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城市经济论文

2022-05-02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区域发展城市经济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城市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城市名牌企业的实力及其龙头作用的发挥。城市经济发展要确立和实施城市区域经济品牌发展战略,打造城市品牌经济。关键词:品牌战略;城市经济经济全球化是跨越民族国家政治疆界的经济活动的扩展。

区域发展城市经济论文 篇1:

东京城市经济圈发展经验及其对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借鉴

摘要:我国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地区功能组合、产业结构调整和分工合作体系构建尚未优化和到位的障碍。为此,本文介绍了东京城市经济圈的发展经验、措施,并阐述了其对推动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城市经济圈;东京都市圈;长三角

一、东京城市经济圈及其发展经验

(一)东京城市经济圈的基本情况

作为日本三大都市圈之首的东京都市圈,以金融中心东京为其核心城市,是日本最大的城市聚集体。

首都圈的核心城市东京由中心区域的23个特别区和周围的26个市、5个町、8个村组成,面积2187平方公里,占日本面积0.58%,人口1216万人(2005年),占全国人口的9.5%,人口密度5564人/km2,2006年GDP1.1万亿美元,占全国GDP的18%,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0.05:14.92:85.03,资本在10亿日元以上的企业2759家(2004年),占全国此类企业的47.3%。东京是日本最大的金融、工业、政治、文化、经济、科研中心,集中了日本三分之一以上的大学,并拥有全国三分之一的国际级文化机构。

1、区内城市规划。

首都圈在成立之初是“东京都一级依存”的发展模式,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企业和金融机构总部迁移至东京,作为行政中心的东京迅速膨胀,加强了区域职能“向东京一级集中”发展,这使人口、产业过于集中一个地区,由于日本为多震国家,国家主要功能集中于东京一个城市,一旦发生地震,城市功能瘫痪,会造成巨大风险,为了分散自然灾害的风险,政府考虑把核心城市的部分职能分散到周边城市。根据实际发展需要,1970年首次提出的“多中心城市”发展规划,建立多个业务中心城市即“多级中心城市结构”,形成“多核多圈域地域”,并形成东京都市圈内大中小城市联动、协调发展。

2、区内产业布局。

都市经济圈城市间协调发展的核心是区域内产业间的协调发展。目前,东京大都市圈内形成了明显的区域职能分工体系与合作体系,即各核心城市根据自身资源、自然条件等特色,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承担不同的职能,在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共同发挥了整体集聚优势,各核心城市发展形成了基于自身优势的产业集群。

(二)建设东京都市圈的措施

1、日本相继出台法律、法规支持首都经济圈发展。

日本政府颁布的多部法律和五次经济圈规划对首都圈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政府适时地调整法律、法规和首都圈的规划,以适应经济的发展。

日本政府1956年颁布了《首都圈整备法》,之后,根据《首都圈整备法》先后五次编制实施了首都圈基本规划。第一次规划在1958年,将新宿、涉谷和池袋作为缓解CBD地区成长压力的城市副中心,并在东京周围建成一圈宽广的绿带,绿带外是卫星城镇发展工业和大学校区。但东京的城市扩张并没有按照该计划,最近一次规划即第五次规划是在1999年编制的,规划期从2000年到2015年,再次强调了建立区域多中心城市“分散网络构造”的设想,规划将首都圈作为一个区域整体考虑,还从区域合作的角度考虑到首都圈周边区域的发展。

2、利用财政税收职能引导区域经济内产业发展。

都市圈的发展除了依靠规划引导和法律保障外,还充分利用财税政策。一是通过国家项目对地方基础设施进行直接投资,如重点交通设施、港口等,对一些边远、落后地区的城市发展提供贷款支持,促进了边远地区中心城市和小城市的开发与建设。二是通过财政转移支付,补贴都市地域发展项目。为了引导企业向大都市外围转移,一方面,政府进行转移支付,将所缴税款一部分返还接受企业的地方政府,另一方面,对企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三是政府还通过政策性银行进行专项贷款和导向贷款,以引导市场主体投资方向和表明政府产业政策。四是日本政府采取财政补贴等优惠措施,促进新兴产业城市的开发。例如,日本政府允许某些地区发行地方债券,并由国家财政补贴其利息。另外,近郊整治地带、城市开发区域内的工业园开发,还可享受《首都圈近郊整备地带以及城市开发区域整备法》所规定的税制特别措施。

3、建设东京都市圈的行政安排。

东京都市圈的土地规划、交通圈建设和防震措施等由国土交通省大都市整备局直接管辖,并负责编制大都市圈发展规划。首都圈内各地方,地方政府会根据自身条件和特点进行具体规划。具体到区域内地方产业发展是由经济产业省负责的。

产业集群政策是经济产业省在21世纪初提出的。产业集群规划的目的是在产业、学术界和政府之间建立联系,目前已开展了产业与学术界合作、产业间的合作和不同产业的19个合作项目,借此促进业务创新、技术进步。其中政府部门的主要作用是建立产业与学术界合作机制,加大对区内核心商业的支持、提供人才培养项目,发挥产业群内各部分间的协同效应。政府还召开产业群金融支持会议支持城市内产业群发展,加强企业与当地金融机构合作,建立当地风险投资基金,为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三)东京城市经济圈建设成效

城市经济圈内各城市形成特色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可以成功吸引相关行业的企业的进入,现有企业和新进入企业形成互补关系,产业集群加强了地区品牌效应,以此集聚更多的企业、人力资源和投资。

集中在同一区域内企业的分工、协作提高了区域资源利用率,产生外部经济效应并促进创新活动的发展。

1、产生外部经济效应。

同一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公司、工厂、事务所集中在一个地区,由于交通和通讯费用的降低和规模经济可以带来企业成本的减少,并且新进入的相关行业能扩大该地区的产业规模,进而提高了劳动分工效率。

2、促进创新活动。

产业集群不单是大量生产者的集中,还集中了大学、科研机构、行业支持机构,这些机构的合作关系及跨行业链中的协同效应都促进了创新活动包括研发、设计、创业、管理创新,这些创新可以通过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合作与竞争机制快速地在产业集群内传播,加快了新技术应用于实践的过程,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企业、人才和投资聚集形成产业集群,提高了当地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相关企业的加入,从而使产业群得到进一步发展。

3、东京金融中心作用。

东京作为区域金融中心,对东京都市圈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由于金融中心聚集着大量优秀人才、充足资金、先进技术,为周边产业提供着更优质的金融服务,而周边城市群的发展为东京金融中心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综上所述,东京都市圈的建设过程中,充分地利用多种政策、措施,发挥了东京金融中心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达到了较好的成效。东京都市圈内的都、县是平行的一级行政区,为了防止地方政府只考虑当地利益的最大化,因此日本都市圈的土地、交通基础设施规划是直接由日本国土交通省负责,由经济产业省负责制定都市圈内产业集群政策,由中央政府主导的都市圈政策、规划立足于整个区域,而不是各个行政区政府更关注自己辖区在整个区域发展中的得失,并减少地方政府间的协调成本。日本的产业集群政策建立了企业与科研院校的关系,促进了科技创新活动,并发挥了科技创新对生产力巨大的促进力量,加强了日本企业全球竞争力。日本在东京都市圈的建设过程中,出台了多部法律、法规,并制定了五次规划,明确提出了首都圈的发展方针,确立了区域发展多中心城市“分散网络构造”的结构,使首都圈的建设能依法有序地进行,强化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

二、东京城市经济圈对建设长三角城市经济圈的借鉴

长江三角洲包括了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南通和泰州,以及杭州、宁波、嘉兴、绍兴、湖州、舟山、台州共16个城市,总面积10.02万平方公里,是东京都市圈面积三倍,2002年末总人口757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98%,大约是东京都市圈人口的1.8倍,区内生产总值为19124亿元,占全国GDP总量18.25%。

目前长三角地区仍是以行政区经济为主体的发展模式,城市间的战略联盟还没有达成,很多基础设施还处于分割状态,尚未形成协调的行业布局、集聚的经济能量、合理的产业结构。长三角都市圈内的行政区界限已成为该区域发展的刚性约束,各级地方政府为追求辖区内经济利益最大化而采取地方保护主义,加剧了市场分割和地区封锁,从而导致了地区间的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阻碍了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区内不少城市仍以加工制造产业为主,缺少核心技术和自主研发能力,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结构重复,缺乏统一、有效的协调,造成了区内资源的浪费。

进行长三角地区城市群规划时,要促使区域内大、中、小城市因地制宜地协调发展,形成合理、有序的城市发展体系,防止由于优质资源向主要城市聚集,导致大城市经济发展迅速而周边小城市发展滞后,扩大原有经济差距,造成区域经济发展失衡。发展目标要使区域内各地区达到共同发展、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采取多极、多中心城市发展模式,要有利于核心城市与次中心城市、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城市中心区与郊区、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统一安排、协调发展。

(一)打破区域内行政区界限,加强区域内地区协调,完善政府间合作机制,同时建立统一的生产要素市场,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长三角区域规划应突破行政区界限,建立区内政府间合作机制或采取中央政府主导方式,使发展战略立足于整个城市群,统筹建设区内机场、港口、道路等基础设施,防止地区间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最终形成区域内城市合理产业分工、产业合作和产业的协调发展。

建立包括劳动力、技术、信息、资本在内的统一生产要素市场,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避免人为市场分割给资源配置带来的扭曲,进而带来区域内整个生产力水平提高和经济的发展。

在劳动力市场方面,由于固有的户籍制度限制,人员流动受限于各行政区内,长三角地区之间的经济、社会差别比全国范围各地区经济、社会差距小,考虑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在区域内自由流动,人才竞争有利于人力资源自我价值的提升,有利于提高区内人力资源素质,提高生产效率。

建立技术、信息共享机制,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建立技术转让平台,发挥产业集群对创新活动的促进作用,集群内企业间有效竞争促使企业加大在研发方面的投资。

我国的金融监管、外汇管理还是以行政区域划分,金融监管当局在辖区内各自为政,缺乏信息共享机制,监管缺位与重叠共存。商业银行也按行政区机构设置分支机构,平级分行之间更多的是竞争关系,缺乏协调合作,相互间信息不畅通,不利于资金跨区有效配置。高效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可以促进资金跨区域融通,优化金融资源跨区配置,使资金的利用效率得到提高。区域内加强金融机构的跨区经营,同时建立高效、统一的金融市场。长三角地区经济体对金融服务、资金融通的需求,有助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立,同时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凭借资金、技术、人才优势也能为周边省市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区内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

从日本发展情况看,东京都市圈内各城市有相对明确的产业分工,东京金融中心周边发展制造业、科技研发、物流、文化中心,实体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东京金融中心的建设,东京金融中心凭借着在信息、技术、人才、资金方面的优势能为周边的产业提供更高效的金融服务,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提升了整体国家的竞争力。

长三角产业的发展要根据各地的自然资源禀赋,发挥城市间比较优势,强化区域产业结构特色,重视科技创新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建立区域内产业分工、合作体系,区域内上海应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如金融、信息业,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充分发挥金融中心功能为周边省市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江苏、浙江省内主要城市发展产业集群,重视发展自有品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业务,提高研发能力,提升区内产业结构和产品的经济附加值。

(三)加强企业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建立区域内的研发中心

日本筑波科学城(Tsukuba Science City)作为世界三大信息重镇之一,对区内信息产业、科技创新的发展起着重要推动的作用。长三角地区科研资源丰富、创新能力突出,拥有251名两院院士、8个国家大学科技园、7个国家高新区、21所国家211工程大学,应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汇集大学、科研机构力量在区内建立一个研发中心以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和技术创新在生产过程的应用。

(四)在财政税收、金融方面予以支持

我国税收制度是分税制,即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实行财权、事权相统一原则。区域经济规划中涉及到地方税收入分配,区域内共同基础设施建设时涉及到资金筹措等问题,引起地方政府利益冲突,因此在区域建设中,统筹规划区域税收征收、地区间税收转移、税收运用。采取转移支付等手段给予后进地区以财政支持,以推进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平衡区域之间在初次分配的差距。发展初期,地方可以对优先发展产业企业采取优惠税率,以引导产业中企业流入该地区。利用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国家区域规划中支持的产业、地区予以融资便利,以引导民间资金的进入和表明相应的政策意图。

鼓励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充分发挥其对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私募股权投资有利于培育优质的上市公司资源,推动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尤其为中小型科技、环保能源类企业提供了资本,这类公司很难以合理的成本从商业银行取得资金,私募股权投资除了予以资金支持外,还为企业提供管理、上市等方面的指导,有利于构建长三角地区创新经济产业体系。私募股权投资作为公司在公开上市前一种重要的融资方式,也有利于国内储蓄向投资转化。作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一部分,主要投资于成熟技术和成熟企业股权的产业基金是企业收购兼并的重要资金来源和推动力,是优化现有企业生产要素组合的主要推动力。

(五)法律、法规的支持

培育良好区域经济发展的法律环境,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强化区域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使得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按照法律进行相关规划,避免政策和规划的随意性,保障区域开发的有序进行,保障区域政策的规范性、连续性和高效性。改变目前各省出台的产业建设的法规、规章制度,缺乏区域协调的现状,采用国家立法形式把各省涉及区域的法规统一起来,以促进法规的协调统一性。

(责任编辑:周智立)

作者: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国际部课题组

区域发展城市经济论文 篇2:

区域品牌战略与城市经济发展

摘 要:城市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城市名牌企业的实力及其龙头作用的发挥。城市经济发展要确立和实施城市区域经济品牌发展战略,打造城市品牌经济。

关键词:品牌战略;城市经济

经济全球化是跨越民族国家政治疆界的经济活动的扩展。更重要的是,它意味着世界经济中各国的经济开放度增加,相互依存、依赖关系加深和更深层次的经济一体化。事实表明,各国经济都在不同程度地走向开放,走向市场化。在市场经济中,城市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城市名牌企业的实力及其龙头作用的发挥。对此,城市经济发展要进一步树立区域品牌发展战略。

品牌经济是城市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的源动力。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应该以创建名牌为契机,集中发展名牌产品、名牌企业的群体,从而形成城市经济的比较优势和发展特色,进而发展成为一个城市的经济主体,最后带动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以青岛为例,青岛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有了自己的品牌,而且在进一步提升,城市经济发展更是突飞猛进。

一、青岛品牌经济的成功经验

青岛已经具有了品牌化的价值观,这是青岛在品牌发展中一个重要的契机,是青岛在品牌建设中形成的宝贵的无形财富。青岛人言谈以城市品牌为荣,干事以品牌化为追求,思想跟着品牌企业游走,不管是什么行业、哪个区域、何种业态,处处都有品牌的烙印,已经形成了品牌化价值观。青岛港出了个许振超,“振超效率”家喻户晓,这就是个信号。从物质上的产品品牌、管理上的企业品牌,向机关服务品牌、个人服务、技术品牌延伸,全方位品牌化的浪潮席卷岛城。

青岛的品牌从自然状态(经营活动与品牌活动不谋而合)、自发状态(企业有意识培育)、发展到今天的自觉状态(政府推动企业创牌),目前是拥有中国名牌(23件)和中国驰名商标(6件)最多的城市。在这个城市,企业家的视野和企业趋向,都以品牌为核心资源,呈现急剧放大的趋势。品牌已经长入了青岛的“肌体”。

如此看重品牌,青岛意在品牌经济。经济学家认为,品牌经济是市场经济的成熟阶段,在某个品牌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品牌经济可以以区域品牌体系的形式出现。城市经济品牌化,带来的效应将是巨大的。品牌经济再上面是品牌城市。青岛提出打造品牌城市,这是在国内最早提出的。他们认为,品牌城市不仅是大量品牌的简单集合,而是在特色经济、特色产业、特色文化、特色城建等诸多元素上,让城市综合显现出来的内在及外在的鲜明标识。在行动上,青岛市除了继续放大现有品牌、挖掘新品牌、激活老品牌、延伸品牌领域外,还提炼出了“诚信、博大、和谐、卓越”的城市精神,推动全体市民的精神共识,加快培育共同理想,并且组织专门班子对青岛市的城市形象进行整体设计,这也开了全国先河。

多年来,青岛上下还形成了这样一种共识:名牌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名牌产品、名牌企业是不够的,还要培育知名企业家,这三方面是不可分割的“三位一体”。为此,青岛十分看重企业家的成长和成名,十几年来一直致力培养职业企业家,不断加大培养经营管理人才的投入,让他们到国内外知名院校进行完全的脱产培训和深造。在组织宣传名牌产品和企业时,青岛把宣传企业家放到突出位置,并鼓励他们在国际论坛、新闻媒体上勇于表现自己,充当企业的形象代言人和叱咤市场风云的公众人物。

品牌就是资产,品牌就是效益。从1984年到2002年,十九年如一日坚持发展品牌经济,使青岛的经济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仅培育出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叫得响的名牌产品,形成了一个名牌产品群,广大企业及社会各界的名牌意识也进一步增强,形成了一个创立和发展名牌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城市经济发展要树立区域经济品牌发展战略

1围绕品牌经济,营造良好的实施城市区域经济品牌发展战略共识环境。

地方名牌是立足于本地资源优势,形成特色经济的主导力量。特色经济要提高竞争力,就必须集中人力、财力、资源优势,把特色做大、做强、做活、做深,通过形成品牌优势,做成支柱产业,?最终实现用若干特色产业带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以具有一定品牌效应的名牌企业为龙头,作为沟通生产者与市场的桥梁和纽带,可以较好地解决产、供、销三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减少市场风险。不仅有利于把分散的生产者联结成有机整体,提高他们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而且有利于改变生产特色产品的散户和小企业在交易中所处的不利地位。处于龙头组织的名牌企业既可以根据国内外市场的容量来确定特色产品加工企业的规模,又可以根据特色产品加工企业的规模,来确定初级产品生产的规模。这种依据市场导向的生产安排有利于化解市场风险,解决在特色产业发展中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因此,培育龙头名牌是促进特色经济发展壮大的关键。

名牌产品的创立和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一是强化舆论宣传力度。二是为名牌产品的市场开拓创造条件。三是对名牌产品实施动态管理。四是打击生产、经销假冒名牌产品的行为。同时,加大在打假制劣、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查处虚假广告方面的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为名牌产品和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

2、转变政府职能,提供品牌公共服务,凝聚品牌经济发展的社会合力。

要发展品牌经济,政府应提供相应的服务,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品牌的成长离不开政府的扶持。政府应通过加快企业改革、完善配套措施(如尽快培育和完善资本市场等)及提供必要的产业政策,为企业以品牌为主导的资产重组提供条件;对于出口的品牌及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给予合乎国际惯例的扶持。制定发展品牌经济的政策体系,发挥政府导向和宏观调控作用,制订中长期品牌经济发展规划,实施品牌经济发展意见,提供品牌公共服务,凝聚品牌经济发展的社会合力。

依据城市资源条件和经济基础,首先,要扎实搞好名牌的发展规划。其次,要加大名牌的培育力度。再次,还要营造利于名牌发展的外部环境。最后,要提高促进名牌战略实施的工作水平。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综合运用各种有效手段,推动各地发展支柱产业,抓好拳头产品,实施名牌战略,促进城市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何仕光,1962-,男,湖南双牌人,中共双牌县委党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作者:何仕光

区域发展城市经济论文 篇3:

新形势下江西区域发展升级的路径研究

摘 要:深入实施“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区域发展战略,构建多点多极支撑的区域发展格局。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江西区域发展升级面临新一轮对外开放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机遇,同时也面临经济单元发展不足、外部区域竞争激烈等挑战。深入实施“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区域发展战略,江西要加快实施多点多极的区域发展战略,把筑牢各类点状区域单元、推进多层次经济增长极、加快区域内外协调发展作为区域发展升级的路径。

关键词:区域格局 多点多极战略 发展升级

2013年,江西省制定了“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的全省区域发展战略,对全省的区域发展布局和发展路径进行了战略定位。就是要通过加快推进实施“南昌—九江”一体化,打造以南昌大都市建设为核心、南九地区为依托的引领带动全省区域发展的“龙头”;同时,沿沪昆高铁、沪昆高速和320国道线,形成分别向东对接“长三角”地区的“上饶—景德镇—鹰潭”和向西对接“长株潭”的“新余—宜春—萍乡”的“两翼”;与此同时,加快赣州、吉安和抚州等原中央苏区的发展。为此,江西省先后出台了支持昌九一体化、振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加快赣西经济转型、推进赣东北扩大开放合作等一系列全省性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江西区域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近年来全省经济增速保持了高过全国平均增长率2个多百分点,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全国第21位前移至近2016年的第18位。

1 江西区域发展升级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在深化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和积极推进国家重大战略的双重作用下,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影响江西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外因素发生了重大调整,既给江西省区域发展升级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历史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1.1 江西区域发展升级面临的机遇

从内部来看。一方面,江西区域经济结构也在不断优化,表现在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也在加快,第三产业占全省经济的比重大幅提升,全省产值过千亿的产业由2009年的5个增加到2016年的11个,以园区为承载地的重点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另一方面,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对接的深入推进,推进了昌九板块的一体化向纵深拓展和昌抚一体化的加快推进,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一核(赣州中心城区)两带(瑞金—兴国—于都和龙南—定南—全南)”和“吉泰走廊”的空间发展格局稳步推进,赣东北开放和赣西转型升级两翼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全省交通、能源、通信等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推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壮大区域发展板块打下了良好基础。

从外部条件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了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一带一路”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顺应了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拓展的大趋势,体现了新发展观指导下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全方位开放发展的国家意志。江西省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独特区位优势,是全国惟一同时毗邻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西经济区三个经济最活跃经济区的省份。随着一系列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推进,江西迎来了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对外开放不断升级、城镇化率不断提升和承接产业转移不断加速的良好机遇。

1.2 江西区域发展升级还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一是支撑全省和各大区域板块发展的中心城市(核心城市)、縣域经济和中心镇的发展水平和竞争能力还亟待提升。2016年,全省11年设区市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经济总量排名中,只有南昌市(排名44位)和赣州市(排名98位)进入前100位,有4个市排在200位以外;省会南昌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口规模,与中部相邻省份的省会城市相比有较大差距,2016年武汉、长沙、合肥的经济总量分别是南昌的2.74倍、2.14倍和1.44倍;2016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中,江西省仅南昌县入围,而浙江、山东、江苏分别有26县、22县和17县入围,江苏的前四强县的经济总量超过了江西全省65个县的总量;近年来东部省份特色小镇建设成为区域发展升级中的亮点,而江西特色小镇建设论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巨大差距。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对发挥江西区位优势的支撑能力不强。“十二五”时期,虽然江西省在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在高速铁路网和高速公路连省通道建设中,与周边的省份相比江西成路成网的进度明显落后,制约了江西区位优势的发挥,不利于江西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促进高端要素注入方面与中部相邻省份的竞争与合作。

三是省域内地区之间协调发展的局面仍未形成,各地在参与区域竞争与合作中集聚内外要素的能力还明显不足。一方面,长期以来江西省生产要素受“长三角”“珠三角”和“闽东南”三大强经济增长极的极化作用影响,近十几年来,武汉城市圈、“长珠潭”城市群的快速发展,使得江西省以劳动力和人才为代表的生产要素先后大量流出,不利于江西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江西省城市空间布局分散,南昌的经济辐射能力不强,赣南、赣西、赣东地区与南昌的经济联系度不如与周边相邻省份,这样既不利于南昌作为江西省核心增长极的发展,也不利于江西省各大板块间的协调发展。

2 推进江西区域发展升级的路径选择

江西省要在积极对接融入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寻求区域发展新空间,获得区域布局新优势的同时,要坚持以创新为引领,深入推进“龙头昂起、两翼齐飞、绿色崛起、苏区振兴”的区域发展战略,通过实施“多点多极”的发展战略,激发各地发展活力,推动区域融合发展,加快形成点面结合、多极支撑、多元发展的生动局面。

2.1 多“点”发展,筑牢全省经济发展基石

区域经济是由一个个诸如城市、集镇、聚落、工矿点、风景区、旅游点等点状要素共同构成。2016年末,江西省辖11个地级市,24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65个县和1552个乡镇,另有94个各级各类工业园区。推进江西区域发展升级,就是要把这些区域发展的点状经济空间筑牢。

一是要在认真学习浙江等先行省份在建设特色小镇上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江西省乡镇的产业发展、区位条件、资源状况等实际情况,大力推进中心镇建设为主的特色小镇建设。各县(市)要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和创新平台建设,2~3年内集中全县的力量打造1~2个特色小镇,并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这样,十三五时期,全省就能形成造一批工业强镇、农业大镇、商贸重镇、文化名镇等特色小镇,全省乡镇经济发展就会上一个新台阶。

二要坚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县域经济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是区域发展综合实力的源泉,是稳增长的重要力量。江西县域经济普遍面临产业实力不强、特色经济不明显、增长新动力缺乏和财政压力大等问题。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一方面要深入推进以省直管县为目标的扩权强县改革,省、市各部门要进一步为县域经济发展松绑给力;另一方面县域发展要坚持走“以特兴县、以特制胜”之路,在扬长避短中培育特色,在整合资源中形成特色,在差异发展中突出特色,不断引入外部生产要素,特别是高级生产要素,推进产业集群式发展。这样才能提升江西省县域经济的竞争力、支撑力和区域带动力。

三要要着力提升城区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发展的核心是产业发展,要深入研究城市产业发展的规律和新经济发展的趋势,在发展高端制造业的同时,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中央商务区、文化创意园区、特色购物区等城市经济,推进第三产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发挥好区域中心城市在区域板块中的引领作用。

2.2 多“极”引领:打造全省经济的重要支撑

区域增长极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标杆,在区域发展中发挥着“火车头”作用。区域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和少数产业带动,赶超型地区更应把少数区位条件好的地区和少数条件好的产业培育成经济增长极。与中部周边省份省会城市相比,江西省会南昌在带动全省经济发展方面还有相当的差距。因此要加快江西区域发展升级,要继续推进南昌作为省会城市的核心带动作用外,还要从江西区域格局的实际出发,打造几个有强支撑作用的区域性增长极,形成多极支持的发展局面。

一要乘势而上,加快赣江新区建设。新区建设是我国区域创新发展的伟大创举,对区域发展有重大引领作用。赣江新区作为全省区域发展升级的高地,要围绕打造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改革创新“新引擎”和生态宜居现代新城,加快推进赣江新区建设,使其成为江西省对接融入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引擎”,充分发挥其在引领全省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作用。

二要创新深入推进昌九、昌抚一体化,加快吉泰走廊建设。昌九一体化要在继续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同城化的同时,要围绕产业的互补对接,把产业的空间布局规划真正实施下去,加快形成昌九产业的整体竞争力;要加快推进昌抚联动,推动抚州融入南昌都市区旅游板块,落实南昌和抚州两市产业区板块对接,加快昌抚一体示范区建设,打造南昌与抚州合作的战略支点;“吉泰走廊”要构建从电子元器件(零部件)—整机生产—系统集成的现代电子信息产业体系,努力将走廊打造成全国知名的信息化产业基地。

三要强化赣州省域副中心城市地位,发挥其在苏区振兴战略中的引领作用,努力实现苏区整体跨跃式发展。赣州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打造新能源汽车及配套、稀有金属、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型家具、高端装备与大型成套设备等产业集聚板块,努力建设成为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

四要进一步优化沿沪昆线“两翼”生产力布局,支持赣东北、赣西打造充满活力、特色鲜明的重要增长带。要充分发挥高铁对区域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把区域产业发展落实在高铁经济的新模式中,提升重点产业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3 连“线”成“面”:促进区域间协同联动

区域发展只有由点到面、连接成轴,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打破地区分割,清除各种显性的和隐性的制度性、体制性障碍,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区域性战略产业的空间重组。

一要积极推进全省行政区划重大调整。江西行政区划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一些设区市的中心城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实力与所辖地域很不匹配,既不利于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也不利于中心城市的自身发展。近年来,一些省份通过行政区划大调整,有力地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了中心城市的发展。因此,要深入研究江西行政区域的优化发展问题,积极主动推进全省行政区划的重大调整,争取在“十三五“时期有根本性的突破。

二是各地要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在现行行政区域条件下,各地要厘清经济区域与行政区域的联系和区别,不能简单地以行政区划来划分区域经济单元。一方面各地要做好以市为单位的统一规划,特别是在重大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上要加强统筹协调,绝不能以县区单打独斗,割裂统一性。另一方面市与市之间要科学合理衍接,在区域战略协同、基础设施连通、资源要素配置、产业互补发展等方面,取长补短、优势共享,形成更强实力、更高效率的区域发展板块。

参考文献

[1] 文玉钊,陆玉麒,刘玮辰,等.江西省交通区位演变与区域发展效应[J].地理研究,2016,35(3).

[2] 王业强,魏后凯.“十三五”时期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调整与应对[J].中国软科学,2015(5).

[3] 姚士谋,王成新,于春,等.区域“板块”形成演变规律及其动力源探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

[4] 孙烨,蒋大亮,刘存丽,等.基于引力模型的江西城市空间格局研究[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學报,2016(2).

[5] 郭正模.大力实施“多点多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J].经济评论,2016(4).

作者:李吉雄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文化国民经济管理论文下一篇:实践教学采矿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