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考古研究管理论文

2022-04-27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农业考古研究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一、个人简介张祖群,湖北孝感人,男,汉族,先后获得风景园林学士、人文地理学硕士、历史地理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博士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任旅游管理系副主任,系支部书记。旅游管理、公共管理(MPA)硕导,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向为遗产旅游与文化产业。

农业考古研究管理论文 篇1:

近十年明代汉藏“茶马互市”研究成果综述

摘要:明代对于汉藏之间的互市非常的重视,本文主要从互市的整体研究,某一时期、地区互市的研究,互市的制度、管理体制研究,茶马互市与茶马古道的研究及其它方面的研究等几个角度对明代汉藏“茶马互市”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明代;藏汉;茶马互市;综述

“茶马互市”是源于唐代,扩于宋代,盛于明代的一种普遍适用于我国西部地区的一种传统的以茶易马或以马换茶为主要贸易方式的交流形态。茶马互市实际上是中央王朝在西部少数民族尚不具备征税条件的地区实行的一种财政政策。明代建立之初,由于北部边疆受到来自于鞑靼、瓦剌的军事压力,明中央政府没有更多的军事力量来加强对西南藏族地区的统治,因此便采取了“茶马互市”这一政策来稳固中央在藏族地区的统治。关于明代汉藏“茶马互市”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茶马互市”综合研究成果

在《明代藏族史研究》①一书中,尹伟先主要从茶马贸易产生的背景、茶马贸易配套机构的设置与管理、贸易中“马价”的问题以及茶马贸易的历史作用等几个方面对明代的汉藏茶马贸易进行了研究说明。同时书中还提到“以马为赋”作为茶马贸易的一种补充形式,在明代汉藏交流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国民族史概要》②一书中,王钟翰老先生主要从宏观的角度对汉藏之间在明代的“茶马互市”进行了介绍,内容主要涉及明代制定专门的茶法来管理茶马贸易,并设置了专门的管理机构——茶马司。此外还涉及金牌信符等关于茶马互市的一系列制度。王连连在《明代民营茶马互市探析》③一文中,则侧重于对民间茶马互市的研究。文章主要从茶马互市的产生与发展历程、民营茶马互市产生的原因及对明代民营茶马互市的评价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于这三方面的内容作者分别加以分析,并与当前实际相结合,对于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李睿在其《茶马互市的演变及其贸易优势》④一文中,主要是致力于对茶马互市的演变和茶马贸易的优势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说明。象多杰本在《略论茶马互市的历史演变》⑤一文中,作者对于明代藏汉茶马互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明中央政府为应对新的局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例证与内容相结合的方式对茶马互市进行了说明。

二、具体地区、时期的研究成果

陈金凤在《明太祖藏区茶马之政述论》⑥一文中则是对明太祖时期的汉藏茶马互市进行了研究。文章提到明太祖时期,由于国家刚刚建立,社会经济凋敝,出于当时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因素的综合考虑,明太祖采取了与藏区茶马互市的政策,这样一方面保证了国家对于西藏的统治,另一方面也减轻了国家在军事和政治方面的负担,同时在客观上更是促进了藏区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在《明中后期“茶马互市”政策下民间贸易的发展和兴盛》⑦一文中,作者以汉藏茶马互市为背景,对明代中后期民间的茶马贸易进行了分析。文章主要从明初互市政策的制定、官营体制下民间贸易的快速发展及其兴盛的原因等几个方面对明代中后期民间互市进行了分析。《明代河州、岷州、洮州茶马贸易研究》⑧一文中,作者首先提出了学界对于“茶马互市”的几种比较认可的观点,而后以河州、岷州、洮州为例对明代实行的汉藏“茶马互市”政策进行了具体的剖析。内容主要涉及“以茶驭番”政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三州地区的区位特点及茶马贸易,最后对三州在明代汉藏“茶马互市”贸易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进行了概括。

三、管理及制度的研究成果

关于明代汉藏茶马互市的制度与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明代官营茶马贸易体制的理论探析——制度建构》⑨一文中,作者同样也致力于明代汉藏茶马互市制度的研究,主要从榷茶制度、机构设置、比价制度、运营制度、巡查制度、禁贩制度、金牌信符制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文章中引用大量的史料及图表,进一步加深了对主题的认识,更加直观的反映了明代汉藏茶马贸易制度的实施。《古代茶马贸易制度》⑩一文从整体上对茶马互市进行了研究,将茶马互市的整体发展过程展现给读者。文章中关于明代汉藏茶马互市的研究主要是从制度、内容和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说明。

四、其它方面

在其它的一些领域对于明代的汉藏茶马互市也出现了一些研究成果。首先是关于茶马互市与茶马古道的相关研究。在《明清时期甘肃茶马互市与茶马古道》B11一文中,作者分别对明代甘肃地区的茶马贸易与茶马古道进行了解析,将二者紧密的结合起来,形成统一的认识。在《茶马古道与茶马贸易的历史与价值》B12一文,作者从茶马古道概念的提出、茶马古道线路及走向、茶马古道与贸易的历史概况及其历史价值等几方面的内容出发,详细的叙述了明代汉藏的交流,对于当代汉藏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于明代汉藏茶马互市的研究成果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集中于对互市的整体研究,对某一时期、地区互市的研究,对互市的制度、管理体制研究以及其它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于这些方面的研究使人们对于明代汉藏茶马贸易有了整体的认识,有助于今后开拓研究空间。但是在一些方面的研究还存在着不足。第一,明茶马贸易的研究已经有了大量的成果,但是现在还没有一部系统的研究明代汉藏茶马互市的专著。这无疑是明汉藏茶马互市研究领域的一大缺憾;第二,对于明茶马互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本身的研究,如制度、组织等方面的研究,虽然也产生了一些与其它学科相结合的成果,但是仅仅限于极少数的科目,因此应该加强对于茶马互市与其它研究领域的合作,这样有助于其本身的发展。

除了文章中提到的研究内容之外,我们还应该在其它的一些方面加强对明代汉藏茶马互市的研究。第一,应该加强与其它学科的相互交流,进行交叉研究,形成自己的交叉研究领域,进一步加深其本身的学术深度;第二,对明代汉藏茶马互市的研究进行总结,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而能够整理形成专著性的研究成果。第三,对于明代汉藏茶马互市的研究对于当代内地与藏族地区的交流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促使学界进一步加强对明代汉藏茶马互市的研究。

综上所述,关于明代汉藏茶马互市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这些成果的取得对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明代汉藏茶马互市的具体情况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于这些内容的研究有助于促进当代内地与藏区的联系,促进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为现在的研究提供借鉴。

(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学院民族研究院)

注解:

①尹伟先:《明代藏族史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247—257页.

②王钟翰:《中国民族史概要》,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349页.

③王连连,王平平:《明代民营茶马互市探析》,《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④李睿:《茶马互市的演变及其贸易优势》,《文史博览(理论)》,2012年第1期.

⑤象多杰本:《略论茶马互市的历史演变》,《青海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⑥陈金凤:《明太祖藏区茶马之政述论》,《贵州民族研究》,2011年第2期.

⑦沙勇:《明中后期“茶马互市”政策下民间贸易的发展和兴盛》,《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⑧肖文清,武沐:《明代河州、岷州、洮州茶马贸易研究》,《青海民族研究》,2009年第4期.

⑨马冠朝:《明代官营茶马贸易体制的理论探析——制度建构》,《农业考古》,2007年第5期.

⑩况腊生:《古代茶马贸易制度》,《理论界》,2008年第4期.

B11何双全,蒋树森:《明清时期甘肃茶马互市与茶马古道》,《丝绸之路》,2011年第2期.

B12张永国:《茶马古道与茶马贸易的历史与价值》,《西藏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作者:武巍

农业考古研究管理论文 篇2:

旅游管理专家

一、个人简介

张祖群,湖北孝感人,男,汉族,先后获得风景园林学士、人文地理学硕士、历史地理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博士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任旅游管理系副主任,系支部书记。旅游管理、公共管理(MPA)硕导,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向为遗产旅游与文化产业。超星学术视频主讲教师,中国地理学会会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会员。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网络通信评审专家,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的同行评议专家,中国旅游研究院学术专家。北京市政府采购中心评审专家、中央单位(财政部)政府采购评审专家。主要评标:旅游管理(饭店)、城市园林,文化遗产建设工程、遗址保护工程、教学科研设备与实验室等。

二、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遗产旅游与文化产业、旅游文化(人类学)方向教学科研工作。

三、主要研究成果与学术活动

一是抓住核心研究方向,主要针对北京地区遗产旅游原真性与管理创新研究,对北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人类(文化)学、人文(文化)地理解读,对中国古都文化遗产的旅游空间演变与产业重塑(北京、西安、咸阳等地对比)进行研究。在《地理学与地理信息科学》、《中国园林》、《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版科学)》、《城市规划》、《北京社会科学》、《农业考古》、《中国软科学》等核心杂志发表多篇论文。

二是重视积累,出版高质量的著作与教材。张祖群副教授出版著作《旅游地策划——文化·创意·空间》(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旅游与文化地理学随笔》(民族出版社,2011年5月第1版),《从聚集到扩散:新时期北京城乡区域发展格局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4月第1版,张祖群为该专著第四作者,撰写两章,合计5万字),《基于类型的古都遗产旅游的文化空间解读》(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年7月第1版)。参与邹统钎主持国家级精品课程《旅游景区经营与管理》教材撰写,负责“第十六章文化遗产景区旅游管理”修订(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第3版)。

三是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专业建设为基础,着力进行课程改革,努力提高学术水平。制订旅游管理学科建设和发展规划;高质量建设“旅游研究中心”,构筑学科研究高地;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努力探索课程建设与改革新途径;增加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旅游实践,注重实践教学,并将其纳入培养与考核体系。

四是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宣传旅游管理学术观点。2011年,张祖群等:《从恩格尔系数到旅游恩格尔系数:述评与应用》入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举办的中国经济安全论坛(2011)电子论文集。2011年10月22日至23日,张祖群的《试论南北锣鼓巷的历史变迁与“人文北京”建设》受邀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学院举办“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分会场报告做报告。2011年7月5日,张祖群等《宁夏回族自治区旅游非优区的错位分析》,在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举办的“中国区域科学年会暨中国区域科学协会成立20周年庆典”中,被选为大会交流论文,获得荣誉证书,并邀请做会场报告。2011年12月3日至4日,张祖群受邀在2011首都圈发展高层论坛上发表《京津冀(贫困带)扶贫旅游研究:判识、机理与学术目标》主旨演讲,《国家经济地理》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报》对此做了专门宣传。

五是以超星学术视频讲座为平台,服务社会大众。2010年3月至5月全球最大的中文学术视频网站:超星数字图书馆(http://video.sslibrary.com/)全程拍录张祖群的《文化地理学——城市空间的文化解读》、《旅游文化学——遗产旅游专题研究》课程,该课程是将枯燥的遗产旅游与文化地理理论转化为科普实践的有效尝试。

四、主持项目

主持完成2006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级科研项目、2006年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科研项目、2007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级科研教改项目、2008年北京市教委面上项目、2008年校级党建与管理课题、2009年校级党建与管理课题、2010年校级党建与管理课题、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教育科研规划2009年度重点课题、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青年专项课题各1项。主持在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遗产地铭刻时代痕迹与旅游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12CJY088)”、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中青年骨干人才资助2011年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GL049)子课题、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BG125YB012)各1项。曾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010100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07CJY05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性项目(KZCX3-SW

-146)、国家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课题“自然遗产与民族生态文化多样性考察”(2009—2013)和地方政府委托旅游(文化遗产)研究项目等多项。入选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第一批2010年中青年骨干教师。获得2011年度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中青年骨干人才资助(PHR201108319)。指导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大学生科研与创新训练项目、中国科协研究生科普研究能力提升项目、“希望工程激励行动·BC计划”15项。2008年12月,蔡红教授课题小组主持“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与应用”(张祖群排名第5)获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度教学成果一等奖,后获得2008年北京市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市级二等奖。

农业考古研究管理论文 篇3:

绳文至江户时代日本传统农业文化的发展简述

摘要:本文简述从绳文时代到江户时代日本传统农业的发展,将其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传统时期早期农业的萌芽,二是上升发展的农业阶段,三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阶段。

关键词:日本农业;物种传播;农耕技术

传统农业时期中国对日本影响颇深,“日本在农事方面向中国学习。凡农家种植、耕禄、培溉、收获之法多同于中国”。绳文时期有些栽培植物,自中国传入日本。经琉球引进西瓜种子、秋海棠、腊梅、菜豆(隐元豆)、薏苡等。有不少学者认为, 东汉马援从越南引入薏苡。中世纪大量引进中国农业典籍,在我国传统农业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与中华农业文明同质以精耕细作为突出特征的日本传统农业文化。

1 萌芽阶段(绳文时代10000B.C.-300B.C.)

使用弓箭狩猎,使用木器,打制石器,磨制石器与骨角器等。晚期开始栽培种植水稻。公元1世纪在北九州已形成许多部落,水稻传播到近畿,随后普及到关东。旱田种植谷子、大豆、稗子等;菜蔬是野菜;衣着用树皮作纺织原料。饲养家畜是狗,动物性食物是鱼类。到公元前后北九州地区和大和平原开始修渠引水灌溉,村落形成,农业生产占主导地位。

早期铁从中国传到西北九州, 由输入开始自己锻造;后期日本生产铁, 也制造农业工具和武器。弥生时代中期,铁器在日本普遍增多, 包括锹、镰、斧、凿、刀、剑、戈、矛等。中国水稻种植技术与农耕文化相关的民间信仰礼仪风俗也随之传播进来,形成日本文化的基础。稻作早在公元前4世纪由逃避战乱的吴越人(江南)渡海到九州一带。1世纪传入京都,3世纪传到关东,12世纪传到本州北部,明治时期才进入北海道。

2 农业发展阶段

4世纪中叶,大和朝廷基本统一日本列岛。通过与百济交往,吸收了中国文化,从朝鲜南部输入铁资源、铁农具、工具及其制作技术,不少秦人带去先进的农业技术。4~5世纪之交,秦汉两朝带去“乐浪文化”,其根源可追溯到汉魏文化。日本统治者积极倡导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为日本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平安时代逐渐形成独特的本国文化。这一时期手工业生产有较大的提高。农田布局也趋于规范化。其次在种植业上,水田旱地和园地种植均有较大发展。马限于军用及贵族骑乘,牛用于农耕。养蚕业在部分地区也得到发展。

3 莊园土地大发展

庄园土地耕作技术趋向精细,荒地进一步得到开垦,耕地面积扩大。麦类作物上升为主要粮食作物之列,有的地方实行稻麦轮作,作物种植形成地方特色。水源得到不同程度的利用,水车广泛使用。防治虫害的方法开始增多。经济作物芝麻、茬(灯油原料)、蓝草(染料)在各地开始栽培,各地出现特产。鱼市在各地出现。制盐大规模利用盐田,取代燃烧海草的制盐法。棉花由中国和朝鲜传入现在三河地区种植之后逐渐推广到日本。茶道和花道在这一时期逐渐奠定基础。京都成为纺织业的中心,丝织业尤其闻名。

江户时代水利工程和土地耕地面积进一步扩大,棉花种植范围扩大。这一时期的日本农业被马克思誉为“小规模园艺式的农业”。江户时代的农具实现由人力向畜力的转变和升级。标志着日本进入了精耕细作的农业发展阶段,同时也奠定了近现代农业的格局和基础。日本各地形成地方水旱田耕作法,为明治农业的开展打下基础。稻作技术体系日臻完善,出现极具地方特色的插秧技术;发展出暗渠排水,制成了干鰯、油粕等商品肥料,改进施用技术;中耕的方法趋向多样和精细;发明使用鲸鱼油除虫技术;发展出专门化的脱粒与脱壳工具。这一时代被称作“农书的时代”,涌现出大量农学著作。

4 结语

目前学术界关于日本农业的研究,多集中在考古学、民族学、历史文化,近现代时期日本农业发展、日本水稻传播种植,中日文化物种交流方面。日本古代农业历史专题论文解见,成果相对较少,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1]李未醉,魏露苓.古代中国农业生产技术在日本的传播[J].农业考古,2011(01):120-125.

[2]能登健,赵辉.绳文农耕论[J].农业考古,1991(01):90-9.

[3]张建世.日本学者对绳文时代从中国传去农作物的追溯[J].农业考古,1985(02):353-357.

[4]杜石然,范楚玉,等.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350-360.

[5]李昕升,王思明.中国原产粮食作物在世界的传播及影响[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7,16(04):557-562.

[6]游修龄,曾雄生.中国稻作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468.

[7]夏应元.相互影响两千年的中日文化交流[M].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305-310.

[8]胡锡年.隋唐时代中日关系中的二三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78,(03).

[9]王军彦.日本室町时代的文化及其特色[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8(03):57-65.

[10]吴廷缪.日本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70.第29页.

[11]李红,游衣明,衣保中.日本江户时期传统农业科技和农学思想研究[J].农业考古,2011(01):116-119+128.

[12]叶磊.日本江户时期的农学成就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

作者简介:辛月,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学技术史。

作者:辛月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林业技术水平提高论文下一篇:评价指标建筑节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