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2022-05-09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内容提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立以来,有效支撑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学科建设也逐渐走向成熟。但是,在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上还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篇1:

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基本问题

摘要:主要由三大组成部分构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有其统摄各个组成部分的基本问题。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逻辑开端及衍生的逻辑内蕴,是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和层次性的逻辑基础。人与世界的基本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基本问题,这是由实践思维整体性、研究对象整体性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根本宗旨共同决定的。研究和确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基本问题,对于构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逻辑体系、正确理解习近平提出的“共同体”思想有着理论奠基的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基本问题;逻辑体系;共同体

笔者在《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中,将实践升华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总体性概念,从逻辑起点整体性、理论内容整体性、价值指归整体性、实践功能整体性和发展创新整体性等方面,论述了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内在逻辑关联性;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结合,揭示了实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创立中的奠基作用,在中心逻辑线索即实践的基础上構建起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以“人与世界”为基本关系,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逻辑构架予以了初步的简要阐述。[1]86在此,笔者进一步指出,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与世界之关系,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基本问题”。那么,为什么提出并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基本问题?为什么说人与世界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基本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基本问题有怎样的理论意义?本文将一一予以回答。

一、研究基本问题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表述和理论形态,主要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等①构成,是不断创新发展的、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集中地表现为主要由“三大组成部分”所构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因此,本文以整体性视域研究和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基本问题。

提出并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基本问题,是基于我国学界的一个普遍共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其基本问题——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在这里,我们暂且不论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归结为物质与意识(或存在与思维、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问题是否准确,单就约定俗成的普遍共识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其“基本问题”。从这一共识出发,我们必然提出这样的问题:既然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其基本问题,那么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有没有自身的基本问题?如果没有,为什么?如果有,是什么?

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有其自身的基本问题。如上所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主要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三大部分组成。不能设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之中,哲学部分有基本问题,而“艺术的整体”(及其他组成部分)则没有基本问题。那么,能否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来替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基本问题?不能!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一部分。以整体性视域观之,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是“一块整钢”,其各个组成部分是整体之中的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整体由部分构成,但不能由某部分替代,整体属性和功能大于部分要素之和。这即是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必定有自身的整体属性和功能,有统摄各个组成部分的基本问题。应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基本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的体现和反映。不仅如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基本问题,还体现并反映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之中。

所谓基本问题,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最基本、最基础的关系问题。基本问题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意味着什么?或者说,基本问题对于我们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有什么意义?基本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中居于怎样的地位?我们说,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逻辑开端、逻辑内蕴和逻辑基础。

首先,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逻辑开端。所谓逻辑开端即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基本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逻辑开端,基本问题必然是“广泛已极”的,同时又是有所指向的、真实的关系问题。基本问题真实而有指向,其确立的问题域才能是有边界和有解的“真问题”。基本问题是最广泛、最普遍的关系问题,便具有担当逻辑开端的资格,从而成为理论整体的“奠基石”。这即是说,它不需要别的逻辑关系为自己奠基,它直接就是理论整体的逻辑开端。这样的基本问题必定是最抽象的,其涵盖的普遍性最广,从而生成具有内在逻辑关联性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如果缺乏基本问题的逻辑开端,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就形不成一个“水乳交融”的有机统一整体。

其次,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各个组成部分衍生的逻辑内蕴。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逻辑开端,基本问题蕴含着演绎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细胞”,蕴涵着衍生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内在因素,其内容渗透在各个组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之中,并通过各个组成部分表现出来;与此同时,逻辑开端还规范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逻辑归宿。于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因基本问题的奠基而形成为一个逻辑开端与逻辑演进、逻辑归宿相统一的“一块整钢”。如果缺乏基本问题的逻辑奠基,没有基本问题内在蕴含着的因素及其逻辑衍生功能,那么,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就会缺乏中心主线,从而使得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显得零散,其逻辑归宿亦不具有必然性,各个组成部分也就难以形成为具有严谨逻辑联系的统一整体。

再次,基本问题是形成统一性与层次性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逻辑基础。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是有层次性的。例如:最普遍、最基本的世界观方法论的哲学层次;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各个方面的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般层次;具体论断、具体纲领、具体观点等具体层次。因此,主要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构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不是并列的“板块结构”或“拼盘结构”,而是具有层次性的梯级结构。这即是说,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最抽象、最普遍的,彰显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各自领域的实际运用所形成的相对独特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就是这样,既由三大主要组成部分构成,又是一个有层次的统一整体,是整体性与层次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整体性和层次性与其基本问题的统一性和层次性密切关联。如前所述,作为理论整体的逻辑开端,基本问题具有统一性;与此同时,基本问题又包括一般层次和具体层次的有所指向的关系问题,具有层次性。因此,基本问题是统一性与层次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逻辑奠基。倘若没有基本问题的逻辑奠基,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就难以形成具有层次性的梯级结构,也就容易将其各个组成部分相提并论,将理论整体看成为并列的“板块结构”或“拼盘结构”。

综上所述,基本问题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具有直接同一性。这意味着,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不可或缺、必不可少的逻辑前提。倘若没有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就缺乏统一的逻辑开端,亦难形成内在关联及层次分明、层层推进的理论统一体。从这个意义上讲,提出和研究基本问题,是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必要课题。

那么,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基本问题。这是因为,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最符合揭示和表达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逻辑开端、逻辑内蕴和逻辑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中的人,不是绝对的“精神主体”,也不是抽象的、普遍的自然“类”主体,而是社会的、历史的、从事现实实践活动的人,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存在形式有类、群体、个体之层次。或者说,人有本质的统一性、生产方式“类”的一般性及鲜明的个体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中的世界,既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在独立先在的世界(客观实在),更是指与人的实践活动相联系的世界。世界有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等组成部分,而每個组成部分都具有整体、部分、个体之层次。因此,人与世界的关系是多重的,如自然关系、社会关系、思维关系;人与世界的关系也是多层次的,如普遍层次、一般层次、具体层次。于是,人与世界的关系既具有“广泛已极”的普遍性,又具有多层次性;既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设定了逻辑开端、逻辑内蕴和逻辑基础,又为其各个组成部分安顿了相应的逻辑空间。具体表现为:最抽象、最普遍的关系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揭示和表达,一般层次则通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来揭示和表达,而每部分又都包含有具体论断、具体纲领、具体观点等具体层次。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基本问题,非“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莫属。

二、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基本问题

为什么说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基本问题呢?这不仅是因为其最符合揭示和表达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逻辑开端、逻辑内蕴和逻辑基础,更为重要的是,这是由实践思维整体性、研究对象整体性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根本宗旨共同决定的。

首先,实践思维的整体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基本问题是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深刻地揭示了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的普遍本质和基本规律,是科学的理论整体和伟大的认识工具。追寻马克思恩格斯理论创新的历史足迹可以发现,他们从事理论创新活动遵循的是实践思维。即:亲身参加现实实践活动→对社会的制度予以反思→发现其与现实问题的矛盾→对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予以反思→对意识形态的支撑理论予以反思→理论批判、实践批判→“两个转变”→科学实践观和实践思维的确立→实践概念的创立→新理论的创新建构。[1]90他们的理论创新的具体路径,彰显着理论建构的整体性实践思维。

实践将“我”与“对象”联结成为“关系”。凡是关系,都是人自觉意识到的“为我而存在的”,都是在实践中生成并指向一定对象的。问题是理论的先声,关系是理论的开端。作为一种认识世界、解释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必然以某种“关系”作为自己理论的开端。那么,构成这种关系的双方是什么呢?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与世界。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2]146双脚站在大地上看世界,最直接和最基本的是个人与自然,即“我”与“对象”的关系。研究“我”与“对象”的关系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逻辑开端。

以实践为基础的现实的“我”与“对象”的关系,实质上是“人与世界”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考察世界的方法是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把意识仅仅看成是他们的意识。“这种考察方法不是没有前提的,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一刻也不能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2]153现实生活和现实实践的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实践思维的出发点,而现实实践的人的生活实践所指向的世界(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则是其实践对象。于是,建立在现实世界基础之上的、以实践为纽带的人与世界的关系就成为了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基本问题。例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从“当前的国民经济的事实出发”,《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为立论基础,《德意志意识形态》将“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及其“活动”作为考察“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共产党宣言》则以(有文字记载以来的)“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为逻辑起点,在《资本论》中则“从分析商品开始”。这些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标志性篇章,都是以人的客观实践活动为其历史逻辑起点的,亦都是将哲学理论与政治经济学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融为一体的整体性著作,体现了整体性实践思维与理论创新逻辑的一致性。由此可见,整体性实践思维确立的人与世界之关系,亦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实践逻辑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的统一性。

整体性实践思维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基本问题,即人与世界关系的整体性。实践总是一定主体的实践,总是与一定客体相关联的实践,因此在实践的基础上就生成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在最抽象最普遍的哲学层次上,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即是人与世界的关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标志性篇章中,《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考察了实践的人的活动即工人阶级劳动的异化现象,阐述了人的本质规定以及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关系的普遍性[3];《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立足于“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2]136,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135;《德意志意识形态》考察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如物质资料生产)、人与社会的关系(如需要所产生的历史活动即社会关系特别是生产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如人口生产)、人与自我的关系(如意识及精神生产)。由此可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中,人与世界的基本关系是全部的、整体性的,具体表现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思维)、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关系。人与世界的关系是现实的、实践的,在本质上是社会的。与此同时,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与世界的关系是整体性与层次性的统一。因为实践、人、世界均具有统一性和层次性,由此构成的人与世界的关系也应是整体性与层次性的统一,亦由此形成了整体性与层次性辩证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

其次,研究对象的整体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基本问题是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如果说整体性实践思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创新发展的思维逻辑的话,那么,世界的整体性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现实基础或历史逻辑。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确信:世界是客观存在并有机联系、相互影响的,而不是孤立僵死的;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是有规律可循并可知的,而不是杂乱无章不可认识的;是包含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等多样性的、丰富多彩的,而不是单一的;是整体的,而不是零碎的。总之,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建构是一个不断丰富发展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亦是整体的、过程的集合体。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而言,首要的是揭示世界的整体性和过程性。而要揭示世界的整体性和过程性,就必须以“广泛己极”的人与世界的关系作为理论整体的基本问题。

人与世界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了传统唯物主义本体论,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坚持了“物质”第一性、“世界可知”的唯物论和可知论。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超越了传统唯物主义。传统唯物主义哲学的物质与意识(或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只是本体论、认识论意义上的,而不是哲学各个方面如历史观的。因此,传统唯物论哲学只是本体论、认识论意义上的唯物论,且往往与形而上学为伍,在社会历史观里则陷入了历史唯心主义,是不彻底的“半截子”唯物论。此外,传统唯物论哲学中的物质与意识(或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无法演绎生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如若不超越传统唯物论哲学的基本问题,就不能将具有奠基意义的“基本问题”贯彻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观、方法论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之中,就形不成一个“艺术的整体”“一块整钢”。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基本问题上的革命变革,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与传统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有着巨大的差异。而正是在基本问题上的巨大差异,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逻辑开端、中心主线和体系结构等方面与传统唯物主义哲学区别开来。[1]108-120

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人与世界的关系,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打通”的中心主线。如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将传统意义上的哲学基本问题改造成为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实现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本质的统一,从而将整个世界(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给打通了,建构起了统一的世界观,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将认识论、辩证法与现实的实践、现实实践的人相结合,创立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和唯物辩证法。于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领域的革命变革,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有学者指出:“哲学应该关注人与世界的大关系,在现代,特别需要一种哲学的大活动论,在非实体化的、唯物辩证的世界观指导下,从总体上、从真善美相统一的尺度上,探索人与世界的大关系和谐协调发展的途径”[4],“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是“当代哲学的主题”[5]。人与世界的关系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基本问题,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特殊地表现为无产阶级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关系问题,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特殊地表现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与社会变革、自身解放、人类解放的关系问题。 总之,人与世界的关系这一基本问题,将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统一了起来,从而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各个部分组成为一以贯之、水乳交融的统一整体。不仅如此,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还为马克思“两个和解”及世界历史“真实共同体”“自由人联合体”等思想奠定了整体性理论基础。

再次,理论的根本宗旨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基本问题是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遵循事物本来属性科学地解释世界,按照美的规律合理地改造世界,实现工人阶级解放、人类解放,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宗旨。解释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世界”理所当然地是基本关系之一;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人”亦当然是基本关系之一。因此,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宗旨,也规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基本问题是“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了人与世界关系的最抽象、最普遍的意蕴。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自由和有意识的活动”,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到《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科学认识和规定,对“人”给出了终极意义上的本质规定,从而为认识工人阶级的本质属性、社会价值和实践功能奠定了基础。此外,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主体的实践活动为中心主线,建构起了人与自然、人与思维、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即人与世界关系的相通相融性,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社会历史观、人类思维观的完整统一,确立了人与世界关系的普遍性,揭示了自然世界与社会世界的统一性以及物质世界的整体性。作为统一的物质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类社会也有其客观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同自然世界一样,人類社会亦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进化过程。社会构成要素的客观本质,社会动力系统特别是生产力、社会基本矛盾,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这是社会矛盾运动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实践功能的生动体现和充分展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生产方式”的意蕴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中的具体化和逻辑拓展,揭示了工人阶级创造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秘密,其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深刻体现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一唯物史观的精髓。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更是直接而系统地表达了工人阶级的社会功能、历史价值。因此,建立在人与世界基本关系问题之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系统地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论证了以工人阶级为代表的实践主体创造历史的实践活动,进而为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提供了价值合理性依据及世界观、方法论指导。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即实现人与世界关系和谐统一的价值目标,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科学性、价值性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逻辑归宿。

三、研究和确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基本问题的理论意义

研究和确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基本问题,有怎样的理论意义呢?

首先,确立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基本问题,对于建构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逻辑体系有理论奠基的意义。它回答的是:建立在人与世界关系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包含哪些主要内容,由人与世界基本关系演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逻辑体系应该是怎样的。

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我国学界基本认同由三大主要组成部分构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其集中而典型地表现为以下基本理论:关于客观物质世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运动发展的理论,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演进和发展规律的理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统一的理论,阶级、阶级斗争和阶级分析的理论,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理论,剩余价值学说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的理论,社会主义历史必然性和工人阶级历史使命的学说,社会主义革命(包括改革)和建设规律的理论,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学说和共产党建设的理论,人的全面发展和共产主义的理论,等。[6]这些基本理论概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基本内容。

那么,按照什么原则来排列、表述这些内容呢?

笔者认为,建构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逻辑体系,应遵循如下原则:一是遵循整体性实践思维;二是以世界为整体性研究对象;三是以人与世界的关系为基本问题;四是以哲学理论为总纲,以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支撑,即以哲学理论为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以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实践内容,体现整体性与层次性;五是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实践性与科学性、革命性与人民性、价值性与发展性。

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所蕴涵的基本内容及建构原则之后,就是如何建构其逻辑体系的问题了。在此,笔者尝试提出建构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逻辑构架。

导论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基本问题:人与世界

(一)基本问题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二)世界的基本特性;(三)人的本质属性及其历史使命;(四)人与世界关系的复杂性;(五)人与世界关系的实践基础;(六)人与世界关系的基本形态

二、人与世界关系的基础:人与自然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奠基;(二)自然及自然观;(三)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性、整体性和层次性;(四)认识自然;(五)改造自然;(六)人与自然关系的调适

三、人与世界关系的中介:人与思维

(一)人与世界关系的认识之秘;(二)实践、辩证法与认识论的革命变革;(三)认识的本质、意识及思维;(四)思维基本方法;(五)真理与价值;(六)文化与文明

四、人与世界关系的延展:人与社会

(一)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进化规律的必然产物;(二)社会形态及其演变规律;(三)社会发展动力系统;(四)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及其主要经济形态;(五)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六)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和发展

五、人与世界关系的归宿:自由人联合体

(一)人与世界的本质统一;(二)共产主义社会及其基本特征;(三)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

结语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增强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其次,确立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基本问题,对于认识和理解习近平同志提出的系列“共同体”思想同样具有理论奠基意义。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基本问题的普遍性,决定了理论整体及其思想的普遍性;理论整体思想的普遍性,又决定了其实践价值的普遍性。在推进世界历史、构建“真正共同体”、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程中,习近平同志号召我们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思想、关于人民民主的思想、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关于社会建设的思想、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思想。[7]习近平同志倡导学习和实践的这些思想内容,突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时代性。特别是习近平同志提出的系列“共同体”思想,如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命运共同体思想,人与他人关系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亚太命运共同体思想,人与他人及人与自我关系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思想,民族国家关系的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更是开创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习近平同志论述的系列“共同体”,实质上是人与世界基本关系在不同领域的具体表现,体现了人与世界多层次的基本关系。因此,以人与世界关系为基本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普遍性和价值性,是我们认识和理解习近平同志提出的系列“共同体”思想的普遍性和价值性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夏建国.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夏建国.人与世界关系的普遍性与“地球异化”现象之克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启示[J].江汉论坛,2004(5):61-64.

[4]夏甄陶.哲学应该关注人与世界的大关系[J].哲学研究,1995(9):3-13.

[5]夏甄陶.当代哲学的主题: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2):5-14.

[6]徐光春.马克思主义大辞典[M].北京:崇文书局,2017:14.

[7]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選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428-433.

责任编辑:曹桂芝

作者:夏建国

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篇2: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关系

[内容提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立以来,有效支撑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学科建设也逐渐走向成熟。但是,在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上还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今后的建设中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的地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关系。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科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

[作者简介] 张新平,法学博士,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央专门设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與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学科支撑。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央明确提出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1]。为了切实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水平,在新时代,按照新要求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关系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及其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1848年诞生至今已经走过170多年的历史,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诞生之日起就在指导无产阶级革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那时起,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就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马克思一再告诫人们,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2]可以说,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不断创新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地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史从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发端至今划分为六个发展阶段,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历史的精确概括。作为科学的理论,“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2]“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2]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引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指导我们事业的理论基础,并上升成为我国的意识形态。因此,在新中国的高等教育中,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中国化的理论形态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理论课程也就自然地成为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体现出中国社会主义教育最鲜明的特色。毫无疑问,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教育在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由于马克思主义本身具有的与时俱进和开放发展的特征,其基本理论在与各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理论形态,这种理论形态本身也是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这种变化是合乎实践发展要求的,本来无可厚非,但是理论的不断创新发展变化,必然形成具体教育教学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名称的不断变化。这种变化在一个时期使一些人产生了一种误解,或者说产生一种不好把握的困惑,不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人更是产生非科学的印象,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与各国实践相结合过程中出现过失误。把这些因素不恰当地、机械地联系起来,导致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种矛盾的现象: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被高高举起,在理论上被给予高度重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也相应地处于很高的地位;另一方面,在高度重视的形势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一度在高校被边缘化。这种思想上的重视和实际运行层面的边缘化的矛盾,实质上反映了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不是一门学科、应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国一直是作为政治学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而存在的,并不是一门独立的一级学科。但是,事实上,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长期发展并形成庞大的、科学的理论体系角度出发,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经是一种客观存在,如果再从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实际出发,“逐步建立起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时代特点、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3]在我国已经刻不容缓,因此,构建独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就成为时代发展和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此背景下,为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供强有力的学理支撑,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搭建直接的学术平台[4],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然提上了议事日程。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2005年2月,根据文件精神,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调整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俗称“05方案”。2005年5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与教材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要求。2005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出《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正式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这一学科的设立,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奠定了重要基础和平台。众所周知,学科平台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基础,显然,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置,直接目的就是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学科支撑,这一学科的设立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新的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到底应该涵盖哪些内容呢?根据2005年中央文件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下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五个二级学科,后来又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需要设立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2017年,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要求,党的建设也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自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下辖7个二级学科。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立15年来,按照学科建设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在我国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绩,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是中央专门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工程的方式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以反映学科建设重要指标的教材建设为例,众多专家学者参与了中央“马工程”重点教材编写工作,编写了150余种哲学社会科学专业骨干基础教材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5]“马工程”教材的编写,助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学科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充分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充分反映各学科领域最新进展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5]

第二是在全国各高校专门设立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机构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依托机构。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马克思主义学院1000余家。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中,为了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宣部、教育部先后在全国选拔了三批共37所马克思主义学院进行重点建设,全国各省也相继选拔数量不等的一大批马克思主义学院进行重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重点建设为学科建设提供了越来越稳固的根据地。

第三是形成一大批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的队伍。单就高校来讲,这支队伍目前就有7万多人,根据中央要求,这支队伍在未来几年将达到10多万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立,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了自己的专业和研究方向,有了专业归属感。同时,现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培养,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央党校开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百名博士”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和教育部专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后备人才培养计划,使专门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育教学的后备队伍不断壮大。对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展的制度化培训将不断提升队伍素质,为推动理论创新和学术创新提供人才保障。

第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健全。马克思主义学科刚刚设立时,主要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相对雄厚的部分高校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不断发展和全国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重点建设,硕士、博士学位点的持续增长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人才的需求扩大截至2017年,全国共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8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73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的数量及发展规模,在我国各类学科的发展中当属首位。参见: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报告(2017)[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5.,开办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提上了议事日程。在中宣部和教育部的大力推动下,2017年在条件成熟的8所高校正式开办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2018年第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在部分高校开始招生。至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完整的本、硕、博及博士后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形成。

第五是一系列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在原有基础上,从全国到地方建立了一系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会、研究院等学科平台,这些平台的建立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深入发展。

此外,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刊物的创办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开辟了重要园地,反映学科发展的年度报告也相继出版并逐步走向成熟。自2009年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沈壮海教授的团队编写《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以来,从2014年开始,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艾思林教授的团队编写《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报告》,2015年起,北京大学顾海良教授组织编写《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报告》。学科发展报告既全面记录了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发展历程,又全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新进展,对促进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总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与实践,马克思主义学科在中国出现了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从学科建设的一般意义上讲,一个学科的存在与发展,应具备一定的条件,即要有明确的学科研究对象、研究范式、研究机构和平台、稳定的研究队伍,形成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和规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等等,这些条件是在长久的学科发展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05方案”实施以来,通过十多年的建设,从形式上看,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个学科的存在已经相当完备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支撑相应地建立起来了,而且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马克思主义学科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出现了大发展的局面,这确实是“05方案”实施15年来最主要的成就。但是,回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十多年的发展,还是有一些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首先是存在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等同起来的问题。众所周知,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学科支撑是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重要目的,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立的直接原因,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在原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等二级学科继续存在的情况下新设置的。其二级学科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对应的是“05方案”中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历史与理论的逻辑关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是历史与理论的逻辑关系,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比较与借鉴的逻辑关系。各个二级学科的设置都充分考虑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支撑作用,同时各个二级学科的设置内在的逻辑联系也是非常清晰的。应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在稳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运行中也造成了一种片面的认识,即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等同起来,过分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联系,甚至以课程建设代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以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建设就是学科建设,或者只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建设,不抓学科建设。[6]27这就导致不能完整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科学体系及其双重功能,一定程度上束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这也是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虽然从形式上、教学方式上花样翻新、创新不断,但学科总体科研水平不高、科研成果低水平重复、学科建设相对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是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相对稳定性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变化之间的矛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我国特有的一门政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建设好这个学科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事关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意识形态建设,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7],必须久久为功、接续奋斗地进行建设。因此坚持学科的稳定性、持续性是建好这一学科的基本前提。而大学课程的设置是随着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而变动的,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随着实践的发展,随着国家教育的具体目标指向的调整而不断调整变化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先后出台过“85方案”“98方案”“05方案”“10方案(研)”,每个方案对课程都进行过调整;如果将时间扩展至新中国成立,调整的次数更多。这种调整使课程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课程的变化导致研究重点的变化。如果把学科与课程等同起来,课程的变化必然引起学科的变化,导致学科不稳定和不可持续。尽管我们也承认学科本身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但是这种发展与课程的发展是不同层面的。如果因课程的调整而调整学科方向,容易使人们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不规范、边界不清晰、没有明确的研究范畴的印象,长远看,会损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形象和学术影响力,也会造成学科研究队伍不稳定。

最后是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與分领域研究之间的矛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原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等二级学科继续存在的情况下新设置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整体性研究是这一学科的重要特征。具体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就是一门从整体性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理论体系,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成果运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学科”[6]25。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性的研究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意见》中也有具体规定。2012年6月6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意见》指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包括以下内容:1.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2.马克思主义各个主要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关系;3.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内在关系;4.学科与课程之间的内在关系;5.理论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之间的内在关系。参见: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报告(2017)[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5.显然,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性研究从理论上来说是没问题的。但是在实际的科学研究中,人们总是从具体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入手开展研究,即分领域开展研究工作。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生命力在于理论契合实践、结合实践、指导实践,假如学科建设只是从理论到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就不能达到学科建设的内在要求,不能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真正作用”[5]。只强调整体性,不强调分领域开展研究,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深入,应将整体性研究与分领域研究结合起来。没有分领域研究的深入,整体性研究只能浮在面上,会陷入从理论到理论的窠臼。从目前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队伍的状况看,马克思主义学科中有影响的学者大多来自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学中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中共党史、政治学等学科领域。真正科班出身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人由于学科起步晚,加之学科的综合性强、分领域研究不深入,因此对学科知识体系的积淀不足,高水平研究者不多。学科研究低水平必然降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学理性,这是我们今天必须要认真反思的一个问题。

三、 如何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学科发展的任务和目标是既要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供学理支撑,也要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传播提供扎实的学理基础。因此,为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水平,在学科建设中要做到以下四个正确认识。

首先是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一般来说,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也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从联系的角度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将有力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为其提供雄厚的学理基础,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的问题,而且这也是中央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战略考量,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从区别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两个层面的问题,学科建设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注重学科的规范、学科研究边界、学科研究平台、队伍建设、学科体系、人才培养体系,以科学研究、学术研究为支撑,并以学科点的设立体现出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以课程为基础,每门课程的设置是与国家人才培养的目标相结合的;同时,课程的设置要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相结合,其占比也应该符合各专业人才培养规律,不可能在所有学科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全面设置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内容,而是仅选择与社会主义国家办学方向紧密相关的几门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学科与课程是两个层面的问题,学科是基础,有明确的规范和边界,学科建设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搭建平台,也为集聚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和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提供学科支撑。学科建设强了,意味着将能够形成一支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功底扎实的、学术视野宏阔的、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有了这支队伍,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必然会提高水平。因此,学科建设与课程教学是联系紧密又有区别的两个方面,学科是基础,以相对稳定的科学研究为依托,学科的本质是学术和学理,没有学术和学理的学科,终究不是完整、完善的学科。[5]学科建设的加强不仅会有力地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而且将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因此,不能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联系紧密而把二者完全等同起来。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如果把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学科仅仅说成是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那肯定是不准确的,因为它的设立有着超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更大意图。”[8]从长远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要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最为坚实的学科支撑,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不能止步于此,还应有更大的作为和成就”[5]。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更要在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中国形象,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上发挥更大作用[9],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者的使命。因此,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狭隘化、片面化,学科建设是长远的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这个基础打好了,其功能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

其次是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中,学科体系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工程之一,也是学科发展的显著标志。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要着力于学科体系的建设,这是理论创新的根基。[10]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各个二级学科方向是有内在联系的体系,马克思主义学科更是一个大的学科体系,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具体的学科建设中不能简单地割裂开来。学科建设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学科整体以及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分学科,特别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科进行完整准确的研究和把握。[10]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同志就曾反复强调要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要从各个领域阐明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体系。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指出:哲学是人类的智慧之学。在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中,哲学是基础。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掌握马克思主义完整科学体系的重要前提。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經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等学科的深入研究。换言之,我们要从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的视角去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学科建设中既要拓宽学科发展视野,又要防止包罗万象、没有边界。在完整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推进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为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奠定扎实的学理基础。

再次是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学院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的地位。马克思主义学院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单位,也是主导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教学科研机构。这个双重定位是建设好马克思主义学院、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作用的重要前提。因此,“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既要负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又要负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7]。要全面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水平,就必须强化“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基本职责,将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重点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重点课程加强建设。[1]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主体,要协调处理好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关系,坚持学科建设是基础,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高度,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在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术影响力、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术性的基础上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最后是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我国特有的一门政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建设和发展的特殊规律。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组成部分,和哲学社会科学中其他各学科一样,也要遵循学科建设的一般规律。要“加强学科的自我规范、自我完善,保持和提升学科自身建设的科学性、思想性和学术性”[5]。同时也要从自我发展走向开放发展,打破学科狭隘的观念,拓宽学科发展视野,打破学科保守的观念,重视学科交叉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与哲学社会科学中的其他学科进行对话与交流,在吸收借鉴其他学科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自己,在与各种错误思潮和错误观点进行斗争和交锋中发展自己。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主体机构,马克思主义学院不能单打独斗、孤立发展,而是要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各相关学院加强交流与合作、协调发展、协同创新,共同建设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主导地位和共同建设的关系,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具有更大的开放性、融和性。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EB/OL].(2019-08-15)[2020-06-10].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908/t20190815_394663.html.

[2]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2).

[3] 中宣部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与教材体系建设的意见》[EB/OL].(2005-05-08)[2020-06-10].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615/200708/25608.html.

[4] 陈占安.努力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与学科建设的深相结合[J].北京教育·德育,2012(7-8):8-11.

[5] 顾海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从“起航”到领航[N].光明日报,2015-07-23(16).

[6]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报告(2017)[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7] 陈占安,张雷声,钟明华,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笔谈[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2):13-20.

[8] 陈占安.关于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J].北京教育·德育,2010(1):6-8.

[9] 顾海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新要求新任务[N].中国教育报,2013-11-08(5).

[10] 顾海良.打牢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根基[J].求是,2015(8):28-29.

(编辑:林毅)

作者:张新平

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篇3: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教育研究综述

摘 要:为了进一步推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教育研究,探索提升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路径、策略,在回顾历史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总结既有研究偏重于理論探讨和定性研究,实证分析、定量研究不足,动态研究、比较研究尚有欠缺的问题,建议从三个方面深化研究:量化分析基础上的现状研究、具体可行的组合策略研究和创新手段、载体的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教育; 综述

习近平总书记在《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述为我们深入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期望。

面向大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升其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时代赋予高校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责任和担当。回顾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教育的相关研究成果,既是理论研究的需要,也是教育实践的需要。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相关研究概况

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国内学界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期间,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问题的学术研究与实践探索不断深化并日益丰富,先后出现两次研究高潮:第一次发生在20世纪80、90年代,鉴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我国社会主义面临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国内出现涉及党员领导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问题的讨论和研究,突出强调和探讨了提升党员领导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等;第二次发生在党的十七大之后,探讨的范围从党员领导干部扩大到在校大学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青年官兵、公务员,甚至是高校学报编辑等,重点讨论了高校教师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构成、特点、现状、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等。

笔者注意到,第二次研究高潮中,截止到2019年11月底,在中国知网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为检索词可以得出71篇包含“理论素养”或“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为题的文献。其中讨论党员干部、青年干部、乡镇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有23篇,占比最多(主要集中在2007年之前),讨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有12篇(主要在2007年之后,特别是2011年之后成上升趋势),讨论教师或辅导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有10篇,此外还有3篇谈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其余谈及青年官兵、公务员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文章分别2至3篇,另有一篇谈及高校学报编辑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问题。上述资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研究方面从不同角度构建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框架,为我们探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升的策略提供了丰富而有益的借鉴。

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相关研究概况

在中国知网以“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为题检索,截止到发表时间2021年3月25日,可以得到74条检索结果,其中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直接相关的仅有44篇。其中2007年至2010年年均不足1篇,主要有麦培年、宋善文著《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载于《党史文苑》[J]2007年第12期2007.06)和张永平、张雨新、张东宁著《坚持“四个分请”,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载于《文教资料》[J]2010年第22期2010.08)。

2011年至2016年每年最多3至4篇,主要有程天权著《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大力提升大学生的理论素养》(载于《高校理论战线》[J]2011年第02期2011.02);黄日干著《高校辅导员开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黄少波著《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培养探讨》(载于《学术论坛》[J]2011年第05期2011.05);王芳著《论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几条路径》(载于《科技信息》[J]2013年第06期2013.02);杨坤著《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培育路径研究》(载于《当代教育科学》[J]2013年第07期2013.04);杜梅著《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理论素养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关系初探》(载于《江苏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J]第4卷第3期2013年09月);卢丽君著《立德树人视域下大学生理论学习实效的提升策略探析》(载于《思想理论教育导刊》[J]2013年第12期2013.12);武国剑、王孝松著《大学生应加强对“三个自信”的理解——基于马列经典文本阅读视角》(载于《思想理论教育导刊》[J]2014年第10期2014.10);肖宁、马莹、范小强著《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培养浅论》(载于《教师》[J]2015年第02期2015.01);田玉蓉著《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抵制不良社会思潮的侵蚀》(载于《产业与科技论坛》[J]2015年第19期2015.10);杨岚著《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培养路径初探》(载于《环球市场信息导报》[J]2016年第25期2016.07)。

2017年5篇,杨坤著《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培育思路探讨》(载于《经济师》[J]2017年第02期2017.02);胡祖凤、谢嘉梁著《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问题研究现状述评(2009-2016)》(载于《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17年第01期2017.02);王薪童著《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存在问题及其对策分析》(载于《知音励志》[J]2017年第04期2017.02);王燕著《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深化辅导员专业发展道路》(载于《教育现代化》[J]2017年第29期2017.7);胡祖凤、谢嘉梁著《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问题研究评述(1990-2017)》(载于《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17年第04期2017.08)。

2018年5篇,陈赛、刘福会著《浅谈培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重要性》(载于《课程教育研究》[J]2018年第17期2018.04);葛数金著《加强西藏高校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构建的思考》(载于《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18年第03期2018.05);谢嘉梁、胡祖凤、虞琪著《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载于《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J]2018年第05期2018.05);陈赛著《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培育研究——以河北省部分高校为例》(河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年);刘翠萍、李春华著《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升研究》(载于《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8年第04期2018.08)。

2019年8篇,曹静著《论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培育》(载于《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19年第02期2019.04);上官楚瑜著《大学生社团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提升研究》(河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年);王良建著《浅析新时代青年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着力点》(载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J] 2019年第07期2019.07);宁晚枚、张雪玉著《培养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措施研究》(载于《侨园》[J] 2019年第07期2019.07);宁晚枚著《广东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现状研究》(第四届国际现代管理、教育技术和社会科学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2019年10月出版);孟献丽、张国庆著《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升策略探究》(载于《文化软实力》[J] 2019年第03期2019.09);程丹著《思政课教师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有效路径研究》(载于《才智》[J]2019年第30期2019.10);汪桂欣著《浅析高校青年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升路径》(载于《科技视界》[J] 2019年第36期2019.12)。

2020年8篇,孙丽彬著《时代新人视域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培育路径探究》(载于《智库时代》[J]2020年第03期2020.01);荆丽敏著《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培养研究》(载于《花炮科技与市场》[J]2020年第01期2020.02);谢嘉梁、陈繁、胡祖凤著《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载于《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J] 2020年第03期2020.03);邵彩玲、王云幸、奚旭东著《培养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对策研究》(载于《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 2020年第01期2020.03);孙丽彬著《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培育研究》(闽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0年);邵彩玲、吕子月著《论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培育研究》(载于《法制博览》[J]2020年第20期2020.06);赵正鹏、孟瑶著《思政课青年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升策略研究》(载于《科教文汇(中旬刊)》[J]2020年第09期2020.09);王中凝、杨赛赛、杨丽著《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三重路径——学习<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思考》(载于《北京教育(德育)》[J] 2020年第11期2020.11)。

2021年目前检索到1篇,彭美贵著《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现状调查及提升对策——以南通地区6所高校为例》(载于《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 2021年第04期2021.03)。此外,国外学界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问题的直接研究很少,而关于宗教信仰教育、公民道德品质教育、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和高校价值观教育理论研究以及实践探索较为深入,成果颇丰。这些研究与探索为我们深入探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相关问题提供了颇具价值的线索和启示。

三、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升研究的思考与建议

总结上述研究成果,我们发现关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相关研究在2011年以来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研究成果日益丰富,研究方式日趋成熟。但既有的研究偏重于理论探讨、定性研究,实证分析、定量研究不足,动态研究、比较研究尚有欠缺。目前,期刊论文中只有宁晚枚(《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彭美贵(《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现状调查及提升对策——以南通地区6所高校为例》)的研究建立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其中宁晚枚的分析因为样本太少,只有100份抽样样本,所以代表性不足。硕士论文中陈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培育研究——以河北省部分高校为例》)通过700份问卷调研分析了河北省6所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现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既有研究普遍关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内涵、结构、意义、影响因素和提升路径,但在提升路径研究中基本流于抽象思辨的论证,从学情、世情出发的具体分析和可行性研究很少。例如只是一般地谈到如何提升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没有针对不同学情学生提出个性化培养路径;只是一般地探讨提升的手段、方法,较少结合互联网和自媒體的大环境分析具有新时代特点的新手段应用。这一点上目前只检索到刘翠萍、李春华(《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升研究》)探索MOSO(蓝墨云班课)教学模式开展思政教学,提升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尝试。文中作者提出以MOSO为媒介构建教学共同体、学习共同体,通过在MOSO平台开设“新闻有态度”“我形我塑”“我的核心价值观践行”等板块,帮助学生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笔者建议,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升研究今后可以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加强现状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手段及时了解、量化分析当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教育的状况、影响因素、策略偏好等,准确分析教育的困境和不足;第二,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基础理论问题研究的同时更加突出路径和策略研究,提出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方式方法,探索组合策略,为教育教学中提升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供切实的指导;第三,积极探索互联网和自媒体背景下提升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创新手段和载体,依托互联网教学平台,深度开发思政课堂、学生社团和实践活动等载体,大力探索课程思政载体,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真正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质量工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项目“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升的教学策略研究”(2019szjy099)

参考文献:

[1]人民网.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8-05-05)[2021-05-1].http://jhsjk.people.cn/article/29966415

[2]谢嘉梁,胡祖凤,虞琪.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年第05期

[3]刘翠萍,李春华.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升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04期

[4]谢嘉梁,陈繁,胡祖凤.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年第03期

[5]孙丽彬.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培育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0年

[6]陈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培育研究——以河北省部分高校为例?D?河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年

作者:王鹏飞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新常态下房地产论文下一篇:卷烟厂人才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