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职业发展的研究论文

2022-11-28

2009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强调: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必须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 (1) 教育部最新统计:“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559万,比2007年增加64万。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611万,比2008年增加52万,增幅达9.30%”。 (2) 面对当前社会就业形式出现的新情况,笔者认为正确认识当前背景下大学生职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指导大学生就业工作有重要意义。

1 当代大学生职业发展现状分析

1.1 职业选择

职业的选择是一种行为的取向,大学生在择业时,既要考虑国家的需要、国家政策的许可,又要考虑自身的需求动机;既要考虑父母、朋友的意见,又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特长;既要考虑职业的声望地位、经济报酬、社会意义等因素,又要考虑自身条件制约因素等等。它是对主客观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后做出的一种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大学生择业主要考虑哪些因素呢?笔者通过对上海第二工业大学1136名大学毕业生的调查,列举了11项因素供大学生择业。 (见图1)

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对择业因素的考虑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求实惠、重收入:大学生对择业因素的选择中把“收入情况”考虑在第一位。这说明目前大学生在择业中,非常注重经济利益;第二,个体意识加强,注重自我发展,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第三, 多元化倾向明显: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对择业因素的考虑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的发展趋势。从图1可以看到,大学生对择业因素的考虑,除了经济利益和自我价值的追求占绝对优势以外,对其他一些择业因素的选择处于分散状态。 (1) 期望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大学生期望有一个比较舒畅的工作环境,有一个融洽的人际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因此在“工作环境”排在第四位。 (2) 从图1显示,大学生对职业所处的地理位置也越来越看重。 (3) “社会保障”、“社会需求”、“家庭保障”、“社会声望”等择业因素受到冷落。在图1中,可以清楚的看到,过去一直令人羡慕,令很多人向往的所谓“铁饭碗”、“职权”等因素已经被置于极不重要的位置。

1.2 就业区域选择

由于我国存在地域差异,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受地域的影响也非常大。毕业生最向往的就业区域是上海及沿海开放城市。对选择西部或艰苦地区工作的毕业生甚少。大学生普遍认为:沿海地区经济已经发展到相对成熟阶段,无论从发展机遇,工作报酬,还是生活条件,工作环境等考虑,东部沿海地区更能满足自己的需求。

1.3 单位性质选择

从理想单位类型来看,毕业生首选“国有企业”,其次是“外资企业”、“中外合资”。“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自营”选择均不超过5.00%。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目前大学生仍受传统观念影响较深,认为国有企业运营相对比较稳定,退休保障问题相对也会有着落。但是,也有一部分毕业生对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颇感兴趣,两者总和占45.50%。这是因为外资、中外合资企业体制和人际关系相对简单,另外高收入的报酬也有极大的诱惑力。

1.4 薪资预期值选择

毕业后工作薪资的预期值选择上, 81.90%的毕业生期望月薪在2000元以上。笔者对上海第二工业大学08届已找到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回访调查中了解到,目前只有34.6%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确定月薪在2000元以上,56.70%的毕业生月薪集中在“1000~2000”元之间。从这一调查对比中,笔者发现大学毕业生择业薪资预期值偏高。这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2 解决大学生职业发展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2.1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观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式和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大学生职业指导中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应该贯穿于大学教学的全过程,循序渐进的给大学灌输正确的职业发展观,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

2.2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

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是引导毕业生走上创业之路的关键。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普遍不高,只有1.20%。目前,政府对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但真正去参与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却不多,这也导致了许多优惠政策的浪费。因此,应该对大学生加强创业教育的引导。

2.3 加强和指导大学生在实践中的职业素质培养

实践是实现职业素质培养的关键步骤,实践也是检验职业素质培养计划是否符合社会需要,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自身的观察,考察,从心理上能明确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因此,高校应加大力度建立相关的专业社会实践、实习和就业基地,组织和安排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到相关工作岗位上去锻炼。

2.4 加强大学生职业发展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培养

大学生职业发展指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但是,目前高校职业发展指导队伍,专业化程度不够,很多职业发展指导者都是兼职的辅导员,他们缺少正规的培训和学习,从而导致学生的职业发展观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因此,作为高校应建立一支专业化、专家化、科学化的职业生涯指导队伍,定期对他们进行集中培训和学习,使他们能比较系统,全面地开展毕业生的各种职业指导、咨询、推荐和服务工作。

摘要:金融危机下, 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政府工作的一个首要任务, 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观, 如何指导并推荐他们成功就业, 已成为从事高校就业工作的教育者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上海第二工业大学1131名高校毕业生的问卷调查, 分析大学生职业发展的现状, 提出相应的就业指导对策和建议, 为高校今后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发展,研究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做好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Z].教育部教学[2008]21号文件.

[2] 学生工作情况问卷调查统计报告[R].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2008, 10.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国故事”在日本的网络传播策略分析下一篇:优化人力资源管理,获取企业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