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与文化理念分析论文

2022-04-12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建筑设计与文化理念分析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我国不断提高城市化发展水平,城市用地也更加紧张,为了高效的利用土地资源,我国不断增加高层建筑的数量,也在不断扩大建筑施工规模,但是一些施工单位缺乏节能环保意识,在实际施工中耗费较多的能源,还会破坏整体生态环境。分析了建筑设计中低碳理念的应用,利用低碳理念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建筑设计与文化理念分析论文 篇1:

基于教学平台的景观设计教学探索与思考

摘 要:本文以郑州大学建筑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对近年基于教学平台的景观设计教学实践所展开的探索与改革进行分析与思考,深入探讨教学平台的建构思路、结构以及教育实践效果,并立足于“卓越计划”对教学的未来发展提出积极的思考与建议,以期为该专业今后的发展以及其他院校教学及人才培养提供有意义的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教学平台;景观设计教学;卓越计划;人才培养

中圖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1 前言

学科内部分工的细化与学科之间的交叉与综合是当前高等教育呈现出的主要态势,这一点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表现得非常鲜明。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涉及建筑、美术、园林、人体工程、生态、材料、心理等多个领域,无论在专业理论的广度还是在专业技能的多样化上,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环境艺术专业主要包含建筑内部与外部环境两个层面范畴,这决定了它与建筑学、城市规划以及风景园林学科在教学内容上有着彼此覆盖的部分。目前它主要在综合院校、艺术院校以及建筑(工科)院校下开设,并且依据开设院校的学科背景不同体现出不同方向的偏重与教学特色。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人居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该专业的教学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更多新的目标与要求。为了更好的满足当下行业市场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本文以郑州大学建筑学院近年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实践所展开的有益探索与改革进行回顾与思考,以期为该专业的发展完善以及其他院校教学提出积极的建议与启示。

2 教学目标与要求

郑州大学建筑学院下设建筑学、城市规划以及环境艺术设计3个专业方向。其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开设于2002年,是在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专业基础之上向景观设计专业方向的拓展。本专业强调与建筑空间和城市设计的衔接和不同,旨在解决城市景观与生态景观设计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整体的生态观念和景观设计的创造性。在学校整体办学思想指导下,我们重视学生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注重专业教育与景观设计师基础知识结构挂钩,强调学生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使学生初步具备作为未来环境艺术设计师应有的素质和能力。

3 教学平台的建构探索

基于学院学科的基础与特色,在环境艺术专业教学体系建设以及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注重整合各种有利资源、合理搭建的教学平台,强调专业教育的系统性、多样性、开放性和创造性以达到最终教学目标与要求。

景观设计课程是我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整体教学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因其多层次多目标的特性决定了教学系统的完善需要与各交叉学科互相补充和协调。而在建筑(工科)教学背景院校下开展相关教学则使之具备了农林和艺术类院校所不及的资源与优势。建筑、规划、景观3个学科都属于设计类学科,而景观设计又是一门关于规划、设计、保护、建设和管理户外自然和人工境域的学科专业,是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与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三个学科之间有着完全相同的基本专业素质、专业技能基础,存在着一种专业上的通识,因此构成了三个学科能够共同根植于一个综合公共教学平台的前提条件,而搭建合理科学的公共教学平台又将为后期的专业教学奠定坚实广博的基础和积极的铺垫引导。

3.1公共教学平台的构成

对于公共教学平台的建构我们强调将知识与基础技能的整体化和综合化作为教育重点,既要保证必要的知识广度,又致力于加强专业间的渗透与联系,使得学生具有相对完整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多角度思考的创新能力。

我们的公共教学平台结构主要包含学科基础平台、专业共享模块以及课程群3个层面:学科基础平台是针对3个专业的低年级基础专业的通识教育,下设建筑初步、中外建筑史、建筑构造、画法几何、美术基础以及色彩实习、古建测绘实习等主要课程。专业共享模块开设了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城市规划原理、景观规划原理、城市生态与环境、专业外语以及室内设计原理等课程;课程群则是在进入景观专业教学训练后同步开展的包括旅游规划与开发、建筑结构选型、历史遗产规划与保护、中外美术名作欣赏、鉴赏与批评等相关课程,起到加强基础、学生进入系统专业学习的过渡衔接作用。教学平台及模块的建构规划了系统全面的课程设置体系,涵盖了景观设计教学中关于尺度、类型、内容、理论、方法等相关内容,支持了专业知识、技能、实践以及艺术修养四个层面能力的培养(如图1)。

3.2专业教学平台的组织

专业教学平台是针对学生将来从事职业而进行的教育教学组织,因此专业教学平台下的课程体系强调针对不同能力的主体性训练,以概念设计为导向,以能力训练为目标。目前我们从二年级下半学期介入专业设计学习,主要以4门景观设计课程以及包含毕业设计在内的3门实习课程为主。专业设计课程涵盖了小庭院(小花园)、城市公共绿地(街旁绿地、城市公园、道路绿化)、城市开放空间景观规划设计等主要类型。由于专业教学时间的局限,课程设计不可能囊括景观设计的所有的类型模式,所以我们强调甄选有典型意义的、代表性的课程选题,采用实题虚做或实题实做两种方式展开教学,以求学生能够结合实际现场勘察情况展开设计训练,并要求通过设计练习去解决景观设计中关于生态、功能、空间、文化等共性问题。

实习课程包括工程实习、认知实习以及毕业设计,均集中在四年级阶段。工程实习、认知实习两门课程旨在增加学生接触设计行业,参与实际项目实践,获得真实实际工程的感受,了解实际工程流程,为专业能力向职业能力的转变起到过渡作用。而毕业设计作为本科教学的总结,侧重最大限度的训练培养学生调查分析、技术处理以及创新设计等综合性设计研究能力。

总之公共教学与专业教学两级平台贯穿本科教育始终,且互通结合、相辅相成。

4 教学平台的优势与不足

4.1优势与积极作用

结合近年各教学阶段结果以及毕业后用人单位反馈信息来看,公共教学与专业教学平台的合理搭建对本专业教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首先具体反映在学生知识结构面广:建筑历史与理论、城市规划以及景观规划等课程涵盖景观设计中关于空间、功能、生態、文化四个基础方面,同时初步建立起了较好的整体环境意识与规划思维方式,为后续的专业学习的方法、深度、广度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学生技术能力基础扎实:技能培养过程中我们不仅强调空间的塑造与认知,还注重引导学生在微观、中观以及宏观的不同尺度上认识空间与环境,建立内外空间的多元视角。与艺术类和农林类院校相比,学生在空间设计组织以及表达上表现出较强的能力与优势。再次,学生思路视野得到有效拓展:在景观设计教学中我们不仅仅只是强调基于景观功能、形式、技术、生态等与设计相关的方式方法,还注重不同类型空间下的场所行为、社会、经济等影响因素。在课程设计过程中不拘泥于思维框架,发散与逻辑推理互补,培养学生多层次多角度的系统性的思维。最后,学生普遍具备良好的艺术文化修养与素质,为今后自身的综合发展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我们通过整合建筑、规划和景观设计三位一体的专业教学结构,发挥3个学科的整体力量,合理构建教学大平台,并充分利用其优势,有效借助建筑与城市规划的学科基础与师资力量,对环境艺术专业的景观设计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2教学短板

短板理论告诉我们要想提高木桶容量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应该设法加高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高度。克服“短板”的过程其实就是找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薄弱环节,并加以克服,使事物得到更好的发展。

目前在环境艺术专业的景观设计教学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包括景观专业课时和内容相对不足;专业特色不够突出;学生对生态、植物知识结构的掌握运用能力相对薄弱;对场地尺度的把握能力还需进一步训练提高等。学生整体的理论能力、设计能力、表达能力与技术能力还有待进一步进行充分有效的训练与发展。

这促使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及时进行教学的反馈与总结,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合理编排设计课程以形成目标明确、专业特色鲜明、操作性强的教学体系,其最终目的是使景观设计的综合性与专业性、实践性与理论性、学术性与应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融合和支持,满足对学生多线整合能力的要求。

5 立足于“卓越计划”的教学思考与建议

郑州大学是第一批进入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高校, 因此我们的教育理念与思路应注重更新与发展,并基于“卓越计划”中关于人才培养原则与要求,从学科与行业的特点角度出发,及时的调整符合面向社会需求的教学目标,提出更为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以及培养模式。在此笔者提出以下思考与建议:

5.1立足于综合性院校的学科优势和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注重从培养理念、知识体系、课程组织以及实践练习等方面来统筹环境艺术专业的风景设计课程;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资源条件,进一步强调基本素质与特色素质培养相结合,形成自己突出的专业教学特色。

5.2遵循“卓越计划”培养工程人才的特点,坚持对基础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的强调,继续探索发展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下的景观设计教学思路及实践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引导学生全局性的认知专业内涵和发展方向,在主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有效的训练其实践能力,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5.3积极尝试多元化教学手段以突出专题研究、扩大设计视野、培养合作能力、加强技术支撑等教学目标。通过调研、实习、专题讲座、评图、汇报等教学形式大力推行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专业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之更系统的掌握和运用设计方法,同时,增强师生互动,促进学生锻炼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以及分工协调能力,从而最终达到满足培养具有全面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综合设计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要求。

参考文献:

[1]傅娅,谷学治,从职业需求看我国的风景园林本科专业教育[J].中国园林,2010.

[2] 张炜,艺术院校背景下的风景园林课程教学思考[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2年风景园林教育大会论文集.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320-323.

[3] 李晨琦、刘大鹏,基于3个平台的风景园林教学思考[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2年风景园林教育大会论文集.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51-55.

[4] 刘滨谊、周向频,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风景园林教学改革探索” [J].中国园林,2012.

作者:胡蓉 贾志峰 郑青

建筑设计与文化理念分析论文 篇2:

低碳绿色理念下的建筑设计策略

摘要:我国不断提高城市化发展水平,城市用地也更加紧张,为了高效的利用土地资源,我国不断增加高层建筑的数量,也在不断扩大建筑施工规模,但是一些施工单位缺乏节能环保意识,在实际施工中耗费较多的能源,还会破坏整体生态环境。分析了建筑设计中低碳理念的应用,利用低碳理念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设计;低碳理念;应用

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尖锐,建筑业过去简单、粗放的发展模式不能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高效节能的绿色建筑将会是未来建筑业的新发展,新趋势。如何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和优化,已成为现阶段绿色建设的迫切问题。建筑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从概念到实现,这包括规划、建筑、设备、结构、景观和环境等多方面。且建筑项目的一次性,使建筑设计阶段在整个建筑项目中尤为重要,它是建筑项目的开端,决定建筑项目的属性。因此,如何在项目设计阶段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和优化,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最大极限地削减人类使用建筑材料,减少对地球资源和环境的担负,实现“环保、节能、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1低碳绿色理念的建筑设计优势

1.1满足绿色环保的设计要求

通过对传统建筑的细致观察不难看出,其多半采用单一的建筑模式,这就导致建筑物本身的设计特点不够突出,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力度不足,对低碳绿色设计理念的呈现程度较低。近年来,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提升了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所以,人们对当代建筑设计的环保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低碳绿色理念下的建筑设计工作能够促进建筑风格的多样化发展,使建筑的设计理念较为突出,更能彰显地域文化和人文特色,给人们带来更强烈的视觉冲击,从建筑形态上体现我国各地区的文化差异。低碳绿色理念下的建筑设计能够满足人们对建筑的多种使用诉求,并能将环保理念全面贯彻于建筑设计中。低碳绿色理念顺应了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规律,符合当下国家倡导的绿色环保要求。

1.2因地制宜

在建筑设计阶段需要清楚我国不同地区气候存在的差异,按照工程所在地气候特征设计施工方案。设计北方地区建筑时,应该提高施工湿度并且关注建筑保温工作,设计南方区域建筑工程时,由于该区域拥有高温、降雨量多等特点,所以在绿色建筑设计阶段,需要考虑到降温等情况引发的问题,调整设计方案,确保建筑拥有良好的排水能力。在建筑工程设计方面,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可以使建筑设计更加合理、环保。

2低碳绿色理念下的建筑设计策略

2.1合理选择节能环保材料

在选择节能环保材料的过程中要注意融合低碳理念,高效利用建筑材料。针对传统的设计方案,一些材料缺乏环保性,甚至会威胁人们的健康。虽然一些建筑材料具有较低的成本,但是却会严重损害人们的身体和生态环境。例如一些施工材料中包含甲醛,甲醛会危害人体健康,如果人们长期生活在含有甲醛的环境中,将会损害心肺功能,提高人们的致癌率。再如木材和玻璃材料安装和拆卸过程非常简单,同时可以回收利用,在建筑工程中利用可以节省施工费用支出,同时可以减少建筑垃圾。因此在选择建筑材料的过程中,要注意选择低消耗材料,注重材料的应用率,有效控制材料污染问题,实现建筑材料节能性发展。设计人员在确定建筑材料的过程中应该做到就地取材,避免在运输中发生扬尘污染等。混凝土和粉尘状砂石是施工中的主要污染源,因此在选择材料的过程中需要参考材料的毒气释放量,推广利用绿色循环材料。例如纸集装箱主要包括纸管和集装箱,拆卸之后还可以循环利用,可以达到环保目标。此外可以利用工业化成品,可以减少能源损耗,同时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2.2建筑地形

一方面建筑的出现改变了所在地区的地形地貌,另一方面又给所在地区全新的地形地貌。绿色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减少建筑对周围环境的负荷。因为建筑在改变地形地貌的同时也影响了周遭的生态环境。所以,在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减少对建筑形式和景观产生的负面影响。为达到要求可以选择地下建筑这样的形式。建筑进入地下,最早可追溯到穴居建筑,以及近現代的掩土建筑,两者都采取了同样的方法。在建筑深入地下的同时对建筑顶层进行设计变更,可以像空中花园般种植植物或是在上方构建水体的方式将建筑融入到周围环境之中。这种措施是建筑对环境影响降低到最小的有效方式之一。该处理措施多适用于一些对自然景观形态与生态保护要求较高的地区。在不破坏原有地表前提下,还可以选择将建筑底层架空,从而使建筑基地得以简化。同时在气候潮湿的南方地区还可以有效的进行防潮。当建筑使用寿命结束,拆除建筑不破坏土地的环境,确保了再次使用。此外,建筑进行架空后不仅可以节省土地资源,还可以对建筑进行丰富的造型处理,同时可以在底部空余空间构造公共活动区域。这种处理措施主要适用于对基础环境敏感的区域,如湖泊和山区以及缺乏城市公共空间的拥挤区域。

2.3建设低碳绿色型系统

要想实现建筑的低碳绿色设计目标,就要加强建筑设计中的低碳绿色设计元素。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资源特点存在较大的差异,各地区的建筑特点各有千秋。要想充分体现建筑设计的低碳绿色特点,设计人员需要对地区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实现建筑的低碳绿色设计目标。设计人员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应结合当地的地理、人文、气候特点,促使自身的设计方案能够高度符合当地人民的切实需求,为人们提供最基本的使用保障。比如,我国北方的冬季室外气温较低,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特点,在整体的能源消耗中提升取暖资源消耗的整体比重,不仅要确保取暖排放符合标准,而且要寻找其他绿色环保型的代替能源,建设低碳绿色型系统。

2.4争取使建筑向阳、避风建造

在建筑设计时,设计人员应该争取使建筑向阳避风建造,以保证建筑物的保暖节能性。特别是北方寒冷地区的建筑物更应该向阳、避风。建筑向阳方面:在开展建筑向阳设计工作时,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区域、人们对温度的要求等,合理选择建筑物的朝向。在北方地区,设计人员需要考虑日照时间、太阳照射的方向、楼间距、建筑工程所在的纬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朝向。建筑避风方面:在开展建筑避风设计工作时,设计人员需要了解与分析不同建筑部位的风压,合理地制订建筑设计方案,从而科学确定各类门窗洞口和通风口的位置。这既有利于通风,又可以减少风对建筑物的不利影响。因此,设计人员需要吸收与借鉴其他建筑物的设计理念、建设方式,提高建筑设计水平,争取使建筑向阳、避风建造。广州市气象监测预警中心地下车库采用下沉式庭院及天井,实现了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由此可见,该地下车库设计符合节能环保理念,满足了人们对地下车库的采光与通风要求。设计人员需要认真研究该地下车库的设计经验,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来完善与创新设计工作,从而保证建筑设计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环保战略实施期间,建筑企业需要快速调整建筑设计思想,在工程施工中选择绿色建筑技术,创新建筑设计方法,提高建筑节能控制水平,减少工程对材料与能源的需求量,在满足大众技术需求同时,推动社会经济循环发展。当下建筑行业的工作者应该加大对各类绿色建筑技术的研究力度,按照工程设计要求,将绿色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优化建筑设计水平的同时,达到控制施工成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苏学海.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优化结合[J].数码世界,2020,175(5):117.

[2]倪明.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化探析[J].大众标准化,2020,317(6):36,38.

作者:欧东

建筑设计与文化理念分析论文 篇3:

陕北窑居文化探析

摘要:窑居文化是中国民居文化的重要分支之一,而陕北地区的窑居文化又最为典型。在现代民居文化整齐划一趋势的冲击下,陕北窑居文化的发展面临着新的困境和机遇,协调“困境”与“机遇”的关系是陕北窑居文化能否突破目前生存困境从而再度焕发生机的关键所在;陕北窑居文化中的优秀思想理念在现当代及未来民居文化发展道路上仍存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窑居文化;陕北;影响因素;思想内涵;借鉴意义

G122

在严格受地理环境限制的地区,其民居形式往往是该地区人们历史生活的缩影,也是该地区传统文化、思想理念的相应物化,陕北黄土高原即是这样的一个典型地区。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居主导地位的传统民居形式,与此种民居形式相辅相成的是本文所谓的窑居文化。与其他传统民居文化类似,窑居文化有其自身的一般性和特殊性,而特殊性又是其文化的精髓所在,这也将是本文关注的焦点。无需讳言的是,以窑洞及其文化为论述对象的相关工作已有很多,由于所取视角的局限,其中多数工作难免拘泥于对现象的描述和介绍,以致对某些问题并未能作深入探究,因而有对与窑居文化相关的一些问题进行“老生常谈”的必要。本文尝试在剖析陕北地区典型窑居文化的基础上,对窑居文化的基本内容、形成及发展的影响因素、内含的人文思想、协调自身面临的困境与机遇的对策及对现当代及未来民居发展的借鉴意义等方面进行较为专业的学术阐述。

一、陕北窑居文化概说

陕北是拥有优良红色文化传统的革命老区之一,“陕北”一词也常被用以指称现今榆林市和延安市所辖的广袤区域,其位于黄土高原的腹地及毛乌素沙漠南缘。由于特殊的高原地理环境及黄河的割裂作用,使得陕北成为一个与周边地区在地理、经济及文化方面差异较大的独立性区域。陕北区域的这种独立性造就了其历史文化的特殊性,窑居文化即是这种特殊性的缩影之一。窑洞这种民居形式虽可见于陕北、陇东、晋中及豫西等地区,但各地区在地理环境和历史人文等方面皆存有区别,而陕北地区的窑居文化又最为典型。所谓窑居文化,是人们与窑洞及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在漫长的历史中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区域民居文化,其凝炼了所属区域人们的自然理念、精神状态、文化心理及生存模式,这也是窑居文化的主要内容。从建筑变革史、历史作用及文化内涵而言,陕北窑居文化无疑是各窑居文化的主流。事实上,窑居文化不单是一种民居文化或建筑文化,更是一种人类与区域生态相适应的生存模式,它集中反映了区域人类在协调自身与所处环境关系时的才智。而今,窑居文化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然而,若对此换位思考,“困境”也可被视为窑居文化藉此挑战得以转型的机遇。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民居形式有整齐划一的趋势,因此,如何在与现代化建筑需求相调和的情况下保持自身的文化独特性,已成为窑居文化面临的最现实的挑战,这也为窑居文化再度提升自我提供了历史机遇。面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我们需接受其不合时宜的部分尤其是外在形式部分的历史淘汰过程,与此同时,我们也应重视积淀在其中的普适性思想理念的承续。具体而言,窑洞这种民居形式及其窑居文化所体现的人类适应自然的建筑理念和生态理念值得我们去深刻反思,也需我们去发掘和申诉其对当代及未来民居形式的选择及发展所具有的借鉴意义。

二、影响窑居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影响一种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是多种的。在一定层面上,地理因素决定文化的物质基础和原始性格,历史因素左右文化的发展脉络,人文因素为文化注入精神血液。与每种区域文化类似,陕北窑居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也与这三种因素息息相关。接下来,我们简要分析一下影响陕北窑居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一)作为基层影响因素的自然地理

地理环境是一个地区文化生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其深刻影响着该地区历史文化性格和精神面貌的塑造。作为陕北地区地理基质的黄土构造,其自身的发育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第三纪晚期的红土高原期,该期内大型河流发育并未成熟,因而无相应侵蚀物质的外输,黄土高原地表较为平展;第二阶段是1.4~ 0.004MaB.P时间段内的黄土物质自然侵蚀的加强期,即高原内部大型河流发育的成熟使得大量物质被带出,地表遭到流水侵蚀切割;最后的阶段是0.004MaB.P以来的地貌发育,即因人们对黄土地表植被的破坏所致的地质侵蚀的加强,基本形成了目前的地貌。[1]而今的黄土高原的地理格局基本由此而来,另一个重要因素是黄河的割裂作用,即黄河由河套平原向东平伸,继而猛然转折朝南。地理格局上的封闭性长远深刻地影响了陕北区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若把陕北放入历史长河中观照,其文化主要是建立在当地创造的基础之上,其虽受到北方游牧民族文化、关中文化及三晋文化的影响,但后者并不曾起到主导作用。肇始时期的文化的形成和存活,对自然地理的依赖尤为突出。首先,陕北地区地表沟壑纵横,平地乏匮,如此地理结构决定构建地面建筑的大劳动量及高难度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陕北民居形式向平地建筑的发展。再次,黄土广阔深厚,且韧性强及直立性好,这些地质因素为窑洞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同时在无形中把人类的设计理念向洞式居室方向引导,这就是促使窑洞及窑居文化萌生的基层影响因素。其次,黄土高原艰苦的环境背景也决定陕北人需要去深刻地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及改造自然。为此,陕北人在与周边自然环境的长期互动中,渐渐生成与其和谐相处的思想理念及生存策略,即与环境融为一体。这种现代人熟稔的“因地制宜”思维模式下的文化建构,却绝非想象中那么简单,它是先民对自身之外的地理环境进行深刻认识的早期硕果之一。

(二)作为初始影响因素的居室选择

人类创造的各种文化首先是作为历史过程而得以存续的,窑居文化也不例外。影响陕北窑居文化生成和发展的历史因素是复杂的,主要缘由是窑居文化本身就是多种历史性选择共同所致的结果。从狭义而言,陕北地区初期居室形式的选择和发展即是影响窑居文化形成的历史因素问题,但又不止于此。关于陕北窑洞的起源,大体有以下几种说法。第一种: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半地穴式建筑说。[2]考古发掘表明,距今4800年左右的陕北吴堡县后寨子峁遗址已有窑洞式、半地穴式以及半地穴式与窑洞式相结合的复合式等3种民居形式,这些建筑遗址是陕北可见的最早“类窑洞式”考古遗存,由此推测这些“类窑洞式”居址可能是陕北窑洞的早期雏形;第二种看法认为窑洞起源于早期陶窑。[3]《诗经·大雅·绵》载“古公亶父, 陶复陶穴, 未有家室”。又据郑玄笺“复者, 复于土上;凿地曰穴,皆入陶然”,方李莉认为,“陶复”和“陶穴”分指两种居室的形态,即平地之上的明庄子式窑洞及土崖之上的靠山式窑洞,因为在古时陶和窑同音义通,且陕西、河南、山东的民间窑工常称陶瓷为“窑活”、“窑货”等,由此推定窑洞是受到土崖上所掘陶窑的启发而来;第三种,笔者认为,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历史性认识及适应。一切文化皆建立在人类对自然的深刻性认识、历史性认识及反复性认识之上,这种认识是人类对自身与自然关系不断反思的结果。在窑洞出现之前,陕北及其他地区曾普遍流行半地穴式居室,这种居室与窑洞在某些方面具有共性,譬如巧妙利用自然条件的优势,凿地为穴。但半地穴式居室的普遍流行还不足以直接刺激窑洞居室的生成和普及。任何的平地式居室的被使用只为窑洞居室的生成提供了基础前提,即除“基础前提”外仍需其他的诱因,这种诱因可能即是陕北先人认识所处环境的必然:与环境融为一体。从利用自然的建筑理念和历史性继承来看,窑洞的早期雏形即很可能是半地穴式居室。窑洞的外在形式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从早期的半地穴式到后来的土洞式,再到现当代的石砖式。窑洞形式的每次革新都是窑居文化的一次变迁与深化。窑洞形式及窑居文化的每次变迁都是人类对自然认识深化的结果,也是历史文化对窑居文化作用的结果。所以,窑洞及窑居文化的出现与发展是一个历史性过程。总之,影响陕北窑居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因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更多地表现为人类对所处自然环境的历史性、反复性认识和适应。窑居文化愈是成熟,历史文化对其的影响愈是深刻,二者始终相互作用,共同发展。

(三)作为文化间互鉴基因的人文气息

1975年,陕北黄龙县出土了一枚人类早期头骨化石,研究者称其为“黄龙人”。[4]研究[5]表明黄龙头盖骨所代表的黄龙人可能是东亚解剖学上现代智人的一古老种群。这一发现说明在距今3-4万年的陕北就已有具有现代人智力能力的人类在繁衍生息。延至人类文明前夜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陕北大地上人类生活遗存普遍可见,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黄帝文化。黄帝文化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源头,也是陕北文化最根本的源头。黄帝身为传说中的圣贤帝王,其人勤政惜民,锐意进取,善于发明,注重实际,这些人文品性仍存活于当今陕北人和陕北各种文化当中。黄帝时期应是陕北文化的初创期及窑居文化的萌生期,人们可能已经逐渐开始接受窑居这一居室形式。西周之前,陕北(尤其指榆林)居民种族复杂,祖源难辨,其有据可考的当属鬼方、猃狁。[6][7]依考古出土的文化遗存及历史文献分析可知,鬼方种族实为殷周时期农牧混合种群的一支,其有着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成分,同时也深受商周文化的影响,这种农牧混合文化主要体现于出土的各类考古遗存之上。[8]较之于鬼方,猃狁种族的游牧性更强,且活动范围更广。其早期又名犬戎,西周穆王时其一支南迁太原,后杀幽王于骊山脚下,平王被逼东迁。由此可见,西周之前,陕北民族混杂,文化呈多样性,农牧因素皆具。东周至秦代,戎狄族群活跃于陕北北部,其文化也是一种农牧混合的多样性文化。[9]而陕北南部,即黄帝文化存在过的地区(今黄陵县一带),农耕文化较之游牧文化盛行,也多受关中农耕文化的影响。在现今陕北,这种农牧结合的文化仍有孑遗。秦代之前,陕北人文成分复杂,呈现兼容并蓄的情状。如此人文情状为陕北窑居文化的形成奠定了文化基础,自此,历代窑居文化虽略有变革,但不失左右。陕北人,粗犷豪放、淳朴敦厚、内敛含蓄、注重实际,这些性格铸就了陕北各种文化的主轴。陕北窑居文化主要反映在人与物和谐的自然理念、内敛厚重的精神状态及兼容并蓄的文化心理等三个方面,陕北窑洞的设计、修建及装饰的思想皆源于此三方面。窑洞在修建上节约土地,设计思想上突出“无之以为用”,装饰上强调朴素内敛、兼容并蓄。秦汉以降,陕北时常作为中土文化与草原文化的碰撞和交融的地带,但地区经济模式仍沿袭农牧互补的模式,陕北文化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前提下,吸收外来有利因素而不断完善自己。在漫漫历史岁月里,陕北的人文气息悄无声息地影响着窑居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与此同时,陕北窑居文化也处处体现着陕北特有的人文气息。

三、陕北窑居文化表征的思想内涵

思想赋予文化生命,与此同时,文化又孕育思想。陕北窑居文化的思想内涵丰富而精彩, 折射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陕北文化重要一支的窑居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其部分地表征着陕北地区自古以来的主轴性思想内涵。

(一)人地和谐

发现和利用自然规律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追求,人类从未停止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努力。在一定层面,人类的文明史也可谓一部人类自身适应外部环境的生存文化史。在日新月异的当代,一些古老的文化貌似过时了,但正是在这些“过时”的外貌(表象)下,仍涌动着一些不失为人类处理自身与外界存在物关系时可加以借鉴的思维范式,而各种“思维范式”则以思想的形式在历史中长期延续。陕北窑居文化是人类认识及利用自然规律的早期成就之一。窑洞及窑居文化从萌生之日起就伴随着天然性,这种天然性更多地表现为人类与所处环境和谐共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地理破碎,水土易流失,如何在如此地理环境下安居,俨然是陕北人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从地穴式到土洞式,再到石砖式,其设计理念始终遵循人地和谐的思想。地穴式及土洞式巧妙地利用了陕北黄土及地理的特性,凿土为窑,且装饰风格朴素无华、贴近生活,这两种窑居形式在很纯的程度上体现了人地和谐的思想内涵。伴随窑居模式的是生存模式,陕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甚为恶劣,陕北人长期以来以农牧互补为经济生产的主要途径,尽管历史上的生产模式与自然环境偶有相悖,[10]但是我们首先要思考的是陕北人在如此的环境下能够延续本身已属不易。我们需申诉的是,陕北窑居文化所体现和实践的人地和谐不是其自身独有的什么思想理念,它是人类共产和共有的。我们对此思想不厌其烦地阐述的主要动因是现代文化中此种思想的缺失。

(二)安土重迁

安土重迁常被用以形容保守落后的小农思想,然而,这种思想也曾是农耕文化及其子文化的重要思想之一,它也深刻地渗透于陕北各种文化的血脉中。窑洞是陕北人千年不易的民居形式。陕北人对窑洞有着深厚的情感。这种情感的产生和寄托不仅停留于窑居形式本身,更多的是陕北人深刻的生命体验和文化情结。陕北生业以农业为主,牧业为辅,现实中,陕北生业更加倾向农业。陕北人对土地依赖的程度无疑胜于其他地区。首先,陕北人的居室得依赖土地;其次,陕北人的生业离不开土地。再次,陕北人的情感扎根于土地。这些前提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陕北人安土重迁。至今流唱在民间的那一首首信天游,就是活着的陕北地区独有的“风雅颂”。正如《信天游永世唱不完》[11]2中“陕北的山来山套着山,谁不说这里金疙瘩瘩来银疙瘩瘩,咱们黄土里笑来黄土里哭,甚会儿想唱甚会儿唱”一样,陕北人自由、真挚、淳朴、粗犷的情感深刻地扎根于黄土地。我们说陕北人安土重迁,更多的是指这一区域的人们对黄土地的深刻理解和对黄土地的依恋情结。在未现代化的曾经,许多地区的人们对土地的依赖和理解皆然,然而,很难有谁像陕北人对黄土地那般深沉过。改革开放以来,陕北地区也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陕北人的思想观念也渐渐发生了变化。部分人(以青年为主)愿意走出去,安土重迁的思想在他们的意识里渐渐淡漠。实质上,这种现象即是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面临转型的困境之一。有些思想理念的消失和走远是历史的必然,这是我们需接受的。然而,有些文化理念的困境是时代文化袭卷所致,对某些文化理念的淡漠往往带有盲目性,陕北年轻人对“安土重迁”文化理念的淡漠可能正是现代化文化潮流裹挟下的结果。

(三)无之以为用

“无之以为用”之说系出自《道德经》第十一章。原话是“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12]22,讲的是生活中十分朴素的、常见的以无为用的设计思想,其强调“当其无”的作用,即合理科学地利用“实虚”空间互补原理以达到为人类所用的目的。窑洞及窑居文化的萌生是人类对“无之以为用”思想认识的早期成果之一,窑洞的设计理念及建筑原理都体现“无之以为用”的思想,即凿土为窑。较之于平面建筑,窑洞占地少,对环境的破坏小,节省资源,具体可以陈述为如下两方面:首先,窑洞不占用耕地,多在土崖上辟地凿土;其次,窑洞基本不需要建筑材料(石砖式除外)。窑洞的外观和内饰都是简朴无华的,追求实用。或许有人会认为,对于窑洞所体现的“无之以为用”思想在历史时空内随处可见,于此重申难免有小题大做之嫌。我们的观点是,貌似浅显的“无之以为用”等生存理念已被所谓现代化从人们的脑海遮蔽了。如今,建筑物的不合理设计和利用,对华而不实风潮的追逐,使得资源分配难尽合理。事实上,在建筑物追求奢华的背后,隐藏着现代人的某些不健康的生存企求。简单的往往就是合理的。我们应该相信,在民居理念向生态、节能方向发展的过程中,作为人类共同财富的“无之以为用”的建筑设计思想或者说生存理念会被人们再次重视,发挥其应有的历史作用。

四、发展困境与新途

对传统文化而言,现代化的到来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在现代化的冲击下,一些过去辉煌的文化渐渐失去活力,甚至走向灭亡。陕北窑居文化历五千年风雨沧桑向现代走来。如何在适应现代化建筑要求的同时保留及发扬窑居文化的优秀部分,如何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使之焕发生机,是陕北窑居文化面临的首要问题。

(一)发展困境

随着楼居形式的兴起,窑洞在陕北的城镇区域渐渐退出了舞台。而在农村,窑洞这一民居形式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但窑居文化的某些部分已不再被继承。窑洞的被摈弃或居于次位不仅是窑洞这一民居形式的没落,更是陕北窑居文化某些内涵的丧失。这种丧失体现在人类对自然理解的浅化、人类文化心理的变更。这是千年窑居文化面对的最大挑战,亦即发展困境。这种困境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现代楼居文化对陕北窑居文化的冲击,使得某些窑居建筑理念不能与现代建筑理念同步伐。例如,与楼房相比,窑居室内空间较狭小且功能区区分不明显、装饰老套、采光差及取暖不便等;然而,在这些表象化的困境下,人们对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理念也盲目摈弃,这是不可取的。第二,工业化使得陕北人的农牧生存模式逐渐向工业生存模式转变,人们对土地及窑洞的依赖性减弱,对楼房的需求性加强,然而楼房在价格及数量上却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的住房需求,且这种变迁往往是人们对现代化楼居居室形式的盲目追逐所致。第三,在这些原因之下,隐匿的是深刻的文化变迁,其不仅是对窑居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更是对人们的传统文化取舍的考验。陕北窑居形式及窑居文化在今天虽处于如此困境,但仍有回旋的余地和改进的空间。

(二)发展新途

持续、生态及节能已然成为本世纪发展模式的重要话题之一,人类已经意识到要想持续发展就得与自然和谐相处。然而,在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方面,人类似乎是绕了一个圈。如今所倡导的一些新的文化发展理念,无不有着久远的传统渊源。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裹挟下,文化往往也难免走上被“物质化”、“经济化”的命运,而在一些区域性、地方性文化中,这种命运的迹象尤为明显,陕北窑居文化即是例证。毋庸置疑,陕北窑居这种居室形式及其文化在某些方面确实不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了,然而,它所蕴含的人地和谐、“无之以为用”、安土重迁的思想理念对当代及未来民居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民居形式的选择及构想需遵循自然规律、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此外,窑居形式体现的节约资源和生态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也是将来民居发展的趋势之一。

现今,陕北人已经意识到了窑居文化的不足,已开始对现代楼房民居文化的优秀因素进行吸收。在窑居文化的外在表现方面(窑洞),为了增加室内采光和温度,大部分窑洞已采用透明度和保暖度较好的玻璃门窗;出于卫生清洁的考虑,已采用白灰粉刷窑壁及瓷砖铺设地面。另外,也保留了一些合理的室内设施,如仍旧采用“炕灶一体”做饭与取暖的模式。部分窑居家庭已装有太阳能热水器用以洗浴。在窑居文化的内在表现方面,陕北地区的青壮年已经逐渐摆脱了“靠天吃饭”的传统生计模式,而多数投身于服务业或建筑业。然而,在中央及地方政府“植树造林”工程的推动下,陕北人民将闲置不耕的土地进行绿化,陕北人的生计模式得到了成功的现代化转型。这也是陕北人对自身传统文化中追求人地和谐的精神理念的再一次认识与践行。

总之,我们希望的是,人们在客观合理批判的基础上,能够充分重视和理解陕北窑居文化等传统文化的优秀理念,并将之付诸实际。即将发展中的挑战转化为机遇。这不仅是各种区域性传统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整个传统文化转型期的应有意识。若此,陕北窑居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则有望走出自身困境,赢取一个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赵景波,黄春长,朱显谟.黄土高原的形成与发展[J].中国沙漠,1999,(4).

[2]原建军,陈景村,易彦君.陕北首座史前人类大型聚落遗址发掘整理表明陕北人住窑洞历史悠久[N].西安日报,2005-10-12.

[3]徐杰舜,方李莉.从瓷器到窑洞的艺术—人类学学者访谈录之二十三[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4]王令红,李毅.陕西黄龙出土的人类头盖骨化石[J].人类学学报,1983,(4).

[5]王令红,冈特·布罗尔.陕西黄龙人头盖骨的多元分析比较研究[J].人类学学报,1984,(4).

[6]吕智荣.陕西清涧李家崖古城址陶文考释[J].文博,1987,(3).

[7]彭裕商.周伐猃狁及相关问题[J].历史研究,2004,(3).

[8]吕智荣.鬼方文化及相关问题初探[J].文博,1990,(1).

[9]早期先秦文化联合考古队.戎狄之旅-内蒙、陕北、宁夏、陇东考古考察笔谈[J].考古与文物,2012,(2).

[10]陈永宗.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及其治理[J].水土保持通报,1981,(1).

[11]党音之.信天游500首[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12]老聃.老子[M].范永胜,译注.合肥:黄山书社,2005.

作者简介:陈强强(1988―),男,陕西清涧人,广西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

汪常明(1978―),男,湖北通城人,中国科学院自然史所在站博士后,广西民族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李直)

基金项目:广西民族大学引进人才项目(编号:2010QD023)、广西民族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gxun-chx2012094).

作者:陈强强 汪常明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贸易平等化农业国际贸易论文下一篇: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