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学论文范文

2022-05-09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西医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21世纪必将是中西医结合医学蓬勃发展的世纪,也是全人类传统医药与现代医药相结合的“结合医学”蓬勃发展的世纪。促进和实现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学发展的方向和远大目标,是我国医药卫生工作者及科技工作者共同承担的历史使命。

第一篇:西医学论文范文

信息技术新手段在盲校《西医学基础》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西医学基础》是盲校职业教育阶段的一门医学专业课程,是由《诊断学》和《内科学》相关内容组成。通过本课的学习,视障学生掌握临床诊断技能,建立临床诊断思维。利用多媒体课件、模拟化教学系统和网络课程等现代信息技术将课程信息化,是提高盲校职教视障学生诊断技能学习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西医学基础;视障学生;职高;信息技术新手段

目前,我们学校职教阶段使用的《西医学基础》是中国盲文出版社出版的第四版教材。《西醫学基础》是盲校职业教育阶段的一门医学专业课程,是由《诊断学》和《内科学》相关内容组成。诊断学是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主要教学内容是运用医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判断临床常见疾病种类的方法和标准,在过去,单纯理论知识的讲授往往枯燥且艰涩难懂,在教育信息化不断推进的今天,我们把信息技术新手段应用到该课的实际教学中,以其直观形象、形式多变、资源丰富和兼容性强的特点,变革了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手段,我们的职教专业课程的教学变得生动起来。

一、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视障学生由于视觉缺陷,视觉经验不足,抽象思维能力较差,仅仅靠教师讲解和自己的想象很难充分理解诊断学中陌生、繁杂的临床症状、体征、器械和技术操作,普遍存在理解和学习障碍。因此,在职高诊断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将抽象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对比度明显的图片(供低视生使用)、洪亮清晰的声音和生动形象的音、视频(低视生和全盲生都可使用),再辅以语言描述、讲解,使视障学生能够深入认识临床症状、技术操作的具体步骤,加深了西医学基础相关内容的理解,如在症状诊断相关内容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先后展示嗜睡、昏睡、昏迷等觉醒障碍和意识模糊、谵妄等意识内容障碍的图片或视频,使学生对不同类型的意识障碍有一个直观、形象的认识,相对于抽象、枯燥的语言描述,更容易理解、记忆和区分。在检体诊断相关内容的教学中,发挥视障学生听觉灵敏的优势,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正常心音和呼吸音等正常听诊音和啰音等异常听诊音的音频,让学生反复认真倾听、分辨,使学生亲身体会心肺听诊音,掌握心肺听诊标准。

二、模拟化教学系统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学科,其教学重点是临床诊断技能,而诊断学作为一门临床应用学科,其教学内容与临床体格检查密切相关,故诊断学实验教学只有结合临床病例开展,才能使学生通过感性认知深刻理解阳性体征的临床表现,在实践中充分掌握体格检查的方式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而同时实现专业教学目标。因此,在职高诊断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模拟化教学系统为视障学生创建体格检查模拟实习学习环境,让学生利用临床诊断仪器在各种电子标准化病人模型上进行体格检查,摆脱现实临床条件的限制,得到足够的实习机会。如在腹部检查相关内容的实训课上,让学生在腹部触诊标准化病人模型上进行腹部触诊,在多次触诊中反复感受触感阳性体征,并结合标准化病人模型的反应判断自身触诊手法的正确性,使学生熟练掌握临床查体技能。

三、网络课程与传统课程的有机结合

由于课时非常有限,导致教师很难在课堂时间内完成所有临床诊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只能集中精力讲解重点内容,导致学生掌握的诊断学知识存在片面性。因此,在职高教学中,教师利用慕课、微课、微信群等多种信息技术新手段展开知识的分享、讨论,这样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学空间变得开放;利用特教教研平台上的网络课程,让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课外在线学习,使课前预习者对教学内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课后复习者查漏补缺,巩固知识,拓展课程时间,帮助学生获取更全面的诊断学知识。

总之,在盲校职高《西医学基础》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模拟化教学系统和网络课程等现代信息技术新手段,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加快特殊教育现代化、职业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马秋玲,王自闯,周云洁,李永伟.信息技术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8):137-138.

[2] 吕卓人,薛小临,郭宁,陈东会.计算机技术在诊断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00,8(01):40-42.

作者:李建军

第二篇:新时期中西医结合刍议

21世纪必将是中西医结合医学蓬勃发展的世纪,也是全人类传统医药与现代医药相结合的“结合医学”蓬勃发展的世纪。促进和实现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学发展的方向和远大目标,是我国医药卫生工作者及科技工作者共同承担的历史使命。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定义是:“综合运用中西医药理论与方法,以及中西医药学互相交叉渗透中产生的新理论与新方法,研究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自然与社会)的关系,探索并解决人类健康、疾病及生命问题的科学。”中西医结合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一门学科,它是建立在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基础上,且在两者之间相互兼容、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后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

中西医结合的内涵,应该是通过比较中西两种医学体系在医疗实践中所采用的思维方式、认识手段和应对措施的异同,吸收各自的长处,逐步做到在理论体系上融会贯通,在临床实践中优势互补。现代科学可以帮助理解和阐明深奥复杂的中医理论,而中医药学对人体生命现象的独特认识和对疾病独到的治疗手段又能丰富和充实现代生命科学的内涵。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学事业发展的特色和亮点,也是我们缩短与医学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并以自己的特色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优势所在。

目前国外对“结合医学”的研究和投入呈逐年上升趋势,美国NIH1992年用于整个替代医学的研究经费仅200万美元,而近年仅哈佛大学麻省总院用于中医药的科研经费已超过1亿美元。广东等省政府都已明确将中医、中西医结合研究列入全省重点工作之一。这些都为我们积极谋求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面对这样一个大好的时机,中西医结合工作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一、中西医结合的意义

1.疾病预防。如在传染病的预防当中,中医学在这方面办法不多,而西医学“疫苗”方法就很有效而且简单方便。

2.疾病诊断。中医在诊断上是笼统的、抽象的、理论性的,而西医在诊断上是具体的、准确的、实在的。如高血压脑血管意外患者,中医说是“中风”、“肝风内动”等所致,这的确不好理解,患者也不易接受。要明确诊断该病,就需要应用现代化设备,即西医检查手段,如CT、MRT或DSA。

3.疾病治疗。对某一种疾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思考,明确中医治疗疗效好还是西医治疗疗效好,然后应用疗效好的方法治疗,以尽量减少患者痛苦,减轻患者负担。

4.疾病康复。许多疾病,西医只能采取加强营养、增强功能锻炼等措施,靠人体自身恢复,而中医可以采用针灸、理疗等康复措施,这时中、医康复治疗措施就是最好的。

二、理论互补发展

建国初期制定的“团结中西医”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及1954年以后中西团结合作的真正实现,是中西医结合迈出的第一步。在中西医结合的研究过程中,“西学中”人员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主体。后来随着中医院校正规教育的发展,通过进一步学习西医而由中医成长为中西医结合人才者逐渐增多。这类人才与“西学中”相比,虽有西医学基础不够坚实的缺陷,但在“系统学习,全面掌握”中医学方面,却又表现出一定的优势。确立现代科学方法为中西医结合研究方法,是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的关键。现代科学方法当然包括现代医学方法。一般而言,生命科学不过是物理、化学、数学等非生命科学在生命研究领域中的应用。由于方法论的统一性,现代医学与不断发展的现代自然科学的高度亲和性,是传统医学所无法比拟的。

近两百年来,现代科学的进展带来西医的飞速发展。西医一直致力于从微观角度探讨生理、病理,从而带动新的疗法及药物的发明。在后基因组学时代,生物医学界认识到基因并不能决定一切,因此又有了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帮助人们了解从基因到蛋白再到组织和器官,直至人体这一复杂系统的运作方式。其治疗手段的发展可归结为以基因或某些分子为目标的靶向治疗、代表药物等。

因此,多数学者认为中医应当向西医学习,打开黑箱,探求脏腑经络阴阳的本质,各相当于西医的何种系统、器官、功能乃至分子,方药治疗不仅能表现为临床疗效,而且要从分子机理上进行实验验证,从而说明中医的某一理论是科学的,并且把这当作中西医结合的首要任务。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西医界一直在做上述努力,并取得不少的成果,如肾本质的研究、阴阳的物质基础、经络的实质等。

三、用西医的方法评价中医疗效

具体而言,就是用队列研究、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价中医疗效,规范中医的“辨证”。例如冠心病全都归于数种乃至一种证型,并以固定的方药施治,再以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判断疗效。多数学者认为这种以病统证,及于方药的治疗及评价体系,有助于中医证的客观化及疗效的可重复性。

这种方法将中医辨“证”的特点纳入到了西医诊“病”的体系之中,简化了中医的思维,易于掌握,方便西医运用中成药,例如治疗心衰用参麦针,治疗发热用清开灵,等等,但同时也失去了中医个体化治疗的优势。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核心环节是证。通过患者的表现,归纳出属于何证,便可制定相应的法、方、药,如药证相符,即可收到预期的效果。否则,即需进一步思考辨证、用药是否正确。成功治疗一例患者后,以后遇到类似的患者就会考虑以相同的理法方药略作调整加以应用,同一类证可以用同一类方,《伤寒论》即为代表,这就是中医疗效的可重复性。

中西医结合可以理解为把中医学理论和西医学理论相联系,各取其优势,做到优势互补,然后应用到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实现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目的;为了推广中医药,证明中医药的疗效,对中药进行有效成分研究,即中药的西药化研究,这也是中西医结合的一部分内容。

参考文献:

[1]沈自尹.从肾本质研究到证本质研究的思考与实践——中西医结合研究推动了更高层次的中医与西医互补.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4(4):47.

[2]北京中医学院.中医学基础[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78.105.

作者:陈世俊

第三篇:论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的目的

[摘要] 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的目的都强调对中医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然而目前的教学课时仅为中医院校的1/10,中西医理论体系的差异也对学生学习中医造成困难,存在教学效果不佳,所学内容无法应用和巩固的问题。鉴于此有必要调整教学目的,不以掌握具体内容为目标,而将重点放在对中医学的认识上,采用以概论为主的教材。

[关键词] 西医院校;中医教学;教学改革

我国现行的医疗方针和政策是“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并重”,实现这一方针的人才保障来自于现行的中医高等教育,主要包括中医院校和西医院校,而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几乎是西医专业学生唯一一次中医理论初始化正规教育,对学生对祖国医学认知和观点的形成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反思近年来有关中医的争论,其中不乏西医同道的质疑,而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接触到的相当一部分西医工作者既不具备中医的基础知识,也未对中医有相对客观的认识,不由得产生了这样的疑问:是否西医院校的中医教育在某些方面出了问题?就此问题,笔者查阅了近十五年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的相关文章,绝大部分都提出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效果欠佳,并就教学改革提出建议,但主要围绕教学内容的精简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甚少涉及教学目的的探讨,经过长时间的思考,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笔者不揣浅陋,试作论述。

1 西医院校中医教育的教学目的和现状

1.1 目前《中医学》教材和教学目的

目前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使用的《中医学》教材版本有30种之多[1],但编排体例基本相同。大都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中医基础理论,内容包括中医学发展史及其基本特点、哲学基础、藏象学说、病因病机、诊法、防治原则与治法、中药方剂和针灸学基础等,基本涵盖了中医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下篇为中医学临床的综合运用,由于受课时的限制,主要收录各系统常见病的中医药治疗。可以说是中医院校各教材的浓缩精简版本。

西医院校中医教学大都以对中医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作为主要目的。如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医学》第7版规划教材西医院校开设中医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中医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能初步运用中医药防治常见病和多发病”[2];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基础中医学》为“使高等医药院校五年制本科或七年制学生,能完整地掌握中医学的精髓,为将来在医疗、科研、教学及其它工作中运用中医学的知识解决医疗与保健问题打下较扎实的基础”[3];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规划教材《中医学概论》为“使学习者在接受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能较准确、系统地了解中医对人类复杂生命现象和对方药的认识及丰富的诊疗知识,以利于相关课程的进一步学习”[4]。

然而,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的现状是否能够保障这一目的的实现?

1.2 西医院校中医教育的现状

目前各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的课时数呈逐年减少的趋势,以作者所在的第二军医大学为例,《中医学基础》教学由原来的92学时减为目前的57学时,首都医科大学由64 学时减至47 学时[5],大部分西医院校中医教学课时数在50-80学时之间。而教材的内容却基本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经络学、针法灸法学,这些课程在中医院校系统讲授需要700学时。在如此少的课时内要完成全部内容的系统讲述,让学员对所讲内容真正理解、掌握并应用,无疑具有相当大的难度,也往往导致学员为应付考试死记硬背,而之后又无相关临床实践巩固记忆,最终使绝大部分学生对中医学一知半解或只记住某些较为独特的名词。

此外,大部分的西医院校中医教学都安排在第二学年第二学期或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学员已基本完成了医学基础课的学习,现代医学关于解剖、生理、病理、疾病的概念已在学生头脑中基本形成并已巩固。而中医是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的一门医学,其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诊察分析疾病的方法、治疗疾病的观念和手段都与西医有很大的不同,学员往往难以立刻接受,认同感差,有些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在学习时习惯于以西医的相关知识做注解,难以真正理解掌握,无法了解并形成中医认识、诊察、分析、治疗疾病的思维方式,建立中医知识体系框架,当然更谈不上良好地应用。

1.3 西医院校中医教育的效果和改进措施

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的效果普遍反映不佳,表现在学生兴趣下降,学习积极性不高,对所学知识理解和掌握度差,缺课现象普遍,而学生也反映对所学内容不理解,找不到学习方法,学习后与当初的期望有一定差距[6]。针对这一情况,多位教育工作者从不同方面提出改进措施,包括增加中医教学课时[7],改革教材[8-9],改进教学方式方法[10-11]等。

此外,西医院校学生缺乏相应的临床实习和实践机会,所学内容在以后的医疗工作中大都得不到应用。因此,在目前的情况下,要求西医院校中医教学达到对中医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是不现实的,有必要调整教学目的。

2 西医院校中医教育的教学目的及保障方式

笔者认为,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可能达到的教学目标为:了解中医理论体系和特点,对中医学有较为客观、正确的认识,为进一步学习中医奠定基础。

认识一门学科可以采用两种学习方法:一是经过系统的学习,建立相关知识体系,逐步形成认识;另一种方法是选取对该学科知识高度概括的概论作为主要学习资料,通过较短时间的学习,对该学科有大致的了解。以第一种方法学习中医,所学知识体系较为系统,有利于对内容的掌握和应用,但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第二种方法不以掌握具体内容为目的,不需经长时间的学习,教材概括性高,可涵盖现代研究,反映学科最新发展,授课方式灵活,学习的自主性强,更适合目前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的现状,达到使学生对中医学有较为客观、正确认识的目的。

中医基础理论中某些内容,如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病因病机学说等,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对自然、人体、疾病的认识,其中既包含了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思想,又体现出天人合一、生化制约、取类比象、以外测内等较为独特的认知方法和思维方式,但也存在时代特征明显、理论较粗糙、逻辑欠严密等不足,西医院校学生往往接受和认同感较差。对于这一部分的学习,可选用相关研究领域的概述性文章,鼓励百家争鸣,以自学和组织讨论为主要学习方式,从而对中医理论形成一定的认识。中医诊断、中医内科、针灸等学科贴近临床,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相关的现代研究十分丰富,可选用结果明确、体现中医临床特色的高水平研究成果,阐明中医的临床思路和特色,亦可着重掌握一些卓有成效的治疗方法,为以后的中西医结合打基础。此外,对于有志于深入学习中医的学生,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系统学习中医理论和知识技能,为今后临床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存在许多困难,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应当对目前医学界对中医的不合理认识负有一定的责任。在有限的课时内,与其将教学目的设定为具体内容的掌握,不如转为对中医学的正确认识上。

[参考文献]

[1] 赵喜俊,谢燕芳.《中医学》的教学实践[J].第5版.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4,3(1):38-40.

[2] 李家邦.中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前言.

[3] 陆付尔,刘沛霖.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基础中医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前言.

[4] 郭姣.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规划教材——中医学概论[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前言.

[5] 黄小波,李宗信.高等医学院校中医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10(3):48-49.

[6] 凌江红,潘宇政,黄李平.西医院校中医学学习状况调查分析[J].中医教育,2003,22(3):49-51.

[7] 王爱坚.关于搞好西医高等院校的中医教育的几点窥见[J].中医教育,1996,15(1):21-231.

[8] 杨观虎.谈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教材的改革——兼评《中医学教程》[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2,26(1):55-56.

[9] 吴岳,董克礼.《中医学》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合理优化[J].中医药导报,2007,13(1):92-93.

[10] 赵燕玲,王宗仁,李锋.提高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质量的改进措施[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1):153-154.

[11] 孙元莹,刘丹卓,王暴魁,等.西医院校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模式探讨[J].山西中医,2007,23(2):73-74.

(收稿日期:2013-01-06)

作者:李勇进??徐晶钰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筹资论文范文下一篇:工地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