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研论文范文

2022-05-10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语文教研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近年来,我校语文组同仁秉承对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采取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和谐共进的校本教研理念,对日常教学的典型课例开展研究,通过深入的教学反思,促使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发生转变,在常态课堂教学,作文专题研究和中考备考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效。以下就谈点粗浅体会。

第一篇:语文教研论文范文

语文教研之“同课异构”

摘 要:同课异构教研模式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教师自身教学风格的形成。本文从备课、听课、评课、材料整理等环节探究同课异构教研的一般模式。

关键词:语文教研;同课异构;集体备课;评议课

“同课异构”是以教研组为载体,聚焦课堂,由多位教师执教同一课题的课,然后比较、反思、改进意见,展现出不同教师的上课风采与课效。实践证明,“同课异构”式教研,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在我的语文教学与教研生涯中,“同课异构”的教研对我的教学能力提升起到非常大的影响。下面谈谈我参与我校的语文教研中同课异构教研模式。

一、同课异构的备课

(1)定课。每一次同课异构活动,都要有一定的主题,才能有的放矢。一般来讲,主要选取有一定示范意义的课题定课。

(2)教师个人编写教学设计。确定好要上的篇目后,参与教师依照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教学风格、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课堂教学设计。

(3)集体备课。集体备课前,先由参与教师说教学设计,参与教师先后出示自己的教学设计,并说明自己教学设计的理由,着重说学生情况和自己的教学设计理论依据。然后教研组依据教材编排体系、编排意图等,按新课程标准,分析教材的重难点和对文本理解。针对每一位参与者的教学设计进行点评,指出其中的不足,找出其中的亮点,使参与者的教学设计既要“同”中显“异”,又要“求同存异”,使各个参与者在教学目标、内容、思想统一的情况下,充分展示教师在教学思路、教学方法上的不同,形成适合教师自身的教学风格。

(4)教师确定教学方案。在教师个人编写教学设计、教研组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教师再次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调整,形成教案。设计教案,根据教研组集体备课的意见和建议,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知识背景和任教班级学习特点来再次确定能呈现自己教学风格的教案。刚任教不久的新教师一定要注意,“同课异构”同的是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而不是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由于每个人的教育背景、社会经历等存在差异,确定教学方案时不要过多受到集体备课时其他教师特别是老教师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对自己已有的教学设计大修大改甚至完全否定,其结果是完全丧失自己的教学风格。“同课异构”变成了“同课同构”。

二、同课异构的听课、评说课

(1)听课。同课异构上课教师将自己形成的教案在课堂上演绎出来,上课时体现自己教学风格的异。听课者必须带着观察、比较的目光听课。听“同”,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是否贯彻了新课标理念?课堂中出现的共性问题等。寻“异”,各位授课者达成目标的途径的是否相同?教学设计体现出哪些不同?教师授课风格的不同等。通过听“同”寻“异”,最终达到“求同存异”。

(2)评说课。“同课异构”中的“异构”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是通过不同的教师或者是同一个教师用不同的设计上同一节课这样的手段来帮助教师更好的理解课程标准、更好的把握适合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更好的了解适合不同学生特点的教学情景、发现和改进平时教学中的一些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方式等,来实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而这些问题通过独自的思考很难得到透彻的理解并获得解决,但拿出来大家一起研讨后,很快就可以明确。所以评课相当重要。我们学校语文的同课异构教研引入了多媒体技术。教研的每一节展示课都录了下来。在活动中,每一位参与者都身兼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两个角色。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参与者不但是其他任课教师的研究评议者,也可以依据活生生的课堂录像对自己进行点评。评议的内容是听课环节教研组要给听课者听“同”寻“异”的具体任务,做到有的放矢。由于在集体备课环节已经进行了说教学设计,因而上课后的说课主要穿插在评议过程中。利用课堂实录对其他教师做教学设计说明即可。上课后的评说课是同课异构教研的重要环节。在评说中,参与者的每一次争辩,都是教学智慧的碰撞,最终实现优势互补。同时,上课教师的自己反思与集体智慧的融合,必将会打开教师的教学思路,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

三、总结、形成材料、存档

(1)教研组层面:每一次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在完成评说课这一环节后,教研组立即对这一次活动进行总结,并将所有相关材料分类存档(含教师的上课录像),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档案资料。同时也有助于“同课异构”教研的持续性。

(2)教师个人层面:要反思自己的得失,并把成功与失败的片段撰写教学后记、教学日志、案例分析等,结合教研组其他同时的意见和建议,对这一次活动的教案作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使教案更加能体现自己的教学风格,使教师的集体智慧得到升华。

四、周而复始,形成模式

经过多个主题的备课——听评课——总结、形成资料、存档,形成了我校语文教研较为固定的模式,至今已经3年有余。通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使我校语文教师更好地理解了课程标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于同课异构教研效果,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可能是一切优点的全面的体现者,每一位教师都有他的优点,有别人所不具备的长处,能够在精神生活的某一个领域里比别人更突出、更完善地表现自己。”教师之间的这种差异性资源,在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参考文献 :

[1]何春秀.《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的操作流程和实效》,2007年22期

[2]李国华.《多种形式的同课异构》,《教学与管理》,2011年第3期

作者简介:

黄玲(1978.5~),女,重庆渝北人,本科学历,渝北区龙兴中心小学校高级教师 ,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作者:黄玲

第二篇:立足壮乡学校实际 推进语文校本教研

近年来,我校语文组同仁秉承对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采取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和谐共进的校本教研理念,对日常教学的典型课例开展研究,通过深入的教学反思,促使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发生转变,在常态课堂教学,作文专题研究和中考备考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效。以下就谈点粗浅体会。

一、建章立制,引领教师重视校本教研

语文组是我校的一个大组,组内不仅教师的年龄、学历参差不齐,经验层次丰富,而且校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及学校科研主任都在其中。如何满足一个以壮族农村子弟为主的一千五百多住读学校学子思想素质提升,语文能力提高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比较满意的语文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神圣使命。为此,经过研究,我们决定以思想观念认同为纽带,以制度健全为保证,引领全组成员全程参与学科校本教研。语文组规定每位成员都必须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每月至少完成一篇教学反思,每学期完成一篇教学案例或教学论文。学校对每位赛课获奖或发表了教学论文、教学反思、教学案例的教师在当月考评中每篇计3分,这些平时积累的分数在工资晋级、评优评先中都作为优先考虑的要素。对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教师则在当月或本学期考评中扣除5~10分。这一刚性制度的确立和实施,激励我校语文教师自觉、积极地投身到研究活动中来,确保了全体语文教师大胆开展教学实践,进行案例研究,推动教学反思、撰写教育论文的热忱。

二、针对问题,专题研讨,吸引教师参与校本教研

要有效地开展学科校本教研,除了重视日常的教研运作外,从实际出发,进行“专题研讨”是一个重要的“抓手”。平时,针对教学中碰到的难题或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我们总是集中一段时间,认真开展研讨,让教师在对同一个疑难问题的探讨中展开观念碰撞,进行思想交锋,进而在资源的分享中去反思和省察自己的教学不足,去获得教育的无穷智慧。如我校是农村学校,受物质条件和观念制约所限,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成了束缚我校语文教学再上台阶的主要瓶颈。为此,我们提出了“如何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的研究专题。再如,针对我校学生中留守孩子增加,学生学习比较散漫,自主学习的能力滞后这一状况,我们决定从提高语文课的魅力寻找突破口。针对这一目标,语文组成员组织了一次“让教学回归本原、让课堂回归本色,让语文课美起来”的专题研讨活动,让教师在研讨中统一认识,认清方向。这样的专题研讨,其问题是从实践中来,目的是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学科教研不再是脱离实际的空洞说教,因而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参与热情,也极大地提高了教研实效。此外,每年中考是我们向社会向学生家长递交答卷,等待检阅的关键时刻,为此,我们把每一年的中考备考都当作一个专题来研究,经过深入研究,我们推出了语文中考复习三部曲:“回归课本抓积累,专题训练抓关键,模拟演练抓讲评”模式。这一研究成果在提高我校语文中考成绩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三、注重培训,加强交流,提高教师的校本教研能力

(一)加强培训,提升素质

教育成功的关键在教师,教师质量的高低决定教育质量的高低。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也是校本教研的重要任务。我校采取多种措施对本校语文教师进行培训,如定期组织教师外出观摩听课;请专家来校讲课;鼓励教师业余进修提升学历;组织教师参加上级业务部门主持的专题培训……在使用中培训,在培训中提高也是提升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如我校黄飞老师曾对本县乃至全市各县的语文教师进行过课标教材培训,苏英老师、黄惠玲老师、唐海燕老师也先后在全县语文教师面前进行片段作文教学培训,均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以人为本,激发活力

校本教研还应从“关爱”人手,和谐同事的关系,有利于同事间的和谐共进。在通过规章制度规范教师行为的同时,开展校本教研要从大处着眼,小处人手,以人文情怀关心教师,让教师感受到爱的温暖;语文组的教师以各种活动为载体来调节生活节奏,驱除教师的职业倦怠。每周一次的教职工球类比赛,每学期一次的师生文艺汇演,每月两次的读书交流活动,我们全体语文教师都踊跃参加。增进了全体语文教师互相之间的情感。

(三)广泛交流,博采众长

校本教研的要义之一是加强和扩大同伴互助,智慧交融,我们通过各种活动,强化这一功能。如为了探索中小学教育衔接的有效方法,语文组除了抓好自身的学习、实践外,每学期都自发到附近村小上研讨课,把中学的教学资源送进小学。通过互相交流沟通,把中学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要求传递到小学,使小学教师了解中学的教育教学要求,中学的教师也能够了解小学的教育教学特点,为了向高中输送合格的人才,我们语文组同仁也经常向武鸣高中的老师请教科研方法,这些都显著提高了教师的教研能力。

四、规范管理,营造氛围,物化教师的校本教研成果

(一)坚持集体备课,严格执行“三定”制度

近年来,我校语文组坚持每周周一的下午集体备课,在备课中精读文本,研究学情和教法。教师们相互交流,集思广益,贯彻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获得教学实践的底气,同时也统一教学进度和要求,明确教学的难点和重点,进一步针对自己班级的实际,优化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学习。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每位教师都坚持做到“三个一”、“三个有”和“三个保证”。“三个一”即教师上完一节课就写一次教学后记,每学期写一个典型课例教案或教学反思,上一节公开课;“三个有”即语文组开展教研活动时,务必做到每次活动有教研专题,每次备课有中心发言人,备课全程有活动记录;“三个保证”即集体备课时间有保证,听课质量有保证,上课效果有保证。目前,这些纸上的条文,已化作全组教师的自觉行动和实践成果。我组的教学反思已渐渐丰厚,教学中出现的一个个鲜活而真实的课例也已经汇集上来,正由学校教导处编辑成册,大家的教学实践经验正在物化,不会随时光消逝而流失。

(二)严格教学检查制度,实行量化考核

我校有一套完备而严格的涉及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讲评反馈、监测评价的教学管理制度。语文组根据学校的要求制订了本组的实施细则。如:每位语文教师每学期听课要达到20节,语文组的作业布置进行量化,学生固定的作业有:练笔作文、大作文、名著阅读笔记;灵活的作业有:生字词听写、仿写练笔、周记等。承担公开课的教师要按质按量完成教学任务,同级同组的教师要深度参与听课和评课活动等。我组的评课认真坦诚,注重实效。每次都指定两个教师作中心评课。评课会议上,教师们都以真情互助共同提高为目标,在“无情”中见深

情。“不留情面”是坚持从理性角度,对课堂的实效、优点、不足进行客观评析。正是严格到位的议论极大地提高了评课的质量,使同行们受益匪浅,有利于大家业务的提升,有利于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

(三)构建以学生为本,和谐共进的生命课堂

校本教研的活力在深度研究,研究的价值在于优化课堂,而课堂优化的目标在于让师生的情智、生命得到激发交融。以生为本,关注课堂,注重实效,狠抓课程目标的落实。

1.创设愉快的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情绪和效果,每堂语文课的开头若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定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在教《智取生辰纲》一课时,卢兆杰老师是这样导入的:先在电视上播放刘欢唱的《好汉歌》,激起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之后顺势引人新课,明确学习的篇目是《智取生辰纲》,接着让学生快速读课文,找出智取生辰纲的梁山好汉。因为导人有趣有情,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课堂的效率也可观,不仅完成了预定内容,文章结束时还让学生改编课文,改成《豪夺生辰纲》的话剧……类似这样精巧恰当的导人还很多。总之,激活课堂学习氛围的创设,在学生平静的心底激起朵朵浪花,不仅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而且能引人入胜,使他们的思维迅速启动,快捷地进入了愉快的学习之中,课堂上也散发出生命的活力。

2.构建向生活延伸的课堂结构

虽然目前“新课标、新理念”的课改正在全国进行,但传统的教学观念仍占据着不少语文教师的头脑。“文似看山不喜平”,我校语文教师,在不违背学生认知规律的前提下,不拘泥于一种或几种模式、套路,充分借鉴,大胆创新,为我所用,让课堂更开放,更富有生机和活力。我校苏娟花老师在执教《漫游语文世界》的综合实践课时,先要求学生到生活中收集语言材料,然后指导他们筛选整理、分析研究,最后进行成果汇报。整个活动不仅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身,而且真正引导学生发现了生活中的语文,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由此得到很大提升,听说读写的能力和其他综合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3.讲求规律授之以渔

要想让学生喜欢语文,首先得让他觉得语文并不难学,学习是有规律可循的。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在课堂上除了给学生讲听说读写自身的规律之外,还要讲理解,记忆和运用听说读写知识的各种规律。例如对于诗词教学,我们组采取“读—品—背—用”的方法来进行,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达到了学以致用,一法多效的功用,将教与学,语文与生活,知识与能力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责编 马超勤)

作者:卢兆杰 黄 飞

第三篇:落实校本教研活动 强化语文课改教学

【摘 要】切实地开展语文校本教研活动,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教师自身的教研能力,解决语文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开发语文校本课程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校本教研 课程改革 语文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中,我们需要对先行教学教研机制进行调整和改进,而校本教研就是对这种教研机制系统进行调整和改进的一种新型教研方式,它是以学校为研究基地,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学校情境中实际存在的教育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的教育教学研究。在这种新型教学研究的理论指导下,我们进行语文校本教研活动,应以新课程改革目标为指导方向,以实际语文教学中所面对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立足于语文课堂教学,充分体现语文校本教研的有效性作用,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并在研究和探索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力求有所创新。

当然,在开展语文校本教研之时,我们首先应当真正理解语文课程改革的标准,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以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来进行实际教学,增强教学的目的性与主动性,避免随意增加超标准的内容和不分轻重主次的教学现象,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时,我们也要对语文教材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不应简单地把它看做是学生必须完全被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而應把它看做是一种引导学生发展认知、提高能力和完善人格的范本,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在课程改革新理念的指导下,认真遵循语文教材的进度来安排教学活动;更要用灵活开放的眼光来看待语文教材,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教情和学情,进行适当地筛选、增补和创新,才能有效地实现课程改革的新目标。

切实地开展语文校本教研活动,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教师自身的教研能力,解决语文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开发语文校本课程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说,语文的校本教研过程是对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一种自我扬弃和自我发展的过程。它所涉及的内容不仅仅是简单的教学进度及研究如何教好语文教材;更应是研究如何创造性地运用好语文教材,如何转变自身的教学行为,使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实际,在自主学习中获取对知识的掌握和创新,从而达到课程改革的新目标。因此,为了强化语文课改教学,落实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我们可从几个方面入手:

一 认真研究教学现状,分析实践教学中所遇到的学情,明确校本教研的方向

可以说,校本教研的重要目标是解决教师在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所以,努力寻找实践教学中的问题,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增强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是校本教研的关键所在。在认真学习语文课改的“新标准”后,我们发现,单独设置的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种全新的课型。可是,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开展,我们发现,这一全新的课型却得不到真正的落实和开展,这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观念没有完全转变,对综合性学习这一课型认识不够,认为它是语文教学的附属产品,可上可不上,因此在教学中显得过于随意,缺乏计划性。(2)认为综合性学习浪费了太多的语文教学时间,怕耽误学生学习的正常时间,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3)没有真正认清综合性学习的内涵和重要性,只是简单地把它当成是课本教学。于是,在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中,只是做了些简单搜集资料或积累素材之类的事等。面对这一教学现状,我们应及时进行校本教研专题研讨,组织广大教师参与到这个问题的研究中来,让教师们不仅明白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还要在实践教学中自觉探索出有效的方法来,从而使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二 转变教研观念,激励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我们实施校本教研,应努力淡化由上而下的教研管理职能,强化以课程、教学和教研为中心的研究、指导和服务职能,积极了解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及教学研究中的困难和问题,并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服务。学校应根据语文这一学科的特点,制定开展校本教研的工作思路,并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研讨会,使教研工作真正做到服务于学校的语文教学实践。当然,我们应清楚,校本教研的真正主体是教师,只有教师愿意参与、乐于参与,教研工作才能富有实效。所以,激励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热情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学校可将评价激励机制引入校本教研活动中。如可以是荣誉的激励,把它作为评选科研、教研积极分子的主要条件;也可以是物质激励,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提振教师的精神;当然还可以参评发表,把老师的优秀成果送到上级部门参评或投递发表。激励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热情,让教师以研究的态度、探索的精神去对待教学工作,有利于校本教研活动的顺利展开,能更好地提高校本的教学研究成效,同时也能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有效进行。

三 组织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培训,使教师在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研能力

学校在积极开展研究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努力打造“教、学、研”三位一体的校本教研模式。在这一模式中,应以教师的自主学习和研究为主,以校本培训为中介,让校本教研作为整合校本培训和校本课程开发的中心和纽带,为教师参与教研活动搭建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使教师在参与教研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汲取自己需要的东西,从实践中体会和完成对校本教研的理解,再通过培训促进教师的学习和提高,实现很好地参与教研活动和开发校本课程的目标。这种将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师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的“行动教研”,已成为语文教师特别是青年语文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而由于校本教学研究的问题来自于学校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之中,因此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之一,语文教师就应自觉地在实际的教学情境中积极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 根据教师工作的经验和水平的不同,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活动

这些活动形式可以包括:(1)作为教研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自觉地做到自主学习和自我反思,认真地写好学习的随笔、心得、读书笔记和教学反思等,并在学习和反思中,实现自己在教学上的尽快成长。在实际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在每上一节课后主动写好教学反思,认真总结每节课的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思路和方法。让这种自我反思伴随我们的教师在课改中成長,能使教师对新课程的自我实践有更清晰的认识。可以说,教师进行自主学习,客观的自我评价,是参与校本教研的第一步。这应成为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教学中的一种习惯性行为。(2)可以采用不同层次的多元互动,进行经验交流。在语文教师之间、教研组之间、学校之间进行互相听课、评课、研讨和交流,也是开展语文校本教研的又一有效途径。例如,在语文课堂上的“自主合作学习”方式,可以说是老师们在听课过程中发现并提出的。这种方式对于学生从小就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中合作十分有必要。此外,各教研组之间的交流与研讨同样不可忽视,如学校的语文教研组可以邀请体音美教研组的教师,参与语文组指导学生制作手抄报,这能使学生的手抄报更生动。(3)在大课题研究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校本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学校应鼓励全体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在课题研究有系统的理论指导下,规范研究程序,明确研究目标,有秩序、有步骤地开展研究活动。可是,由于有些课题研究所涉及的知识面较广,或研究的时间跨度较大,所以对一些课堂上的具体问题可能一时难以解决。因此,教师应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结合学校各学科正在参与的课题研究,积极主动地针对发生在自己实际教学中的小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明确问题所在,组织开展阶段性的专题研究,切实解决语文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同时,学校以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活动为载体,能较好地提高语文教师的教研能力,也能充分挖掘各具潜能的教师,扬长避短,让其人事相宜,人岗相适,使每位语文教师都能感受到自身的价值。

五 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营造良好的校本教研氛围,构建和谐的语文教学环境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程,我们在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法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探究做了大量的工作,语文课堂较过去更生动活泼,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了提高。但是,仍然有一些教师上不好语文课,许多学生不喜欢语文课,老师没有信心教,学生更没有兴趣学,影响了语文学习成绩的提高。不可否认,一直以来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所以首先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通过研讨交流,发现学生喜欢语文老师,才有可能喜欢语文课,喜欢语文课才有可能学好语文。而一个老师让学生喜欢的重要因素不一定是他渊博的学识或是敬业精神,而可能是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及发自内心的热情和亲和力。一些教师上不好语文课,很多时候可能不是教师的水平不高,也不是教师的敬业精神不够,而是教师自身的心理不健康造成的。当然,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如自身性格的原因、家庭的原因等。因此,在语文教学的培训和研讨活动中,我们可以渗入相应的人文关怀元素,通过校本教研培训,引导教师以平和的心态来对待工作和生活,使一些教师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得到重塑。可以说,学校依托校本教研活动这一平台,使教师在人文关怀中,铸造健康的心理,并用他们渊博的知识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构建和谐的语文教学氛围。这种立足于教学实际情况和教师具体工作的校本研讨,对解决身边的具体问题,更具有现实意义。

六 深入课堂抓教研,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和引领作用

在教师队伍建设中,骨干教师是中坚力量,他们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来进行课堂教学。所以,在落实语文校本教研时,应始终把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摆在教研的主体位置,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学习《新课标》的理论知识,并积极组织参加校际之间的教研活动,运用讲座、研讨会、送信息进课堂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培训语文骨干教师,让他们在学习和交流中,深入教改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全面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研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打造出一批语文校本教研的强势群体,从而推动语文校本教研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应当清楚,骨干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和举足轻重的,所以,骨干教师应自觉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我和挑战自我,在新课改的现代教育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做出更骄人的业绩。

总之,语文校本教研工作的有效开展,不仅能提高全体语文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由传授型、经验型逐渐向科研型、反思型转变,同时也能有效地推动语文课改的进程。一路走来,我们坚信:只有坚持走教研之路,才能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才能推动教学改革的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才能得到不断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朱宁波.校本教研中的教师同伴互助[J].教育科学,2005

[2]陈世滨.校本教研形式与内容关系的实践阐析[J].教学与管理,2006

[3]朱慕菊.校本教学教研[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

[4]朱玉东.反思与教师的专业发展[J].教育科学研究,2003

作者:杨江海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法律规制论文范文下一篇:职业英语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