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文化对中式庭院景观设计的影响

2022-09-12

一、中国山水文化与中式庭院景观的关系

1、反应人与自然环境间的多样化关系

“中国山水文化内容丰富而历史久远。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 山水文化从根本上说就是人化的山水, 是积淀在山水中的文化。”中国山水文化的形成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生活的过程中, 利用大自然馈赠的条件, 所形成的人文理念, 它是人们在自然山水的生态环境下, 凝聚出的历史文化和智慧。

中国山水文化所体现的主导精神是人与自然山水的协调。最初人对山水的崇拜体现着人们由宗教信仰而延伸出对大自然的崇拜。佛教道教寺院均选择坐落于山林飞瀑间的神秘幽静之地, 隐没修身, 齐心养性。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众多歌颂山川河流的古诗词。山水之美, 不仅凝聚了自然与人文, 更是历史推进的结果, 是中华民族审美意识的不断演化, 从而延伸出的多样化产物。更显示出中华民族对山水与人文的不断尝试和探究。

人们通过认识自然到利用和征服自然, 再到现当代对自然的开发, 是人们与山水之间建立起的新的文化关系。而庭院景观设计中追求的“山水即自然”, 作为连接人与自然的媒介, 为人们创造一个回归自然的私密安静的空间。

2、艺术间的相互作用

同为艺术, 山水文化艺术和庭院景观设计艺术有诸多相似和相通之处。在山水文化中, 山水艺术创作颇多, 文人墨客为增长阅历, 四处游历写出的书画同文的山水游记;触景生情, 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语言与书法艺术, 所形成的搭配园林景观建筑的楹联;而中式庭院景观中处处映射着文学、绘画、宗教等艺术的影子。

3、文化内涵的共性与传承

山水文化与中式庭院景观具有相同的精神理念。山水文化中影射着自然与人文的融合, 是物质与精神的凝聚。其内涵中包含着佛儒道家等思想, 以及反应在《周易》《老子》等传承经典著作中, 深厚理性的哲学思想和人对自然的认识, 是中华民族对山水自然的运用和改造, 是智慧和需求的体现。而中式庭院景观中, 空间意境的表现, 是继承了道家思想中“道法自然”的核心, 将建筑与植物、山水等景观有机融合。又将孔子的山水论与“梅兰竹菊”的形象比喻道德品格, 为使用者提供视觉以外更多的精神享受。

二、影响内容及其结果

1、中式庭院设计原则和方法

1) 以人为本、因地制宜

通过整体的构思与构图, 需要在有限的范围里再现自然美, 打造天人合一的庭院景观。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如当地建筑装饰材料的选用;季节性植物的搭配;水景要本着利用原始地形的高低变化去营造。在水资源匮乏地区, 可以建造虚拟水体景观。

2) 与文化的结合

中式庭院设计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现代设计延伸和表现方式之一, 传统的古典园林是由文人、画家、造园工匠等营造的景观, 通常以匾额、楹联、石刻等书法文学形式, 表现对文化品位的追求。通过对画理和画法的形式造园, 如把握景观的比例与尺度、小中见大、虚实、动静、远近高低、曲直线条的对比, 障景、框景、借景、漏景等构造手法。它所依据的哲学思想“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 通过打造和还原自然, 呈现出幽静、雅致、含蓄、端庄的庭院景观。

3) 可持续发展

中式庭院景观是传统与现代文化的碰撞, 继承和发扬传统园林景观的特色, 使中式庭院景观的升华, 需要做到神似胜于形似, 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 才能达到人文与生态,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保持人与客观自然因素的和谐状态, 保护具有价值的历史文化景观, 继续思想、意识和文化统一的可持续发展。

4) 新材料新能源的运用

现当代的科技产物直接影响设计的发展, 除了技术问题, 新材料的应用和组合, 如合金、钢材等金属材料、防腐木、塑料、纳米材料等, 为现代中式庭院景观提供了优良的创造性设计条件。多功能水净化装置, 可以杀菌过滤和去除人工湖水的浊度;科学的排水系统可以保障庭院景观的自然流畅;声光电的应用可以丰富庭院空间的色彩和层次, 提供良好的实用功能。

2、空间功能和围合方式

传统的中式庭院大多为半封闭或全封闭式。有北京四合院类型的, 座北朝南, 四方围合, 再分为内外两层院落。有江南的私家园林 (写意山水) , 再利用“三层三远”的景深构图设计。还有岭南园林以生活享受、实用、游乐为主, 采用内收型和扩散型相结合的空间组合。

3、绿化和水景

中式庭院中植物的配栽, 本着四季有景可赏, 步移景异的原则, 采用浓密种植的手法, 修剪植物的形态, 合理配搭乔灌草木呈现多层次景观, 还可以搭配现代先进技术的立体栽培, 来表现庭院的变化与生命力。水景多以人工池塘呈现, 挖池堆山, 再配合种植水生植物, 如:芦苇、荷花、菖蒲, 营造庭院中神秘幽静的气氛。

4、园路设计与铺装

本着美观和实用的特性, 组织和联系庭院中的各个空间, 有序的引导业主游园, 可以利用石板、方砖、鹅卵石等铺设成带有中式韵味的图案纹样, 或通过彩色透水混凝土、水磨石、嵌草砖、透水砖、生态混凝土等铺装材质, 结合庭院游园休憩的不同功能, 来变化设计形式和区分空间特性。

5、景观小品

景观小品不仅是庭院中的点缀, 更是画龙点睛的神韵体现。中式庭院中除了廊架、花架、座椅 (石凳、草墩) 、篱笆这些基本设施外, 增添些许趣味性功能小品, 如棋盘桌、竹筒、水井、种植有浮萍的水缸、雕塑等, 能够提升庭院景观品质, 丰富其环境意境。

三、中式庭院景观设计的内涵和意境表现

1、艺术性

中式庭院中将传统园林的古典美融入到现代庭院景观中, 使人们的生活舒适自然, 具有休憩和游览的观赏价值。所蕴含的工艺构造细腻丰富, 将诗歌神话, 宗教自然通过书法绘画的形式, 附着于庭院景观中, 陶冶人的情操。“绘画乃造园之母”, 绘画中的构图手法, 色彩搭配, 美学中形式法则, 无一不影响着中式庭院的设计表现。

2、文化性

文化与人的衣食住行紧密相连, 是持续继承、创新与发展的过程。通过山水文化中, 对宗教、文学、艺术、历史和风俗的相互影响, 去适应时代的要求, 发展山水文化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打造文学趣味, 将庭院中的每个局部景观都赋予它所代表的意义与内涵。用象征性表现的方法传达自然山水的无限意境, 体现庭院景观这个微观世界里的无限遐想。

3、山水文化与中式庭院的整合

中式庭院的景观设计不仅要满足实用功能, 更要注重意境的营造。让人们享受在诗情画意的庭院中生活。诗画中的意境相对主观, 而庭院景观的意境营造需要考虑实体空间的物质因素, 以具有中国特色的亭、廊、台、水景等古典元素为主, 搭配绘画诗词等, 提升景观效果,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利用掇山、叠石、理水等设计手法体现山水大美。

将山水文化的多样性与壮丽恢弘的气韵结合中式庭院景观中, 人们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设计手法相互统一, 相互融合。人与自然的关系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变化, 中式庭院景观的设计, 通过继承和发扬山水文化的历史积淀, 进一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观念, 形成独特的中华民族传统庭院特色。从而进一步美化人们的生活空间和生态环境。

四、结语

有文化积淀的设计才深刻有内涵, 才能打动人心, 走的更远。随着人们的审美意识, 和对生活舒适性的体验要求越来越高, 在继承传统中式元素和特点的设计基础上, 中国山水文化赋予中式庭院的意义也就越来越重要。未来中式庭院景观设计的发展要发扬传统与现代的契合方式, 重视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追求, 应立足于现实的新高度, 结合美的建造规律, 将山水文化中的民族性、继承性、时代性、创造性统一起来, 打造稳重、素雅、清幽、富有韵律和底蕴的中式庭院景观。

摘要:如何创造出更好的“空间、人、文化”和谐一体的中式庭院景观设计, 成为我们探讨山水文化对中式庭院景观设计影响的重要体现。提炼山水文化的精髓, 设计集合大自然的美和人工美, 从而营造出更加意境悠远的中式庭院景观。

关键词:山水文化,中式庭院,景观,设计手法

参考文献

[1] 章尚正.中国山水文学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7:1-271.

[2] 郑国铨.中国山水文化导论[N]上海: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1992:3.

[3] 计成.园冶[M].第一卷“兴造论”重庆出版社.2009.07

[4] 张纵.园林与庭院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版社.2004.

[5] 中外景观—”新中式”景观[M].北京:中国建筑文化中心.2011, 10.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互联网时代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的策略规划下一篇:浅议水泥稳定粒料(土)中水泥剂量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