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导论论文提纲

2022-10-10

论文题目:供应链共享审计师治理效应研究

摘要:审计师是公司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被视为公司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为财务报表提供合理保证,审计师能够提升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可信度、降低信息不对称、提高资源分配效率和契约的有效性、缓解代理问题、保护投资者利益。商业交易和会计标准的日益复杂,越发提升了审计增值的潜力。根据DeAngelo(1981),审计质量取决于审计师发现并报告企业财报错弊的联合概率。报告已发现错弊的可能性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而能否发现错弊则依赖于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在独立性既定的条件下,审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便成为审计质量的决定性因素。而专业胜任能力包括通用知识、特定行业知识和被审计单位的特定信息三个子要素。以事务所规模和行业专长为替代变量,已有文献主要研究了通用知识和特定行业知识对审计质量及其他审计治理效应的影响,而被审计单位的特定信息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审计治理功能的发挥还存在一定的研究空白。事实上,被审计单位的特定信息作为审计师侦查会计错报和管理层舞弊行为的必要情报,既是审计师专业胜任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形成审计结论的直接依据。总之,审计客户的特定信息会影响审计质量,从而影响审计的治理效应。当企业与其客户或供应商同时聘用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年报审计,本文称之为供应链共享审计师。与非供应链共享审计师相比,供应链共享审计师能够获得更多被审计单位的特定信息,从而对审计治理效应造成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以供应链共享审计师作为研究对象,以受托经济责任观为理论依据,以审计控制观为逻辑出发点,从审计的鉴证功能和信息中介功能两个维度系统考察了供应链共享审计师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供应链共享审计师在公司治理中的功能定位与作用路径。本研究包括以下七个章节:第一章,导论。本章首先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在此基础上明确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提出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最后总结预期贡献与创新。本章是本研究的整体规划章节,统领全文。第二章,文献综述。结合本文的研究问题,本章从共享审计师的相关研究、审计师治理效应的相关研究、供应链关系重要性的相关研究三个角度对已有文献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和归纳。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系统地梳理和归纳,了解共享审计师的研究现状以及审计师治理功能发挥的基本情况等,归纳总结相关文献的不足,引出本文的研究契机和理论贡献,为本文的后续研究奠定文献基础。第三章,理论基础。本章从委托代理理论、受托经济责任观、审计控制论、知识冗余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五个方面梳理了与本研究相关的基础理论,从基础功能和衍生功能两个层面明晰了供应链共享审计师发挥治理效应的功能定位,并推演出了供应链共享审计师发挥公司治理效应的作用路径。本章是供应链共享审计师治理效应研究的核心理论部分,为后文的研究奠定相关理论基础、构建了理论分析框架。第四章,供应链共享审计师与会计信息可比性。本章从会计信息可比性的视角考察了供应链共享审计师的治理效应。以2010-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本章考察供应链共享审计师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与非共享审计师的企业和其客户比,共享审计师的企业和客户的会计信息可比性更高。在事务所规模较大、企业和客户来自不同行业时,供应链共享审计师与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正相关关系更强。此外,供应链共享审计师通过影响资产减值会计政策的一致性进而提升企业和客户的会计信息可比性。本章的研究提供了供应链共享审计师能够提升可比性的经验证据,拓展了供应链审计的研究成果,也丰富了会计信息可比性的研究维度。第五章,供应链共享审计师与企业税收规避。本章从企业避税的视角考察了供应链共享审计师的治理效应。供应链共享审计师的供应链专长能够抑制企业避税,也能帮助企业避税,因此供应链共享审计师与企业避税水平的关系是一个实证问题。基于供应链视角,本章选取2007-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与客户共享审计师对企业避税的影响。研究发现,与供应链非共享审计师相比,供应链共享审计师与企业避税水平显著负相关,说明审计师感知到了较高的审计风险,并利用供应链知识约束了企业的避税行为。进一步研究表明,在企业收入循环重要性较高和事务所规模较大的情况下,供应链共享审计师对避税的影响更加显著。本章的发现揭示了供应链审计对企业避税的影响,也对税务部门的税收征管工作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第六章,供应链共享审计师与企业营运能力。本章从企业存货效率的视角考察了供应链共享审计师对企业营运能力的影响。供应链企业之间如何缓解信息不对称、提高合作效率是供应链治理的关键。基于审计师视角,本章关注供应链共享审计师的供应链治理功能。当企业与客户共享审计师时,审计师能够提高私有信息的可验证性、促进信息流通,从而缓解企业和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最终提升企业的存货效率。以2009-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本章考察与客户共享审计师对企业存货管理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客户共享审计师的企业存货周转率更高,这一现象主要存在于需求不确定性高、企业与客户信息不对称程度高和企业议价能力弱的情况下。此外,与客户共享审计师时企业绩效更好。本章的研究提供了与客户共享审计师能够提升企业存货管理效率的直接的经验证据,拓展了供应链审计的研究成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如何有序推进去库存、降成本任务提供了政策建议。第七章,研究结论与启示。本章首先系统回顾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关政策建议。此外,本章还分析了本文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本研究的贡献与创新主要有以下三点:(1)本文丰富了供应链共享审计师的研究。已有供应链共享审计师的相关研究大多集中探讨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本文则从会计信息可比性、避税水平以及存货管理效率三个角度考察供应链共享审计师的治理效应,提供了供应链共享审计师具有真实经济后果的经验证据,拓展了供应链共享审计师的相关研究;(2)本文验证了审计师的信息中介功能。尽管为财务报表增信是审计的价值所在,但是在某些方面,审计师可以被视为管理层信息环境的组成部分,扮演着潜在的信息中介角色。通过审计业务的开展,审计师不仅对被审计单位的运营状况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还对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有了广泛的了解。而被审计单位及其所处行业或供应链的相关信息不仅有助于审计师提升审计质量,还能成为提供给企业管理层的信息集。近年来,逐渐有学者关注到审计师的信息中介功能。供应链共享审计师能够同时获取供应商和客户的信息,是检验审计师中介角色的天然场景。本研究以企业存货管理效率为切入点,探讨供应链共享审计师的治理效应,验证了审计师的信息中介功能。(3)本文拓展了供应链治理的相关研究。已有文献发现,具体客户需求和存货信息的交换有助于降低供应链成本、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以供应链共享审计师为研究对象,本文探讨了供应链审计对于供应链治理的作用效果及路径,揭示了供应链共享审计师的治理功能,为更好地完善供应链治理机制提供了直接的经验证据和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供应链;共享审计师;治理效应;会计信息可比性;避税;存货管理

学科专业:审计学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预期贡献与创新

2. 文献综述

2.1 共享审计师的相关研究

2.1.1 行业共享审计师

2.1.2 兼并收购中的共享审计师

2.1.3 集团共享审计师

2.1.4 投资持股中的共享审计师

2.1.5 供应链共享审计师

2.2 审计师治理效应的相关研究

2.2.1 审计师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2.2.2 审计师的其他治理效应研究

2.3 供应链关系重要性的相关研究

2.4 文献述评

3. 理论分析

3.1 供应链共享审计师发挥公司治理效应的理论基础

3.1.1 委托代理理论

3.1.2 审计动因学说:受托经济责任观

3.1.3 审计的本质:审计控制论

3.1.4 知识冗余理论

3.1.5 社会网络理论

3.2 供应链共享审计师发挥公司治理效应的功能定位

3.2.1 基础功能:鉴证功能

3.2.2 衍生功能:信息中介功能

3.3 供应链共享审计师发挥公司治理效应的作用路径

4. 供应链共享审计师与会计信息可比性

4.1 引言

4.2 文献回顾

4.2.1 供应链共享审计师

4.2.2 会计信息可比性

4.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4 研究设计

4.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4.4.2 变量定义与模型设定

4.5 实证结果及分析

4.5.1 描述性统计

4.5.2 相关性分析

4.5.3 多元回归分析

4.6 进一步分析和稳健性检验

4.6.1 进一步分析

4.6.2 稳健性检验

4.7 拓展性测试

4.8 本章小结

5. 供应链共享审计师与税收规避

5.1 引言

5.2 文献回顾

5.2.1 供应链共享审计师

5.2.2 审计师对企业避税的影响

5.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4 研究设计

5.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5.4.2 变量定义与模型设定

5.5 实证结果及分析

5.5.1 描述性统计

5.5.2 多元回归分析

5.6 进一步分析和稳健性检验

5.6.1 进一步分析

5.6.2 稳健性检验

5.7 本章小结

6. 供应链共享审计师与企业营运能力——基于存货管理的视角

6.1 引言

6.2 文献回顾

6.2.1 供应链共享审计师

6.2.2 存货管理

6.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4 研究设计

6.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6.4.2 变量定义与模型设定

6.5 实证结果及分析

6.5.1 描述性统计

6.5.2 相关性分析

6.5.3 多元回归分析

6.6 进一步分析和稳健性检验

6.6.1 进一步分析

6.6.2 稳健性检验

6.7 拓展性测试

6.8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与启示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多媒体教学英语论文提纲下一篇:课程写作目标分析论文提纲