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柱整改方案范文

2022-06-18

一份优秀的方案要对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详尽的安排,包括实施细节、步骤等,也许你已经写过不少方案,但你真的懂得方案撰写的精髓吗?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构造柱整改方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构造柱整改方案范文

构造柱整改措施

4#楼二次结构质量保证措施

在甲方、监理组织对4#楼二次结构质量施工专项检查中,发现存在下列问题,汇总如下: 1.女儿墙拉结筋未贯通; 2.砂浆配合比未按要求配置;

3.个别压顶及过梁厚度不够,加固不到位; 4.构造柱振捣不密实,存在漏筋、孔洞、麻面情况; 5.马牙槎留置不规范; 6.灰缝不均匀,砂浆不饱满;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项目部7月21日下午组织召开了质量专题会议,制定并细化质量验收内容,派专人验收构造柱及压顶过梁模板支设,确保模板标高、截面尺寸及模板加固到位,加强混凝土振捣,针现场对作业人员进行质量教育,并要求施工班组加强质量意识,严格进行各工序自检,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做到验收不合格不进行下道工序。

焦作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城际花园4#楼项目部 2014年07月22日

第二篇:构造柱主筋偏位处理方案

目前,在进行钢筋砼条形基础施工中发现有构造柱主筋偏位的现象,为确保工程质量,项目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以下处理方案,并要求施工班组严格按处理方案认真及时地整改。

一、组织项目部技术、质检人员及有关班组施工人员对工地现场各楼号进行全面检查,并做好记录;针对此现象对相关职能部门和班组人员进行质量意识再教育和施工技术再交底;对主要责任施工班组进行批评,并根据项目部有关规定予以经济处罚。

二、具体处理方案:

1、柱主筋偏位≤3cm时,可直接用特制钢筋扳手稍加调整到位即可;

2、柱主筋偏位>3cm、≤5cm时,偏位柱主筋不可陡弯,而是将柱主筋部位砼凿出,凿出深度范围以调整1cm钢筋位置确保弯段长度为6cm的要求调整偏位钢筋,钢筋调整好后再用比原级配高一标号的砼补浇;

3、柱主筋偏位>5cm时,采用化学植筋的办法另补加柱主筋,原偏位钢筋在确保满足锚固长度的情况下保留(不到位时可用特制钢筋扳手调整到位),化学植筋法即:用电锤在柱主筋的正确位置钻孔(孔径比主筋规格大一号,钻孔深度为主筋直径的十倍即10d),孔钻好后用冲气器将孔内灰尘冲干净,再用植筋的专用树脂锚固剂填满孔,同时将所植钢筋植入孔内,钢筋须插入孔底并确保锚固剂满溢为止,植好的钢筋待固化后即可进行下道工序(具体按树脂锚固剂使用说明施工)。

三、质保措施:

1、施工过程中,首先要保证柱筋的位置正确,定位时要注意绑扣方法(必要时采取点焊定位),同时可用斜向撑筋双向撑牢柱筋骨架。

2、砼浇捣过程必须安排有责任心的人专门值班看筋,并及时检查、调正偏位钢筋。

3、项目部质检人员加强现场巡查,以便及时发现、处理质量问题。

上海宏豪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郭巷泰安三期项目部

2005-6-9

第三篇:屋面构造柱混凝土缺陷处理方案

目 录

一、工程概况„„„„„„„„„„„„„„„„„„„„„1~2

二、 混凝土缺陷处理前施工准备„„„„„„„„„„„„„2~4

三、 混凝土的质量缺陷的处理原则及处理要求„„„„„„„4~5

四、混凝土的质量缺陷的成因、处理方法及防治措施„„„„5~9 五 、质量保证措施„„„„„„„„„„„„„„„„„„„„10

六、 安全注意事项„„„„„„„„„„„„„„„„„„„„11

七、 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11

1

混凝土质量缺陷方案

一 工程概况

1.1 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鑫利华花城(二期)18#、楼 工程地址:南宁市西乡塘区秀园三里1号。 建设单位:广西鑫利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福建晟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广西益建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单位:福建省东霖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

18#楼:地上总建筑面积为11086.91㎡,建筑占地面积1567.48㎡建筑层数为地上十一层,建筑总高度31.700m,功能布局为一层为商业店面,部位作为机动车停车场,二至十一层均为住宅。上部结构体系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要结构形式为框剪结构,采用静压桩基础。 1.2 一般概况

针对现浇混凝土结构浇捣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蜂窝、麻面、露筋、空洞、胀模、构造柱垂直度偏差等混凝土缺陷。为了更好地处理混凝土缺陷,使工程质量得到保证,特制定本方案。 1.3 编制依据

国家现行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强制性标准和施工操作技术规程。配套的建筑标准图集、定额。

国家现行的有关机具设备和材料的施工要求和标准。

2

有关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的规定。

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有关建筑法律、法规、条文。

本公司《程序文件》、《质量手册》及《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与实施程序》。

二 混凝土缺陷处理前施工准备

2.1 机具

尖铲、木批、钢批、铁线、灰桶、钢丝刷、铁锤、钢凿、麻袋等。 2.2 材料准备 108胶水 2.3 技术准备

2.3.1处理用的混凝土配合比。

2.3.2处理前对操作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

三 混凝土的质量缺陷的处理原则及处理要求

3.1混凝土的质量缺陷的处理原则

混凝土施工如出现蜂窝、麻面、露筋等现象,首先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混凝土质量缺陷的处理方案,报监理审批后,在监理的监督下进行修补,修补后报请监理验收并做好记录。

3

3.2 混凝土的质量缺陷的处理要求

3.2.1 对于混凝土蜂窝、麻面、露筋进行处理后,处理面要求表面平整,颜色应与原混凝土颜色接近。

3.2.2 对于混凝土胀模比较严重的,要求先用钢凿将大部分胀出部分凿除,凿至离标准面层5㎜左右时改用较细的钢凿竖向施凿,直至混凝土标准面。

四 混凝土的质量缺陷的成因、处理方法及防治措施

4.1 蜂窝 4.1.1原因

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有缝隙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而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石子过大,柱、墙根部模板有缝隙,以致混凝土中的砂浆从下部涌出而造成。 4.1.2处理方法

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

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洗刷干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 4.1.3防治措施

因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故需经常督促混凝土供应商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运到工地后要进行坍落度抽检;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时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分层下料,分层捣固,防止漏振;模板缝堵塞严密,浇灌中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根部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

4

4.2 露筋 4.2.1原因

由于钢筋垫块位移,间距过大、漏放,钢筋紧贴模板造成露筋,或梁板底部振捣不实也可能出现露筋。 4.2.2处理方法

刷洗干净后,在表面抹1:2或1:2.5水泥砂浆,将充满露筋部位抹平;露筋较深:凿去薄弱混凝土和实出颗粒,洗刷干净后,且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 4.2.3防治措施

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查;模板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混凝土振捣时严禁击钢筋,操作时,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及时调直修正;确保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正确掌握脱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碰坏棱角。 4.3 麻面 4.3.1原因

拆模过早或模板表面漏刷隔离剂或模板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易粘附在模板上造成麻面脱皮。 4.3.2处理方法

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有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4.3.3防治措施

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

5

板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用油毡、腻子等堵严;选用长效的模板隔离剂: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 4.4 孔洞 4.4.1原因

原因是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未经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4.4.2处理方法

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支设带托盒的模板,洒水充分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 4.4.3防治措施

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高一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浇灌,在模板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或配人工捣固;预留孔洞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口,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黏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入混凝土内,及时清除干净 4.5 缝隙夹渣层 4.5.1原因

施工缝处杂物清理不净或未浇底浆等原因易造成缝隙夹渣层。 4.5.2处理方法

缝隙夹层不深时,可将松散混凝土凿去,洗刷干净,用1:2或1:2.5水泥砂浆强力填嵌密实;缝隙夹层较深时,清除松散部分和内部杂物,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后支模,强力灌细石混凝土或将表面封闭后进行压浆处理。 4.5.3防治措施

6

认真按有关要求处理施工缝及变形缝表面;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清理干净并洗净;混凝土浇灌高度不大于2m设串筒或溜槽;接缝处浇灌前先浇50~100mm厚原配合比无石子砂浆,或100~150mm厚减半石子混凝土,以利结合良好,并加强接缝处混凝土的振捣密实。 4.6 现浇楼板面和楼梯踏步上表面平整度偏差太大 4.6.1原因

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不用抹子认真抹平。 4.6.2防治措施

严格按施工要求操作,灌筑混凝土后,根据水平控制标志或弹线用抹子找平、压光、终凝后浇水养护;模板有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支在坚实地基上,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并防浸水,以保证不发生下沉;在浇灌混凝土时,加强检查;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以上,方可在已浇结构上走动。 4.7 缺棱掉角 4.7.1原因

木模板未充分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模板未涂刷隔离剂,或隔离剂涂刷不均;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造成脱水,强度低,或模板吸水膨胀将边角拉裂,拆模时棱角被粘掉;施工时气温低且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拆模时,边角受外力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 4.7.2处理方法

缺棱掉角,可将该处松散颗粒凿除,冲洗充分湿润后,视破损程度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补整齐,或支模用比原来高一级混凝土捣实补好,认

7

真养护。 4.7.3防治措施

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充分湿润,混凝土浇筑后认真浇水养护;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注意保护棱角,避免用力过猛过急;吊运模板,防止撞击棱角;运输时,将成品阳角用草袋等材料保护好,以免碰损。 4.8 裂缝 4.8.1原因

楼板浇捣完毕后,12h内不及时进行淋水养护并用麻袋进行覆盖;浇捣后楼板上面增加施工荷载,模板失稳或下沉;气温变化较大,因温差过大;砼内钢筋锈蚀 4.8.2防治措施

浇捣砼后楼板上面不增加任何施工荷载;严格按施工规范规定分层浇捣砼,杜绝存在偷工现象;楼板浇捣完毕后,12h内及时进行淋水养护并用麻袋进行覆盖;如温差超过25℃则不允许施工;严格控制砼质量,使用合格材料,按配合比要求配料,且供料要及时;保证砼密实度,预防钢筋的锈蚀,在施工中要严格按照规范规定掌握好骨料质量、水灰比、水泥质量、振捣和养护等有关环节,在有严重的侵蚀性介质处,应适当增加保护层厚度。

五 质量保证措施

5.1 所有的砼缺陷在处理前须做好记录,并向监理报验同意后方可进行处理。 5.2 在处理过程主管工长或质检员必须监督,确保处理符合要求。 5.3 处理后混凝土初凝后应进行淋水保养,保持表面湿润,养护时间不小于7

8

天。

5.4 严重的缺陷还需上报有关部门,处理方案经有关部门审批。修补过程中请监理监控,修补后应适时地进行养护并跟踪检查,并填写检查记录。 5.5施工前,由主管工程师向工长、质安员进行技术交底,工长向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质量缺陷处理应落实责任工长和工人并做好记录; 5.6凿完缺陷的砼后,用清水冲洗干净,请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直到确认达到符合要求为止;

5.7 砼浇筑时,派人按规定制作砼试块,并派专人进行同条件养护; 5.8 凿除突出浇灌口的砼时,用力要适度,以免影响新浇筑砼的质量; 5.9 派专人进行淋水养护,养护期间内要保持砼面湿润;

5.10缺陷修复过程,主管工程师、砼工长必须在工作面全过程监控,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修复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5.11缺陷修复完后,由主管工程师组织检查,自检合格后报监理,经检查合格后办理有关手续,并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报请公司、相关部门会同监理进行验收。

5.12修补工作由主管工程师亲自督办,工长和操作工人落实到人,并做好记录。

六 安全注意事项

6.1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带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帽带,夜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

6.2 严禁交叉作业,如确需要上下同时作业,要做好安全防护才能施工。

9

七 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

7.1 每天做到“工完场地清”;

7.2 落地灰要及时清理使用,不能浪费材料;

7.3 砼修补时要合理安排好时间,砼打凿要尽量避开休息时间,以免造成噪音污染。

第四篇: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等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组织设计方案(420-1996)

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等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组织设计方案(420-1996)

来源:施工组织设计资料网作者:施工组织设计时间:10-07-24 点击:

367 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等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组织设计方案(420-1996)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砖混结构,外砖内模,外板内模的构造柱、圈梁、板缝等混凝土浇筑工艺。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本要机具:

2.1.1 水泥:用325~4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1.2 砂:用粗砂或中砂,当混凝土为C30以下时,含泥量不大于5%。 2.1.3 石子:构造柱、圈梁用粒径:0.5~3.2cm卵石或碎石;板缝用粒径0.55~1.2cm细石,当混凝土为C30以下时,含泥量不大于2%。 2.1.4 水:用不含杂质的洁净水。

2.1.5 外加剂:根据要求选用早强剂、减水剂等,掺入量由试验室确定。 2.2 作业条件:

2.2.1 混凝土配合比经试验室确定,配合比通知单与现场使用材料相符。

2.2.2 模板牢固、稳定,标高、尺寸等符合设计要求,模板缝隙超过规定时,要堵塞严密,并办完预检手续。 2.2.3 钢筋办完院检手续。

2.2.4 构造往、圈梁接槎处的松散混凝土和砂浆应剔除,模板内杂物要清理干净。

2.2.5 常温时,混凝土浇筑前,砖墙、木模应提前适量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 → 混凝土搅拌 → 混凝土运输 → 混凝土浇筑、振捣 → 混凝土养护

3.2 混凝土搅拌:

3.2.1 根据测定的砂、石含水率,调整配合比中的用水量,雨天应增加测定次数。 3.2.2 根据搅拌机每盘各种材料用量及车皮重量,分别固定好水泥(散装)、砂、石各个磅秤的标量。磅秤应定期核验、维护,以保证计量的准确。计量精度:水泥及掺合料为±2%,骨料为±3%,水、外加剂为±2%。搅拌机棚应设置混凝土配合比标牌。

3.2.3 正式搅拌前搅拌机先空车试运转,正常后方可正式装料搅拌。

3.2.4 砂、石、水泥(散装)必须严格按需用量分别过秤,加水也必须严格计量。

3.2.5 投料顺序:一般先倒石子,再倒水泥,后倒砂子,最后加水。掺合料在倒水泥时一并加入。掺外加剂与水同时加入。

3.2.6 搅拌第一盘混凝上,可在装料时适当少装一些石子或适当增加水泥和水量。

3.2.7 混凝土搅拌时间,400L自落式搅拌机一般不应少于1.5min。 3.2.8 混凝土坍落度,一般控制在5~7cm,每台班应测两次。 3.3 混凝土运输:

3.3.1 混凝土自搅拌机卸出后,应及时用翻斗车、手推车或吊斗运至浇筑地点。运送混凝土时,应防止水泥浆流失。若有离析现象,应在浇筑地点进行人工二次拌合。

3.3.2 混凝土以搅拌机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当混凝土为C30,及其以下,气温高于25℃时不得大于90min,C30以上时不得大于60min。 3.4 混凝土浇筑、振捣:

3.4.1 构造柱根部施工缝处,在浇筑前宜先铺5c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或减石子混凝土。

3.4.2 浇筑方法:用塔吊吊斗供料时,应先将吊斗降至距铁盘50~60cm处,将混凝土卸在铁盘上,再用铁锹灌入模内,不应用吊斗直接将混凝土卸入模内。 3.4.3 浇筑混凝土构造柱时,先将振捣棒插入柱底根部,使其振动再灌入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每层厚度不超过60cm,边下料边振捣,一般浇筑高度不宜大于2m,如能确保浇筑密实,亦可每层一次浇筑。

3.4.4 混凝土振捣:振捣构造柱时,振捣棒尽量靠近内墙插入。振捣圈梁混凝土时,振捣棒与混凝土面应成斜角,斜向振捣。振捣板缝混凝土时,应选用φ30mm小型振捣棒。振捣层厚度不应超过振捣棒的1.25倍。

3.4.5 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保护钢筋位置及外砖墙、外墙板的防水构造,不使其损害,专人检查模板、钢筋是否变形、移位;螺栓、拉杆是否松动、脱落;发现漏浆等现象,指派专人检修。

3.4.6 表面抹平:圈梁、板缝混凝土每振捣完一段,应随即用木抹子压实、抹平。表面不得有松散混凝土。

3.5 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完12h以内,应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常温时每日至少浇水两次,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d。 3.6 填写混凝土施工记录,制作混凝土试块。

质量标准

4.1 保证项目; 4.1.l 水泥、砂、石、外加剂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及有关标准的规定,有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

4.1.2 混凝土配合比、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符合规范的规定。

4.1.3 按标准对混凝土进行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评定混凝上强度并符合设计要求。

4.2 基本项目:

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不得有蜂窝、孔洞露筋、缝隙、夹渣。 4.3 允许偏差项目,见表4-31。

表 4-31 允许偏差 (mm) 砖 混多层大模

1 构造柱中心线位置 10 10 2 构造柱层间错位 8 8

3 标高 (层高) ±10 ±10 水准仪或尺量

4 截面尺寸 +8 -5 +5 -2 尺量检查

每 层 10 10 用2m托线板检查

5 垂直度 10m以下 15 15 10m以上 20 20

成品保护

5.1 浇筑混凝土时,不得污染清水砖墙面。

5.2 振捣混凝土时,不得碰动钢筋、埋件,防止移位。 5.3 钢筋有踩弯、移位或脱扣时,及时调整、补好。 5.4 散落在模板上的混凝土应及时清理干净。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混凝土材料计量不准:影响混凝土强度,施工前要检查,校正好磅秤,车车过秤,加水量必须严格控制。

6.2 混凝土外观存在蜂窝、孔洞、露筋、夹渣等缺陷:混凝土振捣不实,漏振,钢筋缺少保护层垫块,尤其是板缝内加筋位置,应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6.1 材料(水泥、砂、石、掺合料、外加剂等)出厂合格证明、试验报告。 6.2 混凝土试块试验报告。

6.3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6.4 隐检、预检记录。 6.5 冬期施工记录。

6.6 设计变更及洽商记录。

第五篇:构造柱施工工艺

构造柱施工工艺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按规定作力学性能复试,当加了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殊情况,还需作化学成分检验。钢筋应无老锈及油污。

2.1.2 铁丝;可采用20~22号铁丝(火烧丝)或镀锌铁丝(铅丝)。 2.1.3 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的砂浆垫块、塑料卡。

2.1.4 工具:钢筋钩子、撬棍、钢筋板子、绑扎架、钢丝刷子、手推车、粉笔,尺子等。 2.2 作业条件:

2.2.1 按施工现场平面图规定的位置,将钢筋堆放场地进行清理、平整,准备好垫木。按不同规格型号堆放并垫好垫木。

2.2.2 核对钢筋级别、型号、形状、尺寸及数量,是否与设计图纸及加工配料单相同。

2.2.3 弹好标高水平线及构造柱、外砖内模混凝土墙的外皮线。 2.2.4 圈梁及板缝模板已做完预检,并将模内清理干净。 3.1 构造柱钢筋绑扎: 3.1.1 工艺流程:

预制构造柱钢筋骨架→修整底层伸出的构造柱塔接筋→安装构造柱钢筋骨架→绑扎搭接部位箍筋 3.1.2 预制构造柱钢筋骨架:

3.1.2.1 先将两根竖向受力钢筋平放在绑扎架上,并在钢筋上画出箍筋间距。

3.1.2.2 根据画线位置,将箍筋套在受力筋上逐个绑扎,要预留出搭接部位的长度。为防止骨架变形,宜采用反十字扣或套扣绑扎。箍筋应与受力钢筋保持垂直;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放置。

3.1.2.3 穿另外二根受力钢筋,并与箍筋绑扎牢固,箍筋端头平直长度不小于10d(d为箍筋直径),弯钩角度不小于135°。 3.1.3 修整底层伸出的构造柱搭接筋:根据已放好的构造柱位置线,检查搭接筋位置及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底层构造柱竖筋与基础圈梁锚固;

3.1.4 安装构造柱钢筋骨架:先在搭接处钢筋上套上箍筋,然后再将预制构造柱钢筋骨架立起来,对正伸出的搭接筋,搭接倍数不低于35d,对好标高线,在竖筋搭接部位各绑3个扣。骨架调整后,可以绑根部加密区箍筋。

3.1.5 绑扎搭接部位钢筋:

3.1.5.1 构造柱钢筋必须与各层纵横墙的圈梁钢筋绑扎连接,形成一个封闭框架。

3.1.5.2 在砌砖墙大马牙槎时,沿墙高每50cm埋设两根φ6水平拉结筋,与构造柱钢筋绑扎连接. 3.1.5.3 当构造柱设置在无横墙的外墙处时,构造柱钢筋与现浇或预制横梁梁端连接绑扎构造,要符合《多层砖混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抗震设计与施工规范》第3.2.5条的规定。 3.1.5.4 砌完砖墙后,应对构造柱钢筋进行修整,以保证钢筋位置及间距准确。

3.2 圈梁钢筋的绑扎: 3.2.1 工艺流程:

画钢筋位置线→放箍筋→穿圈梁受力筋→绑扎箍筋

3.2.2 支完圈梁模板并做完预检,即可绑扎圈梁钢筋,如果采用预制骨架时,可将骨架按编号吊装就位进行组装。如在模内绑扎时,按设计图纸要求间距,在模板侧帮画箍筋位置线。放箍筋后穿受力钢筋。箍筋搭接处应沿受力钢筋互相错开。

3.2.3 圈梁与构造柱钢筋交叉处,圈梁钢筋宜放在构造柱受力钢筋内侧。圈梁钢筋在构造柱部位搭接时,其搭接倍数或锚入柱内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3.2.4 圈梁钢筋的搭接长度要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对钢筋搭接的有关要求。

3.2.5 圈梁钢筋应互相交圈,在内墙交接处、墙大角转角处的锚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3.2.8 圈架钢筋绑完后,应加水泥砂浆垫块,以控制受力钢筋的保护层。

4.1 保证项目:

4.1.1 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进口钢筋焊接前必须进行化学成分检验和焊接试验,符合有关规定后方可焊接。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单。 4.1.2 钢筋表面应保持清洁,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

4.l.3 钢筋对焊或电弧焊焊接接头,按规定取试件,其机械性能试验结果必须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4.2 基本项目:

4.2.1 钢筋的绑扎、缺扣、松扣的数量不超过绑扣数的10%,且不应集中。

4.2.2 弯钩朝向正确,绑扎接头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其中搭接长度均不少于规定值。

4.2.4 对焊接头无横向裂纹和烧伤,焊包均匀,接头弯折不大于4°,轴线位移不大于0.1d,月.不大于2mrn。电弧焊接头,焊缝表面平整,无凹陷,无焊瘤,接头处无裂纹、气孔、夹渣及咬边。接头处弯折不大于4°,钢筋轴线位移不大于0.1d,且不大于3mm。焊缝厚度不大于0.05d,宽不小于0.1d,长不小于0.5d。 4.3 允许偏差项目。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检 验 方 法 1 骨架的宽度、高度 ±5 尺量检查 2 骨架的长度 ±10 尺量检查 间距 ±10 排距 ±5 4 箍筋、构造筋间距 ±20 尺量连续三档,取其最大值 中心线位移 5 水平高差 +3,-0 6 受力筋保护层 ±5 尺量检查

5.1 构造柱、圈梁钢筋如采用预制骨架时,应在指定地点垫平码放整齐。

5.3 不得踩踏已绑好的钢筋,绑圈梁钢筋时不得将梁底砖碰松动。 6.1 钢筋变形:钢筋骨架绑扎时应注意绑扣方法,宜采用十字扣或套扣绑扎。

6.2 箍筋间距不符合要求:多为放置砖墙拉结筋时碰动所致、应在砌完后合模前修整一次。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l 钢筋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 7.2 钢筋机械性能试验报告。

7.3 进口钢筋应有化学成分检验报告和可焊性试验报告,国产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发生胞断、焊接性能不良和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的,应有化学成分检验报告。

7.4 钢筋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资料。 7.5 钢筋分项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振捣操作要设专人负责。浇注过程中设人对浇注柱段进行观察,以免出现漏振、过振、中间受阻混凝土浇筑不到位等现象。浇捣柱混凝土时,宜用插入式振捣棒分层振实。

振捣棒随振随拨,分层振捣厚度不超过300mm为宜,振捣时严禁触动钢筋以免造成墙体松动、拉结筋脱开或钢筋骨架变位。浇注前必须浇水漓湿砖砌体和木模板,并封闭清扫口。构造柱与圈梁相交处必须同时浇捣。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化工厂述职报告范文下一篇:哈佛家训读后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