全

依法治税是依法治国基本方针在税收领域的具体体现,是现代税收事业的基础和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人治思想严重,法治观念淡薄,在税收上表现为无法可依或有法不依,加上税制不健全,法规漏洞多,偷逃税或越权减免税现象严重。1994年我国实行的新税制,多数以条例形式出现,法律地位不高,有许多问题还没有规定或规定不清,税目、税率过于复杂,税收政策变化频繁,在税收征纳过程中易产生分歧,具体操作很复杂,增加了税收征管难度,使税收成本加大。从现行税制的税种设置来看,现行增值税、土地增值税及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款的计算和申报缴纳制度都较为繁琐,不利于纳税人简单明了的缴纳税款,提升税收成本。特别是目前我国设置国、地税两套税务机构执行税务管理,从某种程度上讲,确保了中央与地方的税收收入,但这种重复管理、征收、检查和复杂的税收制度,都无疑加大了征税成本和纳税成本。

(二)税收环境方面的原因

从经济环境看,在走向市场经济之初的现实经济运行中,滋生了大量的“地下经济”,由于信息不灵、政策的贯彻难度大,给税源的监控带来很大困难,税务机关要把潜在的税源变成收入就必然要加大税务要素的投入,增大了征税成本.从社会环境看,1994年的税制改革,使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责权利关系逐渐明确,相应地由财政利益分配引发的政令不通现象日益严重,表现在一些地方过多考虑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强行收费,弱化收税,甚至越权减免税,造成国家税收流失,弄虚作假,虚报浮夸,追求所谓政绩而不顾税法的严肃性,严重妨碍税收执法.从文化环境看,由于尚有很多纳税人法制观念和纳税意识很差,税收法规的执行不仅得不到纳税人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反而有人千方百计地逃避纳税义务,有的甚至抗拒、敌视税务执法行为,这必然会为税务机关依法治税带来难度,为了维护税法尊严,税务机关必须加大税务要素的投入,结果导致征税成本的增加。虽然新税收征管法中规定了税务机关同其他政府管理机关实行信息共享。但各职能部门的配合不够,税务部门与工商、公检法、银行的有关数据达不到共享,有关信息目前不能实行联网,一些政府管理机关为了部门利益会导致国家整体税收政策落实遇到阻力,使税务机关为全面掌握纳税人情况,加强监督而加大税收成本支出。

(三)税务人员素质方面的原因

税收征管和正常纳税秩序的维护,要依靠广大税务人员。税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执法水平和执法效果。目前,我国税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是很高,受教育程度低,专业人员少,据有关资料显示:国税系统税务人员研究生学历以上仅占0.08%,大学文化程度占4%,大中专的占57%,高中以下的占38%。尽管各级税务机关均已配备了一定数量的现代化办公设备,但由于目前缺乏既精通税收业务又掌握现代化科技的税务人才,计算机的应用仅限于征管方面业务的操作,但是在此基础上的稽查选案的计算机处理仍缺乏充分、完整和有效的数据依据,大量的工作仍需要人工来完成。随着国家有关法律的完善,一些规范税务机关的如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和实行,税收工作中不但要求重实体,更要加强程序的规范,因此税收工作需要一批高素质,懂税收、会计、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因此税务机关需要加强培训力度、并且引进高素质的人才。而这都会加大税收成本支出。

(四)纳税人纳税意识方面的原因

虽然经过多年税收宣传,全社会整体纳税意识有所提高,但在市场化进程中,许多新办企业、新兴业户对税收的本质功能仍缺乏应有认识。农村地区、零星税源分散隐蔽很多私营业主、个体业户账证不全,迟迟不办理登记。使税务机关无法实行税务监控.还有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对税务系统采用的IC卡、数据采集器等电子申报手段不能适应.落后的办税能力与高科技电子申报的反差很大、制约了税收征管改革的进程。纳税人素质参差不齐、影响了整体纳税质量,干扰了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平竞争秩序,是制约税收征管效率的主要因素。

(五)其他方面的原因

因征税而导致私人经济利益损失大于因征税增加的社会经济利益,就会发生税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额外损失;如果税收对市场经济运行产生了不良影响,干扰了私人的生产和消费决策,即发生了税收在经济运行机制方面的额外损失。

三、降低税收成本的途径及措施

(一)树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责任意识

要降低税收成本,必须首先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成本观念并非是企业的专利,税务机关也要强化成本观念,那种不计投入,不问产出,只求完成任务的观念是与市场经济的效率要求背道而驰的。长期以来,税收征管工作被视为纯粹政府行为,税务部门为完成税收计划,保证应收尽收,不惜一切代价增加人员、增设机构,造成税收成本过高。因此,必须在思想上彻底摒弃过去的“无本治税”的旧观念,增强税收成本意识,把税收成本观念贯彻到税制改革、征管机构改革和税收日常管理之中,科学地进行税收成本的预测、决策、计划和考核,变税收粗放型管理为集约型管理,变人海战术为现代化管理,变进一步明确税务经费的支出去向和结构,促进税收机关采用更科学、更有效的手段,充分挖掘税务部门人、财、物的潜力,使税收工作达到最优化。作为税收事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应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树立税收成本观念,既注重税收事业发展,又考虑税收成本的优化和节约。

(二)建立科学、现代化的征管模式,努力提高征收效率

首先,税制设计要考虑税收成本。世界各国税制改革的成功经验表明,税制结构和程序的过分繁杂,会加大税收成本,使税收征管弱化,薄弱的税收征管反过来又损害了所期望的税制结构的有效性。如在划分中央和地方税收时应尽可能减少交叉,避免两套机构的摩擦损失效率;应尽可能共用税基,节约征管稽查费用;另外税种、税目、税率的设计应尽量简洁。

其次,要建立科学、高效的征管模式。2003年,我国税务总局明确提出要深化税收征管改革,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的税收征管模式,较原有模式更突出了“强化管理”的要求,强调进一步优化和重组税收业务,科学设计业务流程,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建立完善的、操作性强的岗责体系,最终达到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在改革的过程中,税收成本提高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随着征管改革的逐步完善,在提高征收效率的同时税收成本必然不断下降。

最后,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就是要建立科学、现代化的征管模式,适应现实征管环境,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征管手段,统一开发征管软件,统一规范征管业务流程,使办税程序公开、简化,大力推广电子申报、邮寄申报、代理申报等多种电子申报方式和方便、快捷的税款缴纳方式;建立联系密切的网络,与工商、银行、企业等单位联网,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数据共享,有效进行现代化的严密税源监控、征管;加强税务稽查,加大惩罚力度,增加纳税人违反税法行为的风险成本,促进全民遵守税法。

(三)调整优化结构设置,全面提高税务人员素质

首先,税务机构设置必须打破行政区划的框框,其机构和人员密度应视税源而定,撤并部分收入规模小的税务所,全面推广实行多元化申报纳税以降低税收成本,从根本上控制机构膨胀、人员增长过快等问题。其次,调整税务人员分布,职能分工应上粗下细,这样既能强化管理、堵漏增收,又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第三是要尽可能地扩大管理幅度,减少管理层次。最后,合理设置各级税务稽查机构,充分发挥稽查职能,防止稽查机构的重设和虚设。此外,税务机关要切实更新工作理念,改变传统的管理办法,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有力支持,密切与公、检、法及工商、财政、银行、海关、质检、电信等各有关部门的配合和信息沟通,实现信息共享,从而降低税收成本,为纳税人提供更为优质高效的纳税服务。

人力的节省是最大的节省,人力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要降低税收成本,必须建立一支素质高、业务精、敢打硬仗、高效廉洁的税收队伍。针对一部分税务干部还不能适应工作需要的情况,应该大力举措致力于提高税务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从培训现有人员和引进人才两方面入手,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进一步加强干部政治业务培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和执法水平,拓宽知识面,掌握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政策水平,努力实现一支思想成熟、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文明高效的税务干部队伍,使税务行政管理人员更适应现代化的税收征管条件。

(四)加强税收法制建设,改善税收环境

加强法制建设主要是解决税收法制和税收执法存在的问题。在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公民自觉纳税意识不强,良好的治税环境尚未真正形成的情况下,税务机关应该依法治税,依率计征,严格执法。首先要制定科学进步的税收法律制度,提高税法的级次,增强税法的刚性与震慑力,降低税收机会成本;其次要建立完善的协税护税网络,走税收工作社会化路子,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力量,积极营造机关部门配合的环境,加大税法宣传力度,增强全体公民的税收法制意识;其三坚决治理地方领导对税务执法的干预;最后要完善税收司法制度,健全税务司法保障体系,组建税务警察队和设立专门法庭,严厉打击涉税犯罪,提高税务行政执法效率的执法质量。

结论

税收成本牵涉到税收工作的方方面面,降低税收成本必须综合考虑,除了树立成本意识、建立科学的征管模式、调整优化结构设置,提高税务人员素质以及加强税收法制建设和改善税收环境方面对税收成本影响较大外,税务经费的管理、税务代理等中介机构的推行和信用体系的建设等问题也制约着税收成本的高低。只有全面治理,才能从根本上寻求出降低税收成本的途径,提高整个税收经济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童大龙.关于税收成本的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00,(1).

[2]贾志勇.税务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年.

[3]赫占良.对降低税收征收成本的几点思考[EB/ol]南方网,2003-07-31.

[4]中国经济周刊.降低税收成本从何入手[EB/ol]中国税务网,2004-05-25.

[5]湖南日报.努力创造良好税收环境[EB/ol]新浪网,2004-07-13.

[6]罗曹立.浅议税收成本过高的原因及降低措施[J],财经论坛,2001,(1).

[7]于波.局长谈税法[EB/ol]山东省地方税务局网.

作者:虞晓敏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学文言文论文下一篇:德育课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