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高校预科数学教育论文

2022-04-20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民族高校预科数学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民族地区教育是全省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百年来甘肃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历程,总结措施和成就,能为甘肃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未来的发展指明路向。

民族高校预科数学教育论文 篇1:

教育现代化是高校民族预科教育综合改革的必由之路

摘要:我国高校民族预科教育的综合改革走什么路的问题,长期困扰着预科教育界。本文从教育现代化的理念、民族预科教育现代化发展历程、民族预科教育与教育现代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加快推进民族预科教育现代化进程等四个方面论述了民族预科教育综合改革必须走教育现代化之路必要性。

关键词:民族预科教育;教育现代化;综合改革

教育的内外部规律决定了教育改革是不可停歇的过程,是教育发展的基本内容和任务。人类教育发展历史就是教育不断适应社会和自身发展需要的改革史。任何改革都存在道路问题,正确的道路导致进步的改革结果,是改革成功的必要条件。现阶段社会现代化进入了快速发展轨道,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要求教育走在现代化的前列。我国教育正处于追赶世界先进教育,创世界一流教育,全方位、大力度的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大变革时期。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国家加大了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力度,加快了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民族预科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独有的特殊办学形式,是我国民族事业的一个突出特色,是我国教育事业一大亮点。在这个进程中,民族预科教育通过自身综合改革,推进自身的现代化是值得研究的。

一、教育现代化基本内涵

1、国际组织关于教育现代化

2013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世界首届现代化论坛对现代化形成了共识:“现代化是18世纪以来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刻变化;它既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从传统向现代的巨大转变,目前也包括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合理保护…。”这个共识至少告诉我们:第一,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进程;第二、现代化是社会全领域的变化;第三、现代化包括了人的全面发展即人的现代化;第四、教育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的主要途径。

关于教育现代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5年11月4日在巴黎总部通过并发布了“教育2030行动框架”,为世界教育现代化指明了价值取向和目标:在国家、地区和全球层面上,动员所有国家和合作伙伴响应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以确保全纳、公平的优质教育、使人人可以获得终身学习的机会。教育应以人类个性的全面发展,促进相互理解、宽容、友谊与和平为目标。

2、国内专家关于教育现代化

褚宏启认为“教育现代化是指与教育形态的变迁相伴的教育现代性不断增长和实现的过程。”【1】;教育现代性是“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呈现出的一些新特征,包括教育的人道性、理性性、民主性、法治性等,其中教育的人道性是教育现代性的首要和根本特征”【2】,教育现代化就是把教育“化”为具有“人道精神、理性精神、民主精神、法治精神的教育”【3】;把教育对象培养成“具有人道、理性、民主和法治精神的人”。【4】

顾明远提出了教育现代化应该体现教育的八个特征:教育的民主性和公平性、教育終身性和全时空性、教育的生产性和社会性、教育的个性和创造性、教育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教育的信息化和创新性、教育的国际性和开放性、教育的科学性和法制性【5】。指明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程式。

综合上述,人类社会现代化的本质是不断实现人类的自身解放过程,其终极目标是每个的全面发展。在实践中,教育通过全纳、公平的价值取向,为每个人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把每个人培养成具有人道、理性、民主和法治精神的人。

3、中国特色的教育现代化

虽然教育的育人的本质在全世界是一致,但教育的形态、实现育人的方式是受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的,不同民族国家的国情不同,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表现形态是不同的。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中国特色的教育现代化八大基本理念: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终身学习,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共建共享。党和政府根据我国国情提出了推进中国特色教育现代化的九大举措“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6】从中可以体会到党和政府是高度认同国际社会教育现代化理念和教育现代化发展规律的。这种高度认同的原因是教育现代化理念、教育现代化发展规律与党的服务全体人民,提供优质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初心和使命是高度吻合的。

二、民族预科教育发展历程是教育现代化发展过程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重要举措。在1908年淸政府在满蒙文高等学堂举办过两年制民族预科教育[7],根据当时中央政府对民族关系的认识和处理办法,教育对象主要是满、蒙、藏等民族上层人员,与普通少数民族民众基本无关。1941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民族学院里举办少数民族干部文化班,开始了党的民族预科教育,教育对象主要是党内少数民族党政军干部和少数民族学员。新中国成立以后,1953年3月,党和政府在中央民族学院建立预科部,开启了我国民族预科教育的新局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高等教育步入正轨,民族预科教育也随之迎来了重大改革,1984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领导和进一步办好少数民族班的意见》,我国民族预科教育从以少数民族党政干部文化补习转向了正规学历教育的预备教育,教育对象是全国少数民族青少年学生,办学定位、教育教学目标、课程设置与高校专业学习的要求相适应。从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对民族关系的认识和处理方法是民族预科教育发生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平等团结、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等政策决定了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观念与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奉行的全纳、公平、优质、人人可以获得的价值观是统一的。在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预科办学的六十多年历程中,始终贯彻的平等、公平、优质、人人可以获得教育机会的原则,通过面向、定向、协作、委托等多种形式的招生方式,将聚居、散居的少数民族学生全部纳入到招生范围内,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学生都能择优录取,给每个学生平等的入学机会;在课程设置方面,尊重学生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基础知识、专业学习要求等方面多样性,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在培养方式方法方面,坚持统一目标要求与多层次培养相结合,体现了教育包容性和差异性。我国民族预科教育因此走上了现代化发展的道路。

三、民族预科教育与教育现代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民族预科教育与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价值观辩证统一

民族预科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保障教育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同胞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主要体现在提高接受高等教育的少数民族同胞数量和质量上。长期以来,我国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高考竞争力整体较弱的少数民族考生,教育和民族事务主管部门积极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教育部、国家民委直属高校,以及一批地方高校通过优惠和降低录取分,不断扩大民族预科招生规模,努力解决少数民族学生量的问题。从2005年起,教育部推出了“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每年定向招收少数民族硕士、博士,努力提高少数民族人才质的问题。我国民族预科教育坚持的平等、公平、优质、人人可以获得教育机会的价值原则,推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同时,全纳、公平的优质教育、使人人可以获得终身学习的机会教育现代化的价值理念也深深影响了我国民族预科教育的办学思想。两者相互促进,辩证统一。

2、民族预科教育与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任务辩证统一

我国民族预科教育除了拓宽少数民族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渠道,保障少数民族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外,还有两大任务: 一是培养学生专业学习能力、夯实专业学习的文化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由于教育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以及学生个人因素等方面的影响,民族预科学生学习能力、基础知识水平与本专科专业学习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缩小这个差距是办民族预科教育初衷,是民族预科教学的首要任务。二是以民族文化为载体做好民族学生间交往交流交融,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间相互理解包容、互助互学的情感,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活方式渗入到我国每个领域、影响着每一位公民,民族间的交往空前频繁,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人们处于全方位交流、深层次交融的时期,文化意识的肯定与否定、文化行为的弘扬与摒弃,推动着各民族文化交融创新。这种文化现象在民族预科这个少数民族青年高度聚集的地方表现得更为突出:青年学生不仅重新认识本民族文化,还要吸收其他民族文化来建立自己新的文化意识架构,改变思想行为。这是影响学生一生的文化自觉的过程,民族预科教育就是要引导、促进文化自觉,推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局面形成,建设各民族共同精神家园,为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奠定文化基础。所以说,教育现代化提倡的“相互理解、宽容、友谊与和平”观念,与民族预科教育的任务本质上是一致的,是互为因果的辩证统一。

3、民族预科教育与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途径辩证统一

教育现代化就是要解决教育普及问题,要让全体公民接受高质量的教育。普及和提高少数民族受教育的程度有多种途径:学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等。从现代教育发展的情况来看,学校教育发展规范、系统,管理与运行机制完善和成熟,其教育质量的社会认可度最高,受教育者最易被社会接纳。学校教育被世界各国视为解决教育普及问题的主要途径,因此,我国采取特殊扶持政策和机制,建立以学校教育为基础的民族预科教育,它反映了我国依靠学校教育普及少数民族教育的思想。所以说,民族预科教育与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途径是辩证统一的。

四、加快推进民族预科教育现代化进程

1、加深对举办民族预科教育必要性的再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将培养少数民族高级优秀人才,作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先导性、基础性工作,作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战略,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不断加大对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力度。近年来少数民族考生的录取率不断提高,接近或赶上了全国平均的录取率,个别少数民族的考生录取率甚至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于是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对民族预科教育特殊性的质疑声,怀疑继续举办民族预科的必要性。然而,如何办好民族教育不能仅以高考录取率为依据,高考录取率不能全面代表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和民族地区发展对人才要求。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由于历史、自然等原因,民族教育发展仍面临一些特殊困难和突出问题,整体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仍然较大。”[8]今后一段时期民族教育还必要坚持缩小差距的原则,要坚决贯彻“促进教育公平,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推进民族教育全面发展。”[9]发展思想。全社会要充分认识到办民族预科教育缩小教育差距的必然之举,是缩小人才差距的必然之举,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必然之举。只要这些差距还存在民族预科教育就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2、坚持中国特色的教育现代化理念。根据民族预科教育办学特点,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要突出做好几件事:一是以德为先,引导学生继承、吸收各民族的传统的符合当代以人为本的伦理和道德规范,培养学生树立符合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的伦理和道德规范;二是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要改变民族预科教育仅限于为学生进行文化课程“补”“预”的观念,要处理好课程教学与综合素质培养的关系,为民族学生全面发展营造环境;三是要认真落实民族平等团结政策,教育教学中平等对待每一位民族学生,真心诚意地帮助每一位民族学生,让每一位学生感受民族大家庭的温暖;四是因材施教,培养民族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五是针对每一位学生特点,培养其健康人格,做到知行合一,激发民族学生奋发向上内在的动力;六是开放办民族预科教育,要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要充分利用社会各方资源办好民族预科教育,做到融合发展、共建共享。

3、遵循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七个基本原则和九大举措。民族预科教育是党和政府关心少数民族发展的一项重要的政治措施,它的重大意义在于从教育领域里宣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政府与过去历届政府对待少数民族政策完全不同的性质,彻底消除了历代统治者对少数民族是歧视、压迫的政策;宣示了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以少数民族群众最关心教育的问题为抓手,解决少数民族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资源问题。实践证明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民族预科教育发展的根本保障。同时,推进我国民族预科教育现代化,要以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情为基础,尊重各民族发展历史,充分发挥各民族传统文化优势,创新和完善预科教育体系,为广大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提供优质的民族预科教育。

4、建立与教育现代化相适应的民族预科教育管理服务模式。教育目标定位要紧紧围绕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服务少数民族民众、巩固民族团结为中心,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规格要以具有较强专业学习能力、掌握民族平等团结政策基本知识、民族文化自觉程度较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为主要衡量指标;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要利用多种教学形式,针对民族预科学制较短的特点,科学安排课时,在保障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数学、民族理论与政策、思想政治、健康体育、外国语等基础性课程外,要结合民族学生文化背景开发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交融创新方面的课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师资队伍是影响民族预科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由于认识问题、编制问题、教师学科归队问题、各教学点办学规模问题,民族预科教师队伍无论量还是质都很难满足教育教学要求。因此,要加大对民族预科教育的科学研究,改变对民族预科教育肤浅的认识,做好民族预科教育的学科归属工作。对民族预科教师队伍编制设置、职称评聘,不仅要算经济账,更要算政治账,科学合理定编定岗、确保平等职称评聘,稳定现有队伍,吸引优秀教师投身民族预科教育。坚持“严、爱、细”原则,为各民族学生做好管理服务工作。

民族预科教育发展到了关键时期,积极推进以其现代化为核心的综合改革,是民族预科教育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是民族预科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褚宏启,教育现代化的路径现代教育导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2版,第1页

[2][3][4]褚宏启,《教育现代化的路径现代教育导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2版,第3页

[5]    顾明远,试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J].教育研究.2012年第9期

[6]    新華社,习近平出席全国教育工作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2018年9月11日

[7]    韩达,少数民族教育发展史(第二卷)[M],第56页,云南教育出版社、广西教育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

[8][9]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2015年8月17日

[10]袁仁贵,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加强依法治教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在201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人民教育,2015年02月18日

作者简介:

刘端(1965.10-),女,土家族,吉首大学民族预科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民族预科教育、汉语言文字教育。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4年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立项项目《高校民族预科教育综合改革研究》阶段成果。(课题批准号:mjzxyb1411)

作者:刘端

民族高校预科数学教育论文 篇2:

甘肃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百年发展历程与成就

【摘要】民族地区教育是全省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百年来甘肃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历程,总结措施和成就,能为甘肃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未来的发展指明路向。文章将这百年分为甘肃省民族教育起步阶段、初步发展阶段、恢复发展阶段、改革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快速发展阶段等六个时段,从甘肃省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学教育、中等师范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和学生规模、教师队伍建设、办学条件与资源配置、政策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对甘肃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百年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措施和成就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民族教育;甘肃省;百年发展

甘肃省属于典型的多民族省份,全省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2363438人,占89.38%;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656393人,占10.62%。甘肃省民族地区的教育是全省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百年来甘肃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历程,总结措施和成就,能为甘肃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未来的发展指明路向。

一、甘肃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历程

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區的学校教育兴起于清代中后期,民国以后逐步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快速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开始接管各级各类学校,并对其进行改造和整顿,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逐步得到发展。

(一)民族地区教育事业起步阶段(1949年以前)

1923年—1932年,甘肃省各县区民族教育事务由政府教育局或教育科兼管,但多数县仍以教育局为主体进行监管。1925年,甘肃省规定了鉴定小学教员委员会实施细则,在一些民族地区的小学中进行了国语考核和鉴定工作。1929年,甘肃省教育厅颁发了《党义教育的原则及实施办法》,并将这一实施办法推行到民族教育中。1931年,国民党政府制定《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其中对蒙藏教育作了具体规定。1935年,“甘肃省立兰州乡村师范”成立,并设立专门培养少数民族师资的蒙藏回师范班,以培养少数民族师资[1]。1938年,甘肃省教育厅设置专管民族教育的第四科,民族教育便有了独立的行政机构。这时期,在甘肃省教育史上称为边疆教育(即民族教育)的“革制时期”。1939年,甘肃省政府制定了《甘肃教育实施方案》,强调“甘肃地方性异常特殊”“教育环境特殊”,在蒙古族、藏族、回族、哈萨克族等民族地区兴办教育,要适应当地特殊环境,以普及国民教育[1][2]。这一时期,民族地区的学校创建初见成效,从1928年的5所中小学,到1940年超过100多所[1]。学校的创建,为之后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机构保障。

(二)民族教育事业初步发展阶段(1950年—1976年)

这一时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甘肃省各级政府结合民族教育的特点和特殊问题,采取有力政策措施,促进了甘肃省民族教育事业快速发展。1950年,甘肃省文教厅下达的教育工作要点中提出,要积极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补助少数民族地区公、私小学经费,免费给学生发放课本,积极解决各民族学龄儿童失学问题。1955年,甘肃省第四次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增设少数民族学校、扩大招生、积极培养选聘少数民族教师。1956年,全省牧区教育会议作出着重发展小学、培养少数民族师资以及逐步使用民族语文教学的决定。针对民族教育基础薄弱的现状,甘肃省政府采取民族教育补助费制度,在财力、物力上予以支持。这一时期,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对甘肃乃至西北民族地区的政权建设和经济文化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阶段从1958年开始,“左倾”思想蔓延到教育界,民族教育事业受到严重影响。“左”的思想影响至十年动乱结束,这期间甘肃省民族教育事业停滞不前。“文革”期间,对民族学校的经费补助停止发放,国家给少数民族学生的助学金及一切免费待遇被强令取消,一些民族管理机构被撤销,民族院校和中小学被迫解散。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少数民族教育事业才逐渐步入正轨。

(三)民族教育事业恢复发展阶段(1977年—1991年)

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路线。各项事业开始拨乱反正,甘肃省也着手恢复发展民族教育。1980年,甘肃省文教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民族教育工作》的报告,提出了办好一批重点民族中小学和寄宿制学校等一系列民族地区教育的具体措施。1982年,甘肃省召开全省第一次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关于积极稳步地发展民族教育事业的报告》发布,提出民族地区师范学校逐步增加少数民族学生的招收比例、在一些重点中学和高校开设民族班等措施。1985年,合作民族师范专科学校在合作市建立,在兰州师范专科学校等院校增设民族班。与此同时,教育部依托西北师范大学建立了西北少数民族师资培训中心,专门为西北地区系统培养民族教育师资。1986年,甘南藏族自治州召开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稳步发展小学、巩固加强初中、控制调节高中的发展战略。1988年,临夏回族自治州召开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建立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相互沟通的教育体系等教育措施。1989年,甘南和临夏两州241个乡镇全部实行乡管校体制,成立乡教育管理委员会。1983年—1991年,甘肃省持续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事的经费投入,民族地区教育已从“文革”时期恢复过来,并有了较快发展。

(四)民族教育事业改革发展阶段(1992年—2001年)

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民族教育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时期,也是甘肃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时期。1992年,甘肃省召开全省民族教育工作会议,讨论了加快民族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等问题。1993年,甘肃省教委、民委印发的《关于加快甘肃省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保证九年义务教育发展规划的实现、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办好成人教育以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995年,甘肃省委宣传部印发《支援甘南民族教育行动方案》,发起了支援甘南民族教育行动。1996年,甘肃省召开全省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就加快民族地区教育改革和发展步伐,提高民族教育整体水平等工作进行部署。会后印发了《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民族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通知,明确“九五”期间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和任务。2001年,甘肃省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在兰州召开,讨论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研究了发展思路和措施。这一时期,甘肃省把发展民族教育看作是加强民族工作、振兴民族经济的重要内容,制定了优惠政策,在资金支持上给予重点倾斜。

(五)民族教育事业深入发展阶段(2002年—2014年)

2002年,甘肃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甘南临夏两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要求继续做好对两州教育的对口援助工作,对两州和省内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学生实行“两免费”的照顾政策。2003年,甘肃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意见》,确定了“十五”及至2010年民族教育的发展任务:合理调整各级各类教育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办好省内高校民族班,并在高校增设民族班和预科班。2004年,甘肃省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提出把发展民族教育作为全省科教兴省的重点来抓,明确民族教育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2005年,甘肃省召开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贯彻落实甘肃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意见》和全省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推进民族教育发展。2007年,甘肃省对民族地区教育进行了专题调研。2008年,全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工作座谈会召开,总结了改革开放30年来全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工作经验,提出今后的措施、目标和任务。2010年,甘肃省委省政府召开藏区工作座谈会,印发了《关于推进全省藏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实施意见》。同年,甘肃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实施意见》,强调在学校加强民族团结教育。2012年,全省在敦煌召开全省牧区教育改革座谈会。2013年,甘肃省教育厅印发了《甘肃省教育厅支持临夏回族自治州教育跨越发展行动计划(2013—2020年)》《甘肃省教育厅支持甘南藏族自治州教育跨越发展行动计划(2013—2020年)》两个文件,支持“两州”教育跨越式发展。2014年,甘肃省研究制定了《甘肃省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实施办法》,为“三区”教育发展提供师资保障。

(六)民族教育事业快速发展阶段(2015年—至今)

自第六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召开至今,甘肃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从2015年9月开始,甘肃省狠抓民族地区教育精准扶贫工作,颁布《甘肃省精准扶贫民族教育专项支持计划》,助推民族教育发展。2016年,甘肃省正式实施少数民族紧缺人才培养专项计划,加强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2018年,甘肃省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提出甘肃省民族教育发展能力已大幅提升,但仍然要加快实施民族教育专项规划、藏区教育发展攻坚计划和支持两州教育跨越式发展行动计划,不断加强师资力量和紧缺人才培养。2019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民族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还要继续加快补齐短板,提高民族地区教育教学水平,加强“两类学校”建设,加大倾斜力度,加快提高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水平[3]。2020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在兰召开,提出统筹推进民族教育、民辦教育、继续教育、特殊教育和开放教育协调发展的目标[4]。2021年,全省教育工作暨教育现代化推进会召开,强调民族教育重点抓覆盖提质,不断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和水平[5]。

二、甘肃省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与成就

(一)民族教育事业发展中提出的政策措施

1.进行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从上世纪80年代起,甘肃省开始在民族地区建设寄宿制学校,成效斐然。1980年,甘肃省人民政府要求各地集中财力、物力和师资,办好一批重点民族中小学和寄宿制学校,牧区按照“集中为主、公办为主、全日制为主、寄宿制为主”的办学方针,办好寄宿制中小学。从1991年开始,甘肃省每年拿出专项经费,为牧业乡修建寄宿制小学,成为牧区发展基础教育的重要形式。1995年,甘肃省每个牧业县都建有寄宿制中学,90%的牧业乡建有寄宿制小学。1997年,全省实现了每个牧业县有一所寄宿制民族中学,每个牧业乡有一所寄宿制民族小学的目标。2003年,甘肃省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意见》,决定从2003年开始省级财政设立少数民族边远山区和牧区寄宿制中小学建设专项资金。2004年,甘肃省设立民族地区边远山区和牧区寄宿制学校补助经费。同年,国家实施“寄宿制工程”,有效改善了牧区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条件。

2.实行高考加分及普通高校民族班、预科班政策。多年来,甘肃省在招生录取过程中对各少数民族考生实行加分录取这一倾斜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1986年—1989年,甘肃省内省外高校录取少数民族考生2187人,其中75%的考生是降分录取的。2005年,甘肃省委办公厅等部门颁发《关于开展对“两基”攻坚县和贫困地区学校教育对口支援的意见》,要求在省级示范性中学、省内高校开设不同层次的民族班,在普通高校招生中实行“适当降分,择优录取”的政策。当年,省内少数民族本科和大专层次的预科生共招收5276人。民族地区升入大专院校的学生7048人,录取比例为52.89%,高出全省平均比例4个百分点;录取聚居区少数民族学生 3448人,录取比例为56.35%,高出全省平均比例7.45个百分点。

3.进行对口支援。1992年,第四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上确定了天津市对口支援甘肃省6个少数民族贫困县。1995年,甘肃省教育委员会召开部分高校校长和地(市、州)教育局长会议,安排部署在省内进一步开展教育对口支援协作工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高等院校与民族地区达成对口支援协议。同年,甘肃省委宣传部组织省教育委员会等6部门成立支援甘南教育行动领导小组。1996年继续推进支持甘南民族教育行动,不仅为学校配置教学仪器,兰州重点中学的骨干教师还赶赴甘南藏族自治州各类学校讲学。2002年,甘肃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甘南临夏两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要求继续做好省内发展较快地区和高校对口支援“两州”教育事业的工作。2005年,甘肃省教育厅等部门印发《关于开展对“两基”攻坚县和贫困地区学校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的意见》,要求省内大中城市、高校支援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的100所学校,确定了“三位一体”的对口支援方案。

4.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2004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大力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意见》,决定在全国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2005年正式启动。2006年,甘肃省教育厅与甘肃省发改委、甘肃省人事厅、甘肃省财政厅、甘肃省民委联合下发《甘肃省关于进一步做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顺利完成了2007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的报名工作和报考人员资格审查工作。同年,协调招生录取院校落实了2006年国家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报考生资格审核和录取考生“定向培养协议”签订等工作,北京师范大学等20多所国家重点院校和科研院所录取甘肃少数民族硕士、博士研究生40名。2014年,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发改委、甘肃省人事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要求启用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报名登记服务管理系统,对报考2015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的近1000余名考生进行资格审核。2017年,甘肃省正式启动实施少数民族紧缺人才培养专项计划,当年招生1689人。

5.重视师资队伍建设。1987年,甘肃省民族地区选送396名中学教师到省内外高校进修。1990年,西北民族学院为民族地区中学教师开办政治、生物和藏语授课的物理、数学进修班,90名教师参加培训。1996年,天津市教育局在天津教育学院为甘肃民族地区举办专升本中文班,25名教师学习深造。2002年,甘肃省教育厅与新西兰国际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共同组织实施甘肃省少数民族牧区寄宿制学校校长培训项目。2004年,甘肃省教育厅在培训活动中选拔4名校长和3名项目执行官员,组成民族教育访问团赴新西兰实地考察。2005年,甘肃省教育厅组织开展以“兩基”攻坚为重点的对口帮扶活动,培训民族地区校长、教师809人。2011年,西北师范大学、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和兰州城市学院组织实施藏区中小学教师培训。多次组织全省藏区县(市)教育局长赴内蒙古、黑龙江、辽宁、吉林等省(区),学习考察民族教育工作经验、民族地区中小学办学模式等情况。2013年,甘肃省教科所承担举办了两期民族地区教研室主任省级研修班(临夏州、甘南州)。2015年,为解决藏区幼儿园教师严重不足的问题,甘肃省教育厅与甘南州政府签订协议,从省属高校选派学前教育专业的优秀大学生赴藏区开展顶岗实习支教活动。2017年,根据民族地区教师培训需求,西北师范大学为“藏区”培训教师200人。其中,培训藏区中学书记(校长)100人、培训全省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教师100人。近年来,为促进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甘肃省一如既往地安排民族地区教师专项培训,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甘肃省民族教育事业发展中取得的主要成就

新中国成立前夕,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十分落后,边远牧区几乎没有学校。民族地区,特别是牧区95%以上的人都是文盲。甘肃省委省政府结合甘肃省教育实际,认真执行有关方针政策,出台了一系列适合甘肃省民族地区的政策措施,使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较大成就[6]。

1.民族地区形成了完善的教育体系,学校教育发展成效显著。甘肃省民族教育从一片空白到形成较为完善的民族教育体系,期间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甘肃省各级各类的民族教育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较大提升。

(1)学前教育。全省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事业起步晚、基础薄弱、发展缓慢。进入21世纪,尤其是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颁布之后有了较大发展。1949年前,甘肃省民族地区只有临夏县城一所幼稚园,在园儿童95人。1955年,临夏地区幼儿园增为2所,入园幼儿209人。1965年,临夏、甘南两自治州有13所幼儿园,入园幼儿729人。1974年,临夏州有6所幼儿园,在园幼儿669人。到1976年,临夏州的幼儿园发展到230所,在园幼儿却减少为606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省对民族幼儿园进行了调整、充实,各少数民族自治州、县基本上都建立了幼儿园。到了1986年,全省民族地区共有幼儿园38所,入园幼儿5088人。1995年,甘南、临夏两州共有幼儿园56所、小学附设学前班205个,入园幼儿16055人。2000年,“两州”有幼儿园53所、入园幼儿18183人。2004年,“两州”幼儿园数量增长为72所,在园幼儿12329人,幼教职工共有689人。2006年,“两州”共有幼儿园70所,入园幼儿15822人,幼教职工共有948人。到了2010年,全省2452所幼儿园中,民族地区幼儿园仅95所,在园幼儿358748。其中,民族幼儿有23279人。2017年,全省民族地区有幼儿园1150所,在园幼儿139186人,幼儿园教职工7463人。2020年,全省民族地区幼儿园1194所,在园幼儿144186人[6]。

(2)小学教育。1949年前,全省少数民族地区开课的小学共有302所,少数民族学生3463人,少数民族教师16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8%。新中国成立之后,民族地区小学教育在学校数量、学生人数、教师人数和学龄儿童入学率等方面稳步增长。1958年,由于政治原因,滥设学校,导致数量激增。而在“文革”期间,民族地区小学教育遭到破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才开始恢复发展。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全省民族小学教育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提升和发展。到1991年底,全省数民族地区小学达2528所,在校生249770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26063人,占学生总数的50%。到了2017年,全省民族地区有小学1110所,在校生299446人,小学教职工21319人[7]。

(3)普通中学教育。1949年前,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设有普通中学5所,在校学生389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38人。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全省民族地区的普通中学教育开始恢复发展。1986年,全省民族地区普通中学有118所,在校中学生77132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9980人。全省有牧区寄宿制中学9所,在校学生3100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95%以上。民族地区共有普通中学教职工5208人,专任教师3985人。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全省民族地区普通中学教育事业发展逐步成熟,结构趋于合理。到1991年底,全省数民族地区普通中学发展为137所,在校生78402人,少数民族学生28688人,占学生总数的36.59%。到了2017年,甘肃民族地区有普通中学189所,在校生170062人,教职工15421人。

(4)中等师范教育。1950年,甘肃省文教厅根据西北教育部与西北民族事务委员会的指示,先后恢复和充实陇东师范学校等中等师范学校。1952年又在夏河师范学校增设简师班,在卓尼、天祝、东乡县设立初级师范学校3所。 1953年,在天祝初级师范学校开设藏文师资培训班,加速少数民族师资培养。1954年,甘肃省教育厅委托西北民族学院开办师范科,培训蒙古族小学教师,招收初小文化程度的蒙古族青年。1957年,肃南自治县在红湾寺开办师范班。至此,全省民族地区师范学校增加到6所。1980年,武威师范学校附设天祝民族师范班,后扩建为天祝师范学校;东乡师范学校重新恢复招生。同年天水、成县、平凉的3所师范学校开办了民族师范班;临夏市、康乐县的教师进修学校扩展为两年制中等师范,每期多招生40人。到1986年,全省民族地区共有中等师范学校4所,在校学生1677人,教职工273人,其中专任教师129人,还有县级教师进修学校10所。同年,全省民族地区有小学教师12048人(包括少数民族教师3887人),其中中师和高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的占教师总数的71.1%;初中专任教师3028人,其中大专毕业以上文化程度的占初中教师总数的23.8%。

(5)中等职业技术教育。1949年—1959年,甘肃省民族地区尚无专设的中等技术学校。1959年—1960年,甘南、临夏两州先后成立中等技术学校。1962年,西北民族学院设立中专部。加上省内其他中等技术学校在校少数民族学生,到1965年,中等技术学校在校少数民族学生306人。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我省先后成立甘南畜牧学校、临夏卫生学校、甘南民族学校。1980年以后,先后成立了临夏民族学校、甘南卫生学校。1982年,为贯彻省政府调整初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部署,临夏、甘南两自治州和肃南、天祝、张家川自治县相继恢复和创办农业中学和职业中学12所。到2014年,全省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28所,在校学生为9682人。

(6)高等教育。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发展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甘肃省先后建立了以西北民族学院、西北少数民族师资培训中心、省属民族高等学校等为主的高等教育体系。西北民族学院于1950年8月成立。根据国务院颁发的《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的规定,以培养普通政治干部为主,以培养迫切需要的专业技术干部为辅。主要培训政治干部和藏语文及维吾尔语文专业人才和翻译干部。到1956年,全院设有12个专业,在校学生达到2332人。到1986年,全院设有9个系15个专业,在校学生总数达到2398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241人,本科专科学生1909人,研究生23人。自建校到1986年,总计毕业生12844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1146人。

1985年6月,西北少数民族师资培训中心在西北师范学院正式建立,主要任务是为新疆、甘肃、宁夏、青海、陜西等五省(区)培养高水平的少数民族教师。培训中心于1985年9月开学,首届招收英语和数学专业的学生80人,设有维吾尔文、藏文选修课。1986年,增设化学和中文专业,各招生50人。多年来,招生规模逐步扩大,少数民族学生比例逐渐增大。1985年,创设合作师范专科学校,培养培训少数民族师资,主要招收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等县的少数民族学生。1986年,在校学生达到224人,有教职工101人,其中专任教师42人。到1991年底,该校在校生505名,少数民族学生434名,占学生总数的88.75%。除了建设民族高等院校之外,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和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的需要,省内高校不断扩大招收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为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2.投入大量经费支持,民族地区教育面貌焕然一新。新中国成立后,甘肃省委省政府针对民族教育基础薄弱的状况,投入大量经费予以支持。1952年,甘肃省文教厅根据实际情况,将民族教育事业补助费下拨各民族地区,以充实各少数民族学校的设备,补助学生课本费及贫寒学生助学金。1952年—1958年,国家给民族地区下拨的教育经费和民族教育补助费逐年增加。1995年,甘肃省对民族地区教育投入147万元,人均补助5.11元,高于1994年国家对民族地区投入人均补助3.34元的标准。1997年,民族地区加强教职工住房建设,共投资2889.9万元,建成住房784套。

进入新世纪,甘肃省财政对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经费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2005年,中央财政和甘肃省财政向甘南和临夏两州安排各类教育专项经费15545万元,用以改善民族地区的办学条件[8]。2006年,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面构建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2010年,甘肃省财政分别安排藏区中小学教师培训专项资金200万元、藏区中小学购置教学实验仪器和体育器材专项资金200万元、藏区农村远程教育工程专项资金100万元,藏区30所中小学的实验室、体育设施和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得到改善。

3.省内民族地区实现“两基”目标,步入质量提升新阶段。从1986年起,甘肃省坚持“积极进取、实事求是、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加强督导检查,切实推进民族地区“两基”工作,确定全省民族地区用15年左右的时间,到2000年前后基本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用25年左右的时间,到2010年前后基本普及初级中等义务教育。

到2000年,甘肃省民族地区普初人口覆盖率占民族地区的82.43%。甘肃省政府规划碌曲和积石山两县到2002年实现“普初”,东乡和玛曲两县到2003年实现“普初”。2002年,碌曲县通过“普初”扫盲验收,“普初”县达到18个,人口覆盖率达到83.4%。年底,民族地区“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83%。2003年,积石山、东乡和玛曲县基本实现“普初”。至此,民族地区全部实现了“普初”,甘肃省完成了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任务。从此,民族地区步入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新阶段[9]。2004年,天祝藏族自治县和永靖县实现“两基”。天祝县“两基”目标的实现标志着甘肃省藏区“普九”实现零的突破。2006年—2007年,甘肃省教育厅继续以民族地区“两基”攻坚县为重点,积极开展“三位一体”对口帮扶活动,帮助民族县进一步完善“两基”攻坚规划,通过多种方式帮扶支教,促进了民族地区“两基”工作的推进。经过省、州、县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2007年,夏河、康乐两个民族县通过省政府“两基”评估验收。至此,甘肃省民族地区“两基”工作基本完成,全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进入质量提升的新阶段。

百年来,甘肃省民族地区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难题。如各类学校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性问题突出、民族教育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甘肅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李绍唐.甘肃民族教育的回顾与前瞻[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

[2]王力生.甘肃民族教育发展概况[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8.

[3]甘肃省教育厅.王海燕在2019年全省教育工作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jyt.gansu.gov.cn/con? tent-6c1f4e7ca3b9401da36d367e74604a09.htm.

[4]甘肃省教育厅.2020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在兰召开[EB/OL].(2020- 01- 18).http://jyt.gansu.gov.cn/content-41819ff8183046259a51a6a80ebe9e83.htm.

[5]甘肃省教育厅.2021年全省教育工作暨教育现代化推进会召开[EB/OL].(2021-02-04).http://jyt.gansu.gov.cn/contentfa955173fee345769b201e4e71de57e6.htm.

[6]何永忠.改革开放后甘肃民族教育的发展探索[J].民族教育研究,2001(04):65-69.

[7]甘肃省教育厅.2020年甘肃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1- 03- 10).http://jyt.gansu.gov.cn/contenta21bb53f69dd4beebde5ba3ef7f056e7.html.

[8]蔡阳宗,赵玉梅.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喜看陇原教育大发展之民族教育篇教育发展的加速度——改革开放40年甘肃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综述(下)[J].甘肃教育,2018(21).

[9]蔡扬宗.教育发展的加速度——改革开放40年甘肃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综述(上)[J].甘肃教育,2018(20).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北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教育治理策略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16XMZ061)

编辑:谢颖丽

作者:张善鑫

民族高校预科数学教育论文 篇3:

我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体系优化研究

【摘要】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对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平等和共同繁荣至关重要。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体系是确保少数民族预科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我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体系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提高办学层次和规模、改善设备设施、提高师资队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具体优化设计并进行实践,对于提高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能收到明显效果。

【关键词】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体系;优化;路径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从规模化发展转向内涵式建设,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也应相应为此转变。对少数民族预科教育,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广泛研究。林志杰对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定位及途径进行研究,指出坚持为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服务是民族预科创设之根本宗旨,集中办学是开展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教学最经济和最有效的途径;郑雪松基于市场经济的深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发生着急剧的变化所带来的许多新问题,从教育人类学的角度对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赖以存在的基础及其主要文化特征做了较系统的探讨;乌兰格日乐、许良等,针对预科教育的特殊性,对预科生的培养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分别针对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汉语教学与学习、英语学习策略等方面展开了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这些研究并未对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体系存在的主要問题及如何优化进行深入研究。为此,本文在借鉴吸收前人研究和本地区几所高校实际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体系优化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比较有益的意见和建议对策。

一、我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体系现状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质量监督、师资构成、教学设施、教育管理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有效保证了我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质量,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输送合格人才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培养目标

民族预科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和大学专业学习需要,文化基础知识较为扎实,知识面较宽,初步了解和适应大学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能力较强,素质较高,富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实干精神,能够适应大学专业学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的少数民族大学生。

(二)培养模式

在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的前提下,注重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引领和人文关怀,坚持以“预”为主,“预、补”结合的思路,按照“强化基础,增强能力,拓开视野,提高素质”的教学指导思想,加强教育和服务管理,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促进预科学生能力的提升。

(三)课程设置

预科教育相当于一个预备教育期,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实际情况,国家统一安排了预科教育的课程设置,主要开设大学语文、英语、数学、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操作、必要的专业基础课,还开设体育、民族理论与政策、思想政治教育等课程。

(四)质量监督与考核方式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实行考核制度,学生必须参加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考核,考核合格者,发给结业证书,并报学生转入的本、专科(高职)招生学校。未取得预科结业证书者,将退回生源地区。通过建立相对独立的教学质量监督体系,进行督学、督教、督考,培养良好的学风、教风和考风,以确保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培养质量。

(五)教育管理

由于少数民族预科生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的宗教信仰和不同的风俗习惯,对其的教育管理,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并通过教职工在生活上的关心爱护,在校纪校规上的严格要求,在教学上的耐心细致讲解,培养学生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正确的民族观、世界观、人生观,形成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知恩感恩,努力学习的良好氛围和风貌。

二、我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办学条件、师资力量都有了很大进步,但是与国家对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期望和少数民族预科生成长的要求相比,还有许多不足。我们对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重庆交通大学、长江师范学院、西南民族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50多名专职教师、20多名辅导员老师、10多名管理者进行交谈,并实地调查,走访了近百名少数民族预科学生,通过对调查情况分析、总结,发现目前我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办学集中化、规模化程度不高,制约了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效能的发挥

尽管这些年来,少数民族预科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的院校从十几所民族院校扩大到近200所高校,招生规模从每年的几千人扩大到每年两万多人,并且成立了一批大学民族预科教育基地,但是离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实行集中和规模化办学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招收少数民族预科生的高校平均招生人数不到100人,除民族预科基地外,大多数都在60人以下,有些只有10~20人,甚至只有几个人。这样的招生人数,无法形成规模化效应,无法吸引优质师资力量,也无法促进学校集中投入培养预科学生所需的仪器设备等硬件设施,不利于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水平的提升。

(二)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影响了少数民族预科生培养质量

由于许多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生招生规模不大,很少有专门的教学实验室、图书资料和教学仪器设备。很多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学基本上停留在最原始状态,在黑板上推导理论、公式和试验,即使有部分学校少数民族预科生教学活动在大学实验室进行,也因为挤占大学正常教学资源,开展起来缩手缩脚。

(三)教学方法单一,考核手段落后,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

随着“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和网络化、信息化等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逐步开展和普及,教育教学改革的浪潮迎面而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互动性,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但是,许多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教学没能跟上时代发展脚步,仍然原地踏步,止步不前。表现在:一是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相对滞后,缺乏相关的应用和实践操作;二是很多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教材单一,教育教学方式相对传统,很难吸引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少数民族预科生的考核机制相对不完善,尤其是一年之后的升科考核往往流于形式。

(四)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制约了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发展

根据调查,我们发现不少学校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专职教师要么由各预科办学单位的大学老师兼任或抽调而来,要么从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或本科生中招聘,而且有些学校还聘请了部分高级中学的退休教师。少数民族预科教师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不够合理,整体能力水平欠佳,无法从事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教学的研究和深化,无法提升整个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教学水平。

(五)教育管理服务体系不够完善,不利于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成长

由于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来自于各个少数民族地区,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加上正处于青春期,容易在学习、生活、心理和信仰等方面产生矛盾和冲突。必须要有比较完善的教育管理服务体系才能给予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家庭般的关心爱护,化解他们在特定成长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和冲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民族观、友谊观。但是,我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缺乏懂得他们民族生活习俗的辅导员老师和系统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管理服务制度,这些使得少数民族预科生教育面临诸多的挑战。

三、我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体系的优化路径

按照教育学的理论,教育必须遵从教育规律,必须适应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我们参考相关文献,综合考虑我国当前大学办学现状和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建议对策和优化解决途径。

(一)将分散招生优化为集中办学,不断提高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办学层次和规模

优化我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体系,首要的就是要不断完善我国预科教育的办学体制和机制,提高我国民族预科教育的办学层次和定位,让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在预科一年学习中,真正做到夯实高中基础,自然过渡到大学的学习生活当中。筛选、淘汰一些少数民族预科办学规模偏小,投入不大,培训效果欠佳的学校,将其预科学生归口到当地少数民族预科规模较大,教育教学基础设施较好,培训效果优良的学校,实行集中化办学,待学生学习结束再回到各自接收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高校,进入相应的专业学习深造。

(二)加大专项资金投入,不断加强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办学能力建设

一方面,要对规模较大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高校和培养基地有计划地改建相应的实训楼、实验室、宿舍公寓,购置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使各项办学条件满足少数民族预科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和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推进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构建满足民族预科教育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需要的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逐步实现民族预科教育校园数字化、网络公共资源全覆盖。

(三)改革少数民族预科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断提升少数民族预科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质量关乎我国民族预科教育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是要从国家层面系统梳理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培养的目标要求,组织相关院校专家学者和民族人士共同编写一批适合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学习教材和案例,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促进课程体系的多样化、弹性化、实践性;三是促进教学方式方法革新,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和网络公共资源,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四是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评估机制,实施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推动建立高等学校民族预科阶段结业会考制度,促进学生学业水平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四)加大考核与引进力度,不断强化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专职师资队伍建设

专职优良的师资队伍配备是我国少数民族预科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是要通过建立少数民族预科教师相对独立、针对性较强的考评机制,实行优胜劣汰,奖勤罚懒,切实将热爱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事业,勤于钻研少数民族预科教学与科研的老师留下,并加强培养,淘汰敷衍塞责,得过且过的教师;二是要引进与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内涵式发展急需的各类高层次人才,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三是根据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规模,按一定比例配备符合条件的少数民族教师和管理人员从事教学、管理工作。

(五)关注个体,全面施管,不断完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管理服务工作

从关心每个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出发,因材施教,全面施行管理,建立和完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服务体系,为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氛围,是促进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全面成长的关键所在。一是要坚持立德树人,切实关心每个少数民族预科学生,了解并掌握学生心理,针对性地进行政治思想和民族教育工作;二是要将少数民族预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纳入高校国家资助体系,并在学校内安排勤工助學岗位,帮助学生完成学业;三是要根据学生民族生活习俗,建立相应的民族食堂,提供特定的食品,解决少数民族学生的后顾之忧;四是要开设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心理咨询室,及时解决他们心理上、生活上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四、实践与效果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从2005开始招生少数民族预科生,在十多年的少数民族预科办学过程中,按照前述五个方面的优化途径,不断完善和优化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体系,准确把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工作的发展定位,提高办学条件,坚持“预”为主 ,“预、补”结合的思路,深化教学改革,突出办学特色,采用分层次教学、分类别教学、分小班授课的教学模式,实行规范管理和服务学生并重的办法,针对性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验、实训、实习的指导,强化少数民族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技能的训练。同时,学校专门建有三个民族食堂,聘请专业厨师,解决少数民族同学用餐的需要。此外,学校还结合学生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针对地性开展交心谈心活动,努力构建民族团结和安全稳定的良好育人环境。通过这些年的努力,使得学生的综合成绩和整体素质逐年提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截至到2016年,学院共招收11700多名少数民族预科生,除极少数学生因身体或其他原因退学外,绝大多数顺利进入大学学习深造,并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取得较优异成绩。

五、结语

我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和提升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体系对提升少数民族预科教育质量,促进其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体系总体上比较完善,但是仍然存在办学规模不大,基础设备设施不足,师资力量孱弱等短板和不足。通过全面提高我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层次和水平,由分散招生到集中办学,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优化服务管理体系,才能从整体上改善我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水平,促进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志杰.论中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定位及途径[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125-129.

[2]郑雪松.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

[3]乌兰格日乐,许良.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培养模式及教学方法改革措施探析[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3,1(6):47-49.

[4]陈睿.基于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的现代汉语话语标记研究[D].吉林大学,2015.

[5]农李巧.广西少数民族预科生英语学习信念调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

[6]周锦鹤.少数民族预科生培养模式研究——以西昌学院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8):149-151.

[7]蒋永红.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突破点[J].学习月刊,2010(2):79-81.

作者简介:双海军(1972-),男,湖北潜江,副教授,博士,博士后,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向建(1988-),男,重庆万州,讲师,主要从事公共管理。

作者:双海军 向建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保险公司投资研究管理论文下一篇:教师德育工作开展策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