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护理论文

2022-04-17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护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目的:探讨预防跌倒管理在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我院2009年与2010年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方式的对照研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策略。结果:在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中应用预防跌倒管理可以减少跌倒,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及責任心,改变护理模式,对减少老年患者的跌倒发生率有着重要意义。

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护理论文 篇1:

护理安全管理在老年精神障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在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护理中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67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和研究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性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对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安全事故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走失、他伤、跌倒等安全事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护理中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具有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和提升护理质量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老年精神障碍;应用效果

精神障碍是临床中非常常见的类型,特别是老年群体中发生较高,由于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往往需要較长治疗时间、加上精神障碍,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及护理安全事故,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则会对患者的恢复和预后造成二次伤害乃至更严重的后果,因此加强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至关重要[1]。为此,本文选取了我院收治的67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了2019年3月~2021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7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和研究组(34例),研究组中男性21例,女性13例,年龄最小61岁,最大81岁,平均年龄(70.64±11.23)岁;对照组中男性20例,女性13例,年龄最小60岁,最大82岁,平均年龄(70.27±11.1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具体措施包括:(1)成立安全管理小组,结合临床内科护士的个体情况、专业水平、工作年限等对护理人员进行分组,包括评估患者病情、健康指导、心理干预、遵医嘱用药、患者信息核对、病床护栏稳固性检查、灯光调整等环境改善,全程严格要求护理人员保持高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对患者的监测,对患者治疗前后的护理服务及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同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的调整、完善护理干预措施;(2)护理安全管理的落实与监督,要求护理人员详细的记录每一天的护理工作安排,如在患者入院第一天的时候详细为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医院环境、主治医师、责任护士、医院的管理制度等相关情况,让其熟悉医院环境,避免走失,患者入院之后应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搜集、记录,如患者的情绪状况、病史情况、生理特点、治疗药物等,重点监测意识障碍严重的患者,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注意不可在病房放置金属锐器与管制品等,从而避免病人伤害自己或他人的风险;在对患者用药的时需详细的核对,防止用药差错发生,在患者完成诊疗之后告知患者正确的饮食方式,防止呛咳、噎食等饮食安全事故发生,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状况,预防并发症发生等;

1.3 观察指标以及效果判断标准

对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安全事故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护理质量评分根据医院自制的护理质量测评量表进行,护理质量评分指标包括:风险评估、导管管理、风险应对、环境管理,单项评分满分均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高[2~3]。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对本次研究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卡方χ2检验计量资料,P<0.05时提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如今,因空巢现象增多、生活压力增大等多方面原因导致的老年精神障碍患者不断增多,与普通患者相比,精神障碍患者由于存在意识障碍,在治疗期间还容易发生走失、跌倒、他伤、噎食、呛咳等安全事故发生,从而对患者的顺利治疗以及临床疗效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加强患者的护理干预尤其是安全管理、减少意外事故发生至关重要[4~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走失、他伤、跌倒等安全事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本次研究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护理中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具有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和提升护理质量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杨云秀,杨清珍,杨为,邹文波.运用PDCA循环管理降低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与坠床发生率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28):13-15.

[2]叶佳,曾奇佳,徐金容,杨晓丽,程诚.综合护理管理对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的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6):2877-2879.

[3]彭绍翠.四川省某精神卫生中心护理不良事件根本原因分析及针对性管理策略研究[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0,6(09):184-188.

[4]陈雪虹,冯燕,李海燕.ACMMM管理模型在老年精神障碍患者不安全事件中的应用[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9,20(11):1040-1043.

[5]刘春珍,吕晓平.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7,1(03):17+19.

作者:何佳璐

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护理论文 篇2:

预防跌倒管理在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摘 要】目的:探讨预防跌倒管理在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我院2009年与2010年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方式的对照研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策略。结果:在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中应用预防跌倒管理可以减少跌倒,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及責任心,改变护理模式,对减少老年患者的跌倒发生率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预防跌倒管理;老年精神障碍;护理

由于老年人各项生理功能的衰退,体质及免疫功能下降,导致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增加[1]。老年精神障碍指老年期(60岁及以上)各类精神疾病的总称,包括老年期以前发病而一直持续至老年期的各类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等。跌倒是指预期之外的身体位置改变,重心失去平衡,而自己又没有办法适时做出有效地反应,跌坐在地面或较低的地方[2]。预防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是目前临床护理安全工作中极为重要的问题。本文通过我院2009年与2010年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情况的对比,探讨预防跌倒管理在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护理中的作用,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精神科封闭病房2009年收治老年患者43例,设为未实施预防跌倒管理组,年龄62-89岁,平均(71.74±5.98)岁。2010年住院患者51例设为实施预防跌倒管理组,年龄61~85岁,平均(69.62±5.65)岁。两组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加强护理人员的防范跌倒意识

对护理人员进行防范跌倒的教育,树立防跌倒意识,并通过真实事例敲响每个人的警钟,变被动为主动。对有可能出现危险的地方进行改造,地面材料防滑、平整;厕所、洗漱间、浴室安装扶手、铺防滑垫;病床的高度以患者坐在床沿脚能够到地为合适,简化病房设施,暂时不需要的器械移开;病区做清洁工作时及时提醒患者注意行走安全,并放置“小心跌倒”标识牌加强警示。

1.2.2 加强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

老年精神病患者因其疾病的特殊性及慢性退行性改变,各组织器官功能衰退,都易引发多种疾病,需联用多种药品,用药种类越多,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越多。抗精神病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有乏力、锥体外系反应、体位性低血压等,影响平衡功能,可能导致走路不稳甚至摔倒,晚上服药前提醒病人先排便,服药后即上床,服用安眠药的病人,上床后再服用,密切观察药物反应,及时汇报医生。

1.2.3 采取个体化的预防跌倒护理

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入院后进行全面评估,认真筛选高危跌倒病人,使用有栏杆的床,挂“防跌倒”牌,并在黑板醒目处进行标记,全员皆知。有兴奋冲动、攻击行为、伤人者,适时将其劝开、隔离,并予保护性约束;使用约束时注意松紧适宜,随时观察肢体的血运情况并列入交接班以确保安全。除护士定时巡视外,每人需有陪护,穿防滑鞋,鞋袜、衣裤合适,防止过长、过大影响行走或绊倒,指导病人上下床时动作要缓慢,谨防跌倒。

1.2.4 制定患者跌倒预防应急预案

当患者发生跌倒时,当班护士立即赶到患者身边,检查病情,初步诊断的同时通知医生、行政值班,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尽可能将跌倒危害降至最低。

1.2.5 健康教育

组织患者及家属学习有关精神疾病康复的知识,向高危人群讲授跌倒不良后果及预防措施,并将图文并茂的宣传展板张贴在病区的醒目位置,提高预防跌倒意识,每日进行工娱活动:做操、打球、跳舞、唱歌等,增强体质。

1.2.6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尊重病人,多与病人家属沟通,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以高度的责任心、精湛的技术、良好的服务态度做好护理,使病人顺利地渡过治疗期,为促进病人的康复创造条件。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资料采用χ2检验、 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由表1和表2可以看出,通过预防跌倒管理,患者跌倒次数明显减少,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2010年因环境因素、无人护理因素及药物副反应导致的跌倒次数为0。因 3 讨论

传统护理观念认为,老年患者护理就是尽善尽美地服侍老人直至死亡。但现在越来越多的观点认为,老年护理是重新燃起老年人对生活的热爱,让老年人参与护理活动,最大限度的激发他们的独立性,容许老年人在最大程度上独立完成自己的日常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因老年患者的体质特点,一旦跌倒极易造成骨折等不良后果,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跌倒是老年人群伤残、失能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3]。

本文结果显示,通过护理理念和模式的改变,对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护理干预,患者意外受伤的比例明显下降。有资料显示;35.67%的老年患者因为地面不平坦、通道有障碍物、地面湿滑及设施不合适而跌倒,成为致老年患者跌倒的直接原因[4]。而精神科患者跌倒的原因除上述原因外,也常和药物不良反应有关。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常常合并有躯体疾病,因此服用药物较复杂。而老年人肝脏解毒功能及肾脏排泄功能减退,容易导致药物蓄积、药物作用增强,更易产生药物副作用[5]。因此,密切关注老年患者的用药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发现问题及早与医生沟通,以便医生能根据病情调整用药,可以防患未然。

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工作,在整个疾病的治疗和愈后中占有主要地位,但目前很多护理工作仍停留在常规护理的模式上,首先是在理念上不能将老年精神障碍患者作为一个特别群体对待并予以特殊重视,其次不能从专业上研究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运用科学的评估工具评价老年患者健康状况和存在问题[6]。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改善护理模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加强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及责任心,改变护理模式,对减少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跌倒发生率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蔡红霞,王晓慧.现代精神疾病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109~111.

[2] 刘丽萍,张惠清.老人跌倒的评估及预防[J].医学综述,2007,13(11):868-869.

[3] 范臻.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护理研究[J].现代护理,2006,12(6):571-572.

[4] 库洪安,舒军萍,崔伯艳,等.老年患者跌倒原因及对预防跌倒的认知调查[J].护理管理杂志,2005,5(9):1-2.25.

[5] 石理,刘俭雄,李朝辉,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理评估及心理干预[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145(3):493~499.

[6] 董春莲,王小光.心理治疗及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03,19(8):25.

作者:蒋惠娟

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护理论文 篇3:

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精神障碍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食管癌患者手术后发生精神障碍的原因,寻找术前预防及术后护理对策;方法:对26例老年食管癌手术后出现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24例老年患者1-5天症状消失,15-20天痊愈出院,2例患者拒绝配合,自行离开医院;结论:老年食管癌患者手术后发生精神障碍的原因除年龄因素外,主要有个体因素、环境因素、手术创伤、身体状态的改变等,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及护理措施,能够减少术后精神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老年食管癌手术治疗效果。

【关键词】老年食管癌;精神障碍;护理

Mental disorders in elderly esophageal cancer patients causes and nursing

Wen Hongying

【Key words】mental disorders in elderly esophageal cancer care

食管癌是發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的消化系统病症。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由于手术时间较长,创伤面积较大,而容易诱发手术后精神障碍(postoperative psychonosema,POP)。POP是指术前无精神异常的患者,术后出现大脑功能活动紊乱,导致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不同程度的活动障碍〖1〗。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会造成术后康复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更为严重的是会影响到手术的治愈率。因此,充分探讨诱发精神障碍发生的因素,并进行针对性的预防与护理,是十分必要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6年5月-2011年5月,我院共进行食管癌手术678例,出现术后精神障碍的26例,年龄60-94岁,平均年龄68.5±8.5岁,其中,男性病例400例,女性病倒178例。患者无精神病家庭史,术前也无精神异常,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析与诊断标准(CCMD-3)〖2〗

1.2 临床表现:手术诱发精神障碍发作时间一般在术后12-48小时内,持续时间表现为24-72小时。26例患者中,躁狂型的有22例,烦躁不安、言语错乱,答非所问,白天黑夜不辩,时常伴有幻觉、幻听等现象,其中有2例表现出强烈的攻击行为,强行拔管,言词激烈,拒绝配合治疗;抑郁型的有4例,寡言少语,反应迟钝,对治疗表现淡漠,且出现多眠症状。26例患者表现出在精神稳定后缺乏对发作时行为的记忆。

1.3 治疗经过:26例患者出现精神障碍症状后,通过CT检查都排除了脑部器质性病变,因此治疗的重点是如何护理。躁狂型患者在精心护理的同时辅以药物治疗,抑郁型患者需要保持环境舒适。在改善环境的前提下,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支持及及健康教育,提供早期饮食指导,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呼吸管道、胸腔闭式引流管、胃肠减压、术后疼痛等常规护理工作,尤其加强术后精神障碍发作期内的防护及护理工作。

2 原因分析

2.1 个体因素

(1)年龄:本次研究的术后精神障碍病例平均年龄68.5±8.5岁,均是老年人和高龄老年人,这个年龄段其生理机能表现为强烈的大衰减特征,尤其是大脑功能及能力的降低,患者对手术的应激反应能力明显下降,造成脑细胞能量代谢困难,从而损伤神经细胞,出现精神障碍〖3〗

(2)基础病症:食管癌患者在手术前大多表现为进食困难,而且绝大部分存在营养不良的问题。特别是老年人,几乎大都患有心血管疾病与内分泌系统疾病,容易造成人体机体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破坏、代谢改变,形成神经递质紊乱,手术后,易诱发精神障碍。

2.2 环境因素:按照常规,患者术后需要进入监护病房,呻吟声、监护仪器的报警声无宜会增加患者的紧张感与恐惧感;术后没有家人的陪伴,又会增加患者的孤独感;陌生的环境、通宵的照明、频繁的检查、治疗、护理操作等都会导致睡眠紊乱,而诱发躁狂、忧郁、幻觉、谵忘等精神症状。

2.3 手术创伤:26例病例中,12例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做的是经颈胸腹三切口行食管上段癌切除术,与研究证实的手术时间长、创伤大病例中精神障碍发生率较高相符合;6例患者出现了术后低氧血症、低血压现状,其血氧分压与血压分别为48-60mmHg和58-90/40-54mmHg;7例患者出现手术过程中出血3000mL以上;手术时间长、大量出血、输血及术后低氧血症、低血压可能是发术后精神障碍的原因。

2.4 身体状态的改变:食管癌手术治疗后,会在体内安置各种管道,胃管、十二指肠营养管、胸腔闭式引流管、尿管、静脉输液管以及监护仪导线,加上食管癌手术切口大等特点,患者身体活动受到极大的限制,生活需要他人协助,心理压力与精神负担增加。

3 预防护理

3.1 术前预防

(1)心理护理: 手术前,责任护士应多与患者及患者家属交流沟通,取得患者及患者家属的信任,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在保护性医疗的同时介绍手术后康复的相关知识,协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减少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的可能;

(2)加强对基础疾病的治疗:患者入院后,综合评估患者的进食情况及营养状况,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能够进食的患者尽可能多地要求多吃些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不能进食或进食少的患者给予静脉营养,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调节患者机体内酸碱平衡;对有严重睡眠障碍的患者,在医院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尽量做到避免与危重患者同病房,建议患者多洗热水澡,睡前喝一杯热牛奶,如有必要,可以适当的辅以药物如口服阿普唑仑8mg以加强睡眠保障;做好可能诱发精神障碍疾病的治疗,如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等。这样做不仅可以减少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机率,而且也有助于术后精神障碍的恢复。

3.2 术后护理

(1)心理支持与健康教育:手术后,责任护士应第一时间向患者传达正面、积极的信息,准确而又肯定地告诉患者手术很成功的信息,及时鼓励与安慰患者;允许家属留在患者身边,通过语言及肢体接触等行为给患者以安抚,减少患者的孤独感;同时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各种管道的作用和注意事项,减轻患者术后心理应激反应;协助患者家属做好患者肢体运动、皮肤清洁等工作,尽可能减轻患者长时间卧床带来的不适应。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患者离开手术室回到监护室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持续低流量的吸氧(2-4L/min),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预防低氧血症的发生;观察手术后血压的变化,防止低血压的发生;及时发现患者出现精神障碍的先兆,如幻觉、幻听、多语等,马上通知医生,并及时向家属与患者交代,这只是一种暂时的心理反应,以免出现因家属的焦虑而使患者病情加重。

(3)早期饮食指导:食管癌手术后要求5天内禁食水,营养经静脉补充。而一般情况下,患者一天内就有饥饿感,加上较长时间口干,患者会有吞口水或漱口时饮水的行为特征,这将直接影响吻合口愈合。应向患者强调禁食水的重要性,要求家属尽可能不要在患者面前进食,避免对患者味觉与视觉的刺激。

(4)改善环境:马敏〖4〗认为,安静、清洁、舒适的病室及适宜的温度湿度是能够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的;护理时提前告知护理及操作时间,做到动作轻柔;夜间保证室内光线的柔和度,避免因光線过强或过暗而造成的睡眠障碍;降低监护仪及其它机器的噪音;

(5)常规护理:呼吸道护理要求指导协助患者有效咳痰,防止肺部感染;胸腔闭式引流管保持密闭、通畅和无菌;胃肠减压护理,做好口腔卫生,保证胃肠减压通畅,促进吻合口愈合;疼痛护理方面,除采用自控泵给予止痛药物外,对于疼痛较为严重的患者,在遵从医嘱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给予止痛药物;发作期间的护理,根据躁狂型与忧郁型的特点,除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躁狂型加注护栏、约束四肢、必要时使用镇静剂)外,多与患者谈心,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从而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

4 结论

食管癌患者手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原因非常复杂,加强术前预防及术后护理是十分必要的。根据病例情况的不同,采取积极而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能够保障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从而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朝明军.食管及贲门癌手术并发症609例分析〖J〗.河北医学,2009,31:2455-2456

[2]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工作组.中国精神障碍分析与诊断标准(CCMD-3)〖S〗.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06-30

[3] 李燕,胡波等.体外循环心脏术后并发精神障碍原因及护理体会〖J〗.实用医药杂志,2006 ,23:466-467

[4] 马敏.ICU环境对患者身心影响的研究与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4):305

作者:文红英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我国维修管理建筑机械论文下一篇:网络媒体环境教学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