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范例

2023-05-08

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范例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范例

数学的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小学数学教学计划范例,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篇一:小学数学教学计划范例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上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其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自觉性较差,上课有小部分同学不注意听讲,口算时比较马虎,课下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但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小部分学生成绩较差,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统一规范课堂常规,及时补差,使整个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等。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材分析

这一个学期的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这一个学期的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一个学期的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一个学期的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结合计算教学,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常见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安排了关于位置与拼组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外,还安排了学习具体时刻几时几分的读、写方法。

“找规律”和“统计”是两部分新的教学内容。“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统计是正式教学统计初步知识的开始,让学生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表,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措施

1、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而且也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2、重视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 重视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4、结合教学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5、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6、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篇二:小学数学教学计划范例

一、指导思想 :

本学期继续以《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进一步确立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坚定不移地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素质教育,转变教研工作的理念,改进教研方法,积极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新思路。

二、工作重点

1、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素质

(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

(2)组织教师业务学习,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2、加强教师新课程培训,确立新理念

(1)数学课程理念: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2)数学学科理念:数学有助于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发展。

(3)数学学习理念: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4)数学教学活动理念: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5)数学评价理念: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关注学习水平。更要关注学习中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6)现代信息技术理念:运用它们,使学生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数学活动中。

3、定期(双周二下午)开展科组活动,集体评课,备课,听课、互相交流学习教学经验。

4、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领会教材编者的意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活教材,要根据新课标理念,重新组合,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改进课堂教学,努力体现新理念。课堂是学生焕发活力的地方,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放手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5、加强教研组建设,正常开展课题研究和教研活动

(1)开设教研课,组织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上示范课,认真听课和评课。要求全体数学教研组成员多学习、多探讨、多交流、多反思、多总结。

(2)做好教师工作规范检查,每月进行一次重点项目检查。

(3)、落实“教学档案”的实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本学期将对学生进行口算达标查测试,及数学应用能力(以实际动手操作的形式)评比,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主要工作安排:

九月:

1数学组各教师在开学第一周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制定教研计划。

2 制定备课、课堂、作业批改等操作标准,组织学习教学常规。

3、各组员安排出自已研讨课的时间。

4、检查开学初布置的两周备课教案。

十月:

1、教学常规检查。

2、对新教师了解性听课

3、各年级口算竞赛。

十一月:

1、各科组教研活动(围绕教学档案和常规课规范展开,课堂一般的程序,如何准确分析出学情,怎样的措施效果更好,怎样分层次由浅入深上课,布置作业,考测等等)、集体备课。

2、阶段性学生学习情况分析,修改教学计划。

3、常规检查。

4、月中期中考试。期中考试学情分析,前半学期教学问题研讨。

十二月:

1、各科组教研活动、集体备课。

2、阶段性学生学习情数学应用能力况分析,修改教学计划。

3、各年级根据教材,进行数学应用能力(以实际动手操作的形式)评比。)

一月:

1、写好科复习计划、总结,上交有关资料,资料(计划、总结、教学档案等)归档工作。

2、准备期末考试。

3、备课、作业批改常规检查。

4、期末测试及质量分析。

5、教师教学工作总查、考核。

篇三:小学数学教学计划范例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18名学生,其中男生11人,女生7人。通过上学期的教育与学习,学生的一些基本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已经初步养成了自己独立思考、动手、动脑的正确学习习惯,对待学习的态度良好。但是有一少部分学生过于活泼好动,纪律观念还不够强,无集体意识,缺乏合作精神,还有一部分学生缺乏积极主动地学习习惯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督促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教学内容包括: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所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的重点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难点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应用数学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整

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

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使学生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使学生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使学生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篇四:小学数学教学计划范例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全班共有学生74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上进心,但接受能力还有待提高,学习态度还需不断端正。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学生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教学重点

小数乘法、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三、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公式,理解方程的意义及等式的基本性质,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理解多边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的笔算和简算。

2、使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方程的含义,会解简易方程。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它们的面积。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公式。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措施

1、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4、多创设学习情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解疑问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5、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6、给特殊群体更多的关心与爱心,因材施教,分层次作业,适当降低要求。

第二篇:研究范例:《小学动态生成性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 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XXX综合课题组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通过课堂提问,可以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掘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养成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习惯。而这些正好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另外,课堂提问还有助于教师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控教学进程,改进教学。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在实践中不少教师在选择与使用时常常会出现偏差,并因而影响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教学时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型和各自的教学目标、教学实际情况采用相对合理地提问方式,充分把握有效的黄金时间,有价值的引发不同层次学生不同层次的思考,让每一个角落的学生进行课堂表达,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针对我校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提问随意性大,提问缺乏互动性,提问重统一性,轻针对性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因此,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值得每位教师

认真研究、探讨。把“提高小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研究”作为研究课题。一方面通过教师的教学案例,思考如何增强课堂提问有效性,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效率;另一方面通过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与反思,改进和提高课堂提问的基本技能。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发展性教学理论

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发展性教学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建立能促进儿童一般发展要求的教学。以最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

2. 发现教学理论

发现教学要求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通过对一些事实和问题的独立探究,积极思考,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3.有效教学理论

以学生为中心,把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辩证统一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上。

四、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研究目标:通过课题研究逐步改变我校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提问随意性大,缺乏互动性,重统一性,轻针对性等问题。通过教师的教学实践与反思,思考、探究如何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找到有效提

问的技巧和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研究内容:本课题研究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实践和研究:

(1)小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问题 。 (2)小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技巧和策略。

由于我组教师所教学科包括了语文、英语、美术、品社和信息技术,所以要求各位参与研究的教师要根据各自学科的特点进行实践和研究。

五、研究方法:

1、文献借鉴法:检索与课题相关的近年来国内外的各种原始文献及学校的相关档案,了解关于教学策略研究已做的工作,吸取对本课题研究有用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2、调查研究法:通过运用问卷、访谈、研究等科学方式,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收集有关问题或现状的资料,从而获得关于课题研究的相关事实,并形成关于课题研究的科学认识。

3、行动研究法: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创造条件,对实验对象施加影响。有目的的观察记录实验对象的变化,从而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并聘请相关专家担任本课题研究的指导顾问,提高课题研究的计划性和效益性,以使课题规范、正常的运作,从而达到既解决问题又增长认识的双重目的。

4、案例研究法:选取所有参与研究的教师所在班级,以他们在教学实践中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为研究案例,以便从实践中积累研究成果,形成经验总结和实验研究报告。

5、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实验经验和教训,修改补充和完善操作措施,力争使研究水平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将进行为期2年的实践研究。

(一)准备阶段:2010年4月--2010年6月。

1、组建课题组

2、现状调查,形成方案。申报立项。

3、学习相关的理论。(每两周一次)

4、聘请专家和领导召开开题会。

(二)实施阶段:2010年6月--2012年1月。

1、制定工作制度。

2、各学科教师展开研究。

3、学习相关的理论。(每两周一次)

4、定期召开会议,汇报研究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

5、举行研究课、观摩课,组织听评课活动。

6、撰写案例、总结、论文,积累资料。

(三)总结阶段:2011年1月--2012年4月。

1、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

2、收集相关的案例、论文,编写成集。

3、收集相关课件,组织成集。

4、申请鉴定结题。

七、课题研究的过程

本课题在研究中的方法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针对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课堂教学探索性的实验积累,加以分析、评价、完善,在教育教学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经验,以有效开展课题研究。

(一)积极参加科研培训,深入学习相关理论。深入学习有效性提问的有关理论,掌握有效性提问的基本方法;围绕课题,通过学习和讨论,查摆存在问题,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定期进行集中学习,通过现场看课、网上查找、杂志阅读等方式收集若干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录,初步整理出有效性提问的典型片段进行学习。

(二)承载课例展示交流。学校每学期开展每人至少一节公开课活动。上课的时候,每位听课老师的手上除了听课笔记之外,还有一份“课堂提问”记录表课题表格;评课时,更是牢牢抓住“有效提问”这一主线。教学时,从设计到交流凸显了课题研究;外出听课时,把别人出色的提问技巧记录下来并多进行交流。通过听普通教师的课(或是自己的课)收集教学实录并初步整理出提问的典型片段,做出了课例研究;根据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理论分析,制定出对有效性提问的参照目标。

(三)撰写教育教学随笔。坚持撰写读书摘记,每课授完后写教后反思,让读书成为教师的一项继续教育工作,用教学随笔的写作,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和专业水平,通过书写笔记,能围绕课题研究展开讨论,撰写研讨反思或论文。

篇二:构建小学语文生成性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

构建小学语文生成性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重“生成客体”——即重教材中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轻“生成主体”——学生的状况。教学设计以知识逻辑结构为依据设置教学环节,并在教学内容呈现顺序和各个教学环节的安排上都有明确的规定。这种“刚性”的教学设计影响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弹性”生成。在“走”教案似的教学中,“死”的教案支配和限制了“活”的学生,遏止了他们在课堂上思想和生命的活力,使原本鲜活灵动,充满情趣的课堂变得机械、刻板和程式化。因此,时代呼唤新的语文课堂,学生需要新的语文课堂,而新的语文课堂具有动态生成的特点。只有在生成的语文课堂中学生才能得到有效发展,全面的提高。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分析

生成性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是一个全新的热点话题,也是一个值得教师潜心研究的课题。海盐三毛小学沈海波老师的《“动态生成性”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引领策略的研究》,希望通过研究,努力构建一种开放、和谐、愉快的,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真正凸现的新型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知识的平台,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让学生能在课堂上不断生成促进课堂发展的教学资源,并在教师的巧妙引领下,使语文课堂尽显师生的智慧。为此,该课题主要从三个方面加以研究:

1、预设方案设置一定的空间,给予一定的弹性。

2、创设情景,营造氛围,为学生资源生成创造一个空间。

3、探索教师引领策略。江苏省灌云实验小学钱海萍老师的课题《课堂教学中生成性的研究》则侧重从生成性的课堂观出发,以动态生成的观念来认识课堂教学,以教学活动中师生、生生的多重组合,教学环境的不断变动和教师即时处理多种反馈的方式来推进教学过程,从而建构起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为此,她从三个方面进行生成的研究:

1、师生互动的强化。

2、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的创设。

3、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培养。

本课题将充分吸收他们课题的研究精华,从不同的角度,即从生成性课堂教学的操作层面,对教学预设和课堂调控两大领域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实践,尽可能地使课题研究的成果系统化、可操作、有成效。

三、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学习是一个学生通过自主活动主动构建知识意义的过程,学生是自己知识意义的构建者,在认知活动中具有主观能动性。因此,建构主义强调的是学习的选择性、体验性、主动性、主观性,将学习看成是学习者对外在信息自主“生成”意义的理解过程。已有的经验是生成性学习的核心因素。

生成性的语文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将以建构主义的理论作指导,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研究优化语文教学的途径与策略。

教学设计是一门设计科学,设计的本质在于决策、问题求解和创造,因此它的发展根植于教学的设计实践领域。教学设计理论的研究对象不是教学系统的性质,而是教学系统的设计方法;教学设计理论的研究对象也不是教学规律,而是如何使实际教学更符合教学规律的方法。因此,课堂教学预设需要以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为依据,研究教学设计的整合性、动态性、生成性,使课堂教学从单一走向整合、从“呆板”走向“灵活”、从“接受”走向“建构”。 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语文这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学习它,主要不是进行知识系统的构建,而是一个能力构建的过程,是一个语文素养提升的过程。生成性语文课堂,优

化学生学习语言的途径,提供学生的学习语言的实践空间,使学生一方面掌握语言规律,积淀语感经验,形成语文能力,从而习得语言;另一方面,为学生打建更好的阅读体悟的平台,使学生能真正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去体味,充分地与作者进行精神的碰撞与交流,获得思想的滋养、情感的濡染、审美的熏陶。

三、课题界定

所谓生成,具有动态性、建构性、多元性的特点。“生成”具有很丰富的内涵:从认知发展角度看,它是新旧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从思维发展角度讲,它是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从能力发展角度讲,它是由“不会”向“学会(来自:WWw.XieLw.com 写 论 文 网:研究范例:《小学动态生成性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从“生疏”到“熟练”的提升;从情感发展角度讲,它是学生对文本情感的认同与共鸣;从个性发展角度讲,它是学生个性的张扬和价值观的形成。

生成性的课堂教学是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文本为教学资源,以动态生成为主旋律,以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为手段,引导学生在形象感知、情境感受、情感感染、心灵感动的语文学习中,内化知识、建构意义、发展语言、张扬个性、升华情感、完善人格。

从教学策略与课堂生成的关系讲,前者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后者,教学策略的价值取向就在于为课堂生成提供最佳途径和最大可能,将生成的过程最优化和生成的空间最大化。本文将从教学预设策略和课堂调控策略两个方面进行课题研究。

四、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增强教师的服务意识、生成意识,提高教师的预设能力和调控能力,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更具智慧,使之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2、通过课题研究,从成功的案例中探索出一整套系统的、可操作的、有成效的,具有推广价值的生成性语文课堂的教学策略,并服务于教师的语文课堂教学。

3、通过课题研究,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和最佳发展,使学生在生成性的语文课堂中,发展语言、张扬个性、升华情感、完善人格,全面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

五、研究内容

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教学理念:从“为教”走向“为学”。课堂中的每句话,每个环节都要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或激发需要,或指向学习。

教学设计:从“线性”走向“板块”。从“刚性”走向“弹性”。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简洁性和教学功能的厚度。

教学策略:从“有痕”走向“无痕”。从“无招”走向“有招”走向“无招”。

教学状态:从“问答”走向“对话”。从“枯燥的思维状态”走向“丰富的精神状态”。把问题当作对话的主题或读悟的引领要件。

课堂调控:从“无机”走向“有机”。 具体研究的重点:

(一)教学预设策略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生成也需要预设,精彩的课堂生成离不开匠心的预设。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精心的“预设”为学生搭建课堂生成的平台,让预设与生成珠联璧合、和谐共生。

1、教学结构——变“刚性的线型设计”为“弹性的块状预设”

“教学思路清晰,学习头绪繁杂”是“刚性的线型设计”的课堂教学特点之一,而“弹性的块状预设”,不但要有宏观的整合思想,而且要有微观的弹性设计,教学板块既简约又厚实,既有开放的空间,又有深化的“支点”。基本模式为:最佳导入——最有效的整体感知——有重点深入阅读。

需要研究的是优化重组教材的方式:

(1)自然结构式。即尊重教材的原有结构,组织教学。

(2)变式结构式。即改变教材原有的结构,重新组织教材进行教学。

2、板块教学——要抓好三个关键要素:

导入的角度与导入语言。 把握重点阅读的提升点。 抓住重要的语言训练点。 板块教学的基本策略:

感悟的重点:是重要的语言现象,重要的词句。

感悟的途径:是从读入手,读中感悟(探究、体验),转化语言,提升精神。

感悟的方式:有朗读感悟、提问感悟、多感官感悟、换位感悟、变式感悟,引导学生多感官参与,多层次的感悟、多角度的发现。

A、“体验——生成”策略。

“体验——生成”是指在语文学习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生活(学习)经验和亲身经历来感受语言文字,在真切的感受活动中获取信息,受到启迪。在语文教学中,体验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①有声朗读体验。对于一些情感性和美感性很强的课文,教师可以借助于情境朗读的方式,引导学生走入情境,走进文本,从而获得真切的体验和语言的实践。

②视觉冲击体验。对于一些典型的或者新的语言现象,教师可以通过“呈现文本中的语言现象——→再现文本语言所描绘的事物形象——→体验文本语言所蕴含着的情感”的语言转化途径,引导学生在形象的感知、情境的感受中,通过视觉冲击,促进语言的转化,实现精神与语言的同构共生。

③换位感受体验。换位是指改变学生的阅读角色,让学生以文本中的主人公的身份,进入到角色所在的精神世界中去,从而获得真切体验。在换位体验中,教师可以采用变式的方式,情化了“外部活动”,强化了内心体验,学生在“外部活动—→内化”、“内部活动—→外化”的双重转化过程中,语言得到了内化,情感得到了升华。

B、”质疑——生成”策略。

“质疑——生成”是一种富有成效的语文学习方式。

需要研究的是三个问题:

第一、如何质疑:应抓住文本中的“可疑”之处,引发学生心中的疑惑,将疑惑转化为问题,培养质疑的意识,提高质疑的能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或多或少地对课文中值得质疑的内容,如课文的题目、文中的重点词句或语言空白点等等,作适当提示或暗示,以增强质疑的针对性。

第二、如何处理学生的疑问。对学生的问题要进行质量评价和有序梳理,利用有价值的问题。

第三、如何解决问题。要利用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读中解决问题。教师要为学生搭建一个“发现问题—→多元发现—→互动对话”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带着问题解读文本,发现新知,建构意义。

3、问题设计:变“单纯的思维性”课堂提问为“多维的读悟性”的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读中感悟的催化剂,是激活思维的金钥匙,是引发情感的导火索。课堂提问决定着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维度、学习方式。因此,我们需要对问题的外在形式和内在价值指向进行深层次的研究。

研究两类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趣化问题设计。注意问题的形式具有情趣性、人文性、儿童性和艺术性。

(2)强化问题功能。注意问题所包含着的功能。

A、以“问”促读性问题。教师借助于问题,引发学生的阅读需要,然后借助学生强烈的阅读期望,进行自读自悟。

B、以“问”促疑性问题。教师借助于问题,引起学生在读中质疑,引起学生的深思和多思。

(3)优化问题运用。变“答问”的手段为“对话”的主题。

4、教学语言设计。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英国教育家罗素说过:“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开始,教学语言应当是引火线、冲击波、兴奋剂、催化剂,要有撩人心智、激人思维的功效。”因此,精彩的课堂,离不开精彩的教学语言,而精彩的教学语言具有情化和催化的功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充分考虑导语的引导角度、语言的冲击力、表达的动情度;其次,要用教学语言情化文本、感化学生,从而拉近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心理距离,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动情心动的心理环境,使课堂闪耀出思维、情感与智慧的火花。

因此,我们需要研究的是三类教学语言在课堂中的运用,顺应学生的心理需要,引发新的阅读需要,引发学生的浓厚的求知需要,唤起学生强烈的阅读期望,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这三类语言是:前导性语言、过渡性语言、评价性语言。

具有新颖性的特点,关注导语的情趣度——时代性、人性化,增强可听性和可感性。具有多变性的特点——关注导语的角度和力度。

5、课外拓展设计。

拓展性阅读是一种基于尝试、深层阅读之上的超文本阅读。即通过“学法迁移拓展”和“创新实践拓展”等形式,把学生从课内引向课外,从课本引向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和课外实践的语文综合能力,以及多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因此,需要研究的是这两类拓展在教学中的运用。

(1)规律性迁移拓展。这种拓展将运用迁移规律,把学生从掌握语文规律引向运用语文规律,从课内学习引向课外学习、从现实发展区引向最近发展区。

(2)创造性实践拓展。这种拓展,是鉴于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欣赏与批判的基础上,通过对文本加以创造性的变式、扩充与延伸,对语文课程进行二度开发与运用。变式。即对文本加以改编,诸如把古诗改写为记叙文,把课文改编课本剧,把长文浓缩成小诗等;扩充。即利用课文语言描述中的空白点,或揣摩人物的心理,或推想事态的发展,或通过想象将景物内容具体化;延伸。即借助文本中有价值的内容,通过搜集、处理和加工课外的相关信息,引导学生进行超文本的综合实践活动。

(二)课堂调控策略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动态生成本身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随机开发和适时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随机开发”新的教学资源,另一方要通过随机评价的手段,“适时利用”这种新的教学资源。所以,我们需要研究在以下五种情况下的最佳评价调控。

(1)当学生对话精彩时,抓“精彩”促生成

学生答问精彩时,鼓励、赞赏是理所当然的。然而,只停留在赏识层面上是不够的。如果我们把这种“精彩”看作是一种新的教学资源,那么,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新的资源,通过即时评价,引领更多的学生走进这“精彩”的世界。

(2)当学生认识肤浅时,抓“肤浅”促生成

由于受年龄和学历的影响,学生在理解、感悟上,难免会有所肤浅。如果我们把这种状

况视为一种教学资源,那么,我们可以以学生的“肤浅”作为教学起点,运用“调控——生成”策略,引导学生浅入深出

(3)当学生争论不休时,抓“争论”促生成

在互动对话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学生面对某一问题纷纷发表不同意见的情况。这种面对学生的争论,教师应牢牢把握良机,让学生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让各种不同的声音在争论中彼此交锋、碰撞、融合。

(4)当学生答问错误时,抓“错误”促生成

当学生答问错误时,教师既不能奉送“真理”,也不能听之任之,而应利用学生错误中的可利用因素,或追问暗示,引导学生发现错误,及时纠正;或反诘归谬,即以学生错误答案为前提,推衍出荒谬的结论,让学生在前因后果的矛盾中顿悟。

(5)当课堂发生意外时,抓“意外”促生成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时常会提出一些出乎意外的问题。教师若装聋作哑,则将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若严词斥责,将泯灭学生智慧的火花;若敷衍搪塞,将使学生疑窦倍增,如坠云雾。最有效的办法是先了解“意外”背后的真相,继而因势利导,巧引妙导,把学生的“脱轨”的思维引导到有价值的发现上来。

篇三: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方法》结题报告

普集镇中心小学

张会婷

薛巧霞

一、课题的提出

1、现代数学教育应对时代挑战的需要

2、新课改对数学课堂教学提出的要求

3、我校教师要求改变数学课堂教学现状的迫切希望

二、 课题的界定

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教学策略: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有效性教学必须为实现这个理念服务,是教师为了实现这个理念而采取的教学措施。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1、通过研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性教学策略,指导教学、服务教学。

2、通过研究,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自觉地在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和数学教学研究能力。

3、通过研究,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通过研究,完善教学教研制度,促使新课程改革在学校的进一步深入实施,提高课程改革的质量。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我们认为,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效性教学策略包括:

(一)活动教学的策略

1、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变“听数学”为“做数学”。

2、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从形式走向实质。

(二)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的策略

1、捕捉生活现象,引入数学问题

2、贴近学生实际,探索数学问题

3、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三)有效提问的教学策略

1、备教材要“懂、透、化” 。

2、备学生要 “实”。

3、提问过程要突出学生主体。

(四) 激励评价的策略

五、研究方法和措施

1、研究方法:

(1)调查法(2)文献法(3)行动研究法(4)经验总结法(5)案例分析法

2、研究的操作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学理念,形成有效教学的新理念。

(2)行动+反思,在实践中探索,在反思中提高。

(3)完善教学教研制度,使每位数学教师都能自觉进行教学研究。

(4)通过典型教例研究,获得相关经验。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1、第一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0月)学习、讨论、确定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2013年11月~2014年2月)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撰写阶段性小结。

第三阶段:(2014年3月~2014年7月)总结和推广、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七、课题研究成果:

根据新课程观念,教师的教学策略将发生改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

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经过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大家的教学感受,我组初步构建了以下几点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

(一)活动教学的策略

(二)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的策略

(三)有效提问的教学策略

(四)激励评价的策略

第三篇:一年级数学质量检测试题范例

亲爱的同学们:

一学期又愉快过去了,相信你有不小的收获吧。请拿出你的聪明才智来,相信你能轻松、认真地作答。祝你考出好成绩!

一、看谁填得又对又快。(每题2分,第4小题6分,共23分)

1、68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2、一个两位数,十位上是9,个位上是3,这个数是()

3、1元9角=()角,62角=()元()角

4、在○里填上>、<或+、-

88-8○8025+8○354角8分○39分

58○17<4546○20=661角1分○11分

5、50以内个位上是8的两位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62前面的4个数:____、_____、____、_____

7、最大的两位数比最小的两位数多()。

8、60连续减8,60、____、_____、_____、_____

9、从大到小排列下面各数:42247859906

二、口算。(20分)

70+6=47+3=45-30=70+27=

86-4=39-8=58-8=2+47=

28-8=40+16=7+70=39-6=

40+30=83+40=6+41=86-4=

30+40+30=47-5+20=

36-5+7=42+8+9=

三、你会列式计算吗?(15分)

1、65比17多多少?

2、89与94相差多少?

3、比30少16的数是多少?

4、两个加数都是40,和是多少?

5、减数是45,被减数是92,差是多少?

四、你会选择合适的序号吗?(15分)

1、小明有25支笔,小云比小明少一些,小云可能有()

①28支②60支③21支④18支

2、93后面的第3个数是()

①90②87③95④96

3、一瓶娃哈哈饮料1()

①分②角③元

4、与39相邻的两个数是()

①38和40②37和38③39和40

5、小红有12本书,小青有4本书,小红要给小青()本书,两个人的书就同样多了。

①2本②3本③5本④4本

六、解决问题(16分)

?______________

四、数一数,涂一涂,填一填。(12

⑴买一个排球比一个篮球少用多少元?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买一个乒乓球拍,付给售货员,50元应找回多少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足球比排球贵9元,足球有多少元?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用100元钱买哪两样物品刚好用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你还想提什么问题?请写出来,并解答。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多内容请点击:小学>一年级>数学>一年级数学试题

第四篇: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集:小学数学教学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杨家坊中心小学 陈碧琳

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小学数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准确、迅速、灵活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营造鲜活、和谐的课堂

“课堂是什么?课堂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平台——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平台。”数学课堂亦是如此,在这个演绎人生的平台上,一群鲜活的生命在一起彼此对话、沟通、交融、分享,尽情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有一位名师说过:“一堂好课,如一首交响乐,总要讲究旋律、节奏、配器、音响的和谐。师与生要和谐、人与文要和谐、情与理要和谐、思与悟要和谐、知与行要和谐„„”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难道我们就不该走进孩子那五彩缤纷、神奇的情感生活,去体验、欣赏他们心中的数学世界,去理解、感受他们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吗?如《10以内的减法》的教学片断:

在课堂教学上,老师微笑着问学生:“树上有5只鸟,猎人开枪打死了1只,还有几只?”

“还有4只。”有一个学生说道。(其中有

2、3个也附和着)“应该是一只也没有了,因为全都吓跑了。”(其中有94%的学生赞同的点着头)

“还有3只小鸟。”一个清脆的声音在嘈杂声响起。

“怎么会是3只呢?不对,不对。”其他学生纷纷反对。

“你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还有3只小鸟’吗?”老师用温柔的语调鼓励着。

“因为5只小鸟是一家人,打死了鸟爸爸,吓走了鸟妈妈,还有3只不会飞的鸟宝宝。”

多么精彩的回答啊!老师和全班同学禁不住为他鼓起掌来。亲爱的老师,当孩子的回答不在你的标准答案内时,请轻轻地问声“你是怎么想的呢?”;当孩子的做法出乎你的意料时,请悄悄地说句“你为什么这样做的呀?”。相信只有在这样的数学课堂里,我们才能听到“1001”与《一千零一夜》合奏出的美妙旋律。也只有在这样的数学课堂里,孩子们才会深刻地铭记住:3只可怜的鸟宝宝,以及它们那被打死的鸟爸爸和被吓走的鸟妈妈。

二、心理方面的因素,对症下药

(一)情感不稳定

小学生在计算时,总希望能很快得到结果。因此,当遇到计算题里的数据较大或算式显得繁时会产生排斥心理,表现为缺乏耐心和信心,不能认真地审题,没有耐心去选择合理算法,从而导致错误出现。

(二)注意力不集中导致抄错

由于计算本身没有情节而且形式简单,容易造成小学生看题、读题、审题、演算过程中急于求成,致使把计算式题中的数字、符号抄错,抄上一行串到下一行等等。当然,计算中抄错了一个小小的数字或符号,那无论你运算顺序怎样正确,解法如何完美,都将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三)多做导致排斥

计算题本来就枯燥,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又短,天性爱玩又使得他们不能够长时间认真做。如果一下子做几十个,学生做得天昏地暗,错误很多,也体现不出学生计算水平高低,做到后来草草完成。而学生做得少,认真做正确率高,改正的也就少了。因此“,成功是成功之母”说的不无道理。每次计算时8—10题足矣,如果用“拔苗助长”式的练错误多,学生也不愿意接受,思想上就会产生排斥,计算错误也就多了。

不管何种原因造成的计算错误,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注意找出错误的根本和关键,分析错误的原因,然后再针对错误性质、原因和范围,对症下药。

一、强化口算基本训练

口算是计算的基础,是计算教学的开始阶段,口算能力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口算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要通过每天的训练而慢慢提高的,要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形成一定的口算技能,关键是要持之以恒坚持训练,使学生形成熟练的口算技能技巧,达到正确、迅速、灵活的口算目的。

对于一次完成盼整面口算来说,学生也是虎头蛇尾,对于这种情况,一方面,我教育学生应认真、仔细做每—道题;另一方面,不可避免的是学生的注意力先集中后分散的特点,在实践中,我观察过多次学生口算本上的错误,都是后面比前面多。针对这种情况,我让学生在做口算时,如果时间允许,在第二遍口算验算时,从后往前算,这样找出的错题就

多,正确率明显提高。

二、理解算理上多下功夫

概念的不理解,法则的不熟练直接导致计算存在很大问题。这是掌握好计算的基础性工作,只有打好基础,计算能力才有质的飞跃。加强对计算法则的深刻理解,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在教学法则的时候,为了使学生记忆深刻,还可以将某些法则编成顺口溜,儿歌,这样记忆就更深刻了,运用起来更方便。

三、重视学生有意注意的培养

在计算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要求学生在计算时,从审题、计算到书写,一气呵成,中途不东张西望,力争算一题,对一题。在“抄错”这个问题上,我曾经请教过一位教低年级的老前辈,就低年级抄错问题上谈谈怎样预防。她毫无保留地谈了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说在平时做题时边轻声读边写。要读出来,当然就得认真看清楚数字了,而由眼睛看到了数字经过大脑分析后说出,就错不了。如果他能读出来后再写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抄错数字。当学生计算时错误很多,老师就急于求成,每次要求学生做很多题来达到练习的目的,而这恰恰相反,导致学生心理上有排斥反应。 如果要让学生做20道题,把这20题分二到三次做,每次只有6-10题,少而精地练,细水长流地练,而且采取一定的表扬或鼓励措施,学生就会很高兴地去做,努力去完成每一道题,以这种“短频快”的步子去练,错误明显减少。

计算错误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前提,因此我们应培养学生在作业后必

须自我检查、验算的好习惯,我们教师应作出长期不懈的努力。

第五篇: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计算教学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直接关系着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关系着各种数学能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发展。但经调查有些学生不喜欢上计算教学课,对他们来说,计算往往就是做不完的习题;以至于到最后,计算教学就沦为“题海战”。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正确、迅速、灵活、合理”地进行计算呢?在教学工作中,我做了探讨和研究,取得了一些好的效果,总结几点心得如下:

一、要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和坚强的“计算意志”。

1、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会学生用口算、笔算和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准、快的目的。

讲究训练形式,激发计算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练习一些口算。在强调计算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以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小故事激发兴趣。教学中,适时地列举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者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来增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使学生集中精神进行计算,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果。

2、逐步培养学生坚强的“计算意志”。

培养学生坚强的“计算意志”对学生能够长期进行准确、快速的计算,会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每天坚持练一练。计算教学中,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可以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适时适量地进行一些口算训练,在我们班每天20题的口算训练已成为学生的习惯。通过长期坚持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要把计算教学融于情境创设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创设的情境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贴近学生生活。我们要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紧密联系,激起对计算的兴趣。主题图的选择必须符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仔细斟酌教材中的主题图。当教材中的主题图不吻合学生生活实际时,教师要灵活进行处理,如在执教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整堂课中,我都以学生的实际材料作为数学学习的情景,

通过秋游前的准备,乘车到旅游区游玩等一系列环节,把整堂课自然的串成一个生活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完成计算教学。从学生们在课堂上兴趣盎然、积极投入的表现看出,他们是多么喜欢这样的课堂。此时,创设问题情景犹如一块石头投入学生的脑海,必会激起思维的浪花。可见,创设问题情景是计算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手段。

三、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证。在计算训练时,要求学生一定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查。

1、看:就是认真对数。题目都抄错了,结果又怎么能正确呢?所以,要求学生在抄题和每步计算时,都应当及时与原题或上一步算式进行核对,以免抄错数或运算符号。要做到三点:①抄好题后与原题核对;②竖式上数字与横式上的数字核对;③横式上的得数与竖式上的得数核对。

2、想:就是认真审题。引导学生在做计算题时,不应拿起笔来就下手算,必须先审题,弄清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有没有简便的计算方法,然后才能动笔算。

3、算:就是认真书写、计算。作业、练习的书写都要工整,不能潦草,格式一定要规范,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的书写尤其要符合规范,数字间有适当的间隔,草稿上的竖式也要数位对齐、条理清楚,计算时精力集中,不急不抢。

4、查:就是认真演算。计算完,首先要检查计算方法是不

是合理;其次,检查数字、符号会不会抄错,小数点会不会错写或漏写;再次,对计算中途得到的每一个得数和最后的结果都要进行检查和演算,确保准确无误。

四、要加强学生口算和估算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口算能力,切实打好基础。

口算是主要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它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笔算出错的一个重要原因往往是由于口算不熟练,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打好口算的基础。

(1)为了提高学生口算的准确率和速度,我根据学生知识结构,有意识地让学生记一些特殊数学的组合,如:和是整

十、整百的两个数(73和27,98和2等);积是整

十、整百的两个数(25×4,125×8等);这些计算结果的记忆,不但对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计算速度。

(2)每堂课上安排练习。每节数学课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时间,安排3~5分钟的口算练习,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本(口算天天练),这样长期进行,持之以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多种形式变换练。 例如:视算训练、听算训练、抢答口算、口算游戏、“对抗赛”、“接力赛”等等,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2、加强估算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估算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运算”,可以帮助学生检查计算的结果正确与否,运用估算的方法可以对计算的结果做预先定位,快速地确定计算结果的取值范围.如:在笔算除法中嵌入估算,可以确定商的大致范围,验证笔算的正确性,通过计算前的估算和计算后的检查,可以避免由于粗心大意造成的错误。如:个位是3和8,结果的个位相加就肯定是1,相乘就一定是4,如13×26积不可能是两位数;432÷8 商一定是两位数等等。

五、要上好计算教学的“纠错课”。

学生在计算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有的可能是算数上的失误,有的是由于算理不清造成的等等。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这些错题积累起来,分析、辨别出错的原因,针对计算中出错的原因,上好计算教学的“纠错课”,

1、发现问题,改变学生认识。

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计算的重要性,我首先让学生自己搜集计算中经常要犯的错误,以两个周时间为准,可以每位同学自己进行,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一起找,两周后上交错题记录,包括出错原因,看谁找的认真,错因找的准。与学生一起分析、

交流,通过集体“会诊”,达到既“治病”又“防病”的目的;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也就把问题抖落了出来,如:

(1)题目看错抄错,书写潦草。6与0,1和7写得模棱两可。题目中明明是写着128,学生在下一步计算中居然抄写成182,明明是加法,学生就列成了减法。

(2) 算理不清,概念不明

算理不清,通常就是我们所说的“没学会”,学生根本就没有弄明白这样计算的道理,算理不明确,从而导致计算错误。例如,学生学习使用简便方法计算时,有这样一种类型的题:85×99+85=85×(99+1),如果学生没有弄明白是“99个85加上1个85所以等于100个85”这样的算理,就根本不理解加1的含义,而是容易算成85×(99+85),造成失误。再如,32×101=32×(100+1)也是同样的道理,101个32相加也就是100个32再加上1个32。

(3)列竖式时数位没对齐。 (4)计算时不打草稿。

(5)一位数加、减计算错误导致整题错。 (6)做作业时思想不集中。

2、发现问题,纠正学生错误。

对于学生存在的各种各样的计算错误,如何使他们改正过来,这的确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这次改了,下次还可能出现,甚至屡改屡犯,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批改作业上下功夫,对每个学生的计算错误之处,标上符号或批上批语或打上“?”。

2、举行小型竞赛。规定时间、题目,做完后马上对答案,让计算出错的学生自己找出错误原因,表扬做对的学生同时也表扬认真找出错误的学生,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

3、给学生讲清“计算”的意义,举实际应用的例子,讲计算的故事来说明计算的重要性,计算错误的笑话及给国家的经济带来损失等,使学生对计算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4、设计相应的趣味练习,如:针对学生列竖式时数位没对齐,教师可以以故事的形式:小树生病了,请你赶快帮帮她。让学生在有趣的故事中改正自己的错误。

总之,计算教学是任重而道远的事情。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应该贯彻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既要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的针对性训练。只要认真钻研,工作中不断进行总结和完善,认真挖掘计算题中的能力因素,学生的计算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小学实验教学自查报告下一篇:小学生运动会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