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意识教育论文

2022-05-15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文化意识教育论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薄弱,而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社会变迁、多元文化共生、信息社会的发展是造成这一现状的重要原因。本文探讨了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的有效对策,作为本项目后期“高校民俗信仰教育、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高校入学仪式教育、高校社团文化建设”四个专题研究的前瞻和伏笔。

第一篇:文化意识教育论文

大学英语教育的本土文化意识

[摘要]大学英语的教学活动长期以来受到教育全球化和知识产业化思潮的持续冲击,同时也受到英语文法教育传统教学观念的不断束缚。本文认为,在全球化与本土化、市场化与精英化、知识性与方法论的种种观念冲突之中,大学英语的教学活动必须超越传统语言教学标准化和技术化的不良倾向,在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关注外语教育的价值趋向,而在提倡文化平等交流的同时对青年学生大力加强本土意识的素质培养和本土文化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大学英语 本土意识 文化交流 素质教育 批判思维

[作者简介]王海燕,华北科技学院(河北承德 067000)

大学英语的教学活动一直受到教育市场化和全球化思潮的不断冲击。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自2000年以来教育部门不断推行各种英语教育改革,已经将英语义务教育年龄从13岁(初中一年级)降低到9岁(小学三年级),英语成绩对国民的升学、就业乃至职称、收入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某些教育部门提出双语教育目标甚至是用英语取代汉语对中小学生进行各类学科教育,即用英语作日常教学语言进行课程教学活动。一方面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英语学习的急功近利,诸如“三个月攻克英语四级”、“职称英语十日成”等等培训课程持续风行;另一方面却是在全球化条件下对汉语教育的极力轻视,作为母语的汉语在各类英语课程的强大攻势之中不断被边缘化甚至被漠视。因此,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始终是国内高校外语教育改革的软肋课题。2003年教育部就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强调“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应该说,英语作为一种外语课程,实质上也是一门培养跨文化能力的素质教育学科,而英语教师则同时扮演着语言教授者和文化引导者的双重角色,应在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关注外语教育的价值趋向,在提倡文化平等交流的同时对青年学生加强本土意识的素质培养和本土文化的素质教育。

一、从“走向世界”到“立足本土”:全球化视角的重心转移

长期以来,英语是作为国际通用语言被广泛使用的,因此很多学者就此认为中国要融入国际社会,就必须消除语言障碍而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改进中国的英语教育,将大学英语的教学重点放在口语和写作训练层面,同时推进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和逐步实施全英授课,在重视英语专业学科建设的同时提高全民的英语意识。然而,在全球化视角下一味地强调“走向世界”的教育目标,不利于“本土意识”的素质培养:未来的目标要走向世界,必然意味着当下正在世界之外,而所谓的国际标准是否就意味着西方世界?是否全球化风潮就意味着西方教育观念的扩展和东方文化的失声?在自然科学领域,我们不断地强调科学技术的本土化和国产化,而在人文学科尤其是外语教育领域,怎么就能主动放弃自主创造而一味追求西方所谓的世界标准?既然要走向世界,那么首先必须清楚我们身处何处,所谓的世界又在哪里?应该说,中国教育的实际状况既是全球化趋势在发展中国家的历史缩影,又是发展中国家本土化进程的未来导向,我们正在进行的各项教育改革也必须立足本土、推行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根本的目的不在于仿造西方的技术水平,而是为了学会表述自我的交际能力。

正如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在《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中指出的,“语言,像文化一样,很少是自给自足的”,而“交际的需要使说一种语言的人或临近语言的或文化上占优势的语言的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接触”,因此在多种语言和多种文化相互碰撞的全球化语境,英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在日益缩小的地球村中利用通用英语有效地实现语言交际和文化交流。然而,现阶段的英语教育却完全充斥着以英美文化为主、完全标准化和模式化的各种教学阅读材料,很少涉及到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意识的本土表达。英语的专业教育正在日益趋向于培养符号翻译的高级技术性人才,完全忽视了英语教育对本土文化本应承担的传播义务和历史责任。目前我国正致力在世界各地通过建立孔子学院向全世界推广汉语文化的教育和文化交流,而令人迷惑的却是国内汉语教育的边缘化地位和英语学的导向问题。应该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文化已迎来全面复兴,中国本土知识更加迫切地需要通过英语来实现其全球化利益。然而,要把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推向世界舞台,首先必须了解自己的文化。在当今世界的多元文化格局中,中国声音如此微弱倒不是因为中国学者的英语表述能力不够,而是由于对本土文化的知识匮乏,因此即使是克服了语言障碍的文化对话也只能是自恋性的自说白话。

二、从“引入西方”到“输出中国”:跨文化交流的价值导向

正如上海外国语大学何兆熊教授指出:“我认为一个英语专业的学生,除了国家对所有大学生在德育、体育等方面提出的共同要求外,在专业方面应该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较高的英语技能,较丰富的英语语言、文学知识和较高的人文修养,较宽的相关知识面。”目前国内高校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多为《大学英语全新版》(浙江大学出版社)和《新视野大学英语》(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以《大学英语全新版》的读写综合教程为例,虽然课本自身所附的参考教程对相应课文具有全面详细的要点解析,而且也补充介绍了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使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取相应的授课材料,但是这些课文内容本身和补充的背景知识往往只是局限于西方文化尤其是英美文化的价值观念。因此,虽然国内的部分学生通过这样的教材能够接受或有效地运用英语去理解和表述西方的某些历史或传统习俗,也能就外籍教师所提及的西方生活展开深入的主题讨论并能很好地展开交流交际活动,但每当面对本土文化的主题讨论,他们虽然非常清楚其所指内容,却往往没有能力用英语语言较为准确地表述出中国历史文化的某些核心观念和传统习俗,而这个问题也是目前许多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所遇到的价值困惑。

要正确认识英语教育对双向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首先必须协调好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互对话和互为补充的历史关系,不但要准确地掌握语言表达及沟通的基本能力,还应具有语用交际和文化交流的必要素质,同时明确跨文化交际的价值导向。正如卢红梅指出,“松、竹、梅”在汉语语境中能使人联想到“岁寒三友”,具有“斗霜傲雪”和“高风亮节”等附加性的文化意义和价值内涵,但是如果将它简单地直接翻译成pine,bamboo,plum的英文单词,或许只能指向这些符号本身的所指实物,却根本不能使英语民族的读者具有汉语

文化语境下的同样价值导向和意义联想,因此也就使其失去了本身的文化内涵。因此,中国特色的英语教育只有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对中国历史文化具有一定的认知水平,在充分认识到中西文化的差异性的同时,重视本土文化知识的语言输出,才能真正达到利用英语能力进行平等文化交流的最终目的。广大英语教师应该通过对中西方文化的多角度、多层次的观念对比,加深学生对跨文化交流的理解水平,从而更好地利用英语教学加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素质教育。

诚如张公瑾在《语言文化学教程》中指出的那样:“语言时时处处反映着文化,文化在任何时候都需语言,文化与语言之间是密不可分的,而文化又包罗万象,无论是西方文化还是本土文化的习得对学生掌握英语实际应用能力都能起到很大的帮助。”因此,以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最终目的,而融入本土文化的大学英语教学,才能算是全面完整的素质教学过程。然而,这种关注中西平等交流的教学理念在某些技术性和实用性的语言教育方针之下却没有受到足够重视。虽然在英语专业的教材体系中,已经出现诸如《交际英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李筱菊教授编著)之类明确重视本土意识培养和强调跨文化交际的英语教材,但是大学英语的教学材料却仍然要求使用统一编写的规划教材,而不是由英语教师自身自由选材和自主创新。这种工具性的教育理念不但不能在跨文化交际实践中积极引导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也不利于利用英语能力达到引入国外先进文化和输出中国文化双向交流的目的,而且有可能就此陷入新一轮的面对英语知识而非英语能力的应试教育。

三、从“世界公民”到“本土意识”:英语教育的批判思维

针对大学英语教育在“世界公民”和“本土意识”之间的批判意识,正如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何其莘教授所指出的,我们国内的英语教育很大程度上“在语言技能训练中往往强调模仿记忆,却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培养”。应该说,在国内的外语教育界,语言翻译的技术主义长期困扰着英语教育的思维导向,语言技能的短期目标远远超越于语用知识和文化语境的素质教育。对于面向未来的生态型教育导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早就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批判思维的素质教育在其他学科的专业教育中已经得到充分重视和深入研究,而在大学英语的教学活动中却完全消解于“世界公民”的未来憧憬。

如果将批判眼光转向我们的邻国同时也是英语教育强国的印度,就会发现:虽然自17世纪初英国的基督教传教士开始进入印度,英语教育在印度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然而印度的语言教育政策却致力于保护母语,尽可能使儿童接受母语教育,以保持国家语言的多元化性质。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之中,也有年轻一代为了提高经济地位选择放弃使用母语而转向英语,但是印度各级政府始终坚定不移地致力于实现本土化的语言教育目标,2006年甚至开始以外交攻势来推动印地语成为联合国的工作语言。应该说,在印度多语教育体系之中,母语不仅是一个民族的交际工具,也是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道德观念和思维模式的载体,强调母语教育实际上就是强化民族认同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对比印度的语言教育状况,我国目前广泛使用的各种英语教材涉及中国文化的课文内容微乎其微。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以交际教学法和体验教学法为主的英语教学也是全部聚焦于“原汁原味的”且不含任何“异域成分的”、来自英美世界的科学技术、历史习俗和文化精神。国内已有不少学者撰文强调我们国内的英语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目的语文化”,但却仍然没有引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因此,学习者对于莎士比亚、狄更斯、马克·吐温之类欧美经典作家非常熟悉,对于欧美流行文化更是如数家珍,然而对于西方世界仰慕的孔老夫子却不知译为“Confucius”,更不知“儒、佛、道”为何物;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像《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中国古典名著在英语世界中只有西方汉学家才真正会感兴趣、敢翻译,而中国当代的所谓知名翻译家却大多以翻译引进外国名著成名成家。

因此,针对英语教育对“纯正口音”的技术崇拜,针对“世界公民”和“本土意识”之间的失衡状况,国内知名语言学家杜诗春先生曾指出:“我的英语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汉语学习和写作。”孙骊教授也指出:“有的人英文可以说极好……他们还有另一个共同点,即中国古文功底极好。这和学习英文能有什么关系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可以肯定的是,在强调以英语作为目的语学习的同时,必须加强汉语的学习效用,以本土意识的批判思维来积极提升学习者的专业素质与人文修养。诚如桂诗春先生所强调的:“外语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本身,这是外语教学的内因。”因此,在全球化与本土化、市场化与精英化、知识性与方法论的种种观念冲突之中,大学英语的各种教学活动不但要树立以英语为目的语的“知彼”文化观念,更要培养面向母语文化的“知己”历史意识:它必须首先超越传统语言教学的标准化和技术化的不良倾向,在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关注外语教育的价值趋向,从而在提倡文化平等交流的同时对青年学生大力加强本土意识的素质培养和本土文化的素质教育。

注释:

①何兆熊.办好英语专业之我见[J].外国语,2003,(2):46-50.

②卢红梅.华夏文化与汉英翻译[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7-10.

③张公瑾,丁石庆.文化语言学教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8-26.

④何其莘等.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24-28.

(责任编辑:王庆玲)

作者:王海燕

第二篇:论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教育

摘要: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薄弱,而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社会变迁、多元文化共生、信息社会的发展是造成这一现状的重要原因。本文探讨了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的有效对策,作为本项目后期“高校民俗信仰教育、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高校入学仪式教育、高校社团文化建设”四个专题研究的前瞻和伏笔。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意识;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是集体的记忆共存,它由广大民众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世代传承,是丰富民众精神生活,并由此获得身份认同和心理凝聚的宝贵资源。传统文化意识是人的感觉、思维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反映。探讨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加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对于构建文化认同,加强文化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的现状

为了全面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笔者在所任职的高校组织了一次以问卷为主的抽样调查。本次调查的样本为本科一到四年级、不同的文科专业的学生,其中男生占36%,女生占64%,少数民族生源占6.32%。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93份。从问卷显示的数据来看,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的现状不容乐观。

1.文化认同。当代大学生缺乏传统民族文化认同意识。调查数据显示,42%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是过时的东西,67%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与民众的现实需要关系不大,76%的学生更喜欢西式化的生活方式,39%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无法交融和协调发展,35%的学生认为国外教育会比国内教育提供更多的个人成长空间,38%的学生渴望有出国学习交流或深造的机会。

2.创新意识。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创新意识。例如,大多数学生不能正确认识改革、发展、创新的内涵。37%的学生认为传统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关系不大,26%的学生认为按部就班比发展创新更重要,42%的学生认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对培养创新能力的作用不大,77%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创新能力。

3.传统美德。当代大学生的传统美德意识正呈现出淡化的倾向。92%的学生没有完整读过一部国学经典;17%的学生不能正确概括儒家思想的核心;23%的学生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选择个人利益为上;16%的学生承认发生过考试作弊等不诚信的行为;9%的学生承认在申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过程中为了获得较高的资助力度而产生过谎报家庭人均年收入的行为。

4.文化传承。传统文化传承意识缺失,也是当代大学生群体中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86%的学生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政府部门、民俗学家的事,与自己毫无关系;47%的学生错误地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只是地方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手段;相较于传统节日,当代大学生更热衷于圣诞节、情人节、复活节、感恩节等洋节。

二、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薄弱的原因

从以上调查来看,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薄弱,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助于有针对性地探讨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增强文化教育的实效性。

1.高校课程设置。从目前高校课程设置的情况来看,传统文化课程的开设情况不甚合理。以笔者所供职的高校为例,法学专业本科四年教学计划规定的公共课程中,学生只需在“大学语文”、“国学基础”、“应用写作”三门人文课程中任选其一,只有两个学分;“思想道德修养”、“形势政策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教学计划中所占的学分也不多。其他如“民俗学”、“人类学”、“民间文学”等传统文化课程,以选修课的形式存在,大学生接触到的机会不多。因此高校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还不够科学,在点上形不成系统,在面上也达不到普及。

2.社会变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这是一把双刃剑,在增强当代大学生思想独立性、选择性的同时,也带来一些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负面影响。享乐主义、悲观主义、权力主义等价值观,与我国传统文化一贯主张的仁爱、忠诚、责任、义务、和谐的道义型价值观产生碰撞,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形成冲击。一些学生急功近利、追求物质享受,对成功存在错误和歪曲的理解,就业期望值过高、理想信念模糊、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也频频出现。

3.多元文化共生。中国现代文化以经济全球化为大背景,具有现代性与理性特征。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本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相互交融,带来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对话,各种文化和思潮相互激荡,构成了一个相互冲撞、交流和互动的全球多维文化网络。当代大学生易受社会上各种思潮的影响,思想容易发生变化,在价值取向上往往缺乏判断力和辨别力,对“传统文化”等话题往往采取漠视的态度。

4.信息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是个信息化的社会,大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除了书本知识外,网络、媒体、社会实践等也是他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青年学生敏捷好学,善于接受新知识、新事物,更倾向于关注即时的、热点的问题。在信息充沛的时代,他们以感性的方式获得认知,并经过思考和判断,形成理性认同。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与那个“传统”的年代相去甚远,再加上传统文化教育的不到位,传统文化意识在当代大学生的心目中难免会日趋淡化。

三、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的对策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人文内涵,是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高校应积极探索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的有效对策。

1.更新课程结构。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需从更新高校课程结构入手。高校教师和学生对传统文化课程需有正确的认识,认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脱节,传统文化教育无关紧要的观念要加以修正。高校要以必修课或选修课的形式增设传统文化课程,增加课时和学分,提高课程覆盖面,在内容上使学生掌握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田野作业的基本技能,在形式上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讲述传统文化的精妙,挖掘传统文化的道德警示力量,引导学生主动地、独立地、理性地思考,增强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实施民俗文化教育。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需以民俗文化教育为突破口。民俗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个体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模塑作用,维系着群体或民族的文化心理,是保持民族认同的重要基础。当代大学生是社会成员的一份子,作为有文化有思想的年轻一代,应该正确地认识民俗文化。高校应引导学生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内化为个人的自觉追求,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坚持少数民族政策,尊重少数民族文化,把握好个人人生理想和社会理想之间的关系。此外,应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民俗文化教育相结合,在大学校园中营造关注民俗文化,珍视传统民俗的氛围。

3.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需以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为主要任务。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之根,体现了各民族的信仰、理想和追求,在今天同样能对学生的成长起到教育作用;传统文化能揭开历史的帷幕,具有传播历史知识和激励民族希望、维系民族凝聚力的作用,是培养民族自豪感的最好教材;加强传统文化意识教育,有利于把民族精神教育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大学生是文化传承的主力军,高校应培养学生保护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致力于培养大学生文化传承的理念。

4.实施传统仪式教育。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需以传统仪式教育为手段。高校仪式教育是有关集体记忆、文化传承、知识传授与人文素质的教育,集中体现了学校的文化特色,赋予学生大学精神和文化力量,以庄重的情境使学生产生认同感、归属感和使命感,赋予学生新的规范与义务。仪式教育在内容上应注重象征符号的应用,在形式上体现礼仪性和程序性,营造庄严、隆重、热烈的仪式氛围。仪式教育还要充分贴近大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以爱国荣校、成才励志、勇担责任为主旋律,融入时代性和国际性的教育元素,以现代化的手段和方法,充分挖掘育人资源,有效提高仪式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5.建设校园文化。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需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平台。首先要营造文化氛围,如高校文化设施、文化景观、文化标志的设计,可以与当地的民间文学和民间文化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其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宣传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纪念活动,通过征文、竞赛、演讲、报告、座谈等多种活动形式,挖掘传统文化的人文资源,增强民族凝聚力;组织学生开展田野调查或考察活动,学习、研究和传承优良传统文化,或组织学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参观和保护工作,树立起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

四、结语

中国正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传统文化式微,多元文化共生,不可避免地带来文化上的冲突,对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带来不小的影响。在接下来的研究中,笔者将围绕高校民俗信仰教育、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高校入学仪式教育、高校社团文化建设等问题展开进一步的调查研究,构建较为完备的民俗文化教育机制,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田兆元.文化人类学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李晓东.全球化与文化整合[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作者:黄丹丹

第三篇:动漫艺术教育强化本土文化意识的思考

摘要:当下,动漫艺术跨越了国界,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各国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审美观点甚至价值取向。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在动漫艺术教育中,除了学习和借鉴他国的成功之处,还应将现代的动漫艺术与中国传统的文化精髓结合起来。作者阐述了当前动漫艺术教育强化本土文化意识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分析了动漫艺术能强化人们本土文化意识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操作建议。

关键词:动漫艺术教育 本土文化意识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各民族文化交汇激荡。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大国,在应对这种文化全球化的局面时,应努力保护自己的文化个性。动漫艺术教育作为现代数字媒体艺术的一大分支,也必然要承担起保护本土文化、强化国民本土文化意识的责任。

一、动漫艺术教育强化本土文化意识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当下,动漫风席卷中国,数字媒体中随处可见动漫的身影。一方面,大部分动漫作品受到制作国艺术流派的影响,在作品中表现这些流派的艺术风格,使观众感受到浓郁的外国风情;一些作品将主人公设定为与观众年龄相仿、处境相近的状态,并通过主人公不懈努力突破万难获得成功的情节来传递励志、乐观和向上的人生观;还有许多动漫作品用优美的画风、柔和的音乐、简单感人的故事情节来吸引观众,为处在心理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做简单的心理治愈。另一方面,少部分动漫作品以打斗为主要看点,内容过于暴力和血腥;或宣扬背离主流文化的伦理道德,对主流文化的伦理道德表示出不满;或通过BL(boy's love)或者GL(girl's love)动漫,误导人们的性取向,给心智尚不成熟的青少年带来不良影响。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国的文化发展呈现出多元文化的格局。这种多元文化的发展可谓是“双刃剑”:一方面,优秀的动漫作品给人美的感受、积极的鼓励,它拓宽人们的眼界,加深民族间的理解与交流;另一方面,外来流行文化的不断输入,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我国青少年一代的生活方式、审美观点和价值取向,善于模仿的青少年一辈显然已经疏离了中国优良传统文化。如果我们不能有效的保护、传承本国文化,那么他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就有可能凌驾于我国的文化和价值观之上,造成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文化入侵。

由此,通过动漫艺术教育来强化本土文化意识十分的重要与紧迫。

二、动漫艺术为何能强化人们的本土文化意识

2009年10月26日,由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等国家十部委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动漫艺术大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这意味着,动漫作为一门新媒体艺术,正融入美术届的主流。那么,它如何能强化人们的本土文化意识呢?

其一,动漫艺术以其独特的形式凝聚浓厚的人文精神,展现一定的文化情境。虽然其人物形象、场景和情节都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但依旧能展现出动画师的理想和情操,体现出作者所处民族与时代的风俗、价值观等。如日本宫崎骏大师的《千与千寻》,无论是千寻、汤婆婆还是小白,无不对现代日本有着寓意式的指向。

其二,动漫艺术作为一种视听艺术,已成为现今人们克服语言和文化障碍认识外国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比如,米老鼠,它诞生于80多年前的美国“迪斯尼”,如今已風靡全球,众人皆知。又如,经典动画《五岁庵》,帮助我们了解韩国五岁庵的故事,认识当地的名胜古迹。

此外,动漫艺术的发展是基于高速发展的数字技术与信息技术,它有着高效的传播媒介、快捷的传播速度以及最年轻、最广泛的受众群体,这类群体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乐于接受新事物,具有较强的模仿性。比如,在近年日本、韩国动漫的风靡下,我们国内也刮起了“日韩风”,许多青少年热衷于哈韩风格的服饰、装扮与用品等。试想,如果我们也充分利用动漫资源来传播优秀的本土文化,那么效果势必会非常的显著。

三、通过动漫艺术教育来强化本土文化意识的思考

第一,加强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的研究,构建多元文化的动漫艺术教育格局。

“视觉文化艺术教育”(Visual Culture Art Education,简称为VCAE)这一概念是在2002年由美国著名的学者保罗·邓肯姆(Paul Duncum)明确提出来的。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的目的是“让教师和学生透过批评和创作影像去理解影像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并明白影像及其生活体验之间互动的重要性”[1]。

多元文化的动漫艺术教育是指在动漫教学中,不仅加强对本国动漫艺术历史与现状的了解,还加强对世界不同国家动漫作品的鉴赏,了解其他国家动漫艺术发展的特点与渊源。

鉴于现代文明的多样化发展,以及动漫艺术最早起源于欧洲,并繁荣于美日韩的现状,我们的动漫艺术教育必然要传承他国优秀文化。其次,要在我国发展动漫艺术,还需要大量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

那么,对外国动漫作品的鉴赏、外国动漫艺术特点和渊源的学习与了解,会不会使学生产生“外国的月亮是圆的”之类的观点呢?事实证明不会,相反,这还会坚定他们发展、繁荣国内动漫的决心。笔者曾执教过《动画概论》课程,在教学中,笔者广泛介绍了国外动漫艺术的发展历程与特点,并重点讲解了美、日、欧与中国动画艺术的发展特点与渊源,然后通过鉴赏国内外的经典动画片,带领学生分析和比较其他国家之间、其他国家与我国之间动漫艺术的异同。通过这些比较性的学习,学生了解到了世界动漫的多样性,认识到“我之所以为我”的原因,并普遍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要使我国的动漫在世界繁荣发展、独树一帜,就要充分利用我国的国粹和精华来凸显我国的特色,并由此升华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第二,开发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课程资源。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具有强烈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形式。所谓传统艺术,是指历史上沿袭下来的艺术思想和艺术作品,它不仅反映了历史上各时期的思想、道德、文化、风俗、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还对现代社会和艺术发展产生着一定的作用和影响。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人们已越来越意识到保护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甚至还意识到了传统文化是构建新时代国家和民族现代文化的重要基础。

在动漫艺术教育中,我们可以广泛利用和借鉴中国本土的艺术资源,比如中国画、书法、造像、古园林建筑、各种工艺产品等图像资源,又如笛子、萧、琵琶、葫芦丝、笙等声音资源,还如《西游记》《聊斋》等经典的文学资源。在动漫专业课程之外,让学生广泛选修各类中国传统艺术课程;在专业课程范围内,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艺术和民间艺术,探索剪纸、皮影等传统艺术形式给动画带来的影响,并引导学生观看《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等经典动画并思考它们的特色之所在。此外,教育者还应努力开发本土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参观当地的美术馆、博物馆和名胜古迹;组织学生访问民间艺人,搜集、记录相关的资料,为动漫设计和制作积累丰富的本土资源。

第三,探索适合动漫艺术教育的教学方式。

动漫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它融合了文学、美术、电影等知识。但在课程教学中,它被分割为一门门单独的课程,直到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才会发现,自己在学生阶段曾经不感兴趣的一门课程居然是那么的重要。

事实上,在我们目前的动漫艺术教育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这么一个问题:由于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或兴趣不足,而导致教学目的没有真正的实现。笔者认为,对于动漫这门实践性与综合性都很强的学科,可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方式,也即,教师可借鉴于课题或任务的方式来敦促学生开展学习。比如,教师在学习之初布置下课题,要求学生在本门课程或本节内容结束时要完成某作品的设计与制作,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将知识点与这个课题关联起来,让学生集中时间独立或组团完成,在完成过程中,教师仅提供适量的指导。可以说,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中,学生的主动性大大增强,他们自己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对学习内容留下深刻记忆;教师的作用也并未减弱,相比更重要了,因为教师不仅要选择有效的课题任务,更要合理地指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式的学习和设计制作。

总之,动漫艺术教育应充分利用和宣扬我们的传统文化精髓,将国粹艺术与动漫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我国的动漫艺术真正凸显自己的特色。

参考文献:

[1]刘仲严.艺术教育学新论:后现代艺术教育[M].香港:香港美术发展局,2004.

作者:朱婷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民间文学艺术论文下一篇:软件开发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