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策划》课程设计论文

2022-04-29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广告策划》课程设计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如今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人们的社交方式和消费行为。很多高職都以就业为导向开设了《网络广告》这门课程,但由于学生基础较差,课程成长的历时较短,可用可查的资料较少,在课程的教学等环节上还存在着一些不足。课程改革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以《网络广告》课程为例,对该课程进行一些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广告策划》课程设计论文 篇1:

基于工作流程的高职《市场营销》课程设计

【摘要】 高职《市场营销》课程存在诸多问题,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实践技能,对今后工作岗位不了解。因此,应建立基于工作流程的《市场营销》课程设计。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按照工作流程设计教学内容,设计学习情境,并据此灵活合理的设计考核方式,从而培养出真正适应岗位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 工作流程 市场营销 课程设计

一、課程改革的重要意义

市场营销课程在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属于核心课程,也是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它是建立在经济学、行为学和管理学理论基础上的应用科学。其研究对象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核心的市场营销活动的过程和规律。课程涉及企业市场营销管理过程中的各个方面,为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服务。同时,《市场营销》课程为后续《营销策划》、《商务谈判》、《促销管理》、《网络营销》等课程的开设打下良好基础。并且对高职学生考取市场营销师证书起到指导作用。通过《市场营销》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以及策略技巧,能够根据经营的实际环境和条件加以运用,不断创新,提高企业的市场营销能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企业的发展。

从就业市场上来看,近年来,市场营销专业始终名列各地招聘职位数量的前十位,特别是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去向是在工商企业、服务行业以及相关行业和部门生产、服务、管理一线,从事市场调研开发、营销策划管理、销售管理、广告、公关宣传、品牌管理等工作。此外,全国每年约有1%的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老板。高职教育需要培养满足社会相应岗位的需求。但目前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仍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上,培养出的学生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实践能力差,毕业后无法快速适应相应岗位。为了培养出具有良好素质,创新思维,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技能和管理技巧及广泛知识视野,具备市场营销职业技能,满足市场营销岗位需求的学生,必须对《市场营销》课程进行改革。

二、高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现状

1、课程教学模式守旧

目前,高职《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系统地传授书本知识,沿用经典的市场营销内容框架:市场营销的相关概念、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市场定位、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以及促销策略。支持课程内容的案例很多也只是停留在世界五百强的一些知名企业的典型案例上。学生无法通过课程的学习了解市场营销岗位真正的运转情况,特别对于高职学生,其就业的方向主要是一线工作岗位,而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让学生获得一线岗位对人才的需求状况。

2、学生缺乏实战操作,实践能力差

《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停留在理论层次,使学生无法真实感受市场营销环境,没有实操机会,缺乏实战操作,无法锻炼实践能力。一旦应聘市场营销岗位,没有任何市场营销工作经验,甚至对工作岗位没有基本认知,严重影响毕业生的就业。

3、考核方式单一

由于教学以理论知识为主,因此,市场营销的考核方法多以笔试为主。题目设置也多是名词解释、选择题、填空题等主要考核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案例分析题的设置有利于考查学生对市场营销情境下的问题解决能力,但由于在教学过程中缺少实践,学生对问题的解决也多是停留在理论层次。这样单一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考核。

三、基于工作流程对《市场营销》课程进行设计

为了改变高职《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现状,满足市场营销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对《市场营销》进行基于工作流程的课程设计。基于工作流程的课程设计是指以工作为核心,按照岗位工作流程,组织教学内容,内容要充分体现高职教学的要求,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包括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利用情境设置所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

1、总结市场营销岗位典型工作任务

通过对工作岗位的市场调研,获得市场营销岗位主要有:市场调研、市场开发、营销策划、销售代表、产品管理、广告策划、公关策划、促销策划、渠道管理、店面管理、客户服务管理等。通过对这些工作岗位的描述,总结出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以销售代表岗位为例。

销售代表岗位描述

岗位:销售代表

任务描述:

(1)市场渠道开拓、销售工作,完成销售计划。

(2)控制成本,把握市场价格,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

(3)客户良好沟通,把握客户需求。

(4)根据产品、价格及市场策略,独立处置询盘、报价、合同条款的协商及合同签订等事宜。协调并监督公司各职能部门操作。

(5)填写有关销售表格,提交市场分析及预测报告、销售分析和总结报告。

(6)维护和开拓新的销售渠道和新客户,自主开发及拓展上下游用户,尤其是终端用户。

(7)收集一线营销信息和用户意见,对公司营销策略、售后服务、等提出参考意见。

(8)认真贯彻执行公司销售管理规定和实施细则,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典型工作任务:

销售计划、收集信息、渠道开拓和维护、控制成本,把握价格、客户沟通,维护客户、签订合同、销售相关报告。

2、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的要点分类总结出各课程内容

根据上述销售代表的典型工作任务,总结出每项工作任务需要掌握的学习要点。如:销售计划,需掌握的学习要点有确定销售目标、销售预测、分配销售配额和编制销售预算等。收集信息,需掌握的学习要点有制作调查问卷,制作调查报告等。将所有学习要点进行分类,形成市场营销专业各课程教学的内容。详见表1。

3、根据学习要点和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学习情境

根据《市场营销》课程总结出来的学习要点和典型工作任务,将市场营销的整个工作流程设计到学习情境之中。要求学生进行分组,设立营销项目,形成团队,确定小组名称、营销项目名称。情境设计举例如表2所示。

四、基于工作流程的市场营销课程的保障措施

对《市场营销》课程进行基于工作流程的改革,需要对课程进行非常大的调整,为了保证课程按照预想进行改革,需要实施一些保障措施,确保课程改革顺利。

1、设置更多、更灵活的课时安排

《市场营销》课程以往安排课时大部分是72课时,这样的学时安排,对于专业基础课,要介绍整个市场营销的全部构架来说,是不足的。特别是如果需要加入实践课时,将学习情境与真正的工作流程相结合,需要大量的课时。与此同时,由于课程的教学不再是以往的传统理论教学,而是以工作流程为主线,安排诸多情境,因此,在课时的安排上,可以打破以往每次教学2学时,每周4学时的传统课时安排方法。以学习情境的实习需要来安排课时,必要时安排每次教学4课时或者6课时。

2、加强对师资能力的培养

按照工作流程对《市场营销》课程进行教学,就要求教师对市场营销相关工作流程非常熟悉,特别是高职教育,更应当凸显这方面,因此,应配备更多的有市场营销工作经验的教师,或者对教师进行培养,多安排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或社会兼职,使教师在教授基于工作流程的《市场营销》课程时与社会实际相结合,教授给学生真正需要的知识。

3、利用营销软件和沙盘等解决实操场地、设备的不足

由于场地和设备的不足,很多高职院校迫于无奈,仍然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授《市场营销》课程。为此,可以多利用营销软件和沙盘,利用这些工具模拟工作流程。高职院校还可以将这些方法与职业技能竞赛相联系,既达到学习的目的,又可以通过参加比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设置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等

以往《市场营销》课程以笔试为主,大部分考核理论知识的考核方式受到很多诟病。《市场营销》课程应该学的灵活、丰富,考试也应当等同。因此在课程的考核方式上,应当设置更多基于工作流程的考核方式,如对学习情境的模拟,通过模拟工作流程中的各个角色,对学生进行评分。

通过对基于工作流程的《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实践,不断调整以上方法,将学生打造成真正为社会工作岗位所需要,就业后可以直接为企业所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亚玲:基于工作流程的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模式设计[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10).

[2] 張健:基于工作流程的高职电子商务CRM课程教学内容设计[J].商场现代化,2011(5).

[3] 王昊等:以项目教学驱动机电系统设计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5(1).

(责任编辑:谌盼)

作者:乔雪

《广告策划》课程设计论文 篇2:

高职《网络广告》课程改革初探①

[摘 要] 如今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人们的社交方式和消费行为。很多高職都以就业为导向开设了《网络广告》这门课程,但由于学生基础较差,课程成长的历时较短,可用可查的资料较少,在课程的教学等环节上还存在着一些不足。课程改革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以《网络广告》课程为例,对该课程进行一些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关 键 词] 高职;网络广告;课程改革

一、《网络广告》课程的现状及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广告》是近年来各高职院校新开的热门课程,它以掌握网络媒体与互动广告的基本理论,掌握网络广告的策划与创意、设计与制作、发布与推广等知识和技能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1]然而,多数高职院校的《网络广告》课程都缺乏相关师资或是相关的培训。因此,在《网络广告》的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都只能照搬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对各网站的广告如何推广、怎么收费、如何轮播、借助何种媒体形式等都较少涉及。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对网络广告的学习兴趣、提升《网络广告》课程的教学效果,《网络广告》课程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二、《网络广告》课程改革初探

(一)《网络广告》课程教学的主要问题

1.学生基础较弱

因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其中大部分来自农村,少部分来自城市。这样来自农村的学生由于对电脑不熟悉,所以,对软件的学习和接受就相对较慢,动手能力较差,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2.教学方法单一

在《网络广告》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采用与其他课程相同的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将各部分分解讲解,软件是软件、理论是理论,虽然各部分都细致讲解了,但是当将各知识结合在一起进行设计制作时却创意平平。同时,也容易使学生有无从下手的感觉,久而久之产生厌烦心理。

3.考核方式单一

《网络广告》的考核一般采用机试,即在规定的时间内要求学生完成给定主题的网络广告设计与制作,老师根据作品效果和完成步骤评分。由于时间有限、命题素材有限会制约学生的创作思维和制作成品效果,因此,这种考核形式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

(二)《网络廣告》课程在不同专业中的状况

在许多高职院校的不同专业中,我们会发现它们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有《网络广告》《网络广告设计》《网络广告实务》等类似名称的课程。例如,电子商务专业、广告学专业、网页设计专业、广告设计专业等,都不约而同地开设了有关网络广告类的课程,归根到底其实课程主要教授的都是《网络广告》。然而,分属于不同的专业,即使完全相同的一门课程,教授的内容也有各自专业的侧重点。因而,笔者认为在艺术类专业中的《网络广告》则应侧重于“设计”,以专业为课程的承载,为学生日后就业及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三)《网络广告》课程改革的途径

1.改善教学内容

《网络广告》课程其实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尤其是软件的操作应用。因此,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不应只让学生制作静态网络广告,还要让学生设计制作动态网络广告。动态网络广告已经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它能给消费者以强烈的视觉感官刺激,因此,在《网络广告》的课程教学内容方面应该更为全面。

2.丰富教学方法

为了改变单一的教学方法,可以将《网络广告》进行项目化教学设计,由于《网络广告》是一门操作类的实训课,所以,我们可以按照“循环式”加“分段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项目化教学设计。[1]在课程设计中既要根据网络广告的典型工作任务来设计项目,又要兼顾行业规律和课程知识点。将各类型的网络广告分解为一个个的项目,指导学生进行设计制作。最后,将学生的作品收集在一起进行师生联评。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网络广告的核心技能,比较适合《网络广告》这类综合型的课程。

3.改进考核方式

打破以前期末机考一卷定分数的考核方式。将学生的成绩分解为课堂完成每个项目成绩的总和,而每个项目的成绩又由学习态度、知识运用、动画技巧、创新创意等部分组成。同时,平时成绩一项中要包括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等方面。内容可以是教师指定题目,也可以源于网络的真实项目制作,要求设计、创意、制作技巧充分应用,并运用2~3分钟的动画效果以增强动态效果。

4.搭建网络平台

《网络广告》一定离不开网络,因此,对于这门课程非常有必要搭建一个网络平台。建QQ群、微信群,将最新的消息及时转发,对课上没听懂的问题及时回答,针对一个问题进行讨论等。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增进了师生的互信程度,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三、结语

网络时代发展日新月异,《网络广告》课程的发展也较其他课程迅速得多。因此,通过《网络广告》的课程改革来合理地组织教学、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对《网络广告》进行课程改革,不断地优化教学方法,才能形成该课程良好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2]符合网络广告技术岗位的需求,最终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冯明兵,吴杰.高职项目化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以网络广告设计课程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1(11):70-73.

[2]龚祯.《网络广告策划》课程改革途径初探[J].电子商务,2015(2):84-85.

作者:张晗

《广告策划》课程设计论文 篇3:

高校广告策划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项目式教学探索

【摘 要】本文以“讲好中国故事”教学为例,阐述高校广告策划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项目式教学的思路,提出高校广告策划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项目式教学的措施:将“讲好中国故事”融入课程内容,提升学生的中华文化自信;加强广告策划类课程“互联网+”建设,改进教学方式;“以赛促学”开展实践教学,重构多元评价体系。

【关键词】高校 广告策划类课程 课程思政 项目式教学  以赛促学 讲好中国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我国高校广告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建立具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广告教育教学体系,以广告文化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发展需求,是坚定文化自信、完善话语体系建构、有效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和整体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要求。高校广告学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还有待加强,在广告策划系列课程中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理念和要求尚未得到充分而有效的落实。在广告策划类课程的“课程思政”中运用项目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等。本文探索在高校广告策划类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项目式教学的实践,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一、高校广告策划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项目式教学的思路

(一)广告策划教学项目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做好中国广告

以往的广告策划类课程教学,往往以企业品牌的商业化经济利益需求为导向,企业需要什么就做什么主题的策划。在市场瞬息万变的时代,教师需要综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市场商业化需求+课程思政”的精华,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基本元素“讲好中国故事”,基于“课程思政”导向,深入挖掘企业品牌的商业需求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广告策划类课程教学融合的过程,积极引导学生不仅要看到广告的商业需求,更要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广告文化及传播中的发展和延伸。因此,应把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内容的讲解中,在广告策划类课程教学中引用企业的真实广告策划项目,将企业的商业化需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传播相结合,把企业的品牌宣传亮点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元素相结合,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结合品牌宣传推广,在教学内容中“讲好中国故事”。

(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横班纵组”方案的项目式教学

传统广告学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较为分散,教师在教学中各为主场,学生在学习中缺乏整合性和统一性,团队协作能力也较弱。为此,自2015年开始,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通过不断完善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横班纵组”的教学方案,将广告学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全方位融合。

在教师团队组织协调下,将市场调查与预测、广告策划、广告文案、平面廣告、影视广告等核心课程,按照“横班纵组”的原则,通过学科竞赛的不同广告项目,把不同班级、不同年级的学生组成“项目团队”来组织教学。教师对学生的广告策划项目的要求更为具体,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更主动贴近中国传统元素和中国文化,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大大增强,这使“讲好中国故事”的“课程思政”内容也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达成,既起到了“传、帮、带”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团队协作和互动学习中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也保证了整个广告学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得以顺利实施。

(三)通过模拟组建广告公司,实施项目式教学

广告学专业是一个不断适应社会变化的学科,在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中,“处处是商机,处处有广告宣传”,传统教学模式“课本+解释”“理论+例子”的方法早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广告行业发展的需要。广告策划类课程在以往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是先将学生分组完成广告策划报告。为了完成任务,学生往往会找各种网上资料进行复制、粘贴和修改,造成教学成果作业千篇一律。传统的分小组完成策划方案的方法,还会发生某些学生不作为的情况,工作任务只是由个别小组里比较主动认真的学生来完成,造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为更贴合现今社会对广告行业的迫切需求,应转换现有的教学模式,强化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项目式教学中模拟设置广告公司的岗位架构,学生按照不同的广告品牌和策划项目自由组成不同的“策划小组”,自由模拟选择广告公司的工作职位,如扮演平面设计师、广告文案、广告客服AE等不同的岗位角色,探讨各种问题,完成各项任务,从而体验到虚拟表演和真实挑战的双重乐趣。将广告策划工作中抽象的工作内容用多角度、全方位的“项目模拟”形式进行真实再现,大大提高了学生在实践学习中的认知活力,提升了学习的效果。

二、高校广告策划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项目式教学的措施

在高校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新形势下,“讲好中国故事”不仅是中国舆论追求的方向,还是对高校广告学专业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下面以“讲好中国故事”项目式教学为例,探索广告策划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实施。

(一)将“讲好中国故事”融入课程内容,提升学生的中华文化自信

将广告策划系列课程内容划分为广告营销策划、广告文案创作、广告设计三部分内容,再以“课程思政”为导向,讲好中国故事。例如,将广告策划主题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渗透传统文化元素;围绕广告文案创作教学,引入中国古诗词元素和修辞手法运用;用丰富多彩的中国风设计元素,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教师将这一步骤分为三个阶段,基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基础,有计划地在广告策划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实践教学。

第一,在市场营销策划等课程内容中,选取内含“中国故事”的广告营销主题进行教学。指导学生在进行现代企业品牌广告的主题活动策划时,围绕中华文化主题开展教学:中国传统节日主题如二十四节气、壮族三月三等,传统庆典主题如汉服展示、纪念孔子等,传统文化保护主题如“非遗”文化的保护、瑶绣工艺等,传统比赛主题如划龙舟、抢花炮等,人物主题如新型“三农”典型人物塑造的李子柒等。教师潜移默化地用广告策划主题普及和夯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讲好广告策划主题的“中国故事”。

第二,确定广告营销主题后,在广告文案创作等课程的内容中,用唐诗、宋词、元曲等中国传统诗词元素进行广告文案的创作教学;让学生以中国传统古诗词的元素进行广告文案创作练习;引导学生用中国传统文学的修辞手法,如比拟、仿词、回环、叠音叠字、谐音、对偶、顶真等,进行广告文案的写作练习。这样,教师引导学生用中国古诗词元素“讲好中国故事”。

第三,确定广告营销主题和广告文案后,在广告平面设计、影视广告制作等课程中,充分利用中国传统图形丰富多彩的符号进行广告平面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古代人物图形如布洛陀等,古代动物图形如龙、饕餮等,传统植物图形如缠枝纹、牡丹纹等,传统图腾图形如龙舟纹等,传统民俗图形如如意纹等。这样,教师引导学生用绚丽多姿的充满中国风的广告画面“讲好中国故事”。

(二)加强广告策划类课程“互联网+”建设,改进教学方式

“课程思政”是把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融会贯通于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有益尝试,若要提升其实践效度,离不开新媒体与信息技术的融入。广告策划系列课程要积极探索基于网络平台的“互联网+课程”建设,在规划“中国故事”教材元素的基础上,制作出一批优秀的网络课程,并利用慕课平台等实现混合式教学,实践线上线下的教学方式。

第一,利用“互联网+课程”的新媒体播放优势,在广告策划类课程中规划和融入“讲好中国故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案例。不仅要利用好课程课件的文字表达型案例,更要把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国声音作为基础,将宣传中国正能量的视频进行流媒体案例数据库建设。在广告策划类课程中不能只是以商业经济利益为主题,还要为宣传和传播“中国故事”做铺垫,让广告策划类课程教学有“中国故事”可看,有“中国声音”可听。

第二,将“讲好中国故事”中的文字元素、图形元素、作业单元融入广告策划类课程的网络课程设计和规划中。例如,将中国传统古诗词的文字元素、中国传统的图形元素归类整理为网络课程作业单元库,设计融入SPOC课程的作业单元中。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互联网课程作业时,可让学生从中选取相关主题和内容进行广告创作。这样,既能保证“互联网+”课程建设内容的丰富,引导学生主动进行“中国故事”类型的广告创作,还可以兼顾“课程思政”教学。

第三,在广告策划系列课程的互联网教学方式中,要注意广告专业课程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要尊重互联网知识传授的新特点,注重对广告文化的主流价值观引领,打破严肃、抽象的教化式言说方式,紧扣互联网时代发展特性,借助慕课、QQ、贴吧、微信等网络平台实现网络课程教学,借助短视频、弹幕、讨论等板块升华互动,并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话语及柔性方法,促进其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在潜移默化之中完成“讲好中国故事”的目标。

(三)“以赛促学”开展实践教学,重构多元评价体系

“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实现的关键在于证实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教师采用“以赛促学”的方式开展实践教学,重构评价体系,以提升“课程思政”效果。

第一,“以赛促学”开展实践教学。在“课程思政”实践中,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时报金犊奖等国家级大学生专业广告比赛,选取比赛命题进行“真题真做”的实践教学,并在广告学专业比赛中融入“中国故事”。例如,在某感冒药广告中,运用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指导学生进行书签文字型的广告文案创作;用中国传统红色灯笼、如意纹等,指导学生进行品牌的平面广告设计;用古筝、二胡、唢呐等演奏的乐曲,指导学生进行视频广告的背景音乐创作;等等。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中国故事”元素自由选择擅长的广告策划、广告文案、广告设计、影视广告等项目,这样既锻炼了学生运用中国传统风格元素进行广告操作的实践能力,又展现了学生在中国风格广告的学习成效。用实在的中国传统元素,融入现代的广告策划课程实践教学中,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

第二,重构多元评价体系。长期以来,广告学专业的学生培养一般以数量化的评价为导向,对课程的评价主要侧重于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等方法,评价标准单一。因此,教师在项目式教学评价体系中,要把比赛中全国知名高校的专业评审成绩作为课程评价的一部分,促使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参赛的评价结果主要运用于改进教师的教学和引导学生的发展。这些评价方式的多元化重构,充分及时反映了学生运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故事”元素进行广告创作的实践教学成果,反映了广告策划系列课程中“中国故事”元素的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结合程度,提升了课程教学效果,从而在实践教学中“讲好中国故事”。

总之,在高校广告策划类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项目式教学,应有针对性地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进行“课程思政”的内容建构,用中国优秀傳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培养新一代的广告人,用广告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教学方法应用指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虞丽娟.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N].中国教育报,2017-07-06(6).

注:2020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讲好中国故事’背景下广告策划类‘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与实践”(2020JGB475);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2019年度校级一流课程建设项目“基于项目式教学法的《广告策划》课程建设”(JG201908)

【作者简介】莫莉芬芳(1980— ),女,汉族,广西桂林人,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广告学专业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广告与传播、影视艺术传播。

(责编 黎 原)

作者:莫莉芬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机顶盒故障与有线电视论文下一篇:信息失真强化会计信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