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品牌创新管理

2022-07-23

第一篇:媒介品牌创新管理

品牌媒介策略

自1988年,娃哈哈第一支儿童营养液一炮打响,这个原来的小作坊企业已经发展了22年,已成为国内乃至国际著名企业之一。其中必然少不了广告和媒体策略的功劳。

1988年,宗庆后推出娃哈哈的第一款产品——娃哈哈口服液。当时,娃哈哈请来了两家地方电视台洽谈广告。几经商议,对方要求至少20万的广告费,而娃哈哈公司当时全部的流动资金只有10万元。结果,宗庆后面不改色地在合同上签下自己的大名。

也就是在这轮广告中,娃哈哈率先在全国推出了“实证广告”的方式——让自己的产品拥有中国营养学会的推荐。结果,这轮广告尚未播完,“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的广告语早已响彻南北,订单已若雪片般飞来,提货的车造成交通堵塞,当年娃哈哈的销售收入就达到了488万元。

1991年,娃哈哈进军广州。当时,作为广州纸质媒体的大哥大——《南方日报》每周的全部广告版面是5个整版,娃哈哈一个不漏悉数吃进。于是在当年6月,广州市民们一觉醒来,舆论媒体异口同声,铺天盖地全是一个声音——娃哈哈!

难怪很多人都说,在国内本土的企业家中,宗庆后确实是少数最早具有营销意识的人。

从上面两例事件可以看出,早期的娃哈哈在选择媒体和广告上很有胆识和眼光,并且广告的确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再后来,娃哈哈的产品发展更加多样化,为了塑造不仅是儿童品牌的形象,娃哈哈开始启用明星做代言,在这一策略上娃哈哈同样是先驱者。

1996年夏,娃哈哈纯净水的成功上市策划,使得这一品牌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荣登市场份额冠军的宝座,并保持至今。它的意义不仅止于一个成功的行销事件,而且揭开了一个长期的国产品牌策略的序幕,那就是“明星歌曲路线”。所谓 “明星歌曲路线”,即使用流行歌曲作为载体,启用明星作为产品形象代言人推广产品。

十几年来,娃哈哈一直采取的就是此策略,景岗山、毛宁、陈明、李玟、谢娜、张杰、王力宏等先后做过娃哈哈的代言人。广告中的歌曲都是代言人的作品,

随着广告的播放和代言人本身的明星效应,娃哈哈的每首广告歌曲基本上都成为大街小巷传唱的经典歌曲,从《我的眼里只有你》到《心中只有你》再到《爱你等于爱自己》,随着时间的流逝,愈发显示出这些歌曲的魅力和经典所在,这些歌曲的广泛传唱更将品牌深深印入消费者的心中。

在明星代言人的选择上,很有必要说上两句,娃哈哈在这方面做得是比较成功的。最初的景岗山、毛宁都是当时歌坛小有名气的明星,并且形象成熟、稳重、自然,为刚出道的娃哈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再到后来,直到现在还是娃哈哈合作伙伴的王力宏,更是在与娃哈哈的合作中创造了代言在娱乐圈的奇迹。王力宏被称作“代言之神”、食品饮料界的“广告宠儿”,而王力宏的纯净、年轻、诚恳、都市感和时尚感正是“娃哈哈纯净水”所要表达的产品特质和形象。双方从 1999 年代言娃哈哈纯净水开始至今已愉快合作了 8 年,从广告代言、广告、歌曲创作到新专辑签售、歌迷见面会再到演唱会,或配合娃哈哈新品上市,或配合王力宏新专辑发布和演唱会,双方的合作是多方位的,是一种深度、双赢的合作。 还有李玟、谢娜、张杰等,娃哈哈都考虑了他们各自的特质与娃哈哈品牌形象的结合。

甚至有业内人士这样评价:“娃哈哈与艺人合作都很愉快,这也是不少艺人选择代言娃哈哈产品的重要原因之一,彼此之间超越商业合作关系,融入了娃哈哈的大家庭中,这是一个值得深究和肯定的现象。”

娃哈哈的广告发布媒体包括活动广告和常规广告两部分,体现了整合性特点。

推广活动广告,包括密集的电视广告、广播广告、现场海报、挂旗、气模等。(早期还配合以各种电视台、电台的采访报道以及歌曲点播,使推广活动所到之处,大街小巷都能听到“我的眼里只有你”。)

常规广告,包括电视广告、平面广告、户外广告、POP广告几种,平面类作品几乎皆以广告的标版为原型。利用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画面,达到提示消费者回忆电视广告及提示购买的作用。

在电视媒体的广告投放上,娃哈哈更是采用“高举高打”的策略,牢牢把握中央电视台这个老朋友的媒体老大地位,开展广告攻势。

1996年,娃哈哈纯净水广告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后,迅速影响到全

国电视观众,娃哈哈纯净水一时红遍大江南北。1998年,在中国市场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二分天下的态势下,娃哈哈推出了非常可乐。当“喝中国人自己的可乐”这一广告语通过中央电视台播出后,非常可乐这一饮料品种迅速走红。

2001年,娃哈哈集团进军茶饮料,在中央电视台招标时段投放1000万元,创造了数亿元的销售佳绩,奠定了娃哈哈茶饮料市场中的领军地位;

2002年,娃哈哈集团推出果汁饮料,在持续投放中央电视台招标段的前提下,仅在1-8月娃哈哈果汁饮料的销售就突破6亿元;

2004年,娃哈哈集团涉足功能性饮料,依托中央电视台的有效传播,为激活2004年的市场表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娃哈哈通过中央电视台大密集的广告投放,配合代言人王力宏积极参与的地面促销推广活动,仅仅三个月时间,“激活”这一产品已成功推向全国各地市场。从今年3月到7月,仅4个月时间“激活”的销量已经突破1300万箱。

2004年11月18日在中央电视台广告部举行的2005黄金时段招标会现场,娃哈哈以8900万和8000万分别竞得上下半年的“黄金档电视剧特约播映”,而累计中标额达到3.02亿元。这是娃哈哈集团作为长期品牌战略的关键一步。

1~2月份正值中华民族传统的新春佳节,娃哈哈抓住这一良机在央视展开宣传攻势,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娃哈哈2005年整体的营销传播计划勾勒出浓墨重彩的一笔。1-2月份央视一套黄金段位电视剧好戏连连,《汉武大帝》热播之后,《完美》粉墨登场,两部剧均带来了良好的收视效果,《汉武大帝》平均收视率高达到6.38%,确保了娃哈哈广告的有效到达和传播。

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经常对记者提起投放央视的五个理由:

一、中央电视台是启动全国市场不可或缺的宣传平台,娃哈哈在央视的广告投入与其市场效绩成正比;

二、中央电视台能给经销商、消费者甚至是企业员工以最大的信心支持,特别给人以实力感与价值感。在央视投放广告,更容易获取信任,赢得信心;

三、中央电视台的不少资源是独有的,是其他任何媒体都无法替代的,尤其是国家及国际重大事件、重大赛事和全民性节目的独家播报权;

四、中央电视台频道的专业化更适于多品牌产品的宣传,这对于像娃哈哈这样旗下拥有多品牌产品企业是非常有利的;

五、中央电视台的广告价格日趋合理,在此投放广告更加物有所值。

借助知名媒体(央视)进行强势品牌宣传,这种做法充分体现了娃哈哈集团对媒介资源的重视,他们把媒介尤其是优质媒介资源作为企业的重要战略工具来运用。娃哈哈作为全国饮料市场的成熟品牌,每年稳步增长的产销量与销售额除了归功于过硬的产品质量、日趋成熟的营销网络外,还离不开与中央电视台的紧密合作。从第二届招标开始,娃哈哈已连续9年与中央电视台招标段携手,9年来,伴随中央电视台资源的不断丰富与创新,招标的科学与成熟,娃哈哈每年的产销量和销售额稳步增长,已成为行业内的绝对领导品牌。

现在,随着媒介的发展,娃哈哈也在不断改变和调整策略。在新兴媒体网络上也有着自己的营销策略,配合线下的促销活动,建立了相关的网页,如开箱赢大奖活动,娃哈哈专门建立了这样的网页,一方面是活动能够更加顺利方便进行,另一方面也宣传了活动。如由李玟代言的娃哈哈HELLO-C的广告,在各大电视台及视频网站高频次投放,性感美丽的李玟,摆出“C”的手势魅力十足,颇为吸引眼球。想在国际上有更广阔的市场,娃哈哈会与互联网媒体有更深更广泛的合作。

第二篇:《媒介形象与媒介品牌战略》微课教学设计

主讲教师 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周根红

所属学科:新闻传播学

专 业: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 课 程:媒介管理学 适用对象:本科生

一、教学背景

新闻媒体的竞争,是内容的竞争、是影响力的竞争、更是品牌的竞争。品牌竞争是传媒市场竞争的集中表现。如何实现媒介品牌战略?其中一个方面,就是要“树立媒介形象,塑造媒介品牌。”

本节课的内容是“媒介品牌战略”这一节的内容之一。“媒介形象与媒介品牌战略”既是其中的一个知识点,而且在当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尤其是2015年4月份央视主持人毕福剑的网络视频事件,让媒体形象成为一个关注的焦点。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比较广泛、系统地认识和进一步理解媒介品牌战略的基本理论,掌握媒介形象塑造与媒介品牌战略实现的基本方法,并能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2、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媒介品牌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当前媒介发展的需要。

三、教学方法

本节课程内容主要以讲授式教学方法为主,在讲授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方法、研讨性教学法和认知实践教学方法,每节内容都有典型的案例分析,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加强学生的思考能力培养,同时每节内容讲授之后都会安排一定学时数的认知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媒体实习基地的优势,组织学生进入媒体进行认知实践和调查,要求撰写认知实习总结或调查报告,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增强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巩固教学效果。

四、教学过程设计 【设置课前情景】

展示《新闻联播》的片头曲;腾讯网的品牌形象等,启发学生对媒介品牌进行感性认识和思考。

【导入新课】

新闻媒体的竞争,是内容的竞争、是影响力的竞争、更是品牌的竞争、。品牌竞争是传媒市场竞争的集中表现。如何实现媒介品牌战略?其中一个方面,就是要“树立媒介形象,塑造媒介品牌。” 【讲授新课】

(一)正确进行媒介形象的品牌定位

品牌定位是品牌经营的首要任务,是品牌建设的基础,是品牌经营成功的前提。媒介品牌定位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媒介自身的因素,二是受众,三是竞争者。

案例分析一:凤凰卫视: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案例分析二:电影《山楂树之恋》的品牌定位:创造受众

(二)媒介形象的品牌理念塑造

品牌理念实际上是媒介自身个性和价值追求的表现。品牌理念是一种主张、价值、信念、态度。品牌口号是指能体现品牌理念、品牌利益和代表消费者对品牌感知、动机和态度的宣传用语。

案例分析:《现代快报》、《金陵晚报》、《南方日报》、《南方周末》、《三联生活周刊》等报刊的品牌口号和理念。

(三)通过内容塑造媒介形象

虽然很多人提出渠道为王、营销为王等观点,但是,对媒体而言,“内容为王”是永恒不变的真理。报道内容、专题策划、活动、栏目、节目等会成为媒体的品牌组成部分。

案例分析一:《中国青年报》的冰点周刊、《南方都市报》的孙志刚事件、《南方周末》的新年献词等。

案例分析二:澎湃新闻

(四)媒介人才形象的品牌力

凤凰卫视的老总刘长乐曾经这样说过:“企业的品质决定企业的生命,而品质又取决于优秀的人才的聚拢和团队意志,在用人机制上我们首先尝试使专业人才明星化、品牌化;其次希望明星作用最大化,最终做到明星价值资本化。只有符合市场价值规律,优秀的队伍才能更加优秀。”

案例分析一:凤凰卫视的“三名”战略 案例分析二:毕福剑视频风波与央视形象

五、教学总结

本次教学通过对基本理论和具体案例的分析,学生基本掌握了媒介形象塑造和媒介品牌战略的实现途径,达到了预期效果。根据学生反馈,本次教学有两点值得总结:一是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媒介形象塑造与媒介品牌战略虽然是课本里的既定内容,但在讲课过程中根据需要对此内容进行了拓展,学生普遍反映视角独特、视野更加开阔。

当然,本次课程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有三:一是因为时间的限制,有些案例的分析不够深入;二是教学手段还可以进一步丰富,如增加视频等;三是因为时间的关系,原本设计的小组讨论未能在课堂上予以展开。

第三篇: 《爸爸去哪儿》的媒介品牌运营

摘要 《爸爸去哪儿》作为2013年收视率最高的综艺节目,黑马腾空出世,一炮而红,而它成功的品牌经营也非常值得学习研究。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整合了多种营销策略,不仅有效地进行了品牌延伸,传递了父爱、亲情、家庭教育的理念,还把该栏目作为商品来经营,在取得较高收视率的同时,也获取了较高的广告收益。本文就该节目的品牌运营手段进行分析。从品牌形象,品牌定位与品牌个性,品牌传播,品牌知名度和品牌忠诚度,品牌延伸和品牌创新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

品牌运营 品牌延伸 温情营销

前言:2014年6月中旬上档的《爸爸去哪儿2》,自从被网络曝出曹格、黄磊、陆毅 等组成的新奶爸团名单后,引发了大众更多的热议与期待。在《我是歌手》、《中国最强音》、《快乐男声》、《中国好声音》等十三档音乐节目齐上场的2013 年,第四季推出的《爸爸去哪儿》以小清新之风吹开全年龄段亿万观众的心门。第一季开播前因前景不明不被看好,甚至遭遇冠名商临阵脱逃的该节目,而第二季广告招标则达到了10.053亿,总金额超越了《我是歌手》。在竞争最激烈的周五晚上,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第二季首播当期全国网收视率2.43,收视份额14.24的好成绩毫无悬念在同类节目中拔得头筹,同时第二季首期节目比《爸爸去哪儿》第一季第一期收视率上涨了120%,成功打响湖南卫视“越成长越青春”暑期档开门红的第一炮。

正文:一个好的电视节目不仅要在品牌传播上精心考量,还需要从市场经营的角度来进行品牌营销,从而塑造电视节目的品牌影响力。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整合了多种营销策略,不仅有效地进行了品牌延伸,传递了父爱、亲情、家庭教育的理念,还把该栏目作为商品来经营,在取得较高收视率的同时,也获取了较高的广告收益。下面,笔者对该节目的品牌运营手段进行分析。

一、精良且有经验的制作团队为节目保驾护航

有激情、有经验、专业、敬业、细心的制作团队,配合细致精美的制作技巧,才有了《爸爸去哪儿》的精彩播出。制作该节目的谢涤葵团队曾做过5季生活类角色互换节目《变形记》,被称为“被边缘、有才华、有爱”的队伍。对于拍摄中孩子们会遇到的困难,他们可以临危不乱地处理和解决,如对于拍摄过程中孩子的情绪调节和安抚等。同时,在韩国团队的帮助下,该团队还在5个明星宝贝的甄选、星爸的力邀、上千小时连轴取材、摄制组轮流守夜、超级玛丽的配乐、精致的配图,“神字幕”解说兼吐槽的剪辑等方面,付出了很大的心血,打造了该节目的看点、笑点和卖点。

二、利用新媒体和社交网络助推传播

(一)、与视频网站深度合作,丰富线上节目宣传。

跟喧嚣的选秀节目相比,《爸爸去哪儿》的推广算是低调的,就连前期宣传也似乎少了很多气势。没有炒作,没有绯闻,没有微博的话题推荐,它的成功可以说是靠节目内容口碑的自然聚合和传播。但在节目播出和推广期间,它综合运用了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并结合网络、短信平台、微信平台、微博平台等进行宣传推广。它与爱奇艺、腾讯视频、PPS开展深度合作,如爱奇艺影视推出“独家策划”、“妈妈在这儿”、“星爸育儿经”、“亲子阵容”、“现场趣图”、“亲子生活”、“亲子节目”、“奇谈热议”板块,让观众了解和回顾节目细节。

(二)、 新媒体提供平台,实行口碑营销策略。

该节目还开通了官方微博,节目播出期间,电视屏幕下方字幕与观众实时互动,不仅有戚薇、明道等明星的微博话语,还有网友、观众的评论。湖南卫视电视互动社交智能手机客户端“呼啦”的运用,让明星成为该节目的粉丝。关于爸爸教育问题的讨论,也在很长时间内成为微博的热门话题。该节目的播出赢得了“零差评”,受众对于该节目的认可度和喜爱度可见一斑。高收视的同时,网络关注度也惊人地高热运行。关于《爸爸去哪儿》的微博话题讨论量也突破11亿,超过世界杯的9亿,霸气登顶话题榜第一位。热门品牌超强发力,再次打造湖南卫视“最强周五”,频道赢得了周五晚收视量的提升效果!《爸爸去哪儿》无论是观众还是媒体的关注度都居高不下。不仅得益于开播前媒体秘籍宣传,更要归功于节目热度、视频网站联播引发的话题点。五队父子的首度亮相得到了观众、媒体的高度认可,诸多微博话题短短半个小时就被推上了热门话题榜,网络影响高居榜首。

(三)、网友自发传播,社交网络助推品牌宣传。

该节目播出后,网络上出现了不少关于五对嘉宾的搞笑短片、漫画以及网络流行语。如田亮牵着森碟的照片被网友互换父女头像,模拟森碟长大后的情景;张亮和天天的漫画亲切可爱;“×××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等网络流行语出现。这些网友自发运用不同形式表达自己对《爸爸去哪儿》的喜爱,推进了该栏目的品牌推广,同时这种“病毒式营销”策略也影响了更多的网友,扩大并巩固了该节目的受众基础。

三、借助卫视栏目平台,加大品牌宣传力度。

该节目的开播不仅得到了湖南卫视王牌节目《天天向上》黄金时段的让位,还得到《快乐大本营》的邀请宣传,青海卫视的《老爸老妈看我的》也邀请张亮、李湘等讲述他们儿女的故事。这些都为该节目在成长期和成熟期的品牌宣传提供了社会化的营销和传播平台。

四、温情营销:携手贴合度满分的品牌冠名

关于该节目的品牌冠名,还出现过美的家电临时撤退的情况。但这也给了“999感冒灵”和《爸爸去哪儿》一个“互选”的机会。《爸爸去哪儿》由“999感冒灵”冠名,完全符合节目的主题——“没有妈妈的关心,999感冒灵帮你贴心守护”。且“999感冒灵”及“999小儿感冒药”二者完美契合。节目的零差评,也给“999感冒灵”在品牌认知和品牌口碑上以极大的助推。当然,另外两个冠名商“思念水饺”和“英菲尼迪”也是相对契合的,尤其是“思念水饺”这个品牌浓浓的居家气质和强调家庭亲情的《爸爸去哪儿》,也有着天然的高度契合。思念公司在营销上及时跟进系列平面广告、创意微博和微信,在终端卖场设置“爸爸吃神马”的亲子互动促销活动,让思念品牌在节目场外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实现了两者的共赢。

五、产业链的多维延伸

(一)、携手360手机助手,开发手机游戏《爸爸去哪儿》

湖南卫视将产业链延伸至了 炙手可热的游戏上,手游版《爸爸》首日 下载100万次,曾一度占据了各大移动平 台游戏类App下载排行榜榜首。

《爸爸去哪儿》360社交版,是湖南卫视与360手机助手合作开发的一款休闲益智跑酷游戏,二者的携手也成为电视媒体与无线互联网合作的典范。这是中国文化出现的一个新现象,这也 可以被看成是湖南卫视发展的第二个高潮 期。这个高潮期以多元融合为特征,是从 单一IP(版权)向多元化IP发展的阶段。

(二)开拍电影延伸节目品牌

随着“零差评”口碑的《爸爸》热播,五位爸爸乃至五位宝宝的粉丝数,都发生了翻 天覆地的变化。其中“爸爸粉”年龄横跨 了“50后”至“00”后。有观众说,在疲惫的 周末夜晚,被“星爸萌娃”温暖后安然入 睡,简直就是“治愈系”减压。《爸爸去哪儿》电影的开拍,无疑是对该节目的延续和拓展,也是一种成功的营销手段。第一,这部电影特别适合在春节上,全家老小一起看。第二,它拥有巨大量的粉丝 群体,所以一定不缺乏忠实的观众。最终,用时五天时间拍摄的《爸爸》大电 影,获得了高达7亿的票房收入。尽管一 些业内人士对这部电影有很多“专业”质 疑,但《爸爸去哪儿》给业界带 来最大的启发在于:让人们看到了中国整个社会对新产品模式的一种好奇心和追逐感。

与湖南卫视的很多节目一样,在推广这部 电影的过程中,湖南广电动员全台力量为 之造势。从湖南卫视跨年演唱会再到小年 夜春晚,再到其兄弟频道,都可以看见电 影《爸爸》的身影。其终极预告在2014 年1月18日晚登陆《快乐大本营》黄金时 段,吸引了超过十万网友参加“拍屏”活 动。

很显然,电影《爸爸去哪儿》不是孤立的,它是综艺节目产业链布局上的重要延伸。这次延伸所扮演的角色就是:除了赚钱,还能延长观众对《爸爸》的讨论热度,培养更多的粉丝,让观众对《爸爸2》产生更多的期待。

六、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在《爸爸》火爆后,山寨“爸爸”和“宝 宝”便在全国俯首皆是。2014年,从央视 到各卫视,亲子类节目数量将达到24档 之多。很多同质化的节目会稀释掉这种节目未来的吸引力,但是,《爸爸去哪儿》坚持自己的风格和追求,走心和真实,别人能模仿节目形式,但是却模仿不了节目和团队的整体气质,因此,《爸爸去哪儿》依然是无人能及。

七、总结

高举高打的时代已经到来,靠一个“小作 坊”单打独斗做出有影响力的产品,已越 来越难。真人秀的最大魅力在于,你不知道下一 秒会发生什么。综上所述,《爸爸去哪儿》的成功不仅表现在内容上新颖真实和形式上独特创新,还在于它能进行准确的定位、精心的策划包装和采取多种营销策略有效地传播,在品牌的构建、推广、延伸方面都给予同类节目很大的启发。当然,该节目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被网友吐槽节目模式为“分房子+做游戏+做饭”,缺少挑战和创意等。

参考文献:

①李光斗:《品牌竞争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②程文:《我国电视传媒品牌营销的研究现状分析》,《现代传播》,2010年第3期

③韩虎:《〈爸爸去哪儿〉背后的营销关键词》,《河北日报》,2013年11月6日

④吴琼:《英菲尼迪营销凶猛 戴雷借力〈爸爸去哪儿〉》,《上海证券报》,2013年10月31日

⑤刘景洋:《爱在那儿!〈爸爸去哪儿〉大数据解读》,《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11月8日

⑥ 谢丹丹 :《爸爸去哪儿:集团军作战的完胜》《中外管理》杂志 2014年5月1日

第四篇:创新管理树品牌

创新管理树品牌,亲情服务树形象

物业站简介:

共建物业站创建于2002年4月,所辖小区2个,现有职工 人,其中管理干部 人,物业站下辖环卫、维修、绿化、门岗四个班组,担负着辖区环卫保洁、绿化管理、治安保卫、公共设施养护、小区文明建设等物业管理工作。辖区占地面积 平方米,绿化面积 平方米,保洁面积 平方米,服务居民 2408户。

多年来,共建物业站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诚信,优质高效,发展创新”的工作宗旨,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使小区物业服务规范化、科学化,满足辖区居民的需求,努力做到24小时全方位体贴入微的人性化服务。

物业站主要荣誉:

一、亲情服务树形象:

共建站针对辖区居民老龄化现状,而且多属于空巢老人,子女长期不在身边,很多生活琐事不能完全应付自如,共建站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基础上实施面向高龄老人的亲情化服务,创建特色服务品牌。

1、亲情化服务产生背景:

为切实做好小区物业延伸服务工作,确保辖区高龄老人感受社会大家庭温暖的氛围,以满足服务需求为导向,让辖区高龄老人满意为标准,通过创新服务机制,完善服务措施,细化服务标准,优化服务质量,抓好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努力实现共建站工作高效便捷,使物业站管理水平不断走上更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道路。

2、主题思路及服务理念

结合辖区居民老龄化的居住特点,经站领导班子研究筹划,确定了2012年的工作思路,推行“两建六送一参与”的亲情化服务,即两建(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建立亲情服务卡)。六送:(送祝福、送温暖、送服务、送安全、送和谐、送亲情),一参与(老年人与物业站共同参与小区共建活动)。并以亲情化服务为核心,强化管理、改善服务、提升服务水平。积极探索“亲情化服务”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的长效机制,共建物业站面向老年人的“亲情化服务”模式,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积极营造敬老爱老、尊老助老,送温暖、献爱心、办实事的浓厚氛围,以融入爱心、体现真情的亲情服务,努力营造充满“家庭亲情、邻里亲情、物业服务亲情三位一体”的亲情服务品牌,力争做到,哪里有老年人的服务需求,那里就有共建站的亲情服务相伴。

亲情化服务理念:

管理标准化、服务亲情化、过程人性化

3、亲情化服务特点

亲情化服务以实施:亲情服务卡、家政保洁、维修服务、走访慰问等措施为主要内容,将亲情服务延伸拓展到共建站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去,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亲情服务体系。

高龄老人“亲情化服务”不仅是表面的展示,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在全方位、全天候和全过程的优质服务,共建站结合居民的年龄、身体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工作情况和服务需求,分别确定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并逐一建立亲情服务档案,对亲情服务的内容和过程进行认真记录。

二、创新管理树品牌

楼道保洁是保洁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内容,也是保洁工作的难点。近年来,随着物业费的收取,居民对楼道保洁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楼道保洁存在问题的反映也随之增加。如何规范保洁人员的行为,提高楼道保洁质量是共建物业站一直以来探索和追寻的目标。共建物业站经过尝试和实践,加快了探索的步伐,终于找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也就是楼道保洁“三牌制”工作法。

1、楼道保洁“三牌制”工作法的内容

楼道保洁 “三牌”是指:保洁人员进行楼道保洁时佩戴工作牌,目的是让居民知道是谁负责该楼道的保洁;楼道保洁过程中悬挂提示牌,牌上标有“楼道保洁正在进行,若有不便请您谅解”等提示语,目的是提醒居民保洁人员正在打扫楼道卫生,对居民的出入可能会有影响,请居民谅解,同时也带有人性化服务的用意,体现物业服务的细微之处;保洁完毕后填写监督牌,牌上标有保洁人员姓名、保洁的具体时间、检查人以及检查时间。监督牌的底部有明确的保洁标准、服务标准以及监督电话、投诉电话,主要目的一是方便检查人员检查;二是方便居民监督;三是规范保洁人员的工作和服务行为。

2、楼道保洁“三牌制”工作法运作程序

按照楼道保洁制度和保洁标准,楼道保洁人员要做到“每周两扫一拖,楼道玻璃每月一擦,发现问题随时整改”。日常检查由班组长负责完成,每周对各保洁人员负责的每一个楼道按照检查标准全部检查一遍,分管副站长每周不定时对各保洁人员负责的楼道抽查一至两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下达整改通知单并明确整改时限和复查时间。经复查,问题仍未整改的按检查标准扣分,列入当月工作质量考核成绩,按分值从绩效工资或奖金中扣除,并公布奖罚结果。对居民的监督或投诉电话,由分管副站长现场落实情况,核实无误的按检查标准扣分,直接列入月度工作考核成绩实施处罚。

为避免问题的重复出现,站上每周召开一次工作分析会,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评分析,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3、实施楼道保洁“三牌制”工作法的作用及效果

经过近一年的实践证明:楼道保洁“三牌制”工作法实施后,保洁人员的责任心明显增强、保洁质量明显提升、居民满意率明显提高,居民反映楼道保洁的问题明显减少。通过实施楼道保洁“三牌制”工作法,我们从中总结出以下四点体会:

一是实施楼道保洁“三牌制”工作法,能有效地发挥它的监督控制作用,有效地保持楼道内的卫生环境和秩序;进一步规范了保洁人员的行为,通过检查与居民监督,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干部职工物业管理服务意识,提升了服务水平;通过主动接受居民监督,也进一步促进了与居民的沟通和交流。

二是向居民公开了物业管理与服务工作的标准,让居民参与楼道保洁监督,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拉近物业站与居民之间的距离,取得居民对我们工作的认可。

三是提高了居民文明居住意识。通过实行“三牌制”工作法,既是对社区物业管理与服务工作职责的宣传,对小区承诺服务制度的宣传,也是对居民居住意识约束的宣传。使居民进一步了解社区物业服务工作的不容易,增强文明居住意识,配合物业站自觉维护楼道卫生。

四是体现了人性化管理、人性化服务的服务理念。通过保洁人员的一言一行,使居民居住在这个小区里感受到得是舒适,体会到得是温馨,享受到得是快乐。

三、综合治理管理创新,小区平安得保障

为提高小区治安水平,我们狠抓了小区治安消防工作,对保安人员定期进行岗位培训,严格执行了工作程序、巡岗查岗、巡更制度。我们经过讨论和论证,将小区西门封闭,仅供行人、自行车出入,一切机动车必须凭临时出入卡和通行证走东大门。使全年安全防范工作情况良好。又针对辖区自然形成的小市场,沿街摆摊设点商贩较多,扰乱了小区内正常的公共秩序,我站在小区进行调查摸底,广泛诚求居民意见,加大宣传力度,印制宣传单发放到每个商户手中,规范市场管理,固定店前摆摊。做到商品摆放整齐有序,保证市场文明经营秩序井然。特别是关键部位实施24小时监控。有效震慑犯罪,杜绝监控盲点,治安保卫工作安全有序运行。

2012年,共建站将深入开展“为民服务争先创优”活动,以创建亲情化服务模式为契机,通过创新服务机制,完善服务措施,细化服务标准,优化服务质量,抓好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质量。

第五篇:班会课与教育媒介创新

南京江宁中等专业学校 陈斌

我们在开班会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使用一些微视频作为点缀,但你可曾想过来个反客为主,把班会课作为微视频的点缀呢?我们或许曾经为了一节班会公开课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但是当班会课结束的那一刻,我们从各方肯定的反馈中感到如释负重而就此打住,你可想过把班会课做个拓展延伸做些个案跟踪持续关注班会课对学生们的后期影响。在班会课的实践中,我把班会向前先后做了一个延伸,分为班会划分为准备阶段、展示阶段和跟踪辅导阶段。由于借助于微电影这种新媒介,我们根据角色的需要尽可能最大的照顾到全班同学,在准备阶段可以充分的调动全班同学的参与性,让每个人都有一份参与感,而这份参与感则为展示阶段做了很好的情感铺垫。增加的跟踪辅导阶段,可能老师们关注的程度不够,从知情意行的角度来看,我们任何一个教育活动,最终都要去关注学生的一些显性变化,如果我们能够持续深入的予以后期的跟踪辅导,我们班会过程中的教育目标才能落到实处。

项目介绍:我的班级微电影

班级微电影德育的实践与研究,始于2013年元旦迎新的一个创意活动,是指借助于微电影的形式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在班级内以引领学生拍摄主题微电影的方式,提高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通过角色塑造等手段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通过把新媒介与班级管理的结合的方式,利用学生自身的教育资源引领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以此培养班主任的创新能力,进而探索班主任专业成长的新途径。

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制作了20余部微电影作品,尝试了元旦迎新、校园宣传片、班级小团体、毕业季、校园mtv、竞赛等多个主题。微电影团队的日常运行方面基本上实现了学生自主管理,打造了两支制作团队,初步形成了“拍摄-展播-个案跟踪”的发展模式。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注重从面向全体和个体两个维度对学生进行教育,对个案进行持续的跟踪辅导,并先后在班级举办了三届微电影首映式,在校园举办了两次展播活动。

该项目在实践的基础上加强理论的探究,以微电影为中心,聚合资源,构建班级德育系统,在微电影剧本创作的基础上衍生出“青春如歌”写作社团,创造性的完成两本励志读本——《所谓生活,就是执着》和《偶遇》。以技术团队为主体配合校情景剧社团完成《时间都去哪儿了》参加南京市中小学情景剧大赛,荣获集体二等奖和最佳编剧奖两项殊荣,配合校广播剧社团完成《那些花儿》参加南京市中小学广播剧大赛荣获最佳音乐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分别发表于《南京终身教育》、《金陵晚报》、《江苏创新教育》、《教师月刊》、《德育报》等期刊,该项目同时被南京市及江宁区两级课题立项。

该项目以开放的姿态主动寻求与外部世界的连接,以11中专艺术3班为主要载体面向全校招收成员,组建“微服私访”微电影社团,探索了学校社团建设与班级管理工作的对接。2013年8月至今,陈斌老师致力于该项目的推广活动,先后在第十一届全国班主任大会、全国中职德育创新高级研修班、中国教师俱乐部群、中小学微电影研究群、草根班主任群号、职教圈、全国自主教育总群、南京师范大学班主任研究中心“随园夜话”沙龙做题为《我的班级微电影》主题讲座,深受一线教师好评,该讲座也被江宁区教研室收录于“菜单式”讲座库。

主要创新之处:

1.用多维立体的方式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以微电影为中心,聚合资源,构建德育系统,创建微电影社团及读写社,由班级扩散到全校,探索班级管理与社团建设的对接,丰富班主任的角色。

2.信息化、网络化背景下,与新媒体的结合,引导学生不单是做新媒介的消费者,同时也做生产者,引导学生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3.与心理学相结合,融合了角色效应、配套效应、登门槛效应等技术,丰富相关理论的内涵,通过实践验证理论,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

4.评价机制创新,为学生的成长搭建开放性的平台。大数据时代,对学生的行为给予个性化及时性的反馈。

5.丰富校园文化,借助于网络媒体,以招生宣传片及各类微电影竞赛评比为契机,创建自媒体,宣传学校办学成绩。

6.充分挖掘学生自身资源,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充分发挥同伴影响力。

7.通过把微电影与班级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1+1>2的效果,探索网络背景下班主任的专业成长途径,用问题提升班主任的科研能力。 8.用发展的方式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通过塑造正面的形象进行价值引领,并参照心理咨询中做后期持续的跟踪辅导工作的方式,加强与导演、演员等的沟通,帮助其充分的自我认同。

9.用微电影的方式记录身边的历史,关注普通人的成长,在做的过程中不断衍生副产品、不断接近教育的目的。

项目实施:小改变,大不同

教育是一门艺术。面对各种教育场景,有时候一个小小的改变,产生的效果就发生极大的变化。

偶然的机会,在网络上看到台湾屏东科技大学学生拍摄的一部关于毕业的微电影《三个傻瓜》,只是因为在网络中多看了它一眼,再也不能把它忘怀。我就在琢磨可不可以把微电影这个做法和我的班级管理结合起来。当时正值学生毕业前夕,我决定去拍摄几部微电影,用影像记录学生的成长故事。

1.活动准备

我是个行动派。当我确定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就很快对此进行论证。主要是两件事,其一是技术方面的,其二是主题内容方面的。该创意中主要涉及定格动画技术、视频剪辑合成技术和拍摄技术。我就在百度上找了一些网友制作好的视频教程,按照他们的步骤一步步学习,很快就掌握了会声会影软件的使用及定格动画的技术并尝试了片中的穿墙术。主题内容的选择方面,我在百度上以“毕业”、“创意”、“微电影”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百度强大的搜索提示功能为我们提供很多的备选内容。我惊喜的发现很多很有趣的作品,有学生自发创作的,也有老师用心准备的,而这些现成的作品为我的创意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初期阶段,我们一般仍旧是以模仿为主,在模仿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创新。

把微电影这个技术和我们的班级管理结合起来的时候,老师们可能都会担心自己能不能掌握这门技术,担心改如何去选择主题。其实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软件均是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而变得易于操作。

微电影的技术指导清单 拍摄目的

短期行为 (节日) 阶段性行为(主题系列教育活动,提供配套) 选主题,定剧本

(记录写实的风格,艺术创作风格) 推荐主题

节日类(二十四节气,清明,春节,元宵节等) 毕业类

竞赛类 励志类 校园专题

友情 唐诗

拍摄设备 相机 手机即可 制作周期

一周为宜,时间久了会有懈怠,反而没有效果 后期制作

系统自带的movie maker

或者 会声会影

编辑星 (剪辑软件,搜索教程)

呈现形式

主题班会 、班级微电影节首映式(模拟电影节首映式方式)、 毕业典礼

2.实践过程 (1)时机选择

这些装备工作做好后。我必须为自己的想法寻找一个更好的行动的时机。如果没有恰当的时机,那么我的行动可能就是冲动的,盲动的。就像我们看到别人一个很好的做法,想拿到自己班级来用一样,如果不经过一番深入细致的论证,那么最后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达不到我们的预期。这也是我们普通老师经常遇到的困惑,学习别人好的做法时经常会发现“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也就是说别人的做法用到自己身上不管用。

教育是有很多的关键期的,学生也期待我们老师能够在关键期里有所行动。很多时候学生在意的不是我们做的好不好,而是我们做没做。

当时正值毕业,适于从事此项工作。别人没有做过,学生也未曾经历过,那么这件事就会产生很好的首映效应。

(2)整体规划,有秩序毕业推进表

在和学生相处的几年中,我断断续续用相机拍摄了很多的素材记录了他们成长的印记。我首先想到了要把这几年来拍摄的视频围绕一定的主题去做一个整理,如“我的一天”、“运动会”、“那一年我爱上了跑步”、“我的同学们”,因为有的视频不全,有的视频拍摄的效果不够理想,因而我想到了重新补拍。

为了做好补拍的工作,我与学生做了充分的沟通工作。谁都希望视频里里能够展示的是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基于此,学生的思想工作非常的顺利,师生之间达成了一致的看法。

既然要去拍故事,就要有真实的故事做素材,我们不能为了拍故事而拍故事;所以我们要好好的去梳理这些年来学生在方方面面做的比较好的地方,让学生重温过往的美好。

最后一个学期伊始,我拟定了一份“有秩序毕业推进表”,表中按时间节点安排了毕业前需要完成的具体事务。此推进表的目的在于通过共同协商的方式,用可视化的形式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毕业前夕的每个阶段的主要学习和生活内容,让他们的毕业显得平稳而有序。

毕业前夕大事安排表 完成值日班主任工作

完成“与母校的那些往事”的征稿活动,争取在十一月份完成 做好最后一次跑操比赛,为自己锻炼身体 十一月份完成晓庄四门功课

十一月份准备毕业汇报演出征选演员的活动,提前做好钢琴舞蹈视唱方面的准备

十一月份组织好最后一次体育运动会 十二月份完成江苏省英语统考 十六周完成我的职业理想的主题班会 十二月份每人完成一份个人成长报告 元旦迎新活动的组织安排 元旦过后的幼儿园见习工作 寒假期间完成毕业纪念册的制作 祝大家开开心心毕业,快快乐乐工作。 (3)任务分解1:“值日班主任”德育体验活动

根据安排,我们首先开展了“值日班主任”德育体验活动,让每位同学在毕业之前当一回家,做一提案的值日班主任,锻炼其综合素质。活动之初,我们总结班级管理的做法,设计了“班主任工作标准化流程表”。为了保证效果,我们先挑选两批同学做了预演,两批同学的示范及流程表的有章可循使得我们的这项活动十分成功。

08幼教(1)班“值日班主任”标准化流程表 工作重点

完成情况(一句话简单概括) 早晨

值日班主任签名:

日期:2011年

值日班主任到班时间: 时

1 向张梦婷询问出勤情况并记录缺勤名单 2 向孙凤、冯航、陈晶晶了解卫生打扫情况并抄写常规考核分数 3 提前与孙银敏、殷乐商量晨读内容并负责组织 4 维持班级上课纪律处理偶发事件,协调好师生关系 5 与端梦月、黄晨晨协调好跑操活动 管理小贴士

1、此次活动意在培养大家的责任意识,请每位同学根据流程表提前规划好一天的安排

2、请值日的同学及时转变自身的角色,首先自己把自己当做一个班主任来看待

3、本次活动培养大家基本的管理技能,望大家能够做到手脚勤快,及时在场

4、请值日班主任及时做好与各位班干部的沟通与协调工作,与前后任的值日班主任做好衔接

5、早晨的亮点是跑操,注意衣服、整队、行进、到场、点评等细节。

中午

值日班主任到班时间:

分 1 向孙凤冯航了解卫生打扫情况并检查卫生 2 向张梦婷了解出勤情况,在黑板上写请假和弹琴同名单 3 维持午休纪律,让学们有个良好的午休环境 4 维持班级上课纪律,处理偶发事件,协调好师生关系 管理小贴士

1、外出上课提醒陈雨检查水电,关好门窗,督促端梦月整队

2、每天利用好晨读课组织同学认真唱好班歌,提高班级凝聚力

3、中午午休是一天中的第二个亮点工作,努力为大家营造一个安静的休息的环境

4、管理中要培养观察努力,要养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举例:晨读课唱歌的情况好于读书的情况(发现问题)调整时间安排(先唱歌,延长唱歌时间(解决问题

6、举例:跑操过程有杂音(发现问题)安排靠左边同学为排长负责该横排四人,根据情况奖励(解决问题

7、养成及时记录值日情况、按流程操作的习惯,能对流程能够提出优化的建议

晚自习

走读生值日的请安排一名住校生当晚值日。住校生姓名: 1 查人,在黑板上记录弹琴同学名单 2 检查卫生 3 维持纪律 4 放学后关好门窗及灯,电风扇 思考

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我所思考的解决该问题的方法 值日小 结

我做了哪些努力,这一天中我做的最满意的几件事 我有哪些收获(做的好的地方、不足的地方) 寄语

never allow anyone who comes to you without leaving better and happier 确保让你一个来见你的人在离开时感觉更加地舒坦和快乐 我的建 议 三同学评价

(4)任务分解2:毕业主题征文

德育体验活动为下面的主题征文活动也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工作,一方面提供了极好的写作素材,一方面也为我提出新要求打下了很好的心理基础。接下来,我则隆重推出了“与母校的那些往事”主题征文活动,我有意通过文字把那些过往的细节给记录下来,不至让这些故事在我们的记忆中逐渐淡化。此次活动开展的非常顺利,我们先后完成了5万字的“我眼中的班主任”、13万字的“我眼中的同学”、6万字的“我的中专三年”及20份“个人成长报告”。当我把同学互写的文章打印出来时,同学们感动了,我也从学生那三十多篇文章中感受到了那份浓浓的师生情。文字让那些陪伴我们成长的往事定格了下来,我们也因此感受到了一份厚重。一位同学给我的留言中说道,“我是一个十分重感情的人,感谢你把我们成长的足迹描摹的这么清晰,让我们若干年后还能够知道‘回家’的路。”

有好故事不愁没有好文章,好文章大多是把我们做过的事情记录下来而已。在这方面,老师可以做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明确写作的内容和要求,并以身示范参与其中。以下两则说明供大家参考。

《我和母校的那些往事》征稿启示 征稿说明:

四年的相处,我们之间发生了太多的值得我们回忆的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往事将在我们的脑海中淡化,若干年后,我们也只能记起屈指可数的几件往事。请在记忆还未完全退却的时候,拿起您手中的笔记下那些让我欢喜让我忧的成长故事吧!我们今天所做的这些事情,也许在今天看起来没有多少的价值,但是若干年后,随着时间的沉淀,它们必将给我们带来回味的甘甜。

征稿要求:

每周五收稿一次,周一在黑板上写好征稿通知。 每篇稿子字数不少于六百字,最好能够上交电子稿。

内容可以是写同窗之谊、师生之情、亲子关系、校园情感,重点写写自己的改变、同学的改变、成长中给自己帮助最大的重要他人,捕捉那些成长中的关键事件。内容要求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这次的写作是为将来从事幼儿教师的工作做的一次铺垫工作,希望能够培养起大家写作的习惯。

每周统计同学们交稿的情况并及时张榜公布。 奖励措施:

凡是完成十篇稿件的同学均可获赠一本教育图书,图书的品质依据稿件的质量有所差别。

情况允许的争取给同学们发放荣誉证书。

“老班话同学”栏目开张宣言

为班级同学写点东西是我一直以来的想法,之前读了几本班主任方面的书籍,大多写的是原生态的班级故事,很是喜欢。觉得用文字记录下成长的故事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我们大可不必去在意我们的文笔如何,我觉得从内心深处流淌出来的文字才是最美的。生活中本来就是充满着各式各样的不完美,我们很多时候喜欢去优化它们。其实我本人的文笔并不是很好,虽然读了四年的中文本科,但是写作并非我的长项。很长的时间里我不知道如何写作,提笔写作总是干巴巴的几句话。做了班主任之后,我开始了写作的习惯。我首先发现有了写作的素材,我开始把我在做的事情如实的记录下来,随后我参加了各种形式的研讨活动,我开始围绕一定的主题挑选我所记录下来的素材,无意之中我的两篇短文就在《班主任之友》杂志上发表了。至此,对于写作我开始有了点信心。济源活动归来,我开始了班级叙事的写作,每周至少两篇,每个月还有一篇小结,内容和形式上都不是最好的,但是我做的做好的地方就是我在坚持。到了现在,我已经坚持写了三周的班级日志,我明显的感觉到我养成了“日三省吾身”的习惯,我每天都会在脑海中放电影似的回顾一天缩所发生的事情。我开始记录下每一天的精彩,人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人靠记忆记录下来的东西真的很少很少,而文字则可以弥补这一不足。

(5)任务分解3:毕业仪式

毕业那一天,我事先准备好了学士帽,为每位同学举行了一个简朴而庄严的毕业仪式。仪式过后,我播放了我精心制作的毕业微电影,三个小时的视频过后,同学们久久不肯离去。

临行之前,我把制作好的毕业纪念册一一送交到同学们的手中。有一位同学塞给我一本毕业留言册,说是特意为我准备的,说比她为自己准备的那本都要精美。留言册上记录下了很多精彩的瞬间,她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记录了一个老师的成长。

但愿我今天所做的事情在将来看来是有价值的。

3.活动反思

在以毕业为主题的活动设计中,我预设了毕业微电影这样一个结果。为达成这样一个结果,我做了一系列的铺垫工作,并把任务做了系统的分解,从简单易行的地方入手。对照整个活动过程,我发现我有意无意的使用了心理学上的配套效应和等门槛效应。

狄德罗效应,亦成为配套效应,指人们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会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平衡。狄德罗已经形成了关于环境与服饰如何搭配的认识,在狄德罗的意识中,高雅的睡袍是富贵的象征,应该与高档的家具、华贵的地毯、豪华的住宅相配套,否则会感到很不舒服。这种“配套效应”为整个事物的变化提供了动因,当其中任何一部分发生变化时,其他部分随之变化以便与其配套,从而促进周围事物的变化发展和更新。

登门槛效应也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槛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

整个活动,我之所以达成了预期的目标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把总的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的目标,并从易入手的目标开始着手,在前一个目标达成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激励措施,以期启动下个新的目标。

整个活动中,我以毕业微电影为中心引导学生梳理几年来做的好的地方,让她们挖掘自身的教育资源实现自我教育。为此我们首先开展了面向全班的值日班主任德育体验活动,此活动是我们日常常规活动的一个延续和提升,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支撑工作。而后开展的毕业主题征文活动则是该活动的一个拓展和延伸,有了前期值日班主任的体验做准备,首先从内容上来说是有素材可写的,加之德育体验活动的情感上的体验也为文章注入了真挚的情感。层层铺垫,步步深入,而最后的毕业仪式则水到渠成的成为整个毕业设计活动的高潮。师生共同的参与,组合拳的威力,体验与反思的结合远比教师一个人的付出效果要好。

练武的人都有一件自己钟爱的兵器,关公的刀,赵云的长枪,张飞的长矛。当看到王晓春老师的书中提出了打造“教育诊疗”这件新武器的时候,我就在想自己是不是也该打造一件适合自己的新式教育武器,并且加以反复练习。这次班级毕业设计让我找到了一件管理班级的新式武器---心理效应技术。在这个活动中,我较为熟练地掌握了配套效应、登门槛效应-等心理学的技术,为我的班级管理提供了很好帮助。

只是把微电影和班级管理做了一次链接,只是因为好奇把常规工作做了微小的改变,只是把既有的资源做了拓展和延伸,在有意无意中,我为自己铸造了一件新式教育武器。

4.活动的拓展:我的成功可以复制

古人常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意在经常练习才能致使功夫日臻纯熟。对于教师而言亦是如此。我有意识的刻意的在多个不同的情景中应用这一新铸造的教育新式武器。

案例1:我是如何开展元旦迎新的

第二次尝试微电影的时候,我选择了元旦迎新这个时间。这次我也想尝试着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同时也是解放自己,锻炼学生。也开始尝试不同的风格,尝试艺术创作的风格。 鉴于以往的元旦迎新活动,大多是以文娱节目为主,吃吃喝喝,蹦蹦跳跳,活动结束还要制造一大堆的垃圾,活动过程是那么的热闹,而活动结束后却显得杂乱不堪。除旧迎新本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时机,是学生与旧我作别,与新我相拥的时刻。所以,我就在筹划,可否换一种形式,做点不一样的内容。任何一个活动要选择好时机,在恰当的时候做恰当的事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时,我就与商量的语气和同学们商量(目标的设置很低,期望值也很低,没有志在必得的想法),“可不可以试着拍几部微电影”。说来也怪,学生并没有太多的诧异。因为这个班级是中途接手的,是另外两个班级各分流出一部分学生组合的新班级。在班级管理之初,我就注重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就送给每位同学一颗棒棒糖,并期许她们有个甜蜜的开始。我尽可能的挖掘她们身上的潜力,我们克服新组合集体的各种困难,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成人高考的复习应考上,(事后很多学生表示找到中考应考前的感觉),我们取得了全校第一名的好成绩,并遥遥领先。分班的第一次战役的胜利极大的鼓舞了同学们的积极性,紧接着我们又取得了跑操精品班的称号,常规管理第一名的好成绩。这些有意无意的铺垫工作作为我提出这个大胆的想法做了很好的配套支撑工作,所以学生大多是愿意去尝试一下的。

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归纳和总结,把我们做过的事情按照一定的主线进行串联,在归纳和总结的过程中,对我们前期做过的事情做适当的延伸和拓展,廓清我们的思路,让我们的工作变得丰富立体。我们要善于对我们做过的工作赋予一定的意义,并发展的观点来预设其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对于一个新组建的班级来说,在经历了一连串的小胜利后是愿意去尝试更大的胜利的。基于这样的心理,也是基于之前对配套效应、等门槛效应的熟练掌握,我决定再次在换一个场合、换一个群体的情况下练练拳。

我与他们商定了主题,“青春、励志、迎新”,把全班分为八个组(应学生的要求最后又组合成四个大组,适当的妥协),准备的时间为一周。技术问题以网上自学为主,拍摄问题以翻拍为主,最终完成四部作品《当末与未相遇》、《回家的诱惑》、《坚持自我》、《锦城》。在新技术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对于技术掌握的熟悉程度要超乎我们的想象,手机本身也有很强大的视频编辑软件,一个编辑中总是可以找到一两个这方面的人才。即便没有,网络上也有很多手把手教你的视频教程,学习起来既简单也方便。至于内容的拍摄可以从网上找到一个适宜的短片,从模仿翻拍开始。第一次去尝试,不要贪求精致,能够做出样子就很好了。

元旦那天,我们邀请了部办的老师,模拟电影节首映式的形式召开了首届班级微电影首映式,并为导演和演员颁了奖,整个活动既轻松愉快又环保健康。电影制作的过程及电影本身的内容都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

元旦活动结束后,我又适当的做了延伸和拓展。尝试了三个主题,校园宣传片、班级小团体,主题竞赛。尤其是对微电影中的角色和导演进行了个案跟踪,引导他们把活动的过程和感受用文字的形式书写出来,用微电影中的良好形象引领现实中学生更好的成长。

5. 学生如是说:给我一个角色,给你一个不一样的我

活动结束后,我都会对学生进行持续的关注,从细微处寻找微电影对他们的影响,并要求他们用文字去梳理他们的成长故事,定期在班级开展交流活动,用身边的事例去影响更多的人。

薛袁旻秀:

我曾经听过一句话,有些事情,第一个去尝试的是天才,而第二个就是蠢材了。而我们在班级微电影这件事上,我们在学校里做了一次天才。虽然第一个做这样的事未必是好,但是总会在看到之后有人也做这件事时有一种莫名的优越感,总是会在心里说:“整个学校是我先开始做这件事的,你们做的再好也只是再走我们为你们开辟好的路。”当然,第一个尝试去做整个学校里没有人去做的事一定会有些辛酸史。比如拍到后来没有新片的创意,或者有时做视频辛苦做到半夜,结果电脑卡住,重启将要做好的视频又要重头开始,那时,我体会到了大学生写毕业论文写一半却停电的心情,一半是为什么不提前保存的懊悔,一半是面对现实的无奈,要不然还能怎么办呢,就算痛哭一场,电脑打开的那一刹那,你还是要擦干眼泪继续。有时辛苦拍摄制作了很久的微电影,会因为一个令人不在意的小细节不符合要求而被永远的封印。但是就算遇到这些又能怎样?做了这件事就要尽全力做好,不为了别的,只为了不留遗憾。

做事情总归是会有一些否定和不太和谐的声音,但是因为年轻的冲动和疯狂,我们似乎可以屏蔽掉某些声音。有人说,我们很坚强。但是,我其实很想回答她,我们并不坚强,我在所谓的挫折或逆境中很容易沮丧,但虽然会消沉,但我并不会止步不前。遇到挫折时,首先要前进,然后再修正自己是不是也有什么错误需要改正。即使前行也会恶化,也会背着伤口,也会背着伤口,一边治疗伤口,一边前行,没有人会在意你受到了什么样的对待或者打击,他们只能看到你因为一点小挫折就停步不前,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是一直帮你的,但是却有很多人是等着看你笑话的,而我值得庆幸的是我的搭档,和同学,还有一直支持着我们的班主任。

现在我就快毕业了,我将要离开我的校园和班级,我也知道也许我再也不会有下一部作品了,但是我还是不后悔遇到了微电影, 因为我多了一个值得回忆的青春记忆。也许以后回想起来也会觉得很疯狂,但是疯狂了才是青春啊,为了我的青春不再留下我曾经的遗憾,我疯狂了一次。

我不知道我未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但这次微电影拍摄对我的影响很大。没有老师让我们做这些,我也不会发现自己会有如此的潜能。一个从未想过的现在。一个如此努力的我。所以,我想说,永远都别轻易的否认自己,哪怕所有人否认你,拿出你的努力,总会有人去肯定你。另外,我还想说,谢谢你,我爱你,三班。

沙倩倩:

若是说道拍摄这部微电影的目的,其实最初的目的不过是完成老师的任务,但是渐渐的在拍摄和制作中我找到了,真正的目的。

李享: 这个角色就是现实中的我,改变前非常没有耐心,越做不好越会生气,摔门而走的动作我真的有做过,后来真的有改变一点,至少练下了一首完整的曲子。微电影制作完后,我每看一次都觉得要更努力,当我没耐心时,我就想到影片里改变前的样子,我不想变回那样,所以我现在不断的向前跑。

为了重塑自己,我制定了未来的规划,所以每当休息的时间就是我奋斗的时间,中午三十多度的高温,同学们在吹电扇午休,我在琴房练琴,晚上找些舞蹈视频学习,周六周日钢琴课、给小朋友的舞蹈课当助教、乐理课、成人舞。每当忙碌的时候我觉得一天又充实了。

写作就是这么简单,只是因为信任和坚持 王静:

他总是给我机会,让我去发挥,我从来没想过我也可以写东西,写作文。真的,从来没想过。印象里,这些好像都是“好学生”去做的,跟我根本挨不着边。可没想到,现在竟然是我在做这件事情,并且一直是我。

他总是找到我让我去写一篇征文,除了告诉我有关作文的要求之外他什么都不再多说。他也从来没有催促我要快点写好,也没有说你一定要好好写,为班级争光,他甚至在交稿前再也没有跟我谈及这件事。起初我真的很没斗志,甚至觉得愧疚,因为我认为这是场必败的战争。越是内疚就越不想得到这样的结果,所以我一次次的修改,修改了不知道多少遍,直到修改的麻木了。他也没有说我的作文哪里写的好,又或是哪里写的不好,他只是说他相信我,两次的征文活动都是这样,包括本学期最重要的人物志,他当时让我去写的时候也只是说他相信我,所以我坚持到现在。好几个月,每周一篇。他说要把人物志整理成书,他说交给我,他说相信我。最后,他说要我把这一年里大家写的好的文章整理成书,他说让我一个人完成,他说他相信我。是他一次次的信任才让我坚持到现在,可能他不知道,他给我最大的礼物,正是信任。被信任的感觉,真好。

他说他相信我,我怎么舍得让他失望?所以,我的两次征文分别获得一等奖第三名和一等奖第二名。也制作了第一本书《时间囊》和本学期最后一本收关之作《青春有约》。 但在我看来,最好的礼物并不是别人的赞许和奉承,而是获得肯定。感谢机遇,让我生活在这里,让我遇到这位给我肯定的人,感谢一切让我来到这里的事物,真的。在这样不羁的青春里是他给了我机会,是他鼓励我说我可以,是他一次一次的教我要怎样修改,是他让我不断的进步,是他让我成长,更是他教会了我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纪艳媚:

三年前,我就像一个陀螺,必须有人在后面鞭策一次,才会往前走一步,如果没有人推动,将会停留原地。做每件事都是懒惰的,甚至还会抱怨,就算是写文章心里也认为是一件无聊的事情。

但是,老师先给我们的任务是写人物志,刚开始虽然说是写,心里却是抱着一种做任务的心态,也不知道如何下手,我心里也明白,我的文采真的算不上好,更不知道如何去写。反而,我觉得我的同桌非常的厉害。总让我羡慕不已。我也会告诉自己,我也要写,尽管写的不好,写出了,总会有改变的。或许,因为自己顾虑的太多,太害怕,所以想做每件事都有点胆怯,不敢尝试着去做。不过,还是看到了动力,刚刚开始只有几个人去写,慢慢的写的人变多了,后来全班都写了,有的甚至写的更多,每一篇文章都变得丰富多彩了,渐渐的从无形之中,它成为了一本书。一开始只是单调的黑白字体,经过多次修改,现在是一本精彩的书。

这时候心里才有一丝触动。原来选择去坚持一件事,最后的结果一定是满意的。

一篇一篇的文章看起来没有什么意思,当它汇成一本书,书的世界就变得精彩了,内容也丰富了,更多是融入在里面的情感吧。先不说自己的文采有多好,有多差,但是自己坚持去写时,慢慢的会发现,本来不知道如何下手的话,变得利落了,似乎有着说不完的话,有着做不完的事,有着看不完的书,我希望我们还可以有下一本的续集。

6.结语:活化学生自身资源,搭建自我教育平台

作为班主任,我们无法真正的了解学生的过去,我们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去了解他们的过去,但是我相信他们都是带着故事来到我们身边的。过往总是有一些不好的故事是学生不希望重新提及的,也总是会有着一些故事是学生希望能够分享、叙写或改编的。没有合适的条件下,这些故事都是处于一种沉睡的状态。而当我们主动的建设一些平台则可以活化这些故事,让他们在新的环境下获得发展。我们无需去了解具体的故事情节,我们相信如果能够建设好合适的平台,这些故事则会成为他们在新环境中往前发展的动力源泉。正如TED演讲中一位美国中学生所说,“一旦找到学习的动力就可以在短期内取得惊人的成绩”。

作为班主任,我们自己也是诸多偶然性因素的促成下带着我们的故事和一群不确定和未知的学生共处一段时光。几年的班主任经历告诉我要慎言走进学生的世界,那是一件危险的事情,需要拿我们自己的故事去做交换。而我个人认为较为安全的方法则是用文字和微电影等技术手段记录我们正在经历的故事,记录当下的历史。当下的历史会成为未来的故事,而我们很多时候只需做好记录的工作。教育是一门慢艺术,欲速则不达,教育的过程就是陪伴的过程,不是因为有用有利才去做一件事情,而是先行动起来,在做的过程中不断接近所谓的意义。我们要相信学生有自我教育的能力,他们自己的故事就是最好的教育资源。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煤矿停产整改方案下一篇:煤矿淹井撤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