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如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022-09-14

提高高中学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所谓人文素养, 是指人文科学知识和在人文科学、人文氛围滋养熏陶下建立的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精神收获的总和。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言, 只有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才能真正实现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从现实的需要而言, 提高高中生的人文素养,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的政治高考试题也都不同程度地要求考生关注国家、世界和人类的命运,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 非常重视考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 我们理应站在人文教育的前沿, 把握住课程改革的契机, 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以实际行动促进政治课教学与提升人文素养的有机融合。

一、教师要善于学习, 做学习型教师

我们每一个政治教师在掌握政治理论的同时, 还应加强对其他人文学科的学习, 诸如文学、历史、地理和其它自然学科, 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同时, 注重学科特点, 关注社会发展, 把握时代脉搏, 拓宽眼界, 有国际视野。如果教师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 并且能够融会贯通, 不仅可以开阔自己的眼界, 提高修养, 还可以充分利用其它人文学科资源, 让教学更加丰满。教师的人格修养深深地影响着学生的观念、行为, 它像种子一样撒播在学生心田, 萦绕在学生的心中。只有不断提升我们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才能真正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良好的行为往往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对学生产生有意识无意识的熏染, 常比正面的说服教育更容易使人接受, 甚至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身教重于言教”, 教师用人格力量教育学生, 也就是教师的敬业精神和科学精神, 这二者共同构成了整个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反之, 教师的人文素养不高, 学生便不会在他的教学活动中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 就很难成为人文素养很高的学生。

二、利用好各种资源, 进行人文精神培养教育

(一) 教材

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 还传承着文化和文明。具体而言, 应活用教材, 做好以下工作。首先, 熟记教材中的名人名言, 寻找人文精神的切入点。当前教材中结合不同内容, 很恰当的引用了一些名人名言, 这些名人名言大多蕴涵深刻的人文价值取向、高雅的审美情趣、健康的思维方式。还要运用多媒体辅助教材, 唤醒学生人文情感。政治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能使书本的一些插图变活, 使静态的教材文字变为动态的画面, 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此外, 教师还要与时俱进, 收集积累一些对教学有用的视频, 通过补充这些教材没有的资料, 以鲜活的图像感召唤醒学生人文情感。如学习“综合国力”这一内容时,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将嫦娥飞船, 天宫一号的视频在大屏幕上展示出来, 那铿锵有力、一语中的精彩解说, 那时而舒缓时而紧张的扣人心弦的音乐伴随着象征科技突飞猛时的阵阵涛声, 完全把学生带入到了科技的浪潮之中。这让学生得到了情感上的满足, 个个热情高涨, 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情境, 使同学们受到生动形象的人文教育。

(二) 学校人文环境

每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历史积淀, 并通过各种人文景观体现出来。比如, 文化长廊, 名言警句, 文化石等。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素材, 关注生活, 同时,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引导多走进图书馆, 广泛涉猎。因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建立在知识的积累和对事物理解基础之上的。

(三) 各种媒体资讯

引导学生关注关注各种媒体, 收集信息, 感悟生活。要求学生每天通过网络、电视、报纸了解家国天下事。并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新闻评述。很多学生、家长甚至教师认为关心时事会浪费时间, 只是简单地为知识而学。其实时政既有它的显性价值, 为政治学科的高考而服务, 而更重要的是他的隐性价值:促进全面发展, 拓宽视野, 提高思维得深度和广度, 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培养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人文精神。

三、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学生学习和积累的自主性

(一) 开展研究性学习

它以“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相结合、全体性与个体性相统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过程与方法指导相结合”为主要原则, 其目的是改变学生以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 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 提供多种渠道获取知识并应用于实践的机会, 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发展学生的人格个性。如针对消费观的问题, 设置了一系列课题:“家庭经济条件与学生的消费观”、“对中学生品牌与名牌观的调查与反思”、“当今中学生手机消费的调查与分析”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思考和感悟, 升华人文精神。实践证明, 在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 学生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得到整合和运用, 并在此过程中学会交往与协作, 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 特别是培养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关心未来等情怀, 不断提高了信息素养, 提升了现代人所应具备的人文素质。

(二) 政治小论文竞赛

每年的寒假, 我们都会布置非毕业班学生围绕社会热点问题, 自选内容、自拟题目, 运用所学的原理观点剖析社会现象写成小论文。在校内评出等次予以表彰后, 推荐优秀的小论文到区、市级参评。成功的体验促进了学生参与的热情, 有利于培养学生理性的思维方法, 科学的态度和人文精神。

(三) 课堂讨论

多元智能的课堂需要动态、开放的学习环境, 学生是一个个富有灵性和激情的生命体, 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只有主体参与, 师生、生生和谐互动的课堂教学才有生命活力和价值。新课程要求教师重视课堂的生成资源, 这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是宝贵的课程资源。讨论促成学生敢于质疑, 敢于发表个人见解, 使个性获得张扬和完善。如高二哲学讲授“个人对社会贡献的两种形式”时, 我设计如下问题:“雷锋与乔布斯谁的贡献更大?”同学们基于对雷锋和乔布斯的了解, 纷纷各抒已见, 敞开内心世界, 自由表达真实的看法, 思维火花交织碰撞, 最终无需老师多言已明白个中道理。

转变教育观念, 强化政治教师在人文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从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辅之以灵活的教育教学方式, 我相信, 我们一定能在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中做出成绩。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现代通信工程特色专业培养方案构建下一篇:电子文件与纸质档案在保护技术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