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专项资金财务审计论文

2022-04-28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涉农专项资金财务审计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农村经济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展开农村审计工作能够有效地对集体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管,防止资金流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加大农村审计工作发展力度,才能更有利于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涉农专项资金财务审计论文 篇1:

关于农村审计工作制度的研究

摘要:农村财务历来是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本文论述了农村审计工作的方法、内容、重点,以及如何做好农村审计工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农村;审计;方法;措施

农村审计作为农村集体财产和经济活动的有效监督形式,应该把涉农专项资金审计、财务收支审计、干部任届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三大重点”。对于监督约束干部权力,促进廉政勤政,促进集体经济发展,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农村审计工作的方法

通过多年的审计工作实践,总结出了财务审计操作要点,也是具体的审计工作方法,对农村审计工作很有价值。其内容主要包括:

(1)理顺账目;(2)民主评议;(3)收支对照;(4)账账对照;(5)证证对照,指按照记账凭证和所附原始凭证合计金额相等的原则,在两类作证数字复核中寻疑点或释疑点;(6)账实核对,指根据账面支出与实物的对应关系,以账查物或以物查账,从账物不符中分析查找问题;(7)银行对账;(8)追寻原证,对怀疑有涂改、调换原始凭证或三联不相符的凭证,要按踪迹线索追寻原证,弄清事实真相;(9)以主查辅,从主体工程项目的经济活动,查核相关辅助项目的经济活动,相互印证,分清真假;(10)文书反证 ,利用集体经济活动中所签订的合同、协议之类的文书,反证这些方面的财务收支是否合规、合约,从中发现问题;(11) 逐项审查,对同类多项经济活动,要逐项核查,研究变化,以防同类活动多中偷漏;(12)政策攻心,对责任人员进行教育启发,促其交代问题,再引申核查。

实际工作中应根据这些要点提示,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二、 农村审计的内容及重点

农村审计应该把财务收支审计作为主要内容,涉农专项资金审计、干部任届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审计重点。

1. 农业投入方面要紧抓支农资金审计

农村审计要关注农业投入,加强财政支农资金审计;加强国家拨款资金的投资绩效审计;加强对农村集体固定资产投资的审计;加强对村集体资产的审计;加强对大宗物资采购的审计;加强对村集体企业改制兼并的审计,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加强对重大经济活动的专项审计。农村审计还要了解财政支农资金增量问题,关注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使用。

2. 农业发展方面要开展粮农生产资金及相关补贴审计

农村审计要关注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从促进资金管理的角度,促进对农业和农民支持保护体系的建立和健全;要关注种粮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的到位情况。

三、 创新工作方法,监督与服务并重,提高审计的公信力

1. 探索效益审计的新路子,促进提高涉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要实行村级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与效益审计并重,逐步加大效益审计的分量。在各项涉农资金的审计中,要向资金使用效益延伸,对照资金使用目标和有关农业、农村经济政策,关注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益性、效果性。要深入揭示“重要钱、轻管理”,挤占挪用资金,套取骗取项目资金,急功近利寻求短期收益,管理不善造成损失浪费等问题。要认真分析影响涉农资金使用效益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提出审计建议,促进农业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提高。

2. 结合开展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活动,帮助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财务管理

要结合开展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促进村干部依法行政,科学决策,履行经济职责,正确管理使用涉农资金。要依据“村账乡代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开展涉农资金专项审计,揭示和预防农村基层组织在涉农资金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发现一些普遍性、苗头性的问题从制度、政策、管理上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县乡两级政府领导决策服务,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服务。要加强审计结果的宣传和公告,充分利用审计信息、审计结果公告,以及新闻媒体等,对认真落实新农村建设各项政策措施的地方和单位予以肯定和反映,宣传推广典型经验和做法;对弄虚作假、挤占挪用、损失浪费、贪污腐败等违法违规问题予以曝光;促进建立和完善新农村建设的诚信环境和舆论氛围。

四、 整体联动,打造“绿色通道”,为做好审计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1.处理好审计和村民、村民理财小组的关系

村民是村级经济的直接主人,他们有对自身经济利益的知情权和对村干部的监督权。村民主理财小组是经村民民主推选产生的监督村经济运行的组织,他们对本村的经济活动比较了解。我们在审计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村民、村民主理财小组的关系,接待群众来信来访,个别走访群众,交流核实问题,听取他们对审计事项的建议和意见。

2. 处理好审计和乡镇的关系

有些审计意见,只有通过乡镇党委、政府才能得以落实,因此审计组要和乡镇做好沟通工作,在向被审计单位发出审计通知时要抄送当地政府;在审计中要及时向乡镇汇报审计过程中查清的事实和问题,取得乡镇的支持和谅解;审计报告要抄送给当地党委、政府。

3. 处理好审计和各部门的关系

审计工作离不开各部门的配合和支持,要加强和各部门的联系,特别是纪检监察部门、公检法部门的联系,主动向他们提供有关审计报告,征求他们对审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寻求他们对农村审计工作的支持。搞好与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关系,主动汇报审计进程,及时解决审计过程中碰到的难题,帮助审计组顶住各种压力,为审计组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

参考文献:

[1]刘宇飞.国际金融监管的新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王伟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焦作市审计局)

作者:申文燕

涉农专项资金财务审计论文 篇2:

吉林省农村审计发展研究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农村经济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展开农村审计工作能够有效地对集体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管,防止资金流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加大农村审计工作发展力度,才能更有利于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关键词:农村审计;审计制度;发展路径

吉林省农村审计工作尚存在不足,对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所起作用有限。因此需要充分认识吉林省农村审计中存在的问题,选择正确的农村审计发展路径,加大农村审计工作发展力度,才能更有利于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因此利用农村审计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将成为农村经济建设的重点。

一、吉林省农村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目前农村审计仍然面临很多不利因素的制约,影响了其监督作用的充分发挥。农村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相关立法滞后,审计地位尴尬

我国审计工作的开展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等明确的法律条文作为依据,随着农村审计工作的开展,一些有关集体财务管理的条例、法规也逐渐颁布,成为农村审计工作的依据。但很遗憾这些条例、法规往往只是地方性文件,全国性统一的农村审计法规还不存在。《吉林省农村审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相对比较健全,但由于国家相关法规与政策的调整,现有《条例》已经不适合当今吉林省农村审计工作的实际情况,在“法无授权不可为”的状况下,吉林省农村审计工作缺乏有效的授权,并且现实情况下吉林省农村审计工作的范围已经被动调整,在实质已经“失效”的《条例》指导下,农村审计地位比较尴尬,而农村审计主体不明确的现实状况直接导致农村审计的执行部门——各级农村经管机构在工作中面临审计手段不足,缺乏有力的法律支持的困境。

2.审计机构不够健全,审计体系不完善

吉林省农村审计机构与农村经管站共用一套人员,审计人员由其他岗位人员兼职,这就导致了这些人员不可能放弃原本的工作专门的从事审计业务。每当需要进行农村审计时,不同程度的出现上级经管站临时向下级经管站借调人员,而下级经管站日常的工作任务也较为繁重,且工作人员经常身兼多职,在解决越来越重要、工作量也越来越大的农村审计任务时,难免会发生人员短缺、力不从心的问题。现实工作中,农村经济审计部门面对各种突发事件尚且应接不暇,很难完全地行使对农村审计进行管理的职责。

3.审计工作规范性、科学性较差

农村行政机关中并没有设立审计职能部门,乡镇机关缺少行使审计职能的充分法律依据。在现有制度下,由农村经管部门代为行使村级财务的管理、审批权力,经管部门同时具有管理、监督的职能,难以保证审计工作的公正性,也影响了农村审计的质量。作为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农村审计的政策性很强。在对财务工作实行委托代理后,审计单位将会计核算业务分离出去,当前的审计法规还能没有及时覆盖相关业务。在农村审计中仍存在出纳和会计职责划分不明确,记账凭证、会计资料不够规范,核算方法不够正规等诸多问题。过去常用的审计手段主要还是手工的事后查账,依靠盘点、核对等方法进行,对于没有在会计资料中现实的一些账外业务,审计工作就显得有点束手无策了。农村审计的技术手段还比较落后,缺乏科学性。

4.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农村审计对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不但要求审计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也要求其具备良好的政策水平、法律知识和道德修养。而现实情况是,吉林省农村审计人员业务水平、学历都参差不齐,职称梯度也不明显。近年来除部分地区开展过农村审计人员培训外,大多数审计人员都没有进行过专门的、系统的审计知识学习,也较少用到高科技手段辅助工作的开展。尽管这些人员也具备基础的财务会计知识,但由于专业的审计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缺乏,在对被审计村落进行审计的过程中,很多人员只是习惯性的整理账务、罗列财务数据,很难做到从专业的审计角度来发现、分析问题。

除此之外,农村审计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诸如审计环境不够理想、各地区审计工作发展不均衡、政府支持力度还不够等等。这些因素都制约了农村审计工作的开展,影响了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

二、强化吉林省农村审计发展的路径选择

吉林省的审计工作起步较早,经过多年的发展早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作组织模式,审计人员的队伍也相对比较完善。但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工作思路受限,农村审计的作用还没有完全得到发挥。需要不断探索,选择一条最适合我省的农村审计发展路径。

1.加强农村审计法律环境建设

没有完善的法律体系,农村审计工作就会缺乏依据,难以走向成熟。加强农村审计法律环境建设是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已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了农村审计相关的地方立法,但这些地方立法大多重点关注集体经济审计、财务审计等方面。吉林省1993年通过实施的《农村审计条例》在各省级农村审计条例中可以说是最全面、覆盖范围最广的。该条例审计的客体广,审计站的职权大,一度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但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特别是在国家取消农业税,实施财政转移支付以后,农村审计的基本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上个世纪的法律法规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农村经济发展,急需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调整与补充完善。针对这种情况,首先要梳理我省农村审计的相关法律基础,避免与上位法的矛盾冲突。逐步建立与时俱进的、完善的农村审计法律环境,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的经济发展。

2.建立农村审计问责机制

建立农村审计问责机制有助于正确处理审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有关部门工作责任的履行进行监督促进,有利于减少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由于农村审计过程中存在立法滞后等问题,在过去的审计工作中常常难以做到及时应对新出现的问题。随着各项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健全,需要有人来承担农村审计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当前,吉林省尚未机建立农村审计问责机制,因此需要采取相关措施,形成切实可行的问责机制。

要构建切实可行的农村审计问责机制,首先需要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农村审计部门应该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审计工作,领导要重视审计问责机制的意义,为问责机制的建立奠定坚实基础。第二,要完善农村审计问责体系,从行政问责向制度问责转变,还要将问责客体转向个人,保证追究到相关责任人。第三,在问责的过程重要坚持科学性原则,做到统一性、明确性、法责相当和不可替代性。此外还要加强审计追踪,提高农村审计专业水平,保证落实农村审计整改工作

3.健全村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对农村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规范农村干部行为的一项重要举措。按照现有规定,乡镇级是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基层单位,村干部在农村的实际生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村干部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农村稳定发展的大局。由于长期存在的“村官不是干部”的误区,村干部出现问题时通常只是免职,较少承担责任。因此需要健全农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问责制度,保证基层稳定。

4.建立涉农专项资金审计制度

涉农专项资金主要是指国家财政拨款,援助收入、金融贷款等用于农业发展、农村建设的专项资金,资金来源广泛,主要包括义务教育、基本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养老保险、合作医疗保险基金、家电下乡补贴等方面的专项资金。涉农专项资金的运用情况一直为全国人民所关注,在这些资金的实际管理过程中常常存在多人管理或者无人管理的现象,存在挪用、挤占、弄虚作假等问题。按照现有法律规定,农村审计中不包含对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审计,但这部分资金又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对涉农专项资金进行调查审计,建立全面的审计调查体系显得非常重要。基层农村审计人员在业务方面可能存在不足现象,但他们熟悉农村基层情况,对涉农专项资金使用状况有直观的印象,因此可以考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吸收熟知基层情况的农村审计人员参加到涉农专项资金审计工作中,充分调动农村基层审计人员的积极性,消除涉农资金使用时存在的问题。

5.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制度

农村的经济基础是集体经济,考虑到集体经济组织的特殊性质,相关审计理论的研究还比较薄弱。而农业在我国又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必须应广大农民的需要对集体经济进行监督审计。

我国的集体经济审计制度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完善。在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审查时缺少高层法律依据,导致审计出来的一些问题不具有法律效应,埋下了较大的隐患。同时集体经济审计的独立性不强,性质模糊,也困扰了审计工作的开展。此外,审计内容形式单一,审计规范制度缺乏,加之信息不对称现象都对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开展产生了阻碍。因此有必要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制度,明确其法律地位,建立规范化的审计程序,深化审计内涵。作为集体经济审计的执行者,农村审计工作人员也必须要能够有效应对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柴香珍. 农村财务审计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研究[J]. 财经界(学术版),2014,19:239-240.

[2]陈永施. 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探析[J]. 时代金融,2014,03:290.

本文系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3B225。

吉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40418029FG。

作者:王继红 王继仁

涉农专项资金财务审计论文 篇3:

涉农资金审计之我见

乐安县是一个国定贫困县,近年来国家投入的资金较多,其中大部分都涉及“三农”问题。针对这一特点,我局把专项资金尤其是涉农资金的审计监督作为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们结合乡镇财政决算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县直单位财务审计和基建工程审计对退耕还林资金、民政救灾资金、农业开发资金、老建扶贫资金等涉农资金进行了审计或审计调查。查出挤占挪用专项资金360多万元。发现经济案件两起。一是2005年查处的某乡镇原党委书记把已在上级拨入的扶贫资金中报支了的树苗款43 000元,重复开具假发票43 000元拿到县退耕还林办报消,骗取退耕还林资金,其中20 000元被党委书记本人占为己有,另外23 000元县退耕还林办款已提出,至审计时尚未付给这位书记,存放在退耕还林办有关人员私人存折上;二是2006年对扶贫资金中的“移民安置资金”进行审计调查,发现某乡采取虚报冒领、克扣等手法共冒领移民户安置资金28 100元,其中经办人(该乡副乡长)个人贪污挪用15 200元,开具假发票将移民资金中的“设施配套费”14万多元全部套出,用于乡财务开支,同时还查出该乡采取编造假花名册冒充农户签名的手法套取“毛竹低改资金”15万元,用于乡财务开支,套取的资金占上级拨入该项资金的百分之八十五。严重侵占了农民利益。

涉农资金点多面广,项目分散,涉及到千家万户,因此审计工作非常繁杂。要使这项审计取得成效,笔者认为,应把握一条“主线”、突出一个“实”字,做到“四个结合”。

所谓把握一条“主线”,就是要牢牢把握资金的流动这条主线,从账户入手,资金走向哪里追踪审计到哪里。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先要从资金管理单位账户入手,摸清资金来源和去向及使用的总额,对原始单据进行复核、对比、分析,从中发现疑点。对工程项目要对其招投标资料、承包合同、工程预(决)算资料、工程款发票、付款情况等等原始资料进行审核;对发放给农户的资金要认真审核发放表,重点审核表上农户签名是“农民字”还是“干部字”,我们对某乡“毛竹林低改补助发放表”审核时,通过仔细核对笔迹,发现很多属于“干部字”。通过上户调查,证实几张发放表金额150 000多元全是假的,都是干部冒充农民签字;对购买种苗等材料款项,不仅要认真审核发票、合同、验收单、检疫证等,还要和运费、干部差旅费结合起来查,如果其它资料都齐全,而没发生运费和差旅费,这就很值得怀疑。

所谓突出一个“实”字,就是要求审计人员一定要务实,要“沉”下去,深入实地,这是审计工作成败的关键。我们搞涉农资金审计绝不能就账查账,要把从账面获取的资料,发现的疑点,深入农户到群众中去调查核实,取得证据。对工程项目不仅要深入实地勘查,审核其工程量和造价,而且还要走访群众,了解这个项目是什么资金建的,什么时候建的,防止发生甲项目套乙项目,新项目套老项目重复报账情况。我们对某乡审计时就发现退耕还林项目套油茶林项目,一笔种苗费两边重复报账,违法所得落入个人腰包。对在外地采购的苗木、材料等有疑问的还必须派出审计人员外调或函调。

所谓“四个结合”就是涉农资金审计要同经济责任审计、财政财务审计、工程审计、专项审计调查结合起来。一是结合经济责任审计。涉农资金投入是否到位、管理是否有序、能否达到预期的效益,关键是决策。而决策的关键又在各级、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将国家资金审计与涉农资金主管部门、县(市、区)主要负责人和乡镇主要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结合起来。将涉农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涉农项目的决策依据、程序及其效益情况,作为评价领导干部决策的重要内容之一,及时发现和揭示涉农资金运行中的领导决策问题。二是结合财政财务审计。对乡镇财政财务的审计要把粮食直补资金、退耕还林资金、农业税减免、灾情减免、转移支付资金、社会救济资金、老建扶贫资金等等涉农资金作为审计的重点,主要审计是否足额拨付到位,有无挤占挪用及其它侵占农民利益问题。三是结合工程项目审计。涉农资金使用,很大一部分是工程项目,也是广大农民群众在农业开发中看得见、摸得着、最为关注的一项内容。为此,应加大对涉农工程项目的审计,重点关注擅自降低建设标准、调整项目建设点、以旧报新、账实不符、开发工程量造价不真实、高估冒算工程建设资金等问题。同时对项目效益情况进行调查,看有无因立项不准、责任不清、管理不善或工程质量等原因,造成损失浪费或事故隐患问题。四是结合专项审计调查。县(区)审计部门应根据本县(区)特点每年有选择地安排一两项涉农资金进行专项审计调查,揭示资金管理、拨付、使用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向当地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提交综合报告,揭示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达到审计一个规范全县的效果。

(作者单位:乐安县审计局)

作者:刘年和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课堂教学评价学校管理论文下一篇:医学院校学籍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