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灰应用现状探讨论文提纲

2022-09-06

论文题目:粉煤灰-硅灰对再生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垃圾对土地的占用面积越来越大。传统的建筑在进行修缮和重建这一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建筑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研究再生混凝土性能及应用,能促进固体废弃物的有效利用,加速推动绿色循环发展,减少环境污染与土地资源浪费,降低施工成本。粉煤灰与硅灰对再生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为废弃混凝土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技术途径,在我国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彰显出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对再生混凝土性能进行研究,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对废弃混凝土、再生骨料混凝土的研究现状,系统分析了掺和料(硅灰/粉煤灰)和再生骨料对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并对再生混凝土当前存在的不足进行剖析及未来前景进行了展望。为了探究粉煤灰、硅灰及再生骨料的占比对再生混凝土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本试验通过调整粉煤灰、硅灰、再生骨料掺量比设计了22组平行试验,对比分析不同的掺和料配比对再生混凝土坍落度、吸水率、软化系数等物理性能,7d/28d抗压强度、28d抗折强度等力学性能,及抗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对再生混凝土坍落度的影响中,再生骨料和硅灰均使坍落度下降,粉煤灰使坍落度上升,最高可达62mm。对再生混凝土的吸水率影响,硅灰使混凝土吸水率下降,掺量为10%时,最低降至0.51%,而粉煤灰和再生骨料均使吸水率增大,粉煤灰掺量为15%时,吸水率为1.36%。硅灰使混凝土软化系数先上升后下降,最高值为硅灰掺量8%时软化系数为0.892,粉煤灰使混凝土软化系数先下降后增加,最低点为粉煤灰掺量15%时,软化系数为0.821,再生骨料掺量使混凝土软化系数持续下降。(2)硅灰对混凝土7d、28d抗压强度的影响为先有所提升后逐渐下降,硅灰掺量为8%时为拐点,此时对应7d、28d抗压强度分别为30.8MPa、37.2MPa,粉煤灰对混凝土7d、28d抗压强度为先减小后增大,掺量为15%时,对应7d、28d抗压强度值分别为25.2MPa、30.2MPa,再生骨料掺量增加会使混凝土7d、28d抗压强度逐渐减小;粉煤灰和硅灰都可以使混凝土的抗硫酸盐耐腐蚀能力较初始值有所升高,粉煤灰掺量为20%时,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系数为0.97,硅灰掺量为10%时,系数为0.96。再生骨料的掺入则使混凝土抗硫酸盐性能逐渐减弱,再生骨料掺加量为40%时,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系数为0.96。(3)硅灰粉煤灰复掺后,由于粉煤灰的“滚珠”效应与硅灰的细颗粒间可以形成互补效应,充分发挥两者各自的润滑、密实孔隙、二次水化作用,改善混凝土的物理化学性能,密实混凝土的孔隙,提高混凝土抗渗性,同时硅灰粉煤灰在碱激发反应后生成的硅酸盐凝胶,使得混凝土强度进一步增大,可以更好的阻止SO42-在混凝土中的渗透,从而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的能力。相较单掺,复掺的各项力学性能指标更好,可以更好地提升混凝土各方面性能。

关键词:再生混凝土;硅灰;粉煤灰;复掺;抗压强度

学科专业:土木工程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再生骨料和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基本概念

1.1.2 再生混凝土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研究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研究路线

2 原材料基本性能与试验方法

2.1 原材料的选取

2.1.1 水泥

2.1.2 粉煤灰

2.1.3 硅灰

2.1.4 水

2.1.5 减水剂

2.1.6 细骨料

2.1.7 天然粗骨料

2.1.8 再生粗骨料

2.2 再生粗骨料的制备与性能测试

2.2.1 再生粗骨料的制备

2.2.2 再生粗骨料的筛分

2.3 粗骨料的性能测试方法

2.3.1 粗骨料表观密度

2.3.2 骨料的压碎指标

2.3.3 粗骨料的堆积密度

2.3.4 粗骨料的含水率

2.4 试验结果及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再生混凝土制备与测试方法

3.1 再生混凝土制备工艺

3.2 混凝土成型与养护

3.3 再生混凝土性能测试方法

3.3.1 物理性能测定

3.3.2 抗压强度测试方法

3.3.3 抗折强度测试方法

3.3.4 抗硫酸盐侵蚀性测试方法

4 再生混凝土性能分析

4.1 试验方案

4.2 配合比设计

4.3 再生混凝土的物理性能

4.3.1 再生混凝土的坍落度

4.3.2 再生混凝土的吸水率

4.3.3 再生混凝土的软化系数

4.4 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4.4.1 再生混凝土的7d、28d抗压强度

4.4.2 再生混凝土的28d抗折强度

4.5 再生混凝土的抗硫酸盐腐蚀性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艺术硕士论文提纲下一篇:高校财务管理会计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