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语文教学中的困惑与对策

2023-03-02

语文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才的奠基石。 没有受到良好的语文教育,要想在其他方面的学习中取得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作为这样的一个基础学科,每个学校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也想方设法上好每一堂语文课,努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经过课程改革的浪潮后,每个教师都在努力地探寻一条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但在实践的过程中, 总会遇到一些困惑。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笔者有着更深的教学感触,现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及点滴经验呈于纸上,与各位同仁探讨。

1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困惑

1.1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灌输式教学无意间培养了学生的惰性思维

传统的教学模式,思维方式和指向都是一定的,已知的,对接受信息的分析与综合只是形式上的演绎,因为无数次的演练已形成固定的图谱和套路,方法模式化导致的思维定势,不仅养成了学生的思维惰性,而且束缚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影响了学生非逻辑性思维的发展。 而语文学习,尤其是文学作品的学习,直觉思维、灵感思维以及发散思维对于感受和理解形象艺术性又是至关重要的。因此, 受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可能能够取得考试卷面上的高分,但对于孩子的语文素养而言,反而限定了它的提高。 于是我们看到的是一些语文高分,而语言表达水平低,语文应用实践能力差,缺乏自主创新的学生。

1.2语文教学评价的偏执僵化影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现在任何一个学科的教学, 最后都要接受一次考核评价, 从而来判断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识水平。 这就是我们大家都熟知的考试。 考试这一手段无可厚非,关键是考试之后的评价标准的设定。 现在的评价体系我们大家都知道,当考试结束后,我们都会拿出一份所谓的“标准答案”来对学生的试卷进行评析。 给笔者记忆犹新的一件事是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上的一件事例:小学语文试卷中有这样的一道题,弯弯的月牙像什么? 孩子们放飞自己的思绪,纷纷写下了自己心中满意的答案 :像小船 、像镰刀 、像妈妈的 眼眉 、像我咬别 人留下了 的印记……本来精彩纷呈的答案令我们耳目一新,但评价的结果确实,只有写像小船的孩子得到了应得的分数,其他的都与“标准答案”不一样而被判了死刑。 这种偏执僵化的教学评价体系慢慢地就桎梏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影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1.3注重了课堂教学形式上的“多样化”,却忽视了语文教学本质的文化内涵

为了实施新课标中“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一建议,我们力图将课堂还给学生,一时间,课堂上活动多多,形式多多,很多老师都使出浑身解数,力求通过创设热闹、活泼、多姿多彩的课堂氛围来实现新课程的改革,一段时间以后,问题来了:“繁华”落尽,学生的课堂收获却少之又少,纷繁的活动形式吸引了他们更多的注意力。 以至于该掌握的语文知识没有掌握,特别是对于我们的国粹“汉字”的准确把握更是令人汗颜。 作文中的错别字比比皆是。

1.4学生阅读量太少,导致词语积累少,词不达意,使语文教学不时陷入困境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但是,近年来随着考试指挥棒的魔力不断增大,学生整天沉浸在“题海战术” 里,注意考试技巧和能力,很少有时间和机会去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再加上现在的中学生看电视剧多,打游戏机、上网多,平时读报看书少,看文学名著就更少。 因此,平时缺少积累词语的习惯,导致学生知识贫乏,书面表达不出来,白话连篇、词不达意、 口语化加强。 这就是我们的语文教学时不时的陷入到一个困境中:老师的提问学生回答的支离破碎,口语练习举步维艰,课堂写作像“孕妇难产”。

2解决问题的策略

2.1理念转变,从教师入手,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法

理念的转变是适应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根本前提。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主要靠自己个人解决课堂里面的所有问题。 新课程里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那么就要靠教师集体能力的发挥,就需要更多人,更大的空间,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 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要求教师保持开放的心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进行多方位的学习,现在的语文教学,已经不是单一的语文知识,而是涉及多门学科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有更开阔的教学视野;其次,就是学会和同行合作,吸取多人的智慧,协调一致;对学生的评价,不仅看学生成绩,还要多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重视知识的运用、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搞提海战术,减轻学生负担,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2.2改变偏执僵化的评价模式,建立多元化的评价制度

改变现有的语文评价体系, 把对语文的考核评价体系多元化,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 而不是凭借一张试卷就简单给一个孩子的语文素养定位, 也不能单纯的根据一张试卷就可以断定一个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2.3夯实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不要流于形式

没有扎实的语文基础,其他一切都是空谈,在教学形式多样的今天,夯实的语文基础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在“繁华”的过程如果没有精彩的结果也是令人遗憾的。 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每个教学环节的实效性,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

2.4通过大量阅读,尤其是文学作品的阅读,从而提高思维水平

从理论上讲,既然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对语言这个“产品”的拆卸和组装来逐步学会语言的构造规律,并且将其内化为自身的心理结构,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思维水平的目的。 在这个过程当中,文学作品因其独特的表情达意功能和创作时的精研细磨而理所当然应该成为训练材料之首选。

当然,语文教学的最终出路,还在于人们真正获得了对语文及其教学规律的科学认识,并且按照它的规律去办事,这是一个路途遥远而艰巨的课题。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论文下一篇: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