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下的电子商务专业论文

2022-04-11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人才培养下的电子商务专业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本文初步分析了目前高职电子商务专业面临的就业形势和实质的就业处境,并针对分析的问题,初步提出了基于“兴趣”+“职业”双维导向下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思路。关键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兴趣引导;职业能力随着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其行业背后凸显的问题是电子商务实用型人才的短缺。

人才培养下的电子商务专业论文 篇1:

产教融合背景下的电子商务专业群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摘要:基于广大消费市场的存在,电子商务未来仍会如火如荼的发展,对高素质精专业的人才需求也有着更大的空间,为此各大院校必须顺应产教融合这一人才培养的趋势,通过转变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方式,促进产教有效融合,建设高素质精专业的师资队伍,为当代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培养出高素质综合人才,为电商行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进步提供专业的智力支撑。

关键词:产教融合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群;人才培养体系

引言

当前,我国正处在“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的关键阶段,在这一过程中,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和振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行业的持续发展需要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且由于该行业对专业技能强和综合素质高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为此对产教融合背景下电商人才培养的呼声越来越高,成为该行业劳动力素质提升的突破口,希冀培养出有技能、有知识、有素质的劳动人才,为实现高等教育创新驱动发展使命添砖加瓦。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产教融合的深入改革,尤其是《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的出台,体现了国家对高质量人才建设的重视,对于深化产教融合、促进电子商务技术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产教融合背景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一)贯彻落实关于产教融合文件精神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新要求,推进院校与产业对接,充分利用校企双方的优势,发挥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高校为社会、行业、企业服务的功能,为学生实习、实训、就业、创业提供更大空间,校企双方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在平等自愿、充分沟通的基础上,江苏海洋大学与江苏新京创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应用技术学院共建“江苏海洋大学京东创新创业孵化中心”。

(二)帮助加快高校转型

建设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应用型人才,需要主动对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产”与“教”的紧密结合,通过产教融合加快高校电子商务双创人才培养。高校应让专业建设紧紧围绕地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不断加大调整和发展力度,以科研和社会服务为两翼,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贡献和技术支持,实现社会、高校、企业、学生多赢的局面。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陈旧,教学目标模糊

受制于传统电商人才教学模式,当前许多高职院校的管理领导层和教师队伍教学观念陈旧,认为学校培养的是单一技能型人才,没有对产教融合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实际上电子商务行业发展需要的是全能型人才,思想观念上的偏差造成了人才培养的单一性,使学校致力于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其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提升,同时,由于教学目标的模糊对学生实行统一教学,忽视了其个性发展方向,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阻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产教融合不充分

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背景下调整了办学方式方法,仍然存在着教学过程中产教融合不充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充分、供给与需求较难匹配。一是,当前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没有真正将理论与实践融合,教师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中依然处于主体地位,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身缺乏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的主动性。加之理论知识的滞后性使其不能很好地指导实践,致使两者脱节。二是,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即电子商务人才的供给难以匹配电子商务市场的需求,这主要是校方与企业缺乏有效的联动机制,政府相关部门的供需引导也不到位,造成了人才供需难以匹配。

三、产教融合背景下的电子商务专业群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一)加深产教融合培养人才模式对接度

与企业的紧密沟通,征询企业用人培养意向,按照学生的学业成绩,因人施教,实施分批次学生技能培养,企业派驻专人安排学生实训计划,并对学生学习情况动态掌握。学校聘请企业导师培训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讲解和技术指导,让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完整,企业向学生提供规范实训基地,强化学生实操能力,锻炼学生实践水平。

(二)创新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方式

电子商务的专业知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有所更新,因此产教融合背景下必须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适应行业趋势的变化。在教学内容上,校方应深入分析社会就业形势和企业用工标准,以此为基础调整教学内容,不但要进行基础教学工作,还要关注合作企业的实力问题,注重对学生各种技能的培养。调整教学课程,设立专业基础和公共课程、核心能力课程和创业能力课程,为行业发展提供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在教学方式上,要对教学方法优化创新,利用新媒体实现多功能教学,实行任务驱动方法与内容体验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积极性,为学生创造真实的实践教学环境,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运营和顶岗实习等方式锻炼其技能,积累工作经验。在开展教学工作时,教师还要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仔细洞察学生对于知识的内在需求,以此设计出学生喜闻乐见,兼具趣味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方案。

(三)校内实训

为了在企业进行培训的学生不会给电子商务企业的正常运转带来负面影响,让学生更快适应校园学生与企业职工的角色转换,学校应该在校内建立企业实训基地,通过提前对学生进行企业岗位和所需技能的实训,提前让学生熟悉企业岗位工作流程,为企业减轻负担。首先,学校应组织专门人员和场地来提供师资、技术和设备上的支持,企业和学校应该共同制定教学体系和教学组织形式,丰富和发展校内实践内容;其次,实行任务驱动教学,充分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来进行项目模拟,学生分别承担各种企业内角色,更加真实地为学生提供虚拟实操环境。

(四)和校外电商产业园或优秀企业对接共建校外实践基地

目前在地级市和县区都建成了电子商务产业园,当然里面也入驻了很多优秀的电商企业。对已运营的产业园内的电商企业进行了调研,就校外实训、就业以及师资共享等方面达成了共识,并且分阶段安排学生在电商产业园内开展岗位实践,把实践作为电商专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积极寻求优秀企业,整合电商应用资源,如和阿里巴巴、京东、Shopee、抖音等平台企业积极合作,共同打造学生创业公司和网上店铺,提供更多、更优秀的资源,把校内外资源连成一体,实现校企的深度融合,达到导师资源共享、实训资源共享和人才资源共享。

结束语

要想真正将职业教育办成“企业手中的教育”,就必须借助“企业的手”来指导“学生的手”,通过全面深化校企合作模式,使学生真正实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学习,为日后学生进入企业打下坚实基础并有效激发学生對电子商务的热情,从而真正使学生因热爱而工作。综上,基于“产教融合模式下的电子商务教学组织形式,有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实践能力得到均衡发展,提高学生就业率,有效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丁丽,方晓,王景兰.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J].河北职业教育,2021,5(01):81-85.

[2]孙大兵.基于产教融合视角的高职院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模式[J].办公自动化,2021,26(03):39-40+35.

[3]张灿军.探讨电子商务专业产教融合的模式[J].才智,2020(34):89-90.

[4]于晶.基于产教融合背景刍议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J].电子商务,2020(11):71-72.

[5]邱春红.产教融合背景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以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为例[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3(02):54-57.

作者:李姿璇 郑善雨 卢秀黎

人才培养下的电子商务专业论文 篇2:

基于“兴趣”+“职业”双维导向下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摘 要:本文初步分析了目前高职电子商务专业面临的就业形势和实质的就业处境,并针对分析的问题,初步提出了基于“兴趣”+“职业”双维导向下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思路。

关键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兴趣引导;职业能力

随着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其行业背后凸显的问题是电子商务实用型人才的短缺。如何培养实用型的适合企业需求的电子商务人才,突出自己的专业特色,是具有现实意义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目前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及就业形势解析

1.“供大于求”的红牌专业下电商人才的实质需求增加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就业红黄牌名单和第三方调查机构麦可斯(MyCOS)向社会发布的中国高职生培养报告,电子商务专业找到对口专业工作的毕业生不到25%。然而,淘宝公布的数据告诉我们,2014年淘宝总成交额1.172万亿人民币,天猫总成交额5050亿人民币。同时,随着京东商城、唯品会的进入和发展,网络商务形势一片大好,苏宁易购、国美电器等传统企业纷纷“上网”,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量持续增加。

2.“高需求”与“就业难”的实质是人才培养中职业能力的对接问题

一方面是企业的“高需求”,另一面是电子商务毕业生的“就业难”,大多数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学校没有专门建立与电子商务相关的实训平台,学生对真实的电子商务环境不熟悉。目前国内很多企业由于场地和管理等原因,不愿意接纳学生到企业实训,导致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机会接触企业,不能利用所学的知识参与到企业的实际运营中。平时的实训只能停留在模拟环境中,这些模拟环境无法真实地反映企业电子商务运营的实际情境。

二、构建“兴趣”+“职业”双维导向下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路

1.加强“兴趣”引导,实施兴趣导向型教学模式

(1)加强引导,注重开发,提升学生对电子商务专业的兴趣。很多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选择专业时,主要有以下几种理由:家长选择、觉得专业名字好听、其他专业调剂,以上三种占到90%以上,自己选择的仅占4%。如果从学生入校开始就加强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使学生能对电子商务、互联网产生强烈的兴趣,那么我们的人才培养就有了良好的学习基础。

(2)兴趣引导下提高学生的职业志向水平。学生对互联网有了强烈的专业兴趣和学习动力后,还需坚定职业志向,规划自己的职业目标。这样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就有了鲜明的方向,从而激发其学习的动力。在提升学生的职业志向水平时,要有清晰的规划。职业目标确定后,职业生涯要围绕自己的目标进行,这样反过来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关键职业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就业“零适应期”

(1)办学道路应更加开放化,“送出去”的同时“请进来”。所谓关键职业能力,就是学生与企业对接时,需要具备的最主要的职业技能。而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也要实现“引进来”,即“院校教师+业界人士”的专兼职结合“双构成”模式。同时,我们可以将电子商务专业按照能力提升的要求,对技能进行分项培养,按照学生专业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岗位实践技能逐步提升的顺序,依次展开教学过程。

(2)做活电子商务实训内容,体现职业岗位要求。学院可以建立大学生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等实训综合园区,园区内可以建立电子商务模拟公司,并选拔优秀的学生参与到组织与管理中。公司内部管理如真实企业运营环境一样,采用岗位竞聘、轮岗,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技能,并丰富和充实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3.重视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

专业教师应围绕电子商务实务、网络营销、网店运营管理、网络推广、视觉营销等内容设计一些综合性实习环节,加强“兴趣”引导,让学生依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实操模式”下的任务操作分组,完成操作任务的同时串联所学知识,连贯系统的认知,验证、理解、深化专业知识,并进一步提升“关键职业能力”。学校可以提供软、硬件设施,让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学习组织经营实体,并通过轮换角色,进行网络宣传、产品采购、网站运营、财务管理等内容,参与同电子商务相关的经营全过程。

参考文献:

[1]杨品林.构建电子商务专业的职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J].电子商务,2011(11).

[2]潘蕾.就业导向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J].中国市场,2013(36).

[3]王树波.以就业为导向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考试周刊,2014(30).

作者:王蕾

人才培养下的电子商务专业论文 篇3:

创新创业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

摘 要:在国家创新创业背景下,如何改革当前我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向创新实践取向的培养目标已经成为重要课题。本文从双创背景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出发,着重从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育资源三方面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出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实践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现路径和方向。

关键词:创新创业;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

一、建设目標

在当前经济供给侧改革的转型期,针对于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而言,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显得尤为重要。按照“创新创业特色专业”的专业改革思路,重构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以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为抓手,突出实践教学,运用案例分析和项目训练教学法实行模块式教学。以双创教育改革为推力,拓宽专业视野,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自主学习能力,强化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和自主创业的主动性,最终实现“学中创、创中学、学创相长”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二、建设内容

1.培养方案

2017—2018学年开始,电子商务专业新生实施新的培养方案,新培养方案突出并旨在推进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密切融合。培养方案中理论教学学分占比60%,实践教学学分占比40%,实践教学学分中创新创业学分占比50%,每学年创新创业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不低于10%。以创业学分的方式,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创业比赛、进行自主创业等活动均可折算为创新创业学分。

2.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中的关键环节,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是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核心。以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双创能力培养为引导,积极推进专业课程教学,完善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使课程体系设置从传统的就业教育向创新创业教育转变,重点建设网上创业、跨境电商两个创新创业课程群。《网上创业》课程群包括《网上创业》《网店装修》《网店客服》《文案写作》《网络营销》等。课程群包括《跨境电商基础》《跨境电商英语》《跨境电商实务》等。

3.教育资源

课程资源、实践资源、平台基地等教育资源的协同整合,统合孵化、培训、实践等立体化功能,有利于增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与意识,激励并引导学生自主创新与创业,以实现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迎合于供给侧改革而顺利就业创业。一方面,建立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课程资料库,注重收集或编制与时俱进、实用、科学的教材资源;另一方面,加大力度整合实践资源,建设创新创业平台和孵化基地,充分利用创新创业的大环境、利用淄博新区建设契机,确保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均能结合专业知识和技能开展多样化、个性化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三、具体改革方案

1.制定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对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和制定工作做大量的准备。首先,组织教全体教师对2017级电子商务专业培养方案的修改和制订进行认真的研讨。其次,回访往届毕业并已经工作的学生,联络用人单位相关人员,收集他们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议和看法,作为专业培养方案的修改和制订的参考。最后,走访兄弟院校考察学习创新创业教育的宝贵经验,与相关创业教师深入交流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学分学时等情况。

2.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

首先,开设创业课程群。在现有基础上,加入创业实践环节,并将其纳入到学生必修学分里面。其次,修订相关的教材。鼓励任课教师编写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二者融合的教材,以更好的服务于教学。扩充教学内容,构建完整的纳入创新创业知识的课程体系。

3.整合创新创业教育资源

对接社会教育资源、创新创业资源与产业人才需求,构建创业孵化平台等支持环境,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成效。一方面整合校内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学校可以通过创业大赛,进行自主创业了解企业经营的全过程,为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的融合提供硬件基础和软件环境。另一方面整合校外创新创业教育资源。首先,依靠本专业校外实训基地丰富的行业资源,与企事业单位合作构建创业孵化平台,尝试校企共同培养模式。

4.打造“专业+创业”的师资队伍

大力度打造“专业+创业”的师资队伍,促进两类知识体系的融合,专业教育侧重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创业教育则侧重于创业能力、创业思维等的培养。一是,加强“双师型”专任教师的培养,鼓励45岁以下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或者定期去相关部门进行实践培训,多个渠道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创业知识。二是,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实施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提升计划,每年选派专业教师参加省级组织的创新创业教师专项培训,形成创新创业教学团队,将具有专业优势和创业知识的教师组织在一起,通过设计专业课程环境和实践创业环境来共同完成课程的传授。三是,鼓励教师开展校企横向合作项目,担任创新创业教育导师,指导学生应用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举办创新创业交流会、指导扶持大学生创业实践等活动,做到教学相长。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和创业素质。

5.优化考试考核方式

首先,深化考试考核内容方式和成绩评价机制改革,建立多样化、多元化的成绩评定体系,满足不同类型的课程的考核需要,同时注重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考试形式改变,促进创新能力提升,支持应用型人才培养。其次,将实践性考核和理论性考核相结合,探索基于过程和结果的双重考察。在专业课程学习时,将专业理论与创新创业实操融合在一起,重点考核学生应用专业知识进行创新创业的实操能力。例如学生参加创业大赛、进行创业实践采用加分等形式。这种考核方式既考察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能够有效的把握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胡丽萍.社会转型期本科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67:105-106.

[2]吉峰,李淑玲,李雪梅.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3+2人才培养模式构想[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0:13-14.

[3]李国强,王旭红.应用心理学业人才立体化培养模式的建构初探[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1(2).

[4]张素玲.关于高校实践教学创新若干问题的探讨[J].教育探索,2011(10).

作者简介:

刘玉明(1969—),男,汉族,山东淄博人,硕士学位,现为山东淄博职业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电子商务教学部专职教师。

作者:刘玉明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合同纠纷仲裁法律适用管理论文下一篇:金融风暴与员工凝聚力对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