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的中学生德育论文

2022-04-20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网络信息的中学生德育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网络信息渗透并影响到中学生德育形成的各个环节,在给中学生德育带来冲击的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思维和改革创新的机遇,我们遵循教育规律,根据中学生心理发育特点,创新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方式,因势利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家庭和社会紧密结合的德育网络。

网络信息的中学生德育论文 篇1: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网络德育问题的研究与实践

摘 要: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对人们的生活、学习以及观念都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也带来了大量的不健康、垃圾信息,让日益庞大的青少年网络群体无所适从。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培养和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和网络道德的关键,教师有责任且有义务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这个有效信息和不良诱惑并存的网络虚拟世界中,遵守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网络;德育

“德育为一切教育的根本,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正如林崇德先生说的一样,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工作过程中,充分体会到,教书育人,既要教书,又要育人,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没有德育的教学,是干涩的、空洞的;没有教学的德育,是无用的、失败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渠道,也是进行德育的主渠道,笔者结合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对于加强中学生网络德育,提高学生信息素质修养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抛砖引玉。

一、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网络德育问题的研究

1.提高中学生的网络学习意识

绝大多数的学生上网都是为了消遣和娱乐,很少是去学习、获取信息,甚至于网络新闻也很少关注。这就使得网络只是中学生眼中的娱乐工具,传播知识的功能并未被充分地利用。其实,网络上有很多有用的信息是在课堂学习中接触不到的,可供学生学习,得到信息和知识的补充。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倡导学生建立网络学习的意识,用探索的目光在网络上寻找属于自己的,并且是可以拓展视野,提高自己的有益信息。

2.树立学生正确的交往道德观

中学阶段的学生已逐渐地步入了青春期,对于异性交往的需求也逐渐地加强,而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给中学生提供了一个主动交流的机会和场所。网络交友作为人际交往的一种,本无可厚非,但是由于一些学生的认识偏差,迷恋、沉溺网络无法自拔,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學习。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网络,树立正确的交往道德观,真诚交往,把网络看作是一条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的途径。

3.引导学生正确识别网络内容

网络世界包罗万象,纷繁复杂,形形色色,鱼龙混杂,而中学生涉世未深,鉴别能力差,很容易受到网络的不良诱惑,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因此,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必须有计划地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摆正学生的价值取向,对于网络中信息做出正确的取舍。此外,网络中还包含了各种不易发现的隐藏陷阱,避免学生掉入陷阱最好的办法,就是教给学生识别陷阱的方法。

4.严格规范中学生的网络行为

正是因为网络的隐蔽性,使得原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不足以约束学生的网络行为。网络窃取他人信息、破坏他人网站、散播反面言论、进行网络欺诈、散播病毒等行为不绝于耳,网络安全存在很大的隐患,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危害,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严格的规范是非常有必要的,引导他们不散播不良信息、不故意破坏网络设施、不散播病毒、不制造“垃圾”、不上网行骗等等。

二、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网络德育问题的实践

1.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

“只有好的教员,才能教育出好的学生。”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既能学到文化知识,又能受到思想教育,对于教师的自身素质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再加上信息技术课本身的学科更新快的特点,也就决定了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与时俱进。此外,教师还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加强师生的沟通。试想,如果学生感兴趣的东西,老师不喜欢,学生想知道的事情,老师不懂,那么教师的工作又怎么能做到位。因此,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上网能力和网络素质,适应信息化的教育。

2.学校要完善学校网站

学校应该设置学校论坛或网站,给学生建立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和乐园。在这里,有经典题目,有问卷调查,有我想说的心里话等等。通过网站,不仅教师可以及时地了解学生动态,调整教学方案,顺利开展教学活动,而且还能在网站上进行一些网络德育,在帮助学生充实课外生活的同时,还能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此外,还应设置咨询帮助环节,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扰,把工作做到学生的心里。

3.学校要加强网络管理

学校应利用技术手段对学校的网络进行必要的管理,关闭和拦截一些不健康的网站,通过各种途径营造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健康的网络浏览空间和学习天地。

参考文献:

[1]鲍燕.中学教师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02).

[2]谢晓华.中学网络德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03).

?誗编辑 马燕萍

作者:沈珍

网络信息的中学生德育论文 篇2:

浅析网络信息对中学生德育的冲击和应对

摘要:网络信息渗透并影响到中学生德育形成的各个环节,在给中学生德育带来冲击的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思维和改革创新的机遇,我们遵循教育规律,根据中学生心理发育特点,创新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方式,因势利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家庭和社会紧密结合的德育网络。

关键词:网络信息;中学生;德育

网络正全面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教育理念,家庭网络的普及和手机上网功能的使用给中学生的德育提出了严峻挑战。网络环境下中学生的德育备受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本文拟通过调查研究获取一手资料,以德育的形成过程为视角完整诠释网络视域下中学生德育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以期对网络视域下中学生的德育提供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一、网络信息对中学生德育的冲击

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部二十一世纪简史》中写道:“万维网创造了一个魔术般的虚拟世界,每个人都能够把自己的数字化信息传到网上,其他的人可以很容易地接触这些信息;各种搜索引擎出现了,人们可以方便地寻找在网站上的各种网页。”根据《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全国有1亿左右的未成年“手机网民”,中国网民的低龄化现象日趋明显。笔者通过与上海市开元学校326名同学座谈调研后发现,仅2人没有使用过手机,99.4%的学生从预备年级开始就有手机或电脑上网的经历,受调查学生中98.2%的手机具有上网功能。在关于上网行为的具体调查中,通过网络查找学习资料或获取知识的比例不足5%,而96%的学生利用网络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是直接查找答案,上网行为以网络游戏或娱乐为主要。

网路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和虚拟性,它在带来前所未有的便捷和丰富信息量的同时,也充斥着一些不健康的内容,给中学生身心健康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也使中学生的德育遭受到巨大的冲击。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由量到质的积累,经历了“知、情、意、行”的循序渐进过程,即从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到道德行为,网络信息渗透并影响到中学生德育形成的各个环节。

1.网络信息严重影响着中学生的道德认识。网络的便捷性、开放性和虚拟性对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是一把双刃剑,在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的同时,因包含一些不健康的内容也严重影响着他们对是非善恶的辨别。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若德育不能及时跟进给予正确引导,将严重影响中学生的道德认识,在学业压力和应试教育环境下,易使他们在网络上寻求慰藉。笔者查看了受调查学生的手机,在随机调查的20位同学中90%的屏幕保护都是网络游戏的画面或动漫画面,其中一位学生屏幕保护上写着“青梅已枯,竹马已老;从此我爱的人都像你”。显而易见,网络信息对中学生道德认识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2.网络信息对中学生道德情感产生重要影响。前文调查显示,中学生使用网络十分普遍,网络信息的多元化、虚拟性和便捷性严重影响着中学生对外界事物的认知方式,网络视域下中学生的道德情感严重受制于网络信息的影响,2013年《新华每日电讯》报道:一些孩子因迷恋智能手机和电脑等电子设备及其中的虚拟世界,淡化现实的人际交往,社交、语言表达能力退化,回不到现实生活,出现封闭孤僻不愿张嘴、交流障碍少年增多的现象。《中国青少年新媒体运用报告2011-2012》显示,我国近60%的未成年人使用微博,“刷微博”成为学校的流行语。[1]面对网络信息的冲击培养中学生积极的道德情感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3.中学生的道德意志强烈受到网络的影响。道德意志对于实现确定的道德目标而克服困难坚持下去,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因此培养中学生的道德意志非常重要。由于受网络游戏的诱惑和网络信息的引导,加之家长对子女的娇惯和纵容,中学生普遍表现为不愿意吃苦,学习中遇到困难不愿意动脑筋,喜欢走捷径。笔者在与学生座谈时问及遇到问题的解决方式时,大部分学生回答:去百度一下?网络信息的碎片化冲击着中学生的注意力,兴趣点也是游移不定,让一部分中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感到学习是件吃苦的事情。在中学体育教育中学生大部分惧怕器械运动、厌烦长距离耐力跑,而这些训练内容恰恰是培养中学生勇敢顽强和持之以恒的拼搏精神的最好方法之一。网络正在消磨着中学生的意志品质,正如心理学专家所说:“如果学生长期停留在这种快闪的状态,可能会破坏孩子思维的深度和对复杂问题的理解能力。”

4.网络信息通过对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渗透最终直接作用于道德行为。网络已融入到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各方面,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会选择依靠网络,业余时间也主要依托网络来消磨。长时间浸泡在网络中,网络游戏和一些信息会使中学生对道德规范界定产生模糊认识,对信息的甄别能力缺失,同时也严重影响着他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表现为生活语言网络化、动作行为游戏化、头脑思维简单化。德育必须采取适当的应对,这对处于叛逆期的中学生十分重要。

二、网络视域下中学生德育的应对

互联网在给中学生德育带来冲击的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思维和改革创新的机遇。相比较网络的自由和丰富多彩,传统的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和家庭说教式教育日益引起中学生的厌烦。中学生正处于思想品德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德育尤为重要。遵循教育规律,根据中学生心理发育特点,构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杆,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家庭和社会紧密配合的德育网络。

1.创新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方式。中学生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兴趣广泛,但同时又易受环境的影响,基于此,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方式。在学校,将政治说教式的灌输教育转换成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比如动漫、微电影、文明小组结对赛等,将中学生中的好人好事制作成数码作品,利用班会、团课和午休时间在校园内进行宣传,评选每周、每月文明之星,把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和道德规范具体为中学生实实在在的行为,把思想品德的课堂内容转化为中学生身边的实际行动,形成道德规范的动力定型,演化为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在家庭,家长要放下架子以平等的姿态做子女的良师益友,悉心了解子女的思想动态,不可一味地禁、堵、罚,鼓励子女利用网络获取有益知识,对于网络游戏也不可盲目禁止,可以和子女一起选择有利于开发智力又放松身心的游戏进行比赛,这既有利于拉近与子女之间的感情,又可防止子女对网络游戏的迷恋。社会方面,要净化网络环境,完善网络法制建设,对在网络上散布反动、不良信息者进行法制打击和约束,规范游戏编制者的道德规范,防止中学生接触不良网络游戏。

2.发挥学校德育的主导作用,建立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中学生正处于在校求学的关键时期,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对中学生良好品行的形成至关重要,努力建立以学生为本位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体系。践行素质教育早已是我们办学的宗旨,但是在升学压力下,分数至上仍是不可忽视的事实。要发挥学校德育的主导作用,首先需要真正确立人才培养的标准并具体实施于教学全过程。思想品德课是中学生德育的主阵地,教学内容应富有思想性、针对性和说服力,贴近学生的实际,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教学方法上,除了前文述之,还需要聚焦于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关注的热点问题,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言,展示自我的价值观念和情趣爱好;教师队伍建设,需要打造一支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精湛的讲课艺术和优良的综合素养的师资力量。学校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含学校人才培养理念统领下的各个环节,学生所学各门课程和课外实践活动也不容忽视。

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中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中还受到社会各关系和因素的干预和影响,因此中学生德育在学校教育主导下需要家庭和社会的紧密配合。中学生的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家庭和社会是三个重要的子系统,只有将三者有机结合,形成三位一体的格局,才能产生德育的强大合力,有效抵御来自于互联网的不良干扰。

3.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中学生德育的重中之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我国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加强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014年4月1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提出进一步增强中小学德育的时代性、规律性、实效性。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赋予时代的精神,与时俱进,将公民意识、生态文明、心理健康等时代的内涵注入到其中,关注社会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同时还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中学生了解中华优秀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习近平在《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到实处,提高其实效性,要准确把握教育的规律性,充分发挥中学生所学课程的德育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到各门课程中,并开展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充分体现“德育在行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学生的具体要求。方式方法上注重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润物细无声,真正把德育工作做到学生心坎上,同时还要加强各级部门的组织领导和督导评价,这样从内容体系、方式方法到基本保障形成有机的网络系统,为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新华每日电讯[DB/OL].2013-05-0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

作者:杨智勇

网络信息的中学生德育论文 篇3:

网络环境下学校主体性德育的探索

[摘 要]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并且对其思想品德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网络环境下的海量信息、文化间的交叉传播,也使学校德育面对着一个与以往不同的、多元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并存的德育环境。学校德育如何针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掌握主动权,是德育理论研究和实践面临的迫切任务。面对青少年学生在价值判断和道德观念上的量变,以及由网络延伸所导致的认识方式和思维方式上的质变,学校德育不能只以传播知识的身份立足,而必须以培养学生自身的道德判断、分析评价、选择和创造力为目标,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培养学生审慎思考和理性选择的道德能力,把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的教育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选择和自主构建的过程。

[关键词]网络环境 学校德育 主体性德育

[文献标识码] A [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602005

近十几年来,国内许多学者就网络对青少年道德发展和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比较普遍的观点是网络开阔了青少年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发展个性,但网络中良莠不齐的信息容易导致缺乏分辨能力的青少年学生误入歧途。即多数研究基本上是着眼于网络的“双刃剑”作用层面上的,同时大量的统计数据和研究结果又几乎不约而同地指向一个方向:网络是导致青少年出现思想和道德意识混乱、冲击学校德育的罪魁祸首。事实上,网络作为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产物,对于包括道德意识在内的人类社会诸多方面产生的影响,就如它的出现和普及一样都有其必然性。对学校德育而言,网络营造出了与以往不同的德育环境,带来的影响也是积极与消极并存的。在客观不可回避的条件下,需要我们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以积极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辩证看待。

一、网络环境下的学校德育

(一)网络信息对学校德育内容的消解和丰富

网络对学校德育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它对传统学校德育内容的消解上。长期以来,在被动的、工具化的德育观念的影响下,与之相适应的学校德育内容呈现为一种重理论知识、重正式的教学内容、强调统一和共性、层次性不足的状态。而网络的出现给作为德育对象的青少年学生开辟了一个新的获取信息和学习知识的途径,使他们拥有了基于自主选择获取信息基础上的道德学习的选择权,学生获得道德知识的渠道更加多元化,学校德育的内容成为学生道德学习的选项之一;而网络所承载的德育信息资源无论在数量上还是类型上都超出了学校德育内容,并且多种道德观念、道德标准混杂其中,不可避免地对以往学校德育中那些相对固定的、普遍的道德内容产生消解。同时,网络作为一个不断扩张的信息资源库,使不同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的对比和融合成为可能,这也为丰富学校德育内容提供了大量的资源和便捷的获取渠道。

(二)网络对学校德育主体关系的影响

在以往的学校德育中,由于知识的传授和道德的内化过多地被理解为认知关系,德育往往演变为教师对学生灌输的过程,教育者也因此总是被有意无意地赋予了主导的地位。教师作为真理的拥有者和是非的评判者,掌握着知识、信息和话语的控制权。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表现为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是权威和服从的关系。而在网络环境下,一方面,网络的普及使学生获得了传统途径之外的信息渠道,教师的信息优势部分丧失,不再拥有对知识独占性的解释权,教师的主导地位和权威受到挑战;另一方面,网络为师生提供了新的交往空间,并且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主体隐匿性,使学校德育主体之间单一的身份观念和交往模式受到了冲击;同时,网络环境中的教师和学生也都不只是教育者和学习者的身份,而是可以在交互的、非中心化的交往关系中成为平等的对话者。

(三)网络技术的普及给学校德育方式带来变革

传统的学校德育多数都是囿于校园围墙之内的,学生所面临和感受到的德育活动基本上是在学校里学习的内容,在德育时空上具有封闭性。网络的出现则打破了这道“围墙”的限制,开辟了学生交流经验和学习知识的新空间,学生可以相对自由地在任意时间、地点,对所选择的信息和观点进行关注和交流,改变了传统德育时间和空间上的“断续”现象,将道德学习延伸到学校以外的社会生活和更为广阔的时空之中。

以往的学校德育多是通过课堂讲授、讨论和面对面的谈心等方式进行的。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教育者可以将包括文字、声音、图像等在内的多种形式的信息引入课堂,改变过去静态、抽象的德育方式,通过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的方式给学生以多样的情境体验,使学生的品德思维更具形象性。同时,网络也可以成为学校德育的新平台,在网络上德育可以以一种更为平等和开放的状态呈现。教师以平等对话者的身份通过思想的自然流露、情感的交互作用来影响学生的道德认知和情感;便捷的网络互动可以将德育信息的单向传播变为师生之间的双向和学生之间的多向传播,使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

二、主体性德育:网络环境下学校德育的应然与必然

网络是现实社会的拓展和延伸,网络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的影响利弊并不取决于网络本身,而应归因于使用网络的具有思想意识的人。而人的培养靠教育,“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如果学校所培养的学生具备了较好的素质和对信息的选择、处理的能力,那么可能由网络引发的价值观念混乱和道德失范现象也必然会随之减少。因此,在探讨网络对青少年道德影响的同时,探索并发展培养青少年道德意识自主性,能够对网络做出自主选择的主体性德育应该成为网络环境下学校德育研究的必然视角[1]。

从人的发展和需要看,德育以人为对象,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应该以适合人的特征的方式进行。人的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人在社会活动中体现出来的自主性、独立性和能动性[2]。在道德领域中,道德规范是人用来协调与他人关系、满足自身需要的手段,道德的形成是人对道德规范的认知、内化并转化为道德行为的过程,人是道德活动的主体。因此,在道德教育中尊重人的需要和价值,就是要尊重人的主体性,将道德教育的过程定位为主体通过自己的探索和不断建构达到发展的过程,在德育的组织和实施中激发受教育者的道德自主性和能动性。

从学校自身德育的实践看,传统的学校德育以灌输为主导形式进行,其结果是使受教育者习惯于在权威、外力的约束下被动听命,或者是在缺乏理性思考的的条件下盲从。在以灌输为主导的传统德育模式中成长起来的个体,一旦脱离各种外部制约,本身又缺乏自主思考和判断,容易出现各种非道德的行为。现代教育理论研究表明,学习者作为认知的主体,知识意义是主动建构而非外部力量塑模而成的。道德学习同其他知识的学习一样,也应该是学习者根据已有的内在认知,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形成自己的知识的建构过程。在这种建构过程中,他人只能起帮助或促进作用而不能代替,因此直接向学习者灌输显然没有切中重点。在这样的理论思想指导下,道德教育也应该是一种体现受教育者主体地位并通过受教育者的自主建构而实现的活动。

从网络营造的外部环境看,网络的出现和网络传播所带来的海量、多元的信息,去中心化、自由的交互关系,以及高度的参与性和自主性等等,营造出了与以往不同的道德教育环境和氛围。以电视、广播、报刊等为代表的传播媒介呈现给受众的信息,无论是影像、声音还是文字都是经过社会主流价值取向“过滤”之后的。在如此环境中的学校德育,往往需要发挥的是道德问题显现后的“消防队”的作用。而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各种新观念、新关系、新价值不断出现,并且常常无法用既定的主流价值取向做出判断和充分解释。这种情况下,培养在道德素质方面具有能动性、独立性与创造性的具有主体人格的个体,便成了现代社会对学校德育的要求。

三、网络环境下学校主体性德育模式的构建

(一)主体性德育模式的内涵和特征

我国学者对学校主体性德育模式的内涵界定存在一定程度的争议,从不同的视角对主体性德育模式内涵进行了分析——或从德育的功能角度出发,或以主体道德素质培养为视角,或以人的思想品德的全面发展为着眼点等等。这些从不同视角对学校主体性德育模式内涵的阐释,展现了学校主体性德育特征。

从相关研究的价值定位角度,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学校主体性德育模式的内涵:学校主体性德育模式就是以人的发展和完善为价值取向,以发展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目的,在德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主体性、主导性和创造性的引导,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

主体性德育模式在继承传统学校德育重视道德认知的基础上又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

1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主体性德育模式改变了学生在道德教育中的被动地位,不再将学生视为绝对的客体或静止的教育对象,而是将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倡导学生的主动接受和积极参与。在德育理念上,以发展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人格为价值取向;在德育内容里,将社会化要求和人的发展需求的个性化相统一;同时,主体性也体现在德育过程中的民主,即师生之间主体人格的平等。

2体现人的能动性

主体性德育模式不以道德“约束”为教育的手段和目的,而以通过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实践来发展自身的主体素质,对自身的道德认知、行为和社会道德领域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改造和批判并使之完善,体现人对自身和社会的能动改造。

3以道德实践为核心

主体性德育的核心在于道德实践,这是因为人的德性最终要在人的日常行为中体现出来。在主体性德育模式中,作为道德主体的学生要主动地把经过理性思考和选择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外化为行为,将习得的道德知识外显,并在实践的检验中内化。主体性德育也正是通过学生在道德实践中的判断、选择和自我认知、内化的过程,才具有实践的品格、进而实现其目标的。

(二)主体性德育模式的目标

主体性德育是通过引导学生的主体性道德素质,实现学生主体意识和自主能力的提升。主体性道德素质的核心品质包括自主、独立、能动和自我发展,这些品质及相关的道德能力,就是主体性德育模式的主要培养目标。借由这些培养目标,主体性德育要实现的根本目标是要使学生具有自主和创造精神的道德创生能力,既能践行与社会发展一致的道德规范,又可以审视、判断与社会和时代发展相悖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在思想和行动上做出批判和革新,自主地实现道德品质和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三)网络环境下学校主体性德育模式的主要内容

1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

培养具有独立人格、理性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的人是网络时代对学校德育的要求。传统学校德育空洞的说教和灌输以及将道德教育变为简单的行为训练和消极防范,使得德育缺乏实效性,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漠视学生作为道德活动主体应有的人格尊严和主体性[3]。网络给人们提供了大量判断和选择的机会,需要人们具有独立、自主的道德人格。而主体性道德人格是“独立、理性、自为、自由”适合于网络时代的理想的人格。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以尊重学生人格为前提,帮助学生在道德活动中自主建构道德规范,标示着对人格尊严的确立和对自主选择的尊重。在道德认识上,培养学生确立主体意识,可以自主地进行道德判断;在道德选择上,使其具有正向的善恶标准;在道德行为上,使其具有自我反思和超越的自觉和能力。

2道德自律意识的培养

网络在张扬学生主体性的同时,也提供了不理性、不自律的道德生存条件,依靠他律来维持道德规范的环境逐渐消失,而网络的发展却要求人们理性、自律地生存其中。这就产生了网络环境对人的道德宽容程度和网络发展要求的人的道德标准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需要道德教育含有“自律”的内容体系,培养受教育者道德上的自律意识,将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在的道德守则,将被动约束的他律行为转变为自发追求高尚境界的道德活动,进而成为自主自为地进行自我设计、自我调控的主体。

3正确价值观的树立

价值观是人头脑中形成的对周围世界的价值反映与判断,并规范自己的态度和行为等。对处于半依附半独立向有独立价值选择、价值判断的人生过渡阶段的中学生来讲,价值观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他们个性和道德品质的形成。网络环境下学校主体性德育模式中的价值观教育,是要引导学生面对网络世界中多样化的利益主体和多元冲突的价值观时,在是非判断、规则遵循、行为决定等方面能够做出积极正确的选择。

4网络道德与网络法规的教育

网络中的行为与其他社会行为一样,需要相应的道德和法律加以调节。网络相关的道德和法律是人类社会既有道德和法律通过结构性变动而形成的整合与创新。但在传统学校德育中相关内容很长时间内处于缺失状态,造成许多青少年学生对网络偏差行为的判断缺乏依据和准则。适时有效地开展网络道德和法规教育使让学生认识到,网络的虚拟性并不表明网络与现实生活风马牛不相及,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延伸,在网络世界中也要遵守基本和普遍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条文。

(四)学校主体性德育模式的实施

学校主体性德育模式的实施,分阶段、分层次定位德育目标是前提,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德育方式和方法是途径;平等尊重的师生关系是保证;网络德育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学习材料、新的学习途径以及体验多种道德角色的机会。

1分阶段、分层次定位德育目标

德育的有效性要考虑外部要求与学生发展水平的切合程度。不同个体的成长经历、家庭背景导致学生对知识接受程度有所不同,他们的道德认知也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德育是一种既有共同性又有独立性的教育,因此在满足学生群体共同的发展需要的同时,也应该尽量满足学生个体的不同需要。这就要求主体性德育要重视学生是存在差异的主体这一事实,并根据他们的发展水平与规律分层次、分阶段的定位德育目标。纵向上,不同学段、不同年级确定相应的德育目标;横向上,德育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分别制定不同的目标;再具体的德育活动中,也应该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适宜的教育目标。各层次、各阶段的德育目标要注意纵向上相互衔接、横向上相互贯通,做到循序渐进。

2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德育方式和方法

(1)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

学生有两个世界——教室黑板上的充满逻辑与理性的世界和游动在窗外的鲜活的生活世界。生活世界对学生而言更真实、更重要,它是前一个世界的思想源泉,是知识的活力来源。道德教育只有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才能成为具有个人意义的知识,只有根植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才有生命力。主体性学校德育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着眼于对学生现实生活的引导,教会他们积极建构完整的生存经验,增强通过自己的努力主动创造新生活的能力,并以文明健康的方式享受新生活。德育内容方面,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德育内容,以增强学生主体适应生活、学会生活的能力以及选择的能力等;德育实践方面,积极创设真实而深刻的生活情景和平台,让学生有机会践行道德规范,注意网上与网下、学校与家庭和社会的相互结合,把学校道德教育融入学生广阔的生活背景,使道德教育更加真实有效。

(2)以学生个体的经验为基础

学生个体的经验是学生个体对生活的体验、想法、感受等。知识本身不具有道德性,它的意义来自和学生具体的个人经验的联结。是否与学生的经验相结合、是否能够被学生理解和吸收,决定了道德知识能否成为对个人具有意义的知识和能否最终成为道德品格的一部分。主体性德育的过程,就是以学生个体的经验为基础,经过自主建构将道德知识和规范转换为学生经验的过程。

(3)创设学生主体参与式的道德实践

主体参与式的道德实践是学生作为主体主动自觉自愿地参加的,能动地与他人或群体进行具有道德意义的实践活动。在主体参与式的道德实践中,学生可以通过亲身的合作、交往、体验,来提高道德认识、确立道德信念、养成道德习惯。需要注意的是,主体参与式的道德实践并不是不需要教师指导,教师在放手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时,要在对道德实践活动的目标、内容、方式等进行引导;同时也并不排斥教师安排的实践活动,前提是教师安排的实践活动要符合学生的需要。

3建立平等尊重的师生关系

主体性学校德育模式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性道德人格。主体性道德人格的重要表现是交往的双方要具有独立平等的地位。在教师绝对权威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与教师的之间缺乏平等,学生自然也就无法实现自主和独立的道德选择、价值判断。主体性学校德育模式中的师生关系,不是加工者与被加工材料之间的关系,也不是地位与作用的完全一致,而是强调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的平等。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应该摘下信息权威和道德代表的“光环”,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交流互动的平台上,双方以平等、尊重、对话的关系相处,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进行德育活动。

4开发、整合网络德育资源

网络环境下的学校德育要发挥网络的优势促进学生主体的自我教育,需要创新德育方法,对网络德育资源进行开发和整合。首先,开发、使用网络资源可以为课堂情境教学提供大量学习材料,创设形象直观、多重感官综合刺激的真实情境。其次,网络中丰富的新闻、事件均来自现实生活,就是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经验背景的组成部分,以此为基础来演绎德育内容、组织德育教学正是一种关注生活世界的重要方式;而且关注网络中具有道德意义的新闻或事件,思考或参与对这些新闻、事件的讨论,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发现和评判其中的道德问题,培养道德敏感性、提高道德思维能力。同时,网络的普及也为教师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提供了新的互动平台,师生之间更容易实现平等的沟通和交流,可以更开放和更宽容的方式开展德育活动。

网络社会依然是一种典型的人的社会。网络环境于学校德育而言,既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阳春白雪”。适应网络所营造的与以往不同的德育环境,需要转变教育的思维方式,不只简单的传授知识,而要在人格培育、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的过程中,确认人作为道德主体的地位和价值,彰显人的自由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大众传媒的价值影响与青少年德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115-226

[2]吕一军,胡义清主体性德育实施的路径选择[J].高等农业教育,2010(7):3-5

[3]卢旭学校德育的三大深层矛盾[J].中小学德育,2013(10):10-12

作者:陈桃孙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课程教学团队远程教育论文下一篇:新课改中职计算机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