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的惠山泥人APP主题及图标设计

2023-01-07

一、设计思路

在项目前期, 我试用了多款文化类展示的APP应用, 如“每日故宫”、“榫卯”、“词 (ci) ”等等, 发现这些APP除了拥有极强的信息传播性, 更新较快外, 且界面设计简洁美观, 给人深刻的印象。所以, 我尝试为惠山泥人设计几款主题APP, 把惠山泥人的精髓融入进去。

在构思APP的Icon以及图标时, 我选择目前主流操作系统的应用图标——圆角矩形, 因为圆角形态给人一种舒适度及亲近感。

在APP的内容上我设计了三个主题界面, 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能吸引更多的人来了解惠山泥人, 关注惠山泥人, 特别是年轻消费群体。

二、设计过程

1、APP图标以及Icon

图标是与用户接触的直接借口, 在交互设计的过程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好的图标能够在降低用户学习成本的同时, 保证美观性。而惠山泥人APP的图标, 不仅要满足这两点同时也要保留惠山泥人的特点。

1) 创作思路

在思考图标的时候, 我希望能在主图标的上面是体现惠山泥人匠人们的精巧的匠心。同时, 又要满足图标的美观性, 让人有点击的欲望。在构思图标的过程中, 我发现人在接近具有锐角物体的时候, 在潜意识里会不自觉地远离, 因为那些尖锐的角度会让他们觉得带有危险性。而圆角的亲和感则是无可替代的, 所以我在构思图标的过程中大量选择了圆角矩形。

2) 表现方式

因为惠山泥人的阿福形象十分可爱, 而且拥有很高的亲和力。于是, 我选择了以惠山泥人圆形的体态构成图标的主体形状。而在Icon的设计上, 我在观察匠人师傅捏制泥人的时候, 他们在泥土之上留下的指纹, 触发我的灵感, 将惠山的“惠”字和指纹结合起来。采用阿福身上的红、阿喜身上的蓝, 融合起来造成渐变的感觉, 底纹则采用了白色。

3) 图标绘制

用AI绘制出图标的基本框架, 拉出参考线, 以保证所有图标的整体性。在绘制主界面图标的时候, 先需要用钢笔工具将指纹描绘出来, 然后通过锚点工具调整, 使其更加圆滑、真实。使用文字工具将惠山泥人的“惠”拼写出来, 然后通过对锚点的调整, 将字体处理成类似指纹的样子。通过PS将指纹图案处理成渐变色彩。最后通过PS将整个图片, 处理成苹果官方要求的格式以及分辨率 (如下图1) 。

2、工匠精神主题

“工匠精神”是现在这个时代最需要的, 在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爆炸的时代, 人心也随之浮躁起来。但是有一群匠人, 他们伏案桌前, 任凭风吹雨打一心只关注自己手中物件儿。这些专注于泥人事业的工匠们, 向大家展示了对于传统文化的追求、对于泥人匠艺的苛求。他们手中刻刀每一寸的刻画, 画笔每一寸的腾挪, 构思之精巧, 令人咋舌。这一切的一切都向我们展示了何为“工匠精神”。

1) 创作思路

我在思考如何展示工匠们的钻研、求索精神时, 我看见了工人师傅在用刻刀刻画着泥人上的花纹。每一位匠人师傅的良苦用心都通过这精致的刻刀, 精细的画笔展现在我们面前。这激发了我的灵感, 这些工具在将任师傅的精巧构思和熟练技巧之下, 展现出了巨大的能量。所以我决定以这些工具来制作主题海报, 来向人们传达何为匠人精神。

2) 表现方式

在表现方法上我使用带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灰色, 以表现工匠精神中的严谨、务实。并且, 将工匠使用的工具以黑白的方式表现在海报上, 来传达新时代的传统工匠的坚守, 给予观众在视觉上的冲击。辅助以清人写的关于惠山泥人的诗句, 同时将惠山泥人的表题适用仿古的文字, 营造出惠山泥人的历史感、传承感。

3) 表现方法

先用AI将匠人师傅的工具以及惠山泥人之中最知名的阿福阿喜绘制出来, 转换成黑白线稿。然后使用PS对海报进行排版, 字体上选用具有历史感的康熙字典体。在海报的主题色调上, 大多使用了黑、白、灰三种颜色.这三种颜色带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简单、克制, 同时却又能给人一种意味深长的感觉 (如下图2) 。

3、传统文化主题

中国绵延几千年的历史, 勤劳的人民创造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化。这些壮丽的文化史诗融入了我们的血脉、我们的灵魂, 他们铸就了中华民族屹立不倒的基石。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 我们的传统文化迎来的新的传播契机。智能手机的普及, 让大众有机会能更快、更高质量的了解传统文化、了解民族的灵魂。

1) 创作思路

在设计海报的时候, 我选择了惠山泥人中最具特色的“手捏戏文”, 结合中国传统的盆栽艺术。这两者都有一个特点, 即能通过方寸之间展现大的事物。“手捏戏文”仅仅用了方寸之地, 便展现了一段京剧里的人物、身段、唱腔。而盆栽亦是如此, 方寸之间展示的是大千世界。

2) 表现方式

在设计时, 我将泥人和盆栽有效结合, 泥人和盆栽都是用工笔画的方式展现出来, 让观众在观看海报以及周边的时候, 能感受到浓浓的中国味。

3) 表现方法

我使用AI将盆栽绘制出来, 在放入PS中对其进行渐变的处理。同时使用正片叠底的方式将背景处理成工笔画的底纹。然后用同样的底纹对绘制的树木和泥人进行处理, 并且通过曲线、对比度等调整来完成对细节的处理。让整个画面更像传统工笔画 (如下图3) 。

4、热门电影主题

去年2016年被人们称为人工智能的元年, 李世石和Alphago的对决使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关注达到了顶峰。最近, 上映了一部电影——《攻壳机动队》, 英文名字叫《Ghost in the shell》, 直译的意思是:壳中的灵魂。它畅想了未来的社会, 人类通过科技的力量来改造自己, 并且深刻的讨论了科技与人类的关系。

1) 创作思路

惠山泥人这种拟人化的造物方式, 精致的物品之中表达出巨大的艺术灵魂, 与片中所谈的思想有几番相似。于是, 我想通过这部年轻人感性趣的电影, 结合惠山泥人的特点向年轻大众去推广惠山泥人。

2) 表现方式

我将《攻壳机动队》中的热门人物转化成惠山泥人的形式, 结合故障艺术的电子感, 给人一种科幻的画面感。我结合电影海报的感觉来进行编排, 让观者一眼能联想到电影, 同时, 将泥人的元素集合在上面。

3) 表现方法

首先, 使用AI将电影中的人物绘制出来, 在结合惠山泥人产品的形式处理成Q版的质感。然后, 通过AI绘制电子感需要的撞色色块, 并且通过PS精心排版, 让画面拥有电子感。最后, 将人物从AI中拖入PS进行排版 (如下图4) 。

三、设计总结

这一次惠山泥人线上推广的项目, 严格考验了我对于惠山泥人的文化内涵理解和设计能力。在制作过程中, 我前往惠山泥人研究所待了一个月, 在那里观看、学习惠山泥人的捏制过程, 了解惠山泥人的历史及工艺。尽管遇到了许多的问题, 但还是完成了项目。我希望惠山泥人这样的民间非遗项目不要在这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慢慢消亡, 而是可以紧握互联网的手, 与之一起传播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生生不息。

摘要:无锡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惠山泥人, 有着悠久的历史, 丰富的文化内涵。它精巧的构思, 细致的做工, 是如此的令人着迷。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许多传统文化都与互联网融合, 尝试新的传播途径, 如广受好评的“每日故宫”。这些“互联网+”时代下的产物, 给宣传传统文化带来了新的机遇。本项目希望通过“互联网+”, 以手机为载体, 设计APP主题界面及图标, 让用户可以通过APP来更多的了解和认识惠山泥人。

关键词:互联网+,APP,惠山泥人

参考文献

[1] 沈大授.惠山泥韵[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4.

[2] 王文章.手捏戏文 (惠山泥人世家喻湘涟王南仙口史) [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0.3.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分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下一篇: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有效情境的创设——一节公开课后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