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设计管理论文

2022-05-03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图书馆设计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随着我国建设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上的要求越来越高,就对工程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的设计方案是建筑工程施工重要前提,作为相关工作人员,要合理总结有效的施工策略,促使相关工作有效开展。文章概述了建筑工程设计的相关理念,并且对建筑工程设计当中所遇到的常见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同时还提出了相关的解決方法,仅供参考。

图书馆设计管理论文 篇1:

我国社会新常态下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

【摘 要】我国建筑设计管理工作当前依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不完善之处,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形成合理完善的建筑设计系统。本文就社会新常态建筑设计管理的发展方向,从交流空间设计和生态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浅要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建筑设计;社会新常态;发展方向

一、引言

伴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大踏步前进,我国社会新常态下的建筑设计管理工作正在大刀阔斧的进行,并且逐渐显露出其优势和效用。一方面,目前国内经济发展状况良好,为我国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基础,因此,在这一阶段亟待促进建筑设计发展。另一方面,在加强科学管理的过程中,在保证高质量的建筑工程的同时提高人民的舒适度,节省能源和材料,并且成本得到合理的配置,进而大大增加建筑工程项目价值效用,快速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建设的脚步。可是,就目前来说,关于这方面的设计人员还有待加强,只有使他们具备专业的设计管理水平,才能促进社会新常态下的建筑设计管理工作,全面推进建筑设计发展。为了更好的促进建筑设计管理,本文就社会新常态建筑设计管理的发展方向,从交流空间设计和生态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浅要的分析和探讨。

二、社会新常态下建筑设计管理的发展方向

2.1 户外交流空间设计

1、道路

保障人们日常的出行和活动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就是道路交通的安全。居民之间最有可能活跃于邻里空间内,所以必须通过人车分流的形式,保障居民活动和交往的安全性,便于居民畅通安全出行。不仅要设计交通方式,而且还要考虑停车方式。在邻里空间内停车必须集中统一,在小区级车库或者邻里级车库里规范停放车辆,防止干扰和影响居民的日常活动。除此之外,还要创造多维性的道路,不仅要满足交通的需要,还要为居民外出活动和休息提供便利,创造有趣的游玩、散步等环境。增加居民交往的次数就必须保证适当延长居民在户外活动停留的时间。改变直线道路,设计丰富的道路,可以有效促进居民户外交往。

2、景观

提高人们通行的积极性,让人们不再单纯的步行,而是在行走的过程中欣赏不同的风景,体验不一样的感官。在设计道路时,利用曲线形状的道路,而不要设计单一的直路,增加行走的乐趣,在地上铺设不同材料和花色的地板,丰富铺地的特色,创造出传统园林中所拥有的走一步换一个景观的艺术美感。设计不对称的两侧的楼梯,设计一些雕塑进行装饰,形成和谐的整体效果。邻居之间通常会在活动场所进行交谈和玩耍,所以应该要设计丰富有趣的道路、节点和小广场相统一的空间模式。与此同时,通过设置座椅、花坛等于道路两旁,增加缓冲的空间,统一道路和活动的小广场两边的范围,为人们增加沟通交往的提供条件。

3、绿化

绿化能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轻松和享受,同时还能人们进行户外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所以在设计绿化的过程中,观赏性和实用性是必须考虑的两个重要因素。在设计绿化时,尽可能减少使用实用性不高的绿地,面积大却没有实际作用的草坪也不宜设置。在配置树种时,不仅要符合达到景观效果的要求,而且还要切实可行,例如,通过设置植物绿化小范围的气候,用植物代表不同的住户,为空间提供标识。

4、活动场所的设计。

一般而言,公共活动空间和场所要便于老人和小孩的出行,便于人们自由通往。为方便儿童玩耍,增加儿童娱乐基础设施,为方便中老年人锻炼身体,可以设置相关体育器材,创造多样化的户外活动,便于人们长时间进行户外活动。一方面,公共空间的层次更加分明,另一方面,创造出良好的交流沟通环境,便于居民之间建立友好的睦邻关系。

2.2 建筑交流空间设计

1、公共平台

在单独成栋的居民楼房之间可以建设小型活动区域、阅览室、茶室等娱乐休闲公共平台。在楼层之间可以设立一些只要在建筑内就能实现活动的场所和公共区域。楼层之间间隔设计一些加强居民交流的活动空间,为促进居民交流以及展开公共活动提供便利。

2、流通路线

改变过去原有的流通线路,在楼房的一边统一规划居民楼的人流主干道,增加流通道路的范围,促进居民的互通,增加居民出行见面的机会。同时还要注意在采光良好、便于活动的地方设置共享空间。

3、共享空间

提高城市建筑空间的利用率,合理布局,创造更大的利用空间,为居民交流沟通提供便利。不同高低的楼层之间的错落构成了新的共享空间。建筑高低错落之间形成的新的空间可以供人们利用。在增加共享空间的作用下,增加了人们的交流,通过公共空间实现更多地人际交往,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交流,使共享空间充满互动,让生活相近的人们交流更多,相处更融洽,让人们生活在城市中不再冷漠,最终达到增加公用空间目的。通过设置例如茶馆、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增加人们物质文化的生活形式,加强公共区域的交流,毋庸置疑,可以通过打造户和户之间、层和层之间的丰富空间形式,改变原本的单体建筑的模式,楼宇之间,楼层之间,小区之间互通连接,为相互独立的建筑提供交流的平台。

4、创建和谐城市

公民之间适当的进行交流和沟通,一方面可以促进自身生理和心理健康,另一方面有可以促进建设和谐社会,维护城市秩序的稳定。城市会因为社会某一个细节上的问题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消除社会空间上的交流障碍有助于促进城市居民的交流和融合,形成互帮互助、团结有爱的邻里关系,创造良好的居民生活环境,共同致力于创造美好的生活,建设和谐城市和和谐社会。

2.3 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进行设计

高层建筑设计运用生态建筑学还要对可再生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以相关统计资料为据,我国社会终端耗能中,有将近30%的能耗来自于建筑能耗,所以,在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进程中,建筑能源问题是其中的关键性问题。因而建筑设计人员要将生态建筑学充分运用在高层建筑中,以更好的利用和节约能源,尽量使用可再生资源,减少浪费不可再生资源;与此同时,生态建筑学的运用也表现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比如,高层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将自然中可再生的太阳能、风能以及热能等运用在设计界建筑室内设施中,同时在房屋屋顶灌溉上还可以运用雨水等天然的资源,不仅节约了资源,还能保护环境,具有良好的生态保护作用。

三、结束语

针对上文论述,总的来说,在目前快速发展的条件下,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离不开强有力的建筑设计管理工作,旨在保证经济可行、科学合理的建筑设计。可是在体制和实践当中,依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不完善之处,其主要原因在于体制的不健全和实施不合理造成的,因此,我国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从多方面入手,改善其中的不合理管理,促进形成合理完善的设计管理系统,进而为建筑设计工作提供坚强的后盾,积极建设社会新常态建筑设计。尤其是要加强对设计人员的职责要求,提高他们的设计能力,为进一步促进社会新常態建筑设计的发展做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文杰,余小荔. 论交流空间与建筑设计[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10).

[2] 唐镇帮. 论现代建筑设计发展趋势相关问题 [J].四川建材. 2009(01).

[3] 王伟.韩庆. 浅析我国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 [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02).

[4] 黄海燕. 未来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 [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12).

[5] 宋晔皓. 中国本土绿色建筑设计发展之辨 [J]. 新建筑. 2013(04).

[6] 彭瑗. 绿色发展理念在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中的具象化 [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5(02) .

作者:郦泉

图书馆设计管理论文 篇2:

建筑工程设计中常见问题及完善对策

摘  要:随着我国建设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上的要求越来越高,就对工程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的设计方案是建筑工程施工重要前提,作为相关工作人员,要合理总结有效的施工策略,促使相关工作有效开展。文章概述了建筑工程设计的相关理念,并且对建筑工程设计当中所遇到的常见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同时还提出了相关的解決方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问题;对策

引言

在建筑工程当中,建筑工程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市场的良好发展,保证建筑工程的设计质量,所以需要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设计的管理工作水平,以期能够提升建筑工程设计质量。

1、建筑工程设计的重要性及原则

1.1重要性

建筑工程的设计过程中,社会发展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对设计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设计工作的开展是保证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工作。具体的设计当中,就要能按照建筑工程的要求以及技术水平等相结合,通过技术以及经济的论证之后,展开科学设计,绘制工程建设图纸,为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提供指导。设计是建筑工程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只有按照程序执行,才能真正保证工程设计的质量。

1.2原则

建筑工程设计需要遵循相应的原则,按照安全、经济的原则进行设计。建筑工程是系统化的工程,设计中需要从安全的角度出发,确保建筑工程能满足建筑质量的要求,在安全方面达到应用的要求,保障工程最大的经济效益。再者,建筑工程设计当中,需要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设计,要能将建筑工程设计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基础,确保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另外,建筑工程的设计需要将因地制宜的原则应用其中。在设计的时候,要就不同的环境及时转变设计方式,保证整个工程的设计质量。

2、建筑工程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

2.1缺乏建筑设计管理意识

当前,多数建筑工程单位缺乏建筑设计管理意识,且未能严格实施建筑工程设计管理。多数建筑工程单位偏重于施工管理,相对忽视了设计管理,导致所采用的设计方案缺乏科学性,且存在较多的规划不合理现象,对工程施工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阻碍了施工进度,影响了施工质量。

2.2设计尺寸与实际需求问题

建筑工程根据建筑用途的不同,对于建筑的实际高度需求是不一样的。但是从节约成本,控制预算上等来说,有时候设计师需要从实际需求上进行调整,而非只是从商业角度来商榷。比如,建筑居民楼,在楼房的层高和室内的高度来说,为了满足成本控制,将室内房高降到 4.6m,而居民入住后,挑高层用户进行室内设计时,会发现居住起来并不舒适。

2.3各分管部门缺乏沟通

很多设计单位接收到建筑设计的任务时,仅仅将设计任务分解分配到各分管部门中,忽视了建筑工程各部分设计的整体性和联系性。举个例子,设计单位接到一栋图书馆的建筑设计任务,直接将桩基部分、土建结构部分、建筑内部功能部分、给排水部分及配电部分等分派到各个部门,各部门独立完成所负责的部分,完成后上交到总工设计部门,由专门的负责人员整理并交给建设单位。这时各部门之间没有具体的联系,仅仅是在后期施工中发生问题时两个部分负责人再单独进行修改,这种情况无疑增加了施工困难,拖慢了工程进度,严重时还会导致工程不能按时交付,直接影响力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3、强化建筑工程设计的完善对策探讨

3.1强化建筑设计管理意识

建筑设计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此,要强化建筑工程单位的建筑设计管理意识。建筑工程单位要深入考察建设项目工程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对设计管理实施综合考量,有效促进工程效益与施工工艺的紧密结合,有效保障建设项目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并增强建筑工程项目投资效益。这就要求建筑工程项目设计人员深入了解和熟练掌握建筑设计管理的相关规定,并强化对建筑设计的优化调整,增强建筑设计管理的高效性。

3.2严格监察建筑工程设计图纸是否符合要求

对于建筑工程设计图纸要进行仔细的审查,除了预算外,还要检查设计图纸是否足够自信,从实用功能上来说,是否能够满足。比如,楼房的层高,如果是做为挑高层,那么在楼房隔成 2层后,居住的舒服度是否收到影响。如果居住舒适感受到影响,为了公司的长久发展来看,那必然是需要做出调整的。其次,建筑工程设计上根据建筑的需求要做出严格的审查,不能因为利益最大化,就随意地撤销设计中的节能或者是抗震结构的设计。

3.3规范建筑工程设计流程

首先,可以根据建筑行业的标准,制定相关的设计流程。比如,规定设计方案进行前,必须要进行实际的规划区域调查,确定设计方案与之相关的土质、交通、周围建筑、当地人居住特点等来进行图纸的设计。其次,在建筑外形的构建上,除了其实际应用性外,还需要考虑其美观性、与周围建筑是否相符合,并与相关的领导进行多次沟通,从而确定实际的设计方案。最后,建筑工程设计在要求符合国家的建设标准,比如:防水性、抗震设计、防火上等,建筑公司应该对设计师提出明确的要求,这样才能够避免施工过成中的监测不合格。

3.4强化设计的优化创新

增强设计人员的优化创新意识,对建筑设计的具体方案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实施良好的优化创新,促进建筑设计价值的大幅度提高。要周密地安排各专业设计和各类相互交叉的设计程序,加强各专业设计的内部联系,避免各类设计错误和设计冲突,有效缩短建筑设计所需时间,并显著提高建筑设计工作效率。另外,要充分借鉴先进的建筑设计理念和设计经验,实现对建筑设计的优化创新。

结束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工程设计人员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这就需要各设计单位完善现有工作体制,健全工作流程,帮助设计人员丰富自身专业素养,积极汲取新兴设计知识,推进建筑工程设计行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葛志红.试述建筑设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7(51):105-106.

[2]  侯岳君,于文龙.建筑设计项目管理理论方法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4):144.

[3]  苏晓峰.我国住宅建筑工程设计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7(32):32+63.

[4]  周耀.基于现代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的探讨[J].建设科技,2017(21):95-96.

[5]  张慧敏.建筑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解析[J].门窗,2017(10):125.

作者:王笑冰

图书馆设计管理论文 篇3:

自管模式下高校基建项目管理的优化探讨

摘要:分析了自管模式下高校基建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优化高校基建项目管理优化的措施,包括强化管理人员的配置、重视总体规划、加强可行性研究;扩展投资渠道、严格控制造价、健全投资决策机制;提高投资估算准确度、优化方案,实行预算绩效评价制度;提升信息化水平,强化跟踪审计,推行管理流程标准化。

关键词:自管模式高校基建管理制度优化措施

一、引言

从建设单位项目管理角度出发,高校基建模式分为三类:自管模式、共管模式、代建模式。自管模式,是高校采用最为普遍的管理方式,即成立专门部门进行基建项目的管理工作,内容涵盖从规划决策、立项、设计、施工建设到竣工交付使用的全过程。这种方式要求基建管理部门具有较丰富的工程管理经验,有较高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共管模式是聘请专业项目管理公司协助基建部门进行管理。这种模式组织架构比自管模式小,多适用于规模较小的高校,这种方式有利于精简高校组织机构,集结校外的力量,降低管理成本。代建模式是将工程项目以招投标或直接委托的方式交给专业项目管理公司进行管理,由代建单位承担从项目可行性研究到交付使用的全过程管理。由于代建单位对学校教学特色、文化、传统、风貌等了解不足,对项目定位和使用需求判断不够充分,建成项目实际效果可能有所偏差,加之缺乏对投资资金使用和建设施工的监督,代建模式尚未被普遍使用。自管模式相较于共管模式、代建模式而言,对高校基建工作者要求更高,不仅需要规划、建筑、结构、水、暖、电、预算等专业人员配备齐全,在每个环节都能保证工作质量,还需了解本校学科建设特点、文化传统,并积极与校内各部门沟通协调,征询多部门意见和使用需求,将使用单位需求落实到图纸和施工中。笔者结合工作经验,分析自管模式下基建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究优化基建管理的措施,从而提高项目管理的计划性、增强可实施性、提高投资效益。

二、高校基建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规划管理资源配置缺乏合理性

校园规划不仅关系到学校发展的有效性问题,还涉及未来发展可能性的估计,它由学校基建部门主导,主要受来自教育主管部门、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行政职能部门等的影响和干预。有些老校区建设存在低水平应付性改造情况,并未做好前期论证和相关规划;新校区建设规划追求形式,贪于平面布局对称和象形意义,缺乏宜人尺度,难以产生场所感、认同感和归属感;有些高校“一领导一规划”,项目建设不讲求整体协调、延续校园历史文脉,甚至有悖于学校事业发展规划;有些高校基建项目并未提前列入计划,临时决定上马,开学前又必须交付使用,就会出现设计方案跟不上施工需要,设计深度不够,工程质量难以保证。

又囿于“92标准”,资源配置出现了不适应性。“92标准”,即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于1992年颁布,是我国大学校园建设的标准,是教育部及相关部门指导学校建设的依据。“92标准”立足于当时的实际,为高校建设规划提供了依据。但颁布已有二十多年,随着科教文化事业的改革和进步,经济、社会、科技的迅速发展,早已不能满足教学发展的需要。尽管部分院校已采取扩建老校区和建新校区的方式缓解空间发展的矛盾,但教育部及相关部门依旧沿用“92标准”,使学校基建项目管理出现了诸多问题。例如,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的出现,增加了对原有教室面积的需求;高校管理方式的改革,增加了原有行政用房面积的需求;对公共交流空间的重视,增加了学生活动中心的需求,教学楼、图书馆、宿舍等各项面积标准也相应提高;交叉学科的发展要求指标有一定的弹性,以充分适应不同类别学科的发展。

(二)资金投入不足、融资渠道单一

办学规模的扩大使得高校不得不考虑原址扩建或另立新区,而高校属于事业单位,建设项目不以盈利为目的,不能进行抵押担保,建设经费来源渠道又较为单一,主要为财政拨款,资金投入成为项目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在建设过程中,资金不足或不及时到位,可能造成项目停工,进而难以按时竣工,工程索赔又会给学校带来更多的经济损失,形成恶性循环。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由2007年的332%增长到2015年的415%,尽管有所增加,但相比于美国、日本、韩国、印度的占比基本在47%—74%之间,还有较大差距。

(三)工程造价管理控制不严

基建工程项目的“三超”现象造成了投资效益的损失,也造成了基建管理的被动。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没有对方案组织严谨的论证、比选;在設计阶段,缺少对方案的改进完善,使设计与使用需求脱节;在施工阶段,不能满足使用方要求或实际操作困难,引起大量设计变更,甚至返工。

在管理程序上,高校基建部门将造价管理委托给专业机构以测算工程量,确定招标控制价。工程造价管理专业机构如与投标单位串通,工程招标上控价审核不严,会造成高校造价成本虚高。设备等采购与安装由学校如教务处、设备管理处等部门负责,由于业务差别大,工作重点不同,造价管理的分散,缺乏及时、有效沟通,也造成造价进一步失控。

(四)工程质量监控不全面

高校基建管理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管理制和工程监理制等,提高了工程质量,规范建筑市场,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设计图纸质量低下,造成在施工阶段各施工部位和工序不协调;设计图纸纰漏,提高造价又延长工期; 施工企业采取低价中标的策略承揽工程,由于获取利润不高,不重视工程质量,甚至偷工减料;工程项目层层分包、层层克扣,以包代管,造成工程质量低劣;监理企业从业人员流动性大,缺乏高素质管理人才,管理效能滞后。高校基建管理部门已经不能简单依赖施工单位的自控、监理单位及政府的监控,放松自身对质量的控制管理,往往造成工程质量问题,给学校带来隐患和损失。

同时,由于工程质量如达不到验收标准,出现安全隐患,造成返修浪费,拖延工期,使管理费、人工费等支出增多,工程不能按期交付,经济损失进一步加大。

三、自管模式下高校基建管理的优化对策

作者:梁欢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行政许可法探究论文下一篇:膜分离环境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