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院校企业文化论文

2022-04-29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财经类院校企业文化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财经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系统分析当前财经类院校实践总体状况和发展趋势,指出目前财经类院校社会实践面临的一些问题,并从现实出发,进一步探讨其发展模式,提出建立财经类专业学习的实践教学模式、建设符合财经类院校特色的实习基地和长效机制、构建财经类院校社会实践浓厚氛围等建设性建议。

财经类院校企业文化论文 篇1:

高职高专财经类人才培养模式新探

[摘要]准确定位高职财经类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探索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培养适合产业发展需要和岗位技能标准的财经类高技能人才。

[关键词]高职教育 财经类人才 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陈军周(1964- ),男,河南汝州人,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实训中心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体制与经济政策。(河南 平顶山 467000)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诸如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脱节,课程教学内容与行业技术应用脱节;教学手段和方法针对性不强;毕业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态度不能满足工作要求等问题在高职高专财经类人才培养中也同样存在。需要加快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型财经类人才。

一、高职财经类人才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目标

高职财经类人才是以管理和服务工作为主,要求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较高,综合能力强,有较强的核算、分析、应用和管理等实践能力,有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能在企事业单位适应不同岗位要求,从事财经和管理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财经类专业的岗位特点、人才目标决定了高职财经类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特征。

1.复合型知识结构。财经类专业岗位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多学科知识背景,具备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能力素质知识,有复合型知识结构。基础理论知识指公共类知识,涉及文学、数学、哲学、历史、法律等方面,是适应职业岗位的文化基础,也是终身学习、转职转岗、创业立业的前提条件。专业知识是财经类人才藉以形成专业技能,胜任岗位工作的知识。能力素质知识有助于拓展专业技能,主要涉及工程技术、经济管理、信息技术等相关学科的知识。

2.多元型能力结构。(1)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必须具有高水准的职业能力,很高的职业素质,很强的业务能力、服务能力和专业技能,高标准完成财经岗位的工作。还要有思维分析能力、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善于把知识、技能和社会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完成工作任务。(2)沟通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工作中需要协调各种关系,争取各方面理解、信任和支持,建立多方面合作,树立良好的企业和个人形象。同时要善于在沟通交流、团结合作中依靠团队的力量完成工作任务。这就要求财经类人才具备公共关系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要善于和各行各业、不同类型的人沟通交流、协调关系、团结合作,形成团队力量。(3)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财经类专业人才必须能熟练使用电脑等现代化办公设备,熟练使用各种财务、办公、计算机软件,善于运用网络技术和网络资源。

3.职业态度和职业精神。财经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有良好的职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要热爱财经职业和岗位,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负责,顾全大局、吃苦耐劳,具有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不断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

4.良好的品德素质和心理素质。高职财经类专业人才不仅要“学会做事”,更应该“学会做人”,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坚强的决心、顽强的毅力。

二、高职财经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求

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对财经类人才的知识、能力和岗位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提出了高职财经类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1.体制机制更有活力。培养高职财经类技能型人才必须建立开放、多元、创新、高效的体制机制。办学投入多元化、人才培养多方参与、人才质量社会评价,构建对外开放、融合,对内灵活、高效,校企合作,充满活力的人才培养机制。

2.培养过程强化实践。实践能力是高职财经类人才的核心能力,要加强实践锻炼,给学生创造接触社会,接近工作环境,适应工作岗位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去体验、锻炼,在实践中提高专业技能。

3.专业设置贴近实际。财经类专业设置更贴近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反映产业发展的新要求。根据市场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积极开设新的专业。对传统优势专业进行改造,使其核心技能、人才规格符合新的职业标准。

4.课程体系科学合理。财经类人才培养标准要符合产业标准,就必须建立配套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设计要有社会、企业的广泛参与,专业课程要体现产业发展的新要求、新标准。理论课、专业技能课、素质拓展课要搭配合理,课程体系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通用能力,又要技能突出、特色明显。

5.学制设置更加灵活。要使学生不断地从学校→企业→学校→企业多次反复,实行分段制、多学期、小学期等灵活学制,以适应产教结合、强化实践技能的培养要求。

6.专业教师双师素质。财经类人才质量要合乎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教师也必须具备行业、企业经历,具备双师素质,既是教师又是执业会计师、审计师,既能上好课,又能指导学生提高专业技能,参与社会实践。

7.人才质量多元评价。财经类专业人才质量要得到社会认可,培养标准和目标必须符合社会、产业和企业标准,要建立学校、企业、社会多方参与、多种形式的考试、考核制度,评价指标既要反映学科成绩,更要考虑学生动手能力、就业能力和持续发展。

三、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

以产业发展对财经类高职人才的需求为依据,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技能型财经类人才培养模式。

1.创新体制机制,实现校企人才共育。在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下,能最大限度激发办学活力,建立高职财经类人才培养的全新模式,培养出符合产业发展标准、符合财经职业岗位要求、适合社会需要的财经类高技能人才。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体制,依托职业技术学院或者行业,吸收合作企业、事业单位共同组成职业教育集团,成立集团理事会和工作委员会。制定章程,明确集团成员责权利关系。利用职教集团这个平台开展校企在人才培养上的全面合作,企业参与制订培养方案,参与过程管理,参与质量评价,合作安排就业,校企人才共育,深度融合。

2.深化改革,加强财经类专业建设。建立学校主体、政府协调、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多元化专业建设机制。在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下,建立财经类专业建设委员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要求与岗位技能标准对接。

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部署和区域产业规划,围绕服务现代农业、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和生活性服务业,按照职业资格标准,重点建设社会认可度高、就业好的专业。

3.强化实践,构建全新课程体系。(1)制订灵活的教学计划。积极推行学分制,为实行分段式、多学期、产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打好基础;实行指导性教学计划,加大选修课的学时比重;制定相对独立的实训和顶岗实习教学计划,使实习实训、顶岗实习的学时数达到50%;对学生参加社会活动、技能竞赛、作品展示(展览)等给予综合素质学分,鼓励学生全面发展。(2)更新教学内容,构建课程体系。在校企合作基础上,吸收企业参与课程设计和课程改革,使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课程体系,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以培养实践能力为重点,以财经岗位能力标准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创设模块课程体系,如“人文和科学素质课”“职业核心能力课”“专业技能课”和“职业素质拓展课”等;课程设计还要体现信息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4.工学结合,优化人才培养过程。(1)产教结合模式。学校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学校提供场地,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技术人员,在校内成立分公司或分部,将公司办公室、工作室与学校的实训室和教室进行一体化整合,建设集生产性和教学性为一体的“校中厂”。企业在学校办“厂”,可以得到相对便宜的土地使用权、房屋租赁费,享受优惠政策,降低运营成本。学校借助企业的资金、设备、技术和管理建设学生实训和教师实践基地。学校教师、学生担任管理或工作人员,进行真实项目的业务实践,教师在做业务的过程中,带领指导学生提高实践技能,学生锻炼了技能,教师提升了素质。(2)工学交替模式。学校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在企业创办实体或直接把企业生产车间、工作部作为实训基地。学生在企业 “半工半读”,教师把课堂搬到企业,在生产中、工作中指导学生提高实践技能。既可以为企业培养急需的技能型人才,还可以直接为企业完成生产任务。学校组织学生到企业实践,带着问题再回校学习,工学交替,不断反复,达到提高实践技能的目标。(3)“订单培养”模式。学校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按照企业用工计划,由学校定向招生,按照财经岗位技能标准设置课程,校企双方共同派老师上课,学生在学校实训基地或者生产服务一线实习。培养过程始终贯穿企业行业标准、岗位技能和企业文化,学生培养合格直接由企业安排就业。(4)产业实体模式。依托学校重点专业和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兴办产业实体,以公司模式运作,建立责权利相统一、产学研结合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学生在公司进行专业实践,既是学生,又是公司员工。教师一方面承担教学任务,同时又在企业、公司兼职,既要和学生一起完成公司任务,又要在工作中指导学生实践,提高学生实际技能。学生可以真实体验到企业、社会对财经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明确素质目标和技能目标,在实际工作中提高技能,提高素质。

5.改革聘任制度,建设“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立和完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培养和聘任制度,建设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增加“双师”教师比例,建设“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立和完善教师企业实践锻炼制度,促进专业教师积累企业工作经历和树立行业影响力。专业教师要到相应的业务领域、企业挂职、兼职或实习,增加专业知识,提高“双师”素质;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考核并获得相关执业资格证书,使教师同时成为注册会计师、税务师、造价师、预算师等,具备行业执业资格或第二技术职称;从企事业单位、科研单位、经济部门和社会上招聘、引进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实践能力的人员充实教师队伍;制定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吸引企业一线的技术骨干、能工巧匠到学校兼职,聘请社会上有经济师、会计师等执业资格或技术职称的人兼职任教,承担教学任务。

6.改革考核方法,建立多元评价机制。改革传统评价方法,建立就业(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家长、研究机构等多方共同参与的人才质量评价制度,将财经类毕业生就业质量、用人单位满意度等作为衡量人才质量的重要指标,还应对毕业生的发展轨迹进行追踪,考察持续发展能力;推行“双证书”制度,使高职财经类人才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与企业标准、岗位标准、执业资格标准相一致;考核形式和内容要灵活,多种考核方法和考核标准相结合,给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和个性化展示的机会和平台。如用答辩、技能竞赛、设计展示、课题报告、技术实践、创业规划、综合实训等多种方法,考核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白翠兰,李军.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政策取向[J].辽宁高职学报,2004(5).

[2]周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现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0).

[3]梁幸平.对高职财经类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

[4]徐挺,裴亚萍.以示范性高职院校为例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J].教育与职业,2010(18).

作者:陈军周

财经类院校企业文化论文 篇2:

财经类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

摘 要:财经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系统分析当前财经类院校实践总体状况和发展趋势,指出目前财经类院校社会实践面临的一些问题,并从现实出发,进一步探讨其发展模式,提出建立财经类专业学习的实践教学模式、建设符合财经类院校特色的实习基地和长效机制、构建财经类院校社会实践浓厚氛围等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财经类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

一、引言

按照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不断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经类院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的建设输送了大批人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既懂社会经济理论,又能联系实际的人,所以财经类院校走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财经类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状况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经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为社会科学中重要的学科领域,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大学为代表的财经类院校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建设输送了大批的人才。但由于财经领域极为复杂的经济、管理和社会等学科背景,财经院校学生不可能像理工科学生那样用严谨的实验来发现新的现象、提出新的见解,也不容易像理工学生那样做出科学成果和科技发明,因此知行合一的社会实践活动对财经院校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为了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对培养广大财经学子深入社会调查研究、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作用,广大财经类院校开展了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富有财经特色、卓有成效的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指导老师人数逐年增长,规模不断扩大。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既满足了各类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又调动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并为探索财经类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我们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当前财经类院校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发展趋势:

(一)实践主题与财经类专业结合程度趋向紧密

近些年财经类院校社会实践主题选择与专业结合愈加紧密。财经类院校以经贸类、金融类、商科类等专业见长,学生实践主题选择越来越受专业导向,主要集中于对相关行业、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深入调研和相关企业的走访活动和专业实习等活动项目。例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的主题设置中专门分列了探索经贸发展这一主题。这使得学生能在实践中检验学习成果,培养理论掌握、具体观察、科学分析、归纳总结等方面的能力,也有助于学生感悟企业文化、提高实战能力,学以致用。

(二)实践类型与形式越来越丰富多样

财经类院校在着眼于财经类专业主题实践的同时,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与有效引导下,学生的视角更加独特,观察更加细致,选取的主题更趋多元,也更贴近现实,实践类型与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多样。近些年,财经类院校的社会实践主题范围涵盖了经济区域发展、志愿活动、社区服务、实习创业、文化研究等多种主题,实践途径也日趋多样,包括实地调研、实习、支农支教、社区关怀、远征宣传等多种途径。在各色实践主题及类型中,学生的眼界更加开阔,也加强了对社会的责任感。

(三)大学生职业规划主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受到财经类院校学科实用性导向的影响,大学生创业、就业方面的主题日益得到关注,职业规划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成为越来越多学生的选择,反映了学生贴近现实的诉求与规划未来的壮志。例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2011年与爱因斯特共建国际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实习的实践项目。

三、财经类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在财经类院校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大部分财经类院校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开创性的成就。但从长远来看,财经类院校社会实践仍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财经类院校对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仍有待加强

从经费资助方面来看,有些院校存在着经费不足的现象,这使得财经类专业学生的研究受财力限制而难以深入下去。受研究经费和其他客观条件的约束,财经类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培养。从课程设置来看,部分财经类院校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设置较少,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和实践教学环节的激发和训练,而经济管理类、财政金融类课程很少安排实验教学,这阻碍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

财经类院校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识水平有待提高。

大部分财经类院校学生对社会实践的意义和内涵没有足够的认识,这大大限制了社会实践的选题范围。很多财经类院校学生将社会实践局限于个人发展,缺少人文关怀和对社会的责任感,这使得财经类院校学生多选择实习、创业类社会实践,而往往忽视科研、志愿活动和社区服务等实践项目。此外,财经类院校学生依据财经类专业选择的实践主题往往过于空泛,这使得实践往往流于形式,不能取得具有广泛现实意义的实践成果。

(二)财经类院校社会实践的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很多财经类院校社会实践缺乏日常化和长期性,往往集中于暑假。这使得社会实践成为了学生的暑期任务,导致社会实践流于形式。此外,部分财经类院校社会实践缺乏完善的评价体系,没有制定严格的考核办法和考核标准,甚至部分院校学生托人找单位盖章了事,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2]。

财经类院校社会实践自身专业特色体现不足。

部分财经类院校社会实践选择的主题往往流于大众化,不能很好的结合自身财经专业的特色,缺乏创新性和独特性。这使得财经类院校学生在实践中不能够最大程度的利用本学校的资源,也不能得到更多来自专业教师的指导。

四、财经类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途径

经过上述的分析,结合当前财经类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现状,针对当前财经类院校的现有办学特点和资源,我们为财经类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一)建立财经类专业学习的实践教学模式

财经类专业属于实践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其培养的本科学生,除少数进入硕士研究生行列外,大部分将进入企业、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从事经济方面的种种工作。因此,建立财经类专业学习的实践教学模式,渗透社会实践思想,加强学生对社会实践重要性的认识将为财经类院校开辟更广泛的社会实践途径。

在教学方法上,要由灌输式转向启发式,更多地采取讨论式教学、研究式教学、项目团队等新教学组织形式。在教学内容上,要密切联系社会现实,教材适应实践的需要随时更新。在教学考核上,考试形式灵活多样,扩大实践操作、调查、参与课题研究的比例。此外,学校可以聘请一些有丰富实践经验、在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专家兼任财经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教师。

将实践应用于教学,建立财经类专业学习的实践教学模式,将增强学生自主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为探索财经专业类实践课题,建设财经专业类实践基地打下深厚的基础,如斯坦福大学为财经类学生设有很多的讨论班或研讨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主修方向和学习兴趣选择适合的研讨班,不同专业老师以及学生的交流,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使不同的思想达到碰撞,开拓视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明显的提高[3]。

(二)结合财经类专业开展富有特色的社会实践

财经类院校应结合院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开展富有特色的社会实践。财经类院校学生自身的专业背景将有助于解决实践过程中的专业性问题,财经类院校大批的专业教师也将更好地为学生提供财经类专业性指导。

此外,财经类院校结合本校专业开展特色实践能够使教学与实践相互促进。学生可以在专业性社会实践中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检验学习成果,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财经类院校结合本校专业开展特色实践可以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开辟教学实习、社会实践基地,形成产、学、研一体的长效发展机制,提高学校的整体竞争力。

(三)建设符合财经类院校特色的长期实践基地

实践基地建设不仅为社会实践提供了稳定、长期的实践途径,而且能够成为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和载体。选择实践基地要结合财经类院校特色,根据专业教学要求,力求做到教学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以校外实践基地为纽带,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使之具备产、学、研一体的特点。即推动企业发展,增强企业活力,同时也为学校注入科研动力,促进学校形成技术创新、交流、转化的氛围,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加速实践成果的转化。

(四)建立财经类院校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

建立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克服社会实践流于形式化的现象,将社会实践推向日常化。这不仅需要建立并完善社会实践领导管理机构,设立并规范社会实践专门规章制度,还要加强激励机制的建设,并将社会实践纳入学生考评体系,不断增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社会实践日常化方面,可以撰写针对财经类院校的社会实践教程,设置社会实践方法理论课程,或定期举办专门讲座。将实践融入课堂,推行实践教学方法,将实践课题与专业学习相结合。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开展各种短、中、长期的实践项目,做到社会实践人人做、时时做,全面覆盖,全面铺开。这将有利于财经类院校社会实践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并更好的与专业学习相互促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五)构建财经类院校社会实践浓厚校园氛围

只有学校充分利用学校中可以传授科学的每一个场所,它方可成为真正意义上提高财经类学生科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组织活动[4]。财经类院校应更加重视社会实践的日常宣传与成果分享。运用各种校园媒介,开辟实践版块,分享实践故事,刊载优秀实践论文,构建人人乐于实践的浓厚校园氛围。此外在日常的思想教育课,更应该重视实践过程的作用,激发同学们对于开展社会实践的热情,从而起到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

五、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成长成材的重要途径,是具有财经类院校特色的文科类院校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在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财经类院校应紧跟时代潮流,重视人才培养,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Z].中青联发[2005]03.

[2]邹丛阳.浅谈新形势下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有效途径[J].湘潮,2008(2).

[3]邓和平.斯坦福大学成功之路的启示[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1).

[4]乐章,吴苗苗,李东阳.财经类专业学生科研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1(12).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作者:于泓斌

财经类院校企业文化论文 篇3:

基于价值理性思考的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

摘 要: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本质是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实现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融会贯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要将价值理性观念科学地融入教学实践中,整合现有校企合作的课程内容,搭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融合的实践平台,以期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素养,提高校企合作契合度。

关键词: 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 校企合作 价值理性

现有合作模式多受市场经济导向,学校批量性生产、输出学生,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尤其是财经类专业,实践可操作性较低。在教育领域内,高职院校的办学发展与市场经济的比变化存在较高的依存度,财经类高职院校由于设置的三产类热门专业集中程度较高,其培养目标往往以市场经济发展方向为向导,尤其容易受社会经济形势波动变化的冲击。这种工具理性思想在目标取向上,以国家的、社会的乃至利益团体的政治的、经济的现实利益为其最直接同时也是最高的价值目标;在实施过程中深刻影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目标、方案、实践课程的设置;在评价方式上多以教育目标是否达成、效率、所花费成本等工具性评价方式衡量。

一、高职财经类专业校企合作现状分析

高职财经类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与其他专业尤其是工科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开展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之处的,财经类专业由于专业性质的关系,理论性较强,专业课程枯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操作技能的训练都受限制,主观能动性受挫。除实践操作技能外,学生需要其他方面诸如写作技能、创新能力、临场应变能力等各方面素质的配合。介入价值理性的理念,调整校企合作专业目标的定位,培养全面素质、塑造学生个人理想,然后实现其社会价值十分必要。

高职层次财经类专业的岗位群分布较广,而且大多数岗位都需要直接与人或机构打交道,因为人或机构需求的差异性非常大,相同的手段对不同的人或机构产生的效果必然不同,所以对于工作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很难用标准化的指标衡量,企业在考核工作人员的业绩时往往通过其完成交换的成绩衡量。这就导致高校在为该层次财经类专业提供教学服务的过程中,有目的地培养学生为达到促进交换的实现而形成的一套系统有效的工具性方式,并通过实践活动锻炼和检验学生的综合能力。校企合作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参与校企合作是如今高职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手段。高职教育在注重实践教学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忽视学生的个人价值培养。价值理性的回归,有助于高校人才本位观念的提升,对全面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有所助益。

二、高职财经类专业校企合作存在问题

(一)合作深度不高,规模较小。

校企合作的最终目标是知识、理论和实践训练一体化,理论实践融合。高职财经类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一般面向财会、金融、税务、营销等岗位[1]。一方面,由于对应的合作企业单位往往规模不大,能容纳的学生数量有限。另一方面,财经类专业性强,往往带有保密性质,要求专业性和工作经验性等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学生往往被排除在专业岗位之外,仅限于打杂等外围性事物,对提升专业水平帮助有限,且会加重企业的管理负担。因此,企业对接纳实习生往往心存顾虑。

(二)“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力量较弱。

高职院校师资来源:一是前身是中等专业学校的师资队伍,二是新聘任的硕士生博士生,三是从企业高薪引进的技术骨干等。前二者的教师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实践锻炼。从企业引进的骨干人员在理论积淀上往往较欠缺,二者难以在理论实践上顺利融合。高职院校教师既承担着超负荷的教学任务,又承担着家庭教育的重担,缺少足够的时间深化和探讨自己的专业发展。另一方面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缺乏教学的专业自主性,从而促使教师在现实的专业教学和提升自身的教育素质方面都出现较严重的问题。

(三)缺乏长效运行机制。

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在专业实践方面做了各种各样的改革,在学校内外建立实践基地,注重专业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与会计、税务、保险等行业相关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但是流于形式,无法实现深度融合。目前的校企合作多为硬件上的拓展和丰富,例如建立实训基地或者相关配套软件和设备的建设,但是无法产生更进一步的融合提升。教师依然以理论教学为主,少部分参与实践教学,缺乏企业的参与。教师很少深入企业中研究与学习,以更新自己的理论实践经验。这些都源于校企合作处于一个低层次的松散状态,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也没有政府的政策鼓励支持,企业往往积极性不高,没有参与热情,从而降低校企合作的教学质量。

三、基于价值理性思考的校企合作模式改革方向

(一)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

目前,高职教育的总体目标是追求办学效益最大化,具体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校企合作使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得以巩固和提高;二是通过校企合作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检验和锻炼。高职财经类专业现有的几种校企合作模式,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企业需求确立人才培养目标,以期让学生更快地学习专业技能,适应岗位的需求。这种指导思想强调职业技能的训练、工学结合的开展、资格证书的获得等看得见的工具和操作技能,对于高职学生的人格素质、思想情操、审美能力等重视相对不足,这与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和全面发展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所偏差。价值理性理念融入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目标中,改变财经专业学生工具性的机械式的沉闷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

(二)学生是教育的中心,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

学生是高校教育的中心,价值理性在教育中体现在育人、以生为本上。因此,教师在高职财经类课程中应当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在知识的传递和技能锻炼中关注学生的适应性。在以生为本的课程观理念下,高职财经类学生的培养不能将学生“物化”,而应更多地关注学生个人的价值,体现个体的价值性。在高职财经类校企合作培养过程中,应注意针对不同学生对不同岗位的个性需求,对不同个性水平的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培养,增强学生与企业实践岗位的适合性和匹配性。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在现有的事业单位体制下,缺乏创新精神,没有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导致教师缺乏教育的责任心和对科研的探索精神。由于个人本身的教学任务繁重,工作量大,还要兼顾家庭,导致没有时间精力下企业进行深入的实践探索。因此,在教师的师资队伍培训和教育中,要融入价值理性的价值观教育,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了解高职教育的最新发展动态,为教师提供政府部门、科研院所、行业协会所举办的一些研修与培训机会,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集体认同感[2]。

(三)课程教学改革,提升高职课程文化质量路径探索。

目前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校企合作课程内容设置上,基本模块就是文化素质课、基础理论课、核心课程、选修课程、实践课程,除文化素质课与专业关联度偏低外,其余课程设置基本就是围绕如何培养一名优秀的财经类一线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的应用性技能型人才,这非常容易导致某些换岗毕业生在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无法胜任新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面对职业发展时后劲不足。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融通,在课程设置方面必然得增加多方面的选修课程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精神品质。目标是否达成不应该成为校企合作教学检验的全部,高职财经类专业考核检验标准不应局限于岗位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而是从职业素质的全面提升,包括职业技能、心理素质、职业道德、创业能力等全面协调,由关注岗位技能训练向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转变——不仅为了毕业生的就业率,还要让毕业生学会适应社会变化和未来发展,让学生成为会学习、有能力、有自信的人。

高职院校在课程文化建设中应全面关注学生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念、创新创造能力、抗压能力等各方面内容[3],应该注重学生内在于外在的全面提升,在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提升的同时,注重学生内在情感体验与人格的全面培养[4]。高职教育所做的课程文化建设,往往流于表面,课程设置上仅有马克思、毛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对学生情感、创造力、艺术性等方面的忽视,容易造成学生人格的缺失,变得脆弱敏感。因此,应该在课程文化建设方面,倡导“全人教育”,引入价值理性观念,促使学生在理性、人文、道德等方面获得丰满。具体而言,可以在设置多样化的选修课的同时,在授课内容中融入正确价值观念、人文价值观念的引导;在企业实践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悟企业文化;学习受挫教育,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等。

四、结语

与一些实践性操作较强的工科类专业相比,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在校企合作上有自己的特点,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有自己的难点。通过价值理性的引导,调整校企合作模式,在专业目标定位、教学改革、师资调整、课程文化建设方面进行融合,提高高职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树立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念,对提高高职财经类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不无裨益。

参考文献:

[1]芮正茂.高职财经类专业创新“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讨[J].高教论坛,2011(9):129.

[2]田晓艳.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现状及发展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5(13):71-72.

[3]王炜.高职课程文化的内涵、特色与建设策略[J].职教论坛,2015:38-39.

[4]郁士宽.高职课程文化的问题反思与质量追求[J].文教资料,2013(36):68-69.

基金项目:本文系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校教学改革项目“价值理性视角下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GXM201507)。

作者:吕菲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煤矿行业的煤矿安全论文下一篇:重症监护新生儿护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