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交互式教学理念论文

2022-04-14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英语交互式教学理念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全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引导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地方高校一直紧随政策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尝试,由于种种条件所限,改革成效不显著。

大学英语交互式教学理念论文 篇1:

地方高校“卓越计划”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析

摘要:本文以盐城工学院“卓越计划”试点班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为例,分别从教学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模式变革、评价体系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探讨地方高校“卓越计划”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之路。

关键词:地方高校;卓越计划;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大计划,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具有四大战略重点,其战略重点之一就是更加重视培养国际化的工程人才。《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指出,落实好卓越计划的关键就是变革教学内容和重新构建相关课程体系。作为一门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的课程,大学英语也是“卓越计划”开展实施过程中的主干基础课程。具有行业背景的“211工程”高校、“985工程”高校以及地方高校等三组高校参加了首批“卓越计划”的试点,每组高校也都有各自的工科生培养目标和发展战略。为了与新的工科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内在的统一与一致,就需要大学英语课程在教学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模式变革、评价体系完善、教师综合素质提高等方面作出相应改革。“卓越计划”试点项目始于2010年,几年来,许多高校加大投入,不惜人力、物力、财力致力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但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科学、完整的、适合“卓越计划”试点班的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因此,“卓越计划”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成为了众多高校一个不可回避、任重道远的课题。

作为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试点高校之一的盐城工学院,是苏北一所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与具有行业背景的“211工程”高校、“985工程”高校相比,在生源整理质量、工科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学生就业等多方面有不小的差距。而且,“卓越计划”试点班的学生与英语专业的学生、以及普本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也不相同,需要根据其本身的特点,通过有针对性的方法措施,实行因材施教。因此,从改革课程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评价体系、师资队伍等方面入手,探索出一条适合地方高校“卓越计划”试点的大学英语教改之路显得尤为迫切。

一、重新定位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目标

作为高校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卓越计划”背景下,要求地方高校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对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进行重新定位,这是“卓越计划”试点班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是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定的根本依据,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还要考虑学校对学生外语能力水平的特别要求。地方高校必须首先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人才的需求以及外语学习的内在规律,才能重新定位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与“211工程”高校、“985工程”高校相比,地方高校的生源质量及整体水平较低,同时在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就业方向等方面差距也不小。因此地方高校的大学英语课程定位也应偏重于实践实用的方面。地方高校“卓越计划”试点班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应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一般要求为主,也就是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英语听说水平的提高。其总的目标就是通过四年不间断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一方面,增强学生对外国语言知识的了解,开拓知识视野范畴,更加有助于自己的专业学习;另一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综合文化素养,从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际需求。

地方高校“卓越计划”试点班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其目的旨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所以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必须安排相当比例的实践学时。大学英语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工程师教育的实践性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所以地方高校“卓越计划”试点班与非试点班的不同不仅在于学分设置、课时安排、评价体系等操作层面,而且更重要体现在教师的综合素质、教育教学观念以及对工程国际化理念的理解等深层次上。当然,由于不同的地方高校的认识和定位有差异,因此基于“卓越计划”试点班的大学英语课程的目标定位与体系构成也不一定完全相同,不同地方高校,或者同一个高校的不同试点专业都可以有自己的特色。本校现有机制、材料、电气、土木等四个试点专业,其人才培养方案中都规定了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国际视野的、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性人才。在此基础上,修订的“卓越计划”班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既着眼于国际视野下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又为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及性格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构建模块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是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中固有的两大模块,二者之间关系紧密。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专业教育是通识教育的拓展和延伸。通过构建模块化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能够确保学生在大学连续四年学习英语,彰显了“以人为本、学以致用”这一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学生将来就业打下良好基础。本校“卓越计划”试点班的大学英语教学在大一年级通识教育模块,课程体系包含大学英语读写译、视听说、实践训练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学习能力,夯实英语语言基本功。

从大二年级开始(学生通过CET-4统考后),将学生的英语课程分为四大选修模块,即语言拓展模块、语言应用模块、语言文化模块以及专业英语模块。语言拓展模块根据学生的发展方向及考级考证需求,开设大学英语六级、研究生入学英语、英语口语等课程;语言应用模块着眼于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应用能力,主要开设英语视听说、英语演讲、英语报刊选读、英语应用文写作、英语学术写作、英语口译、英汉互译等课程;语言文化模块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学、文化素养,主要开设英语国家概况、跨文化交际、西方文化概论、英美文学选读、英语诗歌鉴赏、希腊罗马神话等课程;专业英语模块着眼于培养学生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英语能力,主要开设科技英语、工程英语、外贸英语等课程,其中有些课程的教学可以由专业院系教师来承担。这种模块化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完全契合教学目标,不仅能满足学生英语学习个性化需求、专业需求等多元需求,而且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英语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培养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此外,教材的合理正确选择是确保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取得成效的前提。因此,依据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及课程体系模块化要求,本校精心选择了“卓越计划”试点班的英语教材,通识模块使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视野大学英语》系列教材以及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第三版)》系列教材,全部为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在选修教育模块,根据学生特点,教师自编了《研究生入学英语辅导教程》、《大学英语六级教程》和《大学英语口语教程》等教材,分别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

三、变革交互式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具有多样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它使教育理念和教学理论变得具体化,使教学实践活动变得概括和系统。《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要改进传统的以老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就必须充分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使得英语的教与学某种程度上不受时空的局限,体现英语学习的个性化和自主化趋势。在这一主要教学模式的指导下,我校的“卓越计划”试点班实行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交互式教学新模式,即“教-学-练-考-评”环环相扣,体现了传统课堂与网络课堂的交互融合的特点。它实现教学内容与考核内容相结合,课堂巩固与网络操练相结合,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交互式教学模式通过课堂讲授、自主学习、实践操练、多元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此模式每周安排6课时,包含2课时综合课、2课时实践课、2课时自主学习。综合课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着重培养学生读写译的基本语言能力,教师融读写译的教学策略于每个单元的课文学习中,整个教学过程体现“教-学-练-考-评”相结合;实践课的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听和说的语言能力,学生在某个选定的话题或设定的情境下,通过辅助的听力或视频材料,能够利用听说的技巧策略,以小组形式完成复述、讨论、交流等活动,经过同一主题的多次强化练习,锻炼口语表达及交际能力;自主学习通过学生自我管理与自我监控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及综合能力。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不受时空的限制,依据课程要求的教学计划和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程来自主选择学习材料,制定个性化的能满足自我需求的学习计划;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不再将考试结果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依据,通过获取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反馈信息,重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进行评价,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四、完善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

科学、全面、准确、客观的大学英语评价体系对于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至关重要。传统的大学英语评价体系以考试为唯一手段,以学生的考试成绩评判学生能力的高低,即对学生进行所谓的终结性评价。这种评价方式虽然有其优点,但弊端也不容忽视。其评价目标、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单一,过分强调考试结果和成绩,而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不到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与态度、语言思维活动、合作交流、价值观等方面的测评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卓越计划”背景下,地方高校要想培养杰出的工程师人才,就必须完善大学英语课程多元评价体系,将传统的注重知识掌握的评价系统变革为注重学生素质提高、适应社会发展的评价体系。本校“卓越计划”试点班使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体系,采取多种形式、在多种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景下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评价。

多元评价体系中包含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考核、单元测验、课堂参与考核、期末考试等多个方面,学生的学期总评成绩由形成性评价(即自主学习、单元测验、课堂参与)占60%,终结性评价(即期末考试)占40%构成。自主学习考核是考评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课堂及课后练习等。为保证学生顺利达成学习效果,老师通过实时公布学生的学习进度及网上自测的成绩,来督促学生按时完成设定的学习目标。单元测验主要是检验学生某一阶段(每学期7个单元左右)的学习成果,关注其学习过程,从而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课堂参与考核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考评课堂出勤率、小组讨论发言、主动回答问题、作业按时完成等情况。期末考试是总结与检测学生一学期的学习情况的必要环节。此外,评价方式也是主观的、开放的、灵活的,教师可以采取除标准化英语测试以外的观察法、访谈/座谈法、建立学生档案法、测试法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考评。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大学英语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是确保“卓越计划”试点班英语教学质量得以提高的关键。要培养一流的卓越工程师,首先要求教师,尤其是大学英语教师掌握先进的国际教育理念和具有宽广的知识范畴。其次,需要一批复合型的英语教师,要求他们既具有英语专业学科知识与能力,又掌握涉及到试点专业的相关知识。同时,还要求大学英语教师根据“卓越计划”试点班培养方案,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然而,相对于理工科而言,大学英语教师队伍职称、学历偏低,女教师比例高,平时课务繁重,队伍结构和稳定性差,工学矛盾、教学科研矛盾突出。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地方高校如何加强“卓越计划”试点班的大学英语师资队伍建设,显然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本校从“卓越计划”试点班成功获批后就开始整合师资,挑选了一批职称学历较高、教学经验相对丰富、专业素质较高、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组成卓越试点班教学团队。团队成员通过集中培训,学习了解国家、学校关于“卓越计划”的相关文件后,不但亲自编制了试点专业的英语教学大纲,还积极参与商讨各院系试点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过程中,为形成良好的知识互补和教研互补的教学氛围,英语教师与试点专业教师一起定期开展学习讨论、集体备课、教研活动等,加强彼此的协作、交流与沟通,极大促进了教师综合素养的提升和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六、结语

“卓越计划”是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要举措,其核心就是要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卓越工程师。外语教育,尤其是大学英语教学,是其培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为进一步突出大学英语教学在工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地方高校必须深刻把握“卓越计划”的内涵要求,进一步明确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努力构建新的模块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变革交互式的教学模式,完善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提高大学英语教师队伍整体素养,不断进行改革探索,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卓越计划”的顺利实施和目标实现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Cook,V.The goal of ELF:Reproducing native speakers or promoting multi-competence among second language users?[J].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Language Teaching,2007(Springer):237-248.

[2]Lidz,C.Dynamic assessment (Learning potential testing,testing the limits)[A].In R.Fernndez-Ballesteros(ed.).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蔡基刚.关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重新定位的思考[J].外语教学与究,2010,42(4):306-308.

[4]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高教厅(2007)3号.

[5]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计划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Z].教高[2011]1号.

[6]乔小六.“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构想J].山东外语教学,2012,(3):69-74.

[7]束定芳.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我们教什么,怎么教?[J].外语界.2010,(6):26-32.

[8]束定芳.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和定位——德国高校英语授课学位课程及其启示[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43(1):137-144.

作者:吴斌

大学英语交互式教学理念论文 篇2:

构建地方应用型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体系

【摘要】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全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引导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地方高校一直紧随政策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尝试,由于种种条件所限,改革成效不显著。新时期地方高校应立足于《教学要求》,针对“个性化”理念,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出发点,把握培养“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内涵,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学英语教育教学体系。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三明学院 地方应用型高校

【基金项目】2013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B13246S)

前言

自恢复高考之后,大学英语的教学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的改革历程,这种大约10年一个轮次的教学改革表明了国家教育部对不同时期大学英语教学方向的不同要求。2004年2月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以下称为《教学要求》),要求各高校以此为依据进行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改革的试点,目前,全国已有180家高校基本实现了本校大学英语网络课外自主学习体系。2010年教育部要求高等教育“由重视发展规模,转向在规模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质量”。因而又一大批非国家试点的院校也加入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行列,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的普及教育阶段。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的不断深入,由于地域差异、城乡差异、学生生源水平参差不齐等原因造成的影响,地方性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教育改革有着与国家试点高校不一致的效果,反映在自主性学习能动性强弱和四、六级通过率等方面的欠缺,同时,在课程定位、教学体系、课程设置等方面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所以,地方高校与试点高校的教改情况不能“一刀切”,必须“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人制宜”,不同层次的高校应该有不同的大学英语培养定位。作为地方高校的非试点高校在遵从国家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大方针之后,应重新定位地方性大学的应用型英语教育方向,发展地方特色的大学英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一、 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现状

经过新一轮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发展历程,如今全国各高校大学英语教学都按照教育部新《教学要求》对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的规定做相应的整改,以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为目的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其基本现状如下:

1.招生规模历史性的飞跃,积极采用多媒体和网络辅导教学。从1999年开始,高校在校省总人数超过2300万。地方高校的学生数也得到历史性的飞跃,以三明学院为例,2014年的在校大学生达到13000人,全校除了英语专业学习的学生外,有万人以上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培养适合国家、社会需要人才的任务任重道远。鉴于此,新的《教学要求》要求各高校进行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改革的试点。目前全国已有180家高校基本实现了本校大学英语网络课外自主学习体系。我院在2003年以来一直致力于教学改革,2005年建成面向本校学生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MAT,CIA),使用出版社提供的多媒体课件或是由全体大学英语教师集体备课,准备具体到每个课时的课件;目前建有大学英语专用语音室6间,学院正装备一定数量的网络计算机教室供学生自主性学习之用。

2.加强英语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1)根据《教学要求》,三明学院的大学英语多年来采用分级、分层次教学,取得了卓越的成效。2010年三明学院分层次教学课题小组就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的学习情况作跟踪调查(我系郑副教授执笔),结果证实,将学生按照入学成绩分班,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这种教学方式值得进一步的推广。(2)课程设置上,根据新的《教学要求》中提出的“各校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我院大学英语逐步减少基础阶段必修课的学分:大幅度缩减课时,从16个学分减低到目前的8个学分;重视对学生听、说、读、写、译全面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的网络自主性学习。

3.构建新的教学模式,由传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个性化的自主性学习。根据《教学要求》中提倡的网络自主性学习内容,大力推进以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基于网络和多媒体平台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改变原来以教师“满堂灌”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实行“教师课堂讲授教学+采用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平台教学”模式,这样既保证了教师课堂角色不可替代的作用,也能避免学生数量增长规模带来的大班教学的弊端,将被动接受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增强学生学习能动性。我院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形式得到了普及,所有班级都采用了“教师讲授+学生充分借助网络教学平台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4.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评估方式,全面衡量学生发展。弱化四、六级考试成绩在学生终结性评估中的比重,仍将标准考试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目标,却不直接与学生的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挂钩;将学生的课堂表现、平时作业、网络自主学习表现情况等形成性过程纳入学生学习考核综合评估中。新的《教学要求》指出: “形成性评估是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估,…”正确处理国家大学英语统考成绩与学生终结性评估的关系;学生课堂表现与平时测试、网上自主学习表现、期末考试在形成性评估中的比重和作用。

二、 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

我们也注意到,我国各地区、各大学的教师水平和生源状况存在差别,国家和地方对不同类型的高校投入不一样,导致学生的学习条件不尽相同。大学英语是高校教学最大的规模、大学生最重视的基础课程之一,但也是大学生最失望的课程之一,产生让学生不满意的结果,问题主要体现于:

1.与中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衔接不畅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中学教育注重应试分数高低,侧重的是语言点知识灌输和读写的能力培养;评估方式只有终结性的成绩,谁的分数高就好。这种被动学习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到了大学忽然变成了“自主学习式”,要求学生学习重点转向综合能力的培养,而且还是网络上的电子学习形式;教学内容上涉及更多英美文化、文学、生活、职场、等方面的素养介绍,以及为今后能够利用英语在学习、工作、生活上进行交流的教学目的。没有教师在后面不停地鞭策、督促和驱赶,其后果造成学生入学后学习方法不适应,学习积极性低、学习效率低下,造成中国英语教学是一壶“煮不开的温吞水”。

2.片面追求应试教育而忽略能力培养

对于大部分211工程和985院校和地方重点高校来说,国家和地方都加大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投入,其规模前所未有。使得他们的英语教育在短时间内有了很大的变化,例如湖南农业大学,他们在书记亲自严管,千万元投入跟进后,两三年内四级通过率从改革前的20%多提高到60%多。在经济欠发达的地方高校比如我们三明学院,要比肩重点高校的四、六级通过率是很难做到的。我们对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视程度不亚于其他高等院校,但是校园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有待完善提高,多媒体交互式学习环境的建设,校舍语音实验室的建筑面积等硬件教学资源的投入等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成绩表现。

3.原有教学观念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跟上网络信息时代的脚步,网络平台自主性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职能已经转向学习的参与者、指导者和监督者,教学观念不改进难以适应新形势;招生规模的扩大,百人以上的大班授课和平均每人16-20的周课时,繁重的教学任务使得教学水平提升缓慢;学生英语水平提高使得高校教师教学信心不足,无法进行教师培训和进修问题;一部分教师因循守旧,就不愿接受改变。根据新的《教学要求》,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确定为“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的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教师是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

三、 构建地方特色的应用型高校大学英语模式

鉴于以上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现状、出现的问题,我们这一批本世纪初由教育部批准的,具有多年办学经验的高等专科学校而升格成的本科院校要想在高教生态中找到发展空间,一定要认准培养定位,扎根地方,培养为地方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的应用型高校人才,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应用型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3.1 地方应用型高校大学英语特色教育模式设想

1. 首先,在课程设置方面体现各个地方高校“自主性”、“个性化”的精神。以基础课程+选修课程相结合,实行分类教学,培养ESP人才,合理设置课程,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不同方面、不同侧重点的英语综合水平能力,分门别类地进行大学英语教学。三明学院设置了第四学期让学生选修技术应用能力的专门英语,参加培训式学习,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欠缺的英语能力(也可以多选),综合提高英语素质,培养适应社会新型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2.教学模式方面,通过教育部对由省、区政府共建的地方高校的政策倾斜,积极有效地支持现代教育技术资源的建设,优化教学载体,使地方高校的教学能够做到新的《教学要求》指出的教学重心由教师“满堂灌”转向学生能基于网络自主学习,努力缩小教学硬件和软件上的差距带来的影响。

3.增设与院系合作的专业英语教育,形成实用型的大学英语教学。结合地方旅游、商务、经济、革命老区等特色产业,设置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英语教育教学。如基于三明地方的泰宁金湖景区、建宁金饶山景区等,革命老区清流、宁化等,以及地方商务谈判、商务往来函件等,三明地方特色小吃节、三明林博会等交际场合所需的专业专门英语人才的培养与培训。并直接与学生就业挂钩,解决地方特殊人才的需求。

3.2 地方高校建设大学英语特色教育模式的调整策略

各高校合理组织,整合资源,在新的《教学要求》指导下,有理有据地实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主要的调整策略体现在以下几点:

1.在新的《教学要求》指导下,组织地方高校人才,制订适应自身要求、体现自身特色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编写大学英语系列教材。如果盲目追随全国重点高校的大学英语教材,只会由于难度太大而消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2.需要加大对教学条件的投入。不论是让学生完成基于网络平台的自主性学习,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分门别类的基础阶段英语教育活动,还是开设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教程,针对实用性学习的专业教程,都需要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的支持,如增加语音实验室,开放学生自主学习网络多媒体教室等。

3.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大学英语教师队伍的建设。自1999年以来,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造成大学英语师资严重短缺,就地方性高校而言,问题更加严重。如今,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需要教师们跟上时代脚步,接受多媒体网络技术的知识和技能的继续教育;进行专业英语教学更要求教师受到专业的培训,“教师要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勺水”;鼓励教师继续攻读非英语专业的双硕士和博士学位。

四、结果

造成地方性本科大学的大学英语教育与老本科大学差强人意的教学成果有很多因素,其中的关键点就是教学方向和教学目标的偏差和含糊。与其在夹缝中求生存,不如另辟奚径,办成适合地方建设、服务区域的新型大学英语教育教学。那么,在新的《教学要求》指导下,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就不是培养一般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而是培养专业学习和工作所需要的学术英语能力和专门用途的英语能力,构建地方应用型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体系。

在此基础上,我校应用型大学英语改革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首先,全国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连续几年的林博会、旅游节、展示会都由我院派驻的同学从事专业翻译工作;我院培养的学生在全国大学英语作文竞赛活动名列前茅…。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走在了同等本科的前列,附近地区莆田学院、龙岩学院的老师们纷纷过来交流取经。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引导者刘校长也获得了全国优秀的称号,我院构建的新型大学英语应用方向改革是一条正确而行之有效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后大学英语教改依据和对策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0,5:3-12

[2]周济,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总结“十五”教育工作,推进“十五”教育发展,[OL]http://www. Moe.edu.cn/edoas/website18/info18018.htm.2006.1.6

[3]王守仁,全面、准确贯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改革论a坛,2010,3:4-7

作者简介:

张金红(1974-)福建宁化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教育。

作者:张金红

大学英语交互式教学理念论文 篇3:

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改革研究和实践

[摘要]结合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本文提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和先进理念:即以课程体系改革为突破口,实现以课程板块化为创新的课程设置,以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优化课程结构,实施分级教学,实现教与学的个性化,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优势,通过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实验,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关键词]英语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板块化 多媒体网络教学 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教育部2004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是指导我们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教育部围绕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我国大学生在毕业时达到能基本听懂英文广播、能进行简单英语交流和具有一定程度写作与翻译能力为总的目标,提出了改革大学英语教学的总体新思路:第一,修改了《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版)》,制定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将原来以阅读理解为主的教学目的转变到以听说为主,全面提高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第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师、课本、粉笔、黑板与学生,以教师教为主体、学生为被动的接受者的模式改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计算机(网络)、教学软件、课堂综合运用的个性化、主动式、互动式的学习模式上来;第三,改革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及大学英语教学评价系统。从原来的以评价语法、阅读、理解为主转变到以评价学生的听说能力及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上来,从原来单一测评教学结果逐步转向教学全过程整体监控和评价上来。这三个方面的改革都是围绕着一个总体目标,即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使我国的大学生在大学毕业时能达到能基本听懂英文广播、能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和具备一定程度的写作与翻译能力。

《课程要求》提出分类指导原则,提倡大力推广和应用信息技术、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在加强听说能力提高的同时,也要重视阅读理解能力、翻译技巧和基本写作能力的培养。《课程要求》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促进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提出:教学模式改革应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应体现英语教学的实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相融合的原则:在技术上应是可操练、可实现和易操作;应能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主要向以课堂教学与在校园网上运行的英语教学软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为方向发展。

二、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改革

教育部《课程要求》提出,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听说能力的要求,并给予足够的学时和学分;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推进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英语教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课程设置一般情况下还停留在只开设必修课的状况,大部分学校的英语课程都开设2年的必修课,即4个学期的精读课和听说课。实践证明,这种课程设置不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发展。为了贯彻执行教育部新颁布的《课程要求》提出的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个性化,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既要照顾起点较低的学生,又要给基础较好的学生有发展的空间的精神,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必须进行调整和改革,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分类别设置课程是大学英语改革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课程体系改革为突破口,确定大学英语教学新坐标,对大学英语课程进行重新设计。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大外部参照教学改革指导性文件《课程要求》确定了我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构建了新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调整了课程设置,分为不同模块进行教学改革,把必修课与选修课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与课后自主学习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和语言学习中心授课。大外部在教学上实现以课程板块化为创新的课程设置,优化课程结构,采用“平台+模块”的课程设计。以基础课为平台,设计了课程的五大模块,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以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大学英语课程重点开发以下五大板块:第一模块为必修课(1-4级教学,语言知识与技能类),目的是为学生打好语言基础,培养语言应用能力。第二模块为指定选修课程(语言应用类),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第三模块为任选修课 (语言应用与欣赏类),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不断掌握英汉语言的发展规律和差异,提高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第四模块为任选、限修课(四级后语言文化类课程),目的是给基础较好的學生提供较好发展的空间,使他们有机会学习到跨文化交际的内容,提高文化素质,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模块为第二课堂与自主学习,学生可以利用英语在线学习系统,新理念网络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源、本部教师研制开发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和学校校园网有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学习,为学生开辟自主学习的空间。根据人才培养的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对完成四级课程并通过了四、六级的学生开设英语高级技能必选课、任选课和限选课:高级阅读(5、6级)、中、高级口语、英汉互译、实用英语写作、科技英语翻译、英语演讲、影视英语、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和跨文化交际等选修课程,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实用英语技能,又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计划在未来几年,增设选修课的门类,如开设旅游英语、外事口译、法律英语、商务英语、外贸英语会话、外贸英语实务、外贸英语函电、广告英语、大学英语视听说、语音学、词汇学、英文报刊选读等实用型、网络型课程,使学生由原来的一师一课变为多师多课型,教师按照个人专长和研究方向选课、授课。同时,大外部面向全校不同级别的学生开设了英语通修课。

三、构建全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各级别所开设的选修课程经研究确定后,参照《课程要求》提出的“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系统的、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导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的建议,结合我校实际,制定科学的、系统的、个性化的分级教学1-4级课程教学大纲、高级阅读(5、6级)教学大纲、大学英语课程考试大纲,并编制了各级别新开设的选修课和限选课程的教学大纲以及全校通修课教学大纲,用以指导我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目标由原来以阅读为主转变到现在的以听说为主,改革传统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建立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

新的课程设置体系充分体现了个性化,考虑到不同起点的学生即既要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又要培养他们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还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的专业发展需要。2005级学生入学后,实行三种教学改革的尝试,一是实行课程体系的改革,为不同程度的学生开设个性化的课程,即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相结合,加强听说课教学,实行“2+2”的教学模式的实验。二是分级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班讲授不同的内容,实行分层次动态管理。三是多媒体网络试点班的运行,探讨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大学英语立体化、交互式教学模式。

1.实行课程体系的改革

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深化课程体系的改革。因此,我校对2005级英语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整,以基础课为平台,开设了多种选修课和通修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对于通过国家四级英语考试的学生开设一门必修阅读课和三门选修课(学生任选其中一门学习),没有通过四级考试的学生进行常规课程的学习。我校首次进行了必修课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改革的尝试,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及语音实验室教学的优势,实行“2+2”教学模式的实验(即2节课在多媒体教室授课,2节在语音试验室授课),加强听说课教学,使学生的听说能力有了明显地提高,教学模式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是“3+1”,即每周3节读写译载普通教师授课,1节听说课在语音室上(实行单双周授课2节的形式)。在2004年9月,我校2003级英语教学实行了“2+2”的教学模式的尝试,即第4学期进行了改革课程体系的课堂实验。安排每周2节听说课在语音室或语言学习中心授课,2节读写译课在普通教室授课节,同时,实行了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尝试,我校2003级学生在2005年1月份的国家四级统考中一次及格率达到我校历史新高,学生的各单项成绩比2002级平均分普遍提高,尤其是听力提高幅度在所有单项平均分中是最显著的。同时,我们及时总结了教学各个环节中急需改进之处,对2005年9月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程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基础,有利于探讨和制定分级教学制度及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动态管理模式的研究,有利于用实践结果检验理论,更有利于将理论应用于教学和教改实践,指导实践。

依据《课程要求》提出的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听说能力和给予足够的学时和学分的要求,我校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又进行了新一轮调整。2005年9月,我校新生42个普本英语班将实行新的“2+2”的教学模式,即每周2节听说课在语音室或语言学习中心授课,2节读写译课在多媒体教室授课。经过2年的教学实践,学生的听说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2007年,学生英语四级一次性通过率为62%。这是我校全面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现代化,利用先进教学手段和教学设备的新的开端,翻开了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历史新的一页。

2.实施分级教学

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立体化、网络化、个性化英语学习的实际需要。我们实施了分级教学的试点,其目的在于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充分实现个性化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充分发挥潜力、得到相应的培养和提高,得到最适合的教学内容、方法、进度、手段,从而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我们首先设定了学生分级的标准,对不同起点的学生设置不同层次的必修课和不同的选修课程,制订了不同的教学要求。对本年级分级教学的原则是:对于高考成绩居前15%的学生进入二级起点班学习,其余学生进入一级起点班学习,小语种的学生,进入零起点班学习。另外,随机按院、系确定四个自然班作为多媒體网络教学试点班,每班60人,总参加人数为240人。2007年,学生英语四级二次通过率累计为96%。分级教学由学生一师一课型转变为多师多课型,由单一的必修课转变为必修课加选修课,使网络真正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开发潜能的重要平台。实行分级教学有利于提高不同基础的学生的外语水平,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3.多媒体网络教学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手段的应用是现代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充分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师职能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创造有利的学习条件,形成课内课外、网上网下、自学面授等一系列互补互助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优势,构建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是一种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体现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原则,教师是课堂的灵魂,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由教学的主体变为主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多媒体网络教学对于培养我国学生迫切需要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自主独立学习能力都有很深远的意义,我们要发挥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的优势,将多媒体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

我校2005级新生4个普本英语班将实行新的“2+2+3”教学模式的试点,计划每周2节听说课在语音室或语言学习中心授课,2节读写译课在多媒体教室授课,3节课为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多媒体网络试点班的构成按院、系自然班,采取随机形式确定,每班60人,本次参加人数为240人。教学实行分类指导的原则,实行大班授课与小班辅导相结合;阅读理解、语法、写作和翻译技巧都以大班授课,小班辅导。充分利用我校校园网、英语在线学习系统、上海外教社《大学英语》(全新版)教学光盘、自制教学课件及网上下载的资料开展多媒体语言教学,大学英语的课堂由“黑板+粉笔”,逐渐转变为视、听、说交互的语言环境,充分实现了网络为主要手段的现代语言教学模式的转变。多媒体通信用到人的视、听、触觉等多种感官功能;就形成的信息内容而言,多媒体通信是针对文字、图像、视频等多种内容的组合;使学生能够从多种媒体获得大量信息,以自己的习惯方式探索这种非线性的信息,也能以多媒体形式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学习英语兴趣浓、学习效果好,听、说、写能力能得到较好的训练。教师布置学生课后到语言学习中心听录音、看声像资料,随机做练习,检查并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同时还可以进行自测等评估活动。

2007年,试点班参加全国英语四级考试,总分比全校平均成绩高出35.5分。在四级成绩的四个部分中,2005级四个试点班各部分的平均成绩均高于全校2005级所有本科生的平均成绩,其中听力部分平均成绩高出接近14分;阅读高出13.5分,可以看出,2005级试点班的学生的四级成绩各部分平均分数包括总分都大大高出本学院整个年级的平均分;在分项中,听力和阅读的平均成绩也都大大高出本院2005级的平均成绩。网络教学试点班经过教学实践,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建立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评估体系

教学评估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估体系对于实现课程目标至关重要。教学评估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我校依据《课程要求》提出的要求,以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为出发点进行教学评估,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建立了多元化评价体系。对学生学年的综合成绩加大了形成性评价的比例,形成性评价占总评的40%,终结性评价占60%。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等做出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总结性评价是检测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程度的重要途径,也是反映教学效果、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在评估方面,我们历来重视终结性评估而不大关心过程性或形成性评估。可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后者更为重要,在实行以学生自主学习为特点的多媒体教学中要通过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的记录、网上自学记录、学习档案记录、访谈和座谈等形式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评估和监督,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过程性或形成性评鉴就显得有为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在教改中充分利用网络的教学管理系统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将采用累加式的测试方法,加强学习过程管理和过程性评估。考试是教学评估的主要手段之一,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科学的测试工具,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客观的、准确的、公正的评价,反映教学中的长处和短处,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目前,《课程要求》中的教学评价系统和四、六级考试已经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将原来的以评价语法、阅读理解为主转变为以听、说为主、以实用为主。我校也相应的采取了措施,在基于计算机的英语学习中,教师及时指导,提供课外读、写、背得内容,推荐课外阅读材和听说材料,通过网上自学记录、学习档案记录、访谈和座谈等形式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评估和监督,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并在平时进行课外内容的检查,网上做作业及学习效果要在期末总成绩中占一定百分比例。我们制订了相应的检查、辅导和规范的有效管理机制,由辅导老师负责学习过程管理和答疑辅导。新的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好坏将是决定新教学模式成败的关键之一。

总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评价大学英语教学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我们必须做好做长期工作的准备,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总结,逐步地建立起科学的教学评估体系,确保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成功。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若干问题思考.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05,(2).

[2]胡宜平.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讨.科技咨询导报,2007,(02).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

[4]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5]吴树敬,刘有发.大学外语教学改革实践报告[J].中国外语,2004,(20).

[6]张尧学.加强实用性英语教学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2,(8).

本课题由校特色课程建设项目资助 编号(2008)9号 2008KC0004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作者:赵 敏 李 岩 方 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区域经济特色下电子专业论文下一篇:高校医学图书馆知识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