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散打公共体育论文

2022-04-25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武术散打公共体育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我国武术散打是我国文化历史的重要传承,我国武术散打更是在世界闻名。高校体育散打教学决定着我国武术散打的传承,其主要以竞技为主,彰显其魅力。在高校中,很多学校都开设散打教学科目,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树立体育散打竞争意识,受到学生与家长的认同。

武术散打公共体育论文 篇1:

加速武术散打发展的战略措施探究

摘要 我国武术散打主要是指两人面对面徒手打斗,在古代被称为手博、相博等,现阶段也可称之为散手,是我国武术的一种展现方式,主要以摔、打、踢、拿四种技法能为攻击方式,还包含步法和防守等技能,是一种现代体育运动项目,也是我国传统武术的一种擂台模式。为吸引更多爱好者的加入,加强宣传和包装十分关键,才能让散打经久不衰,本文主要对如何让更多人知道武术散打的魅力,打造武术散打的品牌进行探讨,可供参考。

关键词 武术散打;发展;战略措施

武术散打是拥有独特民族风格的体育项目之一,也是中华武术的精华,在民间广为流传,其主要是从祖先的生存斗争起源,在原始社会中为何动物争取食物而长时间和野兽搏斗,从而学会了和不同野兽搏斗的方式,同时将野兽获取食物的本领转变也学会了,其中包含狗闪、猫扑、虎跳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逐渐演变为如今的散打技术,根据相应的规则应用摔、打、防守等方式进行徒手对抗的现代体育竞技项目,属于格斗对抗的一种。近几年中,越来越多的体育项目走向市场,为让武术散打在众多竞争中站稳脚跟,就需要重点关注武术散打的宣传和包装,建立良好的武术散打品牌。

一、建立三大品牌,重视包装

(一)打破武术散打传统的形象,进行系统包装

首先需要和其他体育项目区分开,既要将武术散打自身特点充分体现,其中包含训练仪式、训练场地、图案、服装等,又得和展现和其他体育运动项目的不同之处。就目前而言,武术散打虽然有自身的识别系统,但由于社会竞争非常激烈,想要将武术散打发扬光大、进一步发展还需要持续完善识别系统,可通过将仪式、歌曲、誓言、等引入丰富的形式,使识别系统进行完善,给武术散打一个全新的面貌。除此之外,在社会主义发展的背景下,武术散打想要转变传统的形象,就需要尽可能将现代化的推广形式融入其中,一方面来说可以将现代市场应用广泛的抖音或者快手等短视频作为推广平台,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微博或微信开展公众号,这样能够帮助相关的兴趣人群找到武术散打的学习方向除此之外还可以在线上建立相应的课程,这样能够帮助武术散打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1.引入礼仪:在我国礼貌是必不可少的,习武之人应以德为先,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仅仅一个抱拳礼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需要对礼仪规范进行调整,有一套完整的规范模式,需要简单、易于推广和熟记,又能将武术人的品德、以德为先、以德待人的精神展现出来。

2.引入宣誓:宣誓的内容精简,读出来需要顺口,能将道德行为规范反映出来。同时,在训练馆会议室等地方将誓言内容张贴出来,若有需要还可以专门举行面对武术协会会徽的宣誓仪式,体现出武术散打的庄重感。

3.引入歌曲:歌曲的应用应遵循以下几点,(1)首先是歌词,需要和武术文化、武德、武术精神相关的语言组成,内容简短易学,且旋律让人一听就热血沸腾。在各大比赛和正规场合中,第一项就播放武术散打歌曲并集体演唱,既能展现武打人的团结,又能达到宣传武术的目的。(2)其次为旋律,各种武打歌曲在进行设计时,并没有专门的作曲家,所以旋律的设计需要在已有的歌曲中进行选择,并通过改编和填词的方式来进行二次创作,但需要注重相关的版权问题,避免侵权或者其他非法行为。

4.将仪式系统进行完善:在礼仪、宣誓和歌曲等程序建立完整后,制定完整的管理规则和条款,将其建立成一个系统的仪式,并融入于各类武术散打活动中,才能体现出规则和程序的重要性,够让武术散打更加规范和庄重,是吸引更多人们关注的重点。

(二)对表演模式进行统一包装,将武术散打加速推广出去

第一就是确定武术散打的表演形式,其不仅能让观众对某一项目进行了解和关注,还能让感兴趣的人加入到其中。跆拳道和少林拳推广就非常到位,在1990年时,自1990年少林武僧表演团初次在国外演出以来,已经在国外表演了很多场,每到一个地方少林功夫就能得到很好的宣传,并刮起少林功夫旋风。可想而知武术表演的影响力有多大,但这个前提是必须有一个完整的表演形式。

1.首先,需要对武术表演活动的资料进行收集和查阅,并结合专家根据武术散打的特征創造表演形式。需要注意的是表演形式和内容必须以散打技术为标准和基础,将武术套路的表演魅力融入,能让内容包含散打的特征保留,同时观赏性也极高。

2.在确定武术表演形式之后,就需要武术管理部门多组织武术散打表演,可通过组织宣传武术散打为目的的表演活动,可组织宣传武术散打为目标的表演活动,也可以为各类武术活动进行前奏表演,到场的人越多越好,还可以让媒体进行采访报道加强宣传。如此,既能达到宣传武术散打的目的,让更多的人吸引进来,使武术散打快速发展,将该项目的特点和魅力展现出来,塑造良好的武术散打形象。

(三)竞技场景和训练场地保证需烘托武术精神

无论是业余训练场地或专业训练场地,其包装要求都非常严格,需要有国旗、武术旗、将优秀的武术家、运动员画像张贴出来,同时对其所得的荣誉和成绩进行描绘,张贴能够表达武术精神、武德等标语,目的为教导习武之人,让学习氛围更加浓厚,在进入训练场地时能够感受到武术的精神,并自觉的努力、积极学习,从内心中热爱、尊重伴随其学习、成长的场地。

竞技场景的包装非常重要,目的是吸引更多观众,让武术散打推广加快推广,其中散打王争霸赛就做得非常成功,即使如今散打王争霸赛已经停赛很久,也吸引了很多武术散打爱好者的注意,其中少不了的是运转方式和包装理念,成功的运转方式和包装理念可以给人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因此,可以通过借鉴韩国的跆拳道、美国的职业拳击推广和包装观念,将武术散打精神融入进去,是加速武术散打推广和发展的关键。

二、加强武德教育,将武术散打技术和武术文化包装相结合

(一)在全球,没有一个国家有我国这样复杂纷繁、博大精深的武术形态,武术散打的存在模式使武术变得有文化性。在考察人类文化发展过程时,莱斯利·怀特曾经说过“我们逐步明确认识到文化是连续的流体,同时也是各类事情的流程,是一时代纵向传输至另一个时代,并从一个地域和种族传输至另一个地域和种族”。所以,武术文化在推广和承传武术散打中非常重要,因为武术文化就是技术的核心基础,其中武术的“形”是技术,“神”是武术文化,真正的中华武术是讲究神行兼顾的。故此。融入武术文化十分关键,以推广武术文化来使武术散打的技术推广出去,让观众了解到现在看见的是武术散打技术,并非左勾拳、右勾拳,而是武术的精华,才能让武术散打吸引更多人的关注,被更多人接受。

(二)加强武德的教育,让习武之人和其他人崇尚武德精神。习武之人的举止规范、修心养心、品评善恶都是以武德为基础。无论出于哪种目的,是加快武术散打的推广还是让武术散打有一个良好的传承和发展,都离不开武德教育。第一点就是给予习武之人一个良好、温馨的学习环境,在各个公共场所张贴武德标语,并建立武德教育节,规定每个月的某一天为武德教育日。习武之人应在当天仔细、认真学习,将武德贯彻下去,用行动来向世人展现高尚的道德。可借助多媒体和网络的便利将武德宣传出去,并自己行动做好榜样,让更多人认为习武之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错误观念转变回来,让更多人知道武术散打的价值。

(三)虽然如今信息技术发展很快,可以通过各个互联网平台进行宣传,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宣传之前需要将网站完善,并在网站中定时邀请武术散打明星为嘉宾,向粉丝们直接对话并问答问题,网页上还可以观看赛事直播、预订门票,还能下载信息和图片,并将在线评论,也就是弹幕打开,帮助管理者将关注者的意见进行统一统计,使武术散打竞赛服务质量得到提升。

三、结语

总而言之,武术搏击能一直延续到现在,离不开社会文化背景和运动本身特点,搏击方式已经形成一个观赏性较高的活动,但随着社会进步发展,需要武术散打适应社会的新形势,不断研发和开创新的搏击技术,做好各类包装和发展措施,宣传工作做到位,就能让更多人对武术散打感兴趣并学习。因此,想要武术散打得到良好发展,就必须重视包装问题,良好的包装可以让武术散打持续发展,得到更多人的喜爱和关注。

参考文献:

[1]徐宏魁,王占通.从武术散打的健身价值看武术散打的发展[J].湖北体育科技,2011(05):603-606.

[2]朱扬涛.我国武术散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J].智库时代,2019(36):252+254.

作者单位:河南省濮阳市体育运动学校

作者:郝彦坤

武术散打公共体育论文 篇2:

浅谈高校体育散打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摘  要  我国武术散打是我国文化历史的重要传承,我国武术散打更是在世界闻名。高校体育散打教学决定着我国武术散打的传承,其主要以竞技为主,彰显其魅力。在高校中,很多学校都开设散打教学科目,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树立体育散打竞争意识,受到学生与家长的认同。但高校体育散打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教学问题,本文针对其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并为教师提供更为高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高校体育  武术散打  问题

武术散打与其他体育竞技类项目有所不同,其具有一定的中华文化底蕴,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体育竞技运动。在高校教学科目中开设武术散打是其竞技项目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家长、学生与教师共同期待的事情,学生有一定的运动基础,可以通过学习武术散打强身健体,增加自身防卫能力的同时,将我国武术散打的精神与技艺传承下去。学习武术散打的学生,其品格意志更加坚定,相对比其他同学吃苦精神更强,且思想道德品质水平较高,乐于助人,敢于打抱不平。学习散打还能提高学生身体协调性。高校体育武术散打的教学中并不专业,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意一些问题,本文以下内容进行细致说明。

一、普通高校武术散打课程开展现状分析

我国武术散打有着较为悠长的历史文化,开展武术散打教学课程也有几十年的时间,对其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也有了一定的经验,现今高校体育教学课程中都相应的开设武术散打课程,但针对现今教学情况分析,其教师的师资力量、教师武术散打的专业水平、教学目标等等都还有许多问题,以下对其问题具体分析探讨。

其一:高校教师在武术散打课程教学中,能够对武术散打的动作以及其体育运动进行教学,学生也可以自行选择是否参加武术散打课程学习,但是对于武术散打的精神与其精华,教师的教学并不完善,教师对其理解也完善,认为武术散打就是几个动作与套路,教师理解的偏差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其二:现今高校在武术散打教学中,其教学设施并不完善,教师对武术散打并不专业,对于实践教学设施也并不明确,导致教学课堂的教学场地与教学设施都达不到武术散打教学的专业性水平。教学设施不完善,其设施数量也不充足,沙包、拳击手套、手套等等设施在数量上并不充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做到人人参与练习,从而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学习效率,课堂教学质量也得不到保障与提高。其三:武术散打教学需要及其专业的从业者或者有过相关武术散打竞技比赛经验的人员进行教学,但是高校的教学并没有专业的技术和竞技比赛经验,通常都是理论化知识开展教学,另外,普通高校的武术散打教师对于武术散打的运动概念与文化意义并不清晰,在教学中不能将其精华对学生进行教学,致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只能掌握其基本动作进行练习,对其武术散打的精神并不了解,高效武术散打的师资力量专业性不足,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果,课堂教学质量也得不到提升。

二、高校体育开展武术散打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确立武术散打课程教学目标,注重挖掘武术散打课程文化内涵

普通高校开展武术散打的教学课程,相对比专业武术散打教学课程的专业性要相差很多,故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教学目标,将其武术散打的精髓与文化内容进行重点教学,让学生在参加武术散打课程的学习中,能够对武术散打的基础动作有所了解,达到强身健体,同时深化引导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坚毅的品质。不同高校的学生与师资力量团队都不相同,教师要根据其校区的实际情况创设适合其教学的教学目标,确立武术散打课程教学目标,注重挖掘武术散打课程文化内涵,使其教学课堂更加丰富多变。教师还要提高自身对于武术散打的理解,在教学中可以借助武术传承的文化进行课堂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其文化内涵。

(二)提高武术散打课程硬件设施的配置水平,推广实施武术段位制

高校在創设武术散打课程时,需要对其武术散打的教学课程有所了解,对其教学中所需要的教学设施进行完善,并确保教学过程中的安全性,之后根据其了解内容开设武术散打课程,提高武术散打课程硬件设施的配置水平,并推广实施武术段位制。向有关部门申请完善教学设施的资金经费,完善教学设施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并保障武术散打课程教学的安全性。武术散打在教学中需要根据学生各自的散打能力进行针对性教学,故此,教师应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段位,针对学生的拳法、技巧、耐力、竞争力等等对学生进行武术散打段位分段,制定段位制,并按照不同的段位开展教学,能够因材施教,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能掌握与自己能力水平相关的武术散打技巧。

(三)完善普通高校武术散打教学模式,推进高校武术散打教师队伍建设

普通教学的武术散打教学中,其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更加注重教学格斗技巧与动作,其教学理念不符合现今教学改革的教学理念,对此,要完善普通高校武术散打教学模式,跟进高校武术散打教师队伍建设。首先,教师要明确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创新并优化教学内容,另外,在改进教学模式中,应该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为教学目标,教学课程中合理分配武术散打技巧教学的内容,教师还要对武术散打竞赛规则作出相应的调整,不以竞赛输赢为目的,而是培养学生的体育竞赛精神,同时要优先保护学生在武术散打竞赛中的安全。在师资团队的构建中,要重点提高教师的武术散打素养水平,提高教师的专业性,教师要对其武术精神和文化有所了解,重点培养学生武术精神意识展开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加强管理,提高管理者决策能力

武术散打的教学质量与其管理者的决策能力有直接的关系。要想提高武术散打的教学质量,高校管理者首先要加强对于武术散打教学的重视程度,领导者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质量,更是对于武术散打教学目标制定的导向。领导者对武术散打教学重视,会加强对教师的教学管理,对于武术散打教学设施、场地等也会逐渐完善,为教师教学提供更好的训练场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并制定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教学管理体系,例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岗位职责、考核评比制度、奖惩条例、等等,并将其落实到武术散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管理者也会细心观察教学中还存在那些教学问题,并逐步探究应对措施,将其应对方案添加到教学管理体系中。武术散打的课堂教学更为高效,教师也逐步由被动教学转变为主动探索,创新更为高效的教学方式,武术散打的课堂教学风气更加良好,促进高校武术散打教学科目更好的进步与发展。

(五)高校体育散打教学的评价体系

高校体育武术散打也要制定完善的评价体系,其评价体系一方面针对与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评价,另一方面要对学生学习武术散打的学习情境完善评价体系,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依靠某一次的成绩进行评价,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能力、掌握情况、等等综合进行评价。评价体系主要以鼓励、表扬为主,从而激发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性,提高教学质量与学习兴趣。

(六)建立大学生散打竞赛激励机制

武术散打本身就是竞技比赛的运动,竞技比赛就是通过不断的训练从而提高其对竞技项目的掌握情况,竞技更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思想品格,提高学生的目标感。对此,高校应该建立大学生散打竞赛激励机制,学生通过参加学校的散打竞赛获得相应的表彰与奖励,优秀的竞赛赛事也可以提高学生对武术散打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训练的刻苦心,更能传播散打武术的竞赛精神。校领导也会更加关注武术散打的教学,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散打竞赛互相切磋交流,散打竞赛能够为学生积累一定的实践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武术散打竞赛水平。学生的竞争意识得以培养,体育精神油然而生。

三、结语

现今社会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更加关注健康,全民运动的时代已经来临,在高校教学中开展体育教学是时代发展进步的趋势。高效开设武术散打教学内容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并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精神,高校领导者要针对其院校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完善武术散打的教学体系,并完善教学设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武术散打学习环境,从而培养学生对其体育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参考文献:

[1]姚楠.高校体育开展武术散打运动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大观周刊,2010(37):142.

[2]王晓明,邓丽娟.高校体育开展武术散打需注意问题[J].中国市场,2007(48):120-121.

[3]汤浩.高校公共体育课散打教学的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14):61.

作者单位:  郑州财经学院

作者:李帅彬

武术散打公共体育论文 篇3:

贵州省普通高校开设武术散打选修课的可行性研究

摘要:随着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武术散打作为我国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已在全国很多高校作为体育选修课开设,并且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青睐。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贵州省12所普通高校部分体育教师和学生进行了有关高校开设武术散打课程问题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绝大多数教师和学生认为贵州省高校开设武术散打是可行的,是必要的。不仅有利于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而且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良好品德的形成与培养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高校;武术散打;课程;可行性

作者简介:鲁维安(1977-),男,贵州沿河人,贵州财经学院体工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体育教学管理。(贵州 贵阳 550004)

21世纪是一个崭新的世纪,在体育与健康相结合的发展态势下,高校体育课程内容构建必须要有新思路,课程实施必须要有新突破。如何突出高校体育课程“人文性”、“民族性”和“地方性”的特色,是贵州省各高校体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武术散打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中的瑰宝。它主要用身体活动来保存和展现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整体观。将其引入贵州省高校体育课程体系中,既能满足广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又能对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协调、社会适应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武术散打课程符合现代社会发展和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要求,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文以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学院、贵州民族学院、贵阳医学院、贵阳学院、贵阳中医学院、贵阳师范学院、贵阳公安干部学院、遵义医学院、遵义师范学院、黔南师范学院这12所学校从事武术和跆拳道教学的教师以及960名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700名,女生260名),以武术散打在贵州省高校开设的可行性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通过中国体育期刊网查阅与本研究有关的文章20余篇,且对省外部分开设武术课的高校进行访谈调查,结合贵州省高校体育课的实际情况,同时根据多年武术教学与训练的经验进行分析,为论文撰写提供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对贵州省12所院校不同年级开设武术课的学生和教师进行部分问卷调查,这次调查共发放986份问卷表(教师26份,学生960份),回收980份,回收率达99%。

二、结果与分析

1.贵州省高校武术课的现状

根据表1可以看出,目前贵州省普通高校开设武术课的教学内容还是以1975年国家体委组织整理出版的初级拳(器械)和简化24式太极拳为主,内容模式单一,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学生实际想要学习的内容。如今的学生偏爱竞争性、对抗性激烈的、现代气息浓厚的、具有青春活力的体育项目。如部分学校开设的健美操、跆拳道项目都很受学生青睐。而现在学校设置的武术套路教学内容,学习起来既繁冗复杂、枯燥沉闷,又缺乏实用性与娱乐性,所以学生对武术的学习缺乏兴趣,导致大部分学校出现“学生喜欢武术,却不喜欢武术课和选修武术”的现象。许多学生把中国武术误解为仅仅是花拳绣腿和设有技击内涵的“武术操”。据调查发现,多数学生对武术的认识是“表演性强、实用性弱、虚幻性强、现实感弱”。在追求实用优先的社会环境下,我们推广的武术已经越来越缺乏技击价值。无怪乎很多学生宁愿在课余时间学习外来的跆拳道和空手道,也不愿在课内认真学习中国武术。由此可见,现行的教学内容已不能适应现代学生需求,激发不起学生进行武术锻炼的兴趣。要想把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武术发扬广大,只有将武术的技击、健身、修心三个价值有机联系,尤其不能弱化武术的本质——技击性(武术散打)。

由图1可以看出,贵州省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最喜爱的武术项目是散打,其次是搏击操,武术器械和套路排在最后。

2.贵州省普通高校开设武术散打课程的可行性

(1)武术散打的特点及价值功能。武术散打是指在一定的规则内运用踢打、快摔技法,相互斗智,相互攻防以求战胜对方的一项对抗性搏击运动。其技术是踢、打、摔、拿的实战组合。基本特点简单地讲就是广泛的适应性,攻防技击的实用性,强烈的对抗性,技击动作的简单与经济型,合理性及运用的技巧性,实施的随机性。长期从事武术散打练习能够在很多方面使练习者得到提高。第一,散打运动中“踢、打、摔”的动作结构和一些辅助练习能从各个角度锻炼学生的身体,能很好地促进人体的力量、速度、灵敏、耐力、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第二,可以磨练意志,在精神高度集中下的身体对抗,时间越长越显出意志的重要,让学生明白只有克服自己的恐惧、疲劳,坚持到底才能取得胜利,胜败的体验是正确面对挫折的前提,武术散打运动能够让这种体验来得非常直接,却又不会造成多大负面影响。第三,在两人之间有条件的对抗练习中,情感、意志、意识都得到充分的交流,而且是一种合理的情绪宣泄方式。这样能有效缓解精神压力,调节不良情绪,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又能改善人际关系,缓解抑郁、焦虚、恐惧等,达到健身健心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第四,武术散打中长期的武德礼仪教育潜移默化渗入大学生的思想体系中,对大学生的人格品质影响深远。

(2)武术散打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如表2所示,高达90.6%的大学生对武术散打表示欢迎。显示了当代大学生新的体育意识。他们青睐武术散打,不仅因为它有诸多健身防身的使用价值,更因为它在习武育德、树人、修身养性方面的积极作用。由此可见,在贵州高校开设武术散打课程是必要的,不仅满足了不少大学生的需要,有利于学生掌握一技之长,而且有利于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3)贵州省各高校具备开设武术散打课的教学条件。

1)师资力量。对贵州省12所高校体育教师调查显示,各大高校中均有武术专业的教师。他们大都是正规体育院校毕业而且具有科学锻炼身体的基础理论和多年的教学训练实际经验,有武术、散打理论和技术基础,完全能够胜任教学与训练任务。

2)场地设施。武术散打的教学和训练对场地和器材的要求不高,场地不用很大,训练器材也较简单,所需资金很少。各高校现有的体育教学场地或体育馆均可用于武术散打技术动作教学和训练。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武术散打集强身健体、防身自卫于一体,符合青年大学生的需求,是在校大学生强身健体、提高防身自卫能力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渠道。贵州省各高校教师队伍和教学资源为武术散打课程的开设提供了有力保障。武术散打走进贵州高校是可行的、必要的,也是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举措。

2.建议

针对各大高校武术教学和学生需求的实际情况,推进武术教学体制改革,让武术散打在贵州高校广泛开展;向领导反映增设武术散打课程安排,并将其引入大学生运动会;为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搭建平台,为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谢永生.高校公共体育武术课教学的价值取向和策略[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9,(8).

[2]王永新.普通高校开设女子防身术的探究[J].科教文汇,2007,(05S).

[3]孟捷.当前高校武术教学的现状探析与对策分析[J].科教文汇,2009,(31).

[4]袁新国.高校散打教学中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协调能力[J].搏击(武术科学),2009,(9).

[5]杨忠.将武术散手引入高职女生选修课的可行性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责任编辑:郝魁府)

作者:鲁维安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体育舞蹈课程开发论文下一篇:中职学校市场营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