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混凝土质量通病试析论文

2022-04-13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商品混凝土质量通病试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高质量的施工技术也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建筑结构分析的进步,各建筑行业要不断总结经验,努力开拓技术新领域,积极吸取国内外新的建筑技术和管理手段,为推动我国建筑工程技术作出新的贡献。

商品混凝土质量通病试析论文 篇1:

析浅现浇楼板裂缝的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摘要】本文通过对引起现浇楼板开裂的原因从设计、材料、施工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此提出了如何在设计和施工方面采取措施加强现浇楼板的防裂。最后针对已经形成现浇楼板裂缝的质量通病提出了几种处理建议。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采用基本杜绝了预制板安装中出现的顺板裂纹、板底抹灰空鼓脱落等现象,从结构设计上保证了工程的质量,并避免了预制板安装中出现的人员安全坠落问题。但是现浇楼板如果防裂措施不到位,也容易出现各种裂缝。其主要表现如下:顺墙边方向开裂、施工缝处直裂、阴角弧形裂缝、跨中裂纹、预埋管线方向上下裂缝、板表面龟裂及阳角斜向45?裂缝等。现结合平时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析浅现浇楼板裂缝的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一、引起现浇楼板开裂的原因分析

1.设计原因

(1)设计人员在楼面荷载取值很多情况比实际值小。

(2)房屋结构变异较大的端部、角部防裂加强钢筋没有考虑到位。

(3)设计人员对地质资料分析不够,取值单一,对建筑物沉降不均没有充分考虑,容易引起楼板开裂。

(4)楼板中预留的线管导致楼板有效厚度不够引起开裂。

(5)现浇楼板的板宽急剧变化处、大开洞削弱处出现板开裂。

(6)对现浇楼板质量通病设计防治措施考虑不全面。 2.材料质量原因

(1)现浇板所用的砂、石中含泥量较大没有清洗干净;泵送商品混凝土水灰比较大,塌落度增大。容易引起混凝土开裂。

(2)工地采购的板筋经加工后直径不够影响了受力。

3.施工原因

(1)负弯距筋因移位及间距加大和长度缩短均会造成现浇板上部开裂。

(2)浇筑混凝土后因温度差异较大出现开裂。

(3)浇筑混凝土后表面没有进行二次抹压容易出现收缩龟裂。

(4)预埋线管固定不牢,保护层不够,防裂加强网片不到位也产生线管部位开裂。

二、如何开展加强现浇板开裂的预防措施

1.从设计角度加强防治。

(1)工程开工前,业主应成立质量通病防治领导小组,请结构设计人员根据工程特点,制定详细的防裂措施。

(2)图纸应注明楼面的施工荷载、使用活荷载和二次装修荷载的限值。

(3) 长度大于40m的现浇板宜在板中部设置后浇带,后浇带两边应设置加强钢筋。针对容易引起负筋移位问题可设置足够数量的钢筋支架。

(4) 现浇梁板内不得在水平方向预埋水管。当预埋其它管线时,应布置在现浇板上、下两层钢筋的中部,并宜与钢筋成斜交布置。沿管线方向在板的上下表面各加设一道直径4mm,间距100mm,宽600mm的钢丝网片予以补强。严禁超过二层管线交错叠放,电线、电缆导管直径大于20mm时应采用金属导管。预埋管线最大外径不应超过1/3板厚。

预埋管线避免立体交叉穿越,三根预埋管线不得叠合交于一点;当三根(或多根)预埋管线组成三角形(或多边形)时,边长不应小于1500mm。在多根管线的集散处,预埋管线应采用放射形分布,避免紧密平行排列,应在预埋管线的上下增设加强钢筋网片,直径不小于6mm,间距不大于100mm;覆盖范围应超过最外管线150mm。

(5) 后浇带及其两侧应设置加强钢筋,封闭时间、封闭方法应在图纸说明中详细说明,后浇带应设置在对结构受力影响较小部位,一般应从梁、板中间的1/3跨部位通过。如设置伸缩缝,伸缩缝应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第8.1.1条要求,其宽度尚应满足防震缝宽度的要求。

(6) 砌体结构与楼板同时现浇的外圈梁,其截面高度不宜大于300mm。

(7)现浇板的设计厚度单向板不宜小于L/30(L为板跨度),双向板设计厚度不宜小于L/35(L为板短向跨度),且一般不小于100mm(厨房、浴厕、阳台板不小于90mm);屋面现浇板厚度不小于120mm。

(8) 在沉降不均部位设置沉降缝防止开裂。

2.从施工方面可采取如下措施加强防治。

(1)混凝土要求:水泥应优先采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外加剂要求收缩影响小、分散性好、减水率高,矿物掺合料的掺量应根据试验确定;混凝土坍落度宜控制在12~16cm;夏季尽量避过高温天气,冬季应加强覆膜覆盖等保温和保湿养护措施;混凝土初凝前及终凝前应进行两次以上抹压;混凝土强度小于1.2Mpa时,不得在表面踩踏作用,混凝土强度小于10Mpa时,不得在现浇板上吊运及堆放重物。混凝土浇筑完后应在终凝后及时进行养护。

(2)钢筋安装要求:现浇板负筋一般放在梁架立筋和负弯矩筋上层并牢固绑扎,同时必须设置钢筋支架。钢筋支架纵横向间距不应大于700毫米,对于直径8mm以下的钢筋,钢筋支架间距应控制在600mm以内。当有管线敷设在现浇板内时,严禁立体交叉穿越,线管直径大于20mm时应采用金属导管,预埋管线最大外径不应超过1/3板厚,且沿管线方向在板的上下层钢筋外表面各增设Φ4@100宽600mm的钢筋网片作补强措施。在现浇板的板宽急剧变化处、大开洞削弱处等容易引起收缩应力集中处,钢筋直径不应小于6mm,间距不应大于150mm,并应在板的上表面布置纵横两个方向的温度收缩钢筋。洞口削弱处应按构造要求在四周增设上下各2Φ12的井字形抗裂附加构造钢筋。

(3)在模板制作要求:模板及支撑的选用必须经过计算,能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能承受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自重、侧压力荷载及上层结构施工中产生荷载。确保模板支撑结构不变形以便保证混凝土不出现开裂。

(4)底模的拆除时间的要求:以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件的强度为

依据,悬挑构件及跨度>8m的梁、板混凝土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时才能开始拆模;跨度在2m<,≦8m以内的板及跨度在≦8米的梁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才能开始拆模;跨度<2m的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才能开始拆模。

三、现浇楼板裂缝的处理措施。

1、结构加固处理:对于开裂严重,挠度较大的现浇板建议采用顺短边方向在长跨板中用器具切开500mm宽的板带(注意做好板底安全支撑,尽量不要损坏原来板的主筋),在板底主筋上面根据需要加设一定数量的槽钢并设置构造连接钢筋,重新浇筑比原来混凝土强度提高一个等级的细石混凝土,槽钢在两端支座处要有锚固长度,搞好新老混凝土接触面的处理,加强后浇板带混凝土养护。

表面裂缝的处理:对宽度在0.3mm以上的裂缝均应进行封闭处理。用尖凿子沿着裂缝凿开,清洗干净晾干后用环氧树脂类、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用刮刀把胶泥刮到裂缝里填实填平封闭。对宽度在0.3mm以下的裂缝可采用V型槽填刮弹性腻子填实,然后用复合增强纤维材料贴面层进行防裂处理。防止空气从裂缝透入而锈蚀钢筋,影响房屋正常使用寿命。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

[2] 湖北省地方标准《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技术规程》DB42/T 636-2010

作者:熊华俊

商品混凝土质量通病试析论文 篇2: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高质量的施工技术也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建筑结构分析的进步,各建筑行业要不断总结经验,努力开拓技术新领域,积极吸取国内外新的建筑技术和管理手段,为推动我国建筑工程技术作出新的贡献。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

1、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

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有几个十分关键的措施,这些关键措施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①在混凝土施工前,要对模板和支架进行充分的检查,内容包括模板和支架的形状、尺寸大小和标高等方面。特别要针对模板的稳定性、模板裂缝和孔洞的封闭情况等要有具体的把握,这样才能避免模板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位移或者松动的情况发生。②在使用模板时,要特别注意清理模板里面的杂物,并在使用前对模板进行浇水,保证模板的湿润度,模板在吸收水分之后会出现膨胀现象,这能有效避免漏浆现象,但是要严格防止模板多吸收水泥浆带来混凝土保护层的疏松。③要对钢筋的种类、数量、规格等进行认真的检测,为了从根本上保证施工的质量,还要对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以及预埋件的规格和数量等进行严格的检查。

2、加强技术管理,确保混凝土施工整体质量

2.1选择合适的水泥,有效减少水泥用量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目前来说对水泥的需求量很大,这就促进了水泥生产的发展。在建筑过程中,要选择那些大型的水泥生产厂家,实行定点定时购买,这样才能稳定水泥的质量。另外,在满足施工设计和混凝土使用的情况下,要尽量较少水泥的使用,将其使用量控制在450kg/m3,这样能有效减少水泥水化热,进一步降低混凝土的温升值。

2.2加强技术管理

2.2.1加强原料的检验工作。在进行施工时,要严格按照工程方案和交底的要求进行,并明确分工,做到责任到人。检测时要加强计量监测工作,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并做好详细的记录,采取措施减少浇筑过程中冷缝的出现。

2.2.2加强对人员的技术管理。对于每一个施工的具体环节,都要进行施工的技术交底,在施工结束后,还要对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应用进行有效的总结,特别是施工中的各种现象,要进行具体分析,避免整个施工过程出现差错。

2.3合理安排劳动力和机械设备设施

施工人要采用分班倒作业,在施工中要明确交接班的注意事项,减少交接班过程中质量问题的出现。为了保证机械设备的有效利用,要合理有效安排各种资源,提高设备设施的综合利用率,力求做到人尽其能,物尽其用,对工作人员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3、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3.1预拌混凝土和混凝土泵送技术

3.1.1预拌混凝土技术

商品混凝土的应用数量和比例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混凝土工业生产的水平。随着预拌混凝土的发展,我国的混凝土泵送技术提高很快,在世界上已名列前茅。

3.1.2混凝土外加剂技术

商品混凝土产量的增大,极大地推动了混凝土外加剂(特别是各种减水剂)的发展。如自流平混凝土、水下混凝土施工技术、喷射混凝土、商品混凝土和泵送混凝土。

3.1.3预防混凝土碱集料反应的措施

我国许多地方存在混凝土碱集料反应,给结构带来严重危害。必须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保证混凝土安全,延长结构使用寿命。要解决混凝土碱集料反应,重点在选用的低碱水泥、砂石料、外加剂和低碱活性集料等,选用高品质减水剂、膨胀剂,严格控制砂石料的含泥量及其级配,混凝土试配时首先考虑使用低碱活性集料以及优选低碱水泥(碱含当量0.6%以下)、掺加矿粉掺和料及低碱、无碱外加剂。

3.1.4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目前我國已利用多种地方材料(磨细砂渣、无机超细粉、粉煤灰、硅粉等)和超塑化剂在工业化生产水平C60 的高强混凝土,C80 高强混凝土在一些大城市开始用于工程实践,也已基本掌握了配置100M~高强混凝土的技术,并在国家大剧院工程中应用。此外,一些特种混凝土如纤维混凝土、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特细砂混凝土等,亦成功配制和应用。

4、施工中的关键技术

4.1结构接槎不外露

这项技术主要是解决楼层顶板和墙体接槎外露以及梁口和接槎外露影响观感的通病,具体做法是:

4.1.1在浇筑墙体混凝土时,将墙体混凝土浇筑标高控制在比顶板高1.0cm ,墙体拆模后,在墙上弹出50线和顶板模上平线,顶板模上平线即是墙体混凝土的浇筑标高,然后用切割机沿顶板模上平线切齐,将多余的混凝土除掉,吹净墙头杂质后即可支设顶模。这样浇筑完顶板后,接搓就隐蔽在顶板之内,能保证阴角方正美观。

4.1.2梁口预埋时,预埋尺寸要比实际梁口小3.0cm ,并且要做成内大外小的喇叭口形状,墙体拆模后,根据轴线弹出梁边线和梁口切割线,梁口切割线比实际尺寸小2. 0cm ,然后沿梁口切割线用切割机切齐,将梁口内杂物掏干净并用空压机吹净灰尘,即可进行支梁底模和绑梁钢筋,浇筑完混凝土后,接槎就隐藏在梁内。

4.2顶板四周不挂浆

解决这一通病的关键技术就是将顶板四周密封,在施工中主要采取以下办法来解决:在支模前,在墙体四周沿面板支模墨线粘贴5mm宽,5mm厚的海绵条,它主要起密封作用,然后四周再用方木挤紧海绵条,将漏浆的通道彻底堵死。

4.3门窗洞口四周不漏浆

在以往剪力墙施工中,门窗洞口边缘由于缝隙大,浇筑完混凝土拆模后,经常在洞口边缘出现水印,甚至漏浆等质量通病。在本工程中,专门设计了定型门窗模,尺寸精确,刚度大,与大模板的接合更加严密,施工时在门窗模的边框上粘贴5mm厚的海绵条,使大模与门窗口的接合更加紧密,拆模后没有出现漏浆和水印现象。

4.4剪力墙根部不漏浆、烂根

4.4.1在浇筑墙体混凝土时,先铺10cm厚与混凝土配比中水泥砂浆相同的砂浆。

4.4.2在支设模板时,在模板根部提前用砂浆堵缝。

5、结语

总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技术不仅能创造经济效益,提高工程质量带来社会效益,而且对推动地方建筑业的质量,加快建筑业应用新技术的步伐也有积极意义,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相.浅谈混凝土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J].科技资讯.2005(24).

[2]叶湛源.浅析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J].技术与市场.2011年03期.

[3]徐伟强.试析建筑混凝土的施工技术[J].科技资讯.2010年30期.

作者:周允

商品混凝土质量通病试析论文 篇3:

刍议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控制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各类建筑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建筑的施工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建筑工程过程中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例如建筑设计、原料等,如果有一个环节被忽视,就会直接导致施工方面的隐患,进而影响人们的生活急财产安全。本文针对施工技术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管理控制措施。

1加强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建筑行业作为国民基础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已逐渐成为影响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行业只有不断地优化技术水平、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建筑质量进行管理,才能站稳脚跟,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人民大众的需求。相反,如果在建筑施工的任意环节出现差错,就有可能给整个工程带来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所以加强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2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的影响因素

2.1材料因素

材料,在建筑工程中占有比较大的比重,它与工程质量是息息相关的。但是,有些工程施工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采购没有质量保证的建筑材料;也有些是因为很多的采购人员根本对建筑材料的专业知识无所知,对质量的管理叫一想而知,只是一味地从中谋利。采购人员的素质是部分原因,建筑企业的管理机制也有一部分原因。因为企业的体制不健全,而使得一些劣质的建筑材料流入了施工过程中,给工地留下了隐患。

2.2 管理者以及施工人员的因素

管理人员的素质、操作人员的素质以及技术等,都包含在人的因素里。整个施工需要技术人员、服务人员、现场操作人员共同协作完成的,因此,人的因素是非常关键的。我们的施工人员首先要认识到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其次,要有完整的规划、规范的指导、完善的管理几个方面的技术,这样才能保证工程质量的提高。

3 施工技术上存在的问题

3.1 桩基问题

桩基是整个建筑最重要的部分,桩基施工是所有施工工作当中最为核心的环节。桩基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的质量,因此要求要严格控制桩基的施工技术。在进行桩基的设计之时,必须依据建筑物的承载力和沉降度进行,其中对于沉降技术的运用和控制具有一定难度,且存在相当的复杂性。结合横竖向的压力,计算出桩基的抗压力,最后的施工确立就需要立足于复合受力,以及水平载荷进行。然而在施工当中,对于桩基的技术管理控制却并没有严格依据有关规定标准进行。最终使得桩基无法满足工程需求,对后期工作造成严重影响。

3.2 防渗漏问题

在进行防漏施工之时,部分工作人员技术专业性不足,没有按照有关要求进行施工,防漏技术掌握不到位,最终对施工进度和质量造成不利影响。与此同时在施工过程当中一些工作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责任心不强,施工较为粗糙,甚至出现偷工减料的问题,进而使得防漏施工技术不到位。这将严重影响建筑的使用寿命,漏水等问题也不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损企业形象。

3.3 混凝土问题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当中混凝土技术是其中的一个重点,如果混凝土技术不合格,建筑的安全性将得不到保障。在混凝土施工当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剪力墙和框架,因为其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使用状况。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必须严格要求混凝土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以确保建筑的安全使用。出于环保等目的,在施工当中商品混凝土已经开始被运用其中,相应的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例如,在运送混凝土过程当中,由于距离以及楼层的高度问题使其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再比如,振捣棒问题,如果其插入深度不足,将无法保障密实度,或者是出现了蜂窝麻面以及孔洞等质量问题。针对混凝土的管理,首先要做的就是严格的控制原材料,其次根据不同情况,工程管理人员要及时的对搅拌时间进行调整。除此之外还有就是要对振捣的间距进行控制,振捣一定要保证表面出浆才可以,其时间不应该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3.4 钢筋问题

部分施工企业在施工当中,出于成本等的考虑,通常会采用再生钢材。然而由于使用过的钢材在抗拉强度之上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在再次使用之时则可能不符合技术需求。加之钢筋厂家在生产之时存在不规范现象,进一步影响了钢筋质量。并且在施工当中还时常存在搭接位置不合理,不符合抗震要求,垫块不足等问题。这些都会对钢筋施工造成不利影响,影响技术质量。因此钢筋进场后首先应对原材料进行抽检复试,其次在对钢筋进行绑扎之后,要根据设计图纸来做好校对工作,及时的对其规格的数量以及位置等进行检查。

4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控制的措施

4.1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很好地起到约束作用,最大限度的将施工的质量和进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在建筑工程方面的管理体系不是很全面,時候高级管理人员下达的要求下级并不能很好地去实施,而且在很多情况下监督不到位,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建立起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必须要解决的,而且该管理体系施行之后,一定要严格执行,这样才能形成激励作用。完善的管理体系要包含"施工前的设计、施工材料、施工方法、检查监督、施工验收、应急方案"等多方面的内容。现场质量管理人员,要对自身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有着清晰的理解,明确自身所处位置的工作目标,严格控制好现场施工质量。

4.2 要对原材料进行严格审查

材料质量的微小差异,操作中的细微变化,环境对材料的细小影响以及设备的正常磨损, 都会引起工程实体中的质量问题。因此,在施工单位进行施工的时候要加强对材料质量的控制。首先,要加强施工单位的职业道德,要监督他们采购质量合格的产品,杜绝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行为。而且要提高采购人员的素质,采购人员要具备选择优质材料的能力,而且在选购过程中,要综合多个管理人员的意见,在价格和质量上多进行比较,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原材料。特殊材料要有说明书和试验报告,对钢材、水泥、防水材料、混凝土外加剂等必须进行复试和见证取样试验。原材料在购进后,还要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保管,水泥、混凝土等一些特殊材料要放在干燥的地方,以免影响正常使用。

4.3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力度

任何一个施工项目都必须有专业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跟进和监督,施工上的疏忽是不可避免的,施工人员忽视了某一个细节也是经常发生的事。但是如果这些细节没有及时被发现,就会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一定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力度,发现问题要及时提出并得到解决。对施工材料也要按照规定的频率进行抽样检查,以保证工程有序,平稳施工。在监督过程中,可以施行奖罚政策,从而提高大家的质量控制意识。

5 结束语

建筑行业企业要想提高建筑工程的综合性能,提高市场竞争力,就必须加强对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对施工质量的控制,从各方面加强管理与监督,使工程在更加完善的管理体系下进行,从而提高施工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 于浩.试析建筑施工技术与施工质量措施管控[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16)

[2] 辛雷.浅析房屋建筑的质量通病及防范措施[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5(22)

[3] 朱学清.对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要点的分析[J]. 科技致富向导. 2011(24)

作者:曾志炎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职管理专业计算机信息论文下一篇:医院管理系统计算机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