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美术教育论文

2022-05-14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公共美术教育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公共危机治理要求广大公民具备关注公共福祉、参与公共生活的意识、能力和习惯。

第一篇:公共美术教育论文

论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公共危机教育

摘要:公共危机离我们并不遥远,突发事件随时可能出现,造成的危害不可轻视,即使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在和平安定的生活环境中,危机和灾难在所难免,并与每一个生命息息相关,加强公众的危机教育刻不容缓。

关键词:公共危机;公众;危机教育

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下,公众的危机意识往往比较淡薄,加强对公众的危机教育,能够提高社会成熟度,有利于获得政府的危机管理的良好效果。所以,政府要通过多种方式使公众增强危机意识,使大众了解各种危机发生的过程,掌握自我保护方法,增强危机应对能力,提高危机管理技能。

对一个国家而言,社会成熟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战胜危机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社会成熟度直接关系到政府危机管理的效果。在危机面前,社会成熟度表现为:不害怕危机,努力寻找有效办法应对危机,团结一致克服危机。

日本政府在对公众进行危机教育方面,做得很到位。政府组织编写有关教材,一些政府官员还亲自写书,传播自己的危机管理经验。日本政府还将每年的9月1日定为国民“防灾日”,在每年的这一天,全国都要举行有首相和有关大臣参加的防灾演习,通过全民的防灾训练,提高防灾意识和防灾能力。

培养公众良好的危机意识,提高应对危机的各种能力,是进行公共危机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战胜危机的必要条件,进行危机意识的教育,是一项长期、全面、系统的工程。

一、公共危机教育的重要性

1.公共危机教育具有强大的社会动员作用

危机事件往往是在突然间发生的,不仅来势凶猛,而且其危害后果会在很短时间内在空间上迅速、连续地扩散,危机时刻都有被扩大的危险。危机的这种破坏性极大、时间性极强的特点决定了在处理危机的过程中,必须采取非常规的应急措施,常规方法是不适用的,危机意识的教育在与危机作斗争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而社会总动员是应急决策得到全面落实的强大后盾。政府和国家高度重视是最大的社会动员。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后,政府要迅速作出反应,立即成立专门工作小组,统一部署工作,组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所有这些是成功处理危机事件的根本保证。

动员社会力量应对突发事件的必要前提是舆论公开。从心理学角度上讲,信息公开有助于使公众建立起理性的心理防线,有助于提高公众对各种信息的判别能力及对风险的防范能力。如果公众无法确切地知道自己所处的环境,也就无法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准确地判断;如果整个社会信息处在极不对称的状态下,任何一个细小的事件都可能会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草”。更为重要的是,信息时代的特征注定了任何信息都不可能被封锁,当危机来临时,如果公众得不到政府公开、及时、权威的解释,谣言就会被迅速传播,人们心态的失衡会很容易造成集体的恐慌,从而使危机加剧。所以,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

无数经验证明,政府通过媒体向公众披露危险信息,不仅不会造成社会性大恐慌,反而会有助于动员所有的社会力量共同应对突发事件。与政府立场一致的全民参与行为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英国的疯牛病、欧洲大陆的二恶英以及美国发生的“9•11”事件,都是在媒体的广泛报道下,引起了世界的注意并促发了事件的尽快解决。

2.公共危机教育为处于突发事件中的人们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对危机事件的处理一般来说,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技术处理,主要是事务性的善后工作,如勘探现场、收集证据、科学鉴定、伤亡者的安排处理、追究责任、汲取教训等。二是公共关系的处理,主要是与传播媒体的协调、与当事人及其相关人群的沟通、向主管部门汇报等。这两方面都同等重要,偏颇于任何一方,都会产生不良后果。作为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在第二方面发挥其渗透力、号召力和战斗力等作用。其一,要切实做好公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消除不必要的恐慌心理,保持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其二,要充分发挥同舟共济、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其三,要妥善处理善后工作,培养人们“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随着经济和社会不断的发展,长期的和平、稳定的生活环境使人们对于突发事件往往缺乏心理准备,当突发事件出现的时候,广大公众普遍会感到无所适从,这充分显露了民众的觉醒程度、反应速度、处理力度方面的能力还不足。这些事实提醒我们,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要培养人们“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如果具备了应对突发的灾情、疫情、敌情、战情的各种心理准备,无疑会提高人们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3.公共危机教育能唤起普通民众积极参与危机处理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一个具有公民意识的人在考虑问题时,一般不会仅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他往往还要考虑他做出某个行为时其他个人或组织的利益和反应。在一个行为互相作用、个人信誉完全透明和违反契约必将受到社会制裁的社会环境中,只有全面看待权利和义务,兼顾自己和他人或组织的利益,才能获得长远的、有保障的利益。

4.公共危机教育能监督政府及领导者及时、透明、有效地处理社会危机事件

一个具有公民意识的公民,能在国家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一方面,及时了解事件,杜绝谣言;另一方面,还会积极配合各种组织和政府机构,承担起自己能够承担的责任和工作,尽可能将灾害和突发事件所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点。更重要的一点,在某些组织及少数领导人抛弃公众利益、掩盖真相,企图瞒天过海之时,能及时受到公众的监督和纠正,以防止少数人或少数团体的利益侵犯公众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

5.公共危机教育具有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公共危机意识的教育与培养具有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维护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大事,因此,在处理突发性事件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坚持“沉着应战,妥善处理,积极疏导,促进稳定”的原则。危机意识教育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具有其他工作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一,维护社会稳定的教育是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二,宣传解释工作是公共危机意识教育的途径之一。在出现突发事件之后,及时向公众说明实情是制止谣言、稳定人心的重要举措。不明真相,缺乏对事件性质的正确认识往往会导致公众的猜测和混乱,这是维护稳定之大忌。其三,注重现代新闻媒体的作用是公共危机意识教育的新思路。在网络时代,互联网是公众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互通互换的网络灵活、快捷、方便,这些特点是相对封闭的传统新闻媒体无法比拟的。但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新闻的可靠程度具有不确定性,大量错误信息的传播会引起社会的恐慌,破坏社会的稳定。因此,公共危机教育应当注重现代新闻媒体的作用,一方面利用它来发布正确的信息,另—方面要关注网络信息并对恶意信息给予及时更正。

二、公共危机教育的主要内容

1.提高对危机的关注意识

(1)全社会对危机要有忧患意识:让公众提高对危机的认识程度,要时刻警惕各种危机的发生,大到社会性的危机,小到个人生活中的危机,时刻都要有提防的意识。

(2)公众对危机要有关注意识:提高公众对各种危机的关心,帮助他们寻找原因,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引以为鉴,及时让公众了解组织及各国政府发布的有关各种危机的信息、政策法规、应对措施等。

(3)政府对危机要有高度的重视意识:政府是应对危机的核心,政府要时时刻刻关注危机,对政府来说危机没有大小之分,小危机也可能引发大危机;危机无轻重之分,局部危机也可能酿成全局性危机。

2.提升应对危机的防范意识

应对危机,重在预防。要及时、充分地掌握各种可能发生危机的信息,积极地做好防范,制定应对的预案,掌握各种防范危机的技能,以备应急之用。

(1)求生的意识与技能:让公众增强自信,培养强大的救生欲望,掌握各种救生技巧。

(2)求助的意识与方法:使公众学会积极寻求援助,解脱困境,掌握求助的基本方法。

(3)自救的意识与技能:让公众学会在各种恶劣的条件下进行自救。

(4)互救的意识与技能:要培养公众互救的意识,互相帮助、共同克服困难,提高社会的凝聚力。

例如:在1995年1月发生的日本阪神大地震中,日本人在危机面前表现出了良好的危机防范意识。地震发生后,关东地区及九州四国地区的医疗队携带医疗药品器械,集中到灾区,迅速并全面展开救治震灾活动,使死伤人数降到最低。

3.提高应对危机的道德意识

危机是对一个国家公民素质的考验,也是对每一个人道德水准的检验。在应对危机中,道德的作用、道德的力量是不可轻视的,它往往决定着一个社会应对危机的成败。

(1)应对危机的职业道德:从事危机管理的一线工作人员,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要敢于面对困难、面对危险,要有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

(2)应对危机的社会公德:应对危机往往要靠整个社会的力量,整个社会的合作。社会的凝聚力、社会的道德就显得非常重要,只有整个社会团结一致,树立起共同的价值观,共同去克服困难,整个社会才有希望,人类才有希望。所以加强应对危机的社会公德的教育非常重要。

日本民众在阪神大地震中表现出了良好的社会公德。一个人毕生甚至几代人的私有财产顷刻间化为乌有,许多人是在睡梦中被惊醒,穿着单衣逃生的,富翁瞬间变成赤贫。当地震发生后,没有看到有任何人在维持秩序,然而,对俯拾即是的财物,没有人去动一动,全都是“视而不见”。至于在混乱中抢劫更是闻所未闻。神户市政当局从未派一个警察上街维持秩序,所有警察及自卫队员都全力以赴、夜以继日地投入挖掘、抢救埋在废墟中的伤亡者。

4.加强应对危机的科学意识

应对危机必须要有科学的知识、科学的方法。培养公众的科学意识,增强应对危机的科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1)科学的态度和认识:让公众了解危机中的科学知识,了解危机发生的原因、规律,防止各种封建迷信、谣言扰乱公众视听,增强公众信心,用科学战胜危机。

(2)科学的方法和技能: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让公众掌握科学的方法、技能是非常重要的,这对整个危机的管理过程和控制有着重要的作用。

5.提高应对危机的心理承受意识

当危机爆发时,公众的心理素质、心理承受力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对危机的控制,其作用是难以估量的。

(1)危机心理承受力的培养。在平时的危机教育中要加强对公众应对危机的心理承受力的培养,特别是抗打击力、抗受挫力的培养,使公众临危不乱,井然有序。

(2)积极疏导,减少危机的压力。当危机爆发时,政府要积极疏导,以减轻公众的心理压力,恢复社会的信心,积极治疗心理创伤,鼓足勇气,面对困难。

在“9•11”事件发生后的几天中,布什的形象不断出现在电视媒体上,使美国民众感觉到政府正在对危机采取积极的应对行动,同时他的情绪也不断感染着美国民众,使民众的心理从遭受袭击之后的恐惧、悲伤很快转变为对恐怖分子的仇恨和团结抗敌的激情。美国国内的媒体和舆论导向也与政府保持一致,整个国家掀起了爱国主义浪潮。

这对于稳定遭受巨大冲击的民众的心理,恢复社会的正常秩序和民众正常的生活,其作用是难以估量的。

6.培养应对危机的生存能力

这里的生存能力指的是个人在突发事件出现时或紧急状态下保护自己并尽可能对别人施助的能力。

(1)将生存教育列入义务教育中,通过对受难者的帮助和施救从深层次上培养学生服务他人和服务社会的意识。考虑到我国每年有数以千万计的灾害事故发生和大量的人员伤亡,应尽快将有关生存教育方面的内容纳入到中小学教学计划中,以提高我国公民的生存能力。

(2)生存教育不仅仅是学生的事,还应尽快培养各类组织、特别是那些位于公众聚集场所的组织具备一定的危机防范能力,以及危机状态下疏导公众、实施灾害救助的能力。

三、当前公共危机教育存在的问题

1.忽视对危机认识的教育

长期以来我国基本上保持着和平稳定的发展势头,或许是出于“报喜不报忧”的心理习惯,从各级领导到普通群众,忧患意识都比较缺乏,总是不喜欢将事情从最坏的方面去设想和准备,在思想上对危机管理也不重视,总是抱着一种侥幸的心理,希望天下无事。常言道,有备才能无患,缺乏必要的危机意识,势必会造成缺乏敏锐的危机判断能力和处置能力,就不可能做好应急的管理工作。非典的初期传播失控就是很好的例子。

而即使是意识到有可能出现公共危机,制定了应急预案,采取了一定的防范措施,但由于不是从心理上真正重视,所以很多预案和措施也往往是“聋子的耳朵——摆设”,并不能够发挥实际作用。例如国家已制定了各种安全防范的制度和措施,不可谓不科学不严密,但是在几乎所有的安全事故现场,都可以看到由于忽视这些制度所造成的灾难。像重庆开县井喷事故,就是因为当地有些领导图省事,不重视管理,对国家的安全生产标准熟视无睹而造成的。

2.危机教育的内容过于陈旧

除了危机意识的缺乏之外,现有的很多危机意识的内容也已经很陈旧了,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实际发生的事件中如果照此办理,很可能不但不能消灭灾害,反而会受到更大的伤害。例如,告诉人们在遇到火灾时,应该用湿手巾按住口鼻,这在木制建筑物较多的时代是完全适用的,可是在今天的现代化建筑物中有99%以上使用了有机化学等有毒的建筑材料,燃烧时会散发出各种各样的毒气,这些毒气绝大部分是抑制神经的。这是用湿手巾无法抵挡的。所以最保险的方法就是随身携带防毒口罩,在进入公共场所前提前确认好避难出口。

面对越来越现实的越来越多的恐怖主义威胁,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的管理者还没有真正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这一现象。许多基层民警往往还遵循着一般刑事案件的常识和经验来对付恐怖活动,这样只会导致延误时机和灾害的扩大化。

3.传统的危机教育存在片面性

传统的危机意识总是认为危机是社会发展不正常的病态现象,是和工作中的重大疏忽有根本的关系,是通过人为的努力完全可以避免的。公共危机就是给政府出难题,尤其是群体性事件,就是捣乱,就是试图和政府对立,本身就是社会不安定因素。

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任何的有机体只要是有生命的,自身就一定会有正常的部分,也有病变的部分,这两部分之间应该是不断斗争的,一旦病变的部分在局部或者整体取得优势,就会压制和排挤正常的部分,就会产生危机。了解了这一点,就应该明白,不是说根本不发生各种危机,而是在各种危机爆发以后,能够尽最大可能将它的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再进一步就是能够科学地预测到各种危机的爆发,能够将它消灭于无形之中或萌芽之中。

面对危机,应该着眼于主动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将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危机诚然是毁坏现状的灾害,但是如果处理得好,它又会成为创造新生的契机;危机固然要使人们付出沉重的代价,但是如果处理得好,它会为人们提供更大的补偿。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危机,就是要看到危机的发生对于社会有机体来说,有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社会效果。就像人体生病会将一段时间内体内积攒的各种毒素释放出来一样,公共危机的爆发也可以帮助社会将自身的不安定因素释放出来,这样可以减少或者杜绝根本性的、颠覆性的社会危机的爆发,在无意中充当了社会安全的“减压阀”。

不仅如此,应急管理还是政府管理能力在特定时间中的集内体现,从中可以看到政府的实际工作能力水平,高明的政府领导人可以利用这一个契机,展现自己的工作能力,宣传自己的施政纲领,争取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增强政府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参考文献:

[1]薛澜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5

[2]冯惠玲公共危机启示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9

[3]甘峰日美两国危机管理比较研究——阪神大地震与洛杉矶大地震[J]杭州大学学报,1996(2)

[4]潘光当代国际危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责任编辑:邹芳启〕

作者:肖鹏军

第二篇:公共危机治理视域下的公共责任教育探论

摘 要 公共危机治理要求广大公民具备关注公共福祉、参与公共生活的意识、能力和习惯。针对此次公共危机暴露的部分公民忽视公共责任、缺少道德自律等问题,各级学校应依托思政课倡导和树立全面的公共责任观,引导学生树立强烈的公共责任意识;建立思政课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有机联系,综合运用直接德育与间接德育相结合的立体机制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珍惜公共危机治理实践经验,统筹开发精品公共责任教育课程。

关 键 词 公共危机;公共危机治理;公共责任;公共责任教育

文献编码 A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引发公共危机,凸显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紧迫性。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必将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后胜利。然而,中国社会也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痛定思痛,惟有细致剖析本次危机治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将此次战“疫”看作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课,从经验中学习,提升中国社会预防和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才不至于让这笔学费付诸东流。以此次战“疫”为契机,加强公共责任教育,全面培育广大青少年的公共责任意识,无疑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公共危机与公共危机治理

公共危机是由于自然灾害、社会运行机制失灵而引发的,可能危及公共安全和正常秩序的危机事件。公共危机一旦发生,就会威胁到社会体系的常规运作和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生活。[1]公共危机具有破坏性和公共性两大基本特征,前者指出公共危机对社会生活具有较强的负面影响,意味着生命、财产、社会结构等方面的风险、威胁、伤害、损失;后者指出公共危机带来的破坏和伤害指向特定区域的所有成员,每个人都是危机侵害的对象,因而相比一般性危机,公共危机强调危机造成的公共支出增加、对公共利益的损害和涉及主体的全民性。[2]此外,尽管所有人都不愿遭受危机,公共危机在社会发展中并非一无是处。危机状态将日常生活中人们熟视无睹的诸多不合理因素暴露无遗,能够引发社会成员内心深处的震荡,促使人们检讨和反思习俗,自觉地开展不同层面的社会创新。

突发公共危机将全社会带入紧张状态,惟有快速有效干预,才能重建社会稳定。由于当代中国应对公共危机的实践经验相对缺乏、社会治理现代化还处于起步阶段等原因,当前我国公共危机干预方式较为传统,而危机管理主体单一、社会力量参与不足是最突出的短板。我国既有的公共危机应急管理体系形成于全能政府的理念之下,强调政府部门对抗击公共危机进行全面安排,各类社会组织、经济组织、公众以及舆论界处于被动员、被安排的境地;而在现代社会,任何一个政府都没有能力单打独斗地应对无限可能的、多种多样的公共危机,更不能完全彻底地担负起管理所有公共危机的社会责任。[3]科学引入治理理念,支持、引导公民以个体或组织形式参与承担公共责任,构建政府部门、非政府公共部门、企业部门以及公民个人协同实施系列性控制活动的公共危机协同治理格局势在必行。

作为与民主社会相适应的管理方式,公共危机协同治理坚持多元主体的平等对话,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在协同治理格局中,政府理所当然要担任应对公共危机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运用合法权力调配各种资源和力量与灾难抗衡,同时,政府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使所有公民都能主动参与到危机事件的处理中来,即要在以政府为主导和中央政府统一决断的前提下让非政府组织、企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拥有相应的权力、能力和责任,上下联动,协同应对,实现危机治理成本的最小化和效能的最大化。[4]协同治理一方面要求政府转变职能,适度向各类社会组织和广大公民赋权,搭建公共参与平台,另一方面要求广大公民具备关注公共福祉、参与公共生活的意识、能力和习惯,在危急关头能够熟练进行理性表达、平等决策、社会自治,这些都是无法临时抱佛脚的。因而,必须正视“危机管理”与“常态管理”的辩证统一关系,[5]将协同治理作为一以贯之的社会治理原则,在社会正常运转阶段为应对危机做好制度、人才及文化储备。

二、公共危机治理视域下的公民公共责任担当审视

参与公共危机治理要求广大公民承担公共责任。公共责任是国家、社会以及其他公共主体对公民的规范性要求,[6]是社会公德的实质和内核,涵盖与人为善、奉献国家、公共参与等具体内容。换言之,“承担公共责任”与“讲公德”基本同义。中国传统道德体系偏重私德而忽视公德,当前人们对公德和公共责任的理解存在一定的模糊性。通常人们认为承担公共责任就是要遵守交通秩序、愛护公共财物、保持公共卫生、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其实这种“不作为”只是消极层面的公共责任,“不要求人们去做什么,而是要求人们不要做什么”;与此相比,公共责任还有“有所为”的积极层面,“它要求人们积极行动,促进社会公共秩序的和谐与稳定”[7]。公共责任与个体利益既紧密相联,又可能存在冲突。面对两难冲突,个体需要在大公无私——公私兼顾——损公肥私三者构成的丰富可能之间进行选择,而承担公共责任往往要求个体不同程度地牺牲个体利益,使个体行为符合公共利益,这种要求,在公共危机背景下显得更为迫切。那么,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我国公民在担当公共责任方面的表现如何呢?

总体而言,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全体公民能够响应国家部署,数以万计的医务工作者、公务员、网格员、志愿者在各地勇敢“逆行”,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堪称好公民典范。但多数公民无力或者没有渠道提出防控方略,部分公民为了买到新鲜菜或者解闷而冲击社区封闭管理规定,加大了基层防控难度。这些都说明,公共危机协同治理所需要的大批兼具领导力和执行力的公民还没有培养出来,培育广大公民的公共责任担当任重而道远。

首先,一些公民偏重个体利益,忽视公共责任。为了阻止病毒传播,很多地方制订了严格的诊疗规定和封闭管理办法。可是,一些公民因私废公,如有的患者嫌弃病房条件差而坚持在家治疗,给周围居民带来恐慌;有些处于潜伏期的病毒携带者无视管理规定四处走亲访友,导致病毒扩散;更有不少人不甘心暂时降低生活品位,坚持自行外出采购称心如意的商品。这些都是公民缺少公共责任意识的突出表现。

其二,部分公民缺少对公共责任和管理规定的理性认同和自觉遵守,增加全社会的监督成本。当个体对规则缺少认同时,其对规则的遵守停留在趋赏避罚的他律水平,遵规守纪的行为并不可靠,需要他人强力监督;一旦监督机制缺位或者松动,个体就倾向于违规。新冠肺炎来路不明,危害巨大,惟有全民齐心防控,才能尽快打赢疫情阻击战,减少社会和个体的损失。可是,部分社会成员仍然持侥幸心理,千方百计地在社区封闭管理中“钻空子”,最终导致社区封闭手段越来越严,网格员工作负担越来越重,大大增加了疫情防控的监督成本。

其三,很多公民偏重承担消极的公共责任,回避积极的公共责任。不少人认为“宅在家就是爱国”,在危急关头仅仅做到了照顾好自己,不给社会添麻烦。事实上,呆在家里可以防止疾病传播,确实属于爱国、讲公德的范畴,但并非其全部内容;除此之外,公民还可以捐款捐物、参加志愿服务、为疫情防控献计献策等。不过,很多人在积极有为方面做得不够,他们担心志愿服务可能导致感染,认为自己身处底层缺少资源和能力,期待他人为公共利益挺身而出,可是自己却在家坐等成功。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利己主义的表现。

其四,身处数字化时代,不少公民忽视网络环境中的公共责任,在网络信息发布和传播方面随意任性。尽管“不信谣、不传谣”被广泛倡导,但网络舆情事件在疫情防控过程中不断涌现。一些写手为博取点击量捏造新闻,或者断章取义地发布与病毒、疫情相关的信息,煽动民众的恐慌、愤怒等情绪;很多网民在非理性状态下随手转发和点评,以讹传讹,给疫情防控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干扰。这说明,在匿名化、开放式的网络环境中,人们对自己的言行可能给公共领域带来的影响缺少清醒认识,道德自律程度有待提升。[8]

三、新时代公共责任教育的实施路径探讨

政治民主化、社会治理现代化持续呼唤一大批关注公共利益、参与公共事务的高素质公民,但这种需求经常被有意无意地搁置;“时穷节乃见”,公共危机治理清晰地表达了对公民素养提升的要求。“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当下和未来的很长时间里,全面开展公共责任教育,大力培育广大公民的公共责任担当,必须得到各级教育机构的持续重视。

(一)依托思想政治课倡导和树立全面的公共责任观,引导学生树立强烈的公共责任意识

着眼于为完满的生活作准备,斯宾塞将学生应该学习的课程分为五类,为维持正常的社会和政治关系所需要的活动作准备是其中的一大门类。杜威指出,在民主社会中公民对社会公共生活所应承担的责任并不仅限于投票,而是要成为社区的积极成员,既能领导也能服从。这些观点对于当前我国开展公共责任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是要引导学生从消极和积极两个层面理解公共责任,突出对积极层面公共责任的认识。不破坏公共秩序、公共卫生、公共财物,对于维持社会常态运转来说,是必要的公德要求;但仅仅做到这些还不够,公民还要具备批判性思考社会问题的能力,能够为社会问题解决贡献智慧和力量,实现“有所不为”和“有所为”的和谐统一,这样才是健全的公共责任担当。

二是要围绕公共责任开展平等对话,调动学生对公共责任的理性认同,进而做出自觉自律的负责任行为。在他律阶段,个体承担公共责任的行为受制于外部奖惩机制,既不高尚也不可靠;惟有到达自律阶段,个体才能出于自主选择的道德观而主动负责,不仅做得对、做得好,而且稳定可靠、值得信赖。个体对公共责任的理性认同,是达到自律的必要条件。教育者要善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摆事实、讲道理地帮助学生思考个人与公共的关系;倾听学生的观点,展开师生之间和学生集体内部的平等对话,最终让学生切实认识到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共通共生关系。

三是要与时俱进,帮助学生明晰网络环境中的公共责任要求。网络世界虽然虚拟但绝非虚幻,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个体的随意言行极易无序扩散,给公共社会带来消极影响,也使本人面临意想不到的后果或惩罚。学生要正视网络空间的规范性和网络行为的真实性,清楚线上线下公共责任的一致性和相通性,学会做负责任的网络公民。

(二)建立思政课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有机联系,综合运用直接德育与间接德育相结合的立体机制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

在经验中学习是普遍适用的道德学习规律,[9]有效的思政课教学必须建立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在课堂上围绕班级、校园、社会中的公共事件和问题展开对话研讨、模拟体验,在课后依托实践类作业让学生学以致用,以知行合一的方式切实掌握公共参与的基本原则和行动策略。

孤立的思政课育人效果有限,学校开设的每门学科都要贯穿公共精神,促使学生依托学科学习提高有效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增进服务国家和社会的才华。要确认学科教学的社会意义,引导学生把学科看作认识社会和参与社会的一种工具而不是“必须考”的一门科目;建立学科教学内容及其社会应用的有机联系,促使学生在当下和未来能够将文化科学技术应用于真实的生产生活实践之中。

如果不能在日常生活经验中得到验证和支撑,来自课堂的教导只会导致学生内心的困惑,无法成为指导学生行动的观念。日积月累的校内外生活是促进学生公共参与的基础性资源,理应得到重视和改造。学生天然地生活在家庭、学校、社区等具体可感的集体之中,如果能够从小培养学生对这些集体的爱心、关心、责任心,养成他们参与集体事务的习惯,将来他们自然会关心社会,愿意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公共事务。学校要坚持师生平等对话,听取学生观点;有步骤地将班级和校园事务赋权给学生管理,给他们提供承担共同生活责任、自主规划团体事务的机会;将学生带出校门,开展志愿服务,支持学生积极主动有创意地参与社会。家庭生活和社区生活也要仿照学校,让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能够为集体做贡献的平等成员。

(三)珍惜公共危机治理实践经验,统筹开发公共责任教育精品课程

多难兴邦,灾难可以成为促进一个民族觉醒进步的强大动力。新冠肺炎疫情让中国社会付出沉重的代价,给无数中国人带来了难以抹去的创伤记忆。人的本性倾向于遗忘创伤,但遗忘意味着对过去的背叛和对未来的不负责任。一个善于反思、力争上游的民族必须正视创伤,从災难中汲取经验教训,把危机转化为再出发的推动力量。

在危机这块试金石面前,国民素质、政府功能、社会运转各领域的优缺点都充分地呈现出来,这些为公共责任教育、法治教育、媒介素养教育等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危机过后,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动员医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各领域专家学者,围绕确凿可靠的数据资料整理打造适合不同年段学生特点的专题课程,引导新时代青少年牢记经验教训,为未来更好地应对公共危机做好必要准备。

公民责任教育课程形式要灵活多样,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和转化能力。小学阶段可以突出知识识记和情感陶冶,着重讲述英雄事迹,再现感人场景,让小学生在领悟英雄精神的同时树立为社会做贡献的远大理想。中学阶段可以突出模拟训练,以演习的形式鼓励学生分析问题情境,负责任地完成模拟任务。大学阶段可以将公民教育融入专业教学,促进学生批判性反思,提出解决问题的创新型方案。文艺界以及动漫和游戏开发企业也可以发挥创造性,通过开发富有吸引力的文化娱乐产品开展润物无声的公共责任教育。

参考文献:

[1]王小璐.公共危机与价值失范[J].社会科学家,2003(3):13-17.

[2]张海波.风险社会与公共危机[J].江海学刊,2006(2):113-118.

[3][4]张立荣.协同治理与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模式创新[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11-19.

[5]杜宝贵.正确认识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几个关系[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361-363.

[6][8]孙卓华.虚拟社会中公民的公共责任析论[J].理论探讨,2015(6):19-22.

[7]于建东.当前我国社会公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德育,2019(7):24-29.

[9]刘长海.经验德育:一种基于杜威哲学的德育思路[J].教育研究,2019(6):51-59.

责任编辑 徐向阳

作者:刘长海 梁莉琳

第三篇:高校公共美术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

摘 要: 当今社会,美存在于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需求方面,人们对于美的要求逐步提高,甚至可以说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追求美。美包围我们的生活,正因如此,如何强化大众的审美意识,提高综合素养,这成为高校公共美术教育课程体系要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 物质生活 精神需求 美术教育

美是一种重要的精神文明,美育程度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在现代社会商品经济高度发达、人们越来越讲究生活品质的时代,“美”在判断事物形象上的作用不可小觑。美充斥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小到穿衣打扮,大到城市环境,我们的吃、穿、住、行到处需要美,所以说美术教育对于强化人们的审美意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十世纪初,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美学学者蔡元培先生指出“美育救国”的道路,想以此改造旧式教育。蔡先生重视高等教育发展,希望通过美术教育和艺术设计教育改造中国社会。美育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在塑造健全的人格上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随着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的进步,美育的重要地位愈发凸显,国家也在持续不断地发布相应的政策以保障美育工作的顺利展开。1993年2月,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美育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各级学校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美育活动。2002年7月,教育部颁布《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明确提出普通高校应开设艺术类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 [1]。可见美育被提上日程,而且作为课程内容逐渐在高校普及和实施。然而,在现行的高校教育体制下,公共美术教育稍显稚嫩,他的成长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将从高校学生的美术素养、师资力量、课程内容、地方美术特色等方面揭示高校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一、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现状

1.高校学生美术素养分析

艺术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美术专业学生一般都经过美术课程的学习,具備基本的美学知识和美学原理,具有一定的审美判断,综合性大学里非美术专业的学生大多没有美术基础。我们开设的公共美术教育课程面对的是后者,在这些人群中,个别学生可能在中小学阶段由于个人兴趣爱好,接受过美术课程的阶段性训练,后为了考学需要,转而学习文化课程,不得不中断美术课程的学习。在没有美术基础的高校公共美术教育课上,美学课程内容的合理安排极为重要,知识讲授的难易程度不容易把握,容易陷入简单罗列,流于形式。

2.高校公共美术教育师资力量解析

高校公共美术教育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一方面部分院校开设此课程的教师人员来自学校的美术学院,由美术学院的专业教师面向全校学生讲授美术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这部分院校在美学知识的普及和推广方面是有一定成效的,但是在教学成果考核和对上课教师的监管力度方面存在不足。另一方面综合性院校在本学校没有美术相关专业的情况下,教授美术课程的教师力量相当紧缺和薄弱,只能请学校的非美术专业教师担当重任,触及非自己熟悉的专业领域,显然这些院校的公共美术教育课程的收效可想而知。

3.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课程内容

大学美育课程体系由美术基础理论知识、艺术鉴赏和美育实践课程等方面组成。一些院校美育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不明确,在课程设置上以教师讲授基础美术知识为主,以多媒体欣赏图片为主,造成美学知识的吸收停留在图像欣赏的基础上。高校公共美术课程本身是综合性非常强的课程,是多种学科知识综合而成的,然而美育课程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各种客观原因的存在,一些教师较少与其他学科知识如地理、历史、社会、政治及经济相联系,做到把知识细化到点,讲足讲到位,很难做到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考古学等角度分析和阐释作品产生的原因和历史背景,造成知识传授的综合性不够全面。

4.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缺乏地域特色

大部分高校公共美术教育课程是以市面上常见的美术教材为依据,进行美术知识的讲解,以美术作品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为线索一一介绍,这是普及美术基础知识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是高校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在高校美育教材里,部分内容很少涉及地方文化特色背景下产生的艺术形式及不同地区艺术形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学生可能只是了解一种艺术现象的存在,而不深究这种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和其他地区文化特色下产生的艺术作品之间的异同,陷入图像符号的死记硬背,难免张冠李戴。

二、高校公共美术教育课程建构

随着工业社会的到来,人们发现,人类周围已被钢筋混凝土和工业制品包围。人们已置身于琳琅满目的商品、高楼林立的建筑、嘈杂忙碌的都市环境中,面对时代的变化,人们对衣食住行提出新的要求,这必然要求大众提高美学素养和人文素质,美学教育无疑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审美修养,提高对美好事物的判断力和审视力。但这一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只能通过学生、家长、教师及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改善和提高。

1.实践课程的设置

当代社会,人们处于数字化、网络化时代,几乎每天都面对各种图像信息,被网络推送的各种图像内容包围,及时了解各种美术及艺术作品的相关信息是其积极的一面,但同时也有一些图像信息被粗制滥造,导致一些人对真正的审美判断有误区。美术创作是一种主体表现、客体参与的体验活动,所以仅凭课堂多媒体课件的图片展示很难让学生有深入的体会,只有当学生身临其境,以直观形象的方式体会后才会有所感受。适当补充课堂以外知识,例如带领学生到当地自然景观、人文景点、博物馆、纪念馆、艺术家工作室等场所,参观体会真正的实物作品及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比之课堂陈述课本知识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加强监督管理

高校公共美术教育课程教师队伍专业素质不同,部分综合性院校的公共美术课程任课教师是跨学院授课,这对教师队伍和学生进行课程质量考核造成不利。一方面,在面向全校开放的公共美术课堂上,学生来自各个不同专业领域,审美素养不同,教师可适当调整授课内容,知识点不能过于专业和晦涩,做到课程内容深入浅出。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监督管理和考核要求。高校美术课程分为基础理论、艺术鉴赏和美育实践,在前期的理论知识和鉴赏课程作为铺垫之后,学生基本具备一些基础的美术知识和审美意识,在实践课环节适当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进行美术相关实物作品的创作,必要时可作为展品展出。作品虽然不是出自专业学生之手,可能稍显稚嫩,但可以提高他们对美术创作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督促教师正视公共美术课程学习的重要性。从这个角度讲,不仅能促使教师认真对待课程任务,对学生的鞭策作用更是不可忽视。进一步来说,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教育家尹少淳在著作《谈美术教育》中曾说:“人一生中对艺术的态度呈两头高中间低的浴盆曲线状,具体讲,儿童和老人对艺术更重视,中间这段漫长的时间里人们忙于生计和非艺术性职业不得不放弃了对艺术的爱好和兴趣。”[2]由此可见,人们对艺术的热爱是与生俱来的,只是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由于客观因素不得不放弃对艺术的继续探索,通过在大学阶段美术课程的学习,重新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初心,可能培养成为终身的兴趣爱好。

3.注重内容的综合性

美育课程本身具备综合性的学科性质,涉及美学、教育学、文学、艺术、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美术课程是多个学科课程内容交织而成,内容的选择和设置必然要涉及多个领域,要求教师知识涉猎面广,不仅仅就美术作品简单的罗列和阐述,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考古学等角度分析作品产生时的背景。另外,在讲解中国传统艺术作品时可与同时期西方艺术作品进行对比分析,不仅从纵向的角度类比,而且要把中外多种艺术形式进行横向的对比讲解,这对教师驾驭各国艺术和历史人文知识的能力有相当高的要求。

4.融入地方特色的美术教育理念

高校分布在我国大大小小的各个城市中,每個城市大学的办学理念都不相同,特别是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城市办学更应该突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办学理念,为服务地方经济做贡献,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美育要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促进美育课程建设。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开发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地方美育课程。2015年9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高校美育的发展提出指导性的建议,普通高校美育课程要依托当地教育资源优势,拓展教学内容和形式,强化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政策的实施是鼓励高校美育课程充分利用地域特色,拓展教学内容和形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城市所具有的独特的地域性艺术特色,另一方面对于城市的艺术传承和发扬光大具有推动作用。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人更好地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反之,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各种美术形式得以生长的土壤,美术教育让生活变得更加精彩,应当结合美术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接触美、发现美,提高大众的审美情趣,强化审美意识,通过高校阶段的美术教育课程提升大众的美学品位。当人们模糊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时,生活的品位自然就会提高。只有个人审美意识强化了,才会触动他们主动感受美、感受生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Z].教体艺〔2002〕6号,2002.

[2]尹少淳.谈美术教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9.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Z].国办发〔2015〕71号,2015.

基金项目:江苏省泰州学院校级教改课题立项项目(编号:2016JGB27)。

作者:李晓瑭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计算机课程论文范文下一篇:中法文化差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