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文的教学设计

2022-11-15

第一篇:阅读课文的教学设计

让课文批注成为阅读教学的助推器

上传: 刘英

更新时间:2012-5-30 17:10:12

让课文批注成为阅读教学的助推器

【摘要】努力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让课文批注成为阅读教学的助推器,是实现个性化阅读,提升阅读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介绍了课文批注的渊源、类别后,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对课文批注的训练进行了阶段性的安排,并以师生各自批注、批注成果交流、误读式批注评价等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引导和激励。

【关键词】课文批注;阅读质量 【正文】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写作等语文知识学习的基础,它一般占据小学语文2/3的教学时间。因此,努力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阅读教学中倡导学生有感而发、有疑而问、有得而写的课文批注,能让学生静心地与文本对话,有利于学生进行多样化、有创意地阅读,拓展思维空间,使阅读更富个性化,从而提升阅读教学质量。 那么,什么是课文批注?如何让课文批注成为阅读教学的助推器,提升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呢?下面,笔者试从课文批注的渊源、类别、阶段安排、操作方法等几个方面一一进行阐述。

一、此曲并非天上有——课文批注的渊源 课文批注不是新课标下的新产物,它源自于我国一种传统的阅读方法——“不动笔墨不读书”。 如毛泽东谨记先生教诲:“不动笔墨不读书”。一部10万余字的《伦理学原理》,他写了12100多字的批注。毛泽东深厚的文学功底与这种读书方法不能不说有很大的关系。而李贺的《史纲评要》,脂砚斋的《重评石头记》,金圣叹评《水浒》,沈括的《梦溪笔淡》都是课文批注的典范。

课文批注就是边读课文边记录自己的阅读心得、阅读评价。它兼感性的体验、感悟与理性的思辨、评论于一体,是一种较全面,整合度高的、符合语文学科特点的能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学习方法。其实质是主动探究,是与文本、作者的直接对话,既是广泛的吸纳,又是真实的吐露,是浮华热闹的课堂表象的反叛,能让学生的感悟、理解鉴赏、评价等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从而推动语文阅读教学质效。

二、大珠小珠落玉盘——课文批注的类别 课文批注按不同的标准来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一)不同位置的批注:

1、眉批。就是批注的内容写在书中“天头”的位置,内容一般是针对课题质疑或对作者生平、作品背景的了解等,能有效地调动阅读期待,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阅读课文。如一学生在《观潮》一课的“天头”位置就有过这样的批注:“这‘潮’指的即是钱塘江大潮,文人苏东坡就曾留下‘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的诗句!”

2、夹批。批注的内容写在字里行间,即文字之间空白处,一般是针对课文中的字、词、句及标点作圈点勾画或简略的文字点评。夹批比较自由,位置、对象、批法等可以任意选择,好比一个人无拘无束地在山路上散步,看到一块漂亮的石子,捡起来,把玩把玩;看到一朵奇异的野花,蹲下来,观赏观赏。多自在多惬意!如在《搭石》一文的第二自然段中,“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有学生就圈点出一个“直”字,并在行与行的空白之处批注道:“这样的执着多么善良啊!”

3、旁批。批注的内容写在课文段落的旁边留白处,一般针对段落内容、层次结构、表达方法、写作特点或段落中的精彩语句作批注,多则洋洋洒洒上千字,少则寥寥数语三两句,甚至一个“好”字,一个“妙”字亦可,真正体现“言为心声”。如《观潮》一课中,有一学生在第四自然段旁边留下这样的批注:“这钱塘江的大潮啊,它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就很好地写出了对这一自然段读后的感受。

4、总批。就是在课文的篇末写下的批注。一般是针对课文的主要内容、语言特色、篇章结构、思想情感等进行归纳、评议、补充和深化的批注。总批的思路不应受条条框框的约束,可以五花八门、丰富多彩。不但侧重点可以不同,对同一问题,甚至还可以有相反的批注。如对同一篇文章,学生甲批注“语言表达太过平淡,使文章缺少感染力”,学生乙批注“语言表达极佳,与人物朴实无华的性格特点相吻合”,见智见仁。教师应遵循无错原则,鼓励学生大胆批出自己的见解。

(二)不同形式的批注

1、符号批注。就是学生对自己认为重要的、应注意的字、词、句、段用各种符号加以标记。如:用“o”圈出重点字,用“△△△”标出关键词,用“~~~”划出重点句,用“

?”表示质疑等。

2、文字批注。即学生用文字形式把自己的看法、感想、疑问、评论、启迪甚至联想,简明扼要地写在书中空白处,这种批注具有内容具体、表达明确的特点。

3、纲要批注。把学习内容经过分析、归纳与整理,提纲挈领地形成一个阅读纲要,以揭示内容的内在联系,使复杂的内容简单化、形象化,如:《父亲的菜园》一课,可引导学生列出如下纲要式批注:

失去菜园→选择荒地

开荒

坚毅

→ 重获菜园

填土

没有气馁

一片诱人的翠绿

播种

信心十足

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

肥土

精心伺候

通过批注,学生对课文的文路、主人公形象及主旨一目了然,同时也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4、补充批注。为了解疑释难,增进理解或拓展视野,对文中内容或作语言补充、或注明与之相关的课外材料来源,或标上阅读的方法、步骤等。

(三)不同内容的批注:

1、识记批注。主要是有关识记字词方面的内容。如划出课文中的生字词,给生字列出形近字或分析易错部件、释词义、标段序及分析标点符号用法等,是预习课文时应达到的常规要求。

2、质疑批注。内容是学生读课文时遇到的阅读障碍并由此产生的疑点和困惑。它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养成边读边思的阅读习惯。针对课题或重点词句提问并且标在书上,就是运用较多的质疑批注方式。

3、感悟批注。批注的内容是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得到启迪、受到教育而有所收获的课文内容或语言文字。如有学生对《七月的天山》批注“美啊!我仿佛来到了那蓝天雪峰下,静看鱼儿嬉戏,静观原始森林,静听马蹄溅水,静赏无边繁花。原来抓住景物特点可以把文字写得这么优美动人呀!”

4、联想批注。内容是学生阅读课文时,由此及彼产生的联想。如:阅读课文《生命、生命》之后,学生就由课文中“绝境求生的飞蛾”联想到绝处重生、残而不废的英雄人物故事,甚至联想到自己面对困难挫折时的态度等,写下来,就是精彩的联想批注。

5、归纳批注。是对文章的句段、篇章进行归纳,概括其主要内容的批注。如给《小英语雨来》每个部分写一个小标题,写出《尊严》每段的段意及课文的主要内容等。

6、求异批注。对课题或文中的一些内容、写法提出创造性的意见,尝试修正的批注。如:学了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之后,有学生批注:“假如改写一下课文的结局,父亲挖了32小时之后,救出的并非活生生的儿子和他的一大帮同学,而是血迹斑斑,惨不忍睹的儿子的尸体,父亲对儿子信守的那一份承诺还会有意义吗?”即属此例。求异批注是质疑批注的升华,是学生的一种再创造,是最能体现学生主动创造精神的一种深层次的批注。

三、缓歌慢舞凝丝竹——课文批注的阶段安排

为了便于学生实际操作,我将课文批注作了以下阶段安排:

1、课前预习批注。课前预习是学生初次接触课文,此时,他们的想法、疑问最多,涉及面也最广,诸如课文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达方法、写作特色、精彩语句,富有特殊功能的标点、字词、句段等,都有可能成为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作自由批注,也就是给他们自主阅读、自由表达感受的机会,使教师获得预习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原有的教学方案。

2、课中专题批注。学习语言文字,读懂重点内容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围绕教师设计的专题或学生感兴趣的热点、疑点、难点,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索。例如:《真实的高度》一课,让学生针对课题含义作专题批注,可有以下方面:(1)怎么理解“高度”一词。(2)平常生活中我们听得较多的是“

的高度”?(3)文中“真实的高度”指的是什么意思?请用“~~~”划出文中相关的句子,然后有感情地读一读,并写下自己读后的理解或感受。(4)透过“真实的高度”,你对小仲马作何评价?通过阅读思考、批注以后,学生对课文主旨了然于胸,一个以真实取胜的小仲马形象跃然纸上,阅读的效果也就理想达到了。

3、课末拓展批注。学生学完课文之后,趁热打铁式的深化批注,既是对原有批注的补充、修正、巩固和提高,又能适当地扩展。如本人在教学中,学生对《永生的眼睛》一文的课末扩展批注,有表达内心情感的:“是啊!琳达的父亲留下的不仅仅是一副角膜,更重要的是一颗为他人幸福着想,为帮助他人而感到快乐和骄傲的心啊!”有联系实际的:“我们班的已逝同学邹平(确有其人其事),他也把自己的眼角膜捐献给两位失明的人,他也是这样的善良、无私、伟大,他也有一双永生的眼睛!”还有的同学发出感慨:“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热爱生命,并能热心地为他人生活得更美好而作出努力,我们的世界将会变得多么美好!”应该说,都有了相当的深度。

四、轻拢慢揽抹复挑——课文批注的操作引导方式 根据我的教学实践,采用以下几种操作引导方式有助于课文批注落到实处,真正有效提升阅读质量。

1、师生各自批注

即上课前师生分别处于教与学的不同立场对课文文本进行品读批注。阅读教学的理想状态是学生带着课文和自己的初步理解、感受走向教师。学生是开展课文批注的主体,他们以独特的视角品读文本,从而形成独到的理解力、感悟和评价等。而教师不仅仅要站在读者的角度,还要在引领学生正确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的方法策略、深度广度和教学目标达成等方面进行批注。因此,这是一个先分后合的过程,最后要通过课堂教学环节统一起来。

2、批注成果交流

批注成果交流其实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一起感悟,一起探讨发表己见的过程。这个不断修正不断完善的过程,最能体现学生的成长。学生的阅读感悟有别于成人的完全自主学习,需要在与同学、教师的相互交流和启发中进行,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展示自己批注成果的氛围,搭建交流批注成果的平台。教师在必要时引导一下,适时地组织一下,在关键处点拨一下,在主体间相互对话中碰撞出智慧的灵光。

3、误读式批注评价 由于批注式阅读注重个体的感悟和思考,学生在批注过程中势必产生许多个性化的观点,也难免对作品主题有失偏颇的现象,有些学生会在“细枝末节”上打转转,在重点、难点外兜圈子,有的甚至开“无轨电车”。这就需要开展对误读式批注的评价,使学生在互助的过程中反思自己的误读之处,不断内省,修正自己的批注,从而对自己所建构的“意义”产生新的洞察,使之更趋全面。

让课文批注成为阅读教学的助推器只是手段,促使阅读者用心理解和感悟才是目的。让学生的心灵与文本进行真诚的对话,从而提升阅读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当然,课文批注能力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寒,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教师方法得当,并坚持不懈,正确引导,就一定能让课文批注成为学生阅读的好助手,成为学生不断汲取新知的动力源泉,使之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巢宗祺,雷实,陆志平.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2]张庆.我的小学语文观[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次印刷. [3]邓志伟.个性化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4]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 [5]熊生贵. 着眼生命发展

实施评价改革.《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4年第2期. [6]李镇西.从批判走向建设——语文教育手记[m].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年3月第1次印刷.

第二篇:牛津英语M9,U4阅读课文教学设计

资兴一中:李素霞

Teaching Aims: After the class, th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1. Gain some knowledge about some Biblical idioms. 2. Practice and reinforce their reading comprehension. Teaching Aids:

The multimedia and the blackboard Teaching method: Task-based activities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 Lead in Show students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And have students guess the meanings of the idioms. 1. the apple of one’s eye 2. Judas kiss 3. He’s like a fish out of water. Goal: To lead the students into the topic and arouse their interest. Step 2. Pre-reading Write the title “Biblical idioms in English” of the passage on the blackboard. And lead students to do prediction. Question: What will we learn in the text? Can you guess? Goal: To create doing expectation to be active readers. Step3. While-reading 1. Fast reading 1) Have students to go through the reading passage as quickly as possible and try to find answers to the questions in Part A on P50. 2) Check the answers together. Goal: To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to find general information. 2. Careful reading 1) Have students read passage again and complete Part C1 on P52 individually. 2) Check the answers one by one. Goal: To check students’ reading comprehension and improve their ability to find specific information. 3. Application 1) Have students to complete Part C2 on P52 . 2) Check the answers one by one. Goal: To make students apply these idioms into practical usage. Step4. Post-reading 1) Have students work in group to discuss the three questions in Part F on P53. And students can choose one of them to talk. 2) Have several groups report their answers to the class. Goal: To make students know more about English idioms and learn more about English culture. Step5. Homework Have students complete Part D on P52 and Part F on P53. Goal: To consolidate what students have learnt.

第三篇:在略读课文学习中开展群文阅读 龚加秀 教学设计

“在略读课文学习中开展群文阅读”

——《山雨与索溪峪的“野”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龚加秀

濮阳市油田第三小学

“在略读课文学习中开展群文阅读”

——《山雨与索溪峪的“野”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本组概述

本组教材以感受大自然为主题,教材中取了四篇课文,其中略读课文两篇。同步阅读教材选取了九篇。它们都是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童心童趣的散文。 通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仔细观察、展开丰富想象表达感受的方法;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通过朗读、练笔等形式积累语言。

设计理念: 1.在分享同步阅读教材成果、开拓视野、发展思维的同时,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2.品味优美语言,体会作者细心观察,展开丰富的想象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以“结合略读课文展开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以知识树为主线,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相互渗透,有机整合。

教学重点: 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熏陶情感、发展思维。 分享同步阅读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为学生有效同步阅读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 1.鲁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一单元:《山雨》《索溪峪的“野”》 2.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同步阅读教材:《和树谈心》《密西西比河风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导入谈话 1.出示插图,引出主题──感受自然。

师:同学们,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是不是似曾相识?还记得它们吗?(师出示图片,生说出课题名称)

师:这两篇文章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描写的是──— 生:大自然。 师:对,在上周的学习中,我们走进了神奇美丽的大自然,领略了它的风姿,感受了它无穷的魅力,色彩斑斓的大自然有声有色、有情有意。今天,我们用画知识树的方法一起再次走进这个美丽的世界。(出示课件)这是知识树,也是一棵大自然之树,相信通过我们精彩的阅读展示,会让这棵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二、主题回顾

师:从这两篇课文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读了《山雨》,我仿佛欣赏到了一场山雨音乐会,“叮咚──叮咚──”余音袅袅,韵味无穷。 师:说得真好!山雨的确是韵味无穷。(板书:韵味无穷)生:《索溪峪的“野”》给我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里山野、水野、物野、人野,犹如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 师:是啊,来到野性十足的索溪峪,连人也变野了。(板书:野性十足)

设计意图:从简短的交流中回顾第一单元略读课文的主题,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阅读概览 师:(过渡):孩子们真会读书!从两篇课文中感悟到了大自然的亲密、韵味、情趣和野性。在同步阅读教材中,也选编了九篇以大自然为主题的文章,我们重点阅读了两篇(课件出示两篇文章题目)。前几天,老师已经让同学们认真阅读,并且填写了《同步阅读卡》。能说说你们的阅读方法吗? 引导生总结出:阅读──思考──勾画──批注──填写阅读卡 师:能把课内的读书方法延伸到课外,同学们真能干!接下来结合你们的阅读卡,说说你最喜欢的一篇文章?它主要写什么?(引出主题,板书) 1.《和树谈心》:倾心交流──大树是大地的守护神,只要用心交流,就能和树谈心,感受到心灵的宁静。2.《密西西比河风光》:旖旎壮观──东西两岸风光绮丽,动物们给优美的景色带来生气。

师小结:同学们读得认真,说得精彩!大自然真神奇啊,我们置身其中,欣赏了鸟儿的歌唱,大树的语言,落叶的情意,河水的壮观,真让我们如醉如痴。

设计意图:在同步阅读材料的资料交流中让孩子初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提炼主题。

四、片断分享与精彩赏析 师:(过渡)这两篇文章,一定有一些优美的地方让你欣赏,或是有一些疑问让你困惑,让我们交流交流吧!在汇报之前,请你先说说是哪篇文章的什么地方。(写景的文章一般文笔优美,因此应结合有感情的朗读重点体会,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优美的境界)

1.《和树谈心》 (1)问题:我们真的能和树谈心吗?文中的人物是怎么和树谈心的? 生交流,预设; ①、牧羊人几十年置身于荒无人烟的地方,坚持不懈地植树,把树看做自己的亲人,和树默默地谈心,得到了心灵的宁静。真是太了不起了! ②、一个失去父亲的孩子把树比作自己的爸爸,他背靠着树干,就像靠在爸爸的怀里,和爸爸说着心里话,向爸爸诉说着自己的思念。真让人感动! ③、人们在孩子诞生、青年结婚、亲人不幸的时候,用种树的方式来纪念良辰吉日或寄托哀思,让树来倾听它们的心声。 (2)情景体验: 师:孩子们,现在老师就是一棵树,愿意倾听你们的心声,你的快乐、烦恼、都可以向我诉说,现在拿起你的笔,把你的悄悄话写下来吧! 师总结:只要用心、用情,我们就能和树谈心,与它分享我们的酸甜苦辣,成为知心的朋友。

2.《密西西比河风光》: 问题:师:全文共四个自然段,你发现没有,每个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总──分”结构的段落,分别描写了西岸──东岸──动物──河这边的不同景象。 师:分析得真好!你对哪一部分最感兴趣?和我们交流交流吧! 生朗读,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师小结:密西西比河旖旎的风光和神秘的气息让我们向往,真希望有机会亲身去欣赏欣赏。

五.总结写法: 师:孩子们学得真不错。我们再回头看看这八篇文章,想一想,作者是怎么把一个色彩斑斓的大自然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呢?(再浏览文章,引导学生总结出作者的写作特色:1.细致入微的观察;2.丰富奇特的想象;3.生动细腻的描写;4.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设计意图:在孩子自主交流和思维的碰撞过程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第四篇:二年级群文阅读课文

自然之美

二年群文阅读

课文:《我是什么》

选文:《美丽的彩虹》《神奇的月全食》、《多变的风》

主题课文:《我是什么》课文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并结合谜语的形式,图文并茂的向学生展示了水是自然之美,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呈现出的不同状态以及水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利弊。 议题: 拟人和比喻的写作方法,欣赏自然之美

我们选的这组课文是以介绍自然之美为主的课文。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这一组文章,了解文中的拟人和比喻的写作方法,欣赏自然之美

我会变。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升到天空,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漂浮。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红袍披在身上。人们管我叫做“

我在空中漂浮着,碰到冷风,就变成水珠落下来。人们就管我叫“雨”。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就管我叫“雹子”。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飘下来,人们又管我叫“雪”。

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

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我做过许多好事,灌溉田地,发动机器,帮助人们工作。我也做过许多坏事,淹没庄稼,冲毁房屋,给人们带来灾害。人们想出种种办法管住我,让我光做好事,不做坏事

小朋友,你们猜猜,我是什么?

美丽的彩虹

一阵大雨洒过大地,天边出现了一道彩虹。我如痴如醉的欣赏着它。

彩虹的颜色非常艳丽,有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颜色。它就像一座七彩桥,连接天地之间。彩虹就像是七个调皮的娃娃组成似的,不一会,红“娃娃”和橙“娃娃” 不见了,好像是在跟我捉迷藏,过了一会,它们又出现了。我真想走上彩虹桥,到太阳公公哪儿捧上一束金光,给彩虹带上。

彩虹像一条柔软绵长的丝带,漂浮在空中。彩虹又像大自然给人间编织的朴素花环,给每个人带上,让每个人都有阳光,都有温暖。让每个小朋友在阳光下健康成长。

多么美丽的彩虹啊!你给我们带来了幸福,带来了阳光。

神奇的月全食

昨天晚上,我看到了月全食,我拍下了月全食的照片。七点的时候月圆如镜,八点天狗吃月亮。瞧,月亮仿佛有个小缺口。我拿起相机,拍了几张照片,小心地把图像放大放大再放大。哈,是哪个嘴馋的孩子偷偷地舔了月亮饼?

月亮已经被“咬”了一大口。我开心地拍着月亮,见证着它的“美丽变身”。月亮越来越瘦,渐渐从梳子变成眉毛、金钩,我拍得越来越起劲。终于,那一刻到了,十点多,月亮只剩个小小的牙,外加一圈光环,那像什么呢?像皇冠,还是钻石戒指?渐渐地,月亮又像披上了红色的纱巾,又似披了一件金色风衣,多么美丽,多么迷人!云飘过时,它忽明忽暗,忽隐忽现,惹人怜爱,是不是地上注视它的眼睛太多了,它害羞了?

这次观看月全食会一直留在我心中,令我难忘。

多变的风

风,悄悄的跑过来。它不想让任何一个人知道它的踪影。

风最喜欢花草了,它把那些小花小草当成自己的亲兄弟。每天一大早就跑过来大喊:“呼呼,快起床呀,快起床!天就要亮了!呼呼,呼呼!”等花草醒过来时,风就吹出一阵阵风来,让小花小草在风中摇摆。看着它们开心的笑容,风就别提多高兴了。人们看着摇摆的小草:“这习习凉风好清爽呀!”

瞧,这可爱的风。

风从小看着春天为人们忙来忙去的,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励志要做一个大英雄。夏天,火辣辣的太阳挂在天空上,风想趁着这几天去做一个大英雄。它飞奔到了大街上,它想用清凉的风把人们唤出来,谁知它吹出的是热风,谁愿意去“享受”这热风呢?大家都在躲家里开着空调呢!

瞧,这傻乎乎的风。

风住在东方的一棵大树洞里,它有个邻居就是冬天。冬天家里到处是雪白雪白的。在冬天的床底下,堆满了各式各样的篮子,篮子里装着一片片雪花。秋天走后,冬天就带上行李,拎上篮子去人间洒雪花。无聊的风总会跟着去。发现老朋友都已枯死了。风吹出一阵阵刺骨的寒风:“老朋友呀,你们在哪儿呀?”

瞧,这可怜的风。

第五篇:六年级课文群文阅读整合

单元整合

群文阅读

本组说明; 本组教材是以真情为专题安排教学内容的。小说《穷人》赞美了穷苦渔民桑娜与丈夫的美好心灵。《别饿坏了那匹马》则讴歌了一群普通的群众,特别是残疾青年的美好心灵。《唯一的听众》表现了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用心灵去倾听》展现了一位普通的问讯处的工作人员,用心灵去倾听,给人们带来快乐与幸福的事情。课文中的这些人物虽然身份不同,但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人间真情。而《同步阅读》安排的几篇文章也都是从不同角度赞扬了人间的真情。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同时,能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感动,树立讲诚心、动真情、乐意用自己的爱心去帮助别人的风尚。 设计理念: 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让学生通过阅读同步教材,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温暖和感动。以知识树为线,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相互渗透,有机整合。 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三单元课文:《穷人》《别饿坏了那匹马》《唯一的听众》《用心灵去倾听》。 人教版《同步阅读》教材:《大冒险》《教师节的康乃馨》《妈妈哭泣的那一天》《爸爸的新鞋》。 教学重点:

从本单元的真情故事情景中熏陶情感、发展思维。

分享孩子同步阅读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为学生有效同步阅读奠定基础。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群文略读记录表 教学步骤:

一、导入谈话:

1.孩子们,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是春天的细雨,滋润你干涸的心灵。真情,是夏天的和风,拂去你全身的疲劳。真情,是秋天的硕果,填饱你肚中的饥饿。真情,是冬天的骄阳,驱除你内心的寒冷。„„今天,让我们一起用画知识树的方法一起来感悟这足以温暖我们每个人心灵的人间真情。(出示课件知识树和树干里的“情暖人间”几个字)相信孩子们会用精彩的阅读展示,让这棵大树长出茂盛的枝叶,结出丰硕的果实。

二、主题回顾

2.在第三单元的四个真情故事中,什么样的情感温暖了你的心? 《穷人》:乐于助人;《别饿坏了那匹马》:善解人意; 《唯一的听众》:鼓励成长;《用心灵去倾听》:用心倾听。

三、阅读概览 3.(过渡):在同步阅读教材中,也选编了八篇以真情为主题的文章,我们重点阅读了四篇《大冒险》《教师节的康乃馨》《妈妈哭泣的那一天》《爸爸的新鞋》。前几天,老师已经布置让同学们进行了认真的阅读,并且填写了《群文略读记录表》。请小组相互交流,看看你们的阅读体会是不是一样?可以读一读,再讨论讨论。

4.刚才老师看了看,同学们填写得都很认真,说明读书很用心,下面我们就来汇报一下这四篇文章又是怎样的人间真情温暖和感动了我们? 《大冒险》——信守承诺 《教师节的康乃馨》——尊师爱生 《妈妈哭泣的那一天》——母子情深 《爸爸的新鞋》——相亲相爱

5.孩子们读书都非常的认真,也很仔细,我们再来看看这颗知识树,从这颗感动的树上,我们看到了“乐于助人、善解人意、鼓励成长、用心倾听、信守承诺、尊师爱生、母子情深、相亲相爱都是人间真情。 片段分享与精彩赏析: 6.在这些感人的文章中,一定有些段落或句子打动了你的心?请你找出来先给大家读一读,再说一说为什么让你感动?我们一起来分享分享,在你读之前,你应该邀请大家把书翻到哪篇文章的哪个地方,要把它说清楚。 教学预设: 《大冒险》:

“听小豆豆的语气,仿佛自己是泰明的姐姐。泰明很担心地看了看脚手架,又看了看满头大汗的小豆豆。这时候,泰明的身上也被汗水湿透了,他抬起头来看了看大树。然后下定决心,抬腿向第一级迈去。”

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你愿意再来读一读,和大家分享分享吗?

“但是泰明已经非常信任小豆豆,而小豆豆在此刻,也拼命努力着。”(1)质疑:孩子们听了他的交流,有什么问题?

(2)交流:泰明为什么会这样信任小豆豆? 《教师节的康乃馨》:

“中年妇女和小男孩拎着花篮走了。这一篮康乃鑫,对于女教师恐怕是她一生中收到的最好的礼物了。对于我,也是一生中插得最好的花篮,因为它在我的心灵中已铸成一篮真善美的花!”

质疑:女教师收到的花是谁送给她的?这个小男孩什么地方打动了你? (讨论)什么样的花才是真善美的花? 《妈妈哭泣的那一天》:

“此时此刻,我第一次理解到母亲的天性是这样的敏感,她永远是我的母亲,然而,她同时还是一个人。一个与我一样会有恐惧、痛苦和失败的人。我感到了她的苦楚,就像当我在她的怀抱里寻求慰藉时,她一定曾千百次地感受过我的苦闷一样。”“由于看见她一时的软弱,我不仅学会了尊重她的坚强,而且,自身的一些潜在的力量也被激发和挖掘出来。” 感情朗读

质疑:这段文字带给你怎样的震撼?

讨论:这篇文章是否让你学会了更理解和尊重母亲?今后你要怎样对母亲? 《爸爸的新鞋》

探究点:我为什么没有买鞋而给爸爸买了双新鞋?

(引导学生发现,特别是故事中对爸爸鞋的细节描写以及“我”前后的思想变化,让学生在品读中感悟和体会)

7.孩子们读得非常精彩,讨论得也很热烈,你们不但把自己读文章的感受与我们分享了,而且还把文中的人物又带到了我们的心里。让我们再一次为故事中的人而感动着,被这人间朴实纯真的真情温暖着。

五、主题拓展

8.今天我们复习了这个单元学习的内容,重点分享了同步阅读上的四篇文章,通过画知识树的方法把情暖人间这个主题呈现了出来,瞧,知识树现在已经是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了,而其实真情无处不在,孩子们回想一下,在你生活中看见、听到或者是自己亲身经历了怎样的真情故事,把它分享给我们?(《爱的奉献》音乐循环播放,直至课堂结束) 9.学生讲述真情故事

10.听了大家讲的故事,我们能感到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正向我们走来。是啊,在我们的生活中,真情无处不在,我们无时不刻不徜徉在真情的海洋里,相信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孩子们一定对真情有了更深的体会,请孩子们用“真情是什么?真情是——”来写一句你感触最深的话。(学生交流时教师根据学生精彩的回答相机板书,把学生的回答组合成一首小诗) ——师生齐读诗,课堂在深情的朗读中结束。、、 板书设计:

真情是什么?

真情是小河边祖母焦急的呼唤, 真情是黎明前母亲做好的早饭, 真情是校门口祖父细致的叮咛, 真情是父亲工地上忙碌的身影。 真情是上楼时邻居自觉的谦让, 真情是失望时老师热情的鼓励, 真情是摔倒时同学主动的搀扶, 真情是拉车时路人无声的支持。 真情是病痛时爱人长久的照料。 真情是为了新中国挺身向前冲, 真情是奥运火炬击碎异国寒冰, 真情是洪水时众志成城的抗争, 真情是地震时同胞的捐款行动。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幼儿常规培养的反思下一篇:阅读理解练习与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