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线描教学管理论文

2022-04-25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美术线描教学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对江苏省中职工艺美术专业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学时与学分、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实施建议等构成要素进行解读,分析其背后的理念,并结合工艺美术专业课程提出一些实施建议,以更好地帮助专业教师理解和贯彻课标,提升教学质量。

美术线描教学管理论文 篇1:

幼儿园美术园本课程探索与实践

摘 要: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陈鹤琴教育思想指导下,我们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开展以本园教师为主体的美术园本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园本课程;幼儿美术;探索实践

一、指导思想

探索园本课程的目的在于形成幼儿园的教育特色。我园遵循陈鹤琴老先生倡导的“活教育”的思想,逐步形成“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教育理念和课程观,坚持“寓教寓乐,寓教于游”的教育方法,以幼儿的发展需要为评价标准,结合我园师资队伍实际,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方面进行了“以园为本”的探索与实践。

二、探索与实践

1.发挥优势,光大传统

在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教学实践中,我园美术教师素质逐年提高,教学成绩显著。幼儿园每学期都要举行幼儿美术作品展且要求幼儿人人参与,鼓励幼儿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和提高。在进行园本课程探索时,考虑本园已有的师资优势,光大传统,加强学习、拓展、创新。

2.科学引进,开放管理

我园在美术教学中,采取了宏观调控、微观放开的教学管理方法。为教师有选择地提供多版本教参,具体教学内容由平行班教师根据本园、本班的具体情况自主选择或生成课程。每学期末整合总结教学内容,形成课程的基本框架。为教师提供展示自己教学能力和创造性完成教学工作的平台。

3.培养骨干,人尽其才

英国课程专家斯腾豪斯有一句名言:“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编制。”因此,在培养教师方面,我园有目的、有计划地梯队培养。在培养骨干教师的同时,给每个教师提供学习锻炼的机会,做到用人所长,充分调动每个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和 合作精神。

4.冷静执着,适度创新

幼儿园要形成成熟的办园思想和独特的课程模式,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坚持不懈的探索实践。在园本课程的开发方面更要冷静思考,执着追求,不懈努力。幼儿园美术教师在选择、引入、改编、重组或生成课程时要根据本园、本班的实际情况做到适度创新。

5.制定目标,探索实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要求:“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结合陈鹤琴“活教育”的教育思想,我园在幼儿美术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

目标:(1)引导幼儿在接触社会生活、自然环境中,获得审美的心理体验,激发和培养幼儿的美术创作激情和表现欲望。(2)为幼儿提供足够的工具、材料和自由表现、表达的空间和时间,逐步提高幼儿手眼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活性、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3)以美术教育活动为载体,发展幼儿的观察、思维、想象能力,鼓励幼儿创造性的表现。

实践: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自主选择教学内容、设定主题,安排教学进度。(1)内容选择要符合教学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2)加强实际生活体验,在生活中选择题材。(3)表现幼儿身边的人和事,接触社会生活,了解社会新闻,尽可能创造条件开展多种形式的意愿画、主题画或写生活动。(4)预设课程和生成课程相结合,引导幼儿创作出有个性的美术作品。

6.坚持原则,促进发展

(1)兴趣是幼儿美术活动的前提。引导幼儿观察了解身边熟悉的人、事、物,培养他们关心他人的积极情感。在小班教学中,我园多采用生活中的实例,结合生动、贴切、充满童趣的儿童化语言,引导幼儿在玩乐中完成美术学习的任务。

(2)观察是幼儿美术表现的基础。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生活现象,观察社会活动、自然界动植物变化、社会新闻等,并鼓励幼儿用稚拙的画笔记录下来,形成幼儿写生画教学、连环画教学、彩绘服装教学等,培养了幼儿善于观察的习惯和兴趣。

(3)想象是幼儿创作的核心。儿童美术作品和成人作品有着很大的不同。特别是儿童写生画,它不要求忠实于事物的本来面目,不要求对表现的主题进行细致、准确的刻画,它是写生和想象相结合的产物。在线描写生中,幼儿画出了丰富的线条、形状、色块等,在自由想象的空间中,作品既尊重事实又异想天开。

(4)创新是幼儿美术作品的灵魂。在幼儿作品中,不时有新的东西出现,这些在兴趣、想象支持下幼儿美术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精彩瞬间便是幼儿美术的创新。他们在美术活动中表现出的专注、独立、坚毅、善良、爱心等非智力因素将使幼儿终生受益。

我园在园本课程的实践过程中虽取得一定实效,但还有许多不足。园本课程的形成是长期的系统工程,需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实践,形成更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园本课程。

作者:郭丽娜

美术线描教学管理论文 篇2:

工艺美术专业课程标准解读

【摘要】对江苏省中职工艺美术专业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学时与学分、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实施建议等构成要素进行解读,分析其背后的理念,并结合工艺美术专业课程提出一些实施建议,以更好地帮助专业教师理解和贯彻课标,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江苏中职;工艺美术专业;课程标准解读

【作者简介】王国军,江苏省宜兴丁蜀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宜兴,214221)教师,中学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学管理。

江苏省教育厅于2013年制定了《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工艺美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其指导方案,文化艺术中心组在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顶层设计的课标总体框架下,联合几所职业学校的骨干教师、行业企业专家编制了工艺美术专业“三大构成”“色彩”“素描(含线描)”“装饰图案”四门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要领会工艺美术专业课程标准,专业教师还要学习人才培养方案,这样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将更透彻。本文中笔者结合工艺美术专业对课程标准进行具体说明。

一、课程性质说明

课程性质应准确地表达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本课程与专业的关系,能够明确说明课程与前导课程及后续课程之间的关系以及课程的主要功能。以“三大构成”课程为例,其课程性质为:本课程是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工艺美术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平台课程,是在“素描(含线描)”“色彩”课程基础上开设的实践性较强的核心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构成造型和配色能力,为后续“紫砂陶艺”“红木雕刻”等方向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其中“必修的一门基础平台课程”点明了该门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明确了该课程是培养学生美术基础的基本能力,是工艺美术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在……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明确说明本课程与前导课程及后续课程之间的关系;“实践性较强的核心课程”,明确了该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说明本课程内容来源于生活实际,学生需通过艺术训练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其任务是培养学生构成造型和配色能力”表达了本课程的主要功能,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学时与学分说明

课程的学时与学分都依据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学时即课时,一课时为45分钟。《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号)规定:一般16~18学时为1个学分。比如:工艺美术专业“素描”是141个学时、9个学分,“色彩”是96个学时、6个学分,明确学时与学分,便于学校安排课表。本次工艺美术专业课程标准制定主要是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主要根据地方特色开设,如紫砂陶艺方向主要针对无锡宜兴,红木雕刻方向主要针对苏州常熟,玉雕方向主要针对扬州,水晶方向主要针对连云港东海。在专业方向课中虽然课程有些差异,但四个方向课程的总学时和总学分相同,均为626个学时、37个学分。技能方向课程的学时和学分较多,主要体现了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需能胜任工艺美术品的设计与制作,达到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

三、课程设计思路说明

课程的设计思路,是研究课程设置的理念、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课程结构设计依据等内容。下面是中职工艺美术专业“色彩”的课程设计思路说明。

本课程设计思路的总体理念是:体现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融合美术创作思维能力的训练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总体理念体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决定》的指导思想,要求专业课程要从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出发,体现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江苏省现代职教体系的构建思想,注重了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求;要求中职工艺美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并重,体现了本课程培养学生能力的终极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定位是依据人才培养方案来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学生基本色彩造型意识和表现能力的培养,围绕装饰美工、工艺品设计师等岗位要求,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高职分段培养等需要而确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本课程的内容是根据“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工艺美术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岗位需求,对接装饰美工(四级)、工艺品雕刻工(四级)等职业标准,充分考虑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发展需求而确定。课程内容突出了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的技能需要,同时体现了时代性和可发展性,强调了与时俱进的要求。

课程结构设计以色彩造型和色彩表现为主线,结合工艺美术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学习任务,有机融入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规律,以基础知识、表现方法、实践应用的模块结构序化课程学习任务。

四、课程目标说明

课程培养目标必须依据专业培养目标来提炼每门专业课程的培养目标。工艺美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为:掌握对应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与能力,能胜任工艺美术品设计与制作等生产、服务与管理一线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技术技能型工艺美术人才。如工艺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四个专门化方向的专业课程都是围绕工艺美术品的设计与制作:紫砂陶艺方向课程是围绕紫砂陶的设计与制作,红木雕刻方向课程是围绕红木雕刻工艺设计与制作等。下面以工艺美术专业基础课程“素描”为例来说明其课程目标。

“素描”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素描和线描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具备一定的造型能力和艺术美感能力,能胜任工艺美术品设计和制作工作。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服从专业目标,为达到本课程的总体目标,需促进如下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达成:掌握素描和线描的表现技巧和主要表现形式;能运用透视规律表现形体结构的构造关系,体会形的转换;能通过线与面、形与体的处理表现描绘对象的体积、空间、虚实、节奏;能运用明暗、光影表现描绘对象,形成画面风格效果;具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艺术审美、职业道德和正确的职业观念。

五、课程内容与要求说明

课程内容是课程目标的最直接体现,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手段。工艺美术专业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编制采用两种结构。专业基础课程采用模块化的结构,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根据不同的专业化方向选取教学重点,比如:“素描”中的线描模块对于玉雕和水晶雕刻相当重要,应选取其作为重点教学。专业方向课程以项目课程为主,即以项目为中心,每个项目包括若干个教学任务,这是一种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如紫砂茗壶的设计与制作分成壶身、壶把、壶盖的设计与制作等等,这种项目化教学体现了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现以“装饰图案”课程为例进行说明:“装饰图案”属于专业基础课程,编制时采用模块化结构,将其分成五个模块,分别是装饰图案入门、装饰造型、图案色彩、纹样、装饰画;每个模块中又分成若干个教学单元,如装饰画模块中分成装饰画临摹和装饰画创作两个教学单元;在每个教学单元中提出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涉及了本学科的一个个知识点,如装饰画临摹单元中就要求学生了解装饰画的概念,掌握装饰画的方法等等。这种将课程的知识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将知识点按其内在逻辑组成教学单元,再根据职业岗位群或技能需求,将单元组成模块的课程内容,突破了学科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突出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提高了中职技能型人才的综合素养。

六、实施建议说明

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主要有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教学建议主要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情境的规划等,教学评价建议主要是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材编写建议主要是教材编写的理念、内容的呈现及作业设计的指导意见,课程资源开发建议主要是教学资源、网络资源建设的建议。

“三大构成”课程的教学建议是: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情境,推行项目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实行“做中学、做中教”。这是现代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体现了专业课程重视理实一体化的需求。“三大构成”是在观察现实世界的基础上,对形、色、体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并从中提炼出视觉规律,是从具象到抽象、感性到理性的创造过程,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空间立体思维能力、工艺手工制作能力等,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问题探究法等,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独立思考、探究学习。对于渐变构成、对比构成、发散构成等实践性内容,教师可先行示范,在学生模仿、训练时适时点评,指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工艺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学生综合素养为:具有正确的审美观,能够在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中不断陶冶情操,提高素养。因此,每一门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都应融入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等内容,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按照科学的标准,运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测量,并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评价建议强调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坚持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评价方式应多样化:对于理论性较强的“三大构成”概念、基本形式等,主要采用笔试评价;对于渐变构成、对比构成、发散构成等实践性内容,主要采用画面效果评价。评价的主体应包括教师、学生与工艺美术大师等。注重评价结果的应用,及时、客观向学生反馈评价结果,师生共同商讨改进的途径和方法,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应肯定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教材编写和选用必须依据本专业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应反映工艺品的新工艺,新技术,应将岗位要求、行业标准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任务项目,按完成工作任务的需求编写,由简单到复杂来设计典型的工作任务,教学内容应适应情境化教学需求,内容具体化,分析学科知识时应具体到学科的知识点。同时,教材以图片为主,案例需丰富,可操作性要强,文字需简明扼要,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阅读心理与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编写还要具有开放性,在保证项目内容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基础上,应为教师的二次开发留下空间。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目标,其目的是实现课程内容、现实生活实际与现代科技发展相结合,使学生的抽象思维具体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工艺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经经历了一个阶段,从江苏省的“十一五”示范专业,“十二五”的品牌特色专业到各市的精品课程、精品课程资源库,经过全省艺术类学校的共同努力,工艺美术专业已积累了一定的课程资源,但相对于每一门课程来说,这些课程资源还远远不够,还应该发挥课程组、名师工作室等团队作用,合作开发、共享课程资源。在名师工作室的带领下,教师、行业企业专家共同探讨,教师一方面可以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方法和新理念,另一方面还可以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工艺美术专业课程资源需配备一定量的画室及画架、画板、静物台等;需配置一定量的实训室,满足学生实习实训需求,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实训条件;需配齐一些常规的工具书和习作画册、工作任务书、实训指导书等。充分利用信息化设备,配备课程必需的电子读物、数字化教辅资料,建立网络信息平台和师生交互平台,以便于学生在自主学习和交流反馈时利用专业教学资源库中的课程资源。

课程标准是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本次我省中职专业第一轮专业课程标准的出台,既是一种尝试,也是一次突破,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仍需检验,各专业教师在具体实施课程标准时也可提出建议,以便于下一步的修订和完善。

作者:王国军

美术线描教学管理论文 篇3:

初中美术课堂中实施单元教学手段的策略

摘要:当前,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这代表着初中美术课堂面临着一定程度的革新,学生需要具备较为深厚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在这样的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师应该更加重视综合性美术活动,通过这类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深入交流与合作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在美术课单元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革新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美术学习,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素质教育;初中美术;单元化教学

引言: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了教育工作者应当着重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美术教育能够有效引导学生认知美、感受美以及创造美,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亟待革新。当前,初中美术教师应当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通过美术教育养成良好的审美观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基于此,该文以初中美术课为例,概述单元化教学的特征和作用,结合实践分析单元化教学的策略。

一、单元化教学的作用

(1)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单元化教学可以让教师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在适应学生整体思维能力的前提下,及时调整单元结构和教学方向,进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初中教育的一部分,美术教育固有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想象力。单元化教学作为提高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可以从学生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培养的角度优化教学体系与结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必要前提,而这两种能力的培养也是美术核心素养学科的基本前提。单元化教学法能充分结合学生在美术教学中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身的问题,进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2)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现代社会,学生越来越多地接触到信息资源,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也越来越充分。在美术基础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满足学生在核心素养和审美能力方面的发展需要,综合素质教育在以往的教学管理理论中致力于对教学内容的传递和理解。艺术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出发点,通过艺术技能的媒介引导学生创造艺术。这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技能培养过程,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遵循着这一发展规律,这也是美术教育能够满足学生不同方面需求的原因所在。为达到高质量教育的要求,教师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将获得的创新能力和拓展能力运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2]。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教师让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教学氛围下开展学习,更有利于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被充分调动,可以更加轻松地掌握美术相关知识和技巧,提升美术学习兴趣。通过单元化教学的应用,教师能够通过幽默的语言达到活跃课堂氛围的目的,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

二、初中美术单元化教学实践分析

1.整合单册美术教材的知识与技能,将其融合为一个单元在现行的美术教材中,每本书分布着不同的知识点,并且知识点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如,第五课是学习颜色,第六课也是学习颜色。按照以往的单节课教学法,这样排序容易产生大量的重复性内容,导致教师的备课效率比较低下。如果将类似的教学内容与单元整合,适当增减内容,处理和提取知识点,可以厘清教学主线,提炼出更清晰的主题,使原本不连续的知识点形成新的体系,使单元教学内容和谐统一。

2.整合某一学段的知识与技能,将其融合为一个单元由新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可知,初中三个年级属于第四阶段。在这一阶段,由于不同年级要达到的艺术学习目标不同,现行的美术教材编排考虑了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如,将一系列关于“手绘线图”的课程安排在每学期一节课上。虽然内容在逐渐增加,但每学期只有一节课,学生了解的知识比较有限,到了下学期,一些学生已经难以记起以前学过的线描法,这就造成了时间的浪费。因此,如果适当地整合不同年级的美术教材,很多相关内容就会被整合成一个单元。正如上面提到的线条艺术课程,如果单元教学以线描知识为基础,课程安排可如下。其一,用生活中的线条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其二,通过感知,提高学生的线条表达能力;通过线条的对比,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其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线条充满活力,使学生能够形成系统的知识学习体系,形成深刻的记忆,同时也能更深入地学习。根据新课程标准,美术教材同一阶段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教师可以整合这一时期教材中的一些共性知识和技能。然而,这种方式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教师需要熟练掌握美术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并充分考虑各种环境因素。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理论素养极高的人才,而是要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深化我国美术教育的内涵,为学生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三、初中美术单元化教学的发展展望

目前,很多教师为每堂课都设计了完整的教学计划,包括课程导入、新课程教学、教师示范、课堂练习和作业点评。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有效完成教学计划,而且可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如果每一节美术课都采用相同的教学模式,美术教学将陷入僵化,不利于激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以往的单课教学相比,单元化教学有其独特的价值。单元化教学法更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第一,单元化教学有相对充足的时间和条件,可以使学生不再单一地从书本上学习知识,而是激发他们深入思考,开展团队合作,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第二,单元化教学可以更好地利用教材,通过对各种形式课程资源的优化,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同时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第三,单元化教学法更便于实现立体化目标。单元化课程的教学目标可以根据单元化课程的总体目标和按班级划分的单元化课程目标加以设置。这样可以延长相关知识的学习时间,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准备教学内容,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形成更持久的内在影响。

结论:美术学科是美育的重要平台。在初中美术课上,教师要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发展需要,设计出更为灵活的教学活动,采取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将美术理论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机融合,增强学生的艺术感悟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从核心素养的要求出发,全面、多角度地培养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佩蓉.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美术单元化教学实践[J].好家长,2020(93):43-44.

[2]俞晓红.初中美术鉴赏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文理导航(上旬),2020(12):96+98.

[3]王昕蕊.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科普童话,2020(20):64.

作者:舒显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我国海洋文化旅游论文下一篇:高教职称评聘措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