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课程下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2022-10-20

一些学校根本不开设地理课, 稍好一点的也是由“主科”教师兼任, 两堂课就足以教完半学期的内容。广大地理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失落感, 地理教研活动长期停止, 给地理教学带来的不应有的影响。但是, 近年来, 又有不少省市恢复地理高考, 一些中学也面临着初中会考地理的任务。那么面对目前的形势, 我们如何来提高地理教学成绩呢?我认识首要的任务是提高课堂质量, 那么怎样才能把一堂上成别人两节课的效果呢?做到事半功倍呢?下面就谈一下自己的几点建议。

1 培养兴趣

正如柏拉图所说:“强迫学习的东西是不会保存在心里的”。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也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是每个教师应该研究的课题。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有意穿插一些生动有趣的事例, 把课堂气氛引向高潮, 既培养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又增加了他们学习的动力, 从而使他们感到学习地理是一种快乐的事。要做到这一点, 既要熟悉教材, 又要注意知识的积累, 使得上课时得心应手。例如:我在讲人口在4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时, 首先让同学们记准, 五个自治区的代表民族, 因为五个自治区同学们都非常熟悉, 所以这五个少数民族同学们很容易就记住了。另外还有四个少数民族, 土家族、彝族、满族、苗族。解释一下, 大体意思是, 一个小孩叫小土, 他姨 (彝) 家地里的麦苗很多, 简记“土家姨 (彝) 、满苗”学生感到亲切可信, 学习劲头很足。在下课以后我不时听到一些同学在重复着这句话“土家姨 (彝) 满苗”、“土家姨 (彝) 、满苗”。又如, 在讲喀斯特地形时, 我根据本地地处云贵高原地形区, 列举出的溶洞, 洞内石芽、石钟乳俯手皆是, 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显得高雅、壮观。另外, 在讲“地热应用”时介绍了“水与火之国”冰岛, “无烟城市”雷克雅未克以及喷泉众多的“小平原景象”等, 不仅充实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兴趣, 而且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2 注意归纳

归纳法是把构成中学地理教材内容的各方面的地理知识从部分到整体;从个别到一般;逐步加以归纳进行配置教材的方法, 它是从周围的、个别的地理事物现象开始, 逐渐及远方, 以至全球, 这虽是人们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常用方法, 但是如果学生对全局还没有认识之前, 就认识它的全部是有困难的,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地启发、引导也是很有必要的。例如在讲地形区所属的温度带时, 我先让同学们记准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属于高原气候区, 因为我国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 这样就还剩下三大高原、三大盆地, 所以我们只要记准三大高原、三大盆地自北向南的顺序 (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 ;最北面的内蒙古高原应属于中温带, 中间的黄土高原属于暖温带, 南面的云贵高原属于亚热带, 三大盆地也是一样, 另外, 三大平原亦是如此。所以我们只要记准三大高原、三大盆地、三大平原, 自北向南的顺序, 最北面就属于中温带, 中间的属于暖温带, 南面的属于亚热带, 这样记忆起来就方便多了。再如, 我国北方的黄河、辽河等河流, 除了它们各自的特性之外, 都具有含沙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大、冬季结冰期长等共同特点, 这些特点加以归纳即可得出中国北方河流的共同属性, 形成中国北方河流水文一般特征的概念。又如, 分析马来群岛, 刚果盆地, 亚马孙平原的气候共同特点, 就可得出热带雨林气候的一般特征。

3 设好引言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有着不同的影响。由于引言是一堂课的开始, 运用得好就能使学生集中精力, 追思求问, 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 要设计好引言部分, 就要求教师深刻丁解所教内容和引言的内在联系, 从而把握好课堂气氛, 达到引起学生兴趣的目的, 例如:我在讲“主要山脉”的时候, 开场白就问同学们喜欢不喜欢爬山, 大部分同学都说喜欢, 因为我们当地的地形主要是高原, 同学都爬过山。所以趁着同学们浓厚兴趣, 提问个别爬山的同学, 简单的问他爬的是什么山, 当时的情景如何?这样利用学生之间竞争的心理, 促发他们的求知欲。接着就讲这节课我就带大家去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从而引入正题“主要山脉”。再如, 我在讲“洋流”时用这样的引言:“1914年德军在欧洲沿海布设的水雷, 后来竟然在新地岛附近找到了, 这是什么力量使这些物体横渡大洋飘流这么远呢?”紧接着说明海水是流动的, 从而引入“洋流”的概念。

4 加强直观性教学

在地理教学中, 为了把复杂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简明化, 使之突出醒目、了解其内在联系、察明其实质, 认识其规律, 运用直观教学是很有必要的。地理直观敦学是地理教师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引导学生感知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过程, 它在地理知识体系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儿是对学生进行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 收效就好, 这是教学普遍规律。否则从抽象到抽象, 从理论到理论, 就会使学生感到玄而又玄, 深奥莫测, 从而妨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见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用各种直观方法, 引导学生从感性开始, 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 才能扫除地理教学中死气沉沉、枯燥无味的缺点, 使课堂生动活泼。而在直观教具中, 地图是最重要的教学用具之一。一幅地图, 能将广阔的地理空间浓缩于其中, 天文、气象、交通、矿产、河流等地理事物都能相应地反应在地图上, 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在地图上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 并进行地理分析、地理判断等思维活动是开发学生智力, 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 也是加强直观教学的重要手段。例如:在讲“山脉两侧的地形区”时, 就充分利用了地图, 我首先让同学们在地图上找到主要山脉或河流, 然后再看山脉两侧不同的地形区, 这样不但加强了直观认识, 而且增加了记忆的准确性, 不像以往那样摇头晃脑的死记硬背, 时间稍长一些, 就张冠李戴, 不知所云。充分利用地图不仅能增强记忆, 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概念,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的地理技能。

俗话说:“教学有法、实无定法、反复实践, 就有方法”, 只要我们勇于钻研、探索、敢于创新、改革传统教学之不足, 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学生从初中年级开始, 就有了地理科目中考、高考不考, 学不学无关大局的认识。不少中学视地理为“可有无课”, 更有甚者直呼其名“副科”, 地理教师自然被称为“副科”教师。

关键词:新课程,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国如何利用最惠国待遇原则“对冲”TPP下一篇:浅谈乳化沥青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