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网站评价分析论文

2022-04-23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核心网站评价分析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金融服务业网站评价方法的完善是一个需要长期探讨和实践过程,但目前尚无较为一致和认同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本文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金融服务业网站的评价方法体系,可以较好的应用于对金融服务业网站的评价分析中。

核心网站评价分析论文 篇1:

基于读者群体需求的高校图书馆门户网站评价体系探讨

摘要:构建科学合理、针对性强的高校图书馆门户网站评价体系,对提升读者信息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群体需求分析,初步构建评价体系,结合问卷调查对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运用层次分析法为指标体系赋权,最后进行实例应用评价,结果发现评价体系能有效地对读者群体需求的满意度进行评价。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丰富了评价体系相关研究,可为高校图书馆门户网站的评价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门户网站;评价体系;需求调研

高校图书馆门户网站是图书馆服务教学科研的主要途径,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对图书馆门户网站进行系统科学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而构建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是进行系统科学评价的基础,因此,对高校图书馆网站评价体系的研究是提高门户网站建设质量的必要措施。

南开大学中国图书馆网站评价研究组构建了以网站的设计、内容、信息、服务四个方面为一级指标的高校图书馆网站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代文锋、齐春泽从网站内容、网站性能、网站效益以及网站安全等方面构建了高校图书馆网站的评价指标体系。罗璇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内容类指标、技术类指标及设计类指标。高琪翔从网站功能、网站结构、网站资源、用户体验等方面建立了一套对国家图书馆网站评价的指标体系。周晓兰等提出了由网站内容、网站设计、网站实用性、网站维护和网站扩展组成的高校图书馆网站评价指标体系。魏红梅提出了包括检索功能、导航功能、交互功能、反应能力、下载速度、网站的设计风格、目录及链接结构、网站可操作性等13项指标的评价体系。尹怀琼、董风华、张畅等根据CRM-BSC模型框架从用户知识、用户互动、用户价值和用户满意度四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及权重。郭明明和刘毅根据对高校图书馆网站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功能的分析,把高校图书馆网站评价指标体系定义为网站的数字资源内容、网站技术、网站的功能效用和网站的可持续发展度4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和59个三级指标。张波涛建立了由网站设计、网站内容、网站功能、网站安全与维护四个方面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王尊新从网站内容、技术、效用、发展性及其他五个方面探讨构建高校图书馆网站评价指标体系。何文珍、赵捷以信息构建理论为基础,从系统、资源和用户感知三个方面构建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国外学者对网站评价体系构建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例如Ramanayaka等围绕用户接受度和丰富网站整体质量提出了七类可用性维度,并对网站的可用性进行了科学评估。Sheikh和FabaPerez提出从用户视角对图书馆网站的可用性进行评价。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在该研究领域已经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仍缺乏从读者群体视角出发以读者需求为核心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实际的评价工作中难以有效地体现读者群体的评价差异。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用户的需求是图书馆门户网站系统的最根本目标,因此,本文从读者群体需求角度出发,以体现读者群体需求差异为目的,研究构建基于读者群体需求的高校图书馆门户网站评价体系。

1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与技术路线

1.1构建方法

高校图书馆门户网站具有专业性、复杂性、综合性、模糊性等特点。通过构建一个层次结构模型,层次分析法为解决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性特征的复杂问题提供一种简便的决策方法。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为基本评价方法,开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门户网站的评价。在完成设计和选择具体的指标后,通过层次分析法来量化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并进行实际的评价应用。

(1)评价指标的设计与优选。在深入分析网站系统架构的基础上,分析读者群体需求的共性与差异性,尽可能多的征集和选取可以反映读者群体需求共性与差异性特征的评价指标。然后,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让读者用户对上述指标进行排序、筛选及优化,再对其进行归类并建立层级关系,最终建立评价体系的层次结构模型。

(2)指标权重的确定。针对优化后的评价指标体系,咨询馆内外相关领域专家,采用“1-9标度法”量化指标间的相对重要度,利用方根法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

1.2技术路线

图1为本文构建的高校图书馆门户网站评价体系的技术路线,主要内容包括:(1)在门户系统架构基础上,对读者群体进行分组并进行需求定位分析;(2)根据读者需求分析结果初步设计评价体系,并通过问卷调查进行优化和完善,调查对象主要包括教师、研究生与本科生等读者群体;(3)咨询馆内外相关领域专家,构造判断矩阵并计算评价体系指标权重;(4)采用对门户网站满意度评价的问卷调查方式进行实例应用评价。

2门户网站系统架构与读者群体需求分析

2.1门户网站系统架构分析

门户系统的用户划分为图书馆的读者群体和门户管理人员。从读者群体视角看,图书馆门户网站系统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信息资源和服务功能。从门户网站管理员视角看,构成要素还包括门户网站的硬件系统、系统软件、门户网站软件系统、信息数据库和用户群体。本文以河南理工大学图书馆门户系统为例,详细地进行了系统架构分析,绘制了系统架构图,见图2。根据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间的特点,将门户系统架构划分为门户软硬件系统、信息资源、服务功能、访问方式与门户系统用户五个层级。

(1)门户软硬件系统为门户系统基础设施层。本层构成要素包含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门户网站软件系统、校园网络和互联网服务。其中门户软件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实现了系统功能,为Web端、移动端、微信等社區媒体和管理员后台管理提供服务。

(2)信息资源是门户系统直接或间接服务给读者用户的内容。信息资源由大量的数据库构成,具体可分为馆藏目录、电子期刊、镜像资源、学位论文库、专利数据库、自建电子资源和门户系统数据库等。门户系统提供电子期刊等信息资源的入口,其中少部分提供校内网镜像服务,其他更多的服务请求由门户系统链接导向第三方数据库供应商。

(3)服务功能是门户系统服务读者群体的业务核心层。服务功能主要包括资源检索、馆藏查询、互动功能、读者指南、学科服务、公共信息、功能服务及门户管理等。服务功能与门户系统用户访问信息资源和利用在线业务的具体系统模块相对应。

(4)访问方式也可以理解为不同表现方式的用户端,是门户系统和其使用者之间的交互接口,用户通过其使用服务功能来访问信息资源和在线业务。当前用户主要包括Web端、移动端、社区媒体端和后台管理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端和社区媒体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5)门户系统用户是门户系统的服务对象。其主体由读者用户群体构成,门户管理员负责门户系统的运营和管理。根据读者用户的组成,将读者用户分为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和其他校外用戶等四个读者用户群体。满足读者用户群体的需求是门户系统重要的目标和任务。通过对门户系统架构的深入分析,增强了对构成要素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可以为评价体系的初步设计提供重要依据,使评价指标的设计更加高效。

2.2读者群体需求分析

服务读者群体是门户系统的根本任务,评价的前提就是明确读者群体的需求。在门户网站系统架构分析基础上,从信息资源、服务功能和访问方式三方面对读者用户归并分组并进行群体需求分析。读者群体需求分析能有效体现出群体需求的共性与差异性,使得网站评估更具有针对性。

结合河南理工大学图书馆门户系统框架,对读者群体需求进行了分析,见图3。依据信息资源的特点,将图2中电子期刊、镜像资源、自建电子资源归并为中文电子期刊、外文电子期刊两大类。信息资源检索、馆藏查询功能是教师、研究生及本科生等读者的共同需求,但也存在群体需求差异化的现象。例如教师主要需求是中外文期刊、科技查新、查收查引、文献传递等科研信息查询服务,资源检索侧重于外文期刊、专利及特色资源等科研相关栏目;研究生读者群体的首要需求是中外文期刊和学位论文等信息资源、论文上传归档等支持研究的功能,对支持学习的功能服务需求属于次要地位;本科生由于人数最多,日常以学习为主且没有固定的学习场所,因而借阅图书量最多,主要需求为馆藏查询、座位预约、新书通报、读者留言、读者需知、常见问题功能。此外,本科生毕业设计时对中文期刊资源有一定需求,研究生、本科生等年轻群体对移动端、社区媒体访问方式的关注较多一些。

3图书馆门户网站评价体系构建

3.1网站评价体系的初步设计

在分析门户网站系统架构和读者群体需求的基础上,研究初步设计了体现读者群体需求的图书馆网站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以基于读者群体需求的网站评价为目标A层;指标类型B由网站前端体验及后台系统、数字资源服务、交互功能及信息发布、本科生群体需求、研究生群体需求和教师群体需求组成;具体指标名称C主要有版面格局、页面及栏目布局合理性、移动式设备兼容、数字资源丰富性、信息资源时效性、特色资源有用性、在线问答时效性、新闻公告及时性及服务栏目丰富性等指标。

3.2问卷的内容设计与调查实施

在初步设计的评价体系基础上,对在校师生发放问卷进行调查。调查问卷主要目的:一是了解读者群体对网站需求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并对初步评价体系进行优化筛选,提出优化性指标建议;二是以读者群体打分排序为依据,为后文评价体系的赋权做铺垫。

调查问卷将初步设计的评价指标详实地呈现给读者群体,做到易阅读、易理解,并在问卷结尾处增添优化性指标建议,方便读者群体自由表达想法。引导读者群体对设计的评价体系进行排序打分,分值范围1-5分,5分为重要,3-4分为较重要,2分为一般,1分为可忽略。

此次调查共发放纸质调查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89份,其中有效问卷275份,占有效问卷的91.6%。参与调查人员有本科生124人、硕博士研究生96人、教师55人,问卷调查能够有效覆盖学校各个不同的读者群体。

3.3评价体系的优化

通过对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分析和筛选,基于读者群体需求优化了网站评价体系。研究发现评价体系的指标类型受到调查参与者的广泛认可,本文在具体指标设置方面吸收接纳了读者反馈意见,新增了更能体现不同读者群体需求的诸如服务功能栏目的满意度、对科学研究支持的满意度等具体指标,淘汰了版面格局、网站界面设计等重复性描述指标以及难以量化或不受调研参与者认可的指标,最终构建了高校图书馆门户网站评价体系。

由表1得知,网站前端体验及后台系统、数字资源服务、交互功能及信息发布等三项指标类型为读者群体一般需求,其中网站前端体验及后台系统是用户访问图书馆网站的直接感触,也揭示了网站安全性与系统稳定性,具体指标包括门户界面风格的美观性、页面及栏目布局合理性、移动设备兼容性、网站响应及时性和系统稳定及可靠性;数字资源服务是网站服务读者的核心,反映了网站对读者的利用价值,具体指标包括数字资源丰富性、信息资源时效性、特色资源有用性;交互功能及信息发布则直接反映了网站的服务效率,具体指标包括在线问答时效性、新闻公告及时性、信息网络开放性与服务栏目丰富性。

为了准确描述读者群体需求的差异性,评价体系设置了本科生群体需求、硕博士研究生群体需求及教师群体需求等三项指标类型。本科生群体需求主要体现在馆藏查询、中文期刊等资源模块的满意度,即读者查询馆内纸质资源主要通过馆藏查询模块,经常访问的数字资源以基础学习为主;服务功能栏目的满意度,即是本科生群体对网站提供的功能需求,主要体现在诸如座位预约、读者留言、新书通报等支持学习的辅助服务;对毕业设计等研究活动的支持度,即本科生群体在临近毕业搜索网站中文电子期刊或其他相关资源,以便帮助其顺利完成毕业论文撰写或其他毕业设计相关研究活动。同理,硕博士研究生群体需求具体指标有研究学习等资源栏目的满意度、研究相关服务模块的满意度、学位研究支持的满意度,与本科生群体需求指标相比,硕博士研究生群体在数字资源访问搜索、网站服务功能等方面以科研活动为主,学习为辅。教师群体需求则体现在对学科建设栏目的满意度和对科学研究支持的满意度两方面,指标的设置充分体现了高校教师侧重教学科研方面的特点,为图书馆门户网站服务教师群体明确了方向。上述各评价指标易量化,具有针对性,能较好反映服务读者群体需求目的。

3.4门户网站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基于读者群体对评价体系指标排序的结果,咨询馆内外相关领域专家,构造判断矩阵,对每一个判断矩阵中的元素给出矩阵元素值,利用方根法计算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

以目标层A——指标类型B为例具体说明,首先构造判断矩阵A-B详见表2,并利用方根法列出计算结果见表3。

经计算,所求A-B的判断矩阵权重向量

W(权重)=[0.1189,0.3056,0.0735,0.2020,0.1112,0.1888]T

同理按照上述方法求解,得出评价体系的各项指标权重总排序结果,详见表4。

从层次总排序结果来看,数字资源丰富性(C6)、对科学研究支持的满意度(C20)、馆藏查询中文期刊等资源模块的满意度(C13)及特色资源有用性(C8)是得分最高的指标,分别是0.1649,0.1258,0.1089、0.0907。其次对学科建设支持的满意度(C19)、对学位研究支持的满意度(C18)、服务功能栏目的满意度(C14)指标和页面及栏目布局的合理性(C2)对于网站评价也很重要,所有指标中门户界面风格的美观性(C1)的权重最小。

4实例应用

构建满足读者群体需求的网站评价体系,读者对图书馆网站的实际满意情况成为评价分析的关键。本文以河南理工大学图书馆门户网站为例,针对网站评价体系中的指标进行实际满意度评价,各指标分值范围60-90分,其中80-90分为满意,70-79为一般,60-69为不满意。本次调研发放纸质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85份,其中有效问卷181份,占发放问卷的90.5%。参与调查人员本科生群体占总人数45%、硕博士研究生群体占35%、教师群体占20%。将调查问卷结果汇总并计算,得出图书馆门户网站评价体系指标得分结果,详见表5。

根据读者群体对图书馆门户网站的实际反馈结果,结合本研究设计的高校图书馆门户网站评价体系指标权重,得出了门户网站最终得分83.81分,说明读者群体对目前门户网站持满意态度。

由表3得知,指标类别中的数字资源服务B2得分最高,其指標数字资源丰富性C6和特色资源有用性C8在20种评价指标得分中分别位于第一、第四,并且读者群体持满意态度;本科生群体需求B4以16.95分排名第二,其指标馆藏查询、中文期刊等资源模块的满意度C13和服务功能栏目的满意度C14位列总指标排名的第三、五名,由于读者给出的实际满意分数较高,指标C14总分排名提升了2名;教师群体需求B6名次紧追本科生群体需求,其指标对科学研究支持的满意度C20位列总指标排名第二。各项数据表明目前门户网站呈现的数字资源服务模块、本科生读者群体学习资源模块和服务栏目,以及教师群体科研资源服务栏目得到了广大师生读者的认可。门户网站提供的诸如座位预约、新书通报、论文上传、读者留言等服务栏目带给读者方便、快捷、愉悦的使用体验。此外,页面及栏目布局合理性C2总指标排名上升至第八,说明读者群体对目前图书馆门户网站页面及布局现状持满意态度。

从表3看出排名末尾的指标是门户界面风格的美观性C1,移动式设备兼容性C3的指标分数也较低,表明目前的门户网站在读者前端体验方面存在薄弱环节,需要我们加强对网站风格、移动设备兼容方面的重视,分析原因并解决,以达到满足读者群体需求目的。此外,对毕业设计等研究活动的支持度C15和对学科建设支持的满意度C19两个指标的总得分,由于读者给予的实际满意分数不高下滑1-2名,说明目前的门户网站在这方面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需要改进与完善。

5结论

(1)通过实例应用评价,发现本文构建的评价体系能有效地对读者群体需求满意度进行评价。基于系统架构和群体需求分析设计评价体系是可行的。

(2)评价体系覆盖本科生、硕博士研究生、教师读者群体需求特点,凸显了读者群体需求的差异性,针对性强,更有利于网站的科学评估。

(3)研究发现高校图书馆门户网站应以数字资源丰富性、特色资源有用性、页面及栏目布局的合理性以及读者群体在科研支持、学科建设、学位研究、服务功能栏目等模块的满意度为核心内容建设,增强图书馆网站的竞争力。

(4)本文提出的评价体系构建方法,丰富了评价体系研究,可为高校图书馆门户网站的评价提供参考和借鉴。

(收稿日期:2020-10-29责任编辑:孙炜)

作者:孟璐

核心网站评价分析论文 篇2:

金融服务业网站评价方法研究

[摘 要] 金融服务业网站评价方法的完善是一个需要长期探讨和实践过程,但目前尚无较为一致和认同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本文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金融服务业网站的评价方法体系,可以较好的应用于对金融服务业网站的评价分析中。

[关键词] 金融服务业 网站 评价方法

一、金融服务业发展现状

金融服务业是现代市场经济的血脉,是各种社会资源的货币形式进行优化配置的重要领域。自改革开放以来,金

融资产总量快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大,金融服务业已成为增长较快的产业之一。

金融服务业作为一个生产和生活服务的产业,是第三产业中的主导行业,金融服务业体系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信用合作社、信托投资业、证券经纪与交易,证卷投资、证卷分析咨询、保险业以及金融租赁、邮政储蓄、典当等其他非银行金融活动等。其主要特点是金融机构所有制结构多元化。从所有制的内部结构看,行业特征鲜明。首先,银行业是国有企业比例最高的行业,其中商业银行由于进行股份制改造,其股份制企业比例在银行中最高,其次,保险业是股份制比例最高的金融行业,最后,在其他非银行金融服务业中,组织形式较为灵活,私营企业占比例较高。典当业已完全实行私有化。同时金融服务业的业务总量增长较快,其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分行业看,银行业和保险业构成了金融服务业的主体,而证券业和其他金融活动单位仍处于发展或萌芽阶段,总量和规模较小,对金融服务业的发展起有益的补充作用。银行业位居主导地位,是金融服务业的龙头。保险业起步早、发展快,是仅次于银行业第二金融服务业行业。证券业初具规模,但金融信托、金融租赁、典当等其他新兴金融服务业务活动仍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小。

金融服务业现代化,先要实现金融服务业信息化.而金融服务业信息化优先要考虑的是金融服务数字化即数字金融服务业,其内涵包括金融服务业要素、金融服务业过程、金融服务业手段和金融服务业管理的数字信息化。 数字金融服务业是金融服务业信息化的核心,也是金融服务业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 数字金融服务业的基础工作之一就是金融服务业信息网络建设, 它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信息资源共享环境,蕴藏着无限商机。

二、金融服务业网站评价概述

金融服务业网站评价是了解网站价值、比较网站优劣、指导网站建设的重要依据和手段,科学的金融服务业网站评价有助于促进商务网站整体水平和质量的提高,监督和改进金融服务业网站经营方式,推动金融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金融服务业网站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内容与指标对金融服务业网站运行情况和工作质量进行评估。评价目的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缘于因特网信息资源具有数量庞大、增长迅速、内存丰富多彩、交叉重复、质量参差不齐等特征. 因此,如何从众多的金融服务业网站中筛选出优质的金融服务业信息资源日显重要。用户对获取高质量网络信息的期望值也日益提高.他们希望所获取的金融服务业信息是有效的、可靠的、权威的、相关的,这也客观地反映了金融服务业信息化大发展状况。

建立金融服务业网站评价指标体系,除了要遵循一般的评价原则,如科学性原则、完备性原则、无矛盾性原则和可比性原则等外,还应该密切结合金融服务业发展的特征。因此应遵循以下的构建原则:

1.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为了进行综合评价,必须将部分反映企业商务网站基本特点的定性指标定量化、规范化。

2.整体性与指导性相结合。一方面所涉及的信息必须能够较全面的衡量单个金融服务业网站的建设规摸和水平, 另一方面,重点关注网络资源的实用性和受益面等;此外,所选取的指标体系及测评方法必须是科学的和客观的评价。

3.可比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评价的基础就是相互比较,不可比较的事物很难予以评价。评价指标设置要尽量保证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的可比性。

4.系统性与层次性相结合。由于企业商务网站内容涵盖的多层次性,指标体系也是由多层次结构组成,反映出各层次的特征。

具体应该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评价:

(1)技术指标,涉及到金融服务业网站的相关技术应用,以及因为技术的使用而导致的网站安全性等数据。其包括站点速度、系统稳定性、可扩展性、安全性、链接的有效性等。网站的反应速度必须在用户可接受的响应时间内,网站的安全性也至关重要,如是否采用安全协议传输用户数据、交易数据。用户的需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功能的可扩展性是满足不同需求的前提。

(2)界面指标,关于金融服务业网站的界面以及各层次页面呈现给用户的美观特点。包括整体视觉效果、美工设计、页面布局、网站结构与分类深度、使用的方便性等。金融服务业网站界面必须有逻辑性、可访问性、直观性,系统应该让用户的访问愉快而高效,使访问网站的每个用户都能理解和使用该金融服务业系统。

(3)资讯指标,指金融服务业平台网站和咨询网站所能提供给消费者或用户的产品或服务信息质量的指标,包括信息数量、可信度、更新的频率等。其包括提供信息的数量、质量及种类、信息更新频率、个性化信息服务等。

(4)功能指标,指金融服务业网站提供的用户功能,表现为是否能够安全便利地完成消费者的商务活动,并能够提供给用户较多的功能定制自由。其包括网站功能的完备性、功能实现的有效性、特色产品、特色功能和特色服务等。

(5)客户服务指标,涉及到网站客户服务系统在网络出现问题,客户使用网站出现问题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反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线下交易过程中的流程监控等。

(6)经营业绩指标,值得是金融服务业仅仅从网站运营角度所达成的成果,包括网站所产生的影响力和用户吸引力,网站的盈利能力等。

三、金融服务业网站评价方法

目前,用于金融服务业网站评价用的方法较多,从评价所需数据资料的获取方法来分,主要有网站流量指标统计法、专家评价法、问卷调查法以及综合评价法。 网站流量指标统计法侧重于通过软件统计分析网站的实际浏览量,根据有效浏览量来判断网站吸引关注的成果。专家评价法可采用Delphi法或专家会议等方法对一系列金融服务业网站进行评估,利用专家的知识和经验,作为较为客观公允的评价结果。问卷调查法通常采用抽样调查或在线调查等形式,通过较大数量的网民的反馈信息来获得问题结果。问卷调查是一种常用的调查方式,通常有抽样调查和在线调查等形式。但是,由于问卷调查结果的可信水平与问卷的设计、抽样方法、样本数量、样本分布、系统误差、调查费用等多种因素有关,问卷调查的结果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网站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无论是在线调查还是专家评价,都摆脱不了主观因素的影响,因为每个人的经历、偏好有所不同,对每种标准的判断就会有差异。所以,无论是定量分析还是定性描述,各种评比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金融服务业网站评价需要一种综合性的评价方法,即集动态监测、市场调查、专家评估为一体的综合评价模式,这需要有科学的分析评价方法,全面、公平、客观的评价体系,权威、公正的专家团体,也需要有科学、合理、足量的固定样本作为基础。在这种评价方法中,首先是建立加权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通过技术测量、专家调查、用户调查等方法收集数据,再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方法、模型分析方法等,对搜集的数据及其相关资源进行挖掘和分析。

除此之外,还可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方法评价金融业网站,它是通过借助数学规划的方法。确定系统的生产前沿面.通过比较决策单元偏离生产前沿面的程度来评价相同类型部门或单位中各成员间的相对有效性 这是著名运筹学家A.Charnes和W.W.Cooper等在“相对效率评价”概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系统评价方法。

自1978年问世以来。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际应用方面。DEA都获得很大成功。DEA以其综合、客观、方便的优势,已经成为管理科学、系统工程、决策分析、评价等领域一种非常重要和比较成熟的分析工具和手段。DEA的优点是:(1)可以处理多输入、多输出。而不必关注这些输入与输出的具体函数关系,因而非常适合综合有效性评价。(2)进行DEA有效性评价时,其变量不是评价因素本身而是其权重,因而去除了主观因素的影响。(3)DEA还可以处理一般数学方法所困惑的非结构化因素。(4)对不同指标的量纲也不强求。(5)有现成的分析软件可以直接得出评价结果。(6)对非有效DEA,可以通过投影分析,找出需要调整的具体目标和准确的整改方案。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金融服务业网站进行评价的优点是可以摒弃主观选取权重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由于主观上没有输入数据,采用的是只有输出指标的DEA方法,其基本原理无异于一般的同时具有输入输出指标的DEA方法,只是在不考虑输入的前提下,将产出各分量以不同比率进行扩大,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相对有效性等问题。通过DEA方法,最终可以得到金融服务业网站建设的相对效率值,可以此为依据,对金融服务业网站建设及应用水平进行排序或者分类。

四、金融服务业网站评价改进措施

金融服务业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器,因此加快建立健全金融市场体系,稳步发展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和期货市场,促进和提高金融服务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

因此在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的同时,健全金融服务体系。不断促进保险业、证券业和其他金融服务业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和金融服务业的不断发展和成熟,金融服务业网站评价的发展空间是很大的,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来改进对金融服务业网站的评价:

首先,认清网站评价既是一种控制手段,也是一种管理职能,企业应该时时刻刻对自身的运营情况进行评价。这就需要金融服务业依据本行业的特点和发展现状,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对本网站和竞争对手进行比较,变被动为主动。这样将有助于其健康发展。

其次,我国的金融服务业网站评价要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应用。科学的金融服务业网站评价理论应该遵循一定的研究标准。好的金融服务业网站评价理论应遵循以下标准:具有灵活的可扩展性、具有良好的成长性、具有理论上的科学性和具有实践上的可行性。随着金融服务领域的拓展来满足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需要。最近提出来的服务贸易方面的金融需求,航运金融、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都属于新的金融需求。同时随着金融服务方式的创新来满足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要加强对网站评价原则、内容和方法的研究。评价方法是采用比较分析、模型分析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对数据及其相关资料进行挖掘和分析,另外,通过相关实证分析来加大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力度。同时,积极应用多指标的加权评价法、模型评价法和动态分析评价法等更为科学的数据处理方法,使评价结果更为合理。

最后,要大力推进作为中立机构的评价网站的建设,将其作为一个完善和规范金融服务业市场的举措,将其作为市场监管的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李 钊 苏 秦 姜 鹏:金融业网站质量评估的研究述评[J].情报杂志, 2006,4

[2]傅 晓 邓保国:我国金融业网站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南方农村,2004(1)

[3]常金玲 夏国平:基于协调分析的金融业综合评价方法[J].2006,19(1)

[4]阮新新:金融业技术风险管理的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04,(4)

[5]周梅群 吴 华:金融业网站评价体系设计之研究.开放金融服务业研究,2004(2)

作者:牟 静

核心网站评价分析论文 篇3:

中职院校门户网站发展状况调查及其启示

摘 要:中职院校网站评价是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在2012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优秀门户网站评选”的基础上,笔者对152所中职院校的门户网站建设情况进行了持续跟踪。本文通过对这些中职院校门户网站的建设状况实施评价,分析了网站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中职网站的良性持续发展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中职院校;网站评价;评价指标

为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的“加快建设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环境”的战略部署,规范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网站建设,提高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管理与应用能力,促进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于2012年开展了“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优秀门户网站评选”活动。为了掌握“以评促建”的效果,笔者所在的研究团队对当时参评的152所院校门户网站的后续建设情况,进行了持续跟踪与评价。

一、中职院校门户网站的评价指标及主导思想

有效评价的基础是预先形成一套规范的、完备的、具有针对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能够对既有网站起到规范和约束作用,而且可以为网站的发展与完善提供参考依据,从而使不同地区、水平参差不齐的教育政务网站都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下,实现均衡发展、同步发展。

1.中职院校门户网站评价指标的关注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掌握网站设计与开发的技术型人才已能满足社会需求。因此,基础硬件建设、技术队伍状况、网站的结构与界面设计水平等要素已经不是影响教育网站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网站的设计与规划已经成为一种大众化的技术,绝大多数的网站开发已不存在技术问题。例如,以外包形式存在的教育网站在界面设计、网站结构、页面风格与视觉效果方面都呈现出较高的水平,然而这类网站往往形式大于内容,短期效用明显,其主管单位的参与程度和信息的时效性也不尽人意。

基于重点关注教育网站中信息时效性和服务性的目标,笔者认为,对中职院校教育网站的评价应该聚焦于以下6个层面:①教育网站内容的全面性与时效性;②教育网站建设中,各个部门的参与程度;③反应教师、学生、教学情况的程度,能够真正地支持教学工作的教学资源的质与量;④家校、师生交流的便利性;⑤教育政务网站的安全性与技术支持水平;⑥网站的教育特色与影响力。[1]

2.中职院校门户网站评价的指标体系

当前,中职院校门户网站评价指标体系由三个级别的指标组成,分别从网站中内容的完整性与时效性、网站的表现形式、网站的运行管理和网站特色四个方面进行考察。由于教育网站已经发展到了成熟应用的阶段,因此,本评价指标重点关注网站的实时交互服务能力和教学支持能力,其核心内容是信息的完整性与时效性。具体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2]。

二、中职院校门户网站发展状况

在2012年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举办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优秀网站评选”活动中,共收到了全国27省(市、自治区)提交的500多份参评申请,其中共有152所学校通过了初评审查,参与最后的角逐。因此,笔者的持续研究也是主要基于这152所学校开展的。

由于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三级指标比较精细,难以在有限的篇幅中阐述清楚,本文将以各网站在二级指标上的得分情况作为研究对象,阐述中职院校门户网站近期的发展状况。

1.中职门户网站建设的整体状况

对于参评的152个网站,实施综合评价后,网站在各二级指标项上的分布情况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学校工作、学生工作、界面设计和功能设计的优良率(优秀+良好)较高。其中学校工作、学生工作反应了大多数参评网站在反馈学校重要活动,以门户网站宣传学校要闻方面做的不错;而界面设计和功能设计的高优良率则说明大多数门户网站的界面设计都比较合理,不论在页面布局、配色方案方面,还是在功能设计,模块组织方面都做的较好,反映了各网站在规划、设计、开发方面都不存在技术障碍。

而教师工作、互动交流和教育资源项目的优良率较低,说明大多数的中职网站在这3个方面做的不足,尚需进一步地努力。从表2可以看出,互动交流和教育资源两项的优良率仅在30%左右,说明在本次网站评价中,约有三分之二的网站在这两个项目上不达标。

2.对网站评价数据内部关系的分析

在通常情况下,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水平与地域相关。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程度较高。中职院校门户网站的发展是否也满足这一规律呢?为此,笔者对评价数据按照省份和经济情况进行了差异性检验,并对评价数据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以探索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

(1)不同地域内网站的评价结论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参评的152个中职院校门户网站分布于27个省(市、自治区,简称为省份),位于不同省份的网站在发展水平上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呢?利用SPSS 18.0对网站的评价结论按照省市进行T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多数省份之间的检验概率Sig都远大于0.05,说明“有显著性差异”的假设不成立[4]。也就是说,本次网站评价数据显示,如果按照省份分组,多数省份之间的网站发展水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不能证明某个省份内网站的整体发展水平高于其他省份。

如果以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为依据,把全国的省(市、区)份划分为发达地区、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然后对网站评价数据进行T检验。检验结果显示,检验概率Sig大于0.05,说明“有显著性差异”的假设不成立,即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网站得分没有显著性差异。也就是说,中职院校门户网站的发展水平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没有关系。

(2)对评价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为了探究评价数据内部隐藏的规律,笔者以各指标项作为分量,对全体评价数据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论显示:各个指标项之间都存在着相关性,部分指标项之间甚至是高度相关。比如交互交流与教育资源之间是高度相关,高达0.835;而与学校工作、学生工作也存在着相关性,只是相关性系数略低,大概只有0.6左右[5]。

从网站评价数据看,在学校工作、学生工作方面做的不好的网站,在互动交流、教育资源管理方面也一定做的不好。但是,他们可以在界面设计、功能设计方面有突出的表现。

三、中职网站评价数据所反应的问题

从本次中职网站的评价结论看,大多数网站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气象,反映了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势态。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具体问题。

1.部分中职网站获得较低评价的表面原因

(1)交流功能差是绝大多数网站失分的主要原因

交流功能差是本次评价中最突出的问题。近30%的网站设计中没有交流模块,部分网站内尽管设置了校长信箱、留言板等功能,但该功能形同虚设,无人值守。笔者曾经在多个被测评网站中留言,但能够及时回复者寥寥无几。部分网站甚至开通了即时通(TQ、网站QQ)等交流模式,但在客服“在线”的状态下,仍然无人应答用户的咨询。

(2)缺乏对教学的支持是多数网站失分的重要原因

中职教育具有特殊的规律,强调技能的培养。教育技术学的研究证明:信息技术的方法在技能培养方面具有重要优势,微视频、CAI等都能为“呈现过程、演示操作步骤”发挥其他教学方法不可企及的作用。基于信息技术的手段和方法促进中职教育、为教学提供支持应该是中职院校网站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数网站没有体现出教学资源建设方面的内容,甚至在门户网站中找不到相关入口。

(3)信息的时效性不足是部分网站失分的原因之一

信息的时效性是网站得以存在的生命线。缺乏维护的网站常常因过时信息多、不能反映当前状况而失去吸引力。从本次网站的评价结果看,有近四分之一的网站在信息的时效性方面存在问题。有些网站上的最新信息竟然是2009年的,这种类型的网站即使界面设计极度华丽、技术水平无限高,也是无法获得高分的;还有些网站虽然具备了评价所需的全部模块,但每个模块下仅仅放置了2条信息,甚至部分模块中一片空白,反映了一种“应付评价”的心态。

(4)中职院校门户网站建设存在“突击”、“迎合检查”现象

通过对中职院校门户网站建设的持续跟踪,笔者发现:在门户网站建设中“突击”现象普遍存在,突出表现为以下几种现象:①不少在参评活动中获得高分的网站,在迎评过后其信息时效性和访问量有很大程度的降低;②少量参评网站在迎评过后已经无法访问;③部分门户网站尽管界面设计精美、功能完备,但在Alexa排名和百度中都找不到相关信息,影响力非常低。

2.部分中职网站难以获得快速发展的深层次原因

从表面上看,部分中职网站因信息时效性差、教学支持不足和互动交流不够而获得低评价。事实上,而导致这种现象的出现,应该有其更新层次的原因。

(1)对网站建设的组织模式理解不够,网站建设是“无米之炊”

在部分中职院校的领导看来,学校网站的建设仅是信息中心一个部门的工作。如果以这种思路来领导网站建设,将难以保证站内信息的质量和数量,网站建设实质上变成“无米之炊”,很难取得好的效果。

从成功者的经验看,学校门户网站的建设需要学校办公室、学生工作部门、教学部门、人事部门、信息中心等诸多部门的共同参与。信息中心仅仅是网站建设中的技术支持者,而真正能使网站发挥效益者应该是相关的主管部门。

(2)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和激励体系

有效的组织机构、管理和激励体系,是门户网站快速发展的基本要求。有些院校因为缺乏有效的组织体系,把网站建设交给信息中心独立承担,导致信息的来源无法保证;有的院校因为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激励体系,致使负责网站建设的人员人浮于事,各类信息不能实时地反应学校的发展状况,导致信息的时效性很差。

(3)现有的网站没能充分地发挥其效益

由于部分院校的网站处于一种被动运行的模式——在领导检查时突击改进与完善、在日常工作中几乎无人问津——导致网站内信息的时效性很差,师生和社会几乎无法从网站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也就谈不上发挥网站的效益。没有效益的门户网站是无法引起学校领导的重视的,而缺乏领导重视的网站建设,其运营会因为缺乏资金支持和制度保障而步履维艰,相关人员的积极性也很难调动起来。

(4)缺乏常态化的运营体系和运营制度,导致网站建设的“突击”现象明显

正是由于部分院校的门户网站建设缺乏必要的组织体系、政策体系和制度保障,没有形成常态化的运营体系和运营制度,门户网站的建设就变成了“一阵风”。在这种院校中,当上级主管部门组织教育信息化相关检查或者参与门户网站建设评比时,学校会紧急抽调一部分人员组成临时突击队,甚至邀请商业公司加盟,突击设计和开发学校门户网站,从而在瞬间使网站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然而,当时过境迁,测评检查结束后,突击队就会被解散,学校门户网站的建设又回到原点。

3.技术与地域已不是影响网站建设水平的主要因素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不论网站建设技术,还是人员素质,都已经不是影响网站建设的主要因素。本次网站评价的数据表明:即使偏远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学校门户网站建设方面也不存在技术障碍。

从网站开发的模式看,信息中心负责、专业的软件公司承包等模式,都能保证网站开发的技术水准,但无法保证网站信息的完备性和时效性,难以发挥门户网站的真正价值。

四、加强引导与管理,全面促进中职院校门户网站的建设

高校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和门户网站建设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①在信息化的建设中,领导的认识和关注度决定着系统建设的成败。②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根据本轮网站评价的结论,笔者认为,为了促进中职院校门户网站的建设,各院校应该在以下5个方面做出努力。

1.加强宣传,改变观念,增强院校领导对门户网站的关注度

“中职院校门户网站的建设绝对不是信息中心一个部门的事情。”这是每一位领导者必须认识到的问题。只有加强宣传,改变部分领导者的错误观念,使领导者能真正地在组织体系、管理制度方面为门户网站的建设提供支持,才有可能促使门户网站的持续良性发展。另一方面,门户网站应该成为学校对外联系的窗口,提升学校的外在形象,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正能量,从而对领导形成正激励,保证门户网站的持续、稳定发展。

2.发挥中职网站的作用,为提升教学质量服务

在中职教育中,人们比较注重技能培养,而信息技术的手段与方法在技能培养方面有着先天优势。因此,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组织网络课程资源,以视频、图像等模式为教学提供支持,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利用门户网站的优势,探索有效的资源方式和资源组织体系,为学习者提供便捷的获取渠道,使之服务于教学科研,也是中职网站发挥效益的重要内容。

3.加强组织体系建设,形成有效的管理制度

中职门户网站的建设应是多部门协作的结果。因此,为了保证门户网站的持续、稳定发展,应该形成由各主管部门工作人员构成的网状、分布式组织体系,为信息的时效性、互动交流的及时答复、教育资源的组织与管理,提供充足的人员保障、组织保障。

在完备的组织体系的基础上,还需要配套有效的管理制度、激励措施。

4.既要尊重学校个性与特色,又要统一部署

由于培养目标和学生类型的差别,各中职院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因此在中职院校网站的建设中,一定要体现出学校的个性与特色。同时,也要强调网站建设的基本规范,保证各门户网站的基本质量。

5.以评促建,形成有效的、持续的激励机制

“参与优质网站评比,获得奖励”不是目的,而是一个过程,避免“为迎评而突击”、“为检查而临时建设”的现象发生。希望相关网站能够“以评促建”,对照中职网站评价指标,及时地发现本校门户网站建设中的差距,并完善、修正。

通过滚动式的多轮优质网站评比,形成有效的、持续的激励机制,促进各院校门户网站的健康发展,是教育网站评比的目的,也是要求。

参考文献:

[1]马秀麟,张倩.教育政务网站评价指标体系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7).

[2]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中职院校门户网站评价指标[Z].2012.8.

[3]衷克定.SPSS for Windows数据统计分析工具应用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6-88.

[4][5]郭熙汉,何穗,赵东方.教育评价与测量[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7).

(编辑:王晓明)

作者:马秀麟 张倩 刘立超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自由贸易体制研究论文下一篇:教育资源建设推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