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音乐艺术传播论文

2022-04-24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当代音乐艺术传播论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新媒体技术改变了艺术传播的方式,艺术传播媒介逐渐从传统媒体转向自媒体。近年来,基于城市空间下的地域性艺术自媒体对所属城市的文化艺术推广与形象建设、艺术家创作交流与市民审美生活等方面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本文以微信公众号“苏州艺术志”为对象,通过对公众号在传播内容、形式与效果等方面的调查,分析苏州市艺术活动现状和市民对艺术传播的接受行为。

当代音乐艺术传播论文 篇1:

媒介资本轨道中艺术传播的危机

摘 要: “艺术传播危机”是当代艺术的热点话题。前人主要从美学、哲学的角度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将基于中国艺术的现状,从媒介资本轨道的角度审视“艺术传播危机”。本文先简要介绍艺术传播的基本理论和在传播过程中出现的危机情况,然后分别从艺术家的身份焦虑、艺术作品的存在合法性以及艺术欣赏人群的审美要求等三方面危机论述媒介资本轨道中的艺术传播危机,最后提出有效的传播策略,使艺术摆脱危机求得生存和发展。

关键词:媒体资本轨道 艺术传播危机 传播策略

艺术传播危机是艺术史上第三次提出的“艺术终结”,它关系着艺术的命运和存在。艺术的本质、生成和历史都诠释了社会生活的形态,有助于我们体会物体,感受生活,因此艺术的传播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媒介资本轨道中艺术传播过程中各个方面都受媒介资本的影响,媒介资本压力和艺术传播危机的生成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如何在媒介资本轨道中有效解决艺术传播危机、使其不断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艺术传播的基本理论和危机传播现状

艺术传播是指借助于一定的传播介质,使用艺术符号和语言把艺术信息或作品传递给艺术受众的过程。它激发和满足了受众对于艺术信息的需求,其中艺术包括雕塑、建筑、绘画等,传播媒介主要有报纸、杂志、书籍、电视等。

长期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迅猛发展,随着带来的艺术文化也在不断进步,艺术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消费娱乐渐渐地成为生活的中心。在这种环境下,虽然艺术取得了空前的发展,艺术类专业院校已超过了1000所,艺术刊物不断增多,艺术关注度也不断上升,但是媒介环境进一步抢占着它们的生存空间、很多艺术样式都出现了生存危机,即使是京剧也变得没市场、没观众、没剧目的情境。中国动画艺术整体缺少创新、动画工作者的素质较低并且缺少一种科学、合理的商业运营方法。

二、 媒介资本轨道中艺术传播危机

根据对相关文献的研究与艺术传播过程的分析,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媒介资本轨道中艺术传播危机进行阐述,即艺术家自身的身份焦虑和反思、艺术作品的存在合法性以及艺术欣赏人群的审美要求危机。下面将对其作具体阐释。

1.艺术家自身的身份焦虑和反思危机

传统的艺术作品传播与创作,一般情况下传播主体和创作主体是同一主体,其作者仅仅是一个人,最多也不过几个人。但是在媒介资本轨道中进行艺术作品的创作以后,传播主体和创作主体就关联到一大批人,并且创作主体和传播主体也不是合一的。这种情况只要是在看完节目后看一眼长长的作者名单就一目了然了。

在媒介资本轨道中,作品原创、编剧和导演按照艺术的尺度进行创作,可以被认为是艺术工作者,但是广告公司、策划者、制片人和出版商等是以资本的支出和收益作为衡量标准来要求艺术,是从商人的角度来进行艺术传播活动,这就造成了艺术作品崇尚的无功利原则严重缺失的局面。

在媒介资本的诱惑之下,艺术家们也分裂成了两部分,一部分艺术家对自我身份的焦虑和反思以后,逐渐地远离物欲横流的都市,继续守护着自己的精神家园;另一部分艺术家则在身份焦虑和反思以后变得更务实一些,他们果断走出了独自守护纯艺术的打算,开始向媒介市场的商业性进军。

2.艺术作品的存在合法性危机

在媒介资本的轨道中,艺术作品的传播一定要把媒介资本的最大利益放在首位。艺术作品只有给媒介资本带来可观效益,它们才能具有生存发展的空间,一旦其不能为媒介资本创造利润,那它们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它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表现:

(1)经典的艺术作品难以传承。一方面,对于大多数的艺术欣赏者来说,欣赏经典的艺术作品都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他们需要长时间的培养这一技能和文化。但是在媒介资本轨道中,由于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本来普及经典艺术,其追求的是快速、高效,所以很多万人瞻仰的经典艺术作品就在媒介资本轨道中变得曲高和寡。另一方面,经典艺术作品也面临着“人绝艺亡”的尴尬局面,前人有着万般绝技,但是生活在媒介资本中的后辈们较为务实,并没有真正钻研前人留下的瑰宝,使得经典作品在媒体资本下难以生存和发展。例如京剧、昆曲等虽得到了国家的支持,但是面对着更多的人乐意追捧泡沫剧、大众明星仍然难掩困窘之态,经典艺术作品在媒介资本环境中难以传承。

(2)弱势艺术的生存危机。全球化的美好理想是为各种艺术提供平等共享的平台,但是媒介资本的进入打破了这一梦想。在弱肉强食的规律当中,强势艺术可以尽情的在全球化的舞台上展现,而弱势艺术的生存范围越来越小,出现了严重的生存危机。例如好莱坞电影凭借着雄厚的财力物力占据了全球80%的市场,而民间传统艺术缺乏宣传技术资本只能在全球化舞台边缘艰难存在。

3.艺术欣赏人群的审美要求危机

就艺术欣赏者来说,艺术作品得以传播主要是由于其满足他们的审美要求,它是艺术作品被接受的重要内容。一般情况下,审美要求是逐渐递进的,首先一个好的艺术作品要有一个生动、具体的感性形象,其次是陶冶我们的性情,净化我们的心灵,最后达到人生的一种更高境界。但是媒介资本是按照商品的消费来处理审美要求,利用收视率和上座率等来界定艺术作品的成功与否。因此,艺术欣赏人群的审美要求危机在媒介资本中日益深重。

当今社会,媒介资本崇尚消费主义观念,通过打造光鲜亮丽的感性形式,培养人们的审美接受心理,例如豪车、名牌的服饰和舒适的别墅等,仿佛物质时代下终日忙碌疲惫的人们并不在乎灵魂升华的渴求。审美要求最终脱离了无功利的自由状态被更多的物质充斥,降格成了一种时尚。

三、 艺术的传播策略

艺术的传播是其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艺术并不会消亡,它会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变化形式来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笔者通过对文献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提出了两个方面的传播策略,即寻找适合传播的艺术形式和获得更多的艺术欣赏者,下面将做具体分析。

1.寻找适合传播的艺术形式

由于在媒介资本轨道中,如京剧、昆曲等传统的弱势艺术出现了严重的传播危机,生存和发展状况都很艰难。所以我们应寻求一种易于传播的艺术表现形式。

对于戏曲艺术作品来说,应多创作与当前现实问题相关的内容,应多编写贴近观众、贴近生活的精品剧本,为其传播打下良好的舞台基础。在形式上,由于经典艺术的技术难度和文化水平较高造成了艺术欣赏者的大幅下降,所以对于唱腔应更通俗化,便于艺术欣赏者的理解,然后也应添加新颖特别的动作,寻找适合当前的戏曲节奏。另外,戏曲艺术作品也须融合现代流行音乐、舞蹈和话剧等前卫艺术作品,对戏曲样式进行创新。

对于电影艺术作品来说,寻找生活当中有价值的题材,改变媒介资本轨道中的只推崇消费主义观念,充分考虑艺术欣赏者的审美要求,不断提高电影技术,使得电影音频、视频等效果不断提高。与韩国、日本等国相比,我国的动漫在许多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主要差距在于创意,我们要跳出传统、加强创新思维、真正表现现代生活和现代思想。

2.获得更多的艺术欣赏者

获得更多的艺术欣赏者是艺术传播的关键,也是艺术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策略。获得更多的艺术欣赏者就是要在媒介资本轨道中不能只重视利益,要建立以艺术欣赏者为本位的思想,引导观众,只有获得更多的艺术欣赏者,艺术才有市场并获得生存和发展空间。

我们应不断提升艺术的公赏力,将艺术代入城市和乡村的各个领域,其中艺术欣赏者包括城市中依靠体力劳动的蓝领阶层和依靠脑力劳动的白领以及知识分子,农村中依靠传统耕作为主的农民以及亦农亦工的农民,要适应他们的生活方式,争取更多的受众。当然,也可以在全国各高校进行巡演,例如利用艺术进校园的方式,培养一批年轻的艺术欣赏者。

综上所述,通过对艺术本身的转变和对老旧观念的扬弃,一定会解决艺术传播危机,获取新的生命力,重新登上全球化的舞台。当今社会也存在着很多艺术性和商业性兼备的优秀案例,值得我们不断地关注和探索。

结语

随着媒介资本工业的繁荣发展,其渗透到艺术传播的方方面面也越来越明显。笔者通过上述对艺术传播危机的分析和阐述表明,艺术并没有走向终结,而是沿着历史轨迹不断推进,在媒介资本轨道中不断地寻求艺术传播策略是求得艺术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虽然笔者提出了相关的传播策略,但是对于媒介资本轨道中艺术传播危机的研究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下一步笔者将在理论和实践当中继续研究,争取为艺术作品的传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孙友欣. 传播学视域中的“艺术终结”[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

[2]刘笑春.新媒介背景下艺术传播的特征[J].新闻爱好者,2011.

[3]章旭清.媒介资本轨道中的艺术传播危机 [J].新闻界,2009.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作者:赵浩

当代音乐艺术传播论文 篇2:

地域性艺术自媒体与城市空间下的艺术传播

【摘 要】新媒体技术改变了艺术传播的方式,艺术传播媒介逐渐从传统媒体转向自媒体。近年来,基于城市空间下的地域性艺术自媒体对所属城市的文化艺术推广与形象建设、艺术家创作交流与市民审美生活等方面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本文以微信公众号“苏州艺术志”为对象,通过对公众号在传播内容、形式与效果等方面的调查,分析苏州市艺术活动现状和市民对艺术传播的接受行为。另外,本文从加强艺术机构与自媒体平台的整合传播、平衡学术性与大众化、丰富传播内容与形式的多样性方面对地域性艺术类自媒体的发展提出初步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苏州艺术志;艺术自媒体;城市;艺术传播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7年苏州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媒体环境下苏州艺术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017LX016)阶段性成果。

艺术传播不仅深刻影响着艺术自身的发展,同时也推动艺术家群体所属城市的文化及形象建设,随着传播技术的革命,新的传播媒介的兴起,这种紧密性愈加明显。近年来出现很多依托地方城市艺术资源的地域性艺术自媒体,比如苏州的“苏州艺术志”,这种地域性艺术自媒体在移动互联网端的传播所带来的社会效应对于所属城市的艺术家、市民、城市文化形象等方面的影响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一、地域性艺术自媒体推动城市文化内涵的建设

地域性是城市文化最典型的特征,地域性差异明显的城市文化或者说特色鲜明的城市文化对城市的生存发展是非常重要的。[1]依托地方资源的艺术自媒体与当地城市的文化艺术传统以及当代公共文化艺术活动紧密结合,广泛的与市民建立起快捷有效的互动,将城市的文化艺术通过移动互联网广泛、即时传播至大众,同时借助受众的转发对外扩大影响力。这种具有城市文化差异性的自媒体艺术传播能构建出所属城市的文化特色,促进城市精神内涵发展,给予市民城市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与传统的艺术传播媒介不同的是,新媒介环境下的艺术传播活动从线下转向线上,艺术品的呈现形态也由实地实物转为网络图像,更重要的是新媒介通过对场景的重构削弱了有形地点与社会地点之间曾经非常密切的联系。[2]因此,地域性的艺术自媒体能更即时广泛地传播城市的艺术文化讯息,更有效的将城市空间下的艺术家、艺术机构与普通市民联系起来,同时推动市民审美水平的提高。地域性的艺术自媒体平台所构建出的艺术空间、知识场域,对提升城市文化品牌形象、丰富市民审美生活、提升艺术家创作水平、增强城市竞争力,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苏州艺术志”公众号始建于2015年2月28日,是以与苏州城市相关的各艺术资讯活动、艺术家、艺术品、工艺类非遗传承等为主要传播对象的艺术类专业自媒体平台。其内容多来自原创和采编,涉猎艺术领域多个层面,采选的信息紧跟热点,通常编选与市民生活相关,关注度较高的展览活动、艺术家、作品以及苏州市传统工艺美术相关资讯。同时还与苏州各美术馆、博物馆等保持合作,积极联合苏州各大美术馆、美术学院、传媒企业共同举办艺术展。经过3年来的努力拥有了较为固定的受众群,且受众达到了一定的粘度,已成为苏州文化艺术新媒体领域的中坚。

二、“苏州艺术志”的运营模式与推文分析

“苏州艺术志”公众号分为每日内容推送和另外三个大版块。每日推送版块的推送内容包括苏州本土艺术品艺术家介绍、艺术展讯的通告、作品征集的信息以及苏州近日的文化艺术热点,内容扎实有独创性且扣住热点和受众需求。另外三大版块分别是栏目、艺邻里和微店。艺邻里版块贴近民生,标题大多充满趣味,可读性很强,对受众的专业性和艺术鉴赏力的要求不高,接近民生的内容面向更为广大的受众。而微店版块是公众号的艺术市场衍生版块,作为纯艺术的自媒体平台,受众范围较小,无法达到社会媒体类公众号的粉丝量,商业运作广告收入少,微店版块试图结合文创产品开发,面向文化艺术市场。三大版块中的栏目板块下设美术、工艺、视界和展讯四个小版块,是公众号的主要版块结构。

美术版块:所有的文章内容皆为原创,文字十分精炼典雅,内容结构简洁明了,文章配的图片也十分合题,整体风格统一,以典雅清淡为主,深受苏州艺术家及爱好者的青睐。

工艺版块:主要是推送相关工艺美术师和产品的介绍,文章依旧为原创,配图精致,展示效果不错,对于工艺类型丰富且技艺精湛的苏州工艺美术作品及工艺美术家的传播推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视界版块:该版块主要以摄影作品的介绍欣赏和相关摄影征集活动为主,其还和一些固定的企业或工作室达成合作。

展讯版块:以介绍苏州籍艺术家的展览为主,对于推广苏州艺术家有积极作用。

“苏州艺术志”推文的内容大多由他们的工作团队自己采编,由团队成员对各个艺术家进行实地采访,将采编回来的信息整合,根据公众号中的栏目设置分别投放,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同时与众多美术馆、博物馆等艺术机构保持合作,获取最新的艺术资讯,在帮助其他机构宣传的同时也将自己的公众号推广出去。因此相较于一些其他同类公众号直接转发信息,该公众号的独创性很强,例如“艺邻里”里面的内容都是实地采访与线下人物跟踪记录采访相结合,展讯栏目中的资讯主要通过和苏州各家美术馆、博物馆以及艺术家合作,获取展讯的实时信息,并加以推广。对于受众用户的管理,该公众号采用把关注平台的受众拉入交流群“艺术志后院”,并在群里定期抽奖发福利的方法,和受众进行良性的互动,以增加受众粘度。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苏州艺术志”在平台的结构设计上科学合理,各栏目版块条理清晰,而最主要的是在内容上下足功夫。“苏州艺术志”的推送内容紧扣城市的文化艺术,定位精准,寻找能与市民建立互通感的信息与表达方式,详实且具有独创性,能契合市民審美的需求,同时公众号为本地艺术家和艺术机构建立起了推广平台,因此“苏州艺术志”这种运作专业、定位精准、风格鲜明的运营模式深受市民的喜爱,成为苏州艺术传播的主要媒体。

一个城市中具代表性的艺术专业自媒体平台的推送文章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个城市艺术活动现状及发展空间,同时也能看到新媒体平台上的艺术传播对这个城市市民的审美鉴赏和艺术消费生活的影响。由此,笔者以公众号“苏州艺术志”在2018年5月所推送的有效文章为统计样本进行调查,来分析其中的文章主题类型以及接受度等数据。

从统计分析结果来看,该公众号2018年5月推送的有效内容达到50篇,包含了展讯、艺术家、音乐、摄影等10类文章,基本将5月份苏州具一定影响力、较高艺术价值的资讯涵盖在内,同时推介了一些艺术家和艺术作品。推文中以画展资讯最多,有18篇,占据了总量的36%,体现出苏州近年来的艺术家创作的活跃度,以及展览机构与艺术家的合作增多。如图1:

在上述类型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对文章的阅读量作进一步统计,以期分析公众号的传播效果和受众对于苏州各艺术门类的喜好度和接受度。从统计数据来看阅读量最大的文章是:“静中:流连网师园20载,风景每天都不同”,达到了10678次,可以看出名家的知名度与艺术创作水准对于传播效果的影响度。阅读量在6000至7000次的有2篇(金鸡湖双年展、灵湖村水墨邀请展)内容均为展讯的推文;阅读量在5000至6000的共4篇,其中有3篇是展讯类(江南名仕尺牍展、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毕业设计展、曾小俊艺术展);另外阅读量在4000至5000的文章共有8篇,其中有4篇是展讯类文章。各类作品展览的资讯的阅读量总体上高于其他推文,在5月份所有阅读量达到4000+的15篇推文中有9篇,占比60%。

“苏州艺术志”的受众主要为一些从事文化艺术相关工作、具有一定艺术鉴赏力或平日喜爱并关注艺术的人。在以上15篇阅读量达4000+的文章中均体现出了名家的知名度、科技和创新、热点和审美偏好这些共性,不难发现,受众更倾向于关注个性化、现代化、富有创新、知名度高、内容详实的作品。根据以上数据分析,“苏州艺术志”公众号艺术传播中各类作品展出的信息是其最主要的传播内容。“苏州艺术志”公众号在一个月内推送了18篇展讯文章,其中体现出了苏州文化艺术创作及成果展出市场的繁荣和艺术家、艺术机构的活跃度,另外展讯阅读量之高,也说明苏州市民对艺术展览的关注度,艺术展览对市民具有较高的吸引力。苏州的艺术家、艺术机构、艺术工作政务、艺术作品、艺术展演等信息通过“苏州艺术志”自媒体平台的传播得到了极大的推广,潜移默化中提高了人们的艺术鉴赏水平,也提供艺术交流的机会。

三、市民对自媒体平台上艺术传播的内容偏好

针对苏州的自媒体平台艺术传播的现状,笔者对受众对于传播的内容偏好做了初步问卷调查,以期了解受众更偏好接受哪些艺术类型。在调查受众对微信平台的推文中哪类信息感兴趣时,我们发现美食、旅游、新闻类的推文最受关注,但艺术类的推文受关注的程度也很高,达到了40.58%。这说明苏州市民具有较好的艺术审美能力,对艺术人文的欣赏及消费层次较高(如图2)。

另外,苏州的艺术门类丰富,对于受众偏好于哪一类也做了数据分析,根据结果可以看到(图3),传统工艺与绘画更受市民喜欢,从中也可以看出苏州的工艺美术的发达,与市民生活联系的紧密。自媒体平台上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播,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到这些手艺背后的故事,感受传统工艺的美,更好地推广和发展苏州的工艺美术。

四、地域性艺术类自媒体的发展对策

当下艺术在自媒体环境下的传播纷繁多样,对于艺术家、市民、城市文化形象等方面的提升影响非常显著,但也有不足之处。比如内容的同质化、深度不够,描述性议题过多、传播主体与市民互动不够,存在疏离感等。所以对于地域性艺术自媒体来讲,其艺术传播不能只局限于艺术家群体、艺术机构之间的传播,更多的是要让市民大众参与进来,整体提升市民的文化生活层次和艺术审美素养,进而塑造地域性城市文化品牌形象。

(一)加强艺术专业机构与社会自媒体机构的整合传播

自媒体具有更丰富的表达手段,更精准的圈层定位以及更即时便捷的互动特性,但是因其公众号的影响力有限,除去强关系下对艺术信息关注度高的受众群外,主动订阅的用户较少,因此虽然很多城市中的艺术机构运营自己的自媒体平台,但是都很难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所以,城市艺术类自媒体应积极与艺术机构进行整合传播,以艺术机构为艺术资讯的主要“生产”者,以艺术类自媒体为主要的传播平台,从而更即时地传播更丰富的艺术讯息。

(二)协调艺术传播的专业学术性与大众生活化的关系,提升艺术传播的沟通策略

艺术传播不能只在艺术家或者投资收藏者之间进行,而是要渗透进普通大众市民之中。通常大众的审美水平不高,阅读方式碎片化,过于学术性的内容无法抓住普通受众,但如果将艺术与生活结合,让艺术走进大众的生活,将能更好地达到传播效果。比如“深度苏州CITYSUZHOU”微信公众号9月的一篇艺术资讯推送文章:《姚建萍:我用苏绣,讲述中国故事》,将工艺美术与大众结合起来,让大众走进艺术,具有亲和力、感染力,获得了非常积极的受众反馈。过度的追求学术性会降低用户的粘度,原因在于普通受众在专业上的层次较低,无法参与进来,但是片面的追求艺术的商业化和生活化又容易导致艺术的低俗化,所以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另外以苏州各类艺术资讯为例来分析,传播的内容中各类展览信息居多,大部分为描述性的议题,很难吸引受众,可以在沟通策略上改进,避免单一的文字叙述,利用新媒体技术,更多使用图像、视频、音频等手段提高受众的关注度。

注释:

[1]梁笑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传播与城市文化格调的提升——以重庆大型交响音诗画《清明》为例[J].艺术百家,2010(03):76-79.

[2]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電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8.

(作者:苏州大学传媒学院讲师)

责编:周蕾

作者:程粟

当代音乐艺术传播论文 篇3:

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媒介特性

摘  要  数字化艺术传播是指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出现,艺术传播活动以新媒体时代的媒介迅猛发展为基础,使得艺术交往活动呈现出更加互动性、大众化、多元化和交叉性的信息传播特点。文章便是建立在此背景之下,从媒介特性的角度分析艺术传播领域中的数字化表现。

关键词  数字艺术;艺术传播;新媒体艺术;媒介特性

回顾传统社会的艺术传播流程,其传播模式和传播媒介较为单一,传播方式也较为简单而直接,传播效果与互联网时代相比影响力也并不深远,艺术作品的流通主要还是集中于专业领域的交流,并无过多的大众传播色彩。在互联网并未普及的时代里,无论是绘画、建筑设计,还是电影,都未曾进入至寻常百姓家中。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加速发展,尤其是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体时代里,人们对艺术的重视程度也随之提高,艺术作品借由新媒体的平台被普及,艺术传播在艺术领域的重要性也随之增加。

1  何为数字化艺术传播

“数字化艺术传播”并不是指一个有关艺术类学科中的专有名词,而是泛指借助于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以数字科学技术为介质支撑及数字技术平台为传播手段所进行的一切艺术传播活动。媒介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媒介格局的剧变,原本“八大艺术门类”也因此而衍生出了一些更为细分的交叉性领域,如工艺、电影、游戏、三维动画、虚拟现实艺术作品和网络文学等,这些艺术的表现形式均呈现出数字化技术媒介的特性。换句话说,数字化艺术传播也可以理解为在信息时代里艺术的新态势,是一种更加综合性、媒介交互、数字化的艺术形式。如,新媒体艺术和交互式设计。在国外,对于数字技术在艺术领域中的应用与表征,可称为“Digital Art”,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便有于此相近的不同称谓,如计算机艺术(Computer Art)和多媒体艺术(Multimedia Art),是置身于新媒体艺术(New Media Art)的一种类别。在互联网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艺术传播紧连艺术生产与消费,作为中间桥梁的艺術传播伴随着数字化平台的媒介技术走向了世界共享的传播进程。这种新型的数码艺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击着传统艺术的种种特质,不仅对艺术创作者和接受者的地位产生了变革,也让媒介技术本身的重要性重新被当代艺术者进行审视。

从原子到比特,数字化艺术传播所带来的艺术多元化与多样性首先便体现在媒介自身的性质上,数字化技术所带来的自由、互动和共享是早期原子艺术传播媒介所无法实现的。艺术传播通过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全息投影、增强现实等,重新营造了现代人理解、鉴赏艺术的思维方式和消费习惯,“艺术”自身也不再只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形态,而让大众均有成为艺术家的可能性,也促成了草根文化愈加充满活力的奇观图景。具体来说,数字化艺术的传播媒介有两种类别,一是以艺术交流活动为目的数字化传播平台,如互联网、移动终端、数码印刷、智慧博物馆和多功能展厅等;二是数字技术自身为创作内容的艺术作品,包括一些互动装置艺术、交互式设计、全息投影艺术和虚拟现实艺术等。以此看出,这里的分类依据于使用媒介的功能性,媒介一方面作为传达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交流的平台而出现,另一方面则是媒介技术本身作为艺术品的物质载体成为艺术内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存在。

2  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媒介特性

首先,数字艺术的本质特点之一就是传播媒介的多媒体性。所谓多媒体(Multimedia),按字面意思就是多重媒体,可以理解为多种信息的载体和表现形式,直接作用于人感官的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各种媒体融合现象的统称。数字传播媒介集合成了承载多媒体功能的传播平台,戏剧、影视、文学、音乐、设计通过多媒体进行传播分享,这是传统艺术传播媒介无论如何也难以做

到的。

其次,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媒介也无不彰显着观念性与技术性并存的特征。一方面,数字艺术生来便带有浓郁的观念色彩,十分注重理论的倾向性表达和宣扬艺术理想,大部分作品带有明显的批判性,如激浪艺术、前卫电影、视频装置及互动艺术等。另一方面,这些带有明显批判性的艺术作品都是借助于技术创造的革命和媒介科技化的普及而创作的。

再者,互动性是新媒体时代所有媒介的显著特征,同样,数字化艺术领域也伴随着媒介的互动性,这样的媒介互动性表现在:作品本身内部的互动、作品与受众之间产生的互动、受众与受众之间的互动。目前新媒体互动装置作品便是一种典型的表现,需要观赏者自我走进该装置的空间维度中,随着观众举手抬足的一举一动中,装置中的艺术内容也随时发生着变化。例如,网络互动装置作品《花儿》(2005),艺术家在蝴蝶多边形态使用了四个追踪器,其中每一个都是一种独立范围或者个体的隐语,观众可以直接在追踪器之间点击拖动电子屏幕上的蝴蝶,并同时看到蝴蝶在不断改变模样,这种媒介互动特性使得艺术接受者们能产生更多地自主选择权,甚至参与进艺术内容的创造中。

紧接着,数字化艺术媒介特质中最为具有前瞻性的是虚拟性。虚拟性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互联网所带来的传授双方角色的虚拟性,这里的虚拟可以理解为匿名性和非真实性。网络空间并非一个实体空间,所传播的信息是数据模拟化的,我们甚至无法鉴别坐在屏幕面前的任何一个传播者在真实情境中的真切样貌与个性特征。另一层面的含义是借由虚拟现实技术(VR)所完成的媒体虚拟性,它给观众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体验。例如,最早的虚拟现实交互装置作品可追溯于德国艺术家杰弗里(Jeffrey Shaw)创作的《可识别城市》(The Legible City)(1990),该作品利用一个三维电脑动画系统展示出一个完全虚拟现实的场景:三个巨大的屏幕中间放着一辆自行车,随着观赏者骑车的运动,屏幕上出现了各种街头场所,如街道、行人、卖汉堡的商店、广告牌等,这些城市化的标识符号随着观众的脚踏板运动不断地出现和消失[1]。现如今,虚拟现实技术在游戏、影视、建筑设计和工艺美术中均有不错的发展前景。以虚拟现实游戏为例,玩家可身临其境地进入逼真的幻境中与游戏中的环境进行互动,利用手持传感器设备、头显、座位的左摇右晃达到沉浸式体验。

此外,媒介的超链接特性也为艺术传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表达路径。艺术家需要人为利用可连接性的媒介进行数字化的创作,可以是内容本身的数字接口联结,也可以是作品展示的互联网超连接。参与者也需要沉浸其中与作品产生行动、控制上的连接。连接性将世界各地的人联系在一起,超越了时空的限制,连接了数据理性与感知,产生了新的艺术审美体验,比如游戏玩家的集群化等。

最后,超链接的特性也延伸出了艺术传播媒介的开放性与分享性。传统艺术媒介的传播活动是地域性和较为封闭性的,而数字化艺术的传播活动则是一种开放性的共享交流。艺术本身就应该是开放式的,互联网传播带给受众的是一个更大的开放平台,它满足了大众对艺术品的信息需求和审美需求,并加快了艺术信息的传播范围和传播速度。而这种开放共享的交流打破了传统艺术时空维度的限制,是不限地域、频次的信息多级释放,且数字化存儲和使用较难产生如胶片、纸张一样的磨损、失真感,变成更有效率的信息共享活动。

3  反思与总结

在艺术传播中,尤其是面对今天信息爆炸的社会里,艺术作品的传播法律与法规也面临着一些列的挑战。甚至有人提出,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艺术家,也都不是艺术家,出现了艺术作品质量良莠不齐的现状。例如一部穿越题材的影视作品火了之后,便出现穿越剧遍地开花的局面,或是出现艺术作品趋同化和泛娱乐化的倾向。同时,艺术作品在传播法律与法规上也急需调整,如超链接、超文本和大批量复制的现象使得很多艺术作品面临着被抄袭、被照搬、被侵犯隐私的恶劣局面。此外,媒介依存症、网络成瘾已不再是稀有情境,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倒闭关门,艺术馆无人问津,转而是像日本学者清水几太郎所言的一种具备麻木神经的拷贝社会,信息被利益所支配。

总之,本文希冀通过分析数字化艺术传播中媒介传播的特质,重审新媒体时代艺术领域里媒介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多重变革。当然,如果一味地扩大媒介的功能性,甚至视数字媒介为文化变革的唯一因素,显然是极端的。脱离社会背景与人的主观能动性去看待技术的决定作用是偏颇的,艺术作为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其对媒介技术也具有反哺作用,促进技术发展的方向。最后,无论艺术的发展形态如何因媒介技术的发展而千姿百态,提供更为人性化的艺术交流与服务空间也是今后艺术传播研究中更为实际的落脚点。

参考文献

[1]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71.

作者:胡巾煌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人际关系企业管理论文下一篇:人民币区域化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