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如何应对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2022-10-22

我们知道在美术作为一种人文课程, 它没有功利性的目的, 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专业性的技术技能的训练, 而是通过美术的学习进而对文化进行学习, 进而让学生学会思考人生的终极目的与意义, 完善人格与追求人生的幸福。美术在文化的范畴中有着双重的意义, 并不能简单地说谁是谁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是二者之间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作用, 因此我们不仅要通过文化学习美术, 还要通过美术学习文化。那么, 在美术教育中, 我们要选择什么样的文化成为美术课堂的内容呢?在美术教育中又怎样应对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呢?

一、批判地接受文化多样性

在展开美术学科中的教育进行批判性的认识与创新时, 我们必须要围绕文化这一层面进行扬弃与创新。在这个大千世界中, 文化可谓是丰富多彩, 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 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美术往往渗透在不同的区域间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艺术文学等中。就拿我国各地区的特色建筑来说, 徽派建筑 (图1) 与福建土楼 (图2) 的造型对比中来看, 徽派建筑讲究自然情趣, 水墨色建筑群与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巧妙地融合, 运用建筑在三维视觉中形成水墨山水画的效果;土楼建筑体积大雄伟又不失简洁, 建筑内外对比强烈, 装饰古朴自然。这些艺术表现效果无不渗透着安徽与福建地区的人文。

同样文化的多样性也体现在时间上, 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文化。由于不同时期的审美观不一样, 那么在服装的设计上就会有考究了。就好比在古代女子的穿着不能很暴露, 现在Victoria’s Secret Fashion Show却成为了时尚的风向标, 在今年的秀场上中国风成为了维秘开场的第一个单元, 国外的设计师们吸取了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与内衣的完美结合精致手工艺与年轻化的潮流相结合, 既传承了经典的中国文化, 又切合当下的潮流, 看起来既酷又时髦 (图3) 。这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思想的开放, 对文化对美的诉求不同了。为推动文化的发展又不失去又不能完全丢弃传统优秀的文化, 所以批判意识与创新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 选择人性化、经典、符合时宜、开明的文化对美术教育的发展也是具有深远的意义的。

二、将美术课堂融入本土文化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 我们在强调文化的多元性的同时更需要突出本土文化的特点, 尹少淳教授曾提出:“多元化是趋势, 但在鉴于目前年轻一代对本国文化认知水平和认同感的低下, 有必要在多元文化趋势中, 适度强化本土和本木族文化。”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 倘若没有属于自己本土的文化, 就像没有灵魂的去壳, 形同虚设, 就会容易被异化。其次, 美术教育在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将优秀的本土文化转化成美术知识, 并通过课堂的呈现来净化学生的心灵,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因此, 继承与发展本土文化已成为美术教育发展的必要, 将本土文化纳入美术课堂, 体现民族独特性, 使之代代相传。杨柏翰大学的马克·A·格雷厄姆, 提出了以“场地”为出发点的美术教育, 关注点可以在生态环境和本土文化中进行。例如, 在海南, 具有良好的生态资源和属于自身的黎锦文化 (图4) , 在美术教师的引导下, 带领学生领略自然, 感受当地艺术, 学生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进行美术创作与学习, 教师不再局限于课本中的知识, 通过多元化的手段与学生一起进行愉悦的学习, 使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 成为学习的主体, 对自身、环境与文化进行思考并进行创新。这样不仅使学生了解到当地的文化资源, 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承, 同时也为孩子提供了创作的情景与机会。

许多经过祖辈们代代相传下来的文化并不都是完全正确的文化, 其中也会有许多不符合我们现代价值观的文化, 例如我国古代的“三纲五常”, 带有明显的封建等级专治色彩, 缺乏民主与公平, 这在我国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在显得格格不入了。当然也存在着一些看似并不存在着科学道理的传统习俗文化, 但却实际上可以为人们带来精神动力的文化, 比如新年祈福、虎头帽辟邪等, 这些看似缺少了科学性, 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了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 将这些民俗学习继而继承与发展, 不仅体现了地域性, 也了解到民众们的美好情感寄托。因此在将本土文化融入美术课堂的时候我们应该仔细思考, 究竟哪些本土文化是可以让我们继续发扬的, 使我们的美术教育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形象来传播带有地域性、传承性、情感性的文化, 否则将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三、结语

我们将美术与文化的关系比喻成馒头与面粉, 无论是本土文化还是吸收外来的文化, 我们都要经过反复认真的思考, 究竟这些文化是糟粕我们需要剔除它还是精华可以为我们所用。总而言之, 在美术教育中应该用长远的眼光、辩证的态度去应对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文化不仅仅是“人化”的结果, 更重要的是它还有“化人”的作用。继承与发展适宜的文化, 创造对未来发展有帮助的文化, 剔除糟粕文化, 才能将美术教育这个馒头做的松软可口有营养。

摘要: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化的不断流、融合、创新的过程。这也就人类社会必须要面对的: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美术学科与人类文化不是包含于被包含的关系, 而是两者之间相互作用与渗透, 就如馒头与面粉一样。在美术教育中应对好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才可以将美术教育的馒头做的松软可口。

关键词:美术教育,文化,继承,发展,批判性认识

参考文献

[1] 尹少淳.尹少淳谈美术教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6.11.

[2] 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1.

[3] 周春花.批判教育学理论视角下的美术教育[A].湘潭:湖南科技大学, 41120.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医院医德医风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下一篇: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投资的前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