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基础医学论文

2022-05-08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研究生基础医学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基础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关乎国家医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力。省重点实验室通过营造科研创新氛围,创设学术交流平台,并加强导师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通过培养研究生职业道德、思想意识和人文精神,提高身心素质,加强团结协作精神,使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研究生基础医学论文 篇1:

基础医学研究生科研素质培养的探讨

【摘 要】科研素质的培养是基础医学研究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直接关系到祖国未来科研事业的发展。文章从科研思想作风培养、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逻辑与创新思维培养、文献检索与阅读能力培养、科技论文写作培养、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六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和提高基础医学研究生的科研素质,为提高基础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科研素质 基础医学 研究生 培养

基础医学研究生是我国医学以及整个生命科学研究力量的新力军,对基础医学研究生科研素质的培养,关系到祖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和生命科学领域科学研究的进步,因而基础医学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任务在于培养和塑造一支科研作风严谨、专业基础扎实、创新意识较强的高素质科研人才队伍,为我国科学家攀登医学和生命科学高峰奠定坚实的基石。

基础医学研究生科研素质的培养主要包括科研思想作风培养、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逻辑与创新思维培养、文献检索与阅读能力培养、科技论文写作培养、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等方面。

一 科研思想作风培养

科学研究的实质在于探求真理,揭示未知领域的规律,因而,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客观、公正、尊重事实是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然而,近年来,社会上急功近利的风气逐渐渗透到了科研领域,为了毕业能拿到学位,或者评奖、晋升,一些研究生甚至导师不惜捏造数据、扭曲事实,发表一些伪科学研究论文,这些都不利于推动科学事业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绝大部分基础医学研究生毕业后都是从事科研工作,是我国科研事业的新力军,对基础医学研究生科研思想作风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其将来从事科研的态度和作风,因而在研究生培养阶段,导师应注意端正自己的科研作风,对研究生进行言谈身教、耳濡目染,养成其严谨的科研思想作风。

二 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培养模式与高中和本科阶段截然不同,研究生的课程少,学习方式更加灵活自由,老师的监督力度小,绝大部分情况下需要自学。因而培养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其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获取方法远比直接传授知识更重要。

研究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课本获取远远不够,除了阅读专业书籍外,还应多向往届师兄师姐请教,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论坛BBS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和方法,还应多参加一些科研活动和讲座,学习一些新方法和新技术,最重要的是还应多阅读相关领域的研究论文和综述,了解最新科研技术的进展。

三 逻辑与创新思维培养

除了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科研工作者还应具备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科研素质就是开拓创新精神。创新是推动人类探索未知的原动力,科学研究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故而科研立题应该新颖,揭示一些未知的东西,促进人类的进步,而不应该是对前人研究的简单的重复,对科学发展毫无意义。

对基础医学研究生逻辑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关键在于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否发现问题,首先需要了解目前已知什么、未知什么,这就要求研究生要广泛查阅相关文献,充分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明确该方向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凭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去发现问题,提出科研假设并借鉴、学习他人的方法或者创新的方法,解决问题,证实或证伪提出的科研命题。

四 文献检索与阅读能力培养

基础医学文献的检索主要包括图书馆期刊的检索和网络数据库检索两种途径,随着现代通讯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飞速发展,绝大部分杂志上的文献也同时上传收录到网络数据库中,网络上的生物信息资源不断扩充且获取方便,故当代研究生文献检索的途径以网络数据库检索为主。故应着重培养基础医学研究生网络检索文献的能力,收集整理常用的数据库网址,学习各类数据库中文献检索的方法和路径,学习如何整理和收藏文献。

随着现代医学和生命科学国际化交流的日益广泛,国际上绝大部分重要的医学论著、综述、指南等多为英语媒介,因而还应培养基础医学研究生的专业英语阅读能力,并在看懂文献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其如何从文献中快速获取所需的信息。比如,若需要学习某类方法或技术,则检索详细介绍该方法或技术的文献,建立文件夹,将其整理到方法类文献中,重点看方法或技术要点部分;若需要深入掌握某些理论或机制,则检索与该理论或机制研究有关的论文或综述,将其整理到理论类文献的文件夹中,重点阅读和理解作者对于该理论或机制的探讨。

五 科技论文写作培养

医学科技论文的写作是对科研成果的总结与反思,论文在公开杂志上发表是科研工作者与国内外同行之间进行学术交流的工具。每位基础医学研究生在就读研究生阶段都要求发表论文并撰写毕业论文,论文质量的高低已成为衡量研究生学术水平和科研素质的重要标准。因此,培养和提高基础医学研究生的专业写作能力是对其科研素质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

顺应科学交流的国际化趋势,目前通常都鼓励医学研究生发表SCI论文,这就要求首先要培养研究生的专业英语写作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与广泛的文献阅读和计划性地写作培训是离不开的。在早期阶段,研究生的科学思维和学术写作水平都是极不成熟的,可以通过加强专业文献阅读、撰写综述、撰写中文论文然后再进行英语科技论文写作这样循序渐进的方式培养和提高基础医学研究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六 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

通常一个重大科研课题的完成需要一个良好的科研团队协作完成,每个个体承担其中的一部分任务或一个分支课题,这就要求团队中的成员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基础医学研究生的选题往往也是导师承担的课题中的一个小分支,各

分支课题相互之间既自成体系又存在一定联系,不能完全独立。研究生是导师带领的课题组中的成员之一,需要与其他师兄师姐或老师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大的课题或任务。因此要培养研究生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提高其团队协作意识。通过组织研究生定期开展科研讨论、实验室总结会议(lab meeting)等方式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们的团队协作意识。

七 结束语

总之,基础医学研究生各方面科研素质的培养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其岗前培训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祖国未来科研事业的发展,因此应特别加以重视。相信,对基础医学研究生上述六个方面的培训和锻炼,将有利于其整体科研素质的提高,为其将来从事科研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菁、李跃华、阙玲琍等.医学基础学科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9(1):100~101、107

[2]杨子明.学术研究需要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J].中华外科杂志,2005(1):1~3

[3]王志玲、勾凌燕、刘景东.导师在研究生科研素质培养中的作用[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9(4):262~263

[4]聂绍平.心血管硕士研究生基本科研素质培养浅见[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0(9):710~712

[5]吴丛梅、李建宏、黄天华.浅谈基础医学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4):419~420

[6]王莉.浅谈研究生科研素质培养[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5):77~78

[7]薛春兰、吴乃利、孙艳华等.医学院校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特点的探究[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9(4):74~76

[8]崔建国、韦云隆、王洪.毕业论文写作与科研素质培养[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5):154~156

〔责任编辑:李锦雯〕

作者:罗微 马骊 温茜

研究生基础医学论文 篇2:

浅谈基础医学研究生在实验室的培养

摘要:基础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关乎国家医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力。省重点实验室通过营造科研创新氛围,创设学术交流平台,并加强导师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通过培养研究生职业道德、思想意识和人文精神,提高身心素质,加强团结协作精神,使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关键词:基础医学研究生 实验室 科研创新能力

近年来,医学及生命科学在不断寻求技术突破的过程中得到迅猛发展,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等一系列新技术、新知识飞速发展使得基础医学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基础医学研究生作为医药类高等教育结构中的高层次人才,毕业之后将成为国家医药经济建设、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如何培养具有良好的科研知识、严谨的科研精神和先进的科研思路的基础医学研究生,是当前高等医学教育的一大主题。实验室中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从微观上看关系到整个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从宏观上看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科研实力。因此,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成为各个实验室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就目前形式来看,由于在本科教育时缺乏科研的基础训练,研究生在初涉科研领域时的创新能力不尽人意,我国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并没有达到相应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挑剔,各重点实验室也越来越重视对高素质、应用型、强科研型研究生的培养。我们实验室属于广东省重点实验室,每年有十几位基础医学研究生进入实验室学习,如何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一直是我们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笔者根据实验室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一些经验,谈一下基础医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一些体会,供研究生、导师和管理部门参考。

一、重视和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研究生教育的本质体现在科研创新能力方面,通过后天的学习和训练能够得到提高,这也是培养和提高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研究生科研能力是指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在各学科领域进行旨在探索真理的普遍理智创新活动所需的能力。创新能力是通过学习和掌握已有的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并开展创造性的活动。知识创新为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不竭动力,医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家医学创新体系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重视和培养基础医学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使之成为推动临床医学发展的关键力量,是我们实验室的重要目标之一。研究生在进入实验室学习之后,通过一系列措施,培养和发展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1.营造实验室科研创新氛围

我室致力于营造一个学术氛围浓厚、开放、科学、平等、自由的科研创新环境。刻板、严肃的学习生活环境,不利于研究生创新水平的发挥。实验室建设期间,力求物质环境体现现代医学的气息和特色,同时也体现传统中医药学的文化内涵,充分融合现代医药和传统中医药的高新技术、工艺和成果,使实验室环境融于基础医学专业特色的环境之中,营造浓郁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熏陶环境,丰富研究生的想象力,学生能够在这个灵活、开放的环境中激发创新灵感。此外,在学校大力支持下,实验室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建成高水准的科研平台和实验基地,获得了一批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同时,加强实验室硬件设施建设,除常规科研仪器外,还购置了流式细胞仪、高效液相色谱仪、荧光定量PCR、倒置荧光显微镜、蛋白层析仪等大型仪器,各种质粒、菌株和细胞都得到完好保存,这些丰富的资源,使研究生的科研创新思维不用受到条件限制而充分发挥出来。

2.创设学术交流平台

以重点学科、创新平台和科研基地为依托,各个学科、专业和不同研究领域都能够相互交流相互合作。思想的交流可以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病原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等不同学科的导师和研究生经常进行学术交流和切磋,能够发挥多学科的团队效应,使得整个实验室富有活力和创造力。实验室每周定期召开组会,邀请知名专家和国外学者进行最新学术报告,形式多样,带领研究生接轨学科前沿。研究生在与专家和学者的沟通中能够获得他们的成功经验和科研精神,以此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并掌握科学研究的正确方法和技巧。研究生汇报近期科研工作进展和科研体会,导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可根据研究生的报告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通过各种学术问题相互切磋和促进,能够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创新激情,通过交流,博采众长,开阔知识视野,提高科研学术水平,增强科研创新能力。

3.重视导师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导师在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中居重要地位,其严谨的工作态度、坚定的学术信念以及良好的科研方法和作风都是研究生学习的榜样。研究生在实验室的创造都是在导师指导下的自由创新、自主行为,使研究生的选题更加注重对人类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意义,能够解决对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研究生进入实验室阶段,开始参与课题研究、确定研究方案、实施研究和撰写研究论文,实验室导师对研究生创新活动和行为给予认同和鼓励,允许其在导师的指导下自由选题并鼓励非传统观点,培养学生独立创新意识,并在科研活动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分析思维和直觉思维的综合思维能力。通过与研究生分享创新成果,在论文和专利署名的顺序上给予鼓励、建立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平等关系来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同时,当研究生在学习和科研遇到困难时,能够感同深受,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地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我们实验室多数研究生能在毕业前发表较高水平的SCI论文,并申请获得专利,多人次获得国家奖学金、优秀研究生、优秀毕业生、优秀毕业论文等。

二、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成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使命。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主要是指建立在自然特质基础上的,通过社会环境的影响、教育学习以及社会实践而形成的稳定属性,主要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基础医学研究生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是提高就业率的保证。随着科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医药类行业对研究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础医学研究生在校期间应注重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转换的软实力,对我国医疗行业发展产生积极地推动作用。

1.重视职业道德与思想意识

我们实验室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不仅注重学术研究,更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道德和理想,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磨练和学习。研究生在进入实验室学习时,心智处于成熟半成熟期,由于受到自身成长环境的局限和各种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容易热衷于追求功名利禄,急功近利,而不能刻苦钻研学术。因此,在研究生进入实验室最初阶段,召开政治思想教育讲座,加强学生思想和职业道德方面建设。研究生作为科技强国、民族复兴的主力军,培养他们坚定的政治理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摒弃“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对研究生职业价值观产生的负面影响,引导和鼓励学生奉献他人,服务社会。实验室通过规范管理和严格履行职责角度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思想行为进行约束管理。充分发挥实验室导师的引导作用,并以身作则,遵守进行科学研究的职业道德规范,严禁出现伪造注释、篡改数据、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和一稿多投等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出现以上行为者,实验室将进行严肃处理。

2.培养人文精神

本实验室对基础医学研究生在进行专业素质培养的同时,也加强他们对人类社会性质的了解,包括政治、经济、管理、文学、哲学和文化传统等。多数研究生的学习往往只注重在自己的研究领域进行深入研究,而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表现为研究生知识面狭窄,视野不宽阔,文字功底薄弱,写作水平低,人文社科知识缺乏等。实验室加强研究生人文教育的培养,鼓励学生充分利用 学校图书馆丰富馆藏资源,阅读相关类图书,拓展视野。通过营造实验室浓厚的人文氛围,使研究生思想得到熏陶,鼓励他们在闲暇时间阅读政治、经济、文化类的书籍,鼓励研究生参加学校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社团活动,参加科技、文体、社会实践等活动。加强与各学科专业和不同层次研究生的沟通和了解,使其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个性得到发展,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3.提高身心素质,加强团结协作精神

加强实验室对研究生的日常管理,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提高他们的身心素质。健全的体魄、坚强的心理承受力和团结协作精神,是21世纪基础医学研究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本实验室主要从事与医药学相关的基础研究,研究生在从事科学实验时,由于实验要求需要,时间控制方面难以把握,作息时间紊乱,忽视了身体素质的锻炼。同时,科学实验充满了未知,实验失败经常发生,研究生容易产生紧张、焦虑和抑郁等心理反应等。为此,实验室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羽毛球、乒乓球、篮球、排球和轮滑等比赛,丰富研究生的体育生活,使他们在体育锻炼过程中不仅提高了身体素质,也培养了集体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了团队合作精神。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咨询队伍的建设,适时举办心理卫生健康知识讲座,在学生遇到困难时适时给予帮助,并帮助他们调整心态,学会自我调节和缓解心理压力的技巧,使他们能够以积极平稳的心态来进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科研工作。实验室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例如实验室技能操作大赛、我爱做实验系列、大夫山烧烤、包饺子比赛等,寓教于乐,彼此之间相互关心,相互沟通,不断增强他们的团结协作能力。

三、结语

医学和生物科学的迅猛发展,对基础医学研究人员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础医学研究所的培养质量对于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我们实验室通过对基础医学研究生几年学习、科研和生活的管理,旨在培养他们创新科研能力,提高科研效率,让他们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为社会做出贡献。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使他们思维活跃、视野开阔、沟通和管理能力得到加强,最大限度地锻炼研究生适应未来发展职业的能力,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为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和医疗事业不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孙禺,袁本涛,赵伟.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状况综合调研报告[J].中国高等教育,2007,(09):32-35.

[2]段丽.研宄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研宄[D].湖南大学,2003.

[3]廖建勇,陈寿灿.培养和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路径选择[J].理论月刊,2007,(07):100-102.

[4]刘平安,刘粤惠.大学生综合测评与综合素质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6):42-43.

[5]李庆祥.浅谈医学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继续医学教育,2014,28(11):102-105.

项目来源:2014年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

作者:汪洁 卢雪梅 朱家勇 金小宝

研究生基础医学论文 篇3:

基础医学研究生课程设置的问题及探索

【摘要】在对我校基础医学研究生课程设置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我校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课程设置应建立符合基础医学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的课程体系,强调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基础医学 研究生 课程设置

【基金项目】1.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项目编号(JGXM-HL J-2011124);2.佳木斯大学教学研究项目 项目编号(JYA2011-083、JKA2012-027)。

研究生课程设置直接影响着研究生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决定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的迅速增加和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快速发展以及研究生培养规格和类型的多样化,研究生培养过程当中课程设置问题日益突出[1]。为了解我校基础医学研究生和导师对现行课程设置的意见和建议,笔者对我校基础医学院2010级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课程设置现状和问题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2],在基础医学研究生课程体系问卷调查中,“对目前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满意度”一题,选“满意”的占37.5%,选“一般”的和“不满意”的分别占44.2%和18.3%。问卷调查中,对“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中,需要压缩学时的课程”,选压缩“公共必修课”的占63.9%,选压缩“专业基础课”的占28.4%,选压缩“专业课”的占4.6%,选压缩“选修课”的占5.0%。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目前我国研究生课程在设置和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幾个方面的问题:

(一)培养目的不明确

培养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课程设置所体现的,课程设置是评价研究生课程合理性的重要标准。当前很多高校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并不够明确,同一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不同培养单位区别不大,过于笼统或者只停留在文件、书面上,培养目标对设置研究生课程并未起到约束作用[3]。

(二)课程过于单一

大部分研究生培养单位均按二级学科为基础设置研究生培养方向并招收研究生,仅选修课中可能设有小部分按一级学跨科或跨一级学科设置的课程[4]。医学研究生的专业必修课等课程也多基于学科或专业开设,各学科间“壁垒森严”互不联系,整体来说开设的跨学科课程很少。

(三)理论课程过多

课堂讲授占据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大部分,除教学及临床实践外,学术讲座、学术活动及文献阅读报告等活动开展的较少,不重视通过这些实践类课程来扩展研究生知识面、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5]。另外,“学术讲座和学术讨论性质课程的开设,不仅组织管理不规范,而且质量差、数量少,直接影响了研究生研究方向的确立及论文的选题[6]”。

二、探索与思考

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必然要在知识结构上对医学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要掌握的专业知识,也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新的前沿学科和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知识,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的新理论。

(一)课程体系的改进

首先,应按一级学科设置学位基础课程,本着“加强基础,拓宽专业”理念,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学术理论基础。其次,课程的比例将进一步优化和适当的整合公共政治课,以减少公共英语的比例,并加强专业英语教学,适当增加选修课的比例。再次,应开设关于学科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的学术讲座以及专题讨论等课程。最后,要从培养研究型优秀人才目标出发,减少客观条件对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影响。

(二)课程实施的改革

首先,选择精炼的教学内容,提升课程内涵。要本着“抓基础、拓专业”理念,教学重点不在内容本身,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使研究生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其次,教学方式要不断更新,使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改变以导师讲课为基本特征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仅讲授重点知识和研究生课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研究性教学方式,将教师为主体转变为师生共同参与相互对话,促进研究生自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7]。

(三)课程评价的健全

首先,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研究生课程设置的规章制度,建立全方位的评价标准。其次,评价方式应该是多样化的。关注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形成,合理选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考核。再次,评价内容要全面不能过分单一。如仅用试卷或者仅用实验这种单一的方法,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评价方式应有区别,使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评价内容中得到全面体现[8]。

参考文献:

[1]李海生.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7):59.

[2]张杰. 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J]. 教学研究,2007,7(4):90-91.

[3]葛治波.对研究生课程管理的思考.黑龙江高教研究[J].2002,2:83-85.

[4]谢安邦.构建合理的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高等教育研究[J].2003,24(5):68-72.

[5]华卫红,马东堂.研究生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高等教育研究学报[J].2000 23(4):60-62.

[6]谢安邦.构建合理的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高等教育研究[J].2003,24(5):68-72.

[7]刘媛媛. 改革课程学习方式 培养创新型研究生. 咸宁学院学报[J].2011,31(4):158-60.

[8]宋汉君,邱洪斌,王淑梅等.基础医学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研究与实践.中国高等医学教育[J].2009,6:91-92.

作者:尹兴忠 王淑秋 赵冬梅 卢春凤 刘雷 刘君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一贯煎外科运用论文下一篇:三加一创业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