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公文基础知识

2023-01-23

第一篇:公共基础公文基础知识

公共基础公文基础知识

1、公文概述

广义公文包括通用公文、专用公文和事务公文;狭义公文仅指通用公文。

通用公文是指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中普遍通行适用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包括:决议、决定、命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

公文特点

(1)政策性:公文内容担负和传达执行党和国家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处理机关行政公务的重要职能,其内容绝对不允许违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

(2)权威性:发文机关的法定地位和法定职权决定了所发公文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它可以要求下级机关贯彻执行,从而推动各项公务活动顺利展开。

(3)规范性:每种公文的名称、载体、行文关系和文字表达等都有严格的规范要求,有其特定的格式和特定的适用范围。

(4)时限性:公文的时限性实质公文的效用受时间的限制。没有一份公文是永远有效的。

公文的种类

1 (1)根据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公文可分为对外公开、限内部公开、内部使用、秘密、机密、绝密六类。

(2)根据行文方向,公文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三类。 (3)根据内容的性质,公文可分为规范性、领导指导性、公布性、陈述呈请性、商洽性、证明性文件等。

(4)根据办理时限的要求,公文可分为常规、加急、特急件三类。

(5)根据公文来源,可将公文分为收文、发文两类。 主题是文章的统帅和纲领,是文章的核心;主题源于材料,主题不能先行,必须从实际出发,从材料中引出主题。实用文体主题的表现表式主要有:①直接阐述;②单一集中;③以意役法;④片言居要;⑤善用标题。

文章结构安排的环节主要包括:选择角度;设置线索;安排层次;划分段落;设计开头与结尾;处理过渡和照应等。文章的结构应达到严谨(严密精细,无懈可击)、自然(顺理成章,开阖自如)、完整(匀称饱满,首尾圆合)、统一(和谐一致,通篇一贯,决不相互抵触,自相矛盾) 文章常用的表达方法有叙述、描写、议论、说明,其中议论的方法又可具体分为:①例证法;②喻证法;③类比法;④对比法;⑤反驳法;⑥归谬法。

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合体、得体,准确、顺达,简洁、明快,生动、有力。

2、公文的特点和种类

公文,也称公务文件,是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和使用的具有规范体式和法定效用的信息记录,其区别于图书、情报、资料等事物的个性点主要有:①由法定作者制发;②具有法定的现实执行效用;③具有规范的体式;④履行法定的程序。

根据不同的标准,公文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如下分类:

(1)根据形成和作用的公务活动领域,公文可分为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两类。

(2)根据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公文可分为对外公开、限国内公开、内部使用、秘密、机密、绝密六类

(3)根据行文方向,公文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三类。 (4)根据内容的性质,公文可分为规范性、领导指导性、公布性、陈述呈请性、商洽性、证明性公文。

(5)根据处理时限的要求,公文可分为平件、急件、特急件三类。 (6)根据来源,在一个机关内部可将公文分为收文、发文两类。

3、政府系统的通用公文文种 (1)规范性文件

条例。用于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全面、系统的规定,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的规章不得称“条例”。

规定。用于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部分的规定。 办法。用于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作比较具体的规定。 (2)领导指导性文件

3 命令(令)。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旅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奖惩有关人员;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

决定。用于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

指示。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 批复。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通知。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发布规章;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需要周知或者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和聘用干部。

通报。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 (3)公布性文件

公告。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 通告。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4)陈述呈请性文件

议案。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请示。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调查报告。用于反映调查研究的成果,揭示事物的真相与规律。 (5)商洽性文件

函。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答、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

4 (6)会议文件

会议纪要。用于记载和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4、党政机关的通用公文文体 (1)规范性文件

条例。用于党的中央组织制定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规章制度。

规定。用于对特定范围内的工作和事务制定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2)领导指导性文件

决议。用于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事项。 决定。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安排。

指示。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提出开展工作的原则和要求。 意见。对于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通知。用于发布党内法规、任免干部、传达上级机关的指示、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发布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共同执行或者周知的事项。

通报。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交流重要情况。 批复。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 (3)公布性文件

公报。用于公开发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件。 (4)陈述呈请情文件

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答复上

5 级机关的询问。

请示。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5)商洽性工作

函。用于机关之间的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无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

(6)会议文件

会议纪要。用于记载会议主要精神和议定事项。

5、公文文体与结构常识

应用文体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殊属性主要有直接应用性、全面真实性、结构格式的规范性。

公文属于特殊应用文,其区别于一般应用文的特殊性特征表现为:被强制性规定采用白话文形式;兼用议论、说明、叙述三种基本表达方法。

公文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标题、正文、作者、日期、印章或签署、主题词。

公文的其他组成部分有文头、发文字号、签发人、保密等级、紧急程度、主送机关、附件及其标记、抄送机关、注释、印发说明等。

印章或签署均为证实公文作者合法性、真实性及公文效力的标志。

6、公文的稿本

(1)草稿。不具备正式公文效用,常有“讨论稿”“征求意见稿”“送审稿”“草稿”“初稿”“二稿”“三稿”等稿本标记。

6 (2)定稿。具备正式公文效用,是制作公文正本的标准依据。有法定的生效标志(签发等)。

(3)正本。正本是格式正规并有印章或签署等表明真实性、权威性、有效性的标。

(4)试行本。在试验期间具有正式公文的法定效力。 (5)暂行本。在规定的暂行时间内具有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 (6)副本。正本复份(与正本同时印刷)在外形上与正本没有区别,具有相同的法律效用;作为复印件的公文副本(如抄本、复印件)不具备公文的法定效用,需加注“副本”字样标记。

(7)修订本。可以标题结尾处标作:“(修订本)”,也可在标题下做题注,在圆括号内注明“某年某月修订”。

7、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合“法”、求实、合体、简明、严谨、准确、规范、完整、清晰、耐久。

8、行文规则

可以采用越级行文方式的情况:一是由于情况特殊紧急,如逐级上报下达会延误时机造成重大损失;二是经多次请示直接上级机关而问题长期未予解决;三是有上级机关交办并指定直接越级上报的具体事项;四是出现需要直接询问、答复或联系不涉及被越过的机关职权范围的具体事项;五是需要检举、控告直接上级机关等。

行政机关不能迳向党的组织发布指令性公文,一般也不得以行政机关名义迳向党的组织报告工作或请求指示或批准。

9、公文写作的语言运用

公文语言的特点:庄重、准确、朴实、精练、严谨、规范。

10、各种文种的撰写

(1)规范性公文。规范性公文一般包括文件标题、发布或通过或批准的日期、章题、正文;规范性公文的标题由事由(问题)、文种两部分构成;正文中开始部分的制定目的是规范性公文的核心内容与指导性“纲领”。

(2)决定。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

(3)决议。其性质、功用与决定没有大的差别,特点在于必须经过会议讨论通过或批准。

(4)通知。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

(5)通报。标题由发文机关、表彰或批评的对象与事实性质(情况)以及文种(通报)。

(6)批复。标题写明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必要时也可在标题中标明“同意”“批准”与否的态度。

(7)通告。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构成,有时可省略事由或只标注文种。

(8)请示。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与文种构成。

(9)函。依格式正规、郑重的程度,函有公函、便函之分;依行文主动与否,函又可分为发函、复函。格式正规、郑得、涉及相对重要问题的是公函;相对灵活(略去标题、发文字号等)并涉及一般具体事项的是便函。

8

11、公文处理的基本原则

(1)法制原则。指处理方法手段、程序手续、行为准则与方法规化、制度化。(2)实事求是原则;(3)全面技师原则;(4)时效原则;(5)集中统一原则;(6)党政分工原则;(7)保密原则;(8)简化原则

12、收文处理的一般过程 (1)公文的收受与分流

签收。指履行规定的确认、清点、核对、检查、签注手续后,收到公文。登记形式有薄式、卡片式、联单式

外收文登记。由外收发人员在完成签收工作后,对收文情况做简要记载。

启封。外收文登记完成后,统一交由内收发人员,统一启封或径送有关领导亲启。

内收文登记。由内收发人员对收文情况做详细记载。

分办。有关人员将公文分送有关领导、有关部门工作人员阅知办理。

摘编。文件管理人员对部分准备投入办理过程的重要文件编写文摘、提要、综述、汇集有关数据资料。

(2)办理收文

拟办。由部门负责人或有关具体工作人员提出处置意见,供有关领导审核定夺。

批办。机关领导者或部门负责人提出处置意见。

承办。有关工作人员按意见具体处置公文所针对的事务和问题。

9 注办。由承办人签注公文承办情况,以备忘待查。 (3)组织传阅与催办查办

组织传阅。使公文有工作人员中的有效传阅活动。

催办。由公文处理管理机构或承办人对公文承办过程实施的催促检查。

查办。由公文处理管理机构或其他专门组织对重要公文实际执行情况进行的核查协办工作。

(4)处置办毕公文

包括:阅卷归档、清退、暂存、销毁。

13、发文处理程序与方法 (1)文稿形成

拟稿。撰拟公文文稿。

会商。当公文内容涉及其他有关同级或不相隶属机关或部门的职权范围,需征得其同意和协助。

核稿。文稿在送交有关领导签发或会议通过前,由专人进行全面核查。

签发。指由机关领导人或被授以专门权限的部门负责人对文稿终审核准之后,批注正式定稿。按签发人身份、地位及工作程序的不同,签发分为正签、代签、核签、会签等数种。

(2)公文的制作

注发。定稿形成后,批注缮写印发要求的活动,以使签发意见进一步具体化、技术化。

10 缮印。制作供对外发出的公文。

用印或签署。在印毕的公文上盖发文机关公章,或请有关领导签名。

(3)公文的对外传递

分装。按规定具体拣配和封装公文。

发出。将分装完毕的公文以适当的方式发给受文者。 (4)处置办毕公文

包括:阅卷归档、暂存、销毁。

14、公文销毁的方式和范围

销毁的主要方式有:焚毁、重新制成纸浆、粉碎、清洗消磁(磁盘、磁鼓、磁带)。

以各种方式销毁公文均应履行如下程序手续:由文书部门组织对公文进行鉴定;确认应销毁后逐文逐件核定造册;呈请本机关或上级机关有关领导审定批准;获准后再行销毁。任何个人均不得私自销毁公文。

相似文种比较

(1)公告与公报:都是党政机关常用的文种。

不同点:a.性质不同。公报的新闻性更强一些,通常运用报纸。电台。电视等加以宣传。b.内容不同。公报内容多为重大事件或重要决定。c.使用范围不同。公告适用于想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比公报使用范围广。d.写作方法不同。公报更接近于新闻报道,写法灵活。

11 (2)决议与决定:都是下行文,都是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

不同:a.使用范围不同。决议发行机关只能是会议,决定主体是机关。b.产生程序不同。决议是机关共同意志的反映,决定不一定通过表决程序。c.标题和正文写法不同:决议要在标题下标明在什么时间,经过什么会议通过,做出什么决议。

(3)请示与报告:均属上行文

不同:a.行文目的不同。请示是胃里听取上级机关意见,报告是为了使下情上达。b.行文时间不同:请示在事前,报告不受限制。c.内容含量不同:请示一文一事,报告不限。d.处理办法不同。上级机关对请示有责任,对报告一般不作答。

(4)通告、通知、通报:都是下行文,反应上级机关对下级工作的指导。

不同:a.发文目的。通告、通知是为了让下级机关了解上级指示告知其应知或应办,通报是通过典型事例来教育有关人员以改进工作。b.收文机关不同。通告、通报收文机关多半泛指,通知有明确的收文机关;

(5)决议与纪要:都是由会议引出;

不同:a.内容不同;

6、公文组成要素;公文一般由分号、秘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

二、常用公文写作;

1、通知;(1)特点:应用范围的广泛性;较强的时效性;告知;(2)通知的类别和协作要领;a.发布性通知:用于发布规范性文件、下达计划和印;b.

12 指示性通知:用于向下级机关做指示,部署工作等;c.泛指,通知有明确的收文机关。c.具体写法不同。通告、通报缩写的要求多祈使句,通报所写内容多事“事”,多叙述语句。

(5)决议与纪要:都是由会议引出

不同:a.内容不同。决议内容一般是阐述重大问题和事项,纪要既可以是重大问题和事情也可以是日常具体工作。b.产生程序不同。决议必须经过审议,纪要是根据会议内容概括出来的要点和精神。c.容量不同。决议往往写一方面或特定问题,纪要可写几个方面。

公文组成要素

公文一般由分号、秘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引发日期、页码等组成。

第二篇:广西公共基础知识公文写作:公文基础知识

广西中公事业单位官方微信 :gxsydw

广西公共基础知识公文写作:公文基础知识

【导语】公共基础知识考察的范围较广,主要包括:政治、法律、科技、管理、人文和公文写作等等,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公文写作:公文基础知识。

1.公文

国家机关和其它社会组织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用与规范格式的文件材料。

(1)公文形成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及其它社会组织。 (2)公文形成的条件是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 (3)公文是具有法定效用与规范格式的文件材料。 (4)公文是办理公务的重要工具之一。 2.公文历史发展脉络

原始社会:结绳记事→商代后期:甲骨文书→秦汉:“书” “奏”→辛亥革命以后:《公文程式》。

3.文书、文件和公文 (1)文书

可以作为所有文件材料总称,既可指公务文书,也可以指私人文书,是一个整体概念。最早出现于西汉。

(2)文件

广义上说:它同文书一样,既可指公务文件,也可指私人文件,有时也可以指文件材料的总称。

狭义上说:主要是指机关、组织制成和发布的具有固定格式和文件版头的正式行文。出现于清末。

(3)公文

指各机关单位为了办理公务而形成的文件材料。出现于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 在机关单位中三者都是指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在工作活动中形成和处理的收来文件、发出文件以及机关内部所使用的文件材料,即公务文书。

以上内容来自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考生备考公共基础知识提供备考指导,供大家学习参考!

本文来自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

广西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http:///guangxi/

第三篇:公共基础知识公文写作:公文的作用

公文是传达和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联系和处理各级机关公务的一种工具。

1、领导和指导作用

公文是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进行领导和指导的重要工具。

上级机关通过制发公文,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颁布国家的法律法规,组织开展各种公务活动,责成下级机关严格按照所发公文的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贯彻落实。(指导作用的具体表现)

上级机关制发的公文不一定都具有指令的性质,有的只对本行业、本系统的业务工作指出原则性的指导意见,要求下级机关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贯彻执行。(指导作用)

2、规范和约束作用

在党政机关公文中,有相当一部分具有法规的性质,如条例、规定、办法等。这类公文是一定范围内人们行动的准则或行为的规范,具有明显的规范和约束作用,一旦制发生效,就必须遵照执行,不得违反。

3、宣传和教育作用

党政机关制发的许多重要公文,在作出工作部署,提出贯彻要求的同时,往往要分析国际国内形势,阐明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宣传教育,以便统一思想认识,增强贯彻执行的自觉性。一些公文,如表彰性或批评性的通告,本来就是为了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而制发的,其宣传教育作用更为突出。

4、联系和沟通作用

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或其他法定的社会组织,都要通过制发公文联系和商洽工作,传递和反馈信息,介绍和交流经验。正是在各种纵向、横向的联系和沟通中,上情得以下达,下情得以上达,思想认识得以统一,各项工作能够正常而有序地开展。

5、依据和凭证作用

公文作为处理公务的专门文书,反映了发文机关的意图,具有法定的效力,是收发机关做出决策、处理问题、开展工作的依据和凭证。如上级机关制发的公文(决议、决定、条例、规定、指示、批复、通知),是下级机关组织开展工作的依据和凭证;下级机关制发的公文(报告、请示、意见),是上级机关制定决策、指导工作的依据和凭证;平级或不相隶属机关制发的公文(函),是彼此之间交流情况、商洽工作的依据和凭证。

第四篇:公共基础知识公文写作:公文文体与结构

1.公文文体

应用文体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殊属性主要有:直接应用性、全面真实性、结构格式的规范性。 公文属于特殊应用文,其区别于一般应用文的特殊性特征表现为: ①被强制性规定采用白话文形式;

②兼用议论、说明、叙述三种基本表达方法。

2.公文结构

公文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标题、正文、作者、日期、印章或签署、主题词。

公文的其他组成部分有:文头、发文字号、签发人、保密等级、紧急程度、主送机关、附件及其标记、抄送机关、注释、印发说明等。印章或签署均为证实公文作者合法性、真实性及公文效力的标志。

第五篇:公共基础知识—公文写作部分

第一章

公文写作

一、判断题

1. 公文是机关实现其管理职能的唯一手段。(

)

2.档案主要是从公文转化而来的,今天的档案就是昨天的公文。(

) 3.领导指导性文件没有试行本。(

)

4.通告的结构通常有标题、主送机关、正文、成文日期四部分。(

) 5. 一件公文用以与其他公文相区别的名称是主题词。(

)

二、单项选择题

1.甲骨文书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文书档案,它产生的时代是(

)。 A.夏代

B.商代后期

C.西晋

D.东汉末年 2.属于“密级”的文件有(

)。

A.绝密文件、机密文件、秘密文件

B.绝密文件、机密文件、普通文件 C.绝密文件、普通文件、分布文件

D.绝密文件、机密文件、普通文件 3.公文区别于其他文章的主要特点是(

)。 A.公文形式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 B.公文形式的条件是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 C.公文是具有法定效用与规范格式的文件 D.公文是办理公务的重要工具之一 4.下列哪种文件属于报请性公文?(

) A.决定

B.章程

C.报告

D.通知

5.供受文者使用的具有法定效用的正式文本,格式规范并具备各种生效标志的稿本,称作(

)。

A.草稿

B.定稿

C.正本

D.副本 6. 公文的成文时间通常是(

)。

A.领导签发时间

B.完成草稿时间

C.印发时间

D.用印时间 7.负责公文处理工作的是本机关的(

)。

A.档案室

B.业务处

C.收发室

D.办公厅(室) 8.在文件拟稿中,如果要引用某份公文,应当(

)。 A.仅引发文字号

B.先引发文字号后引文件标题 C.仅引文件标题

D.先引文件标题后引文件发文字号

9.根据事由:“××公司发行重点钢铁企业债券”,应使用的文种是(

)。 A.通报

B.通知

C.通告

D.决定 10.下列“请示”的结束语中得体的是(

)。 A.以上事项,请尽快批准

B.以上所请,如有不同意,请来函商量

C.所请事关重大,不可延误,务必于本月10日前答复 D.以上所请,妥否请批复

11.长期保存或永久保存的重要文件,书写不能使用(

)。

A.蓝黑墨水

B.碳素墨水

C.纯蓝墨水

D.黑色墨汁

三、多项选择题

1.公文是一种特殊的应用文,这种特殊性表现在(

)。 A.采用白话文形式

B.具有真实性、合法性

C.具有规范性、相对性、确定性

D.用议论、说明、叙述三种方式表达 2.下面属于公文必备的基本组成部分有(

)。 A.发文种类

B.报送机关

C.标题

D.成文日期 3.我国法定的公布性文体包括(

)。

A.通知

B.通告

C.通报

D.公告 4.能够联合行文的机关应是(

)。

A.同级政府之间

B.政府各部门之间

C.上级党委和下级政府之间

和同级人民团体之间 5.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有(

)。

A.党政机关应在各自的系统内部发布文件 B.行政机关可直接向党的组织发布指令性文件 C.行政机关可以直接向党的组织汇报工作 D.党政机关应尽可能地增加联合发文

四、公文改错题

下列公文含有多出错误,请仔细阅读并写出你的改正意见。 ××镇人民政府:

D.政府部门

对你镇的数次请示,经研究作答复如下:

其一,原则同意批准你镇建立联合贸易公司,负责本镇的内、外贸易工作。你镇应尽快使联合贸易公司开始营业。

其二,你镇提出试行“关于违反计划生育规定的处罚办法”最好不执行,因为这个办法违反上级有关文件精神。

其三,对你镇提出要建一俱乐部活跃居民文化生活一事,予以批准,但规模要适当控制,量力而行。

其四,同意你镇组团参加在上海举办的服装节和在服装节上进行引资促销活动。

××市人民政府2009年×月×

参考答案与详解

一、判断题

1.×【解析】公文是国家机构及其社会组织行使职权、实施管理的重要工具。该题说法过于片面。

2.√ 3.√

4.×【解析】通告的结构由标题、正文、发文机关及成文日期组成。 5.×【解析】一件公文用以与其他公文相区别的名称是标题。

二、单项选择题

1.B【解析】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后期,出现了一种体式较为完整的甲骨文书。它是书刻在甲骨上的商代后期王室占卜活动的记录文字,即“甲骨卜辞”。它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文书档案。

2.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九条规定,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

3.C【解析】公文是具有法定效用与规范格式的文件材料,这是公文区别于其他文章和图书资料的主要特点。公文的法定效用是由公文形成者的法定地位所决定的,公文的规范化格式,不仅增强了公文的权威性与有效性,也方便了公文的处理与管理。 4.C【解析】报请性公文是下级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请示问题时所使用的陈述性、请求性公文。这类公文主要是报告、请示等。

5.C【解析】“正本”是指具有法定效用、格式规范并具备各种生效标志的正式文本。“草稿”并不具有法定效用,“副本”不具备所有的生效标志,“定稿”具有法定效用,但并不具备所有生效标志。

6.A【解析】公文的成文时间又称为日期,指公文形成的具体时间,通常以领导者签发的时间为准。

7.D【解析】各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通常都纳入机关的综合性办事机构,也就是机关的办公室、秘书处、秘书科的工作范围之内。一些较大的机关,可以设立专门机构处理公文,归机关的办公厅(室)领导。而一些小的机关单位只在办公室设一个专职或兼职的文书工作人员即可。

8.D【解析】在文件拟稿中,如果要引用某份公文,应当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 9.C【解析】从选项来看,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发布规章,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需要周知或者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和聘用干部;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作出安排。结合题干分析,“××公司发行重点钢铁企业债券”是一个需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周知的事项。

10.D【解析】请示的正文多半按请示理由、请示事项、结束语的顺序写。结束语根据请示内容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习惯写法,常用的有“可否,请批示”、“当否,请指示”、“请审批”等。

11.C【解析】墨和墨汁的主要成分是碳素,写成的字迹耐水、耐光、耐热,不易褪色,适于长久保存。纯蓝墨水和红墨水属于有机染料墨水,字迹鲜艳但不耐久,所以公文写作应当使用墨汁、蓝黑墨水和碳素墨水,不能使用纯蓝、红色墨水。

三、多项选择题

1.AD【解析】公文的文体内容。特殊性表现为直接应用性、全面真实性,结构格式规范性、采用白话文形式兼用议论、说明、叙述。其中,公文是一种特殊的应用文,表现为采用白话文形式,兼用议论说明、叙述三种方式表达。

2.ACD【解析】公文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标题、正文、作者、日期、印章或签署和主题词。 3.BD【解析】掌握我国通用公文文种的主要内容。 4.ABD【解析】注意掌握行文规则的主要内容。

5. ABD【解析】党政机关可以超出各自的系统内部发布文件;作为党领导的国家行政机关不能直接向党的组织发布指令性文件;党政机关可以联合发文,但并非是尽可能联合发文;行政机关可以直接向党的组织汇报工作是对的。

四、公文改错题

【答案】一是违反一文一批的原则。市政府在积存了某乡四件请示之后,才合在一起给了这样一个批复,这样做有多种弊端:(1)延误时间,耽误下级工作;(2)多种事项集于一篇公文之中,内容杂乱;(3)一份公文涉及多方面工作,给下级落实带来困难。因为这些工作在下级机关是由不同单位和不同负责人分管的,由哪个负责人承担批复的落实工作,不好确定。正确的做法是,下级报来一份请示,就及时回复一份批复。对方的四份请求,应有四份相应的批复。

二是标题不合要求。本批复的标题只有文种品称,没有发文机关和主要内容,不够认真严肃,也影响工作效率。

三是用语含糊不清,观点不明确。如“原则同意”、“最好不执行”、“违反上级有关文件精神”,都没有明确指出自己的观点,使下级无法执行。

四是时间要用汉字,不能用阿拉伯数字。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骨干教师能力培训总结下一篇:骨干教师个人成长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