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当代武术的功用

2022-09-14

中国武术, 起源于远古时代, 经过历代人们的不断总结、研究、改进发展、创新, 到今天, 已经形成了独特风格, 这就是严密的科学性、极高的艺术性、文化交流和全面的技击作用。武术已具有了养生, 演练 (表演和技击三个基本特点。

1 近年来人们对武术的三大特点的争论

对于怎样看待上述武术三个特点, 当今也出现了不少争论。笔者曾收集了近2年来中国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及西北、西南、华南部分地区的大型武馆的资料和招生广告, 有的侧重武术的艺术性, 注重外在造型和功架, 有的注重技击, 有的侧重健身价值, 也扩大了武术的范畴, 有传统武术、气功、摔跤、拳击、散手、截拳道、踢拳道等, 真是五花八门, 百花齐放。他们门派性强, 各执一词, 仔细比较发现, 他们开馆授徒, 打着培养冠军、演练。

多功能人才的幌子, 实则为了钱, 很多家长为了孩子的将来, 早早将孩子送去了武术学校, 学员缴费少则上千元, 多则上万元, 但80%的孩子都是半途而废, 结果转学到职业中学再学习, 结果专业知识和文化课程学习跟不上同年级学生而毁了孩子!试想在我们这个国家里这样来发展中国功夫, 不是很难的嘛!尽管我们康龙武林大会和各地方的武术组织门派对武术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但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 总之, 我们中国工夫没走上正规。这同时也给我们武术届的管理提出了问题。本人少时随民师学少林拳长拳, 后又学习八极拳, 近几年又随人学六合刀、少林棍和鞭及大成拳, 特别是大成拳, 深得老师精心指导, 直至今日, 得益非浅。作为一个武术爱好者和关心武术运动发展的人, 根据本人20多年的所学所见和对武术功夫的切身体验, 就上述武术三个特点问题, 谈一点粗浅看法。

应怎样看待武术的三个基本功用, 在争议中出现了一些偏颇, 有些人根据自己的所长、所知、所需, 从理论上对武术进行了片面的强调, 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种。

1.1 强调武术应该是健身术

持这种见解的人并不反对武术技击作用, 但认为, 武术发展到今天, 已失去攻防含义, 因为在我们国家有强大的专政机关不需要人们为了保卫自身的安全练武。从世界意义讲, 人们的徒手格斗和用古代兵力进行厮杀也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战争的需要。所以只有武术中的养生部分才有存在和发展的必要, 以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祛病延年, 比如, 现在人类气功疗法、经典的五禽戏、木兰扇操。

1.2 强调武术应成为表演艺术

持这种见解的人认为, 养生健身是医学的责任, 而技击又过于野蛮, 只有武术表演才是应该提倡和发展的, 这些人强调武术运动的艺术美, 认为应该把武术搬上舞台, 使之体操化、艺术化, 为丰富人们的艺术活动, 增加人们的艺术享受服务。比如他们追求一些空中动作, 空中加进一些旋转将武术搞的很惊险, 像杂技和舞蹈。

1.3 强调武术应向技击方面发展

持这种见解的人认为, 只有技击才是武术的精华。他们并不否认武术有健身作用, 但认为追求养生是老年人和体质衰弱的人的事。他们贬低武术的表演价值, 认为武术动作不如体操惊险, 腰腿功夫不如杂技高超, 其姿势更不如舞蹈优美动人。认为真正的武术家必须以技击服人, 只有提倡武术的技击才能幸免武术失传的危险, 比如地方上的庙会擂台, 央视的康龙武林大会等。

很明显以上诸论各有一定道理, 又都有一定的片面性。

2 武术的养生、演练、技击是武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武术最初起源于人与大自然的斗争, 特别是与凶禽猛兽的搏斗中, 将抗击本能与自卫动作相结合, 使自身具备了一种防卫技能, 经过演化, 逐步形成初期武术, 后来人们在实践中发明了站桩功、气功等静功和慢动功类的养生功法, 通过这些祛疾治病, 强健身体来调节体质, 恢复本能, 以达到具备训练武术中的动功、速动功和激发功法的条件。为教学方便, 人们把武术实作分为演练 (套路和单操) 和技击两个部分。每个演练动作都有一定的技击内容, 都可实用于技击而技击实战的本身, 也就是真实的表演。这样, 养生、演练、技击就构成了武术的整体成为不可分割的三个组成部分。

2.1 武术中的养生、演练、技击, 在今天仍然同时存在于一些拳种的必备功法之中

在大成拳站桩功中的养生桩功法, 即属武术的养生部分, 有祛病治病, 调节体质, 恢复本能的功效。大成拳中的操拳, 对练、惊蛇、挥波浪等功法, 即属武术的演练部分, 习拳者将其当作必须认真训练的功法, 训练中每一个意念每一个动作都暗藏杀机, 具备明确的技击内容, 而一般观拳者则将其当作优美的演技, 将沉实、浑厚、迅猛、刚烈、轻柔、潇洒的动作视为表演艺术来欣赏。大成拳中的断手动作, 属武术的技击部分, 要求练习者之间进行实践拼搏, 有时与其它拳种较量, 以提高技击技艺。这种技击对抗也可当作一种表演形式, 但比单纯的表演更为真实刚烈。

2.2 不能忽视武术的传承文化及交流的功能

就说少林拳法, 它已经在全世界开花, 也衍生出多个门派, 香港的少林武术院, 新加坡的少林武术院等, 在继承传统武术文化基础上, 也形成了他们自己的文化模式, 但少林的传统武德已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播, 也被世界人民所接受。

如今, 无论那里的公园都能看见锻炼的人们, 也总能找到用武术来健身的人们, 他们通过武术走到一起, 交流心得、情感, 长时间来他们有了固定的社会交往圈子, 也形成了固定交往模式, 或成朋友, 武友。据我所知宁波一带的雨伞棍, 木兰拳, 当地自创的太极拳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参与的武友也很多, 我也是其中之一, 武术成了我们的纽带。

3 结语

总之, 武术发展到今天, 它的养生、演练、技击都有存在价值, 不应偏废。在养生方面自不待说, 可以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以便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演练方面、武术表演早已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 成为艺术界的一技奇葩;众所周知, 武术技击在今天的军事, 国防和维护社会治安等方面仍可发挥相当大的作用。

至于某部分人, 依自己的体质、年龄、爱好等特点, 习武时选择各自的侧重点, 这都是自己的事, 无可非议, 而且也应允许保留武术的众多分枝和不同流派的存在。但是, 如当今的部分武馆一样, 过于片面强调武术的某一方面的作用否定其它方面的作用, 置武术功夫的统一性而不顾, 自然容易造成不必要的矛盾, 有碍武术的全面发展而不顾, 自然容易造成不必要的矛盾, 有碍武术的全面发展而使之失去其本来面目。

我们每位武术工作者, 爱好者和关心武术运动发展的人, 都应消除偏见, 珍惜先人留下的珍贵武术遗产, 为使中华武术完整地继承和发扬及走向世界而努力。

摘要:本文就当今社会上人们对武术的功能的认识上的偏颇, 我初步进行了归纳整理, 分析讨论了当代武术的特点, 总结出了当代武术的三大功用, 以及在当今社会上的应有存在价值, 否定了偏废的观点。

关键词:技击,健身,演练 (表演)

参考文献

[1] 体育与健康[M].高等教育出版社.

[2] 武术[M].人民体育出版社.

[3] 武术健身[M].新体育杂志社.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的诊断价值下一篇:关于绿色建筑中电气节能设计的应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