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计划

2023-04-26

时光荏苒,一项工作总是在不知不觉间结束,我们又迎来新的任务与挑战,在开始新的任务前,我们要学会撰写计划,那么该如何拟定计划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计划》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计划

心理教育课程计划

二零一一年上学期心理教育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优良的心理品质和完善的人格。自信是一个人成才素质中的重要因素,是人格的核心部分。在提倡“以人为本”的今天,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如何去关爱学生,让自信扎根于学生的心灵,尤其显得十分的重要。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提高对学习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2、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乐观自信,友善待人,诚实守信,开拓创新,追求向上,不畏艰难的健全人格。

3、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善于控制调节自己,排除心理困扰和行为偏差,树立人生理想,并具备个人发展能力。

三、实施步骤

1、提高小学生对校园生活的适应能力(特别是

一、二年级),培养他们开朗、合群、乐学、自助的独立人格。

2、培养学生善于与老师,同学交往的能力,不断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增强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帮助学生克服孤独、依赖、由学习和环境的不适所带来的困惑和交往障碍。对这部分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级工作中,都应该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同时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3、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通过学校的各种途径(心理咨询室定时开放、悄悄话信箱、绿色热线),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要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事后建立好心理档案。

4、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沟通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和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

五、 对心理辅导教师素质与能力的要求:

1、要有开朗、热情、善解人意富有爱心的健康人格。

2、要掌握辅导心理学的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如关注、倾听的沟通技术,同感、尊重、真诚等反应技术,情绪调节、行为矫正等。

3、要以学生为主体,切忌“老师说,学生听”的知识传授式的课堂模式,要与学生一同参与辅导活动,建立和谐的气氛,给予赞许、同感、亲切、鼓励的态度。让他们把真实的感受、想法表达出来。进而给予点拨、启发和引导。

4、 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和隐私,谨慎从事、量力而行。

第二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报告

大学生是从为数众多的中学生中选拔出来的佼佼者,在心理上有很强的优越感和自豪感。但是与此同时,大学生则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大学生往往自视甚高,很容易受挫折,并随之发生一系列心理卫生问题。从外部环境看,当前不断变化的思想观念、社会生活环境等都对大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学生必须快速适应紧张的社会生活节奏;就业竞争的加剧所带来职业选择的提前以及与之相关的高强度的心智付出等也使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进一步加大。接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后其对我产生积极的影响。

首先,我开始注重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 第一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 第二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人生经验。

其次,我开始科学的生活方式的养成。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学会科学用脑就是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使思维、记亿能力减退。

再者,我开始加强自我心理调节。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我会正视现实,慢慢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同现实的良好接触。进行自我调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 我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会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我会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心理健康的学生乐于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宽容、友谊、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人和睦相处。通过人际交往,使我能够认识我的社会责任,培养遵守纪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习惯。增强心理适应能力,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通过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使我心理的健康发展。

另外,我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不仅丰富了我的生活,而且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活动机会。此外我还逐渐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业余爱好,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发挥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

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意义

一、大学生心理教育是实现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德智体三方面的内容来讲,都有包含着丰富的心理因素;而德、智、体三方面的发展也必须以心理素质为前提,只有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德、智、体诸方面才能发展,才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在具体实施德育、智育、体育时,首先必须考虑大学生本身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使这些教育活动的内容更加生动和具体,其次必须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客观需要。

二、大学生心理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客观要求 。

二、大学生活已具社会的雏形,大学生所面临的人际关系远比中学阶段复杂,职业、理想、择偶、前途等问题也更加具体和直接。尤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他们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外还要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经常在各种机遇中进行选择,不断迎接失败和成功的经验。所有这些,都必然加重大学生的心理负担,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从小学到大学阶段的连续学习生活经历和大学校园的特殊环境,使大学生的心理处于迅速发展和趋于成熟又未完全成熟的阶段,这就决定了他们的心理活动具有既丰富又矛盾的特点,心理品质的发展表现为不稳定和不平衡。例如,一些大学生因为生活的一帆风顺和在科学文化知识上的优势,常常带有优越感和盲目自信的特点,但一遇困难和挫折,又容易产生自卑感,变得消沉失望。有的大学生的情绪、情感的发展不平衡,一方面情感丰富而复杂,另一方面情绪的变化迅速而强烈。由于自制力较差,常常造成情绪的动荡和心理的冲突。还有的大学生由于自尊心较强,但处理不好自尊与尊他关系,往往产生人际关系上的矛盾。大学生的这点心理特点如果持续时间过长,就可能导致心理生理机能的紊乱而影响健康。因此,在大学生阶段不断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也是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

三、大学生心理教育是强化智力活动,促进智力发展,提高学习效率和适应能力的保障 。智力是大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的内因条件,没有相当的智力水平,个体就不能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和实践活动。但是,具有相同智力水平的人,由于其他个性品质的差异和心理健康水平的不同,所取得的成就可能大不相同。美国心理家特尔曼从1921年开始对1528名智力超常的儿童进行了半个世纪的追踪研究,发现早期智力超常的儿童,并不能保证其成年后具有杰出的创造才能和卓越的成就。那些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大都是长期锲而不舍、意志坚强、执着追求的,具有优良心理品质的人。因此,大学生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逐步完善自己的心理品质,以使自己的智力水平得到充分地发挥,达到提高学习效率和发展创造能力的目的。研究表明,心理健康的人具有轻松、愉快、乐观的情绪,这种情绪不仅能使人的记忆力增强,观察力提高,而且能活跃思维,充分发挥心理潜力,使人精力充沛地去学习,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获得智力的高度发展。此外,在社会活动中,健康的心理也容易使人交往顺利,适应多变的环境,融洽人际关系,保持心理平衡,从而在智力活动中创造出价值更高的成果。

四、大学生心理教育有利于身体健康 心理不健康,往往导致生理异常或发生病变。我们的祖先早在两千多年前已经认识到"七情"可以引起阴阳失衡、气血不和、经络阻塞、脏腑功能失常。他们认为"大怒伤肝、暴喜伤心、思虑伤脾、悲忧伤肺、惊恐伤肾。"即心理因素与身体器官健康之间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心理障碍可以导致某些身体疾病。例如,人在愤怒的情绪的作用下,血压就会升高,长期下去就可能引发血压调节机制失常而形成功能性的高血压症。此外,像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心肌梗塞、脑溢血等,都可以因情绪过度紧张而促发。常见的失眠、头痛、焦虑等症状,都可以找到心理方面原因。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可以大大促进其身体素质的发展,增强其抵抗疾病的能力。

五、大学生心理教育有助于优良思想品德的形成,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心理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健全大学生的人格。人格由多种因素组成,其中,性格是人格的核心。人的许多性格特征实质上反映了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如热爱集体、助于为乐、正义感、公正无私、富有同情心等。性格特征和人的思想品德紧密联系,没有健康的人格很难形成优良的思想品德。因此,要培养大学生优良的思想品德,就必须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立。

我们不仅需要身体健康也需要心理上的健康与强健,让自己成长的更好。 作为当代大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体魄与健康的心理品质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是一个很重要一点,要想走出社会有更好的竞争力!

第三篇: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浅析 摘 要: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内容,也整个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学校要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放在工作的突出位置,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在培养学生能力和获得知识的同时,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保证学生和谐健康地成长。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有诸多因素,如小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四个方面,这也说明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是包括社会、家庭、学校以及小学生自身等诸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只要我们有目的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从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着手,就能更好地维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因素

小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处于生理、心理迅速发育的关键时期,容易出现各种心理健康问题。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和调查表明,心理问题的“低龄化”趋势明显,小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1 ,2 ] 。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严峻现实,反映了在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为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我们必须关注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只有了解了这些影响因素,才能很好地利用或控制这些因素,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一、 小学生个体的影响

二、 家庭环境的影响

三、 学校教育的影响

四、 社会环境的影响

第四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业-课程学习心得与感悟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习心得

在大三学年上学期学习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生活与健康三门课程的基础上,本学期又学习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一步丰富和夯实了自身专业理论修养和水平。通过本课的学习,我感觉受益良多,不仅让我充实了理论知识,更让我开阔了视野,对健康的认识、教育的理解和人生的看法都有了不少的感悟。下面我就从健康、教育和人生三个方面谈谈自己本门课学习心得与感悟。

一、关于对健康的认识

关键词:健康;心理健康;同心理

首先,对健康含义的理解有了更宽阔的视野。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是任何东西都换不来的,那什么是健康?健康的含义是什么呢?之前也学习了相关的知识,了解到当今时代对健康的定义,不仅指身体机能良好,还包括心理健康,而这门课中还提到社会适应性和道德健康也是健康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细细思考,发现这种解释不无道理。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体。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作为自然存在物,说到健康,首先,应该是指人的身躯健壮,机能良好;而人是有思想的社会性动物,时时得面对认识自己、协调自己,人与其自身之间内在的协调平衡,也应该是健康含义的范畴,处在社会之中,就得遵守社会规则,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内外的和谐统一,即人在社会环境的适应度以及自我规则与社会规范的统一性也应是一个社会中的人之于健康的应有之义。

其次,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也有了进一步提高。一直以为,心理健康,就是没有心理疾病,没有思想上的困扰,没有心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心理健康的理解更全面、更加系统了。原来,心理健康分为正负两个方面,它不仅仅是消极情绪情感的减少,同时也是积极情绪情感的增多。而心理健康内涵的核心是指自尊。所谓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或自我)的一种积极的、肯定的评价、体验或态度。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不仅具有积极的自我观,能恰当地认同他人和面对和接受现实,而且主观经验丰富。有的学者,还将智慧能力,即知觉的准确性,心理功能的有效性,认知的适当合理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归为心理健康的衡量标准。其实,要真正时时刻刻做到这一点。基本上是不太现实的,也就是说基本上没有人能绝缘于心理困扰、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人的心理世界、机体与外部世界是无时不刻在发生着变化的,出现心理困扰与心理问题是十分正常的,因而,应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正确看待自身的心理困扰,有需要的时候,不必为传统陈旧观念所限,可及时寻求有效的心理咨询与心理疏导;同时,对于身边存在心理问题的人,不歧视、不嘲笑,而是设身处地,以同心理体会他人的难处,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二、关于对教育的理解

关键词:理解;倾听;责任

教师,并赞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职业,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因而,一名教师绝不仅仅是一门学科、一门课程的教授者,他还应兼修得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了解基本的心理学理论,知晓心理咨询的大致路径。中小学生,处在生理和心理双重发育和成长的关键期,具有极强的模仿性和受动性,老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学生的影响极大。心理健康,乐观、宽容、豁达、富有同情心的品质特征的老师,能使自卑怯懦的孩子昂起自信的头,使孤僻多愁的孩子笑脸绽放,使暴躁易怒的学生拥有平和的心态„„相反,如果老师遇事急躁,心理不健康,就可能把不良情绪带到课堂,影响学生。

新课改已经全国范围铺开,我区2012年秋季也将全年推开高中阶段新课改工作,这预示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必须彰显,传统的只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的身心成长的理念已不适应时代需求,要求教育教学回到学生主体的原意来,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心灵世界的成长,因而对于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应以一颗宽容、豁达的心去理解,学会倾听,倾听学生的心声(这也是本课中听的最多的词汇之一),听听他们心里的想法,做一名亦师亦友的倾诉人和倾听者,而不是一味的责怪甚至体罚,因为自己小学和初中就是体罚过来的,所以对这一点深有感触。

作为一名师范专业的学生,一名有志于从事教育事业的学生,对照这些,觉得自己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三、对人生的认识

关键词:本真;命运;独立

什么是人生?我觉得,人生是一个需要一直探索一直求解的奥秘。怎样的人生才算是真正的、有意义的人生?在本课程的学习中,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谈谈个人看法。

人生,首先应该是本真的人生。生活,应该是本真的,而不是虚伪的。心理咨询过程中,讲到咨询关系的建立需要真诚——说出真实的话,表露真实的感情,放大来说,真诚,不仅对别人不可少,对自己同样不可或缺。常见一些人台上一套,台下又一套;有些人为了所谓的颜面极力做作和掩饰,还有一些人大言不惭心不惊肉不跳,本人最痛恨这种两面三刀表里不如一的人,这种戴着面具、玩耍计谋的人把人生当成一种谋利的器具和过程。然而,人是活生生的、包含思想和情感的,本真的生活更显人性之美。就像电影《心灵捕手》中,兰博教授开始接连给威尔找来的心理咨询师一样,都高高在上,自以为是,极力伪装和掩饰,显示自己专业和能干,但被威尔用技巧揶揄而恼羞成怒,愤然离场。而到肖恩的时候,威尔用同样的先发制人方法应对时,肖恩却不同于之前咨询师的表现,不是极力掩饰或压抑,而是直接表现出了愤怒——因为威尔触犯了肖恩的底线。正是肖恩这种本真、率直的表现,赢得了威尔的尊重,打开了咨询关系建立壁垒的第一道口子。生活,应该是本真的、彰显人性的生活,带着面具的虚伪生活绝不是真正的生活。

人生,还应该是自己的人生。做本真的自己,就应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做自己命运的主宰。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是会不经意地遇到大大小小的暗礁,面对困难,需求帮助是可以的也是必要的,但问题的解决决不能依赖于他人,生活是自己的,困难的解决终究还是得靠自己。就像心理咨询老师说的那样,没有谁是谁的救世主,咨询师无法代替当事人思考和行动,能做的仅是“引出”和“引导”。自己的生活靠自己,不依赖,不依靠;自己的命运自己把握,不交托,不随流;自己的人生自己掌控,不偏心,不盲从。有独立思想、独立人格,肯思考,敢质疑,求自主的人生才是自己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人生。

以上是我本课程学习的一些心得体会,可能主题有些偏离,请老师谅解。

第五篇: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

来安县西武九年一贯制学校 孙正祥 摘要:

•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概述 •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 •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实施 •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例与实录

一、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概述

(一)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概念界说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就是依据课程本质的要求,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辅导内容、辅导活动的方式这三种基本成分,来规范和设计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内容,可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激发潜能,达到适应社会发展、个性和谐统一。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本质,体现学生成长所需要的各种经验要素,反映课程本质的三要素,即育人目标、基本文化成果和学习活动方式。

育人目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基本文化成果:这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内容。它汇聚着人类在学习、生活、工作、交往、社会、健康心理方面的各种理论和方法,以学生心理年龄特征为出发点来组织内容,以学生成长的需要为依据来选择内容,使课程内容更具有针对性。

学习活动方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经验为载体,学习方式是个体的自觉接纳。它没有强制性的接受要求,更没有系统传授心理学知识的要求。课程主要是以活动的方式,在教师的设计和指导下,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感受,从而发现自己和发现别人,认识自己和认识别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交往,这就是真正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指学校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团体心理辅导及其相关的理论与技术为指导,以班级为单位,通过各种辅导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培养、训练、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激发潜能,增强社会适应,帮助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各种心理问题,维护心理健康,达到塑造和完善人格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形式。

(二)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价值

(1)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首要价值,就是可以体现促进全体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性目标,帮助学生解决在成长过程中共性的心理问题。如人际交往、学习适应、青春期烦恼、情绪调节、休闲与消费、危机应对等。

(2) 可以落实心理辅导全员性策略。台湾中小学积40多年的经验,提出来了心理辅导全员性原则,就是说,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角度来看,每一位教师都是心理辅导工作者。当然,这不是要求教师承担专职心理辅导工作者的任务,诊断和矫治学生的心理障碍,而是关心学生心智的成熟。

(3) 可以体现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学科取向的课程体系,强调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划一的教学目标,难以顾及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需要。德育工作过分依重灌输和说教,难以将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的信念和行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以个体发展的取向为主,以个体的经验为载体,以活动为中介,通过学生参与、体验和感情,认识自己,开发自己的潜能,获得自助能力。在课程改革的

(三)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

1、 它是学生进行自我探索的过程。一个比较完善的学校教育体系应该教给学生三方面的知识:关于自然的知识、关于社会的知识和关于自己的知识。前两项在现行的学校课程里都得到了落实,唯独第三项知识很少体现。心理辅导就是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认识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我,并解决自己成长中的各种问题,诸如学习、交往、情绪高矮、理想抱负等。它主要不是靠教育者的灌输和说教,而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只有经过自我探索,才会获得经验,才会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2、 强调体验和感悟。按照杜威的观点,儿童的成长就是个体批验由坏变好的过程。这种经验既然是个人的,那么, 个人的自我体验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学生有意义的自我体验应该包括情感体验、价值体验和行动体验。这些自我体验可以通过在心理辅导活动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营造一定的氛围来实现。学生从体验中获得有意义的东西,这就是感悟。

3、 以互助、自助为机制。保守的教育观念总是把学生看作教育的对象,心理辅导则认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辅导活动是一种积极的人际互动过程,同龄伙伴有共同的爱好、共同的价值观和文化背景,彼此之间容易理解和沟通。学生作为集体的一员,在辅导活动中既是受助者,又是助人者。教师作为辅导者,应该创设良好的集体舆论、和谐的人际关系、民主自由的气氛,来充分开发集体的教育资源,以利这种良性机制的形成。

(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原则

1、发展性原则

2、主体性原则

3、活动性原则

4、全体性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可以分为:学习辅导、人格辅导、生活辅导和职业辅导。

学习辅导:是指老师运用学习心理学及其相关理论,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提高其认知,动机,情绪,行为等学习心理品质与技能,并对学生的各种学习心理问题进行辅导。

人格辅导:是指着重对学生的自我意识、情绪和情感、意志品质、人际交往和沟通、青春期性心理、青少年危机问题进行辅导,培养其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生活辅导:通过休闲辅导和消费辅导,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这对于学生将来获得幸福而充实的生活具有潜在的影响,同时对发展他们的个性、增长才干、提高学习效率也具有有力的迁移的作用。

职业辅导:升学与择业是人生发展的必然过程,是事关个人前途的重大事件。职业辅导是为学生未来的生活作准备的教育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在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和社会就业条件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意向,进行职业选择和准备,为今后顺利地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小学阶段内容要点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分为:认识自我篇、人际交往篇、学习有趣篇、聪明孩子篇、学习方略篇、学会生活篇。

学习辅导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习惯培养为重点。

学习有趣篇:着重对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态度进行辅导。兴趣和态度是学生学习中的动力因素。小学阶段的学习任务比之中学相对难度较低,关键是要培养小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同时,也要帮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聪明孩子篇:主要侧重于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选择性注意和记忆策略的训练。发散性思维是创造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选择性注意和记忆策略则是个体对外部知识信息加工的重要技能,现行的学校课程很少涉及这些方面的内容。

学习方略篇:让孩子学会怎样学习是学校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对于小学生来说,一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校园红绿灯”“告别‘小粗心’”“不做‘小拖拉’”;二要引导孩子在学习中手脑并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动手又动脑”“给头脑充电”“带着‘?’学习”;三要培养孩子信息素养,即学习怎样收集信息,吸收信息,如“同好书交朋友”“信息与学习”等。

人格辅导以认识自我和人际交往为重点。

认识自我篇: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尚处于不成熟的阶段。他们常常不能客观地、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他们有时过分夸大自己的优点,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因此而产生骄傲、看不起别人的倾向;有时却又过分夸大自己的缺点,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由此而产生自卑、看不起自己的倾向。因此,帮助小学生学习正确、合理的自我评价,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如可以设计“优点轰炸”“我爱我自己”“丑小鸭与白天鹅”“自信不倒翁”等辅导专题。

另外,对小学生的情绪辅导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小学生的情绪认知,情绪体验和情绪控制都还处于发展阶段,培养他们积极情绪,有利于他们心理健康。可以设计的情绪辅导方面的专题如“破解‘阴云’的窍门”“快乐的小精灵”“烦恼的小妖怪”等。

人际交往篇:人际交往是儿童社会化的最重要的途径。他们通过交往得到友谊和爱,获得他人的接纳或赞许,从中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和生活乐趣;同时,交往又是十分重要的社会接触。善于交往的人之所以受人欢迎、人缘好,其中一个重要的心理品质,就是善于理解别人,乐于帮助别人,与人合作协调。人际交往具体包括和同伴、老师和父母的交往。

同伴关系是儿童生活中重要的人际关系,同龄伙伴的社会角色相同,他们之间的交往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和共同需求,这使得他们在交往中,更加自由,更加自主地体能和探索群体生活,从而学习社会规则,发展自己的社会交往、助人、合群等心理品质和技能。比如“分享快乐”“集体的力量”“与你同行”“不做‘小喇叭’”。

如何帮助獐与成人交往?这是目前教育中常常被忽视的一个环节,而沟通又是一项重要的交往技能。沟通是双向的,不仅教师、家长要注意与孩子沟通,而且还要教会儿童与成人沟通。与中学阶段比相,小学生往往把教师视为权威与社会规范的象征,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对教师的话几乎绝对服从。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独立性和判断能力也随之提高,中年级开始,儿童不再无条件地服从教师了,有时也会对教师的言行做出主观判断。当然,这种主观判断往往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和表面性。这时,帮助儿童如何理解老师、评价老师,进行师生交往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同样,儿童对父母比较依恋,需要得到父母的爱抚与关心,这是他们健康成长的不可缺少的养料。但必须注意的是,爱抚和关心也是双向的。光让孩子得到别人的爱,而不让他们给予别人爱,只会助长孩子的自私和自我为中心。因此,让儿童学会体察父母、理解父母,从感情上回报父母,可以使孩子与父母的感情联系更为亲密和牢固。这里,我们可以设计“爸爸妈妈小时候”、“今天我是小老师”、“我有一个快乐的家庭”等活动。

生活辅导以学校生活适应为主、社会生活为辅。

学会生活篇:它侧重于休闲辅导、消费辅导和生活适应辅导等,培养小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这对于儿童将来获得幸福而充实的生活具有的影响,同时对他们发展个性、增强才干、提高学习效率也具有有力的迁移作用。休闲辅导是现代学校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于个人生活有多种价值。其中,最重要的价值是松驰身心,满足个人需要和兴趣,从而使个人健康成长。对于儿童来说,应该让他们通过辅导活动,学习合理选择和安排适合自己的休闲生活,从中体验到休闲生活的乐趣,并在满足童心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特长。学会合理消费是现代社会生活中,一个公民必备的生活技能。一个人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个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小学生消费辅导,一方面要培养他们节俭的消费作风,克服盲目攀比心理;另一方面要让他们了解消费的一般常识,初步获得管理钱财的能力。生活适应辅导旨在帮助小学生提高处理日常生活事务的能力。为此,我们可以设计:“愉快的假期”“拥抱大自然”“生活的馅饼”“用好零花钱”“迷途的羔羊”“小鬼当家”等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理论基础

(一)课程理论基础

(二)心理学基础

(三)社会学基础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在班级集体中开展,它一方面会对这个学生团体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学生团体又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活动效果的关键因素。从更积极的意义上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就是要开发群体的教育资源。可见,从社会学角度了解和研究学生团体的特点,对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质量和效果,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学生团体概述

团体的概念:什么叫团体?在体育声观看足球比赛的观众是团体吗?在机场候机的乘客是团体吗?这些陈术从日常生活概念出发,都可以看作是团体。但严格地说,都不是学术意义上的团体。

E.W.伯吉斯(1929)在《人格和社会群体》一书中,将团体定义为“若干互动的具有特定人格的个人的集合。”

勒温(1948)认为:不管团体的大小、结构及活动如何,所有称为团的都需建立在其成员彼此的互动上。

哈默斯(1950)指出:所谓团体是指一群人彼此互相沟通一段时间,以使每个人不需通过他人,能与其他人面对面地沟通。

贝斯(1960)说:团体是指一群人的集合,团体的存在对于他们有报偿价值。

贝克(1977)《社会心理学》一书目 中,概括了团体的不同界定:团体的概念,关键是它的所有成员彼此之间必须以一种可观察到的和有意义的方式相联系;个体间的互动使人们成为一个群体;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的一批组成了一个群体;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团体是所有上述涵义或者更多涵义的混合体。

简言之,团体是一群人在同一目标的指引和同一规范的约束之下,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和协同活动的一个组合。

团体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团体不是一群人的凑合,而是有组织的。

2、团体有一定的目标。

3、团体意识。

班集体的成长历程

一个班级从初建到成熟有一个发展过程,我们称之为班集体的成长历程。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该要了解班级的成长过程,以便针对班级集体发展的实际情况开展辅导活动,解决班级实际问题,促进班集体的成长。

班集体的成长是一个动态的演化过程。一般经历创生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

1、 创生期。创生期班级的主要特点是可塑性和冲突性。在初创时期,班级的主要目标是:(1)通过各种渠道和活动形式,让同学之间忙地相互了解,相互沟通,了解各自的性格、特长、爱好等,从不熟悉到开始熟悉。

(2)制定班级规范和制度,规范一方面可以起到行为定向作用,同时也有控制和凝聚的作用,为班级的组织化提供基础了。

(3)建立班级目标,团体目标是团体成员一致努力的方向,通常可以起到激励的作用。例如,班主任可以和同学们一起商量,班级在这一学期哪些方面应该争取走在全年级的前列。 (4)创设安全、融洽的气氛。班级形成之初,各种冲突对华贸易发生,在这个磨合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得安全感,有了安全感,他们才会对班级产生“我们”的感觉,才会培养起对班级的责任感。

2、 发展期。班集体发展期的主要特点是稳定性和整合性。班集体发展的主要目标是:(1)同学之产加强更深层次的了解,相互之间建立友谊和信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班级发展的重要基石。(2)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巩固良好的班级氛围,使生冷上学生感受到自己是集体的一份子,能够急班级所急,想班级所想。(3)班级目标达成的评估和调整。评估可以发现班级动作中的问题,便于及时调整,建立更恰当、更有成交的团体目标。

3、 成熟期。成熟期的班集体是班级发展的最高阶段,其主要特点是自我组织性和自我调节性。班集体成熟期的主要目标是:

(1)班级管理要从教师为主转向学生自主管理为主。使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

(2)充分调动班集体的教育资源,通过包括心理辅导活动在内的各种自我教育手段,让同学们学会互助和自助。

(3)形成更为积极的、更有建设性的团体意识和价值取向,使每个学生从中吸收成长的精神养料。

1、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步骤

• ① 确立主题及目标

• 主题:鲜明、活泼、能够吸引学生关心的问题

• 目标:具体、明确

• ② 选择合适的活动模式

• 注意不要为了活动而活动,光图表面热闹,要体现出各活动之间的层次递进性

• ③ 列出活动的步骤

• 准备阶段:活动内容、主题、材料、方案及安排 • 实施阶段:暖身活动、主题活动 • 结束阶段:回顾、展望、延 • ④选择相关的辅助资料

• 查找各种相关理论或案例,必要时还要把相关的资料提示或某些具体参考列出,以备参考使用。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方案格式

一、课程说明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三、教学方式

四、课程准备

五、教学时间与场地(座位的安排:环形,矩形,马蹄形,多朵梅花形等)

六、教学步骤

七、补充活动

八、课程教学建议

三、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实施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原则

1、综合性原则

2、活动性原则

3、主体性原则

4、针对性原则

5、开放性原则

6、过程性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法

2、角色演示法

角色扮演的方法有很多种。

1、 哑剧表演:指教师提出一个主题或一个情景,要求学生不用言语而用表情和动作表演出来。例如,让学生表演喜怒哀乐的表情,遇到愤怒时的动作表现,喜欢别人或者讨厌别人等肢体语言。通过哑剧表演,帮助学生体验非语言的心理状态与反应,促进学生非言语沟通能力的发展。

2、 独白法。指以独白的形式谈出自己此时此刻内心的真实感受和想法.常常是让扮演者在情绪冲突强烈、各种体验纷繁复杂时,通过角色扮演,大声说出内心的体验,将表演者隐藏于内心的思想,借着独白的机会,能够知道。

(3)、空椅子。这种方法只需一个人表演,在辅导社交方面有困难的学生时经常使用。例如,某个学生在异性同学面前很害羞,难以正常交往,教师可以用空椅子表演的方法帮助他。具体做法是将两张椅子对面摆放,让该学生坐在一张椅子上,假设另一张椅子坐的是异 性同学,该学生先表演彼此间曾经有的或可能有的对话,然后坐到对面去,以对方的立场说话,如此重复多次,往往可以使学生了解对方,克服了交往方面的一些困难。例如,可以采用空椅子的方法,进行“考试焦虑自我辨”。通过学生对考试焦虑问题的自我分析,帮助学生分辨对考试焦虑的消极的自我意识和积极的自我意识,以强化学生对考试积极的自我意识。

3、实验操作法

4、讨论交流法

5、心理暗示法(做游戏时间) •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实施 心理老师的角色与态度

1、 组织管理者。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要求人人参与,若要每个学生都在全班同学面前表现一番,时间不够,可见,更多的学生是在小组里表现。小组组织与发动得如何?同样是一个重要因素。组成小组的第一步是决定小组成员。班级里的小组基本上是异质组,应该尽可能采取自愿结合的形式。自愿结合的小组成员的入组动机较高,参与程度也较高。但在必要的情况下,在与同学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可以由辅导老师做出适当的调整,将学习好的同学和学习差的同学、性格活跃的同学和性格内向的同学、爱说话客不爱说话的同学组成异质组,发挥异质小组的互补性,保证小组活动顺利进行。第二步是培训组长和组员。环境的设计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我们教室里的一排排课桌椅,限制了同学们活动的空间,有人把它称之为“秧田式”座位。

2、 知心朋友

3、 心理专家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例与实录

课例:自己的色彩

一、 活动目的

2、 培养性别角色意识,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

3、 找到自己性别角色的优势,悦纳自己的性别角色,快乐自信地学习生活。

二、 活动准备

活动一:自己的色彩

3、 游戏:A圈或B圈

规则:看大屏幕上出现的问题或情境,根据你的想法,在两个选项中选一个,并站到相应的A圈或B圈中。

(1) 一 小河挡住了去路A脱下鞋子,挽起裤脚蹚水过去;B从附近的小桥绕过去。

(2) 我更喜欢的颜色是A粉红色B天蓝色

(3) 有礼物可选择我会要A一辆遥控车B一个芭比娃娃 (4) 双休日我喜欢A和小伙伴在一起聊天B和小伙伴一起踢球

请大家仔细回忆一下,说说在游戏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男女有别,我们要为自己的差别欢呼!

4、 我们来欣赏:看图片(自然风光组图„„找出自然风光中有对比的画面)

照片中有北国长城的雄伟,也有南 水乡的柔美,有高山的巍峨和伟岸,有小溪流水泊恬静与从容,有大树的挺拔,亦有花朵的娇美,这是自然真实的本性,大千世界也因为各自的不同而变得多彩。顶天立地的小男子汉,心思细腻的小女孩,你们同样各自拥有不同的色彩,因为男孩女孩各自的不同色彩让世界多姿多彩。所以说:我是男生,这很棒哦!我是女生,这很好啊!

活动二:喜欢自己的色彩

男生和女生拥有不同的色彩,我们各自用心去发现自己的色彩所拥有的不同优势。

(4) 脑力激荡:男孩的优势,女孩的优势 (5) 男女生优点接龙

(6) 出示男孩女孩的几大优势

男孩女孩的优势 男孩

男孩多数用脑子做事

男孩一早醒来不用担心头发乱蓬蓬 男孩比女孩更酷

男孩不会老是难为情

男孩看恐怖片眼皮一眨也不用眨 男孩做事不拖泥带水,扭扭捏捏 男孩不喜欢讲套话 男孩很讲义气

男孩不拘小节,不会斤斤斤计较 男孩坚强勇敢,不怕困难 女孩

女孩多数用感情做事情

女孩的头发老是梳复明服服帖帖 女孩看上去会比男孩漂亮一些 女孩比较文静安静 女孩很细心 女孩有爱心

女孩比较爱干净 女孩走路姿态优雅

女孩做事更斯文,打喷嚏时会用手捂着嘴 女孩善良,温柔,关心别人

我们发现了自己有那么多的优势,大家心里有什么样的想法呢? 学生分享交流

活动三:我 们彼此眼中的色彩

的确,我们各自都有很多的优势,但有这样一句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许真的是当局者迷哦!在我们发挥自己优势的同时则不是要把握好一个“度”呢?

接下来让我们男女生互相说说彼此的色彩,想想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班男生女生的优点,还有没有彼此要提醒的,让我们一起送上暖融融的真诚心语。

(1) 互赠心语(将事先准备的卡纸发给学生,分组给男女生赠送心语)

(2) 分享心语。

收到彼此的心语,真诚的话语,友善的提示,一定会让我们彼此的色彩更加亮丽,一起加油哦,我人可以做得更好! 活动四:和谐我们的色彩

男孩女孩都拥有不同的色彩,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将彼此的优势互补,那样,我 会做得更好。 (1) 我们是创意大师。男女生分组合作,用多米诺骨牌进行创意(亦可运用其他道具上男女生共同合作完成一项任务)。

(2) 作品分享。

(3) 寻找生活中男女生运用各自优势一起合作将事情做好的例子。

是呀!现实生活中,我们女生的细腻、谨慎、考虑问题周到,加上我们男生的勇敢、坚强、善于动脑,一定能将每一件事情做得更好!

我们分享了自己的色彩,我们一起经历成长,这多好!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学科质量分析报告格式下一篇:孝老爱亲主题班会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