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弘扬民族精神论文

2022-05-17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如何弘扬民族精神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承中华美德,扬民族之魂”成为我校德育的主旋律。

第一篇:如何弘扬民族精神论文

弘扬“红船精神”,推进民族精神教育

[摘 要] 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与民族精神具有内在联系,对民族精神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青少年是成长的一代,是民族的希望,随着世界的不断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弘扬“红船精神”,推进民族精神教育,不仅是发展中国文化的基础,还对青少年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关 键 词] 红船精神;民族精神;青少年

“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发扬离不开青年学子的奋斗、创新和奉献。广大青年要“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因此,理解“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并弘扬发展“红船精神”,对每一位青年来说都是必要而意义深远的。

一、当前我国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的现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开启了新篇章。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这期间离不开中华民族精神的发扬和丰富。我们当今树立文化自信,使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文化成果得以继承和发扬,展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创造出中华民族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一)我国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的优势和困境

经历过大量的革命斗争,我国在各地区形成了很多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我国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崛起的历史记载,承载着中华民族所积累的丰富历史文明和灿烂文化。这些优秀的人文传统和精神文化资源为开展中华民族精神教育提供了丰富而有意义的素材。我国现行的社会主义制度正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保证了中华民族精神培育和发展的方向,从制度層面上保障和促进了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开展。同时,前人用切身实践写出了壮丽而华美的中华篇章,为后代攒下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随着日益复杂化和全球化的社会发展,青年接触到更多的信息,思想变得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在价值判断和道德权衡上存在不确定性,学校对民族精神的教育工作往往为思想政治课和品德课,学生没有实质上的践行,而在“成绩至上”的当代教育大环境下,家长和学校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提高学生成绩上,对思想道德、民族传统文化思想方面的培养分配的精力不足。这些与青年学子不契合的民族精神教育方式不能从根本上与学生形成共鸣,因此教育效果与预期相差甚远。青少年正处于自我同一与自我混乱的矛盾时期,其思想不断发生变化并极易受到外界影响,青少年民族精神价值观确立方面的难度会有所增加。

(二)全球化视野下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的迫切性

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得世界变得多样化和信息流畅度提高,淡化了青年人的民族和国家意识。由于文化的传播更加迅速和便捷,西方文化的植入冲击着传统文化在本民族的发展和弘扬,鱼龙混杂的西方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对青年的价值观产生了侵蚀,在文化生产和输出方面,我国也呈现出落后于世界的倾向。年青一代人对西方文化和技术的仰慕和向往无疑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大考验,深入进行青年民族精神教育迫在眉睫。

二、“红船精神”的历史地位及当代价值

“红船精神”的产生源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实践,是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其基本内涵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精神的核心内容,也是当代中国精神的核心内容。“红船精神”在党的历史上和当代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为党的逐步壮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纵观党的发展历史,党的每一个时期都诞生出一种新的革命精神,而每一个革命精神都引领着我们党砥砺前行,奋勇前进,书写一个又一个胜利篇章。“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源头,是一脉相承的精神,是建党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是一种进步的力量。“红船精神”的提出在党的革命精神历史上填补了从1921年中共建立到1927年国共分裂期间的中共革命精神的空缺,使中国精神变得更加完整。

“红船精神”不仅是革命精神之源,还是红色文化之源。“红船精神”对教育实践有很大的推进作用,以“红船”的发源地嘉兴为核心扩展出一个又一个红色文化根据地,对当地甚至外来参观的学者有很大的启示和教育作用。同时,这些宣传活动会影射到各个阶层、各个行业的群体,对中国精神的宣扬和发展以及党员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有良好的效果。

三、“红船精神”与培育民族精神的内在联系

“红船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精神的源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之源,它是伴随着马克思主义者建党活动而产生的,其本质作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对广大青年的教育作用远不可小觑,与培育民族精神有一定的内在统一性。“红船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动力和源泉,民族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支撑和延伸。

(一)“红船精神”是对中国精神之源的概括

“红船精神”是中国精神之源的本质的概括和提炼,具有深厚的民主性、鲜明的时代性和无产阶级的先进性,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共同组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革命历史上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奋勇前行创造中国奇迹的精神财富,使中国精神变得更加丰满和有力。

(二)“红船精神”保证了民族精神教育的方向

“红船精神”是建党之际创造出的精神,带有着浓厚的党的气息,保证了民族精神教育方向与党的思想政治方向高度一致。“红船精神”已经表现出明显的民族性特征,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浓缩,是独属于中华民族的,而后来发展形成的中国革命精神都是遵循着“红船精神”的方向,并不断深化和发展起来的。因此,“红船精神”的实质与民族精神完美相契合,并为民族精神教育指引了一条明路。

(三)“红船精神”为弘扬民族精神教育提供了优质的“教材”

“红船精神”来源于建党之际,是源头之水,为民族精神的培育指引了方向。“红船精神”中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为提高广大青年的气魄胆识以及坚韧不屈的勇气和毅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为树立理想信念、屡败屡战的坚强意志建立了坚实后盾;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为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谋私利的中华传统美德树立了标杆。“红船精神”是广大青少年的学习方向,是坚定理想信念的优质“精神文本”。

四、将“红船精神”融入民族精神教育的途径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红船精神”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实践意义,依托红色资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进民族精神教育。而青少年作为接受知识最快的一代和未来祖国建设的巨大储备力量,对培育其民族精神具有重大意义。以下为“红船精神”融入民族精神教育的几种途径:

(一)以“红船精神”为主题开展特色课堂建设活动

在学校开展“红船精神”教育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业内容,为民族精神的培育打好基础。由于现在的红色文化教育大多停留在表层,不能使青少年真正同化这些内容,所以开展这些课程的意义不大。而青少年主动学习和吸收红色文化的能力和倾向都不够强,所以将红色文化融入学生的课堂中有助于知识的渗透和传播。同时可以开展各种竞赛活动、主题班会活动等,用多样的活动形式吸引学生对红色文化知识的吸收,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对学生的价值观培养也会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打造红色文化网络载体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现代教学已经逐渐与科技相接轨,利用网络平台宣传“红船精神”可以使影响面扩大开来。网络的传播速度远高于课堂上的知识传授速度,所以将一些红色影片或者其他红色资源利用网络媒体转播到各个学校平台,作为传播的媒介,为红色文化的传承和“红船精神”的培育搭建桥梁。通过在网络平台的学习,学生可以在网上留言,发表自己的感悟,互相分享,互相学习,在思想的碰撞中不断得到提升。

(三)将“红船精神”纳入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隐性课程,对学生进行知识建构,培养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等起到潜在的催化作用,现已成为社会整体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建设校园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弘扬“红船精神”的有效途径。校园的布置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影响,将红船文化素材添加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在学校的“红船固定点”定期开展红船教育活动,让“红船精神”教育真正融入校园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激励,从而彰显文化的熏陶作用,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将民族精神丰富的思想内涵还原到现实中来,从而推进民族精神教育。

(四)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时代在不断发展和进步,民族精神教育在新的时代需要创新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如果理論学习是基础部分,那么实践活动就是升华部分。例如“学习红船知识,传承红船文化”为主题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与红色文化纪念馆开展共建活动,邀请红色文化纪念馆人员来到校园里给学生讲解红船的故事,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堂内容,而且会提高学生的整体思想素质和政治意识。同时,利用寒暑假开展红船实践教育活动,让青少年走进红船文化的发源地,身临其境,用身心去体会和感受,从而在更深层次上理解和得到启发。在布鲁姆的情感态度分类中,将态度范畴内的过程从低至高可分为接受、反应、评价、组织、内化等五个层次,根据这个理论,逐步使学生通过自身的经验积累,最终将“红船精神”内化于心,对培养年青一代社会主义思想政治化有一定的推进作用。

五、总结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奋斗,离不开民族精神的支持。青少年的民族精神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红船精神”与民族精神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将党的源头精神传递给每一代,建设优秀的革命接班人,不仅在学校要接受书本的启发、学校课堂文化的熏陶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化,在社会和家庭里同样需要营造良好的“红船精神”宣传氛围,使青少年更主动地学习和发扬“红船精神”,并在生活中积极地践行所学,在社会上发光发热,培养民族精神荣耀感。因此,大力开展“红船精神”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振兴,我们应不遗余力地推进青少年“红船精神”教育,培养更具有民族凝聚力的一代有为公民。

参考文献:

[1]巩宁.红色文化在小学教育中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渤海大学,2015.

[2]黄文秀,赵金飞,郭维平.习近平“红船精神”论述的深刻内涵及重大意义[J].嘉兴学院学报,2016,28(4):5-11.

[3]刘润为.红色文化:中国人的精神脊梁[J].红旗文稿,2013(18):6-11.

[4]李蓉.红色文化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2.

[5]彭冰冰.“红船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6(7):97-100.

[6]沈晔冰.论红船精神的文化意义[J].观察与思考,2015(8):55-58.

[7]许徐琪,李金见.“红船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党政干部学刊,2016(4):38-41.

[8]宇文利.当前我国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的优势、困境和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2):18-21.

[9]杨晓伟.“红船精神”研究综述[J].嘉兴学院学报,2014,26(2):10-15.

[10]杨作鹏.依托红色资源推进民族精神教育研究[D].南昌大学,2014.

作者:陈金慧

第二篇:整合戏曲艺术教育 弘扬民族精神

“承中华美德,扬民族之魂”成为我校德育的主旋律。为了使孩子们能够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熏陶,我校与中国戏曲学院共同开发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中国戏曲文化”校本课程,将中国优秀的戏曲艺术在少年儿童中推广、传播,扩大戏曲的影响力,使我校的学生从小感受戏曲本身的艺术美,提高鉴赏戏曲艺术的素质,进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开发戏曲校本课程,凸显民族精神教育

我校把弘扬民族精神教育与校本课程全面融合,充分挖掘戏曲教育资源中的优秀传统美德,将其编进了校本教材走进课堂。我们依托戏曲校本课程,着力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大环境,有效渗透民族精神教育。

了解戏曲发展史及戏曲的主要剧种。戏曲艺术教育的初级阶段是了解和赏析的阶段。从戏曲的形成、发展、历史的沿革出发,试从戏曲的主要剧种、经典剧目、剧中人物、著名表演艺术家的生平等一般性知识入手,将学生逐渐引入戏曲艺术的欣赏之中,同时感受、学习艺术家们不懈追求的精神和高尚的艺术情操。

初步学会欣赏戏曲,感受戏曲的魅力。戏曲是一种集服装、化妆、表演、舞蹈、歌唱、杂技等诸多表演技能和技巧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可以由欣赏著名艺术家,如梅兰芳、叶少兰等代表人物入手,进而发展到对戏曲艺术风格、表现形式、内容主题及典型人物的分析与鉴赏。那些脍炙人口、久唱不衰的著名曲目和唱段,把学生带入了优美的境界,同时也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戏曲的魅力,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培养审美、鉴赏能力。

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学会自编自演。在掌握一定唱腔、演技的基础上,我们还要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学会把生活中的人及事物编成短剧,并排出有一定质量的节目,让戏曲逐渐走进全校学生的心中,进而振奋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树立为中国的腾飞而努力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营造戏曲文化环境,渗透民族精神教育

校园内每一处景致都有戏曲民族教育的寓意,我们追求它的内涵韵味。一进校园,一面富有民族戏曲风情的壁画,引领你走进戏曲文化的殿堂;走廊里图文并茂的戏曲文化知识展板及民族英雄谱,让师生汲取古老而又独具魅力的传统民族文化;戏曲中所歌颂的爱国主义名人画像,时时激励着师生要为民族的腾飞而努力……这些民族与现代相融合的氛围,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课程环境,为学校的特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丰富少先队活动形式,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通过开展符合队员身心发展规律的具有儿童情趣和时代气息的戏曲文化节、戏曲亲子节等实践活动,帮助队员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等各个方面撷取题材,让学生走近戏曲文化,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热爱劳动、自强不息、乐于助人、尊敬师长、热爱学习、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品质及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操。

多学科课程融合,彰显戏曲文化魅力

我校依据教师自身的特点,还自主研发了书法、十字绣、剪纸、沙画、航模、风筝制作等校本课程。我们把戏曲文化教育与这些校本课程有机地融合,在这些课程活动的开展中,老师们不仅注重对学生进行民族艺术技能技巧的学习,同时注重对学生内在素养、道德品质、民族精神的培养熏陶,引导学生从多视角、多感官来感受中国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这些课程中,同学们通过制作戏曲灯笼、绘画脸谱、手绘T恤衫、创意沙画、书写戏曲知识、吟涌戏曲词文、手绘戏曲十字绣、创意戏曲风筝实践活动来学习戏曲知识,感受中华戏曲文化魅力,感知戏曲中民族英雄的爱国主义情怀,学习美学、哲学等多种科学知识。民族特色技艺成为提高学生素养的综合性载体,使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与技能训练同步进行。参加沙画校本课程的李雅雯同学说:“通过制作沙画‘小花旦’这一戏曲人物,我知道了我要做一位细心、活泼、开朗、大方的女孩子。”参加剪纸校本课程的豆鹏远同学也表示,在剪刻“小状元”这一戏曲人物的过程中,了解了古人学习的刻苦精神,自己也要勤奋学习,掌握科学本领,长大报效祖国。■

□编辑 朱桂英

作者:张建超

第三篇:新时期弘扬民族精神的一面旗帜

2006年7月1日,跨越世界屋脊的青藏铁路开通。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建成通车,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的伟大创举。

在艰苦卓绝的五年建设中,十万筑路大军不仅牵引巨龙进藏,而且以智慧、心血和汗水,培育了“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它是新时期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创新。

当天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格尔木市出席青藏铁路通车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学习和弘扬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而团结奋斗。

青藏铁路精神是如何铸就的?其内涵与特色是什么?为什么胡锦涛总书记要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学习和弘扬青藏铁路精神?让我们回眸跨越世界屋脊的这一艰难的历程——

跨越昆仑的伟大创举铸就了伟大精神

青藏铁路精神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在一系列“极限”条件下产生又战胜了“极限”,它传承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伟大精神又创新了这一精神,它反映了时代要求又引领时代前进。

在号称“生命禁区”的雪域高原建设青藏铁路,需要有非凡的精神去支撑;而恰恰是在艰苦卓绝的建设实践中,铸就了“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今天,这一精神与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一起,熠熠闪光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党中央的科学决策,为培育青藏铁路精神创造了机遇与条件。

修建进藏铁路,是新中国老一辈领导人的夙愿,也是西藏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殷切期盼。1955年10月,青藏公路局局长慕生忠将军带领铁道部西北设计分局曹汝桢等4名工程师沿线踏勘,揭开了青藏铁路建设的序幕。从毛泽东、周恩来到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极为重视修建青藏铁路,但由于受国家财力和技术能力的制约,青藏铁路历经“两上两下”,只建成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814公里,于1984年5月1日投入运营。

当年修一期工程时,在海拔3700公里、全长4公里的关角隧道,洞中缺氧,石质破碎,发生塌方130多次,有55名铁道兵指战员长眠在这里,平均每掘进80米就牺牲一人。在青藏铁路一期工程的建设与运营中,形成了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老青藏铁路精神。

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已显著增强。新世纪之初,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果断作出了建设青藏铁路的重大决策,历经半个世纪“两上两下”的青藏铁路终于在2001年6月29日正式开工建设。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青藏铁路建设极为重视。2002年5月27日,胡锦涛同志到南山口视察青藏铁路建设工地,要求大力发扬铁路建设大军“吃苦耐劳、能打硬仗”的优良传统,提出了“建设成一流高原铁路”的期望,为青藏铁路精神注入了“勇创一流”的目标与内核。

攻克三大难题的科学实践,为培育青藏铁路精神提供了丰富源泉。

青藏铁路由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全长1956公里。新开工修建的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42公里。它翻越唐古拉山的最高点海拔5072米,经过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960公里,连续多年冻土区550公里以上,沿线地质复杂,滑坡、泥石流、地震、雷击等灾害严重,被国外媒体称为“是有史以来最困难的铁路工程项目”。

最艰巨的工程,需要最精锐的队伍去攻克。面对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这世界性“三大难题”,23支施工劲旅、13万筑路英雄拼搏雪域高原,以“建设世界一流高原铁路”为己任,敢于挑战极限,善于科学攻关,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英雄群体,展现了中华民族在21世纪西部大开发中的时代精神。

40年以苦为荣、献身科学的风火山精神。1961年9月,铁道科学院西北研究所在青藏高原海拔4780米的风火山山腰,建起了世界上唯一的高海拔冻土观测站。40多年来,守望在风火山冻土观测站上的三代科技人员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连续测取了1200多万个数据,为破解高原多年冻土这一世界性难题奠定了坚实基础。

“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创新”的尖兵精神。在半个世纪的青藏铁路“两下三上”征程中,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几代勘察设计人员在极度缺氧情况下背着仪器,冒着风雪,在没有路的草地与沼泽中前行,一次次出色完成了初测、定测与设计任务。青藏铁路如何穿越唐古拉山?原方案与青藏公路平行。为了确定科学合理的线路,铁一院科技人员在唐古拉山越岭地段的无人区反复勘察,终于找出了一条最高海拔5072米、比青藏公路最高海拔5231米低159米、而且地质条件相对较好的线路,优化了原方案,节省了投资。进入新世纪,他们在“三个特别”的老青藏精神中又增添了“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创新”的时代特色。

“挑战雪域之颠,甘于吃苦奉献,崇尚科学求实,打造最高亮点”的唐古拉精神。中铁十七局集团前身为铁道兵七师,在修建青藏铁路一期工程中曾有108名壮士献身。2001年二期工程首次招标中没选上他们,总经理带着100多名职工签名的血书进京请战,得以承担全线制高点唐古拉山段(最高海拔5072米,比秘鲁铁路海拔最高点高出155米),终于实现了“打造最高亮点”的承诺。

“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风暴强意志更强,海拔高追求更高”的铺架精神。中铁一局集团青藏铁路铺架项目部承担全线一半以上铺架任务,曾以一流质量、一流速度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02年9月,他们在高寒缺氧的昆仑山架梁,突然暴风雨夹着冰雹铺天而来,狂风吹得人睁不开眼,而此时140吨重的桥梁正悬在空中,如不迅速落梁,很可能造成机毁人亡。铺架队员们齐心协力,采取紧急措施,把桥梁稳稳落在桥墩上,实现了“风暴强意志更强”的钢铁誓言。

在23支参建队伍中,还有中铁五局集团 “坚忍不拔,吃苦忍耐,拼搏进取,勇于奉献”的昆仑山精神,有中铁十八局集团“开拓创新,勇于奉献,依靠科技,立功高原”的唐古拉精神……

这是和平时期一场没有硝烟的特殊战役。这一个个英雄群体在挑战三大难题实践中所培育的团队精神、企业精神,逐渐融合、汇集成“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

一批先进人物带头拼搏,他们是青藏铁路精神的培育者与传播者。

青藏铁路这一举世公认的最艰巨的工程,需要一支支敢打硬仗、不辱使命的队伍去承担,需要一批批不畏艰险、吃苦在前的先进人物去引领带动。在艰苦卓绝的建设中,青藏铁路涌现出一批感人至深、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

苦了的是身体,动摇不了的是坚定的信念。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副指挥长拉有玉,是每年沉在现场时间最长的指挥员之一。到青藏铁路工地时,他体检各项指标全部正常。2003年秋季体检时,身体出现了左心室肥厚、心肌供血不足、肝肾功能损害等症状,组织上多次催促他治病,但他一直没顾上。为在西藏安多开辟新的铺架基地,2004年春节刚过,山上气温达到零下三四十度,拉有玉就率队赶到现场,精心组织铺架设备的运输,开创了“汽车拉火车”的长途运输先例。

在青藏铁路先进代表人物中,有冲锋在前的中铁十二局集团指挥长于绍永,有坚持冻土研究30年的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青藏铁路专家组组长张鲁新,有跋涉勘察青藏高原行程十多万公里的铁一院青藏项目设计总工程师李金城,有铁手腕抓质量的“铁娘子”、中铁十七局集团女工程师邵尧霞,有放弃城里待遇优厚工作、奋战在昆仑山隧道战塌方的中铁五局集团工人张鹏,有被誉为“生命保护神”的中铁四局集团工地医院护士长丁太环……他们既是青藏铁路精神的实践者与培育者,又是青藏铁路精神的形象代言人。

青藏铁路精神的总结提炼与丰富内涵

铁道部领导十分重视青藏铁路精神的培育与弘扬。早在2001年7月青藏铁路建设开工后,铁道部就提出了“拼搏奉献,依靠科学,保障健康,爱护环境,争创一流”的建设方针,渗透了青藏铁路精神。

2003年9月27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在接见青藏铁路建设先进事迹报告团时指出:要大力弘扬“不畏艰险,拼搏奉献,依靠科技,以人为本,珍爱自然,争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

青藏铁路建设攻坚克难的伟大实践,为青藏铁路精神的形成提供了坚实基础;中央领导同志对青藏铁路精神的肯定,加快了总结进程。经过全线几上几下的总结提炼,2005年1月15日,铁道部党组开会专题研究,正式确定了青藏铁路精神的表述:“挑战极限,勇创一流”。这八个字简明有力,内涵丰富,富有时代特色。

挑战极限,即挑战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三大难题,向生存极限挑战,向建设高难度极限挑战,向工程高标准极限挑战。它包括敢于挑战、善于挑战两层内涵,反映了建设者勇于挑战、拼搏奉献的英雄气概,善于攻关、求是创新的科学态度。

勇创一流,即以“建设世界一流高原铁路”为目标,创建一流的工程、一流的运营、一流的管理,建好、管好、用好青藏铁路。它反映了建设者高水准、无止境的目标与追求。

挑战世界性三大难题的强劲支柱

物质决定精神,而在一定的条件下精神力量也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的一条基本原理。

事实正是这样。在实践中培育的青藏铁路精神,转化为挑战世界性三大难题、建设世界一流高原铁路的强大精神动力,发挥激励、引领、启迪作用,展现其特殊的领衔功能、凝聚功能和感召功能,成为全体建设者顽强攻关、勇往直前的精神支柱,成为凝聚队伍、鼓舞士气的力量源泉。

“缺氧不缺精神”的拼搏奉献精神。

“到了青藏线,就是做奉献”。青藏铁路沿线高寒缺氧,人烟稀少,低气压,低温,风大,强日光辐射,生存环境极差,被视为难以逾越的畏途。当地民谚云:到了昆仑山,如到鬼门关;到了西大滩,两眼泪不干;到了五道梁,哭爹又喊娘;到了唐古拉,死神把手抓。在如此严酷的自然条件下修筑铁路,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越是困难的时候,越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撑,中国铁路建设大军义无反顾地挑起了这一重任。许多同志咬破手指写下血书请战;有的一家人要求同去青藏线,出现了父送子、妻送郎、子承父志作贡献、夫妻双双上青藏的感人场面。

“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正是在这种敢于拼搏、勇于奉献精神激励下,13万筑路大军以苦为荣、以苦为乐,提前建成了世界高原冻土第一长隧昆仑山隧道,架设了墩高54.1米的高原第一高桥三岔河特大桥,架起全长11.7公里的青藏铁路第一长桥清水河特大桥,建起了世界铁路海拔最高的风火山隧道……一座座难关险道如今已天堑变通途。

“破解冻土难题”的科学攻关态度。

青藏铁路成败的关键在冻土,要穿越高原多年冻土,在世界上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广大科技人员与施工队伍紧紧瞄准世界高原铁路建设科技发展前沿,创造性地应用和发展了我国科学界多年来冻土研究成果,顽强攻关,自主创新,掌握了一系列破解多年冻土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取得了重大进展。青藏铁路建设投入1亿多元科研经费,安排了5个冻土工程试验段,设立了39项部级科研课题,全国有200多名冻土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开展了80多项科研联合攻关,实现了由被动保温向主动降温转变,由静态设计向动态设计转变,由单一工程措施向多种措施综合应用转变。

经过三个冻融循环检验,青藏铁路冻土路基没有发生大的冻胀融沉病害,变形逐步趋于稳定。2004年9月,在兰州召开的第六届国际多年冻土工程会议上,中外冻土专家考察了建设中的青藏铁路,对中国铁路建设者攻克冻土所取得的重要成果给予高度评价。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冻土专家称赞:“青藏铁路是二十一世纪工程建设领域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这一重大突破,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铁路筑路大军的智慧和力量,证明了中华民族是富有创造精神的民族。

“一个都不能少”的以人为本理念。

青藏铁路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占全线90%左右,空气氧含量平均只有内地的60%左右,高寒缺氧,风沙肆虐,紫外线强,自然疫源多,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建设,一般人都会产生头昏脑胀、胸闷气短、四肢无力等高原反应,严重的会导致脑水肿、肺水肿和内脏变形等高原病,这是对人的生理、心理极限的严重挑战。挑战极限、勇于拼搏不等于蛮干。为保证建设队伍上得去、站得住、打得赢,铁道部领导多次强调,不论是正式工、合同工还是民工,带来多少人,就带回去多少人,一个都不能少。

各级组织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先生存,再生产。全线建立健全了卫生保障体系、生活保障体系、文化保障体系,建立了覆盖全线的卫生所、工地医院、救治中心等三级医疗网络,配置了先进适用的常规医疗设备3900多台(件),设置大型制氧站15个,购置高压氧舱25台。青藏铁路建设五年中,实现了无高原病死亡事故、无鼠疫传播,有效保护了建设者的生命安全。2004年8月,参加第六届国际高原医学大会的中外专家考察施工现场后高度评价:青藏铁路建设卫生保障卓有成效,医疗设施配置先进,人员健康保障科学。

“再造湿地”的珍爱生态意识。

青藏高原是我国和南亚、东南亚地区主要河流的发源地,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源”,而且是南亚和东南亚人民的生命之“源”。青藏高原有极具保护价值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是世界上罕有的生态环境,既独特原始又脆弱敏感,一旦遭到破坏难以恢复。为把青藏铁路建设成世界级的生态环保铁路,广大建设者强化环保意识,层层全面落实野生动物、植被、自然保护区、冻土、湿地等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与污染防治措施; 建立总指挥部统一领导、施工单位具体落实、工程监理日常监督、环保监理全面监控的环保管理新模式,在铁路建设史上首次引入环保监理制度;环保总投资达20多亿元,开展了野生动物通道设置、高原植被移植、再造湿地等科学试验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

青藏铁路建设者在环境保护中“勇创一流”,凸现了爱护环境、保护生态、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人文精神。国家环保总局等部门多次现场检查后认为:青藏铁路建设环境保护工作在中国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中处于领先水平,具有示范意义。

“建设一流高原铁路”的不懈追求。

把青藏铁路建设成为世界一流高原铁路,是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殷切期望,也是广大建设者的理想与追求。铁道部领导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高原铁路的三项具体目标:把列车时间压缩到最短、设备实现免维修、沿线基本实现"无人化"管理。各参建单位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把以人为本、服务运输、强本简末、系统优化、着眼发展的理念贯穿于青藏铁路建设全过程,精心组织、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精心管理,努力消除质量隐患,确保这项宏伟工程能够经得起历史检验、实践检验、旅客检验和运营检验。经过严格检测表明,青藏铁路各项工程质量优良,实现了卫生安全、环保、质量、工期、投资五大控制目标。

“造福各族人民”的崇高使命感责任感。

2002年12月19日,江泽民同志为建设中的青藏铁路题词:建设青藏铁路,造福各族人民。筑路大军吃苦奉献为了谁?他们在通天河工地一副对联中这样回答:“高寒缺氧,餐风饮露辛苦为什么?为彩虹飞架青藏;沙大风狂,披星戴月幸福何所在?在西部经济腾飞!”正是这种崇高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激励着他们去“挑战极限,勇创一流”。

青藏铁路开工建设,有力推动了沿线地区经济增长,据统计仅在建设期间,就可为西藏创造10万个左右就业岗位,为西藏带来约40亿元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收入。

青藏铁路建成后,在青藏高原开辟了一条运能大、速度快、运价低、全天候的运输大通道,“进出藏难”历史将一去不复返,对沿线资源开发、物资运输、旅游业发展,将产生巨大作用。从此西藏市场将与全国统一的大市场紧紧连接在一起,大大降低西藏物价水平与生产生活资料成本,使高原广大农牧民群众直接受益。青藏两省区人民称赞这条铁路是民族团结路、发展致富路、绿色生态路。

宏扬青藏铁路精神万众一心共创伟业

青藏铁路精神是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继承与创新。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中国现代历史上,从革命战争年代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直至新时期的青藏铁路精神,都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历史延续,是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时代创造。

青藏铁路精神的时代特色与现实意义。

“挑战极限,勇创一流”这一青藏铁路精神,是新时期广大建设者在建设青藏铁路的伟大实践中,奋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动体现,是推进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实践结晶,是国家各有关部门、青海西藏两省区政府与沿线各族群众团结协作的产物。

一种精神总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如果说大庆精神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著名的大庆石油会战,那么青藏铁路精神则形成于21世纪初的西部大开发。如果说大庆精神靠《实践论》《矛盾论》起家,那么青藏铁路精神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结晶。如果说大庆精神体现了20世纪60年代工人阶级为国分忧的艰苦创业精神,那么青藏铁路精神则反映了当代工人阶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西部大开发的拼搏奉献精神。它们都是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创新,但又具有不同的时代特色。

源于实践、受实践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青藏铁路精神,是新时期弘扬民族精神的一面旗帜,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当好先行”的火车头精神在当代的集中体现。它对建好管好用好青藏铁路,对推进铁路跨越式发展,对加快西部大开发,对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历史总是在艰难曲折中前进的,人类总是在破解一个又一个难题中昂首前进的。建成青藏铁路这一壮举将永载共和国的史册,它所铸就的青藏铁路精神奏响了新时期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恢宏乐章。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它将日益显示出强大的凝聚力、生命力和战斗力!

(作者系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常务理事、高级记者)

作者:雷风行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经典影视作品赏析论文下一篇:打黑除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