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院校艺术专业“非遗”主题课程开发研究

2022-09-13

一、“非遗”主题课程的重要性及传承意义

山东省多数独立学院办学时间不足十五年, 在文化建设上精力有限, 同时独立院校在人才培养上注重专业技能及应用型人才, 对传统文化的教育相对欠缺。因此, 独立学院存在文化不完整、不深厚的现状。习总书记指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因此, 独立学院有必要对“非遗”课程进行积极的开发和研究, 促进文化传承、创新, 加强独立院校学生的文化保护意识, 让文化遗产作为传承载体走进独立学院课堂, 培育新一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

在独立学院艺术专业开设“非遗”主题课程具有重要的传承发展意义。首先, 作为独立学院这类缺乏传统文化教育的院校对“非遗”课程应该积极的开发, 使独立院校的大学生热爱并认同地域文化遗产, 成为文化传承的新生代力量。其次, 独立院校艺术专业有着独特的学科优势, 非物质文化本身就涉及到文学、艺术学、工艺美术、民俗学等多学科, 艺术专业能够直接提供课程研究的人力资源, 有利于“非遗”文化作为教育资源进行分析研究。再次, 研究“非遗”和独立院校教育的文化接轨, 探寻独立院校传统文化实践教育的科学方法。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及可持续发展助力, 也直接丰富了独立类院校课程的内容和形式, 突出院校特色, 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使独立院校成为宣传非物质文化的平台。同时, 培养新一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域传承人, 达到“非遗”传承发展和独立院校教育改革的“共赢”。

二、主题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

“非遗”主题课程开发以文化传承为出发点, 坚持科学性、地域性、趣味性、研究性等原则,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形成专业能力。

(一) 科学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艺术专业主题课程设计具有重要的价值, 秉承科学性原则, 在课程开发设计前对相关资源进行调研考察, 将课程内容真实的记录和传承, 消除虚假文化, 把区域性、民俗性融入课程中, 体现区域特点, 使“非遗”文化得到科学的延续。

(二) 地域性

不同地域的文化表现出各自的特色, 地域文化作为课程资源的组成要素, 从不同角度反映当地的地域文化。课程在开发建设必须具有独特鲜明的地域性, 适用于特定的地域文化学校教育。

(三) 趣味性

主题课程力求更加有趣, 课程讲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况、艺术风格、工艺技能等, 选取符合独立学院学生心理特点的资源, 设计成有趣的活动课、研究课等各种形式相结合。课程用各种手段与方式展示与交流, 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实践, 可融合摄影、电脑设计、电脑绘图、动画、电影等新媒体进行“非遗”的解读与创作。

(四) 研究性

引导学生以研究的角度思考传统与现实的关联。鼓励学生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理念并探索新的研究方法。研究非遗的艺术类型、生产工艺和文化内涵等, 探讨传承人的口传文化记忆和手工制作法。将课程设计成一门课堂教学与科学研究、艺术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在艺术创作中, 结合绘画、摄影、手工制作、广告设计、动画展示等形式来完成课程。

三、主题课程定位和目标

(一) 课程定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地方文化传承的习俗与特点。在开发设计主题课程时, 必须分析不同的民俗所特有的性质、功能, 从不同角度和多个层面进行课程设计, 根据艺术类不同专业的学习对象或目的进行设计。引导学生根据专业特色从功能和审美角度分析作品, 运用传统工艺的材料和制作手段, 围绕审美和实用两个功能进行创意构思, 在实践中感受不同材料和工具的特征, 提高对传统及地域文化的认同度。

(二) 课程目标

主题课程是调研分析山东省各个地区、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对课程进行设计、构思与开发, 同样考虑到不同学校学生的现有专业, 让课程在专业的基础上进行发展[2], 达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在课程目标的设置上, 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社会、教学等因素, 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确立综合性的课程目标。

(1) 课程的开发将教育与传承文化的功能统一, 凸显学校办学理念。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脉络与环境, 通过对民风民俗、文化现象、传统节庆等的分析、比较、总结等活动, 培养独立院校学生结合专业特色进行文化选择、文化判断的能力。

(2) 通过主题课程的学习, 了解山东传统文化、传统民族技艺的特征和表现, 形成科学的民族观、文化观, 关注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增强多元文化对话, 增进地域文化认同。

(3) 引导学生认识传统手工艺和民间设计元素、美感特征和价值体系, 理解环境与文化的关系, 体验传统手工技艺、工艺流程及特征, 对传统工艺积极探究, 结合现实生活进行创意设计。

四“非遗”主题课程的开发流程

课程开发应根据学生的需求、院校及专业具体情况确定主题、确定基本思路。主题课程开发包括调查研究本地课程资源、制定课程标准、选择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几个阶段, 并通过各个阶段的讨论和评估, 逐渐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一) 主题课程准备阶段

(1) 调研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的课程资源。成立开发小组、科研人员、教学专家、非遗专家, 对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类别进行调查, 为课程设计提供资料与线索。

(2) 确立课程开发目标。对山东“非遗”文化资源详细调查并归纳整理的基础上, 科学合理地确定独立院校艺术专业主题课程开发的目标, 且通过地域资源开发、学生专业兴趣和课程发展前景保持稳定性与灵活性。

(3) 确定课程开发的整体方向。课程的开发基于地域和校情, 深入了解山东非遗的地位、发展和高校传承概况, 分析独立院校的现状, 探讨艺术专业的特色, 根据课程开发的理念, 筛选最有代表性的课程资源进行课程设计以凸显山东地域特色。

(二) 主题课程开发设计阶段

在本阶段需要制定合理的课程标准, 保证课程目标的顺利实现, 包括课程的理念和特点、课程的性质和意义、课程的内容和框架等内容。首先, 教师在专家的指导下设计课程方案, 根据课程开发计划和课程目标设计主题课程, 确立课程的基本思路, 制定课程大纲。其次, 根据课程开发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 从不同角度和多个层面进行课程设计。根据学习的对象进行安排, 在学习方式上可以多样化, 如去非物质传承地进行调研, 听取专家讲座, 撰写调查或者研究报告的课程模式。最后, 确定课程的教研工作。第一, 研究教学目标。对总的目标进行分析, 根据艺术类不同专业学生的发展特点制定教学目标, 循序渐进的进行课程教育。第二, 研究教学设计。避免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 教学要保证学生能够高效学习和个性发展。第三, 研究教学方法。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如实地考察、组织活动、研究性学习、在校园举办非遗研讨会或者专题讲座。

(三) 主题课程实施评价阶段

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对主题课程的认可是衡量课程成功的标准。

(1) 根据课程开发的规划制定课程的实施方案, 将计划落实为主题课程, 随着课程进行, 对课程本身和教学效果进行有效评价。根据具体情况不断改进和调节课程细节, 最终形成完善的教学课程体系。

通过课后反思和教案完善, 丰富并充实课程, 加强学生的参与感,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2) 课程评价是一个主体参与、不断改进的过程, 建立一个三维、多元、多视角的综合评价体系。以多维的角度进行课程评价, 评价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 使“非遗”课程促进艺术类及其他多种学科的融合共生, 在课程过程中, 根据课程不同阶段的目标来进行评价, 促进主题课程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印记, 是宝贵的艺术技艺与文化符号, 这些优秀的“非遗”文化资源应该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延续, 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一个很有效的方式。在改革传统文化教育, 推进文化建设的基础上, 本文提出在山东省独立学院艺术专业设立“非遗”主题课程, 探索“非遗”文化在独立学院课程开发中的重要性、目标及流程, 为相关课程建设提供建议, 培育“非遗”地域文化的传承人, 并为“非遗”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教育付出力量。

关键词:非遗,独立院校,主题课程

参考文献

[1] 李艳哲.河北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课程设置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 2011.

[2] 刘鹏.对地方高校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几点认识[J].戏剧之家, 2017 (8) :63.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基于SPOC的大学英语课程设计研究——以大学英语拓展课《英美小说选读》为例下一篇:我国工伤认定程序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